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研究》范文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研究》范文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特别是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不同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问题及提升策略。

二、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1. 现状描述新媒体的普及使得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然而,这也带来了信息筛选和判断的难题。

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利用新媒体进行学习、交流和娱乐,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媒介信息时,仍存在媒介素养不足的问题。

2. 存在问题(1) 信息筛选能力不足:在海量信息中,大学生往往难以辨别信息的真伪和价值。

(2) 批判性思维欠缺:面对媒介信息,大学生缺乏深度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

(3) 媒介依赖性强:部分大学生过度依赖新媒体,影响学习和生活。

三、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必要性1. 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升媒介素养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有效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

2. 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提升媒介素养,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其对媒介信息的判断和思辨能力。

3. 增强媒介素养教育: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打下基础。

四、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策略1. 加强媒介知识学习:大学生应掌握基本的新媒体知识和技能,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和传播规律。

2. 提高信息筛选能力:学习信息筛选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辨别信息真伪和价值的能力。

3. 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其对媒介信息的判断和思辨能力。

4. 增强媒介道德和法律意识:了解媒介道德和法律规范,提高大学生的媒介伦理意识和自律性。

5. 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媒体编辑、新闻采访、网络舆情分析等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和实践能力。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研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受众和使用者,其媒介素养亦受到了广泛关注。

媒介素养是指个体在运用媒介资源进行信息获取、传播和表达时所具备的能力和修养,它是在媒介环境中积极发挥自身能动性的品质,是媒介文化中的修养。

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进行研究,探讨其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为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现状1. 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情况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每天平均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4小时,其中绝大部分时间用于浏览社交媒体、观看短视频和玩游戏等娱乐活动。

大学生也广泛使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进行沟通交流,获取信息和表达个人观点。

2.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尽管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非常频繁,但其媒介素养整体上较为薄弱。

在信息获取方面,大部分大学生更倾向于获取社交媒体上的热点新闻和娱乐资讯,对于专业知识和深度信息的获取较为 pass。

在信息传播和表达方面,大部分大学生更多地表现为被动接受者,缺乏对信息的辨别和筛选能力,同时也缺乏对信息的客观表达和批判性思维。

在信息共享和互动方面,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更多地是进行对话和互动,而较少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和表达。

二、存在的问题1. 信息获取的盲从性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获取信息的盲从性比较严重,他们更愿意关注社交媒体上的热点话题和娱乐资讯,而对于专业知识和深度信息的获取较为冷淡。

这种信息获取模式导致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事件和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容易受到错误信息的误导和影响。

2. 信息传播和表达的单一性大学生在新媒体上的信息传播和个人表达大多呈现出单一、片面的趋势。

他们更愿意传播和表达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信息,而对于公共利益和专业观点的传播和表达较少,导致社交媒体上信息的单一、片面性较为明显。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培育探讨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培育探讨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培育探讨随着互联网和新技术的普及,新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渠道。

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用户之一,其媒介素养的现状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将从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其培育探讨两方面出发,深入探讨该领域的重要性及现实问题。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1. 知识储备不足。

大学生缺乏一定的媒介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无法理性地分析和判断新媒体传播的真实性、准确性,也不能通过媒介平台有效地传递信息。

2. 消费意识单一。

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时往往只是被动地获取信息,难以主动的去构建和传播信息。

另外,大学生在处理信息时往往只是别入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很少能够拓宽思路和深入思考问题。

3. 缺乏媒介批判的思维能力。

大学生在新媒体传播上的思考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进行系统、深入的媒介批判,缺乏对国内外媒介环境的全面了解和思考。

二、培育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对策探讨1. 建设多样化的学科体系。

应该建设一个多样化的学科体系,涉及到传媒、新闻、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在新媒体背景下强化新闻素养和媒介批判能力。

2. 设计创新的教育方法。

应该采用针对性、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如开设专门的跨专业课程、利用网络平台开设线上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到实际媒体行业进行实践锻炼等。

3. 建立有效的交流沟通平台。

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交流沟通平台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竞赛活动、开设线上讨论会等。

4. 引入媒介教育。

媒介教育是一种以媒介为载体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从实践中了解和掌握媒介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媒介批判能力,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媒体。

5. 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

应该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和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以便在此基础上制定更为有效的培养方案。

三、小结新媒体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媒介。

而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主要用户之一,其在新媒体领域的媒介素养显得非常重要。

在培育大学生媒介素养方面,应该建立多样化的学科体系、设计创新的教育方法、建立有效的交流沟通平台、引入媒介教育、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等。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大学生普遍具备良好的媒介道德规范,如不传播 谣言、不侵犯他人隐私等。
在使用媒介时,能够遵守公共秩序和道德规范, 如不在社交媒体上谩骂、攻击他人。
但对于一些新型的媒介伦理问题,如网络霸凌、 隐私泄露等,还需要加强认识和防范措施。
CHAPTER 03
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挑战
媒介过度依赖
媒介接触频繁
大学生对各种媒介的接触非常频 繁,如手机、电脑、电视等,他 们常常用这些媒介来获取信息、
娱乐、社交等。
媒介依赖程度高
一些大学生对媒介的依赖程度较高 ,甚至会产生对媒介的依赖心理, 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交 能力。
缺乏自我约束
一些大学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常 常沉迷于媒介中,过度使用媒介, 这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 响。
信息真假难辨
信息真实性难以判断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常常面临信息真假难辨的情况。他们需 要具备辨别信息真实性的能力,否则容易被虚假信息误导。
加强学校教育引导
学校应当开设媒介素养相关课程 或讲座,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水平,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和使用 媒介。
CHAPTER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1 2
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总体偏低
多数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识别、评估和解读能力 有限,缺乏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性思维。
媒介使用习惯有待改善
部分大学生过度依赖社交媒体,沉迷网络游戏, 对传统媒体和深度阅读缺乏兴趣。
培养信息获取能力
大学生应能够主动获取和 挖掘媒介中的有用信息, 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和准 确性。
提升信息分析能力
大学生应能够分析媒介信 息的背景、意图和影响, 把握信息背后的深层含义 和价值。
培养大学生的媒介批判精神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05
国内外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案 例分析与借鉴
国内典型案例介绍及启示
清华大学媒介素养课程
作为国内一流高校,清华大学开设了媒介素养相关课 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信息鉴别能力。这 启示我们,高校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提 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实践项目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项目,如校媒 合作、新闻实验室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 神。这提示我们,实践是提升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高 校应加强与业界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 影响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因素 • 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策略与建议 • 国内外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案例分析与借
鉴 • 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媒介素养的定义与重要性
媒介素养定义
指个体在信息时代中,对各类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评估、创造和传播的能力。
设立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课程体系,设置为必修或选修课程,确保学生接受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
完善教材内容
编写适合大学生使用的媒介素养教材,涵盖媒介理论、信息传播、媒介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媒介素 养相关知识。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媒体运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媒介使用行为失范 一些大学生在媒介使用过程中存 在行为规范缺失、自律意识不足 等问题,如沉迷于网络游戏、过 度使用社交媒体等。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深化媒介素养理论研究
加强媒介素养相关理论研究,不断完 善理论体系,为教育实践提供有力支 撑。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新媒体素养将更加重要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大学生需要具备更高水 平的新媒体素养,以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机 遇。
跨学科融合将成为趋势
媒介素养教育将与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 个学科进行融合,形成跨学科的教育模式。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大学生应学会利用多种媒介平台获取信息,并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比 较、分析和整合,以全面、客观地了解事件真相。同时,他们还应学会
对信息进行分类、标签化等整理操作,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大学生应具备信息伦理和信息安全意识,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和不实 言论,防止自身成为虚假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他们还应了解网络安全 知识,防范网络诈骗和保护个人信息。
学习活动
定期开展读书会、分享会、观影会等活动,共同学 习媒介素养相关书籍、文章和影视作品,交流心得 体会。
合作与交流
与其他高校或社会组织的媒介素养学习小组 建立联系,分享学习资源,共同提升媒介素 养水平。
06
结论与展望
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需要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以应对海量信息的冲击和挑 战。
社会组织开展媒介素养培训活动
培训对象
面向大学生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媒介 素养培训。
培训形式
线上或线下培训,包括讲座、工作坊 、研讨会等形式。
培训内容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媒介信息的生产 、传播与消费过程,提高大学生对媒 介信息的鉴别能力和使用素养。
大学生自发组织媒介素养学习小组
小组形成
由对媒介素养感兴趣的大学生自发组织,通 过社交媒体、校园论坛等渠道招募成员。
培养批判性思维
大学生应学会对媒介信息进行质疑、分析和判断,了 解信息的产生背景、传播动机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同 时,他们还应学会运用逻辑推理、因果分析等方法, 探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思考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思考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思考一、本文概述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他们的媒介素养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文章首先定义了新媒体和媒介素养的概念,明确了研究范围和目标。

然后,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调查,梳理了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主要问题,包括信息识别能力弱、批判性思维缺失、媒介道德意识淡薄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深入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教育缺失、社会环境影响等。

文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的关注,共同推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无疑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不仅关乎其个人的全面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和文化传承。

新媒体的多元性和互动性为大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获取和交流平台。

通过各种社交媒体、网络论坛、博客等渠道,大学生能够迅速获取国内外各类新闻资讯,参与到各种话题讨论中,实现自我表达与沟通。

这种新的媒介环境要求大学生具备更高的信息筛选、分析和评价能力,以应对海量信息中可能存在的虚假、片面或误导性内容。

新媒体的即时性和开放性也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增加了大学生接触多元文化的机会。

然而,这也对大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在尊重不同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传播,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引发的误解和冲突。

新媒体的个性化推荐算法和互动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信息接收习惯和思维方式。

一些大学生可能陷入“信息茧房”效应,只关注自己感兴趣或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信息,导致视野狭窄、思维固化。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媒介认知能力
信息筛选能力较弱
部分大学生在面对海量信息时,难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价值。
信息处理能力不足
部分大学生在处理和整合信息方面存在困难,缺乏对信息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媒介批判能力
媒介批判意识不强
一些大学生缺乏对媒介的批判意识,对媒介信息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媒介道德和法律意识淡薄
部分大学生在媒介使用过程中缺乏应有的道德和法律意识,如侵犯他人隐私、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
实践机会和平台。
鼓励自主创新
支持大学生自主发起和组织媒 介活动,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 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信息传播
与沟通的能力。
优化媒介教育环境
0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02
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
通过开展媒介文化节、讲座、研讨பைடு நூலகம் 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媒介氛围, 增强大学生对媒介的认知和理解。
加强对媒介素养教师的培训和引进, 建设一支具备较高媒介素养水平、热 心于教育事业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包括问卷 调查、个案研究和文献综述等。
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切 实可行的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策略 和建议。
02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媒介接触行为
社交媒体接触频繁
大学生普遍使用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等,用于日常沟通 和娱乐。
媒体类型多样化
大学生不仅使用社交媒体,还经常接触其他类型的媒体,如 新闻网站、博客等。
大学生在面对虚假新闻和低俗信息时 的鉴别能力和批判意识仍需加强。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范围和样本数量有限,未来可进 一步扩大研究范围和样本数量以提高 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和可靠性。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未 来可结合个案研究、访谈等其他研究 方法以更全面地了解大学生媒介素养 现状。

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旨在探讨当前高校大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深入发展,媒体对于人们的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应对媒体信息的能力和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的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

许多高校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媒体信息时存在着认知不足、分辨能力不强、思辨能力不够等问题,容易被各种虚假信息所误导。

这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可能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对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提升自身的素养水平。

加强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也是大势所趋,有助于培养出更多具备批判思维和判断能力的优秀青年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2 研究意义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是当今信息化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长远意义。

提升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够增强其对媒体信息的辨识能力,增强对信息的理解和判断能力,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

媒介素养的提升也是高校教育质量提高的体现,可以有效增强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加强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道德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深入研究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长远意义,对提升高校学生整体素质和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2. 正文2.1 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媒体内容越来越丰富多样。

研究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存在不足,表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现状:部分大学生对媒体信息的甄别能力较弱,容易被假新闻、谣言等虚假信息所误导。

他们缺乏必要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难以正确理解和处理媒体信息。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媒体素养的现状与培养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媒体素养的现状与培养对策研究

1、课程设置滞后:当前高校的课程设置未能跟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步伐, 缺乏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领域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
2、实践环节薄弱: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时,往往偏重理论教学, 忽视实践环节,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3、师资力量不足:高校缺乏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这使得学生在 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时难以获得实际的指导。
3、具备一定的媒体素养意识, 但缺乏系统知识和技能
大多数大学生都认识到媒体素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缺乏系统知 识和技能。他们对于媒体的制作、传播和评估过程缺乏深入了解,无法有效地筛 选、分析和处理信息。此外,一些大学生在面对媒体报道时,无法准确把握其背 后的社会背景和影响因素,导致他们无法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
2、强化批判性思维训练
高校应鼓励大学生在面对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时,保持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大学生对热点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培 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习惯。此外,还可以邀请专业的媒体人士来校进 行讲座,让大学生了解媒体行业的运作机制和职业道德,提高他们
1、信息获取能力较强,但辨识 能力有待提高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 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平台等获取所需信息。然而,在面对海量信息时,他们往往 缺乏对信息真实性的辨识能力。一些虚假新闻、不实信息和网络谣言往往能够轻 易地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传播,对大学生的判断力产生影响。
谢谢观看
4、创业氛围不浓:高校尚未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学生在校期间缺乏锻炼 和展示创新创业能力的机会。
三、对策与建议
1、更新课程设置:高校应紧跟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及时更新课程设置, 增加与新兴科技领域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

网络传播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研究

网络传播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研究

网络传播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研究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传播时代已经成为了当今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急剧扩大,这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与此网络传播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网络传播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网络传播时代大学生面临的媒介素养问题1.信息过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更为便捷。

信息的多样性和数量也给他们带来了压力,很多大学生难以筛选和分辨信息的真伪和质量,导致容易受到误导和误解。

2.虚假信息:在互联网上,很多虚假信息流传甚广,大学生容易被这些虚假信息所误导,影响他们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3.依赖性问题: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上有一定的依赖性,很多学生把网络作为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途径,而忽视了其他渠道的信息获取途径,这对其思维发展和实际应用能力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4.隐私泄露: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中也容易对个人信息泄露不够重视,这给自己的隐私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二、解决网络传播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的对策和建议1.提高信息鉴别能力: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大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的培养,教导他们分辨真假信息,提高信息的筛选能力。

2.倡导多样化获取信息:大学生应该意识到信息并非只能通过网络获取,学校和家庭应该提倡多样化的信息获取途径,鼓励学生通过书籍、报纸等传统媒体获取信息。

3.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学生理性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隐私保护意识。

4.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校和家庭应引导大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主动去了解和分析信息,而不是轻信于网络上的无稽之谈。

三、网络传播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的相关调研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网络传播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我们开展了一项相关调研。

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及对策

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及对策
下 。大 学 生 相 对 于 巾学 生 的 学 习 压 力 更
要信息: 大 学 生 学 习 和 业 余 生 活 中媒 介 的 接
触情 况。 体 接 触行 为在 大 学 生 的学 习 和 媒
也 就 是 异化 )
言 , 律 、 技 、 费等 信 息 则 不 太 为他 们 法 科 消
所关心。
同时 调 查 结 果 也 表 明 , 女 之 间 在 对 男
本 专业 、 业 和 法 律 等信 息 的接 触 上 不存 就 在 太大 的差 异 , 是 有 几项 信 息 却 明 显 地 但
新 . 闯. 大

— 一 ~…一 一…。. ~— . EⅣ AI t t AO, IE 2 0 ・ 2 下 半月 ) g- _I . 0 91 (
天 学生 介 素养状 况及 对策
口 邹 火 明 谭 丹 丹
大 学 生 媒介 素 养 状况 的调 查 与分 析
2 世 纪 末 , 困 学 者在 《 化 和 环 境 : 0 英 文 批判意识的培养》 一文 中 , 次 提 出 了“ 首 媒 介素养 ” 个概 念 , 这 目的 是 在 面对 以 电 影 为 首 的 大 众 传 媒 所 带 来 的 流 行 文 化 的 时 候 , 醒 人 们 的批 判 意 识 , 吁维 护 传 统 唤 呼
32 正 读大 学一年 级 , 占被试 总数 的 0人
3 .% ; 2 4 读 大 学 二 年 级 . 占被 试 0 4 有 6人 约 总数 的 2 . ;共2 1 就 读 大 学 三年 级 . 67 % 3人 约 占 试 总 数 的2 .%; 9 人 正 读 大 学 四 3 3 15 年级 , 占被 试 总数 的 1 . 96 %。 从 被 试 学 生 的 专 业 来 看 , 样 中 的被 采 试 学 生 所 学 专业 主 要 有 文 学 、 学 、 理 工 管 学 、 物 学 、 术 、 育 、 学 等 。 试学 生 生 艺 体 医 被

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步,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研究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通过对现状、影响因素、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发现,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普遍偏低,主要受到社会环境、个人意识等因素的影响。

存在问题包括信息获取渠道狭窄、信息理解能力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增加实践机会、培养批判思维等对策和建议。

总结指出应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本研究对于提升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对策、实施建议、结论、展望未来、研究启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引言部分-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探讨影响其媒介素养的因素,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研究,旨在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不断发展和多样化的媒介环境,提升自身的信息获取、传递和应用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过本研究也可以为高校及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促进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整体提升,为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的明确设定将有助于准确定位研究方向和目标,为后续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大学生接触各种媒体的机会越来越多,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

研究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和对策,对于提高大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的适应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增强信息获取和传播能力,提升学习和工作效率。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媒介素养已经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

它不仅关乎我们的生活,还彻底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进行交流的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具备媒介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普遍存在不足的现象。

本文将分析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以及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策略。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1.信息获取能力不足众所周知,当代的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许多人在这个时代中日复一日地获取各种信息。

然而,大学生中有不少人的获取能力明显不足。

这部分人获取信息的途径单一、手段落后,对于信息的鉴别、筛选和评价认识不清、不足等问题十分突出。

2.信息安全意识不高在快速的媒介传播时代,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相关研究表明,许多大学生在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意识不足:密码保护和数据备份不足,隐私保护方面的意识不强,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在不断提高。

3.专业能力不足目前,许多大学生仅能学习教材中所提供的信息,对于更深入的实践性知识和技能学习不足,致使大学生在应对工作实际问题时会出现一些不足。

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策略1.加强媒介素养的教育和培训媒介素养是一门综合学科,学习媒介素养将为大学生提供更全面、系统和实用的信息素养技能,教师们应该将其纳入到大学生的教育中。

这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素养水平,还能给他们提供更好的途径,让他们更加适应未来个人的求学和职业生涯。

2.扩充信息获取渠道和技术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技术是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一环。

使用更广泛的平台,包括使用搜索引擎、订阅RSS等订阅器来快速获取信息,学习和使用相关的基础技术和工具,比如更加广泛的工作和沟通平台、更加务实的行业知识和技能资料库,在技术上让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更加广泛和专业。

3.加强信息安全意识除了以上的培训教育和技术支持,在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过程中,信息技术安全意识的提高是必要的。

扩大大学生的安全认知范围,让他们能够正确学习规范和规则,以及行业惯例,遵循合理的互联网行为准则。

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1. 媒介素养概念不清晰在大学生群体中,很多人对媒介素养的认知还停留在传统的概念上,认为媒介素养只是指掌握媒介技能和知识。

他们忽视了媒介素养更重要的一面,即对媒介环境的主动适应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种概念不清晰导致了大学生在媒介使用中存在一些盲目和不理智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产生不良影响。

2. 媒介暴力和不良信息泛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然而其中不乏媒介暴力和不良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包括暴力、色情、恐怖等内容,对大学生的心智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一些虚假信息也可能误导大学生,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选择。

3. 媒介批判思维不足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缺乏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思维。

他们往往对媒介传递的信息缺少怀疑和审慎,容易被一些不实信息所误导。

缺乏对媒介信息进行深度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导致无法客观、理性地看待媒介信息,容易受到媒介操纵。

4. 媒介使用过度依赖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大学生对媒介的使用过度依赖现象愈发严重。

许多大学生已经形成了沉迷于游戏、社交媒体等媒介的习惯,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媒介使用过度还可能导致大学生的社交困扰和身体健康问题。

二、改进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对策和建议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教育内容可包括媒介素养的概念、重要性、发展历程、核心要素等方面,提升大学生对媒介素养的认知度。

加强媒介批判性思维和媒介信息分析能力的培养,让大学生具备识别媒介暴力和不良信息的能力。

高校应当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对校园网络进行有效管理和监控,防范媒介暴力和不良信息的泛滥。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他们抵抗不良信息的能力。

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通过讨论、案例分析、跨学科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具备对媒介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和批判评价的能力,提升其媒介素养水平。

4. 增强媒介使用的自控能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控能力,减少媒介使用的过度依赖。

大学生媒体素养高度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大学生媒体素养高度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大学生媒体素养高度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大学生媒体素养指的是大学生在现代社会中应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包括对媒体信息的分析、理解和评价能力。

媒体素养高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人意识、学习环境和社会文化等方面,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媒体素养高度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一、个人意识大学生媒体素养高度与个人意识密切相关。

个人对媒体素养的重视程度和自身的媒体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媒体素养的提升。

对于媒体素养的重视需要大学生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意识到媒体素养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和了解媒体知识,大学生可以增强对媒体信息的辨别能力,提高自身的媒体素养水平。

提升策略:1.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外阅读和学习,增强对媒体素养的认识和理解。

2. 提高对媒体素养的关注度,关注媒体素养相关的新闻和信息,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3. 参加媒体素养相关的活动和讲座,增强对媒体素养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大学生媒体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提升媒体素养水平。

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学习环境对大学生媒体素养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的课程和课外活动来帮助大学生提升媒体素养,家庭可以通过引导家庭成员共同学习和讨论媒体素养相关问题来培养大学生的媒体素养,社会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大学生传播媒体素养相关知识。

三、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对大学生媒体素养的提升也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媒体素养资源。

通过参与社会文化活动和积极融入社会文化生活,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提升媒体素养水平。

提升策略:1. 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强自身的媒体素养水平。

2. 关注社会热点和社会文化现象,了解最新的社会文化动态,提高自身的媒体素养水平。

3. 积极参与社会文化建设,为社会文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提升自身的媒体素养水平。

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当今数字媒体、社交媒体的日益普及,大学生对于媒介素养的需求与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然而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存在不少问题,如部分学生媒介素养水平较低、对于网络信息缺乏筛选和鉴别能力、缺乏高效的媒体资源利用和传播能力等。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分析,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从而有效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

1、媒介素养意识不足近年来,随着数字媒体、社交媒体的普及,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和媒体越来越多。

但是,在处理这些信息和媒体时,不少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媒介素养认知和应对能力,容易出现信息误解、陷入谣言和虚假信息的陷阱等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意识和能力普遍不足。

2、信息鉴别能力差目前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和新闻,很多时候一些虚假的信息也能够流传开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应该具备良好的信息鉴别能力,判断传递出来的信息是否真实可信。

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大学生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容易被一些谣言误导,并对此产生负面影响。

3、缺乏媒体资源利用和传播能力在当今数字化社会中,媒体资源越来越丰富,尤其是大学生作为数字原生代,在利用媒体资源的过程中应该更具优势。

但是,很多大学生对于媒体资源的利用和传播能力不足,缺乏高效的方法和操作。

这使得他们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无法更好地利用媒体资源,也无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路。

二、针对性对策1、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应从高校层面出发,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引导和宣传,向学生宣传媒介素养的定义、标准、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同时,学校可以配合社会资源,建立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开发在线学习资源,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实操磨练其媒介素养能力。

学校可以在信息学课程中加入一些专门的内容,例如网络信息的鉴别和筛选方法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判断所读信息的准确性。

同时,学校可以积极邀请相关媒体专家为学生授课,提升学生对于信息真伪的鉴别能力。

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媒体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大大增加。

高职学生是新媒体时代的主要参与者和受众群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离不开各种新媒体平台。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变革,高职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面临着挑战和困扰。

媒介素养是指个体对媒体信息的获取、评估、分析和利用的能力,是现代社会必备的一种能力。

在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缺乏足够的媒介素养,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难以正确辨别信息的真伪性,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对高职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水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高职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1.2 问题意义新媒体时代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尤其对高职学生的影响更为显著。

目前高职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对新媒体的认知不足、信息获取能力较弱、媒介批评意识不强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高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职业发展,还可能导致他们在新媒体环境中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

加强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只有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引导,提升高职学生在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问题意义】2. 正文2.1 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是指学生在新媒体时代,具备正确的媒介素养意识和能力,能够积极参与和运用各种媒体资源进行信息获取、传播和交流的能力。

目前,高职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媒体依赖性较强。

很多高职学生对传统媒体过度依赖,对新媒体了解不足,容易受到媒体信息的误导和影响。

2. 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

部分学生对媒体信息缺乏批判性思考,容易被媒体误导,缺乏独立分析和判断能力。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职教视点F OCUS30OCCUPATION2015 02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伍琼中摘 要:现代传媒构建的“媒介环境”正全方位地影响着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乃至生活方式,媒介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分析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媒介素养教育途径及方法,对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必须依靠政府、学校、家庭以及媒介等多方面的力量,整体推进媒介素养教育事业。

关键词:媒介化 大学生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进入21世纪,手机、微博、微信的应用以及各类新兴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和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更为重要的是,新媒体把现代社会带入了一个媒介化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博客,可以通过各类新兴媒体分享信息、传递信息。

信息的交互分享让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新闻源,都可以发布最新消息。

公民的主动,加上媒体、他人的回应,让一切皆有可能。

一、现代社会“媒介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信息越来越被社会和广大公众所关注。

现代传媒构建的“媒介环境”正全方位地影响着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乃至生活方式,媒介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据调查统计,目前超过85%的高校大学生拥有至少一个社交型网络的账号,其中40%以上的学生每天至少花半小时用于该类网站。

媒介正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强烈地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群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的主要渠道。

手机上网、博客传播、微博传播、微信传播等基于网络传播产生的新兴媒体层出不穷,它们经过整合、融合构成了庞大的传播系统。

和传统媒体不同,网络等新媒体的互动性更强,传统的信息接受者到了网络世界也可以是信息传递者,人人都可以掌握传播信息的渠道。

因此,在网络时代,不光记者是“新闻人”,可以说人人都是“新闻人”。

现代媒介环境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原有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观念模式,进而对他们价值取向的构建也产生极大影响。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策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策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策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研究。

在将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两个方面入手,阐述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析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影响素养的因素、教育现状及提升对策;最后探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创新模式。

在将总结文章重点内容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提供有效的对策和教育模式,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需求,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策、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创新模式、总结与展望、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策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接触各种媒介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是他们在媒介素养方面的水平却并不尽如人意。

研究背景中,我们将分析当前大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必要的依据。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在信息获取方面往往依赖于网络,但是网络上的信息真伪难辨,很多大学生缺乏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容易被虚假信息所影响。

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和网络游戏时,往往沉迷无法自控,影响学习和生活。

大学生对于媒介道德规范的意识较为淡漠,缺乏对网络言论的自我约束,容易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甚至参与网络暴力行为。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策研究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旨在提升大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的水平,引导他们正确地使用各种媒介,规范自己的言行,提升综合素养。

本研究将围绕以上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以期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有益的对策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当前大学教育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能力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的效率,拓宽思维视野,提升学习和工作效率。

媒介素养教育也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帮助他们辨别信息真伪,有效抵御网络虚假信息的侵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分析作者:李安英徐兵刘英飞来源:《新闻世界》2010年第08期【摘要】本课题运用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大学生接触媒介状况及动机、媒介素养自我评价及大众传媒的影响等,得出了大学生对传媒的理性认识有所欠缺、媒介批判能力不够、媒介道德水平有待提高等结论,提出了要从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依托第二课堂加强媒介实践能力培养,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等方面入手,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对策伴随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媒环境已成为继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后,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①。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他们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民主意识也日益强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遭遇严重挑战。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作为媒介接触的主流人群,他们的媒介素养状况关系到我国媒介素养的整体水平,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对象主要是上海交通大学在校本科学生,采用抽样调查法,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7份,问卷回收率为93.4%,其中男生317人,女生183人,文科106人,理科131人,工科208人,医科55人。

样本分布与实际分布基本吻合。

本次调查共设有27个问题,其中,封闭题25个,开放题2题。

问卷内容涉及上海交通大学学生接触媒介状况、关注较多的媒介、接触媒介动机、大众传媒影响、对自身媒介素养的评价、媒介道德等方面。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传播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辩的反应能力②。

有学者认为,媒介素养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能不能接触到媒介,二是对媒介有没有认知,三是会不会利用媒介,四是不是懂得批判媒介,有没有批判的立场③。

通过对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及对师生的访谈发现,目前大学生对传媒的理性认识还有所欠缺,大学生的传媒知识和媒介运用能力普遍较低,对传媒批判能力不够,媒介道德水平还有待提高。

1、大学生对传媒的理性认识有所欠缺“人们接触媒介都是基于一些基本需求进行的,包括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社会关系需求及精神和心理需求等”④。

作为受众的大学生群体当然也不例外。

调查表明,获取信息、休闲娱乐是大学生接触媒介的主要目的,大学生利用媒介学习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图1关于大学生最喜欢的媒介类型(a)和接触媒介的动机(b)本次调查中(图1)大学生选择获取升学、就业、学习等信息知识占37.64%,了解社会的占58.75%,但也有54.19%的同学选择娱乐消遣。

在对媒介内容的选择上,普遍对新闻、娱乐类消息关注度高。

在选择“最喜爱的媒介类型”时,网络游戏(47.24%)、体育报道(46.76%)和新闻(42.92%)排列前三位。

重消遣娱乐,忽视学术营养的主动汲取,是大学生网上活动的常见现象。

这说明大学生对媒体的理性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接触媒介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倾向,思想上尚有一些模糊认识。

2、媒介知识和运用能力不够对于大学生而言,比较了解传媒相关知识和有过媒体实践经验的仅占少数。

调查发现,在媒介运用与操作方面,大学生制作媒介产品的能力有待提高。

清华大学大学生对新闻传播知识不是很清楚占47.0%⑤,而调查表明:上海交通大学有48.15%的理工科同学未参加任何形式的媒体内容制作。

这说明大学生缺乏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以及系统的媒介训练。

3、媒介批判能力不够媒介为人们创造了拟态环境。

是否能对真实世界与媒介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是否能正确地判断媒介信息,是否有批判的观点,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发展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调查表明,有部分同学媒介批判能力较差,综合媒介素养一般。

图2传媒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态度、价值观的影响程度由图2看出,大学生能意识到媒介对自己知识结构、观点思维等方面的影响,但却相对忽视媒介对价值观(仅29.88%)等的影响。

在大学生在对自身媒介素养的评价中,鉴别负面内容的能力较好的占45.42%,而一般和有所欠缺的占54.16%。

这说明大学生对媒体上的负面内容(如低俗、颓废、色情、谣言等)认识能力不够。

在对自己的综合媒介素养的评价中认为很好的只有28.32%,一般占53.84%,欠缺很多和差的共占17.82%。

部分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概念陌生。

4、大学生媒介道德水平有待提高媒介道德问题是媒介发展带来的新问题。

大众传播媒介内容也是良莠不齐。

同时,信息全球化趋势使每个社会成员具有了信息接受者和发布者的双重角色。

受众媒介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观念。

图3你认为“访问色情网站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吗?”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媒介不良信息的“免疫力”有待提高。

从图3可看出,对于访问色情网站是否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同意的仅占39.35%,而不同意和说不清楚的比例高达62.37%。

调查还显示,半数左右的大学生浏览过黄色网站(50.49%)。

在武汉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中也发现,有32.9%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有时能抵御媒介暴力和媒介色情诱惑,10.2%的大学生则不能抵御媒介暴力和媒介色情的诱惑⑥。

可见,一部分大学生对不良信息还没有足够的“免疫力”。

图4对大学生媒介失范行为调查同时,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不强,对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不甚了解,对利用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侵权盗版行为虽有认知,但自律意识薄弱。

在使用媒介时,存在比较严重的失范行为。

由图4可看出没有以上种种侵权行为的学生仅占38.88%。

二、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对策分析一般来说,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⑦。

结合本文调查,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1、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普及媒介基础知识在大学生中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是提高学生媒介素养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独立思考与批判能力上。

一方面要让大学生了解媒介信息制作过程中的“把关”机制,明白媒介信息不仅反映现实也建构着现实,培养他们对媒介的分析、批判能力。

另一方面,要让大学生了解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等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策法规,使他们避免利用媒介传播不良信息、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

高校可以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设定为新闻传播专业等主干课程,也可以将其开设为公共必修课程或公共选修课程。

比如可开设“媒介素养教育”、“媒体产品制作”、“影视作品欣赏”、“网络道德”、“媒介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选修课。

2、依托第二课堂,加强媒介实践能力培养大学媒介素养教育应以大学生为中心,将校园媒介环境作为大学生接触和参与媒介实践活动的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媒介活动实践的主体。

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台、电视台、电教中心、网络中心、校报、学校网站等校内媒体,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媒介实践活动,掌握相关媒介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目的。

2004年秋,上海交通大学在内地高校中首开传媒素养教育选修课后,还积极支持媒体与设计学院的学生创办了面向大学校园的网络媒体制播平台——大学生网络传媒中心。

目前大学生传媒中心已经开播网络广播电台、网络电视“FINE青年电视”,每周有10个小时自办广播节目,每月有近5个小时的网络电视节目,并且不定期地组织DV创作展播。

大学生网络传媒中心的实践和运作,不仅使学生们在制作和传播实践中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传媒素养,而且使他们学会了全方位地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3、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形成媒介素养教育的合力社会、家庭、学校三者在媒介素养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

首先,传媒界可以针对大学生开展一些媒介素养教育。

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出版专门的杂志、书籍对大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可以通过举行专题培训和讲座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还可以在栏目设置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受众的引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使用媒介。

其次,学校应加强和家长的联系。

家庭中要构建良好的沟通环境,家长应养成与子女们讨论传媒内容的习惯,多和子女们分析传媒所散布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大学生应重视对自身媒介素养的培养,其中,最主要的是要不断通过自律引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提高自身的信息选择能力,包括:正确认识媒介、建立对信息的反应模式、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帮助自己成长与进步等。

■参考文献①佘绍敏,《全球化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N].《光明日报》,2008年8月6日②鞠靖,《公民的媒介素养须提高——访南京大学传播系主任杜骏飞》[N].《南方周末》,2008(4)③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index.asp④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⑤⑦覃川等,《当代大学生媒介行为和媒介素养实证研究》[J].《当代传播》,2007年第4期⑥陶喜红等,《武汉市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报告》[J].《教书育人》,2006年第6期(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化工学院) 责编:姚少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