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案
2024版六年级上册《统计》教案(精选)
REPORTING
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思考:如何用统计知 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
收集生活中的一些数 据,尝试用统计图表 示出来,并解释统计 图的意义。
拓展延伸活动
分组进行社会调查,收集数据并整理成统计图表,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和分享。
开展“小小统计员”活动,让学生记录自己一周内某项活动的数据,并进行整理和 分析。
引导学生归纳绘制统计图表的方法和 步骤,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PART 04
学生活动设计
REPORTING
小组探究活动
小组任务分配
数据收集与整理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 配不同的统计任务,如收集班级同学身高、 体重数据等。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通过问卷调查、实地测 量等方式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 类和汇总。
统计图表制作
分析与讨论
小组成员根据收集到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 计图表进行制作,如条形图、折线图、扇形 图等,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特征。
小组成员对统计图表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 数据规律,提出问题和建议。
个人实践活动
数据收集
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如个人 消费情况、家庭用水量等,通过记录、 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PART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REPORTING
教学内容
统计基础知识
包括统计的概念、意义,以及统 计数据的分类和表示方法。
统计图表的认识
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各种统计图 表(如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 等)的特点和作用。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授学生如何有效地收集数据, 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汇总。
《统计》数学教案设计
《统计》數學教案設計
《统计》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统计概念,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学会使用频率分布表、直方图等工具进行数据分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
1. 统计的基本概念
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3. 频率分布表和直方图的制作与分析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学生的身高、体重,班级的成绩等,引出统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新课:
1. 统计的基本概念:介绍统计的定义、目的和作用。
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讲解如何收集数据,如何整理数据,并进行实例演示。
3. 频率分布表和直方图的制作与分析:讲解频率分布表和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以及如何通过它们来分析数据。
(三)实践活动: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例如,收集全班同学的身高数据,然后制作频率分布表和直方图,最后进行数据分析。
(四)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如家庭每月的水电费支出,然后制作频率分布表和直方图,下次上课时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年级数学上册 统计 1教案 青岛版
统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93——95。
教学目标:1.在丰富的现实背景中,理解并体会中位数的意义;会求给定的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并能够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2. 能够知道平均数、中位数的区别,并根据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 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并体会中位数的意义;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体会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同学们,节假日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带你们去旅游,人多吗?如果你在游玩的时候遇到这样的一群游客,你觉得你该不该关心礼让一下他们?为什么?(因为有的年龄都很小,有的很老了。
)师:是个懂文明、讲礼貌的好孩子。
游客年龄统计表年龄(岁) 6 6 7 8 11 12 69 师:可是导游小姐计算了这群游客的平均年龄后,她这么说:请让让,这里来了一群平均年龄是17岁的游客。
导游小姐这样介绍,合适吗?(引导学生认识到虽然平均年龄是17岁,本来需要被照顾的游客,一下子变得不需要被照顾。
)师:看来,平均数并不是万能的,在这里,用平均数来介绍这群游客的年龄就不合适。
为了解决问题,数学家们发现有一个新的数能表示出大部分游客的年龄特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中位数。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在现实情境中初步体验学习中位数1.猜一猜,中位数可能是哪个数?(8)师:对!8在这组数据的中间,8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师:8跟那些游客的年龄接近?(引导学生理解8岁和大多数游客的年龄都很接近,反映了大多数游客的一般水平。
)3.师:这时导游小姐如果这么介绍:请让让,这里来了一群游客,他们的年龄大部分都在8岁左右。
你认为这样的一群游客需要被照顾吗?(二)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理解学习中位数的意义。
出示信息窗2的内容。
师:读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有信息窗1的经验,因此可能直接提出“青春期女生的体重的年增长情况怎样?)师: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可能:(1)学生可能回答:求平均数。
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概率》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概率》教案第一章:统计与概率的概念1.1 统计的概念学习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数据、变量、样本、总体等。
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如调查、实验等。
学会使用图表来展示数据,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1.2 概率的概念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如事件、样本空间、概率等。
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学会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2.1 数据的收集学习使用调查问卷、实验等方法来收集数据。
理解数据收集的目的和方法,并能够选择合适的工具。
2.2 数据的处理学习数据的整理、清洗、分类等基本处理方法。
学会使用统计表、统计图等工具来展示数据。
第三章:描述统计3.1 数据的描述学习使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
学会使用方差、标准差等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离散程度。
3.2 数据的分布学习使用频数分布表、频率分布表等工具来描述数据的分布情况。
学会使用直方图、折线图等图表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第四章:概率的计算4.1 事件的概率学习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如互斥事件、独立事件等。
学会使用概率公式来计算事件的概率。
4.2 条件概率学习条件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学会使用条件概率公式来计算条件概率。
第五章:概率的应用5.1 随机抽样学习随机抽样的方法和原则,如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
学会使用抽样分布来估计总体参数。
5.2 概率的估算学习使用概率分布来估算事件的概率。
学会使用概率分布表、计算器等工具来进行概率的估算。
第六章:统计图表的应用6.1 条形图和折线图学习条形图和折线图的绘制方法。
理解条形图和折线图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学会通过条形图和折线图来分析数据的趋势和关系。
6.2 饼图和散点图学习饼图和散点图的绘制方法。
理解饼图和散点图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学会通过饼图和散点图来分析数据的比例和关联性。
第七章:概率分布7.1 概率分布的概念学习概率分布的定义和性质。
理解概率分布表和概率密度函数的区别。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统计图的选择(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2 统计图的选择(一)|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教材第六章第二节,主要讲述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选择。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 培养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的能力。
3. 通过对统计图的选择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学生每人一本教材,每人一套统计图模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展示的数据。
2. 新课讲解:讲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在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3. 实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明白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4.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统计图,展示各自的设计思路。
六、板书设计1. 条形统计图: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2. 折线统计图: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七、作业设计数据:某班级男生20人,女生15人。
答案:选择条形统计图,因为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统计图的选择原则仍有所困惑,因此在课后需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
同时,可以布置一些拓展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尝试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对于教学内容的阐述,我特别强调了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这是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初步认识》教案详解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初步认识》教案详解近年来,统计学已经成为重要的学科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统计数据不断地出现。
因此,在小学教育中也加入了统计学的教学内容,以加强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和认知。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初步认识》教案就是其中之一。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1.了解数据的来源和分类方式2.掌握常见的数据处理方式,如调查、统计、分析等3.能够根据所给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有效的结论二、教学内容1.数据的概念和分类数据是指各种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所得到的结果的集合,可以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是指具有某种属性的数据,如性别、职业、颜色、形状等。
定量数据则是指具有数值的数据,如身高、体重、价格、时间等。
2.数据的处理方式(1)调查调查是指通过数据收集的方式获取所需数据的过程,包括目标、对象、方法、工具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2)统计统计是指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汇总,计算出各种指标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从而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3)分析分析是指根据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推理、归纳、演绎等方法,得到有意义的结论。
三、课堂教学流程1.导入教师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所听到或看到的某一数据,如球场观众数量、运动员成绩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概念和来源。
2.讲解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分类方式和处理方式,如调查、统计、分析等。
3.活动学生通过设计问题、编写问卷等方式,在班级中实践调查的内容,了解调查和统计的基本方法。
4.练习教师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计算,掌握常见的统计学指标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的计算方法。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方法,并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本课的感受和收获。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一些新颖有趣的话题,捕捉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参与。
2.实践法通过设计问题、编写问卷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调查和统计的基本方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四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四篇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百分数统计表的结构及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数据计算与表格填写。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通过制统计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1.讲述练习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这节课我们进行巩固练习。
2.复习让学生观察教材52页例1统计表提问:制一张合格的统计表的步骤是什么?(要求边看书边讨论,然后回答)制复式统计表的步骤:(1)设计“表头”(2)定纵横栏目各需几格(3)画表(4)填写数据(包括总计、合计)(5)写上名称、制表日期3.巩固练习在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出示练习十七第3题。
方法:指导做题,让学生研究后再制表(1)提问:“各年级”和“全年级”各表示什么意思?(2)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结合题目说一说制表的步骤。
4.综合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
方法:独立完成。
然后让学生回答第二季度合计数填写的位置,全班齐练。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4题。
方法: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弄清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准确计算。
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差后,发现普通的问题要统一纠正。
5.深化练习练习十一第6题,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试做。
教师引导,表中各班占总数的百分几中的总数指的是谁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又是什么意思?学生试做后讲评。
6.全课总结有关统计部分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因此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同学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7.作业(补充)(1)请把下面统计表填写完整双林衬衫厂去年各季度生产情况统计表1993年1月项目件数季度计划产量实际产量完成计划的百分数合计第一季度8000125%第二季度12000120%第三季度100012500第四季度18200140%(2)填表。
根据统计要求将下表填写完整东方小学男、女生人数统计表性别人数年级合计男生女生各年级女生占男姓人数的百分数总计280低年级9047中年级8036高年级52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的统计表.2.通过看表,会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重点在已学过统计表的形式和制法的基础上,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掌握统计表中数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会分析含有百分比的统计表。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9单元 总复习-第4课时 统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9单元总复习-第4课时统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
2.能够用统计图进行信息描述和分析。
3.能够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
4.能够利用统计图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统计的基本概念。
2.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
三、教学难点1.利用统计图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讲义、教材、黑板、彩色粉笔、学生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统计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复习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的方法。
2.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统计,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3. 学习内容1.什么是统计?–统计是对一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统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数据中的规律和信息。
2.统计的基本概念–频数:某个数据在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
–频数分布:将数据按照不同数值的出现次数整理成表格或图表。
3.绘制统计图表–直方图:用长方形的高度表示数据的频数。
横轴表示数据,纵轴表示频数。
–条形图:用长条的长度表示数据的频数。
横轴表示频数,纵轴表示数据。
4. 拓展练习1.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直方图和条形图。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统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完成教材上关于统计的练习。
2.准备下节课的内容。
七、板书设计•统计的基本概念•频数、频数分布•绘制直方图和条形图本节课主要对统计的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包括频数、频数分布以及绘制直方图和条形图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统计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与统计相关的内容,敬请期待!。
小学数学《统计》教案
小学数学《统计》教案•相关推荐2.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三、具体编排1.例1说明从信息表达比较模糊的统计图中无法得到准确客观的结论。
教学时,引导学生分析图中其他部分的具体含义,使学生明确:其他占彩电市场份额的47%,其中可能包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制作统计图时,一定要客观准确地反映信息;在分析统计图时,不要被数据模糊的统计图误导。
2.例2说明利用统计图进行统计分析时,不能仅仅关注统计图的外在表象,还应了解统计图所包含的具体的统计信息,才能避免做出错误的判断。
教学时,可先呈现这两幅统计图,让学生说说:A、B两人绘制的是同一个公司员工的月薪统计图,为什么看起来不一样呢?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并认识到:在运用统计图进行比较和判断时,一定要注意统一标准,才不致发生误判。
四、教学建议1.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应引导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使学生学会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对统计结果做出正确解释,并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准确的判断、预测。
2.把握好教学要求。
本单元教学时应注意向学生阐明以下两点:(1)统计图在表述统计结果时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故统计活动中常用统计图来描述统计信息,展示统计结果。
(2)不要被统计图表面的信息迷惑、误导,要保证所得结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实际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谈谈直观感受和看法,再引导学生分析统计图表达和包含的数据信息,得出正确结论。
小学数学《统计》教案篇2学情分析: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和象形统计图,对已经分好类的事物进行计数,填写统计表不太困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和整理数据,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决定,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体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过程。
2、让学生通过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和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概率》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概率》教案第一章:统计与概率的概念1.1 统计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1.2 概率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如随机事件、必然事件等。
让学生学会使用概率公式计算事件的概率。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2.1 数据的收集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如调查、实验等。
让学生学会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和实验方案。
2.2 数据的处理让学生掌握数据的整理和呈现方法,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数据,找出数据的规律和趋势。
第三章:概率的计算3.1 简单事件的概率让学生学会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如抛硬币、抽签等。
让学生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如实验法、列表法等。
3.2 复杂事件的概率让学生学会计算复杂事件的概率,如两个或多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让学生理解如何使用树状图或概率表格来计算复杂事件的概率。
第四章:统计与概率的应用4.1 统计与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统计与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天气预报、彩票等。
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统计与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2 统计与概率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统计与概率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建模等。
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统计与概率方法进行科学研究。
第五章:综合练习与拓展5.1 统计与概率的综合练习让学生进行统计与概率的综合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综合性的统计与概率问题。
5.2 统计与概率的拓展让学生了解统计与概率的进一步知识,如概率论、统计学等。
让学生对统计与概率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第六章:调查方法与数据分析6.1 调查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调查方法,如全面调查、抽样调查等。
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并进行实地调查。
6.2 数据分析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
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解读和分析。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第4课时统计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第4课时统计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第4课时,主题为“统计”。
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展开。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图表、图形等工具来展示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提取有用信息。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数据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2. 能够使用图表、图形等工具来展示数据。
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 图表、图形的正确使用和解读。
3. 数据分析过程中的逻辑推理和判断。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示例。
2. 学生需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统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数据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练习题进行独立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问题,相互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1. 统计2. 主要内容: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3. 示例:相关示例和图表4. 练习题:相关的练习题和解题思路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拓展练习:要求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使用图表、图形等工具进行展示和分析。
课后反思本课时主要围绕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展开,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练习题,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统计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统计工作的基础,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新的挑战。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总复习——统计与概率-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总复习——统计与概率(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来描述数据集的特征,并能够根据数据绘制相应的统计图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据解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统计与概率的兴趣,认识到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1. 数据收集与整理:复习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包括数据的来源、分类和记录方法。
2. 统计图表:回顾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常见统计图表的绘制和应用。
3.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复习这些统计量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在描述数据时的作用。
4. 概率初步: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掌握简单概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确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能根据数据绘制相应的统计图表。
- 难点:理解统计量的实际意义,能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正确理解和计算事件的概率。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统计图表和实例数据集。
-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直尺、彩笔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引发学生对统计与概率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回顾:系统地复习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方法,各类统计图表的绘制,以及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和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绘制统计图表,计算统计量,并解释其意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不同统计量的适用场景,探讨如何利用统计量做出合理的决策。
5. 概率初步:介绍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实例讲解概率的计算方法。
6. 课堂练习: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即时反馈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7.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板书设计- 板书将清晰展示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方法、统计图表的绘制步骤、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公式,以及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图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图教案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图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96~97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2.能看懂扇形统计图,并能从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看懂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并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课前统计本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课前统计学生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1.出示教材第96页情境图,说说同学们正在干什么?2.在这些体育项目中,你喜欢什么活动?出示统计表,进行统计。
(可在课前进行调查统计,利用Excel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喜欢的项目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人数【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统计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为引出有关统计数据提供了现实背景。
同时,采用真实的数据进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二、整理数据,引入新课1.通过这张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预设:数量的多少对比:如喜欢乒乓球人数最多,喜欢足球的比喜欢踢毽的多2人等;数量求和:如喜欢乒乓球的和喜欢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较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多少,可以怎样比较?3.如何计算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呢?4.学生进行口算或笔算,完成统计表,并进行校对。
喜欢的项目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人数12 8 5 6 9百分比30% 20% 12.5% 15% 22.5%【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得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计算出百分比并补充表格,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比不仅可以表示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的多少,还可以体现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与全班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加深百分比与绝对人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统计图的选择∣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统计图的选择∣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场合、不同目的下的统计图的选择。
2.掌握不同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统计图的选择及其意义。
2.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信息(如频率、频数等)。
•以一个小学生的身份,让学生观察自己早上吃的早餐有哪些食品,然后在黑板上整理出每个食品出现的频率,以此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
2. 感知(15分钟)•教师出示几张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意义,例如条形图、折线图、散点图等。
•随后,教师让学生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目的下的需求,选择应该绘制的统计图,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例如:认识每个人的身高时,通常采用哪种统计方式进行展示?3. 学习+训练(40分钟)•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逐一了解每种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在每次讲解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练习相应的统计图绘制方法。
•丰富练习方法,让学生寻找各种资料,观察各种图表,并让其在小组中或者独立地进行分析,判断哪种图表更适合展示相应的问题。
•随后,进一步延伸练习,设计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在课堂上的小组合作,重新设计出相应的统计图。
4. 操练+巩固(15分钟)•教师根据教材上题目的难度和题型特点,设计适当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力量思考后进行答题。
•随后教师进行对答案、答疑和教学反思。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基于上节课“频率”的知识,延伸出不同场合、不同目的下的统计图的选择,并介绍主要的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通过引入不同的实例,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不同统计图之间的区别和具体应用场合。
在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思考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出适应不同场合下的自主设计、解决问题、采用不同方法呈现数据的能力。
在测试题环节,将学生小组互助和轻松游戏方式融入其中,虽然时间不够用,但收获颇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第4课时统计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第4课时统计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的第4课时——统计。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利用统计图表来展示数据,让学生能够通过图表来理解和分析数据,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本节课主要涉及到第九单元的第4课时,内容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基本绘制方法,并能够通过图表来分析和理解数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解读技巧,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能够通过图表来理解和分析数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电脑、投影仪、统计图模板、彩色笔等教具,同时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自己的统计图模板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展示一张班级同学的身高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发现。
2. 讲解统计图:我分别讲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绘制出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并解读图表数据。
4. 例题讲解:我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统计图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将板书设计成一幅统计图,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并在图旁边列出它们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绘制一张关于家庭成员年龄的统计图,并解读图表数据。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
例如,在教授六年级学生统计学知识时,我选择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作为主要内容,这些图表类型是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的,因此他们对这些图表类型不会感到陌生。
这些图表类型也是实际生活中常用的,能够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案 统计 第1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扇形统计图教材第96~9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扇形统计图,会看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2.进一步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3.通过对相关素材的整理与分析,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重点难点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教具学具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教材第96页上面的情景图.老师提问:这是六(1)班同学进行课外活动的情况,你知道他们都喜欢哪些运动项目吗?二教学实施1.投影出示统计表.六(1)班同学喜欢运动项目的情况统计表项目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人数128569百分比你能算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吗?(1)从投影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学生可能有以下回答:六(1)班最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是12人.六(1)班最喜欢足球的人数是8人.六(1)班最喜欢跳绳的人数是5人.六(1)班最喜欢踢毽的人数是6人.六(1)班最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人数是9人.(2)提问:你还想了解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哪些信息?还有哪些信息是从统计表中没能够很清楚地反映出来的?学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老师归纳:如果要更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2.投影出示扇形统计图.六(1)班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2012年10月制(1)老师讲解: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量,用圆内各扇形的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数.在这个扇形统计图里,用整个圆表示的是六(1)班同学的总人数.(2)看图回答问题.①最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②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指名学生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3.投影出示例2.下面几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更合适?(1)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总量/棵100120150170200(2)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槐树其他百分比/%2520151525(3)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槐树其他总量/棵5040303050理解题意:题中给出了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的统计表,要求根据统计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把它们表示出来.老师: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后回答: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反应各数量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总体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①给出了绿荫小学5年中每年的树木数量,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变化.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图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图小结:折线统计图更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②给出了绿荫小学各种树木占树木总量的百分比,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都可以表示出这些信息.小结:扇形统计图更能直观地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③给出了各种树木的数量,只能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4.完成教材第97页的“做一做”.(1)读题,理解题意.(2)说出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3)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怎样求?学生要明确这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指名板演:250×87%水分250×3.3%蛋白质250×4%脂肪250×5%乳糖250×0.7%其他三课堂作业新设计根据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情况填空.五(3)班图书角各类图书数量统计图(1)在这幅统计图中,用整个圆表示( ).(2)四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分别表示:文艺书占图书总数的( );科技书占图书总数的( );画报占图书总数的( );其他书占图书总数的( ).各种图书的本数占图书总数的百分数相加的和是( )%.(3)( )数量最多,( )数量最少.(4)如果共有500本图书,则文艺书有( )本,科技书有( )本,画报有( )本,其他书有( )本.四思维训练自己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先制成统计表,再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1)五(3)班图书总数(2) 40%20%30%10%100(3)文艺书其他书(4) 20010015050思维训练略教材习题教材第97页做一做水分:250×87%=217.5(g) 其他:250×0.7%=1.75(g) 乳糖:250×5%=12.5(g)脂肪:250×4%=10(g) 蛋白质:250×3.3%=8.25(g)教材第99页做一做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但扇形统计图更为直观,可以清楚地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板书设计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是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在一至五年级已分别安排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课堂设计说明1.课前收集数据并制成的相应统计图表.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数据并制成的相应统计图表,收集能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的生活问题,并在全班中交流,使学生复习了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与百分数的相关知识.2.充分利用对比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观察、比较三种统计图的异同点,让他们在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探讨中初步体会出扇形统计图与其他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使他们的倾听能力、合作能力、思考能力等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统计图的选用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统计图的选用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中的“统计图的选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形式,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并能运用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并能够根据数据类型和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形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运用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能够将统计图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数据意识和统计观念。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能够根据数据类型和分析需求,灵活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形式,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统计图示例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笔记本、笔、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展示和分析这些数据,从而引入统计图的概念。
2. 新课导入:介绍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并通过示例进行展示和解释。
3.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的数据案例,让学生根据数据类型和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形式,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讨论和交流,分享彼此的选择和分析结果,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6. 练习与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统计图的选择和数据分析,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统计图的重要性和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并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和交流。
板书设计:1. 统计图的选用2. 内容: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统计图的介绍和示例数据分析和解释的技巧和方法统计图的选择原则和常见数据分析技巧作业设计:1.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形式,对所给的数据进行展示和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概率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概率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本教学设计针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统计与概率的认识》单元,旨在通过活动和实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统计与概率的概念和应用。
以下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理解统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 掌握进行统计分析的常用方法。
- 理解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统计和概率的知识。
教学内容1. 统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介绍统计的定义和作用。
- 解释常用的统计术语,如数据、频数、频率等。
2. 统计分析的方法- 研究如何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 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统计问题,并解答相关的问题。
3. 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介绍概率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 研究如何计算简单的概率。
4. 统计与概率的应用- 探讨统计和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 进行相关的实例分析和讨论。
教学活动安排1. 案例分析- 提供一个实际生活中的统计问题,如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
- 学生通过观察和统计分析,回答相关的问题。
2. 图表绘制- 指导学生使用柱状图、饼图等图表形式展示统计数据。
- 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相关的问题。
3. 概率游戏- 设计一个概率游戏,让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引导学生思考游戏中的概率原理,并让他们进行简单的计算。
4. 实际应用探究-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和概率知识解决问题。
-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并分享解决方法。
总结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学生将能够全面认识统计与概率的概念和应用,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希望本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为未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请注意,以上仅为优秀教学设计的简单概述,具体教学过程和细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规划。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统计2
统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6页。
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练习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意义,能找出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
2.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整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梳理知识。
出示96页第1题。
谈话:同学们这是考古队随机抽查20尊兵马俑身高情况,根据你所学的有关统计的知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会比较容易提出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问题。
谈话:你对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三者的区别与联系:1.平均数具有虚伪性,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一组数据中某个数据的改动会影响到平均数的改变,平均数与整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有关。
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2.中位数是通过排序得到的,它不受最大、最小两个极端数值的影响。
部分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常用它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反应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3.众数也是数据的一种代表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
日常生活中它反映了日常生活中一种最普遍的倾向。
二、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下列几种情况一般使用什么数?为什么?(1)要表示同学们最喜欢看的图书种类,应该选取()。
1.平均数 2.中位数 3.众数(2)五年(1)班50人,五(2)班45人,要比较两个班平均成绩,应该选取( )。
1.平均数 2.中位数 3.众数(3)在演讲比赛中,某个选手想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水平,应该选取( )。
1.平均数 2.中位数 3.众数2.公园里各有两组人在草地上做游戏,两组人的年龄如下:甲组:14 10 10 10 6乙组:50 40 5 5 10分别算出两组年龄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各是多少岁?其中哪个统计量能较好反映本组的年龄特征?为什么平均数不行?(数据悬殊,它表示的集中趋势偏大。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章3 统 计(1课时)(人教版)]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章3 统计(1课时)(人教版)]》摘要:折线统计图,第17题:(1)2000年学龄儿童最多,2010年学龄儿童最少,于是李教授用每个回目中47个虚词(之,其,或,呀,吗,咧,罢,可,便,就……)出现的次数,作为《红楼梦》各个回目的数字标志3 统计课时目标导航复习内容折线统计图。
(教材第117页“总复习”第4题以及教材第120~121页“练习二十八”第17、18题) 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产生的意义,了解其特点并能正确地绘制简单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2.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和合理的推测,正确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会分析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能进行简单预测。
复习过程一、知识回顾【回顾】折线统计图 1.折线统计图的意义。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结起来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
用多条不同的折线表示多组不同数据的统计图叫做复式折线统计图。
2.绘制折线统计图。
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先根据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结各点,并在各点的旁边标出数量的多少。
3.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复式折线统计图既可以看出每组数据变化的整体趋势,还能对每组数据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并通过所获得的信息对事物的发展进行推测。
4.练习巩固。
(出示教材117页第4题) 2004~2012年某大学理工科在河北省招生分数线统计图某家电商场A、B两种品牌彩电2010年月销售统计图 (1)观察这两个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数据,说一说折线统计图适合表示数据的什么情况。
(2)说一说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应该注意什么。
(3)如果你是高考生或者商场经理,你能从统计图中得到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对你有什么帮助?二、巩固反馈完成教材第120~121页“练习二十八”第17、18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P106~10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清楚扇形统计图中圆和扇形各表示的意义。
2让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学生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教学重点:1、让学生清楚扇形统计图中圆和扇形各表示的意义。
2、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开始学习第六单元《统计》。
听说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喜欢运动,那么同学们都喜欢什么运动项目?
2、师: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601班的同学在操场上运动。
老师根据他们班的运动项目的情况以及人数做了一个统计图。
下面请看这个统计图。
(出示统计图)
这是我们四年级学过的统计图,这个是什么统计图?
生:条形统计图,(师板书)
提问: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预设:1从统计图中,我可以看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
2喜欢足球的人数排第二,是8人
提问:从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同学们喜欢的每种运动项目的人数。
那么除了这些我们可以直观地得出的结论,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还能提出哪些有关的数学问题?
预设:1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比足球的多多少人?
2601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3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是跳绳的几倍?
4喜欢踢毽的同学占全班总数的百分之几?
提问3:我们如何来计算各种项目喜欢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公式:喜欢某个运动项目的学生数×100% )
全班总人数
(学生计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如果要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里的每个项目都是用扇形来表示,像这种每个统计项目的数据都是用扇形表示的统计图,我们称它为扇形统计图。
(出示PPT并板书)
提问1: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图和前面的条形统计图存在着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相同点”学情预设:
1两幅图的名称都相同。
2两幅图统计的项目都相同。
“不同点”学情预设:
1两幅图的形状不同,一个是条形的,一个是圆形的。
2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都表示具体的数量,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都是百分数。
归纳:扇形统计图能够表示更加复杂的数量关系,这是它优于条形统计图的地方。
提问2:那么谁能来说说,从这幅扇形统计图中,你又读到了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1喜欢乒乓球的人比喜欢足球的人多百分之十。
2喜欢足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0%,排第三。
追问:这里的20%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1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喜欢足球的人数占20份。
2如果全班有100个人,喜欢足球的人数就是20人。
师:这位同学用打比方的方法来理解20%,那么,我现在这个总人数增加到了200,那么此时喜欢足球的同学有几个了呢?
师:总人数变化了,那么,其中的这个表示喜欢足球的扇形的面积是不是也要跟着扩大或者缩小?
预设:1不需要,这个图形不仅可以表示“全班有40个同学”,也可以表示100个、200个。
2这个图形就是表示全班同学,可以看作单位“1”,它所对应的数量是可以变化的。
320%表示喜欢足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它的值是固定不变的。
所以即使总人数变了,表示喜欢溜冰的同学人数也是不需要变化的。
归纳: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圆形表示全班同学的这个单位“1”,如果把这个圆平均分成100个小扇形,那么其中的20个就表示喜欢足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也就是20%。
扇形是圆形的一部分,即使表示全班人数的圆形变化了,表示喜欢足球的这部分扇形也会
随之变化。
所以不要因为总人数的变化,而改变这个圆形的大小,只要百分比不变,这个
扇形统计图就不会变化。
提问3:通过以上讨论,你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吗?
学情预设:1扇形统计图中用整个圆表示单位“1”。
2扇形统计图中各个扇形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3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百分比的和是“1”。
4扇形统计图可以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之间的关系。
提问4: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看出各部分数量的大小吗?
学情预设:1不能,只能看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2可以,每个统计项目所占的扇形面积越大,对应的数也越大。
归纳: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也就是100%,园内各个扇形表示个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几;各部分百分比的和是“1”,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从扇形面积上可以直观的看出各部分数量的大小关系。
三.练习巩固。
(投影出示)“做一做”:
自主看图,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分析后根据题意自主计算)汇报交流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出示练习二十五第1题:
自主看图,说一说李明同学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从中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安排时间才合理,才能做到劳逸结合)
、出示练习二十五第2题:
1
自主看图,说一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提出哪些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使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爱)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总结、比较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及折线统计图相比有
何特点。
板书设计:
统计
条形统计图
喜欢某个运动项目的学生数×100%
全班总人数
扇形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