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组织体系与科学家多元形相互动分析
什么是科学共同体?
什么是科学共同体?科学共同体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包括科学家、研究机构、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物等,他们通过交流、合作、共享研究成果等方式形成的一个社群。
本文将从定义、形成原因、特点和未来发展等方面,阐述科学共同体的重要性。
一、定义科学共同体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包括科学家、研究机构、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物等,他们通过交流、合作、共享研究成果等方式形成的一个社群。
科学共同体通过共同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协同推动科学创新和发展。
二、形成原因1.科学研究日益复杂,需要集中各方资源,才能取得更大的进展。
科学共同体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协同合作的平台,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研究效率。
2.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交流需求科学研究不再局限于国家,而是需要全球范围的合作。
形成科学共同体,可以打破国界限制,促进科学研究成果的全球化交流。
3.科学研究的紧迫性科学研究对社会发展具有紧迫性,对许多领域来说,这是解决当下问题的有力手段。
同时,科学共同体可以更好地提升科学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性,服务社会发展。
三、特点1.合作与共享科学共同体成员之间主要通过合作和共享研究成果来协同推动科研创新。
2.集体智慧科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竞争和合作的环境。
科学共同体的集体智慧可以整合各个成员的知识和经验,从而使研究成果更加准确、全面和实用。
3.长期稳定性科学共同体不仅仅是一个凝聚力强、活力旺盛的组织,它还是一个稳定的且长期发展的社群。
科研设备和人员资源的长期共享,可以进一步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
四、未来发展1.加强国际合作科学共同体未来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通过国际科学共同体的形成,可以进一步促进全球科学研究的交流和合作。
2.加大数据共享力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学研究越来越依赖数据。
可以预见的是,科学共同体在未来将提升数据共享的透明度和权威性,实现科学研究的更加公正、准确和高效。
3.加强基础研究科学共同体应加强基础研究,形成更加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多元参与的科研创新体系
多元参与的科研创新体系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研究方法也不断创新。
多元参与的科研创新体系是一种新兴的研究模式,它能够使得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和社区居民们共同参与到科研之中,共同致力于解决科学研究中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元参与的概念、其对科研的意义,以及建立多元参与的科研创新体系的具体步骤来探讨这一话题。
一、多元参与的概念多元参与是一个复合性概念,也称为多方参与或多元主体参与,指的是在一个组织或项目中,涉及到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社会公众、政策制定者以及公司等多个主体的参与。
这些主体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和知识,共同推进项目的发展和进展。
多元参与的着眼点在于整个研究过程的包容性,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的设计和数据的收集、分析、解释和传播等整个过程中的参与。
多元参与的目的是在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更是增强参与者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未来科学研究的进程中。
1. 提高整体研究水平。
多元参与的模式能够传授新领域专业知识,提供新的思维、观点和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推进全球范围内的科研创新水平的提高。
2. 具有资金积累和转移的效果。
多元参与的科研创新体系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弹性,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更多的利益方可获得资金筹集,从而推进资金的积累与转移。
3. 提高各方参与者的参与度。
多元参与的科研创新体系能够让公众等社会主体更好地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使他们在参与过程中积累经验和技能,从而为未来的科研贡献丰富的经验。
4. 增强科研的可持续性。
多元参与的科研创新体系使各方面参与者在研究过程中提高了对公共科学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对接下来的科研和公共决策做出了更有建设性的贡献。
1. 建立合理的研究目标和研究范围。
要确定科研项目的最终目标和范围,包括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预期的结果。
2. 诊断并了解社会各行业的需求。
要确立社会各领域的需求,并通过多种沟通方式,了解各方利益和立场。
确定本项目的主要参与者、研究方向和母体。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研究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研究汇报人:2023-12-06目录CONTENTS •引言•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概述•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解析•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与体系的关联性研究•案例分析:国内外典型联盟及体系介绍•结论与建议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竞争的加剧,科技创新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高等学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如何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创新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的构建,促进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
研究内容与方法1. 联盟及体系的构建原则、目标与框架;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的研究2. 联盟内部的合作机制与运行模式;3. 体系中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与优化;4. 联盟及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案例研究、实地调查等方法,通过综合分析和对比研究,探究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02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概述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是一种由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组成的联合体,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
定义联盟具有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特点,注重发挥各成员的优势和特色,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
特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的目的是通过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目的联盟具有汇聚创新资源、促进协同创新、推动人才培养、深化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作用,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作用国内概况国外概况发展趋势国内外联盟的概况及发展趋势我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目前,国内已经成立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联盟,如“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等。
科学共同体的名词解释
科学共同体的名词解释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是指由科学家、研究者、学者和其他科学相关人士组成的一个集体。
它是一个与科学相关的社群,其成员共同致力于科学知识的发展、交流和应用。
科学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的特点和科学社会的环境。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解释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和特征。
1. 科学共同体的定义科学共同体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旨在涵盖世界范围内从事科学活动的研究者群体。
它没有明确的界定或成员名单。
科学共同体不受地理位置、学科领域或国籍的限制,它是一个开放的社群,任何热衷于科学研究的人都可以申请成为其中的一员。
2. 科学共同体的特征(1)开放性和共享性:科学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社群,充分鼓励知识和信息的分享。
科学家们通过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合作研究等方式,积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传播给其他学者,并与他们交流、合作。
共享性是科学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2)合作与竞争并存:尽管科学共同体是一个合作的社群,但也存在竞争。
科学研究具有竞争性,科学家们争夺有限的资源和名誉。
然而,这种竞争并没有破坏合作的基础,相反,它促进了不同研究者之间的创新和进步。
(3)权威和信誉:科学共同体是一个建立在科学方法和可靠证据基础上的社群。
只有通过被同行评议、经过科学界公认的期刊发表、被其他专家认可的研究成果才能获得权威和信誉。
科学家们通过这种方式,确保他们的研究受到同行的认可并被他人引用和引用。
(4)独立与不确定性:科学共同体致力于寻求真理和认知事实,但科学研究本质上存在不确定性。
科学家们在进行研究时,必须保持独立思考和审慎态度,积极面对研究中的不确定性和错误。
这种谨慎的态度有助于科学共同体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问题。
3. 科学共同体的作用与影响科学共同体在推动科学发展、创新和应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科学共同体通过知识的共享和合作,促进了科学知识的快速积累和传播。
其次,科学共同体构建了严格的学术评价体系,使得科学研究得到审查和确认,并为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提供准确可信的科学信息。
钱学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相互关系图
钱学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相互关系图(钱学森)马克思主义哲学桥梁数学哲学自然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系统论人天观认识论社会论审美观军事哲学学科门类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文学艺术军事科学基础科学几数何学代分数析物生理物学学力化学学经社济会学学民族学系统学生理学心理学神经学思信维息学学伦行理为学学美学战略学技术科学计应算用数数学学化机工械原原理理电工学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理论控制论运筹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学情模报式学识别道社德会理主论义音文乐艺理理论论指挥学工程技术统速筹算方技法术硫酸生产工艺齿轮技术企业经营管理社会工程系统工程心理咨询技术内科学密人码工技智术能公人共际关关系系学学文绘学画技方巧法战军术事训工练程一、钱学森学科分类的标准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度分化与综合的发展趋势,给科学分类带来很多新问题、新情况,增加了学科分类的难度和复杂性。
从各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来看,物理学现在己在研究原来属于化学研究的大分子、低维分子的结构与性质,研究人脑结构,研究经济发展规律;心理学研究也从人体特点扩展到计算机科学中的各种算法、人机交互式智能型机器的心理特点等。
从各问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看,几乎每一种新的方法提出来很快就被运用到其它学科中去,而且各门学科之间的研究方法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别。
旧有的学科分类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它已经给科学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现在需要根据新的情况从新的角度来分析学科分类问题,建立一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的科学技术体系。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提出建立新学科体系的原则,并在此分类原则基础上提出了九大学科部类,他所提出的学科分类的原则主要是:1.各个学科所面对研究的对象都是客观实际,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别不在于研究对象,而在于它们研究的角度不同,研究的侧面有所侧重。
按照研究的对象来进行分类反映人类探索自然秘密、进行科学研究的最初阶段,对任何事物的研究,一开始总是直接面对事物本身,只有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才会发现此事物与它事物之间联系,才会从研究方法上得到启发并推广到对其它事物的研究上去。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10年来,坚持大胆试、大胆闯,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累计向全国复制推广302项制度创新成果,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由此可见( )①说明开放水平决定了制度创新水平②不断推进我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③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探索④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的根本原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3分)2023年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锂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创新突破不断加快。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旨在( )A.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激发创新创造活力B.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尽快实现共同富裕C.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促进科技自主创新D.限制传统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3分)杭州亚运会期间,众多代表科技创新水平的成果亮相:在赛场上辛勤搬运标枪和铁饼的智能机器狗、只需一秒钟拍摄就能生成3D数字分身的技术……它们不仅可以应用于亚运会赛场,还能更好地为城市治理赋能( )①创新改变人的思维方式②我国科技创新成就斐然③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④创新能让生活更加美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3分)根据下表我国2022年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可推断出( )“扩投入”“促公平”“调结构”基础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3.2万亿,年均增长7.7%。
聚焦缩小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差距和保障困难群体接受教育。
更多资金用于教师队伍和学校内涵建设,教育投入由“物”向“人”转变。
A .我国注重发展均衡优质的基础教育B .教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C .我国已经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强国D .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5.(3分)2023年7月,教育部、中国科协联合印发《“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讲述科学家故事,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教育。
科 技 社 会 学
科技社会学参考书目:1、R.K.默顿著,鲁旭东、林聚任译:《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2、R.K.默顿著,范岱年等译:《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3、J.D.贝尔纳著,陈体芳译:《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第一章科技社会学概述第二章科学体制化的进程第三章科学家角色和互动第四章科学共同体第五章科学的奖励系统第六章科学的社会控制第七章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第八章科学知识社会学第一章科技社会学概述一、科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科技社会学1、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学科,产生于19C中叶,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August Comte,1768~1857)在1838年第一次提出的。
社会学是把社会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的综合性科学,它通过对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考察,认识社会组织、人际关系的结构及其功能,探讨人们行为的发展规律。
2、应用社会学应用社会学最早是由美国人L.F.沃德(Lester Frank Ward,1841~1913)在1906年提出的。
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从而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3、科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科技社会学研究科技的侧重点是将科技视为社会现象,而科技哲学侧重研究科学知识的逻辑结构与发展模式,科学史侧重研究科学活动和科学知识在时空中的演进等。
科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处于社会互动关系之中的科技”或直接视为“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主要人物介绍1、默顿默顿(R.K.Merton,1910~2003)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科学社会学的开拓者,曾先后在哈佛大学、杜兰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社会学教学,曾担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科学社会学研究会主席;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教育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和科学研究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
科学共同体的范式和结构
科学共同体的范式和结构
科学共同体是指由科学家、研究者和学者组成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共同致力于科学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
科学共同体的范式
和结构是指其内部的规范、价值观和组织形式,以及其与外部社会
的互动关系。
首先,科学共同体的范式包括科学方法论、学术规范和伦理准则。
科学方法论是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和方法,包括观察、假设、
实验和验证等步骤。
学术规范涉及学术诚信、学术评价和学术交流
等方面的规范。
伦理准则则是科学研究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包
括尊重研究对象、保护研究参与者权益等。
其次,科学共同体的结构包括科研机构、学术期刊、学术会议
等组织形式。
科研机构是科学共同体的基本单位,包括大学、研究
院所、实验室等。
学术期刊是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发布渠道,通过
同行评议来保证研究成果的质量。
学术会议则是学术交流和合作的
重要平台,促进科学共同体的互动和合作。
此外,科学共同体与外部社会的互动也是其范式和结构的重要
组成部分。
科学共同体需要与政府、产业界、公众等多方合作,促
进科学知识的应用和推广。
同时,科学共同体也需要面对社会对科学的期望和质疑,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维护科学的公信力和社会声誉。
总之,科学共同体的范式和结构是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基本规范和组织形式,同时也是科学共同体与外部社会互动的桥梁和纽带。
只有在范式和结构的指导下,科学共同体才能够不断创新、进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科学大团队的组织模式
大科学大团队的组织模式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型机器、岩石、大气环流,以及人体细胞、基因等等微小而又复杂的系统,成为了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
这些涉及领域丰富多彩、难度之大的研究无法由少数人单独完成,需要大型科学研究团队的共同协作完成。
科学领域的大团队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优势,使其有利于在解决科学难题、推动学科前沿等方面发挥作用。
本文将从大科学大团队的组织模式、大科学研究的优势、潜在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大科学大团队的组织模式:大科学大团队是一种集聚了多个单位、多个研究方向、多个专业技术等的庞大组织体。
这种组织体以科学为主导目标,由一批拥有丰富经验和权威性的科学研究者作为组织核心层,并拥有大量的研究助手、技术员、工程师、实验室员等职业研究人员作为后勤保障。
这些职业研究人员能够提供搭建实验平台、编写专业软件、制备实验具、数据处理等工作的支持,并在研究过程中担负很多的实验工作,协助对研究进行深入探究。
在大科学大团队中,主导研究的核心科学家既是团队的队长也是科学研究的主导者。
他们通常有着丰富的学术研究经验,深刻了解各种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可以带领团队达成共同计划、承担科学研究任务。
这些科学家通常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学术声望,他们作为像硬币的正反两面:即是专业的研究者,也是高度公认的学术领袖。
他们的研究方向、大致难度、时间表、期望结果等等,在整个团队之中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大科学大团队的任务常常是非常艰巨的,有时比起普通小团队要大得多。
为了更好地协作,科学家们需要考虑协调团队中每个领域的成员,确定大家的研究伦次,且不牺牲科学研究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分配团队与个人任务,以及指导和支持群众基础在科研领域的发展和壮大。
对于在大科学大团队中工作的科技支持者,他们在工作中往往需要掌握丰富的技能和技术,协助主导科学家完成他们设定的目标。
优势:大科学大团队因为规模大好处多,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聚集了世界各地最优秀的科技人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试卷分值:100分考试用时:100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1.其次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提倡:“哲学家应与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者在一起,经济、社会、政治和宗教等领域,在多元化文化和各类传之间,进行相辅相成的合作和互动。
”由此可见()①哲学学问为解决全球问题供应详细方案②哲学的发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③哲学学问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④哲学的发展离不开详细科学的进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2.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殊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下列能够说明并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是()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②世间万物皆可知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④举一纲而万目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一,万物是对理念的分有。
下列说法与柏拉图观点蕴含的哲学思想一样的是( )A.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B.天地合气,万物自生C.世界是确定精神的自我演化D.境由意造,物由心生4.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变更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A.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B.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统一C.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D.来源于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5.泰戈尔说,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
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运动是有条件的确定的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6.2024年,我国接着实施主动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
这体现出()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一成不变的②政策的变更是对社会变更的反映③客观与主观是详细历史的统一④确定运动与相对静止是统一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 右面漫画《情人眼中出西施》的哲学寓意是()A.意识具有社会历史性B.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C.意识具有主动创建性D.意识具有干脆现实性8.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在《拟连珠》中写道“盖闻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科普跨界合作,出版助力传播
科普跨界合作,出版助力传播作者:杨靓王俊来源:《科普创作评论》2024年第02期2022年11月15日,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武汉出版集团共同创建,武汉出版社承建,湖北省物理学会、湖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为支持单位,成立了“徐红星院士科学与人文科普工作室”。
工作室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的重要论断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徐红星教授领衔命名,汇聚了50余名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科技、文化企事业单位等科学与人文领域的专家学者,以科学普及和人文关怀结合为特色,形成了一个跨学科、多元化的科普团队。
值得一提的是,徐红星院士科学与人文科普工作室是国内唯一一家由国有出版文化企业参与共建的院士科普工作室,在共建、承建模式,以及活动策划、选题优化、内容生产及传播推广等方面,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方向进行了探索。
工作室成立一年多来,在徐红星院士引领下,团队成员面向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科普活动,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与人文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与人文教育融合,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提高。
一、出版企业参与共建,发挥资源与经验优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坚持协同推进”原则,强调“各级政府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支持、投入保障,激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基层组织、科学共同体、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活力,激发全民参与积极性,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大格局”。
徐红星院士科学与人文科普工作室由人民团体、地方人民政府和国有文化企业共同创建,其创新性的共建模式正是对这一原则的积极践行。
共建方武汉出版集团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现国家新闻出版署)、武汉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的文化企业集团,作为武汉市精神文明窗口的国有文化企业,出版集团一直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针,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当代科学活动中的利益冲突与科学的形相——《科技与社会互动视域
域 下 的利 益 冲突 》 一 书对 此 做 出 了
明确而 系统 的阐释 。该 书首先 剖析
了科 学活 动 中利益 冲突 的含义 与形
式, 之后 描述 了社 会 与 境 的变 化 对 学 院科学 传 统 及 利 益 冲 突 的 影 响 , 最后 对科学 活动 中利 益 冲突 的治理
定 复杂 社会 关系 中 的个 体 因利益 影 响的判 断 和 权衡 , 意 味 着 在 这 个 处
建制 , 直 至 进 入 大 科 学 时代 。伴 随
着科 学形 相 的 变 迁 , 科 学 知 识 的生
第 4卷 第 2期 2 0 I 4年
i 2 9
产方 式 、 科 学 活 动 与社 会 的关 系也 在 不断演 变 。当代科 学 活动处 于一
一
益 冲 突能 够 造 成 偏 向 , 而 其 对 科 学
决 策 和科 学 判 断 造 成 影 响 的 介 质 ,
是 一种 心理 活 动和行 为过 程 。
种 游戏 , 之 后 发 展 成 为 一 种 社 会
该 书分 析 得 出 , 科 学 活 动 中利 益 冲 突的社 会作 用不 容 忽视 。利 益
运行 状况 的理 解 , 有 助 于 推动 形 成
更 为有效 的利 益冲 突管理 措施 。
用 功能 , 也 意 味 着科 学 与其 他 社 会
子 系统 的互 动更加频 繁 而深入 。在
一
、
对 当代科 学 活动 中
利益冲突本质的解释
本 书 开篇 即对利 益 冲突 的含义 和本质 进 行 了全 面 的 解 释 性 分 析 , 在整合 国 内外学 者相关 文 献论述 的
益 矛 盾 。进 一 步 , 该 书 针 对 科 学 活
科学技术哲学答案
1.学习科学技术哲学对提高科研人员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科技哲学对科研具有指导作用(2)当代科技发展系统化复杂化需要科技哲学指导(3)学习马克思主义科技哲学可增强科学精神理念思维道德(4)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提高科学管理、决策、组织、领导(5)结合自身体会2.为什么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如何实现?答: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指在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实现既有利于人类,同时有利于自然的合理的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中心内容。
第一,生产劳动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和纽带。
马克思说:“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
两者并不是处在一种简单的对峙关系之中,而是互为对象性的存在。
人不能离开自然而生活,人的一切,包括人的肉体和意识都依赖于自然界;作为人对象的那部分自然界也因人的活动而发生改变,发生着从天然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
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对象性关系正是通过人有一时的生产劳动而建立起来的。
(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的物质变化过程”。
人通过生产劳动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使人类的文明不断产生和发展,社会历史得以进步。
)第二,认识能动与受动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与自然关系当中,不仅要注意到人对自然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要注意自然界对人及其活动的现在行、制约性,要使人的活动与自然线性、自然规律和谐一致。
这是因为:其一,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必须像对自身一样关怀和爱护自然界。
人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的状况息息相关,不能无视自然界的各种关系对自然界进行任意的改造甚至破坏。
其二,自然界以系统整体的方式制约着人类的存在。
在整个自然界中,各种自然事物以一定的关系构成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系统。
某一种自然事物的消失和破坏,就可以引起整个自然系统的连锁变化,在最终意义上危及到人类的存在和社会的再发展能力。
科学的体制化与科学组织的运行
• (3)德国教育体制的弊端
◆ 私人讲师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 教授教席设置的太少影响了学科(交叉) 的发展,也影响了有水平的私人讲师的成 长。
“大学实验室对于科学的价值正如文 艺复兴时期画家的画室。”
• 1876,爱迪生公司; • 19世纪90年代,电报电话公司,通用电
气公司(GE);
• 一战期间,杜邦公司、IBM。
• 1992年的科研经费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66.44亿美元) • 杜邦公司(19亿美元) • 数字设备公司(17.54亿) • 惠普公司(16.2亿) • 伊斯曼柯达公司(15.87亿) • 道氏化学公司(11.59亿) • 联合技术公司(11.4亿) • 默克公司(11.12亿) • 施贵宝公司(9.93亿)
(4)意义 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连续的、获
得官方承认的科学组织。
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宣布了科 学活动在英国社会中正式得到承认, 宣布了科学活动的体制化开始。
• 2)科学职业化的第一步 — 法兰西科 学院
• (1)背景 • ◆ 唯科学主义运动 • ◆ 民间学术性团体 • ◆ 国王政权需要科学 • (2)法国皇家科学院
• ◆ 组成 • 数学部分:包括所有的“精确科学”。 • 物理部分:涉及所有的“自然科学”。 • 周三讨论数学问题,周六讨论物理问题。
会议在皇家图书馆进行,所有成员均参 加。其成员是专门家,也吸收了外国著 名科学家。
• ◆ 局限性 • 承担有行政管理的使命; • 仅限于少数的精英人物。
◆ 特点 (1)职业科学家组成; (2)负责解决国家的难题,有行政色彩; (3)“研究生导师制”的雏形; (4)内部不平等。 • ◆ 意义 • 预示了科学可以作为一种职业; • 开创了独立研究机构的先例。
《科学活动中的集体理性问题研究》范文
《科学活动中的集体理性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科学活动是人类探索自然、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历程中,集体理性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集体理性是指在一个群体或组织中,成员们通过交流、协商和合作,形成共同的认知、判断和决策。
在科学活动中,集体理性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科学活动中的集体理性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其内涵、影响因素及其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二、科学活动中集体理性的内涵及影响因素集体理性在科学活动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强调科学家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未知领域;其次,它要求科学家们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科学问题,避免个人主观偏见的影响;最后,集体理性还要求科学家们在面对科学问题时,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
影响科学活动中集体理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科学文化氛围:一个开放、包容、尊重多元文化的科学文化氛围有助于促进集体理性的形成。
2. 交流合作机制:良好的交流合作机制可以增进科学家们之间的信任与了解,促进知识共享与互补。
3. 利益冲突:不同利益相关者在科学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可能影响集体理性的形成。
4. 制度保障:完善的制度保障可以确保科学活动的公正性、公平性和透明度,从而促进集体理性的发展。
三、集体理性在科学活动中的重要性集体理性在科学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它有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避免个人主观偏见对科学研究的影响。
其次,集体理性可以促进科学家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科学知识的传播与共享。
此外,集体理性还有助于形成科学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维护科学活动的正常秩序。
四、发展策略与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科学活动中集体理性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发展策略与建议:1. 营造开放、包容的科学文化氛围:鼓励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科学家们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2. 建立有效的交流合作机制:通过定期举办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增进科学家们之间的了解与信任,促进知识共享与互补。
科学组织的概念
科学组织的概念科学组织指的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目标和活动内容的机构、团体或组织形式。
它通常由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组成,致力于推动科学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
科学组织在不同领域和国家有着不同的形式和特点,它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推动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科学组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1. 国际科学组织:这些组织跨越国界,汇集全球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致力于推动国际科学合作和交流。
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旨在促进国际科学合作和科学教育发展;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致力于推动跨学科研究和交流。
2. 学术协会和学会:这些组织由特定领域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组成,旨在推动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发展。
它们通常会组织学术会议、研讨会、出版学术期刊等活动,为科学家提供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例如,美国物理学会(APS)、美国化学学会(ACS)、国际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等。
3. 研究机构和实验室:这些组织致力于科学研究,往往集中在特定领域或特定科学问题上。
例如,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以粒子物理学研究为主,NASA 致力于太空研究和探索。
科学组织的功能和作用:1. 科学研究和发现:科学组织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它们为科学家提供研究资源、支持和合作机会,推动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创新。
科学组织还鼓励科学家进行跨学科和国际合作,促进科学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2. 科学教育和培训:科学组织不仅关注科学研究,也致力于科学教育和培训。
它们组织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为科研人员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同时,科学组织也倡导科学普及,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3. 政策制定和咨询:科学组织在政策制定和咨询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它们通过科学研究和专业知识,为政府和公众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帮助制定科学政策、应对科学挑战和问题。
4. 科学伦理和规范:科学组织关注科学伦理和规范,促进科学研究的诚信和道德准则。
它们制定和推广科学研究的伦理准则,管理科学实验和研究过程中的安全和道德问题,维护科学研究的正当性和公正性。
自然辩证法——第八讲 科学技术与社会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010.11
(2)汽车生产与现代消费方式 • 福特的以大量消费来支持大规模生产 • 斯隆塑造了美国消费文化(满足不同人群的个体需要) • 分期付款
1923年,美国汽车销售量达350万辆,其中将近80% 是通过某种分期付款方式进行的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60年代中期,分期付款信贷额是任何其它种类消费信 贷的三倍。1/4以上的美国家庭用分期付款法购买汽 车
二是一部分科学家和发明家更让人不快他们似乎对人类在五六千年中积累起来的全部美和知识财富一无所知他们不能领略和欣赏过去的魅力和高尚并且认为艺术家和历史学家等都是一些毫无用场的梦想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201011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阿迪达斯三条纹标志是由阿迪达斯的创办人阿迪达斯勒设计的三条纹的阿迪达斯标志代表山区指出实现挑战成就未来和不断达成目标的愿望
阿波罗登月计划:巨大的组织工程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国际合作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010.11
• “为了保持美国在科学上的突出成就并推进科 学在重大国家利益中的作用,我们必须重新考 虑和重新塑我们的科学政策。国家利益中的每 一核心要素,都要求科学研究和教育给予强有 力的保证。”(克林顿:《科学与国家利益》)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010.11
双向四面(正负)的作用方式
科技与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基本的作用方式——双 向四面的活动 (1)科技系统对社会各子系统发生作用,社会 各子系统也对科技系统发生作用。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科技系统对社会各子系统既有正面的、积 极的作用,也有负面的、消极的作用;同时, 社会各子系统对科技系统也是既有正面的作用, 又有负面的作用。
浅析英国科技体制与科技社团运行机制的合理内核
浅析英国科技体制与科技社团运⾏机制的合理内核浅析浅析英国科技体制与科技社团运⾏机制英国科技体制与科技社团运⾏机制英国科技体制与科技社团运⾏机制的合理内核的合理内核的合理内核陈仲达陈仲达前⾔前⾔当⼈们津津乐道⽜顿、达尔⽂、法拉第、麦克斯韦时,当⼈们提及DNA 双螺旋结构和克隆⽺“多莉”时,英国⼈可能还会补充说,英国以不到世界1%的⼈⼝,参与了全球5%的课题研究,贡献了世界9%的论⽂,并拥有骄⼈的12%的科学论⽂引⽤率。
事实表明,英国的科技总体实⼒和⽔平在世界上处于前列,其研究与发展(R&D)⼀直保持相当⾼的⽔准。
辉煌的背后,必有渊源,那就是那⼉肯定有适宜科技发展的⼟壤──如果说蒸汽机隆隆的巨响,曾造就了⼤英帝国的辉煌;⼴泛持久的⼤众科普活动,奠定了英国雄厚的科研基⽯,那么,背后的科技体制和科技社团运⾏机制则是铸就⼤成的强有⼒的⽀撑。
英国科技英国科技管理管理管理体制体制体制体现政府是科技发展的投资者体现政府是科技发展的投资者体现政府是科技发展的投资者、、服务者服务者、、管理者管理者和推动者和推动者和推动者科技体制是科学技术活动的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的总称。
它包括组织结构、运⾏机制、管理原则等内容。
英国的科技管理体制相对松散,主要由两⼤机构在分别掌控管理职能:⼀是议会附设的科技管理、咨询机构,主要包括议会与科学委员会、议会科技办公室、选择委员会等。
他们的职能是对政府的科技预算、政府科技政策的制定及其执⾏、政府职能部门的科技管理等情况提供咨询、监督;⼆是政府科技管理机构,政府宏观科技管理是由贸⼯⼤⾂(即内阁科技⼤⾂)负责,⽽贸⼯⼤⾂下设负责科技的国务部长或次官,辅佐贸⼯⼤⾂具体负责政府的科技管理⼯作。
英国的科研体系也⽐较松散,主要由研究理事会、⾼等教育机构、专业机构、企事业的研究技术组织和私⼈基⾦慈善机构等五⼤组织机构组成。
⽽英国科技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泛咨询科技、⼯业和⾼等教育各界,制定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并编制国家科学预算,确保政府对科技基础投⼊的不断增加。
第四章 科学共同体
科学共同体:分层与奖励主要内容1、科学共同体与范式共同体(COMMUNITY)定义:通常译为“社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指若干社会群体(民族、家庭等)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等)聚集在某一区域里,形成一个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定义:英国学者坡兰依,1942年,“科学的自主性”:把全社会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作为一个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共同规范的社会群体,以区别于一般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
库恩、普赖斯、默顿……库恩,1960S-70S,《科学革命的结构》;《必要的张力》:“科学共同体是由一些学有专长的实际工作者所组成。
他们由所受教育和训练中的共同因素结合在一起,他们自认为也被认为专门探索一些共同的目标,也包括培养自己的接班人。
”科学共同体是科学认识的主体:科学家个人——科学家集体。
“科学研究尽管是由个人进行得,而科学知识本质上是集团的产物,如不考虑创造这种知识的集团特殊性,那就无法理解知识的特有效能,也无法理解它的发展方式。
从这一点说,我的书是属于社会学的,但也决不允许这个问题离开认识论。
”通过科学共同体的研究把科学的认识论方面与社会学方面有机的结合了起来,使科学社会学发生了重要变化。
科学共同体的特点:由从事实际工作的科学家组成。
共同体的组成是分层次的:学科、专业、方向、研究领域……专业一致是根本的基础:专业教育相同、对专业问题的看法相似有共同的社会关系:师承关系、共同参加学术会议、共同培养接班人、阅读相似的文献、交流与合作……有共同的范式。
范式(PARADIGM):有20多种不同的提法主要是指科学的认识标准以及科学活动。
世界观:兔子变成狐狸?科学成果、概念、原理、方法实验程序、实验仪器学科模式、活动规则、行为方式一种科学的传统。
前范式阶段:观点林立、众说纷纭。
同一领域的科学家没有共同信念,没有公认的学科研究方法和评价标准,没有主导的理论学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组织体系与科学家多元形相互动分析
摘要: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形式既是科技建制化完善发展的表现又进一步推动了现代科技的发展,在这样一种互动中,科学家作为科技组织体系组成的最基本的分子也与科技体系本身呈现出一种复杂互动,从而使科学家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多元形相。
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是由科学家、技术专家及大量的科研工作者组成的学术群体。
根据学术团体存在的空间范围和组织化程度,可以把科学技术社会组织分为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或者实体性和非实体性两大类。
可以看到,这些科技社会组织的存在与科学家存在着及其复杂的互动关系,从而使科学家展现出多元形相。
一、科技学会与科研组织:成就与激励孰先
科技学会首先包括由各国政府成立或授权组成的学会、国家科学院等等,诸如1660年成立的英国皇家学会,1666年法国成立的法国科学院,1863年美国成立的美国国家科学院,以及我国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学院等等。
被接纳加入此类学会、学院,通常为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技术专家,因此也被视为一种无上的荣誉。
除此之外,科技界还存在着大量其它众多的政府与非政府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会、协会等等。
这些学会、社团组织的存在,成为了科学家、科研工作者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也促进和保持着学术思想的传播及学术共同体规范的稳固和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研发与经济的日益紧密的结合,大公司、大企业单独设立或与政府、大学联合设立的研发中心逐渐成为技术研究开发创新的主体,这类科研组织在科技的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中逐步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并显示出了越来越强大的科研实力。
这促进与符合了科学技术的市场化。
而传统的基础研究则主要由大学和原有独立的科研院所承担,着眼于科技发展的基础构建及科技研发的后劲。
此外,还有一类科研组织是政府设立并直接管理的国家科学实验室。
这一类科研组织服务于国家利益,既从事基础研究,也从事应用研究,而这些研究往往事关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
诸如美国,大量国家实验室的存在对与美国保持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具有决定性作用。
应该认识到,“科研组织管理对科技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但是)科研组织中最忌人浮于事、内耗和评价示范,因此对它的管理必须坚持体制化(诸如职称制度、基金制度、奖励制度),不使之变质。
如果管理水平跟不上去,即使国家和社会给予科技较高的投入,也只能白白的被浪费掉。
” 科技学会与科研组织的现实发展,使得科学家不再以个体面目出现,而加入学会与科研组织是一种成就还是激励,已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二、各类学术会议、学术杂志:交流与利益的纠葛
由政府、科研院所、学会、学术社团分别组织的各种定期非定期的学术交流
会、研讨会等等也逐渐成为科学家、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互动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
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学术会议逐步发展出种类繁多的形式,如专题研讨会、项目论证会、学术价值评估会以及学术交流会等等。
各种学术会议的举办成为科技界学术交流的又一重要互动交流平台。
通过此类学术交流,科学家、科研工作者们可以及时了解学术前沿、动态,了解同行的科研方向、进展,使自己的学术研究被支持、认可或者引起争鸣、质疑并使自己重新思考其价值,青年科研工作者也可以通过学术交流平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在学术界开始崭露头角。
各类学术杂志也是科学家、科研工作者学术活动的重要阵地。
通过学术杂志,科研成果、新发明得以公开并引起关注,新思想、新理论得以传播。
近现代以来,学术杂志的数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出现并呈递增趋势。
除各种学术杂志外,各种摘要、索引类的杂志也大量出现。
其中最为权威著名的是SCI期刊。
此外,本世纪以来,网络也逐渐成为科技交流一种全新的方式。
各种学术网站、搜索引擎、学术BBS论坛,以及新兴的大量学术博客,使得学术交流更为便捷、灵活。
并且这种交流本身就形式与内容上看,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甚至预示着可能会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
学术会议与学术杂志作为科学家学术交流的主阵地不容置疑,但学术会议、学术杂志等级化,尤其是国内某些杂志因为利益而对论文进行的选择,却在客观上造成了学术研究论文发表研究劣币驱除良币的某些迹象。
三、科学技术的教育、传播机构:研究与普及的结合
大学是当今科学技术的主要教育机构,大学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在于传承知识与文明,另一方面在于培养人才。
而当今世界研究型大学的大量涌现则表明,大学越来越着重于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以及自身逐渐成为科技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
事实上,大学在科技教育、传播方面的重要地位,不仅体现在高素质、高水平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及自身科研实力上,更重要应体现在大学生及其他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上。
这顺应了科技体制社会化的趋势,公众成为科技发展的基础,公众有权知道和参与科技决策与科技发展。
在科技教育、传播方面,各类传媒也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诸如报刊的科教专刊、电视的科教频道,科教栏目等等。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由于自身特点和所具有的优势,这些渠道与机构在科技教育、科学传播方面已日益展示出巨大的前所未有的影响。
在科技决策方面,传媒也起到了一种政府与公众的中介的作用。
一方面,它可以通过自己的报道,起到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传递的作用,使政府获悉公众的意愿,也使公众了解政府的动向;另一方面,传媒的报道也起到了监督的作用,报道使得政府的行为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从而使政府行为得到约束。
传媒的报道本身是一种知识的传播,在科学传播中,通过传媒,公众的科学素养的到了提高,从而也提高了自身参与政府科技决策的水平。
科学家不仅需要潜心进行科学研究,还需要为科学教育与传播做出贡献,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较完整体现了这一点。
四、后学院模式:科学家立体形象的展现
除了上述实体性组织或说科技组织的内在形式之外,随着科学技术体制社会化的日益广泛深入,还出现了大量非实体性的组织或说科研组织的外在形式。
主要包括科学共同体、技术共同体和“无形学院”等等。
科学与技术共同体突破了科学家原有机构与地域的限制,而依据共同的科学行为规范、价值目标、科学范式聚集而成的科学家共同体。
同一科学与技术共同体内部通过科学家的互动交流而联系在一起,通过交流,科学家的学术得到承认,学术成果得到交流并启发灵感,从而有利于科技的创新。
除了科技共同体外,“无形学院”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无形学院是由同一领域或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为了同一科研课题或共同的科研兴趣结合起来的非正式的不固定的学术小团体。
对于这种科技社会化趋势的纵深发展,英国科学社会学家约翰?齐曼在其作品《真科学》(Real Science)一书中曾描述了这样一个案例,形象地揭示了科学家们的工作状态与内容:玛丽?琼斯(Mary Jones)女士为了进行自己的科学研究,然而事实是为此她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却用在了研究之外。
首先,她为自己得到被提拔为副教授的消息而激动不已,她要精心准备有关报告向政府基金局申情科研资助;要上电视面对公众谈论自己的研究领域所涉及的伦理问题;还要不断组成自己实体与虚体的研究组织,进行资金申请和科学研究的合作,它对自己的学科充满了热情,但她从不想成为全职的研究者,一个科学研究工作者在今天逐渐变成了集社会活动家、电视节目特邀嘉宾、科普工作者等于一身,科学家、传媒、政府与公众已经如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符合了当今科学技术高度社会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