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三节、“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合集下载

传播学教程 后半部笔记

传播学教程 后半部笔记

第三节“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

•同传统的讯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作用,突出受众的地位。

•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一、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使用与满足研究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

•背景:美国收音机家庭普及率达到80%;人们对媒介寄予正面的期待;事实上,启蒙教育节目并不被看好,而格调低俗的轻喜剧,肥皂剧以及猜谜游戏收听率极高。

于是引发了人们对受众媒介接触行为背后的心里动机的研究兴趣。

•早期“使用与满足”研究揭示的受众媒介接触动机和满足有哪些类型?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的需求;对印刷媒介的“使用和满足”的需求;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的需求。

◆什么是“使用与满足”?如何理解受众需求?使用与满足,是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的需求:竞争心理需求;获得新知的需求;自我评价的需求。

对印刷媒介的“使用和满足”的需求:获得外界信息消息的来源,日常生活工具,休息的手段,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社交的手段,读报本身的目的化。

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的需求:心绪转移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环境监测效用。

二、传媒接触的社会条件因素受众成员媒介活动既是一种满足个人基本需求的活动,又受到他所处的环境或社会条件因素制约。

如:施拉姆研究少年儿童的电视接触行为和家庭、学校中的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家庭处境不顺、和同学关系不佳,喜欢看打斗暴力节目;家庭关系融洽、和同学关系顺畅,喜欢看轻松快活节目。

结论:“欲求”不满→到媒体中寻求代替的满足对成人的“使用与满足”研究•制约成人接触媒介的因素: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群体归属意识。

受众使用与满足理论

受众使用与满足理论

受众使用与满足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Use and Gratification Theory)是媒体研究领域的一种理论,用于解释受众对媒体使用的原因和满足的需求。

该理论认为,受众是主动选择使用媒体,并从中获得特定的满足,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媒体的信息。

使用与满足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经过多个学者的研究和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强大的理论框架,用于揭示受众和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以下是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详细解读。

一、基本概念:1.使用:指的是受众有意识地选择和利用媒体产品或服务,包括阅读报纸、观看电视节目、浏览网页等。

二、核心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观点:1.个体的活动主体性:受众是主动选择使用媒体,并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兴趣进行选择和消费。

2.多样化的满足需求:受众在使用媒体时可以满足多种不同的需求,包括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社交需求等,不同的受众可能对同一种媒体产品有不同的需求和满足。

3.个体差异的存在:受众之间存在差异,包括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生活背景等,这些差异会影响受众对媒体使用的目的和方式。

4.媒体选择的理性性质:受众在选择媒体时会考虑媒体产品所能带来的满足,因此选择是理性的,受众会选择能够最大化满足自身需求的媒体产品。

三、满足需求的分类: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在使用媒体时满足的需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认知需求:指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包括获取新闻、获取知识、学习技巧等。

通过媒体,受众可以获取到各种形式的信息,满足自身的认知需求。

2.情感需求:指受众对情感体验的需求,如获得娱乐、放松心情、寻求情感支持等。

通过媒体,受众可以观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等,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

3.社交需求:指受众对社交交流的需求,包括与他人交流、获取社交认同、建立社交关系等。

通过媒体,受众可以使用社交网络、参与在线社区等,满足自身的社交需求。

4.个体需求:指受众对个人发展和成长的需求,包括学习技能、提升自我价值、满足个体意识等。

“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Use and Gratification Theory)是传播学中的一
种理论模型,它探讨了人们为什么选择其中一种媒体以及他们通过媒体获
得的满足感。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人们通过使用媒体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和欲望,而他们选择使用的媒体会因个体的差异而异。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
点是,媒体使用是有目的的,并且个体会主动选择使用媒体来满足自己的
需求和愿望。

使用与满足理论建立在人的动机驱动的基础上。

根据这一理论,人们
使用媒体有以下几个动机和目的:信息需求、娱乐、社交需求、个人认同
和个人满足。

具体而言,个体使用媒体是为了获得信息和知识,从媒体中
获取娱乐和消遣,满足社交需求并建立人际关系,通过媒体来形塑个人认
同和形象,并且通过媒体获得满足感和满足个人欲望。

在使用与满足理论中,个体的使用媒体行为是自主和目的性的。

个体
会选择特定的媒体,并且他们的选择会因为个体的特征、需求和个人目标
而有所不同。

例如,一个喜欢最新时尚的年轻人可能会选择使用社交媒体
以获取最新的时尚资讯,而一个喜欢音乐的人可能会选择使用音乐app来
获取最新的音乐作品。

个体的选择是基于对媒体使用的期望和效益的评估,个体会主动选择那些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媒体。

此外,使用与满足理论还强调了媒体使用的动态性和互动性。

个体在
使用媒体的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目标对媒体进行评估和调整。

他们
会主动选择适合他们需求的媒体,而不断地调整和更新他们的使用行为。

媒体也会通过不断改变和创新来满足个体的需求和期望。

使用与满足理论与案例 (修改)

使用与满足理论与案例 (修改)

3
案例分析
案例八:虚拟现实(VR)媒介
案例描述
某用户购买了一款VR头盔,体验了虚拟现实世界的神奇。他通过VR游戏、VR电影等应用, 享受到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中。这种全新的媒介体验让他感到非常 满足和兴奋
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
这个用户对媒介产生了新奇体验的需求,希望通过VR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和 沉浸感。VR媒介提供的虚拟现实世界满足了他的需求,让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这种新奇体验的满足方式,体现了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探索性和创新性
3
案例分析
案例三:娱乐媒介
案例描述
某白领工作压力大,经常通过看电影来放松自己。最近 上映了一部喜剧电影,她非常期待地前往影院观看。看 完电影后,她感到心情愉悦、放松,对这部电影评价很 高
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
该白领对娱乐媒介产生了娱乐需求,希望通过看电影来 放松身心。这部喜剧电影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满足了她的 需求,提高了她对娱乐媒介的兴趣和忠诚度
3
案例分析
案例六:个性化推荐
案例描述
某用户在某音乐平台上听歌时,系统根据其听歌历史和喜好,为他推荐了一些新的音乐人 和歌曲。他发现这些推荐的音乐都非常符合他的口味,于是他经常使用这个功能,并逐渐 形成了高度的忠诚度
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
这个用户对音乐媒介产生了娱乐需求,希望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音乐平台通过个性化推 荐功能,满足了他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了他的使用频率和忠诚度。这种个性化推荐的满足 方式,体现了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个体差异性和针对性
3
案例分析
结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媒介形态不断涌现,为受众提供了更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
受众在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影响下,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新的媒介体验,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 期望 媒介应充分认识到受众需求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不断创新和发展,提供更加丰富、有价值 和个性化的内容和服务,以满足受众不断发展的需求和期望 同时,媒介也应注重与受众的互动和反馈,了解受众的需求和期望,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 和定制化的服务,以建立更加紧密和忠诚的受众关系

“使用与满足”理论文献综述

“使用与满足”理论文献综述

“使用与满足”理论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一种受众行为理论,自其诞生以来,在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该理论强调受众在媒介消费过程中的主动性,认为受众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动机来选择、接触和理解媒介内容,从而得到满足。

本文旨在通过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全面梳理该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以期对该理论有一个更为清晰和深入的理解。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使用与满足”理论进行文献综述。

我们将回顾该理论的起源和发展,探讨其理论背景和主要观点。

我们将分析该理论在不同媒介形态下的应用,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行为研究。

我们还将探讨该理论在各个领域,如教育、广告、公共关系等中的实际应用及其效果。

我们将总结该理论的贡献和不足,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受众在媒介消费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机制,以及媒介如何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提升传播效果。

我们也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理论框架“使用与满足”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传播学研究,是受众行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该理论主张受众是有着特定需求和动机的个体,他们主动地选择媒介内容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换言之,受众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根据自身的需求,主动选择、解释和使用媒介内容。

该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受众的主动性和选择性,认为受众的行为是基于其内在需求和动机的。

这种需求和动机可能源于个人的心理、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

例如,人们可能通过观看电视剧来满足娱乐需求,或者通过阅读新闻来满足信息需求。

“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媒介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受众的行为和媒介的影响。

然而,该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它过于强调受众的主动性和选择性,而忽略了媒介对受众的潜在影响。

传播学原理笔记(张国良)

传播学原理笔记(张国良)

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手段(媒介)人自身(谈话、表情等)人自身+机械化、电子化媒介机械化、电子化规模少数人特定较多人数不特定多数人空间小中大周期不规则较规则规则角色随时交替有所规定固定反馈灵活有点困难十分困难信息(表达)不规范较规范规范传播学原理笔记第一章传播基础论1、传播的含义(1)传播与“communication”A、相同点:两者均含“传达”(消息、意识等)及“传染”(疾病)之意;B、不同点:后者含“运输”(货物与人)及(双向)“交流”之意,从传播学意义上讲,“传播”=Commnication,其主要含义是:精神内容的传布。

(2)“传播”的定义A、“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持此类主张的学者往往会追溯英语Communication的词源,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但是,无可否认,在传播实践中,施拉姆等人强调的这种“共享”,不仅是主观愿望,在多数情况下,也是客观结果。

即,它既是传播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

凡强调“共享”的用语,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不能适用于一切传播现象。

诚然,传播能实现“共享”的情况是多数,但是还存在拒斥、不通、误解、独处等相反的情况(尽管是少数)。

由此可知,“共享”说虽然指出了传播的一部分规律,但作为定义,是不全面的。

B、“交流说”——强调“传播”是有来有往的、双向的活动。

此说有点类似“共享说”,但着眼点不在“结果”,而在“过程”。

但一“共享”一样,“交流”的情况也是常见的,但并非一定会发生。

此外,传播也远非一定要用语言。

C、“影响(劝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欲对受者(通过劝服)施加影响的行为。

此说既正确地指出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带有功得性、目的性的传播活动,又不正确的将其当成了一切传播活动的表征。

D、“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或信息)的流动。

△以上各学说都是学者从不同的学术领域去理解,更多地关注本学科研究对象的传播活动,范围和方式等,而没有从更多普遍意义上和层面上对“传播”进行定主,因而难免挂一漏方。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理论整理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理论整理

1、框架理论:框架理论的概念源自贝特森(Bateson , 1955),由高夫曼(Goffman , 1974)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

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高夫曼认为对一个人来说,真实的东西就是他或她对情景的定义。

这种定义可分为条和框架。

条是指活动的顺序,框架是指用来界定条的组织类型。

他同时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

关于框架如何而来,高夫曼认为一方面是源自过去的经验,另一方面经常受到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

2、第三人效果理论: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与社会学教授戴维森在《舆论学季刊》发表题为《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 。

他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产生多大影响,然而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

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称为“第三人效果”。

1978年到1982年间进行四次实验,验证第三人效果的存在。

从此该理论在国际传播学界得到广泛重视。

P46_901.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的过程理论称为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2.“自我与客我”理论:米德认为,人得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

“主我”是形式(由行为反应表现出来),“客我”是内容(体现了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的影响)。

“客我”可以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的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

微博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微博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一、微博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以内的文字发布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它是web2.0新兴起的一个表现形式,也逐渐成为了当代社会人们发布信息的一个重要网络工具。

微博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一)传播主体多中心化微博网站更注重宣传的就是网络中那些可能成为“意见领袖”的思想观点,而那些不被重视的沉默大多数所发表的内容可能就这样石沉大海。

微博写作中,基于门槛极低的信息发布平台,沉默的大多数有了更多的发声机会,个性化的用户汇聚了庞大的内容生产,同时这些内容也能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分享,一种新的网络用户为中心的传播生态正在形成,传播的中心已经不再局限于那些所谓的“意见领袖”,而是更多的用户。

微博用户通过相关服务,把自己每天的琐碎心情发送到网站平台和朋友手机终端。

发送的信息可以是群发也可以是点对点的私信。

这样,每个微博用户既是信息的创造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

(二)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无论是国外的twitter还是国内的新浪微博等微博网站,它们的传播渠道都不仅仅限于网络。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发送短信、彩信、MSN、或直接登录网站等各种传播手段来即时记录点滴瞬间,实现了全息发布方式。

传播方式既不是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One To One),不是网络媒体的网络传播(One To N),而是一种裂变传播(One To N To N)。

这种传播形态的传播速度是几何级的,远远高于之前任何一种媒介产品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

这里引进物理学的核裂变原理,提出过传播裂变的理论假设。

“链式反应”和有临界点(Critical)的“中子”是裂变发生必不可少的两大因素。

微博的“分众传播”自然带来“链式反应”,而带有临界点的“中子”,即信息从聚合到裂变的关键,是引爆性话题。

(三)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和现场性微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其内容的“微”,用户每次发布的内容不得多于140个字符。

“使用与满足”理论文献综述

“使用与满足”理论文献综述

“使用与满足”理论文献综述一、概述“使用与满足”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传播学研究,是受众行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

该理论主张受众在选择、接触、理解和记忆媒介信息时,是基于其特定的需求和动机来进行的,而这些需求和动机的满足程度则直接影响了受众对媒介的态度和行为。

换言之,受众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选择、使用媒介,以满足其特定的需求。

自该理论提出以来,它便在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特别是在媒介环境日益复杂、媒介形式日益多样的今天,“使用与满足”理论为我们理解受众行为、分析媒介效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系统梳理和回顾“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以期对该理论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简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概念与起源“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它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由哥伦比亚大学的卡茨(Elizabeth Katz)等学者提出。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受众在选择接触媒介和内容时,是基于其特定的需求和动机来进行的,他们通过媒介的使用来满足这些需求和动机。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使用”和“满足”两个方面。

“使用”指的是受众在选择、接触和使用媒介时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受众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媒介传递的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主动选择特定的媒介和内容。

“满足”则是指受众通过媒介使用所获得的需求满足和心理满足。

媒介内容可能包含多种元素,如信息、娱乐、社交等,受众根据自己的需求从中获取满足。

该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美国社会正处于快速变革时期,大众传媒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卡茨等学者开始关注受众在媒介使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选择性,以及媒介如何满足受众的需求。

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受众在接触媒介时并不是毫无目的的,而是有着明确的需求和动机。

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
19
关于MP3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实证研究
More than Audio on the Go: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of MP3 Players
In 2005, approximately one in seven Americans owned a portable MP3 player (Arbitron Inc./Edison Media Research, 2005). In early 2006, that number increased to 20%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and 26% of Internet users (Madden & Jones, 2008). The invention of podcasting technology in late 2004 and the adoption of MP3 capable smart phones have, to a certain degree, accelerated the popularity of MP3 players.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fiscal year 2007 alone, Apple® sold 10.2 million iPods® and over one million iPhones® (“Apple Reports Fourth Quarter Results,” 2007). According to a December 2007 Pew Internet Project survey, 34% of American adults and 43% of Internet users reported owning an MP3 player. Three out of five young adults between 18 and 29 years old reported owning the device (Madden & Jones, 2008).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MP3 players are joining the Internet to become part of their daily life. However, even among older adults, MP3 player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a 2008 survey of over 27,000 radio listeners in nearly 70 U.S. markets, 58% said they owned MP3 players (“Tech Survey IV Executive Summary,” 2008). In a 2009 Pew Internet survey, 45% of American adults reported owning MP3 players

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1、简介“使用与满足”研究曾经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

也就是说,此前的研究效果主要是从传播者或传媒的角度出发,考察传媒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或者对受众产生了什么影响,而“使用与满足”研究则是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

“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的心理动机和心理需求角度出发,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知识,解释了人们使用媒介以得到满足的行为,提出了受众接受媒介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动机。

2、研究70年代的早期和中期,一些传媒研究学者强调应该对媒体消费的各种动机或寻求的各种满足(GratificationSeeking)和人们是否得到满足(Gratificationobtain)这两个不同概念加以区别。

研究者经常发现,寻求满足和实际获得的满足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人们在媒体消费的行为中产生变化以减少两者之间的差异。

菲利普帕尔姆格林认为只有在稳定不变而且缺少选择,传媒体系缺乏相应变化的的环境里,人们想要的满足才与所得的满足相一致。

许多研究显示,人们对传媒的种种满足与许多传媒带来的效果有关。

这些效果包括知识水平、对传媒的依赖性、人们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议程设置、讨论以及不同的政治效果变量。

1981年,温达尔提出"使用与效果"模式,呼吁将效果研究和使用与满足研究结合在一起。

在使用与满足的媒介效果中,"对媒介的依赖"受到人们关注。

温达尔发现人们越是渴望从媒体那里获得满足或是认为他们获得了满足,他们就越会依赖这个媒体。

传媒技术的迅速变革给人们带来更多的选择。

使用与满足的研究者们需要重新思考理论框架,以适应新传播技术发展的需要,探索新媒介带给人们的新的满足。

E·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该理论,他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其中有些因素到现在都值得我们重视: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

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微博的“使用与满足”

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微博的“使用与满足”

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微博的“使用与满足”一、专题背景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各种网络的社交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从博客到播客再到各种类型的SNS网站,这些都是以爆炸式的速度在发展。

而当国外twitter等微博客开始发展时,国内也随之出现了饭否、叽歪等此类型的博客,也就是之后所谓的“微博”。

微博的出现同时又给各方人士提供了一个新型的网络工具,不同的人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叶让自己得到了不同的满足。

在使用与满足的过程中到底有着怎样的得失也是我们不得不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那么结合“使用与满足”理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微博用户的使用与从微博中得到的满足呢?二、使用与满足理论与其发展使用与满足理论在传播研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该理论不是站在传播者的角度来讨论大众传播的影响,而是站在受众的角度,从动机使用的方向探讨受众对媒体的使用。

该理论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1974年E·卡茨等人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该理论,他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十年以后,菲利普·帕尔姆格林对使用与满足的理论研究做了比较系统的梳理,从满足与媒体消费、满足的社会和心理根源、满足和传媒效果、对满足的寻求和获得、从消费者的期望值来研究对传媒的利用和满足、传媒受众的行为等六个方面来考察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各种研究发现。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使用与满足的类型研究而言,学者们开始把使用类型与社会的需求和社会心理的需求联系在一起。

最为著名的就是麦奎尔、布鲁姆勒和布朗的研究,他们把受众看电视的动机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1)转移和消遣(逃避或感情释放);(2)人际关系(电视可以代替社会交往,为个人提供陪伴,并且可以用于与他人交往);(3)个人身份(将电视中的人物和事件作为参照,探索现实,强化既有价值观);(4)环境守望(获得信息和新闻)。

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

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

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使用与满足"是一种受众行为理论,它是把受众成员看作某种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这一理论在大众传播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使用与满足"从受众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

该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随着广播媒介、报纸媒介以及电视媒介的不断发展,为受众提供了更加多样的媒体使用机会。

同时,媒介之间的相互竞争, 也促进新兴媒介的不断发展。

20世纪90年代,网络媒介异军突起,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民群体也不断扩大,"使用与满足"理论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我们所要知道的不是网络媒介对受众做了什么,而是人们通过传媒做了什么。

人们在使用媒介信息的同时,也在使用媒介本身。

下面我们就以在网络迅速走红的《江南style》为例,探析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新发展。

一、受众对网络媒介的使用1、使用媒介信息内容与使用媒介本身相结合在传统媒介时代,尽管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择信息,但他们的选择只能在媒介所提供的架构中进行选择。

在我国,各种软性或硬性的"把关"秩序,使得受众"使用媒介"的机会非常有限。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受众提供了更加多样的媒介使用机会。

网络的出现让受众看到了曙光,它让受众从单纯的对媒介信息内容的使用转到对媒介本身的使用相结合,并逐渐显出其对受众"使用媒介"的优越性。

"使用媒介本身"就是人们为满足感情、名望、金钱等特定的利益诉求,对各种媒介形态的使用,而非对媒介信息进行使用。

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
第14页/共16页
Thanks
第15页/共16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6页/共16页
第13页/共16页
三: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局限: a.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 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 b.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 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不能全面揭示 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c.对受众能动性的认识仅限于内容接触方 面,有局限,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 的主体、有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 具有的能动性。
第11页/共16页
三: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评价: 一改传媒角度为受众角度,通过分析受众的 媒介接触动机及其满足的需求来考察大众传 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把能 否满足受众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 准,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先河。 曾在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第12页/共16页
第10页/共16页
二:传媒接触的社会条件因素
竹内郁郎的“使用与满足”含义: a.人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 需求,这些需求有一定的社会和心理根源; b.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媒介接 触可能性和媒介印象; c.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 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 d.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满足与否; e.两种结果都将影响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 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 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2.受众需要的满足和对媒介的选择间的联系中, 受众拥有主动权。
3.媒介相互竞争以满足受众需要。
第8页/共16页
二:传媒接触的社会条件因素
竹内郁郎的“使用与满足”过程模式:
社会条件
媒体印象
媒介接触 满足类型

(完整版)第三节、“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完整版)第三节、“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主题:“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第三节、“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一、传者第一论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提到了拉斯韦尔关于5w模式,5w模式讲了些什么内容呢?他将传播的结构,归纳为Who , Say what , in which channel ,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在这个经典模式中,传播者who掌握着传播的主动权,是以who为中心来研究传媒对受众做了什么的问题。

这种认识不妨称之为“传者第一论”。

二、Bauer的启示传者第一论是把受众看成了待宰的羔羊,在传播过程中没有任何主动权,传者说什么,受者就接受什么,正如我们前面我们所提到的枪弹论的典型观点媒体是无往不胜的枪弹,受众是中的即倒的靶子。

然而,这种假说在后来的传播学研究中遭到了质疑,其中一个典型的观点就认为,受众并非总是被动的接受。

1964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鲍尔(Bauer)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题为《固执的受众》,鲍尔认为,以往的传播研究总是站在传播者的角度,总是从传播者如何影响受众的态度这种思维定势上考虑问题,这在他看来是犯了方向错误。

他认为,传播研究应该站到受众的角度,应该着重探讨受众对信息的处理,以及对整个传播过程的决定性作用。

他有两句话因为说得很巧妙而常被人们引用。

他说,以往的研究总是问(What can the message do the audience?)“讯息如何作用受众”,而现在的研究则应问(What can the audience do with the message)“受众如何处理信息”。

从这个启示中,我们可以将拉斯韦尔的5w模式进行一番改变。

就是将Who say what to whom in which channel with what effect变成:Who got what From where in channel do for what早在20世纪40年代,一些学者就开始研究受传者是怎样使用媒介,主要考察人们出于一种什么样的目的去接触和使用媒介的,使用之后又获得了什么样的满足。

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
◆ 见到第一次见面的人,现在可能不
再只是问对方的QQ号、手机号作为联系方 式了,还会留下微博账号,甚至微信账号。 毫无疑问,微博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 扩展社交的工具。
一方面,可以加周围认识的同学、 老师、朋友们关注,了解对方动态,维护 和熟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可以 在微博上找到兴趣相投,三观相似的志同 道合好友们,创建一个私人专属的虚拟社 交圈,扩展与陌生人之间的人际交往。
使用与满足理论
理 论 核 心
受众在信息传播过 程中的主动性和影 响力,强调大众传 播的适度效果
使用与满足理论
1 “使用与满足”理论;
2
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变化;
3
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体现;
4
对网络环境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反思.

1.理论内容
使

“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
受众在网络媒介的使用过程中不单单只是接受媒体传递的信息信息,而 且逐渐传达信息给媒体,如受众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修改、放
大和重新组合,形成了一种交互性的双向传播模式。
2、受众分化程度加大,变得更细微, 受众选择更为个性化
1

已有一定的分化程度,但每个群
体仍然拥有一定数量的受众,而且这
个受众群体的数量仍然很大。
种近距离接触名人的快感。明明是最普通不过的 一张自拍,一段关于今天做了什么的碎碎念,但 是在粉丝的眼里,却成了药效强大的心情调试剂。
◆搞笑段子,心灵鸡汤,美食
诱惑,影视欣赏,微博上应有尽 有,都可成为受众释放压力,获 得快乐的途径。
三、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体现
———以微博为例
维护和拓展人际关系
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视阈下的档案利用服务优化

“使用与满足”视阈下的档案利用服务优化

“使用与满足”视阈下的档案利用服务优化
郭喻楠;田宇
【期刊名称】《兰台世界》
【年(卷),期】2016(0)13
【摘要】“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一种受众行为理论,该理论以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它强调对受众的研究。

在档案利用服务方面,引入“使用与满足”理论,有利于档案部门从档案用户的角度审视档案利用服务,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进而优化档案利用服务。

通过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内涵揭示和特点分析,并结合档案用户的利用心理、利用行为,探索档案利用服务优化的途径。

【总页数】3页(P22-24)
【作者】郭喻楠;田宇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郑州4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3.5
【相关文献】
1.论"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档案利用者心理需求特点与档案服务优化策略 [J], 王晓雁
2.“使用与满足”视阈下的档案利用服务优化 [J], 郭喻楠;田宇
3.使用与满足理论视阈下“李子柒”的走红分析 [J], 罗邮息
4.使用与满足理论视阈下"她综艺"的成功之道——以《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例 [J],
雷晓丹
5.使用与满足理论视阈下“她综艺”的成功之道——以《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例[J], 雷晓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第三节、“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一、传者第一论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提到了拉斯韦尔关于5w模式,5w模式讲了些什么内容呢?他将传播的结构,归纳为Who , Say what , in which channel ,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在这个经典模式中,传播者who掌握着传播的主动权,是以who为中心来研究传媒对受众做了什么的问题。

这种认识不妨称之为“传者第一论”。

二、Bauer的启示
传者第一论是把受众看成了待宰的羔羊,在传播过程中没有任何主动权,传者说什么,受者就接受什么,正如我们前面我们所提到的枪弹论的典型观点媒体是无往不胜的枪弹,受众是中的即倒的靶子。

然而,这种假说在后来的传播学研究中遭到了质疑,其中一个典型的观点就认为,受众并非总是被动的接受。

1964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鲍尔(Bauer)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题为《固执的受众》,鲍尔认为,以往的传播研究总是站在传播者的角度,总是从传播者如何影响受众的态度这种思维定势上考虑问题,这在他看来是犯了方向错误。

他认为,传播研究应该站到受众的角度,应该着重探讨受众对信息的处理,以及对整个传播过程的决定性作用。

他有两句话因为说得很巧妙而常被人们引用。

他说,以往的研究总是问(What can the message do the audience?)“讯息如何作用受众”,而现在的研究则应问(What can the audience do with the message)“受众如何处理信息”。

从这个启示中,我们可以将拉斯韦尔的5w模式进行一番改变。

就是将
Who say what to whom in which channel with what effect
变成:Who got what From where in channel do for what
早在20世纪40年代,一些学者就开始研究受传者是怎样使用媒介,主要考察人们出于一种什么样的目的去接触和使用媒介的,使用之后又获得了什么样的满足。

这后来被称之为一种以受众为出发点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现场实验:
我们不妨也立足这种视点,来看看大家接触大众媒介的动机是什么?您接触媒介图的是什么?以书籍为例。

你看书的目的是什么?
三、20世纪40年代的使用与满足
1、书籍和报纸
较早对书籍和报纸这样的印刷媒介进行“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学者贝雷尔森,1940年,他在《读书为我们带来什么》一文中归纳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读书动机:·休憩动机
·实用动机
·夸示动机
·逃避动机
1949年,贝雷尔森发表了《没有报纸意味着什么》一文,这篇文章以1945年,美国纽约的八家报纸的发送员大罢工为背景,调查没有报纸给人们带来的不便,揭示了人们利用报纸的六种形态:
·获得外界消息的信息来源
·日常生活的工具
·休憩的手段
·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
·社交的手段
·读报本身的目的化
2、广播
对广播媒介进行“使用与满足”分析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的赫卓格。

1944年,他对一个名叫“专家知识竞赛”的广播节目的11位爱好者进行了详细的访谈,发现有三种心理需求使得人们喜爱知识竞赛节目:
·竞争心理需求
·获得新知需求
·自我评价需求
同年,赫卓格还对100名广播肥皂剧的听众进行了调查,发现人们怀着多种动机收听肥皂剧:
·逃避日常生活的烦恼
·寻求代理参加的幻觉
·日常生活的教科书
四、20世纪60年代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以上是关于书、报、广播的使用与满足研究主要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其研究显得有些简单,一来,它只是归纳一些“使用”或“满足”的基本类型,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再者,在研究方法上以访谈为主,没有严密的调查分析程序。

因此在50年代的时候,“使用与满足”理论进行停滞期,而到了60年代,这种研究视角又重新活跃起来,
1、理论假设研究:比如一些学者而是有一种理论假设存在,比如两位瑞典的研究者于1968年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的理论假设:
(1)、受众被设想为主动的,媒介接触活动是一种目标导向行为。

(2)、大众传播过程中,联系需求满足与媒介选择的主动权在于受众。

(3)、媒介必须与满足受众需要的其它来源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2、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有代表性的是麦奎尔等人于1969年开始的对电视节目的调查。

麦奎尔等人研究从概念操作、受众样本抽选和数据分析,都采取了一套严格的程序。

调查不同节目的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并进行归纳分析,最后归纳了四种电视媒介共通的使用动机的类型:
·心绪转换
·人际关系
·自我确认
·环境监测
五、20世纪70年代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我们前面介绍的众多关于使用与满足的研究,多是散乱的研究和意见,70年代的使用与满足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位能够站出来总结的人,他就是卡茨。

卡茨是将60-70年代的传播学研究引入到了一个新的领域,就是从受众角度,考察受众“人们使用媒介做了什么”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1959年,卡茨首先在一篇文章中描述了使用与满足研究,并且指出,针对当时的关于传播学研究行将就木的说法进行反击,他认为,行将就木的研究领域是“说服”研究,研究媒介对人们做了什么,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瓶颈里面,如果将研究的问题改成人们使用媒介做了什么,就可以开出另外一片天地。

卡茨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和一些传播学者一起开始致力于总结和梳理关于“使用与满足”研究。

1、满足类型的总结和梳理
1973年,他和格里维奇和哈斯通过文献分析,选出了35种受众满足的需求,并将其分成了5类:
·认识的需要:获取信息、知识
·情感的需要:情绪的、愉悦的或美感的体验
·个人整合的需要:加强信心和地位
·社会整合的需要:加强与家人朋友的接触
·舒解压力的需要:逃避和转移注意力
2、“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1974年,卡茨和布拉姆勒、格里维奇发表了一篇论文叫《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文中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因果连锁过程,如教材184页图:
这个图什么意思呢?我来举例解释一下,例如:
有一位年轻的漂亮小伙子,这个小伙子才华横溢、但是性格细腻、多愁善感。

(这是他的个人特性)2007年7月,他研究生毕业后,背起行囊,离乡背井,只身来到陌生的南阳师院工作(这是他所处的社会条件)。

每当夜幕降临,他时常会觉得自己很孤单、寂寞,有些时候甚至是百无聊赖,孤独寂寞可奈何?他就想应该排遣这种寂寞,八月中秋的晚上,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天晚上更显得自己孤单了。

他就想啊,我有个电视看就好了,看看电视,就不会觉得这么无聊了。

(这是媒介印象)但是没有电视啊,刚工作,也没钱买电视机。

(没有媒介接触的可能性)
电视是看不成了,他一想,算了,我不如给家人或者朋友打个电话,聊聊天吧,通过聊天来消除寂寞吧,于是他给一个好朋友打了一通电话,说了说自己的孤单的生活,谈了谈人生,聊了聊理想,这样一来,他觉得没那么孤单了。

(其他满足手段)
但是也不能老打电话啊,电话费太贵了。

这时朋友就劝他,傻小子,你不是带过去电脑了吗?你可以找电影或者电视剧在电脑上放啊。

真是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啊,对啊,电脑也可以放电视剧啊,我以前不是常常这样看电影吗?(这也是媒介印象)
而且咱有电脑啊,可以到拿上移动硬盘到网吧下载或者拷贝几部电视剧回来看啊。

(具备了媒介接触的可能性)
第二天,这位小伙子拷贝一部电视剧回来,晚上就在电脑上放电视剧看。

(媒介接触)这么一来,他通过看电视剧转移了注意力,觉得自己也不怎么太孤单、寂寞了,(满足类型)
从此以后,觉得寂寞的时候,就copy一些影视剧回来看。

(加深或修正媒介印象)
这就是卡茨总结的“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3、媒介满足的源泉
卡茨的研究中还探讨了受众通过使用媒介而获得的满足源泉:
(1)媒介内容
(2)媒介接触本身
(3)媒介接触的语境。

六、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评价
“使用与满足”研究传播学领域开创了一种从受众角度者研究大众传播的研究视角。

但是也招来了不少质疑和批评。

第一种批评说它过于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依靠心理学的一些概念(比如需求)狭隘地集中于对个人的研究,而忽视社会结构和媒介在该结构中的位置。

第二种批评说它脱离开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地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揭示传媒和受众的关系。

第三种批评说使用与满足研究所提到的受众的能动性是有限的,受众能动的选择仍然只是在媒介营造的传播环境中兜圈子。

这就是我们关于大众传播的受众一些探讨,传播学是一个新兴的、年轻的学科,关于受众的探讨也在继续,比如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当前数字时代出现了一些变化,希望大家能够查阅资料,关注一下这方面的最新研究,回头,我们可以在课下进一步探讨。

另外一些关于受众分析的探讨会在以后的大众传播的效果分析中涉及。

敬请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