《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草船借箭》参考教案(第二课时)
《草船借箭》参考教案(第二课时)《草船借箭》参考教案(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深入学习课文,理解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肚量、有胆略。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
2.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三、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
第一课时,我们主要通过读书,自学了本课的生字词,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了段。
下面要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情况:1.检查读生词:妒忌商议负责推却都督委托既然迟延胶漆疑惑调度水寨轻易支援甘受惩罚大雾漫天饮酒取乐神机妙算2.了解分段掌握情况。
②诸葛亮知不知道这是周瑜的阴谋?为什么不当面揭穿他,反而主动立下军令状?这个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谈。
当时曹操率军南下,企图攻打东吴,之后再攻打刘备,以便一统天下。
东吴和刘备看清了曹操的阴谋。
因此才会联合起来抗击曹操。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所以诸葛亮才没有揭穿周瑜的阴谋,怕的是伤了和气,孙刘联合战线会破裂,导致被曹军各个击破的危险。
以上只是没有揭穿周瑜阴谋的一个原因,由此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诸葛亮不逞一时之能,为了刘备的蜀国,以大局为重,有着宽阔的胸襟。
接着教师还让同学读这一段,抓住诸葛亮的言行进行体会,从而看出诸葛亮知己知彼,胸有成竹,有把握完成任务,用实际行动挫败周瑜的阴谋。
至于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周瑜也是个非常聪明的人。
如果诸葛亮表现出犹豫的神色,周瑜还会有阴谋。
主动请任,其目的是将计就计,不露声色地麻痹周瑜,使之觉得自己很高明,连诸葛亮上了自己的圈套都不知道。
这样一来他必然特别得意,就会放松警惕,从而使诸葛亮掌握主动权。
对于这一段的学习,一定要让学生抓住两个人物的不同语言和神态,去分析两人的不同心理活动:周瑜面和心毒,在一句一个“先生”的虚假恭维之中包藏着杀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第2课
时教案(集体备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通过讨论,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确定主题取舍,听懂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故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锻炼逻辑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课文相关图片及素材
3.白板、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故事背景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课文(10分钟)
–教师或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情节。
3.分析课文(15分钟)
–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文结构,重点讲解关键词语和句子。
4.小组讨论(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和总结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5.展示成果(15分钟)
–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其他组进行提问和讨论。
6.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总结课文故事要点,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
六、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练习。
2.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下节课的课堂展示材料。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虽然内容比较简单,但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使学生在沟通和协作中学到了更多。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对教师们有所帮助,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这堂课中有所收获。
基础教育精品课《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通过交流,说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的特点。
环节四
总结全课
布置作业
1.总结全课。
2.读三国演义,感悟人物。
能说出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对阅读《三国演义》产生兴趣。
附: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诸葛亮 神机妙算(知天时、晓地理,识人心)
4.全班交流,归纳看法。
能通过多种形式反复读课文,借助关键语句,说出故事中人物的特点。
环节三
拓展阅读
走近原著
活动一
链接原文,拓展阅读。
1.默读课后“阅读链接”部分,找出与课文对应的段落,找出不同之处。
2.原著与课文比较阅读,谈谈自己读后的发现或感受。
3.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故事中的人物有了进一步了解。你还想了解《三国演义》的哪些故事?
周瑜 心胸狭窄
鲁肃 忠厚老实
曹操 谨慎多疑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3.结合阅读实际,能说出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对阅读《三国演义》产生兴趣。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能通过文中关键语句,结合相关资料,能说出故事中人物的形象特点。
2. 结合阅读实际,能说出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对阅读《三国演义》产生兴趣。
教学难点:
结合阅读实际,能说出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对阅读《三国演义》产生兴趣。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草船箭》(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 名: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反思及评价
2023年“出彩红梅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解析】本节课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草船借箭》第二课时,单元主题为“走进中国古典名著”,意在带领学生走近名著,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1.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结合关键词句品读故事内容,了解人物特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
2.能大致读懂“阅读链接”中的原著片段,并能找到课文中对应的段落。
3.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以名著带名篇,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结合关键词句品读故事内容,了解人物特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借助“阅读链接”,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准备】希沃课件,《草船借箭》影视片段等。
【教学过程】一、以“箭”为导,回顾故事情节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古典名著单元,一起学习了《三国演义》的经典故事《草船借箭》,谁能借助这幅图来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用问题来梳理故事情节,既简练又完整!【设计意图: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复习用问题梳理故事情节,给学生搭建支架,让学生快速能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复述故事。
】二、以“算”为线,体会人物特点诸葛亮为什么能够在短短三天之内,就筹得十万支箭呢?他靠的是他的?(板书:神机妙算)。
诸葛亮究竟神在哪里,妙在何处?竟会让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一)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悟诸葛亮“知天文”1.指导读好周瑜的自叹不如。
同学们,你们的“叹”在何处啊?谁能加上“哎”再来读。
2.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同学们,我们一致认为诸葛亮(神机妙算),那么他都算到了什么?默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体现出“神机妙算”的地方划出来,做好批注。
3.实时投屏学生批注。
你来结合你的批注,来谈一谈吧。
哦,他算出了天气,(板书:天)。
4.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探究诸葛亮“知天文”。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篇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的:1、了解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
2、体会诸葛亮的神计妙算。
二、教学重点:从草船借箭这件事中体会诸葛亮的神计妙算。
三、教具: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草船借箭》,首先,我们先来复习本课的生字词:(水寨饮酒都督惩罚神计妙算)2、同学们对字词掌握的非常好,上节课我们还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谁能简单的说一说呢?(二)新授:1、说的非常好,《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而《草船借箭》则是智慧里面的智慧,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智慧、充满了谋略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的感兴趣,下面就从智慧和谋略的角度去看,你对黑板上的四个人物谁最感兴趣?最喜欢谁呢?2、看来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爱的人物,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的品读原文,找出你喜爱这个人物的原因和依据,读到人物对话的时候,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当时他们的想法和情感,试着揣摩他们当时的心里活动。
(学生自读课文)3、先读到这,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愿意把你品读的结果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呢?(学生交流汇报)4、刚才某某同学说,他非常佩服诸葛亮,原因是因为他在借箭的过程中表现出神计妙算的才能,那神计妙算是什么意思呢?谁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5、你们答对了,神计妙算就是指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本课就是形容诸葛亮的计谋非常的高超。
6、结合你们刚才读课文,围绕神计妙算这个词语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呢?7、下面就请同学们围绕你们刚刚提出的问题用心的再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小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一会儿选一处你认为体会最深的地方讲给大家听听。
《草船借箭》参考教案(第二课时)
《草船借箭》参照授课设计(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授课目的1.深入学习课文,理解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胸襟、有胆略。
2.理清文章的表达序次,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结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授课重点、难点1.认识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前因结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
2.从草船借箭这件详尽事情领悟诸葛亮的神机秒术。
三、授课过程(一)检查复习。
第一课时,我们主要经过读书,自学了本课的生字词,认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依照事情的发展序次给课文分了段。
下面要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情况:1.检查读生词:忌妒商议负责推却都督委托既然延迟胶漆诱惑调动水寨轻易支援甘受处分大雾漫天饮酒取乐神机秒术2.认识分段掌握情况。
请同学说一说分段情况。
(二)导入新课。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周瑜由于忌妒诸葛亮的才干,假借商议军事急于造十万支箭而有意犯难和诬告诸葛亮,诸葛亮巧妙地用草船向曹操“借”得十万支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使周瑜不得不愧疚、叹服。
那么诸葛亮是怎样成功的呢?这节课我们详尽来学习课文。
(三)交待学习目标。
(四)学习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大段。
(1)指名读这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虑以下的问题。
① 周瑜是怎样“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要他负责造箭的?他的真实的企图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领悟出来的?由于文章一开始,就直接点出周瑜看到诸葛亮有才干,心里很忌妒,第 2 自然段就写出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赶造十万支箭。
设计这个问题,就是让同学们经过读书认识到周瑜妒贤忌能的狭窄胸襟。
(周瑜开始以“公事”为由,要诸葛亮“不要推却”,接着又以“十天”为期来刁难他,最后当诸葛亮赞成三天造好后,又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以便抓到字据口实,今后好堂而皇之地加害于他。
因此当他以为诸葛亮“被骗时”便显得很“快乐”。
)② 诸葛亮知不知道这是周瑜的阴谋?为什么不当面揭露他,反而主动立下军令状?这个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5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 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5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听懂并复述故事情节。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3.能够理解《草船借箭》的主题和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智慧和勇气的尊重与崇尚。
2.增强同学们自信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复述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寓意。
教学难点
1.把握故事情节中的关键信息。
2.理解《草船借箭》寓意的抽象概念。
三、教学过程
1.复述故事情节
1.讲解课文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2.让学生分角色复述故事情节。
2.课文学习
1.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跟读。
2.解释课文中生僻词汇和句子。
3.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3. 主题与寓意
1.引导学生讨论《草船借箭》背后的主题是什么。
2.分组探讨课文中智慧和勇气的体现。
3.让学生自由发挥,写下自己对故事的感悟。
4. 情感沟通
1.小组内同学分享自己的感悟。
2.整合学生的思考,展示不同的见解。
四、课堂作业
1.写一篇100字左右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草船借箭》的理解和感
悟。
2.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深入理解《草船借箭》背后的智慧和勇气精神,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教师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情感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妒忌、神机妙算”等重点生字词,了解故事情节以及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2.通过小组合作、圈点勾画的方法,提高对文本的解读和概括能力。
3.在阅读中感受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2.感受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一)动画播放,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动画,请同学们欣赏,并提问:动画中讲的是什么故事。
2.教师引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草船借箭的大概情况,知道这个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诸葛亮。
今天,我们要深入学习课文,弄清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了解诸葛亮成功的原因。
(二)初读课文,掌握顺序1.默读课文,并且回想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
明确: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第一部分:周瑜让诸葛亮造箭;第二部分:写诸葛亮准备造箭;第三部分:写诸葛亮借箭;第四部分:写诸葛亮借箭成功。
2.诸葛亮为什么能够借箭成功呢?用一个词概括。
明确:神机妙算。
(三)合作学习,分析原因1.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并从中体会后再小组交流。
明确:①“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
正因为大雾漫天,什么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诸葛亮借箭的妙计才得以实施。
(识天气)②“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把船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挡,使受箭面积大。
③“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军士擂鼓呐喊,既造声势,又提示射箭方向。
④“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故事内容,理解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背景。
–熟练掌握相关词语和诗句。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掌握相关词语和诗句。
•难点:理解背景知识与历史文化,理解箭的借用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教材、相关实物
•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15分钟)
•利用图片或诗句让学生感受氛围
•背景介绍:介绍故事背景及历史背景
2. 学习与体会(40分钟)
•第一遍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故事讲解,重点词语解释
•学生互相讨论并分组合作
3. 拓展应用(30分钟)
•学生分组表演故事片段
•小组讨论箭的借用方法
•与生活联系,思考并展示
4. 总结与评价(15分钟)
•学生回答问题,总结故事主题
•教师评价学生表现和思考
五、教学反思
•教学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与思考能力。
•对于历史文化部分,教师要有深入了解,引导学生全面发掘。
六、课堂延伸
•辅导阅读相关材料
•组织课外文化活动,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对《草船借箭》这一古代典故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希望通过本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5《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草船借箭》,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所传达的智慧和勇气,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1. 熟读并理解《草船借箭》课文内容,掌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分析文章主题,探讨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智谋和勇气。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主题,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所传达的智慧和勇气,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回顾《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草船借箭》,那么大家认为诸葛亮为什么要草船借箭呢?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三、合作交流(10分钟)1.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探讨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智慧。
2.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分析,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引导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板书设计:草船借箭诸葛亮智慧勇气团结合作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草船借箭的情景画。
2. 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诸葛亮的小故事。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草船借箭》,使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领悟到智慧和勇气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还不够到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草船借箭教案第二课时
草船借箭教案第二课时【篇一:《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草船借箭》教学反思《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课文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我读了这篇课文后深深地被诸葛亮的智慧和胆略所折服。
那么怎样来让学生走入文本,去欣赏和感受诸葛亮的大智大勇?怎样通过课文中几篇名著的教学,激发学生多我国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呢?1、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理念,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
课前,安排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弄清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关系,弄清文中出现的四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它们与“箭”之间的关系,这不仅为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奠定了基础,而且为落实课外阅读目标开了一个好头。
文本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有四个:周瑜、诸葛亮、鲁肃和曹操。
通过反复研读课文后我发现文本中写到箭的,这四人各有不同的表述:周瑜——“造箭”,诸葛亮——“取箭”,曹操——“射箭”,鲁肃——“借箭”。
“造箭”周瑜要诸葛亮十天造10万枝箭,明明是周瑜心胸狭窄,公报私仇,想加害诸葛亮。
而诸葛亮答应3天造好,说明他心胸开阔,顾全大局,成竹在胸。
“取箭”则是诸葛亮对真诚厚道的鲁肃充满信心,对自己的拥有的知识充满信心,对自己的预设充满信心,彰显了他的聪明才智。
“射箭”是诸葛亮预料的曹操的必然行动,说明他深知曹操的多疑谨慎,大雾天一定不肯轻易出兵,只会放箭。
真可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凸现了诸葛亮过人的胆略。
“借箭”是忠厚朴实的鲁肃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作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因为只有他目睹并参与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全过程:向鲁肃借了船、借了兵,向曹操“借”了箭,诸葛亮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完成了周瑜交给的造箭任务。
使得周瑜也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2、抓住矛盾处设疑,引导学生仔细研究文本。
诸葛亮在那么一个复杂的环境下,能够不费一兵一卒而借来十万支箭,可见他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的成就非常人所能及。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第2课时)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课程标准【识字与写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二、学习目标1.复习生字词,可以读准字音,理解字词的意思。
2.了解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讲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能够找出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
4.体会文学作品中通过人物对话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故事发展的方法。
三、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一:预学复习导入,明确目标1.字词复习指生领读,学生跟读。
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并相机指导。
周瑜妒忌都督帷幔翎毛水寨擂鼓呐喊弓弩丞相2.梗概复习学生根据提示复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梗概。
(知道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概括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起因)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要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
(经过)诸葛亮先请鲁肃帮忙准备必要的装备和人员,然后在凌晨时,趁着大雾漫天,带领二十条扎满了草把子的船前往曹军水寨,擂鼓呐喊,吸引曹军放箭,草把子上很快插满了箭。
(结果)二十条船上的箭总共有十万多支,周瑜得知经过后自叹不如。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故事内容,练习讲故事,目的是巩固第一课时对“草船借箭”的全过程的掌握情况,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做准备。
师:有了同学们的补充,仿佛又让我们走进了那个充满智慧和谋略的故事中。
诸葛亮如此智慧,为什么明知道是周瑜要陷害他,却还要答应下来,并且还立下军令状呢?在立下军令状之前,他想到了什么?或者想好了什么呢?请以小组为单位,联系上下文进行讨论。
小组分享,师总结。
(原来诸葛亮在立下军令状之前就没有想过造箭,而是要去借箭。
)如果想要更好地实施草船借箭,都需要什么条件呢?(生交流,师总结)①天气的变化②曹操的应对方式③鲁肃的帮助④不能让周瑜知道师:原来在草船借箭之前,诸葛亮就想好了如何去做,而且想得如此周密,准备的如此准确,难怪周瑜会说(课件出示,学生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周瑜当时会是怎样的心情呢?他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呢?(指生朗读,相机指导朗读周瑜说的话,读出周瑜的“自叹不如”。
5《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案:《草船借箭》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朗读、讨论、表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智慧、团结协作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寓意。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巩固学生的词汇量。
3.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的寓意,培养学生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回顾《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讲解(15分钟)(1)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寓意。
(2)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巩固学生的词汇量。
(2)采用游戏、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课堂练习(10分钟)(1)完成课后练习,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2)强调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板书设计《草船借箭》故事背景:三国时期,曹操封锁了刘备的供给,刘备只好借箭。
主要人物:诸葛亮、赵云、张飞故事情节:诸葛亮运用智慧,借箭成功。
5《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教案:《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领会故事中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草船借箭》第二课时内容,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生字词学习:掌握课后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 语法点讲解:对文中的重点语法点进行讲解和练习。
4. 文化背景介绍: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历史背景。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掌握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领会故事中的道理。
2. 教学难点:对文中的重点语法点和生字词进行理解和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简单复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诸葛亮要借箭?借箭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对不懂的生字词进行标记。
2. 学生分享自主学习的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语法点和生字词。
2. 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引导学生领会故事中的道理。
四、合作探讨(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诸葛亮的智慧和勇敢,以及他在借箭过程中的决策和应变能力。
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强调课后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板书设计:1. 《草船借箭》2. 诸葛亮:智慧、勇敢3. 借箭过程:决策、应变作业设计:1. 根据课堂学习,完成课后生字词的抄写和运用练习。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诸葛亮的人物描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教案(第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教案(第2课
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古代人民智慧的表现之一是“草船借箭”这一故事;
2.了解故事情节;
3.掌握文中生僻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课文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爱国爱民的情操;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教授生僻字词的拼音及具体意思;
2.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
难点
1.生僻字词的理解及运用。
三、教学过程
A. 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出“草船借箭”故事。
B. 学习
1.教师讲解生词:箭、草船、种瓜等,并进行示范;
2.分段教授课文并讲解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学生跟读,分角色表演。
C. 拓展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相关问题。
四、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草船借箭》。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草船借箭》的理解更加深入,生僻字词的掌握也有了一定提升。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朎对您有所帮助。
《草船借箭》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草船借箭》教案设计(第二课时)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弄清借箭的经过,认识借箭成功的原因,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能试着评论历史人物。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弄清借箭的经过。
教学难点:认识借箭成功的原因,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暑假中,曾上演了大型连续剧《三国演义》,谁知道三国指的是哪三国?生:三国指的是魏国、蜀国、吴国。
师:魏、蜀、吴三国并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为什么是三国鼎立?看老师画图。
(师边画边讲)曹操师:曹操刚打败刘备,又要进攻孙权。
因此,孙刘两家联手要抗击曹兵。
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奉命来东吴帮助作战,遇到大将周瑜。
周瑜对诸葛亮是什么态度呢?谁知道?生:周瑜妒忌诸葛亮。
师:周瑜让他几天之间造多少箭?生:让他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
师:这可能吗?生:不可能。
师:诸葛亮草船借箭(板书课题)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显示了他的聪明才智,那么诸葛亮找谁借箭?怎么借箭?结果如何呢?请大家打开课本。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大意)三、细读课文。
1、指名读1、2自然段。
师:哪一段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生:第1自然段。
师:周瑜为什么要妒忌诸葛亮?生:因诸葛亮挺有才干。
师:齐读这一段,注意挺和很这两个词要读得语气重一些。
(生齐读)师:周瑜是怎样提出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事的?诸葛亮是怎样做的?默读第2自然段。
(周瑜借公事陷害诸葛亮,要他十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满口答应,并立下军令状。
)师: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他以为他的阴谋已得逞了。
)师:这部分写商议军事,接受任务几乎全写的是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除了一处写周瑜很高兴外,没有再对他俩的神态、语气作任何细致的描写,该怎样读才好呢?(先请生自由读,发表意见,再指名分角色读。
)小结:1、2自然段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用十天造箭十万支陷害诸葛亮,这是草船借箭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草船借箭》。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第一段,谁来说一说?
(1)、草船借箭的原因是什么?(板书:瑜妒忌亮)
(2)、课文主要写由于妒忌的才干,要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借箭”,挫败了的暗算,顺利的借得十万箭,使得周瑜不得不叹服。
导语:周瑜佩服诸葛亮的什么?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最能概括诸葛亮特点的词语。
4、理解“神机妙算”
师:周瑜就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比不上他。
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重点研究6~9自然段,看看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什么地方。
四、精读“借箭经过”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指名读课文6~9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和研究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完成有关问题。
精读课文6—9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划出有关语句。
3、小组汇报。
(学生;边汇报教师边用课件出示,边板书)
(1)你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让学生找出具
体语句,教师课件出示,让学生边汇报边读,教师适时板书。
)
课件出示:
a: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你从这知道了什么?诸葛亮知道有大雾。
板书其实这一点前文中已经有所暗示……)
师:同学们啊,他那个时代有没有天气预报啊?(没有)对,这就说明了诸葛亮是上知天文!(板书:知天文)
(2)除了这儿,你还能从哪儿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来?
b: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师:如何能从这句话里体会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呢?先跟老师一起来画一幅地形图。
(师边画边讲)这就是江面,这是北、南、西、东。
曹操的军营在哪儿?周瑜的军营在哪儿?(南)据记载当时周瑜的军营是驻扎在曹营南偏东的方向。
这是周营,江水是由哪儿向哪儿流的?(由西向东)好了,地图完成了!老师带来了一只小船,这是船头,这是船尾,谁来给大家演示一下诸葛亮的草船前进的路线?要边演示边进行语言解说(找一个学生演示)
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诸葛亮为什么让船一字摆开?(受箭面积大)诸葛亮还有一个让船调头的命令,这样做有什么好处?(1.两边受箭2.便于撤离 3.顺风顺水)厉害呀!一个简单的调头就可以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诸葛亮真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神机妙算呀!(板书:
懂地理)大家吧这一段齐读一遍,再一次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读)(3)除了知天文、晓地理这两个方面你还能从哪儿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来。
(找一个同学交流)
c: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
师:诸葛亮在笑谁?
①笑曹操,笑曹操什么?(多疑、中计)从课文中哪儿可以看出来?(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不让他们近前”)。
②笑鲁肃,笑鲁肃什么?(胆小、吃惊、害怕)从哪儿看出来的?(鲁肃吃惊的说:“……”)
③(笑周瑜)笑周瑜什么?(阴谋失败)
师:我们能从这儿看出来诸葛亮能准确的推测出曹操、周瑜、鲁肃的所想所为,这说明诸葛亮不仅知天文、晓地理而且还懂人心。
(板书:识人心)
大家再来看一次这句话,我们应该读出诸葛亮的什么来?(自信,如果有学生说不出——此时此刻,诸葛亮对自己借箭成功有没有信心?引导:有)找个同学读一读后可齐读。
师:随着这一声笑,十万支箭到手了,草船借箭的成功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诸葛亮神机妙算,让我们来读读这一部分课文,进一步熟悉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
4、学生齐读课文。
进一步熟悉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感受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品质。
师:这就是借箭的经过,老师在这里准备了一段录像,想看吗?那好,下面让我们一边观看录像,一边回忆一下课文内容,看能不能把草船借箭的经过复述出来。
5、看录像,试着复述课文.
6、小结过渡:
我们研究“借箭的经过”,可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其实,诸葛亮的神机妙的远远不止这些,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3-5自然段“借箭的准备”,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五、略读“借箭准备”,进一步体会“神机妙算”。
1、学生快速阅读,思考,交流
(1)识鲁肃算准忠厚老实,能够帮忙,不会告诉周瑜。
(2)识周瑜算到周瑜对自己的陷害,了解周瑜也不是等闲之辈,借船的事不能告诉他,否则,借箭就很难实现。
2、质疑、过渡:
诸葛亮既然知道周瑜陷害自己。
为什么还要答应借箭的任务呢?不接受不行吗?
六、课堂总结,深化对人物的认识:
诸葛亮顾全孙刘联合抗曹的大局,避免和周瑜发生正面的冲突,神机妙算,草船借箭,创造了军事战争史的一个奇迹。
从中说明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说教师板书)后人曾写诗对此进行赞叹,你会怎样赞美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刚才的研
究学习在今天的日记中练习写一段话。
七、布置作业。
1、研读课文的其它内容。
2、课外拓展:
周瑜嘴上说自己比不上诸葛亮,但他对诸葛亮真的是心服口服了吗?请大家课后去看一看《三国演义》第51到56回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知天文有大雾
诸葛亮识人心
安排周密胸有成竹
懂地理顺水顺风
周瑜(妒忌)→诸葛亮(神机妙算)
鲁肃顾大局识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