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理统计图表专项练及答案
[实用参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理统计图表专项练.doc
地理统计图表专项练(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6·河北邯郸高三教学质检)读“世界六种主要能源消耗比重变化图”,回答1~2题。
1.图中线4表示的能源种类是( )A.天然气B.水能C.核能D.其他可再生能源2.据图分析,从现在到2035年( )A.煤炭消耗量下降B.新能源比重超过常规能源C.水能消耗持续增长D.线3表示其他可再生能源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为天然气,4为水能,5为其他可再生能源,6为核能,B正确。
第2题,本题要注意一点,就是比例与消费总量的关系。
因为随着经济发展,世界对能源需求量增加,所以虽然某些能源比例下降,但整体消费量却在增加。
故而从图中信息推断,4(为水能)虽然比例增长不大,但其消耗量在持续增加,C正确。
答案 1.B 2.C图1为20KK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重图,图2为20KK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及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下降百分比情况图(单位:%)。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油、气为主B.吨粗铜综合能耗增幅大于水泥C.清洁能源比重已超过石油所占比重D.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幅度最小4.图2所示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重工业比重上升 B.服务业的比重下降C.工业技术的革新 D.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解析第3题,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最大;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的比重之和仍小于石油比重。
图2中,距原点越远,表明单位能耗下降百分比越大。
从图2中可以看出,吨粗铜综合能耗下降4%,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约1%;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约0.5%,下降幅度最小。
第4题,图2显示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约5%,下降幅度大,主要是由于我国工业技术的革新,使能源消耗减少,能源利用率提高。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组合练含解析
专项组合练自然地理组合练(2021福建厦门三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美国南卡罗来纳(34°N,81°W)某高校学生需要居家线上学习。
考虑到各国时差等因素,仅有部分课程通过直播方式授课。
2020年10月起,该校4名学生参加同一门直播课程的学习。
下表为他们居家学习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据此完成1~2题。
1.若甲同学每天21:30—23:00参加课程直播,则该课程在学校课程表上的时间安排为()A.7:30—9:00B.8:30—10:00C.9:30—11:00D.10:30—12:002.2020年12月21日,参加直播课程的过程中,经历日落的学生是( )A.甲同学B.乙同学C.丙同学D.丁同学(2021河南信阳二模)巴伦支海大部分区域处于北纬70°以北,却被称为“北冰洋暖池”,每年3月底、4月初海冰面积最大。
读巴伦支海4月份多年平均海冰分布图(下图),完成3~4题。
3.4月份巴伦支海的海冰集中分布在北部和东南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极地东风②纬度③盐度④离陆地远近⑤洋流A.①②B.②⑤C.③④D.④⑤4.近年来,北极及巴伦支海海冰面积呈变小趋势,将会导致( )A.陆地海岸线变长B.全球变暖C.有利于北极生物生长D.北极地区地面辐射增强(2021安徽合肥三模)尘卷风是地面局部强烈增温,近地面大气层中产生的一种尺度很小的可把尘土卷扬到空中的旋风。
尘卷风直径在几米,持续时间通常只有几分钟。
下图示意尘卷风形成。
据此完成5~7题。
5.在近地面水平方向上,尘卷风中心( )A.气温高、气压低B.气温高、气压高C.气温低、气压高D.气温低、气压低6.尘卷风多发生在( )A.春季凌晨B.夏季午后C.秋季傍晚D.冬季子夜7.尘卷风高发的地方最可能位于( )A.西欧平原B.刚果盆地C.塔里木盆地D.亚马孙平原(2021浙江1月选考)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
下图为南部非洲局部图。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考练大冲关 专题2 地理统计图表分析 (含解析)(1)
专题2 地理统计图表分析(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选择题非选择题数据表格2、7、8 12坐标图1、3、4、5、6 12、13结构图5、6、9、10、11 13一、单项选择题(共11小题,44分)右图各坐标分别表示气候、地形、河流三种区位因素,箭头指示方向表示区位条件优越性增加。
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此图表示聚落区位因素,则B地聚落最有可能呈带状分布B.若此图表示人口区位因素,则G地人口可能分布在河流冲积平原上C.若此图表示工业区位因素,则E地水运条件最好D.若此图表示农业区位因素,则A地需要解决灌溉水源2.读图中X( )。
耕地草地荒地林地其他1980年55.0% 4.9% 15.4% 19.8% 4.9%2010年40.2% 6.2% 1.3% 44.1% 8.2%AC.生物多样性增加 D.土壤层变薄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A地的农业优势区位因素为地形,而气候和河流均没有优势,水源条件不优越,因此要解决灌溉水源问题;若此图表示聚落区位因素,则B地在地形、气候、河流上均没有优势,因此无法确定聚落形态;若此图表示人口区位因素,G地没有地形优势,则人口不可能分布在河流冲积平原上;若此图表示工业区位因素,则E地没有河流优势,则水运条件不好。
第2题,由图可知,2010年耕地、荒地比重减小,草地、林地增加,说明该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地植树种草,使该河流域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生物多样性增加;因为该河流域植树种草,植被覆盖率增加,土层不易被冲刷,土壤层没有变薄;水土流失减少,下游泥沙沉积较少;同时植被覆盖率增加,对河流径流季节调节作用增强,径流的季节变化变小。
答案 1.D 2.C(2013·江苏扬州检测)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变化示意图”和“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各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2022高考地理二轮图表专题复习—等值线图和统计图习题训练含答案
2022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等值线图(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是海河流域某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1~3题。
1.坪是指山区中局部的平地,图中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的是A.①村B.②村C.③村D.④村2.M乡某日北京时间4:40日出,该日最可能在A.3月份B.6月份C.9月份D.12月份3.当M乡人在秋分日看到太阳升起时,太阳位于A.正北方B.正东方C.东北方D.东南方解析第1题,由“坪是指山区中局部的平地”,并结合图分析,③村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势起伏小,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故C正确。
第2题,该地位于海河流域,经度与120°E相差不大,即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不大。
M乡某日北京时间4:40日出,说明当地日出时间早,应是昼长夜短的夏季,备选项中只有6月份是夏季。
第3题,春秋分日,全球除极点外都是正东方向日出,正西方向日落。
由于M乡位于河谷地区,东侧地势高,当看到日出时,实际太阳已经升起一定高度,高于地平线之上了,则看到日出时太阳位于东南方。
答案 1.C 2.B 3.D2018年9月16日年度最强台风“山竹”登陆广东,对登陆地区造成了强烈破坏。
下图为2018年9月15日07时超强台风“山竹”的位置与浪高等值线图。
读图,完成4~6题。
4.图中M、N两地相比A.风力:M>N,浪高:M>NB.风力:M>N,浪高:M<NC.风力:M<N,浪高:M<ND.风力:M<N,浪高:M>N5.图中M地的风向为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6.图示台风系统A.正向西偏北方向移动B.四周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正向东偏北方向移动D.中心气压值最低、风力最强解析第4题,台风的风力分布特点是中心附近(不包括台风眼)风力最大,向外围风力逐渐减小,M地距离中心较近,风力大于N地;从图中的等值线判断,M地的浪高在6~9m之间,而N地的浪高在9~12m之间,M地的浪高低于N地。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图表练习:统计图表含答案
统计图表某大城市位于山区边缘的平原地区。
山谷风为该地最主要的局地大气环流,谷风由平原吹向山区,山风则相反。
外来污染源的输送及当地山谷风的扩散作用是影响当地PM2.5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下图为某年10月7日该城市风向(a)及PM2.5浓度(b)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判断( )A.该城市位于山区的南部地区B.外来污染物主要源于城市北部C.植树造林可增强山风的风力D.正午前后谷风的风力达到最强2.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降低PM2.5浓度的有效措施是( )A.加强空气监测,及时预报污染的浓度B.提倡本地绿色出行,市区禁行机动车C.尽量减少外出,并在外出时佩戴口罩D.推进区域整体的产业协作与产业升级【解析】1选A,2选D。
第1题,据材料可知,外来污染物的输送是影响当地PM2.5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当风向为北风时,可发现PM2.5浓度降低,而当风向为南风时,PM2.5的浓度则显著升高,可推测该城市位于山区的南部地区,A正确。
外来污染物应来源于城市南部,因盛行南风时PM2.5的浓度会显著升高。
植树造林将缩小山谷之间的温差,从而减弱山风风力。
据图可发现,午后2至3点时段风力达到最强,并非正午时间。
第2题,加强空气监测,预报污染物的浓度无法降低PM2.5浓度,A错误。
提倡本地绿色出行,可以降低PM2.5浓度但禁止行驶机动车,不符合当代人发展的需求,B错误。
尽量减少外出,在外出时佩戴口罩无法降低PM2.5浓度,C 错误。
推进区域整体产业协作与产业升级,减少重化工业等对空气污染企业的布局和比例是降低PM2.5有效的措施,D正确。
甲、乙两地位于同一条河流沿岸,相隔15 km,其地层剖面(下图)中各层的地质年龄相同,其中古土壤层是黄土层演变来的。
据此完成3、4题。
3.推测甲、乙所在区域 ( )A.地壳在持续下降B.风力沉积发生早C.曾是河漫滩地貌D.气候特征稳定4.据图比较甲、乙两地,则( )A.甲地在乙地的下游B.甲地沉积时间更长C.黄土层海拔相同D.经历地质过程一致【解析】3选C,4选D。
最新高中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理示意图专项练及答案新人教版
地理示意图专项练(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的作用B.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降低城市内涝发生频率.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容易堵塞下水管道D.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最显著的影响是( )①调节地表径流②调节水汽输送③增加大气降水④增加下渗A.①② B.①④ .②③ D.③④解析第1题,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少,水资不足,绿化带树木、草地搭配合理,具有净化空气,隔离车辆的作用;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道路绿化带地面铺设砂石,利于雨水的下渗;绿化带面积大,可以发挥绿化带涵养水的作用,有效降低城市内涝发生频率。
第2题,绿化带具有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收集雨水的作用。
答案1B 2B(2016〃广州市调研)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风带为( )A.东南信风带B.中纬西风带.东北信风带D.极地东风带4.图中所示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盛行西南风,图中风带为中纬西风带。
第4题,该地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
答案3B 4(2016〃江西南昌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2~2016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量的变化。
最新通用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高考冲刺选择题统计表格判读型及答案
题型6 统计表格判读型(2013·上海地理)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根据该地工业企业能消费结构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回答问题。
1. 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消费基本特征是( )①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②煤炭为主的能结构未变③石油消费量增幅低于天然气④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A.①② B.③④.②④ D.①③2. 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A.流动人口持续增加B.工业企业节能改造严重滞后.高能耗企业比重增大D.能需求随经济发展而扩大答案 1 2D解析第1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降低,但是因为能消耗总量翻了近两番,所以石油、天然气的消耗总量仍然在上升;石油消费的比重降低比天然气小,石油消耗的总量大于天然气,所以石油消费量增幅高于天然气;根据图表内容显示,该地煤炭的消耗比重超过80%,而且所占比例不断增多,说明煤炭为主的能消费结构未发生变化,反而增强。
所以本题选择选项。
第2题,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的能消耗量增大,主要原因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对能的需求量增大。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013·四川文综)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
据表回答3~4题。
3 1985(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不断增加D.逐渐减少答案解析据表可知,我国1985~2011年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一直快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所以,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不断增加。
4.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我国(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答案 D解析城市功能区中,住宅区面积最大,故城市新增用地应以住宅用地为主。
城市化的表现中,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面积增加,所以商业用地的面积将有所减少。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二部分小题大做专题三统计图表分析型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二部分小题大做专题三统计图表分析型体验练时间:25分钟分数:52分选择题,共13个小题,每题4分,共5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要一项为哪一项契合标题要求的。
[2021·陕西四模]以下图为我国S市人口变化图。
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该市能够是()A.深圳B.石家庄C.沈阳D.上海2.与2021-2021年相比,1980-1990年间S市人口增长较慢的缘由是()A.严厉执行方案生育政策B.经济低迷缓慢C.严厉执行户籍管理制度D.生育本钱过高3.2021年后,人口新变化能够给S市带来的人口效果是()A.交通压力减轻B.人口老龄化加剧C.闲置房屋增多D.将出现逆城市化[2021·广东阳春一中月考]克兰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属额尔齐斯河的一条主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流域升温清楚,年降水量也呈添加趋向。
读〝克兰河下游某水文站不同年代际(年代际变化指年代和年代之间的比拟,每10年为一个年代。
)年内径流进程变化〞图,完成4~5题。
4.关于克兰河流域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降水的水汽源自西北季风B.地处内陆,属于内流河C.以平地冰川融水补给为主D.径流量春季大于春季5.20世纪90年代较70年代()A.河流洪峰推后B.河流洪灾减轻C.流域融雪提早D.流域春旱加剧[2021·山东实验中学一模]传统经济开展形式的转变推进了企业区位偏好的改动,时间价值成为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要素,机场周边地域成为驱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型经济空间。
以下图表示北京首都机场(距市中心25千米)左近制造业、物流业、金融业和商务效劳业(咨询、广告、中介等)的散布密度。
读图完成6~8题。
6.图中表示物流业散布密度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7.在该区域内空间规划最灵敏的产业是()A.①B.②C.③D.④8.该区域的制造业最能够是()A.电力工业B.钢铁工业C.生物制药业D.玩具制造业[2021·江西南昌二中测试]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相对变率(某地实践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权衡降水动摇水平的目的。
2024-2025年地理必修第二册读图专项练(一)人口分布统计图判读(带答案)
读图专项练(一)人口分布统计图判读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统计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是()A.南半球中纬度地区人口占比约30%B.气候冷湿地区人口多C.低纬度地区人口北半球多于南半球D.赤道附近分布较集中2.在中纬度地区,南半球比北半球人口数量少,主要是因为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A.冰川广布B.陆地面积小C.气候复杂多样D.经济水平高[2023·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地形、气候、土壤、植被、水文等自然地理因素对客家传统村落的选址、建设、保存产生影响,进而改变其空间分布状况。
左图为客家传统村落整体分布,右图为客家传统村落坡向分布情况。
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区域,客家传统村落分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空间分布均衡B.多分布于东坡C.南部较密集D.围绕城市周边4.从气象因素看,客家传统村落在西北坡分布较多的原因最可能是()A.气温高B.光照强C.降水多D.气象灾害少地形平坦地区交通、聚落、农业等生产发展的限制条件较少,而山地地区地表崎岖,对交通、聚落、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较大。
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西部地区多山地、高原,东部地区多平原。
下面左图示意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右图示意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
据此完成5~6题。
5.由材料可知,我国()A.人口空间分布较为均匀B.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小C.高原地区人口数量多D.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6.制约海拔2 000 m以上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气候②交通③光照④矿产资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人口分布基尼系数能反映人口分布的集中程度,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为0,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示人口分布越均衡。
下图示意2000~2020年我国各省(区、市)基尼系数变化与省会人口占比变化关系。
据此完成7~8题。
7.省域人口分布变化的主要直接动力是()A.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高B.户籍制度的限制性降低C.乡村振兴战略有效推行D.省会对人口吸引力的提升8.各省(区、市)人口分布基尼系数的变化给省会城市带来的影响有()①生态环境不断改善②就业压力持续上升③交通拥堵问题严重④住房压力不断下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读图专项练(一)人口分布统计图判读1~2.答案:1.C 2.B解析:第1题,南半球中纬度地区人口占比较少,不到5%;气候暖湿的地区适合人类居住,人口较多;由图可知,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人口占比最大;赤道附近人口比重小,主要因为气候湿热。
新课标2024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优化重组卷5地理统计图表的分析A卷
优化重组卷(五) 地理统计图表的分析(A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9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干脆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4·苏锡常镇二模)下图为我国人口和劳动力人口增长率改变(含预料)图。
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劳动力人口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段是( )A.1986—1990年B.2024—2025年C.2024—2025年D.2026—2030年2.据图推想,2036—2040年我国的人口状况为( )A.人口总量逐年下降B.人口诞生率低C.劳动力严峻过剩D.老龄化现象趋缓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2024年之前我国劳动力人口始终为正增长,劳动力人口总数始终在增加,2026年之后我国劳动力人口始终为负增长,劳动力人口总数起先削减,故2024-2025年为我国劳动力人口从正增长转变为负增长时期,应为劳动力人口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段。
故选C。
第2题,图中信息显示:2036-2040年我国人口增长率为零,说明我国人口诞生率较低,人口总数比较稳定(并非逐年下降);此时段劳动力人口负增长,劳动力短缺;人口增长率为零的条件下,劳动人口削减,说明老龄化现象严峻。
故选B。
答案:1.C 2.B甲图为一条河流同一地点在不同时间的某一岩层顶部距河床顶部距离的改变图,乙图为该河流不同地点按上下游依次每隔5米所测量的某一岩层顶部距河床顶部距离示意图。
读图,回答3~5题。
3.下列选项中地理景观或现象与甲图中距河床顶部距离改变规律形成缘由相近的是( ) A.喀斯特景观B.科罗拉多峡谷C.河流凹岸水较深D.河流下游石头较圆润4.依据图中信息推断,该河流( )A.甲图所示河段1990年后河床为基岩B.甲图所示河段1990年前后流速改变较大C.乙图所示岩层为向斜D.乙图各地中A为上游5.乙图中H处距河床顶部距离改变的形成缘由可能有( )①瀑布②地下暗河③断层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解析:第3题,据甲图可知,该数据涉刚好间为60年,内力作用对其改变影响较小,因此该改变受外力作用明显。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图表专项训练2
图表专项训练2 统计图、表一、选择题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
下图示意1965~2015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及某国城市化水平标准值的变化过程。
据此完成1~2题。
1.1965~1975年该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经济快速发展B.自然灾害频发C.城市化问题突出D.国家人口政策的影响解析:经济快速发展会促进城市化发展,故A项错误;自然灾害频发、城市化问题突出一般不会导致城市化水平的快速下降,故B、C项错误;国家通过人口政策影响人口迁移,会使城市人口向乡村迁移,可能导致城市化水平快速下降,故D项正确。
选D。
答案:D2.由图示信息可推测,近15年该国城市人口比重( )A.停滞增长B.缓慢增长C.快速增长 D.持续下降解析:从图中该国城市化水平标准值的变化可推知,近15年该国城市化水平标准值上升,与世界城市化水平差距逐渐缩小。
故近15年该国城市人口比重快速增长。
选C。
答案:C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目前居于世界第一。
下图为我国2008~201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情况统计图。
读图,完成3~4题。
3.2008~201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最快和销量最大的年份分别是( )A.2013年、2013年 B.2013年、2012年C.2009年、2012年 D.2009年、2013年解析:由图可知,新能源汽车2009年产量增长率最大,增长最快;2013年销量最大。
选D。
答案:D4.中国政府从21世纪初就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要原因是( )A.传统汽车消费市场萎缩B.传统汽车带来能源和环境双重压力C.新能源汽车经济效益更高D.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低解析:传统汽车使用化石燃料,会加剧能源危机,同时严重污染环境;而新能源汽车清下面三幅图分别为云南省简图、2013年该省农业产值结构图及该省地形构成图。
(1)指出云南省的地形特征。
(2)简述云南省发展特色农业的自然优势并列举云南省适宜发展的特色农业。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 专题二 考点十五 地理统计图表 含答案
考点十五地理统计图表(湖南长郡中学模拟)下表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和甜菜播种面积(单位:千公顷)数据。
据此完成1~3题。
1.A.棉花B.甜菜C.水稻D.小麦[解析] 读表,河北是华北平原小麦主产区,①代表作物为小麦;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②代表棉花;④产量最高的地方是江西,江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故④代表水稻;③作物在北方种植较多,但面积不大,③代表甜菜。
故选A。
[答案] A2.江西省农作物③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市场D.交通[解析] 农作物③在黑龙江分布最多,而在江西省没有种植,故可判断③为甜菜。
甜菜喜温凉,主要分布在气候温凉的中温带,江西省属于亚热带,所以农作物③在江西无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故选B。
[答案] B3.与河北省比较,黑龙江省农作物④分布面积更大的主要原因是( )A.平原面积广大B.土壤深厚肥沃C.机械化水平高D.灌溉水源充足[解析] 农作物④在江西和黑龙江分布面积大,故可判断④为水稻。
黑龙江河流众多且夏季高温多雨,可为水稻种植提供大量灌溉水源;而河北省地表径流少,缺水严重,所以种植面积较黑龙江小。
故选D。
[答案] D(四川成都月考)城市建城区内的建筑物数量与建成区面积要随城市规划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下图为某大城市在城郊规划的一居住小区近7年来的区内建筑物数量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的动态变化图。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信息表明该居住小区( )A.~建成区面积和建筑物数量均下降B.~建筑物数量在不断增长C.~建筑物数量增长而建成区面积下降D.~建成区面积呈下降趋势5.据图分析可知,该小区建筑物数量的变化对区域的影响是( )A.增大了建筑物的高度B.提升了该小区的环境质量C.提高了城市的土地利用率D.造成了建成区面积的盲目扩张[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及城市化问题。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透过两条曲线的变化分析该城市采用了内涵式的发展模式,注意增长率的数值变化不能与数量变化等同,也要注意增长率的正负值含义。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4统计图表专项训练
专题14 统计图、表一、单选题红树林是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
下图为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澳大利亚沿海红树林物种数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洋流 B.纬度、降水C.地形、洋流 D.降水、地形2.目前红树林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红树林的大量破坏将( )A.加快泥沙淤积速度B.加剧海岸侵蚀C.导致水体富营养化D.吸引鱼群聚集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
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
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
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1980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 )A.技术要求高B.劳动力投入大C.种子成本高D.单位面积产量低4.乙类村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 )A.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B.开发特色旅游产品C.建设特色商品基地D.满足村民膳食需要5.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前( )A.甲类村位置较偏僻B.乙类村坐落于山顶C.丙类村地形较平坦D.当地商品粮以旱地作物为主下图为“我国某区域2002年~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2002年~2015年期间,该区域( )A.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阻碍了经济的增长B.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同步增长C.人均GDP持续增长,工业废水排放量先增加后减少D.人均GDP增长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的7.该区域工业废水排放量在2005年发生转折,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经济增长放缓B.人口规模减小C.环保政策变化D.工业生产萎缩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统计图表专项练(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6·河北邯郸高三教质检)读“世界六种主要能消耗比重变化图”,回答1~2题。
1.图中线4表示的能种类是( )A.天然气B.水能.核能D.其他可再生能2.据图分析,从现在到2035年( )A.煤炭消耗量下降B.新能比重超过常规能.水能消耗持续增长D.线3表示其他可再生能解析第1题,根据所知识可知,3为天然气,4为水能,5为其他可再生能,6为核能,B正确。
第2题,本题要注意一点,就是比例与消费总量的关系。
因为随着经济发展,世界对能需求量增加,所以虽然某些能比例下降,但整体消费量却在增加。
故而从图中信息推断,4(为水能)虽然比例增长不大,但其消耗量在持续增加,正确。
答案1B 2图1为2013年我国能消费结构比重图,图2为2014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及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下降百分比情况图(单位:%)。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能消费结构以油、气为主B.吨粗铜综合能耗增幅大于水泥.清洁能比重已超过石油所占比重D.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幅度最小4.图2所示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重工业比重上升B.服务业的比重下降.工业技术的革新D.能消费结构优化解析第3题,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能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最大;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的比重之和仍小于石油比重。
图2中,距原点越远,表明单位能耗下降百分比越大。
从图2中可以看出,吨粗铜综合能耗下降4%,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约1%;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约05%,下降幅度最小。
第4题,图2显示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约5%,下降幅度大,主要是由于我国工业技术的革新,使能消耗减少,能利用率提高。
答案3D 4(2016·湖北重点中联考)读世界某地区气候资料图(平均每月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2,月降水距平=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每月降水量,本月平均气温累计=本月平均气温+上月平均气温累计),完成5~6题。
5.位于该地区的城市最可能是( )A.孟买B.上海.悉尼D.智利圣地亚哥6.该地区6、7月份降水距平较大是因为受到( )A.江淮准静止锋影响B.盛行西风影响.暖流影响D.西南季风影响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6、7、8月份降水较多,12、1、2月份降水较少;由该地区各月气温累计曲线可知,当地气温都在0 ℃以上且6、7、8月份气温相对较低,即该地区雨热不同期,所以该地区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孟买为热带季风气候;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悉尼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题意。
第6题,通过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6、7月份降水距平较大是因为受到盛行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答案5D 6B(2016·福建厦门市质检)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1982~2007年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抚养压力最小的是( )A.1982年B.1992年.2002年D.2007年8.导致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原因有( )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②计划生育的有效实施③外青壮年的大量涌入④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第7题,人口抚养压力最小说明0~14岁的人口比重小且15~64岁的人口比重大,比较图中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结构比重即可得出答案。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2002年0~14岁的人口比重和15~64岁的人口比重分别约为22%和73%,人口抚养压力最小。
第8题,图中显示,从1982年到2007年,该城市0~14岁年龄人口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该地计划生育的实施已见成效;15~64岁年龄的人口比重上升速度快,说明外青壮年大量涌入,65岁以上年龄的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说明生活和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提高。
答案7 8A(2016·北京东城示范校能力测试)读“人口金字塔图”,回答9~11题。
9.甲图所示人口金字塔,0~14岁的人口比重约为( )A.18% B.23% .34% D.45%10.图中四种类型的人口金字塔图,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过程,其正确的顺序是( )A.甲丙乙丁B.甲丁丙乙.乙丁丙甲D.丁甲丙乙11.下列国家中,人口年龄结构分别与丙、丁两图最相似的是( ) A.印度、孟加拉国B.德国、俄罗斯.巴西、尼日利亚D.美国、菲律宾解析第9题,图中0~14岁的人口比重是0~4岁、5~9岁和10~14岁的人口比重之和,根据图中数据相加可知,甲地0~14岁人口比重约为45%。
第10题,甲地少儿比重最大,老年人口比重很小,为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丁地少儿比重仍较大,但有所减少,老年人口比重有所增加,为传统型;乙、丙老年人口比重较大,为现代型,其中乙地少儿比重很小,人口出现负增大,从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过程看,四种类型的人口金字塔的先后顺序应该是甲丁丙乙。
第11题,从上述分析可知,丙、丁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现代型和传统型,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答案9D 10B 11D二、综合题(共56分)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8分)材料一京津冀彼此相接,联系紧密。
2014年,国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概念。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能促进人口、经济、资、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必须先解决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
材料二下面为京津冀产业结构状况对比表(2013年)及河北和京津人均GDP 对比图。
(1)比较河北省和北京的区域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差异。
(10分)(2)张家口和承德是河北省贫困县集中分布的地区,有人说这是“限制开发”的结果。
请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限制开发”的原因。
(9分)(3)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从加强区域联系的角度,说明河北省和京津两市应分别采取的措施。
(9分)解析第(1)题,根据图文资料从人均GDP及其增长速度,经济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判断两地所处的发展阶段及经济发展差异。
第(2)题,从张家口和承德所处的位置及其在北京生态保障中所起的作用分析“限制开发”的原因。
第(3)题,从各自的优势及经济互补的角度阐述河北省与京津两市实现协同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北京: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人均GDP高、增长快,经济水平高,发展速度快;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的比重极低。
河北:处于工业化阶段。
人均GDP较低、增长慢,经济水平低,发展速度慢;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重较高。
(2)张家口和承德位于京津两市的西部和北部,多山区;位于河流的上游和冬季风的上风地带。
若在此处大规模发展工业,会影响到京津两市的河流水质和空气质量,所以要“限制开发”。
(3)河北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络;承接京津两市的产业转移;加强与京津的经济联系。
京津两市:适当分散城市职能,减少区域行政壁垒。
13.阅读材料,结合所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4分)2014年我国钢材产量达1126亿吨,占全球产量的45%。
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给环境治理带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小型钢铁企业工艺落后,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不完备,污染比较严重。
下图为我国钢铁产量区域布局变化图。
(1)图中,A为________地区,B为________地区,说明图示时段A、B两地区钢铁产量占全国产量百分比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8分)(2)针对我国钢铁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请提出防治措施。
(6分)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A地区1950年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重达80%,但20世纪50年代迅速下降,可能为东北地区,该地区出现煤炭和铁矿过度消耗的现象,导致钢铁产量迅速下降。
B地区钢铁产量占全国产量百分比持续上升,应为华北地区,该地区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技发达、煤铁资丰富,钢铁工业发展快。
第(2)题,钢铁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防治措施可从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环保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减少废弃物排放、推行清洁生产等方面回答。
答案(1)东北华北特点:总体说,A地区钢铁产量占全国产量百分比持续下降,B地区钢铁产量占全国产量百分比持续上升。
原因:东北煤炭和铁矿过度消耗;华北地区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技相对发达,铁矿和煤炭资充足。
(2)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环保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减少废弃物排放;推行清洁生产,将废弃物资化。
14.(2016·广东惠州模拟)建国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的发展存在差异。
读图,回答问题。
(14分)(1)说明建国以我国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占总数比例的变化。
(4分)(2)分析上题所述变化可能带的问题。
(5分)(3)针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发展特点,我国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推进城市化的良性发展?(5分)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占总数比例的变化存在着差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快速增加,中等城市先增后减,小城市先减后增。
第(2)题,首先,不同人口规模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易造成大中小城市比例失调,不利于城市化的良性发展,还容易造成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进而带诸多城市化问题。
第(3)题,应根据不同人口规模城市发展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对于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发展过快导致大中小城市比例不协调的问题,要控制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分散城市职能;对于大城市带的“城市病”,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而对于中小城市发展较慢的问题,则应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扩大城市人口规模,增加城镇密度。
答案(1)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快速增加,中等城市先增后减,小城市先减后增。
(2)大中小城市比例不协调,制约城市化的良性发展;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
(3)对于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控制人口规模,分散城市职能,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
对于中小城市,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扩大城市人口规模,增加城镇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