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合集下载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一、文学创造的一般过程分哪几个阶段?文学创造虽然是一种很富于个体性的创造活动,但还是具有一般的共性的。

这种共性的表现之一就是大家的创造活动基本上都遵循着一个相同的过程,即都有一个发生、构思和物化的过程。

二、在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作家都做了些什么工作?1、是积累主体性的生活材料。

一切社会事件、现象在进入作家头脑之前,虽是外在的、客体的东西,但只有当它们被烙印在作家的头脑中,并转化为主体心灵深处的记忆时,才成为具有主体性的东西,也只有这样,它们才对文学创造起作用,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材料。

所以,在进行文学创造之前,作家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观察和了解客观的生活,并将之储存在自己的记忆中,成为自己主体性的东西。

而获取主体性材料的途径,可分为有意获取与无意获取,实践获取与书本获取四种形式。

2、是从积累的主体性材料中发现潜藏于其下的非以发生的根由。

没有发现,作家就找不到进入创造过程的大门,就不可能创造出独创性的文学作品。

3、创作动机的触发。

作家创作固然需要积累主体性的生活材料,固然需要有艺术发现,但是如果没有创作动机的驱动,创作也不可能发生。

创作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远景动机与近景动机,主导动机与非主导动机,高尚动机与卑下动机,意识动机与无意识动机之分,但不管怎样,它们归根到底都是作家的一种内在需要鼓动的结果。

创作动机的触发,是需要各种外在机缘的刺激的。

如美国作家斯托夫人创作《汤姆叔叔的小屋》就是在受到外在机缘的刺激下而动笔的。

受创作动机的激发和推动,作家就会进入到构思的阶段。

构思阶段可以说是从观念上实现创作动机所提出的任务。

[P132]艺术构思涉及到哪些心理活动?什么是创作灵感?它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产生的?创作灵感是指作家构思过程中,因偶然的机遇触发而出现的创造力爆发、文思泉涌、豁然贯通的高效率状态。

灵感具有不可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

它的产生是作家长期积累和辛勤思考而偶然获得的结果。

就像周恩来所说的那样是“长期思考,偶然得之”。

7文学创造过程

7文学创造过程
Page 36
含义: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 象
(1)灵感的特征 a.非预期性(突发性) b.转瞬即逝性(瞬时性、易逝性)
Page 37
汤显祖: 自然灵气,恍忽而来,不思而至,怪 怪奇奇,莫可名状。
谢榛:尽日不可得,有时还自来 苏轼:作诗火急追忘逋,情景一失后难摹。 王夫之:才着手便煞,一放手又飘然而去。
Page 2
文学材料与社会生活的区别在哪里? 社会生活生动、丰富、芜杂、原生态;文学材料经由作家
主体的取舍、加工,相对纯粹,主体性强。
Page 3
(二)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有哪些? 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分为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实践
获取和书本获取几种。
Page 4
《平凡的世界》从1982年开始构思,到1988年 完稿,历时6年。其间路遥读资料、下煤矿、走乡 村、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待《平凡的世界》完 稿,这位40岁不到,原本铁塔般壮实的汉子,两 鬓已新添了许多白发,满脸皱纹,颜色憔悴,形 容枯槁,看上去全然象一个老人。他完全凭着精 神的巨大力量和身体的严重透支完成了最后一部, 就再也没有能恢复过来。1992年11月17日,黄 土高原开始落雪的时节,路遥就像完成了自己的 心愿和使命般地走了。他本身就是一部令人感动 至深的小说。铭记在许多人的心中。
Page 29
“为什么莫言受到诺奖评委会的青睐?最重 要的是他的想象力。”“莫言的想象力非常 丰富,迸发出来非常大气,充满了澎湃激情, 并且一直在自我超越”。——中国社科院外 文研究所研究员陈众议
Page 30
1、概念:想象是把过去经验的记忆和先前形成的心 中之象在某种新刺激下重新合成一个新结构的过程。
艺术构思是具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 所谓创造性, 就是说艺术构思必须产生从来没有的、不同于现实生活的 形象。

文学创造过程.

文学创造过程.
➢对整个文学创造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没有艺术发现,作家创作不出独创性 的文学作品,黑格尔论艺术发现
黑格尔论艺术发现
假如一个人能看出当前即显而易见的差别, 譬如,能区别一枝笔与一头骆驼,我们不会 说这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 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 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 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 我们所要求的,是 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第一节 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艺术发现 创作动机
一、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文学材料的源泉——社会生活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 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 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 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 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它们是一切 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表现
➢ 从习见的事物中看出新成分或新特征 ➢ 从平凡的现象上察觉出潜藏的非凡意蕴 ➢ 从平淡的旧形式间寻找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
艺术触发
艺术触发是指在某种因素的驱使 下,作家萌生了创作欲望、生成 创作动机和孕育了创作意向的过 程。
二、艺术发现
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
➢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 ➢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
文学材料的主体性特征
➢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 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 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 糙的刺激或信息
一、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文学材料的形成
➢作家的记忆机制 外来刺激—神经兴奋模式—短期记忆—长期 记忆因子
➢所谓积累素材或储备材料是作家把社会生活 中的刺激、信息,收集并转化为长期记忆中 的因子,以作为未来从事文学创造的材料

七、文学创造过程

七、文学创造过程

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1、文学创造是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其过程一般可分为发生、构思和物化三个阶段。

2、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社会生活是文学材料的唯一源泉;同时,文学材料具有主体性特征。

3、艺术发现是文学创造活动的契机,它被称为“艺术家的眼睛”;艺术发现的四个心理特征;按黑格尔在《小逻辑》中所说,艺术发现就是寻求事物或现象间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4、创作动机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作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它是由作家强烈的内在需要促成的。

创作动机可分为远景动机、近景动机、主导动机、非主导动机、高尚动机、卑下动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等。

5、文学创作的构思阶段上承文学创作的发生阶段,下接文学创作的物化阶段;艺术构思本质上是一种艺术思维:即借助于再现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所从事的思维。

6、几种常见的构思心理机制:回忆与沉思、联想与想象、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意识和无意识。

7、灵感的特征:非预期性、亢奋性和创造性。

其中本质特征是创造性。

8、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将联想归纳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和对比联想三种。

9、构思方式指作家在艺术构思中塑造形象,发展、完善意念,并建构作品整体的具体方式。

常见的构思方式有:综合、突出和简化、变形与陌生化。

10、物化阶段是文学创作的最后阶段。

物化是指通过语言语、文字、纸张等媒介,把精神性的艺术构思“转化”为物质性的文本。

由此可知,文学作品表面上是以文字符号和纸张相结合的物质形式在社会上流通,实则是作家内心某种精神现象的传播。

11、把形象或意念从“心”移到“纸”上是一个艰难的操作过程,常见的问题是:创作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作家创作动机的中途转换。

12、技巧运用时所注意的问题是:技巧运用要为物化主要形象的内在物理服务;技巧运用要为作家通过形象所要表达的中心意念服务。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第三节 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 (1)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的过程。 (2)注意词语理智是作家有意识地理性的认知和思维。情感分为情 绪和感情,前者指由有机体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 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后者指作家对外在事物或现 象的态度评价及其体验。在艺术构思中,情感是动力 因素而理智则是约束和规范力量。 (五)意识与无意识。
二、构思的方式。 (一)综合。综合与拼凑不同。它具有定向性、选 择性、新颖鲜明的整体性。 (二)突出和简化。 突出有两种方式(1)浓涂重抹(2)淡化背景。
艺术构思的五种主要心理机制
(一)回忆与沉思 1、回忆就是积极地和有意义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常用的回忆方式有(1)直接回收法。即把那些对自己 刺激最强的信息直接与中心意念挂上钩。(2)挨次扫 描法 2、沉思是在寂静和孤独中对某个中心意念或意象的深 沉思索。
(二)想象与联想。 想象的三种形式 (1)再现想象。这种想象是是对外部事物或现象的再现 。 (2)比拟想象。这种想象是将某种理论的东西形象化。 (3)虚构想象。这种想象是凭空将此物想象为彼物,将 无物想象为有物。 联想的三条规律 (1)接近联想。它是由时间、空间上的接近而将两种以 上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 (2)类似联想。它是将两种具有类似特征的事物或现象 联系起来。 (3)对比联想。它是将两种以上相关的事物或现象联系 起来。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文学创造是一种旨在创造新的意识形 态话语系统的生产活动。其过程可以 分为发生、构思和物化三个阶段。
第一节 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一、材料储备 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有无意获取、有意 获取、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几种。
二、艺术发现。 寻找到一个突破口。其特点是: (1)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 (2)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 的凝结,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 (3)艺术发现要有机缘。

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

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

二 艺术发现
1、发现与发明 2、艺术发现与科学发现 3、艺术发现之于文学创造的重要性
二 艺术发现

1发现与发明 2艺术发现与科学发现 毫无疑问,如果哥伦布没有诞生,迟早会有人发 现美洲;如果伽利略、法布里修斯、谢纳尔和哈
里奥特没有发现太阳黑子,以后也会有人发 现.只是难以让人信服的是,如果没有诞生 米开朗基罗,有哪个人会提供给我们站在摩 西雕像前的这种审美感受.同样,也难以设 想如果没有诞生贝多芬,会有哪位其他作曲 家能赢得他的第九交响曲所获得的无与伦比 的效果.(阿瑞提<创造的秘密>)
一树梅花万首诗
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 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高启: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 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明还暗远在烟。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 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 任群芳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 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 笑。

(三)灵感与直觉
2、直觉 A、通过直观,即不借助理性的思考直接把 握事物。 B、瞬间获得事物的深层意蕴。 C、直觉的能力可以培养,即可求。而灵感 则只可遇不可求。

(四)理智与感情

1、理智: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对未来作品有 明确的理性控制和意图,其中有作家的社 会理想、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参与。
二、构思方式
(一)综合 (二)突出和简化 (三)变形与陌生化

(一)综合
1、综合的定向性 2、综合的选择性 3、综合的刷新性





《我爱你的寂寞如同 你爱我的孤独》: 赵又霖和刘又源 一个是我侄子 七岁半 一个是我外甥 五岁 现在他们两个出去玩 了。

教学课件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

教学课件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

材料储备
▪ 所谓积累素材或储备材料,归根到底,
就是把许多似乎无用的刺激信息,收集并 转化为长期记忆中的因子,作为未来从事 文学创造的材料。
▪ 具体说来,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分 为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实践获取和书 本获取几种。
艺术发现
▪ 艺术发现不是作家见到的一些骇人景象和怪诞 传闻,这些东西之所以不是艺术发现,因为它 们本来就是生活中存在的事物。艺术发现是什 么呢?
种把握中,外在事物常常只是一个机缘,是这个机缘的某一 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 ▪ (四)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而只是把自己透过独 特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在自己的知觉中出现一 个新的创造物。
创作动机
▪ 什么叫创作动机?简单地说,创作动机就是
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 在艺术构思中,情感是动力因素而理智则是约束 和规范动力的嚼勒。两者都不可缺少。古人认为: 为文尤须放荡,但又须随时以衔勒制之(颜之 推),很好地道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意识与无意识 ㈠
▪ 意识是指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地调动、分
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一定 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
▪ 无意识是指潜伏于作家意识之下的、有活力
第三节 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 物化阶段是文学创造过程的最后阶段。它是
指作家将在构思过程中已基本酝酿成熟的形象 和意念转换为文学符号,并固定在纸张上,使 其成为可以流通和消费的物态化的意识形态话 语系统的阶段。 ▪ 物化阶段中的具体步骤犬牙交错,难分先后。 本节抽出三个主要问题加以讨论:一、形之于 心到形之于手;二、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三、 即兴与推敲。
▪ 创作动机是怎么来的?总的说来,当然是由现 实生活所暗示给作家的,但具体加以研究就会 发现,创作动机作为文学创造活动的内驱力, 它的产生和运动是作家极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 现象在文学创造过程中的表现。

7文学创造过程

7文学创造过程
2
构图:稳定的三角形-生活的平实、父爱 的厚重。色彩:蓝色-生活的凄楚。红色 -人性的光辉。眼神:无邪-无奈。声音 :呐喊-安静。西红柿-一颗颗泣血的心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出别人见过 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美”--罗丹返回
3
第二节 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一 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二 构思方式
1 综合
综合的定向性、选择性、整体性 2 突出与简化 突出的两个途径:浓涂重抹、淡化背景 简化-顾城《一代人》-梁楷- 链接 3 变形与陌生化 变形的多种方法

链接:毕加索 达芬奇
8
梁楷《李白行吟图》
中国人物画到了宋代,在工整细笔的白 描基础上,创造出了豪放淋漓 的写意画技法。成就最突出的是梁楷的 简笔画法和泼墨画法,气势飞动, 精练简约。 梁楷(约13世纪)行为狂放,宋宁 宗赵扩赐给金带,他不受,挂于 画院内而去,自号“ 梁疯子 ”。梁楷 的作画用笔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 《李白行吟图》描绘唐朝诗人李白仰面 苍天,诗情满怀,运思措句时潇洒 超脱的神态。他借李白的形象来抒发胸 臆,以笔墨发泄积郁。豪放飞动的 墨线正与李白的浪漫诗章异曲同工。画 面寥寥数笔,就把“诗仙”那种纵 酒飘逸,才思横溢的风度神韵勾画得维 妙维肖。头部用简练的淡墨刻划出 李白的面部形态,皮肤发须,质感明显 。斗篷用起落笔折转,把身体的结




那一年秋天 你把自己藏起 用苍苍的蒹葭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唯江心月白 雁落平沙
明天你将 化身何处 或许会变成 如银的秋水 隐入浩淼的草原 隐入九十九道湾 的渡口 嫉恨如云 举世皆惊 谁能解读 永恒的女性
5
你不得不一次次 含涕退隐 那千古微睎的白露 分明是昨夜 凄清的泪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第七章 文学创创造新的意识形态话语 系统的艺术生产活动, 其过程十分复杂和细微。
*文学创造过程
1 特殊性:包括每一作 品的具体过程 2 一般性:包括文学创 造的一般过程
文学创造的一般过程
1 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2 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3 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不同导致储存 材料的方式各异
无意获取和实践获取 大多是直接通过记忆 机制将外在的刺激、 信息转化为可储存的 兴奋符号摄入大脑之 中的
有意获取(包括书本获 取)不仅表现为每天有 意地接受特殊情境中 的强刺激,并把它们硬 性地转化为有意义的 符号存入大脑,而且, 为了更好地保存刺激 和新鲜程度,还要把认 为很重要的东西写下 来
第一节
文学创造的发生阶 段
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1 2 3 材料储备 艺术发现 创作动机
一、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特征
材料是文学创作的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 学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与其他任何 创造一样,作家从事文学创造也得有材 料。某一具体作品虽然可能是独创的 和前所未有的,但其内容却必须依赖于 某些特定的材料。没有材料就等于做 无米之炊
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
1>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 2>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 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 。 3> 艺术发现虽然是对外在事物一种独特的把 握,但在这种把握中,外在事物常常只是一 个机缘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 验的契合 4>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而只是把透 过独特眼光所看到的成份注入其中,从而在 知觉中出现一个新的创造物
• 黑格尔 1770年8月生于德 国的斯图加特。1801年, 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 大学,直到1829年,就任 柏林大学校长,其哲学思 想才最终被定为普鲁士国 家的钦定学说。黑格尔把 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

文学创造过程

文学创造过程
也都可能使心手不一,内外难符
“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
常见问题
➢ 创作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发展逻辑。 普希金、托尔斯泰、王汶石旳创作体会
➢ 作家创作动机旳半途转换。鲁迅、陀思 妥耶夫斯基旳创作经验
普希金、托尔斯泰、王汶石旳创作体会
普希金:“达吉雅娜跟我开了一种多大旳玩笑,她居 然嫁了人!我简直怎么也没想到。”
列夫·托尔斯泰:“他们(指人物)作那些理想生活 中应该作旳,和现实生活中常有旳,而不是我乐意 旳。”
王汶石:“人物站起来跟作者发生争吵,提醒作者该 怎样描写他旳那种时刻,正是作者创作中最欢乐、最 有灵感旳时刻。”
鲁迅、陀思妥耶夫斯基旳创作经验
鲁迅创作《不周山》
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群魔》
陀思妥耶夫斯基
变形与陌生化
变形
➢含义
➢ 作家在构思中极大地调动想像力与发明力,以违反 常规事理发明形象旳方式
➢措施
➢ 扩大和缩小 ➢ 粘合 ➢ 漫画 ➢ 夸张 ➢ 幻事
扩大和缩小
拉伯雷《巨人传》旳卡 冈都亚 安徒生旳豆蔻姑娘
安徒生
粘合
半人半怪 吴承恩笔下旳孙悟空 蒲松龄笔下旳鬼女狐仙
漫画
果戈理、鲁迅笔下旳“狂人”
作用
➢ 为内在物理服务 ➢ 为中心意念服务
即兴与推敲
即兴
含义
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旳作用,兴会来 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发明出某作品旳情况
产生
➢ 需要足够旳材料贮备和情感积累 ➢ 要有气氛和契机 ➢ 作家综合心力旳集中暴发,长久酝酿旳产物 ➢ 和作家所禀受旳天赋、气质等先天原因以及后天所
伍尔夫 Virginia Woolf
后旳内蕴
1887年6月,阿·费·柯 尼把从监狱女看守长那里听 到旳有关罗查利旳故事讲给 托尔斯泰。托尔斯泰直觉到 它背后隐藏着某种待发掘旳 东西,这便有了小说《复活》列夫·托尔斯泰 Leo Tolstoy 旳诞生。

第7章 文学创造过程

第7章  文学创造过程

第7章文学创造过程一、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一)材料(信息)储备1.文学材料的含义(1)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

因为,与其他任何创造一样,作家从事文学创造也得有材料。

(2)文学材料不是独立于生产者(作家)之外的物质,而是储备在他内心的精神现象,或者说是存在于他记忆中的表象材料。

(3)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适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2.文学材料的来源文学材料虽以精神现象的形式储存在作家内心,但它们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客观的社会生活3.文学材料的获取流程从心理学角度看,文学材料的个体获取流程可描述为:(1)外来刺激被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所接收,并转化为各种神经兴奋模式。

(2)这些模式几乎同时传给感觉缓冲器,即大脑的某个部位。

(3)被留存的信息接着会被转化为一个有意义的符号,进入短期记忆。

(4)在短期记忆中,有的信息不经处理就作为精神材料直接流入长期记忆。

4.文学材料的获取途径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分为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实践获取和书本荻取。

(1)无意获取塑有意获取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是按照作家精神专注的趋向和程度而划分的:①无意获取是指作家从小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所接收到的大量刺激。

②有意获取,是指作家出于某种理想冲动,或为了完成某一个创作任务,而围绕一个中心,并采用有意记忆(或笔记、摄影等)的方式,去有意接受刺激或积累信息的途径。

(2)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是从作家获取材料的渠道来划分的:①实践获取,主要指作家主动(或被迫)投身某一生活领域(或某种社会实践)去感受刺激,并获取信息的途径,这种材料又称作直接材料。

②书本获取,则是指由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它常常要依据前代或古人传递下来或同代人所提供的思想材料来从事创作,所以又称作间接材料。

(二)艺术发现1.艺术发现的含义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作家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第7章-文学创造过程

第7章-文学创造过程
指将某种难以言状的东西形象化的过程。
黄河之水天上来 白发三千丈 飞流直下三千尺
一、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二)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
2、想象与联想
(2)联想——由此物想到彼物的过程,是另一种想象。 联想的三种形态: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
一、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二)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
3、灵感与直觉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郑板桥画竹的体会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 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 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 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 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 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 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 哉!
法捷耶夫
我觉得,任何艺术创
文学材料的唯一源泉——社会生活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 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 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 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 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它 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唯一的源泉。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话》
艺术发现
1、社会的赐予(被动) (清)赵翼: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
句便工。 如屈原、李煜、李清照、杜甫、陆游等。 民谚:艰难困苦塑俊杰,忧愁愤怒出诗人。 如曹雪芹、鲁迅、柳永等。
艺术发现
2、生活的积累(主动) (1)留心观察,见人所未见;
(2)初步思考,发现其价值;
鲁迅:“国民性” 白居易:“新乐府”诗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
一、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二)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
4、理智与情感
(2)情感——情感分为情绪和感情,情绪指 由有机体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生理与 心理反应,感情则指作家对外在事物或现象的态 度评价及其体验。

文学创造过程

文学创造过程

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本章导航第一节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一、材料(信息)储备二、艺术发现三、创作动机第二节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一、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二、构思方式第三节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一、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二、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三、即兴与推敲一、文学创作发生的过程所谓发生学研究,就是找出某种事物或现象发生的端点,以及作为端点,它的内在机制是什么.文学创造是以哪里为开端的呢?和常人一样处于某种社会生活中的作家为什么会突然冒出从事文学创造的念头呢?这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最先面临也必须最先回答的问题。

二、文学创作发生的材料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文学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

文学创造的材料与一般物质生产的材料有很大不同。

它不是独立于生产者(作家)之外的物质,而是储备在他内心的精神现象,或者说是存在于作家记忆中的表象材料。

准确地说,文学创造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三、积累素材所谓积累素材或储备材料,归根到底,就是把许多似乎无用的刺激信息,收集并转化为长期记忆中的因子,作为未来从事文学创造的材料。

具体说来,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分为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几种。

四、艺术发现艺术发现不是作家见到的一些骇人景象和怪诞传闻,这些东西之所以不是艺术发现,因为它们本来就是生活中存在的事物。

艺术发现是什么呢?艺术发现是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感知。

五、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一)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

(二)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

(三)艺术发现虽然是对外在事物一种独特的把握,但在这种把握中,外在事物常常只是一个机缘,是这个机缘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

(四)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而只是把自己透过独特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在自己的知觉中出现一个新的创造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
意识与无意识

二者关系
既有主从之分,又相互补充 意识对无意识有制约作用
无意识在组合材料时所遵循的主导线索
是意识提供的 无意识活动的方向要靠意识指引
二、构思方式

何谓构思方式
含义:作家在艺术构思中塑造形
象,发展、完善意念,并建构作 品整体的具体方式 艺术概括——综合 艺术简化——突出和简化 艺术变形——变形和陌生化
一、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文学材料的形成
作家的记忆机制 外来刺激—神经兴奋模式—短期记忆—长期 记忆因子 所谓积累素材或储备材料是作家把社会生活 中的刺激、信息,收集并转化为长期记忆中 的因子,以作为未来从事文学创造的材料
一、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获取材料的途径
无意获取 有意获取 实践获取 书本获取
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意义 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

无意识
指潜伏于作家意识之下的、有活力的,
但却因受到某Biblioteka 压抑而未进入意识的一 些观念和心理能力
无意识

‚人的心灵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恰 好相反,它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王国。迷 宫般的动机,各不相干地驱使着行为, 伴随着动机的是众多本能以及复杂的内 外关系。这之中,很多动机、本能又互 相对抗,不可调和。‛
物化阶段,具体说来是作家将构思成 熟的形象和意念,转换为语言、文字等 符号,并固定在纸张上,使其成为物质 性的文本,成为可以流通和消费的意识 形态话语系统的阶段。
第三节

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谁不能叼着雪茄,在公园里散步的同时,弄 出七八个悲剧来出呢?……在这个供想象的后 院里,谁没有一些最最精彩题材呢?不过在这 种初步的工作和作品的完成之前,却存在着无 止境的劳动和重重障碍,只有少数有真才实学 的人,方能克服它们……构思一部作品是很容 易的,但是把它写出来却很难。‛ ——巴尔扎克
二、艺术发现
艺术发现的地位和作用
文学创造活动发生的最早契机,使主 体进入创造过程 对整个文学创造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没有艺术发现,作家创作不出独创性 的文学作品。黑格尔论艺术发现
黑格尔论艺术发现
假如一个人能看出当前即显而易见的差 别,譬如,能区别一枝笔与一头骆驼,我们 不会说这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 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 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 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 我们所要求 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艺术发现 (insight in art)

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
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 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 深层的心理内容 外在事物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 验的契合
以独特眼光在知觉中产生新创造物
王安石先后用过 ‚到‛‚过‛‚入‛‚满‛。这句话修 改了十多次,最终认为只有‚绿‛字能 表达出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 象。
回忆与沉思

沉思
含义:在寂静和孤独中对
心中的某个形象或某种意 念的深沉思索 心理功能
一种新的发现或创造性
对对象从事二度体验
罗丹:《沉思》
文本赏析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灵感与直觉

直觉(intuition)
含义: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 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作用
对某一独特事物(或现象)的瞬间把握 发觉故事(或现象)背后的内蕴
瞬间把握
伍尔夫1930年10月16日 给埃· 史密斯写信说:‚我 绝不会忘记写《墙上的斑 点》那一天——刹那间一 挥而就‛。
伍尔夫 Virginia Woolf
背后的内蕴
1887年6月,阿· 柯尼 费· 把从监狱女看守长那里听 到的有关罗查利的故事讲 给托尔斯泰。托尔斯泰直 觉到它背后隐藏着某种待 发掘的东西,这便有了小 说《复活》的诞生。
列夫· 托尔斯泰 Leo Tolstoy
《复活》插图
灵感与直觉

灵感与直觉的区别
安徒生
粘合
半人半怪 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 蒲松龄笔下的鬼女狐仙
漫画
果戈理、鲁迅笔下的‚狂人‛
夸张
鲁迅笔下的阿Q
幻事
凡尔纳笔下奇异、变幻的世界
变形与陌生化

陌生化
以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以陌生的
眼光描写,以消解‚套板反应‛,使读者产生 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如曹雪芹写刘姥姥
第三节

二者关系
联系:都将习见的事物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
得最佳艺术效应 区别:变形着重于‚改变‛事物常形,陌生化 倾向于不用习见的‚称谓‛,以消解‚套板反 应‛
曹雪芹写刘姥姥
曹雪芹以一位从未见过挂钟的农村 老妪刘姥姥的陌生眼光来写王熙凤堂屋 里的挂钟,收到了陌生化的效果。
第三节
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古代中国:‚志‛和情感的鼓动 。
19世纪心理学:弗洛伊德、荣格等 格式塔心理学
三、创作动机

分类
远景动机,近景动机 主导动机,非主导动机
高尚动机,卑下动机
有意识动机,无意识动机
第二节 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构思方式
一、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何谓艺术构思
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

二、艺术发现

含义
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 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个评价生活 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的事物进行 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关键词:‚材料基础‛、‚无意识审视‛、 ‚领悟‛
二、艺术发现


‚材料基础‛:任何艺术发现都以相当多的材料积累作基 础。 ‚无意识审视‛:作家可能并没有察觉到那个内在的标准 。
‚神与物游‛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 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 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 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 声;眉睫之前,卷舒云之色。其思之致 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
想象与联想

联想(association)
含义 由此形象出发,瞬间涉及彼形象,在延展中所思

“在我的后园,可 以看见墙外有两 株树,一株是枣 树,还有一株也 是枣树。”
——鲁迅《秋夜》
变形与陌生化

变形
含义
作家在构思中极大地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
反常规事理创造形象的方式
方法
扩大和缩小
粘合
漫画 夸张 幻事
扩大和缩小
拉伯雷《巨人传》 中的卡冈都亚
安徒生的拇指姑娘

简化与突出
简化的目的是突出 突出主要通过浓墨重彩和淡化背景,简化只留下
最核心、最能表现本质的要素 简化比突出的难度大 简化后的形象比浓墨重彩的‚突出‛更能抓住读 者
康定斯基的抽象简化
此画描绘的主题是在山野中撕 杀的俄罗斯骑士。
康定斯基 Wassily Kandinsky
作品:《构图四号》 1866-1944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 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想象与联想

想象(imagination)
含义
把过去经验的记忆和先前形成的心中之象在 某种新刺激下重新合成一个新结构的过程。 种类 再现想象 比拟想象 虚构想象
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直
觉是从整体上对事物作出的突兀判断 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往往 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 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则是得到推测 性的洞察
理智与感情

理智
作家心理中有意识的、理性的认知

感情
分为情绪和情感,前者指由需要是否获得满
足而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后者指对外在 事物或现象的态度、评价及其体验
理智与感情

理智与感情的关系
感情在艺术构思中是动力因素,理智则是约
束、规范因素 没有感情徒有理智,理智便有束缚想象力的 负作用 失去理智而徒有感情,感情也能使作家不知 所往 理智与感情之间是冲突还是相互促进,往往 被作家当下心理状态所决定
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
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地调动、分析和
娜塔莎剧照
突出和简化

突出
含义 作家以一个形象(或意念)为底稿,然后 寻求与之密切相关的、更有效、更传神的 材料,使之有机地融合,达到立体、生动 的效果
实现途径 浓涂重抹 淡化背景
突出和简化

简化
作家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地传达
出形象(或意念)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 方式 ,比如康定斯基的抽象简化
综合

含义
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
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 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 的构思过程。托尔斯泰论艺术综合

特征
定向性 选择性 刷新性
托尔斯泰论艺术综合
‚我拿过达尼雅来, 把她同苏妮亚一同捣碎, 于是就出现了娜塔莎。‛ ——托尔斯泰
娜塔莎是《战争与 和平》中的女主人公之 一。她是由作家的妻子 和姨妹综合而成的。
定势、能综合、会思维的触手。

材料,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素材。英文叫material,文 学材料,material for literature。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前言》:‚清单‛、‚事实‛、 ‚事件‛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中明确提出, 艺术的主要作用是:再现生活中引人兴趣一切事物,说明生 活,对生活现象下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