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课程与教学论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1.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性质:科学课程,学科课程,技术课程地位:必修课程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一,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二,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三,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3.初高中新版课程理念初中: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可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高中:核心素养为宗旨,内容聚焦大概念,教学过程重实践,学业评价促发展。
4.国家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国家重要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5.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三维度: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目标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
6.生物科学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第二章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1.科学的本质和特征:一,定量化二,观察与实验三,量化的预期四,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五,科学过程2.自然科学的四个维度:一,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二,科学是一套研究方法三,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3.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4.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学课的学习,能够在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一,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
二,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三,科学、技术与社会。
四,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三章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联结注意学习理论是无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①按照准备率教学中要注意学习者的心理调节和心理准备。
56-100讲生物学科教学论 系统班 讲义——答案版 (1)
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第一节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考点1.课程性质例.【参考答案】中学生物学课程是根据教育目的,以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满足和适应社会及个人发展需求的系列必修与选修课程,兼具科学课程、学科课程、技术课程等性质。
1.科学课程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学科课程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
3.技术课程中学生物学课程中生物技术的内容不断增加,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的强大动力,技术增强了人们改变世界的能力,它在许多方面表现为生产力。
考点2.课程价值例.【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学生物教学的价值,中学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须具有的基本素养。
可直接锁定为A选项,并且中学生物课程包含初中和高中所有学生,BCD选项中的对象范围都不对,因此本题直接可以选出正确答案为A。
第二节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考点.生物课程标准例1.【参考答案】(1)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教学大纲则强调具体的学习内容。
(2)生物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生物教学大纲是统一的要求。
(3)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生物教学大纲主要侧重知识方面的要求。
(4)生物课程标准对学习结果的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
(5)课程标准隐含地指出了教师的任务是要落实课程标准,而不仅是教好一本教科书。
例2.【参考答案】课程标准包含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附录等内容。
(1)前言:简要阐明生物学特点和价值等,生物学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取向,以及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
(2)课程目标:包括课程的总目标和课程的具体目标,指示了教师在实施课程中的努力方向。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教学方法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教学方法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问题导入式教学:在每一节生物课前,教师可以提出与即将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直观教学法:教师利用实物、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探究。
4. 实验操作法: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生物现象和生命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 案例分析法: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生物学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原理和方法。
6. 情境创设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认知。
7. 归纳总结法:在每一章或每一单元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应对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8.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以上是中学生物学教学论中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教案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学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生物学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学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教学的定义生物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生物学教学的内容和原则2. 生物学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生物学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生物学教学的评价和反馈三、教学准备:1. 教材:《中学生物学教学论》2. 教学工具:投影仪、教学PPT、教学视频等3. 教学资源:生物学教学案例、生物学教学素材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生物学教学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生物学教学的兴趣和思考。
2. 教学内容的讲解和演示:通过PPT、教学视频等工具,讲解和演示生物学教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3. 教学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演示和教学评价等。
4. 教学讨论和反思:学生分组进行教学讨论和反思,分享教学实践的经验和体会,互相学习和提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教学设计评价:评估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素养。
2. 学生教学演示评价:评估学生的教学演示能力和教学素养。
3. 学生教学反思评价:评估学生的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学素养。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生物学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针对教学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 角色扮演:学生模拟教师角色,进行教学演示,提高教学沟通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
七、教学实践:1. 教学设计: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和策略。
2. 教学演示:学生进行课堂演示,展示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
3. 教学反馈:学生收集学生反馈,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
八、生物学教学评价:1. 教学评价方法:了解和学习生物学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评价:如何评价学生的生物学学习成果和能力。
中学生物教学论第三版知识点总结
中学生物教学论第三版知识点总结
《中学生物教学论》第三版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 生物课程性质: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 生物课程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
3. 生物课程设计思路: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选择基础的、学生能够接受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将科学探究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选取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4. 课程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 课程内容: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科学与技术。
6. 课程实施: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
7. 课程资源:教材、教具、教学设备等有形资源;网络、电视等媒体资源;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
8. 生物科学前沿:基因编辑技术、合成生物学、表观遗传学等。
9. 课程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10. 教师专业发展: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
以上是《中学生物教学论》第三版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如需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建议阅读原书或相关的教辅资料。
(完整版)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1:简答题:举例说明什么是"前科学概念”。
参考答案:许多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思考过一些在生活中所见到的生物学现象,并形成了一些想法来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这就是"前科学概念”。
学生的前科学概念有些与科学家的认识接近或相同,但大多数是科学界不能接受的结论,有人也将其称为"错误概念或迷思概念”。
例如人们腐肉生蛆的认识。
2:简答题:请你介绍一个中学生物学教育相关的网站,并对其进行评价参考答案:提供一个中学生物学教育相关的网站的网址;主要栏目、特色;简单评价。
3:简述概念图在教学中的用途。
参考答案:(1)作为教的工具,主要是用于组织课程内容;(2)作为学的工具;(3)作为评价工具。
4:简答题:你是如何理解教学目标与评价之间的关系的。
参考答案:教学目标是制定评价标准的基础;评价是围绕着目标展开,否则就是无效的评价。
5:简答题:简要介绍导入的基本结构。
参考答案:引起注意;激起动机;组织引导;建立联系。
6:简答题:举例说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某些合理性。
参考答案:(1)强调学习者的经验(举例证明该观点的合理性);(2)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举例证明该观点的合理性);(3)创造冲突的真实的学习情境(举例证明该观点的合理性);(4)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举例证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7:简答题:简述初中生物学新课程倡导的课程理念。
参考答案: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8:简答题:简述中学生物学实验的类型。
参考答案:(1)从生物学学科特点看,生物学实验可分为:形态学实验、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和分类学实验等。
(2)从教学活动的特点看,可以将生物学实验分为:观察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及设计和制作实验等。
9:[多选题]教态的变化包括()A:声音的变化B:停顿C:目光接触D:面部表情变化E:身体移动F:头手的动作变化参考答案:ABCDEF10:[单选题]讲授"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时,按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属于理解水平的问题是()。
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
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
生物学课程是一门广泛的学科,涵盖了生物学的各个方面。
通常,生物学课程包括有关生命的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分子、细胞、遗传学和生物进化。
还包括有关生物体系结构和功能的知识,例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代谢系统。
生物学课程还包括有关生态系统的知识,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生态学实验。
教学论是关于如何教授课程的学科。
它包括确定课程目标、设计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设计生物学课程时,教师需要确定学生应该学习什么,以及如何最有效地教授这些知识。
这可能包括选择教材、设计课堂活动和创建测试和评估。
教学论还包括研究各种教学方法,例如讲座、小组讨论、实验和案例研究,以及如何最有效地使用这些方法。
第二章中学生物学的课程 生物学教学论1
?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0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六大目标 与生物学课程改革的目标
? 促进课程功能的改变:
知识本位--学生本位
? 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 促进课程结构的改变:
减少门类,调整比重,增加科学素 养和技能培养的课程
纲”描述了学习的内容 ? “标准”是统一的基本的要求,
“大纲”是统一要求 ? “标准”用可见行为描述学习结果 ? 教师的任务是落实课程标准,而不
仅是教好一本教科书。
三、课程标准的结构
? 第一部分:前言阐明课程的特点和价值、地位、作用、课 程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思路。
?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教师在课 程的实施中应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做。
? 对课程不同的定义:
– 课程是教学科目(学科) – 课程是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 课程即学习经验 – 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 课程即社会改造。
课程: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 选择的教育内容的称谓
可从三个水准定义: 计划水准:意图、文件 实施水准:学习内容、学习经验 结果水准:计划中所期待的结果
章节目标 章节目标 章节目标
学时的目标 学时的目标 学时的目标
六、如何实现课程目标
? 确立单元教学目标、学时教学目标,有计划,分层次、分 阶段、逐步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 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中渗透能力的培养与情感态度教育; ? 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实现课程目标: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
都应体现于每一教学活动之中; ? 根据学生、学校和地区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在具体内容
思维能力与习惯 信息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
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一)
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一)引言概述:
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一)是关于生物学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旨在提高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分析生物学课程与教学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正文:
1. 课程目标的设定
- 确定生物学课程的核心目标,如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理解生物学基本原理等。
- 设计目标具体实施步骤,如通过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
2. 教学内容的选择
- 选择符合课程目标的生物学课程内容,遵循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大纲。
- 引入新颖的生物学研究成果或前沿技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相关知识的获取。
3. 教学方法的运用
- 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
- 采取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等实践性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
- 设计能够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考试成绩、实验报告、讨论参与度等。
- 引入定性评价和反馈机制,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潜力。
5. 教学资源的利用
- 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 利用实验室、野外考察等实践资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观察能力。
总结:
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一)的研究是为了提升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其中包括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和教学资源的利用。
通过合理设计和实施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他们的生物学应用能力。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课程教学实施方案qq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1. 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授课对象: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类)学时:周学时4,共72学时学分:4前导课程: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后续课程:中学生物学教材分析、中学生物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生物学微格教学、中学生物学实验研究。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2. 课程定位与要求《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教师教育的必修课程和学位课程,是一门综合实践类课程。
本课程综合运用生物科学、教育科学和现代技术教育的理论和最新成果,总结国内外生物学教学的实践经验,系统阐述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教育原理及其规律。
它是由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兼有文、理学科特点的学科课程,是一门学习和研究中学生物学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教育科学,是一门提高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应用科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就业指导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师德修养得到一定提高,使学生深刻领会中学生物课程标准的精髓,明确中学生物学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认识与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初步掌握从事中学生物教学的基础技能和教学策略,具有分析教材,组织教学和对生物学教育进行一般科学研究的能力,在全面提高学生生物学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努力使他们成为站在中学生物课程改革前列、勇于创新不断实践的中学生物学教师。
3. 课程设计3.1课程的设计理念以学生的教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为重点,充分体现师范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与应用新知识的技能和能力,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团队协作的专业素养。
(1)紧密联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突出学生的教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突出实用性。
(2)在课程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由教师制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提前学习教学内容,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提交教案和课件;课堂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见教学案例),从而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中学生物学课程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学生物学课程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0911317总学时数:40总学分数:2.5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师范)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中学生物学课程教学论”是师范院校生物学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所必备的一些专业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基本能力。
“中学生物学课程教学论”是由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兼有文、理学科特点的学科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手段及方法。
这门课程主要帮助师范生克服初为人师的困难,尽快胜任生物学教师的工作;同时它有助于在职的生物学教师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这门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就业指导课程。
开设这门课的具体目的、要求和任务是:1、系统学习教育理论,熟悉教育方法,并把这些理论运用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
2、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学习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分析中学生物教材;强化备课、上课、考试评价等生物学教学工作的能力和实验技能。
3、掌握教学过程的特点,学习和实践各种教学方法,熟知各项教学技能的基本要点,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地加以应用。
4、掌握知识的认识规律,并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5、熟悉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基础教育中具有开展相应的教育科研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6、加强师德修养、人文修养、审美情趣修养和教师特质素养。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生物教学论》的课程性质、明确学习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的含义和目的、了解中学生物教师的任务与岗位要求以及如何学习该课程提和高教学水平。
教学内容:1.《生物教学论》的课程的含义和性质2. 明确学习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的含义和目的3. 中学生物教师的任务与岗位要求4. 对本课程的学习建议第二章生物学课程改革理念和目标(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基础教育生物学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任务;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通过讲授,明确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清楚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二)
引言:中学生物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以中学生物学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概述:正文: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1.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图书、实验器材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优化教室布置:教室的布置应符合学习生物学的需求,如墙上张贴生物相关的图片和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设计生物实验:教师应设计生物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通过实践探究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2.组织科学考察:组织学生进行科学考察,如参观动物园、植物园等,让学生近距离观察生物现象,拓宽学生的视野。
3.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研究项目,如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1.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进行生物学知识的讲解,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用多媒体资源: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软件和资源,如影片、课件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理解生物学知识。
3.开设在线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开设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学生在线学习的机会,如课后作业、教学视频等,以便学生灵活学习和复习。
四、通过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设计启发性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特点,针对性地设计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去解决生物学上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提问: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对学生的问题给予耐心回答,促进和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五、评价和反馈1.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应使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
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二)
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二)引言概述: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二)旨在探讨生物学课程的优化与教学策略的改进。
通过深入研究生物学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旨在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展开讨论,包括:拓展教学资源、注重实践与实验、注重思维培养、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加强课程评价与反馈。
正文内容:1. 拓展教学资源a. 确保教材内容科学准确,时刻更新。
b. 增加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课外阅读、生物实地考察等。
c.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2. 注重实践与实验a. 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与观察。
b. 引入生物学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真实科学研究。
c. 利用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3. 注重思维培养a. 引入探究学习法,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b.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方式。
c.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他们提出新的观点和实验设计。
4. 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a. 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活动。
b. 鼓励学生参与生物学相关的社团活动和科研项目。
c. 提供个性化的学术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5. 加强课程评价与反馈a. 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项目等。
b.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改进和进步。
c. 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教学效果的持续提高。
总结: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二)通过拓展教学资源、注重实践与实验、注重思维培养、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加强课程评价与反馈等五个大点,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生物学教学的措施和策略。
这些措施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未来,教育界应不断探索创新,借鉴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
87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87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一、引言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们来说,学习生物学是了解自然界的基础,也是培养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生物学教学的目标、方法、内容和评价等方面,探讨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二、教学目标生物学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学生要能够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分析和解释生物现象,并能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在生物学教学中,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例如,可以通过实验、讨论、观察、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内容生物学教学内容要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
应该突出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概念,重点围绕生命的起源、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等方面展开教学内容。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生物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五、教学评价在生物学教学中,评价也是重要的一环。
应该根据生物学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合理设计各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讨论、实验报告等。
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要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改进建议为了提高中学生物学教学的质量,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改进建议: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的生物学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2.改进教学设施和实验条件,提供更好的实验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学知识。
3.加强生物学知识的前沿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生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4.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生物学实验和观察。
5.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
七、结语生物学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由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兼有文理学科特点的学科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中学生物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
2、一名合格的教师:充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的教学技能;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能力。
一、性质:1、学科课程2、科学课程3、技术课程二、价值: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2、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三、课程的设置:1、课程设置:指开设学段、课程形式、在总授课学时中所占的比例(即课时)等要求。
2、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3、选修部分:根据学生兴趣志向,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课程,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拓展课程及针对本校学生特点和当地资源开设的校本课程。
四、课程标准:1、国家课程标准: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2、生物学课程标准与生物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共同之处是4个依据,即“编教材、教学、评估、命题”的依据。
不同之处在于:(1)课标侧重学习成果,大纲强调具体学习内容;(2)课标是基本要求,大纲是统一要求;(3)课标侧重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大纲侧重知识要求;(4)课标对学习结果的描述均为可见的行为;(5)课标指出教师的任务为落实课程标准,而非教好一本教科书;3、课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1)初中课标:《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①前言:为生物学课程设计定下了基调;②课程目标:指示了教师在实施课程中的努力方向;③内容标准:选取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教学内容(10个主题);④实施建议: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一些新的要求或新的方法;(2)高中课标:《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①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②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③课程结构:④课程内容:⑤学业质量:⑥实施建议:五、课程目标(方向)1、制定依据:①是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生物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生物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1.中学生物学课程: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性质: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必修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课程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具体目标包括了以下内容:1.知识方面的目标2.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方面,我国生物学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生物学的基本观点,爱国主义情感,热爱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1)生物学观点和科学的世界观:(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3)爱国主义教育:(4)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3.能力方面的目标生物课程标准中对于能力目标的要求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①实验操作技能: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包括使用放大镜、显微镜、实体镜等常规生物实验仪器,以及正确的使用解剖针、解剖刀等常用工具。
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方法有:徒手切片、制作装片、染色,解剖无脊椎动物,观察动物行为并做出解释,估计种群密度,使用检索表,对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测定等。
此外,高中生还应能够用数学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②科学探究技能:包括观察、测量、分类、变量分析、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预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记录数据、绘图、用数学方法处理数据、数据的整理与表达、对结果的解释和的出结论及交流等。
③获取信息的能力:④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2.基本的学习和教学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念转变理论;STS教育。
第一节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获得知识或引起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较持久的改变过程。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PPT
从思想观念上看——
由 由 由
精英教育 学科知识本位 侧重认知层面
走向
大众教育 学生发展本位 关注整体素质
走向 走向
由
由
指导教师教学工作
统一的、硬性的规定
走向
指导课程实施过程
走向 开放的、灵 活的管理
现行大纲内容案例
பைடு நூலகம்
新标准内容案例
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
•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根的结构和功能 •叶的结构和功能 •茎的结构和功能 •花的结构和功能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徐作英
四川师范大学《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拿什么奉献给 你 ——未来的生 物学教师?!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 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 生物教育相关的学习与教学理论 生物教师的备课 生物教师的教学实施 中学生物学实验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中学生物学校外活动 中学生物教育科学研究
初中生物新课程的具体目标(2)
●能力方面
( 1 )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 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 2 )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它信息 的能力。 ( 3 )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 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 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 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4 )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 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初中生物新课程的具体目标(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 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 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4)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 社会决策的意识。 (5)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 的生活态度。
2.1.1中学生物学课程
中学生物教学论 第二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与课程标准
一、中学生物学课程 的性质和地位 1.课性质:
学科课程;具有科 学课程和技术课程的 性质。
课程结构示例
中学生物教学论 第二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与课程标准
科学课程:
技术课程:
中学生物教学论 第二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与课程标准
一、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中学生物教学论 第二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与课程标准
二、生物学课程的类型 2.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中学生物教学论 第二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与课程标准
小结
生物学课程的性质 生物学课程的地位
课程性质
课程地位
生物学课程的类型
课程类型
9
2. 课程的地位
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核 心课程(必修课);高中的重要理科课程(必修+ 选修)。
思考: 你认为生物课
程应该以传授科 学知识为重点, 还是以学生的兴 趣和爱好、动机 和需要、能力和 态度等为基础来 组织设计课程?
中学生物教学论 第二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与课程标准
二、生物学课程的类型 1.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中学生物教学论 第二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与课程标准
2.1 中学生物学课程 Biology Curriculum
主讲:林国栋 教授
中学生物教学论 第二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与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 认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 2. 了解生物学课程的常见类型 3.了解我国生物学课程的历史沿革
中学生物教学论 第二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与课程标准
中学生生物教学论
中学生生物教学论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学生生物教学是中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认识,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当前高科技时代,生物科学日新月异,教学内容也随之不断更新,如何引导中学生学习生物,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中学生生物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学生生物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物是一门立足于现实、实验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观察、实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态度,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生物世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通过实验教学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生物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中学生生物教学要注重与生活实践的结合。
生物学是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应该把生物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引入生物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生物的奥秘;组织生物观察和生态考察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把生物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生物知识更加深入人心,提高生物学习的效果。
中学生生物教学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与生活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为学生打开一扇探索生命奥秘的窗户,让他们在生物领域中开拓自己的思维和视野,为未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牢固的基础。
希望中学生生物教学能够不断创新发展,为培养优秀科学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学生生物教学论】到此结束。
第二篇示例: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教育质量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作为生命科学的一部分,生物教学在中学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有效组织小组合作的研究
【摘要】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
有效地发挥学习小组合作交流,不仅能提高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有效组织成果评价
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学习新理念,已被一线的教师普遍接受,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目前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也不乏许多成功案例,但也存在误区。
本文以我们小组为实例,从“有效组织小组合作”研究出发,提出有效组织小组合作的几点策略。
一、积极主动相互依赖(李家萍)
有效地进行地小组学习活动,离不开每个成员的积极参与。
萧伯纳有句名言:“两个人,每人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仍是每人一个苹果;两个人,每人有一种思想,交换一下,每人就是两种思想”。
说明了成员合作的重要性。
小组成员之间,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有的比较内向,话较少,每次讨论都没有参与其中,其他成员的结论是什么就是什么,这不能使他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达不到小组合作所要的效果;而有的同学比较开朗、活泼,比较喜欢表达自己,每当讨论的时候总是滔滔不绝,以致其他组员没法表达自己的观点,长此以往,严重打击其他成员的积极性,以致主动的更主动,沉默的更沉默,不利于提高整组的合作效率。
所以,最好是每个人都要参与讨论,但也不能乱,每个成员轮流说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说,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讨论,每个人都能积极思考,发散思维,把整个小组的想法加起来,然后就会得到各种各样的想法,然后小组中的每个人也会得到各种不一样的想法。
最后,我们每个人的思维开阔了,视野变宽了,语言组织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也提高了,积极性自然而然也提高了。
一个人的提高不算提高,整个小组的提高才算真正地提高,而整个小组的提高要依靠每个成员的提高,而每个成员的提高离不开其他成员的帮助和鼓励。
早已是你中有我的想法,我中有你的思想,所以每个成员都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
正是我国新课程改革倡导下的一种全新理念的要求。
二、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马苏妍)
小组学习意在合作中互相促进,合作中探讨学习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分工各执其职。
一堂课中,老师提出问题我们进行小组内研究,我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在讨论过程中沟通是最重要也是主要的。
我们最直接的方式是在课堂上小组内的面对面交流,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其中,发表自己的看法,面对面沟通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更快的解决了小组内部问题,从而总结出小组讨论结果。
我们小组在探讨过程中,难免就会出现讨论的分歧,组员的出发点不同,大家所考虑的方向也会出现差异性,那么此时面对面的沟通讨论是解决这种问题的最好方式,互相开辟了看问题的新视野,还可以最直接的发现组员想法偏离或者离题的地方,这是整个组内合作发现问题的最有效方法。
小组学习的公平性在随机分组上便可以体现,那么积极的同学便可以带动较不活跃的同学发言和带动整个组的讨论氛围,面对面交流摆脱了现代社交软件上生硬的交流方式,让大家坐在一起,更加放松的畅所欲言,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成员的沟通能力,动脑能力,也让大家充分参与其中,发现和找到不同处,找到大家可以磨合的点,对于组内的团结和大家学业上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
现阶段我们小组内学习处于刚刚展开阶段,在组内互动上我们还需要再加强,使得组内成员都能参与到其中,通过在一起探讨从而发现大家的不足之处,在最快的时间内解决也是组内合作学习的最主要目的,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加强面对面讨论互动的方法,调动整个组的积极性,让组内每个同学在这种分组学习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发挥作用,促进大家一起进步。
三、成员负起责任(莫燕琼)
有效组织小组合作,需要每一个成员都负起责任,不管是学习的小组还是工作小组,都是一个小的团队,一个团队如何才能有效的合作,其中一个要求就是每一个成员都应该负责人。
让每一个成员负起责任,那就需要大家都有一个团队意识、调动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其中,让么一个成员都得到最大的进步,发挥最大的作用。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曾经提出木桶效应,木桶效应指的是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木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也可称为短板效应。
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因此,整个小组成员都是缺一不可的.
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长处以及不足,比如某成员统筹组织能力比较强,某些人表达能力强,这些都是个人的优势,那这些属于小组的资源,如何最大化的利用,那就需要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负起责任,充分发挥小组优势。
小组成员也要扬长避短,努力担起团队责任,不推脱、不避讳。
这是一个集体,如果小组出现某些不负责任的行为,那就影响跟个活动或工作的进程,或是加大其他成员的工作量,对于整个团队的发展很不利。
作为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当代大学生有无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四、适当运用人际社会协作技能(刘晓莉)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合理运用个人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团队成绩,为提高团队成绩,小组内外人际关系的处理、接受大学社会化的转变至关重要。
适当运用人际社会协作技能有利于增强小组凝聚力及工作效率,事半功倍。
以我小组为例,在人际关系处理上,生活中,合理利用同班优势,保证信息交流的通畅性,保持对队员的关心度,及时了解团队成员的生活状态,培养队员间的感情,有包容心并懂得谦让,尽量避免生活中的挫折或矛盾影响队员关系从而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课堂学习中,积极发言的同时注意发言顺序及讨论过程的秩序的维持,发言前需表达清楚发言意愿,其他成员积极谦让并认真听取内容做好笔记,避免发生争抢发言等引起的不必要冲突,若是因为意见不同,可以提出大家讨论,不可一味否决他人意见或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当组员讨论出较好方案后积极完善,若与自身原意相差较大应以大局为重积极接受较佳方案。
在接受大学社会化方面,积极利用手机等工具了解当代社会需要,例如与教师密切相关的新课程改革,讨论相关问题需与社会需求相吻合,不以个人想法或需求为标准思考问题,并在符合社会需求的前提下积极创新,解除现成资料造成的思维束缚。
小组讨论前可以分开收集资料,发挥组员发散性思维,扩大思维广度,增加思维方向,增加方案多样性。
在人际社会协作方面,组员平时的交流可以适当靠近时事政治,将社会化融合到生活中,并通过讨论问题时的思维碰撞引起启发,同时帮助寻找共同话题,增进团队凝聚力。
五、及时反馈和合理评价(王德艳)
及时反馈,激励评价[1]是有效合作的保证,研究评价体系,激活发展内因,建立评价体系,积极评价,是激活内因,促进学习小组成功发展的保证。
以我们小组为例,每次讨论结束之后,都会进行总结归纳,每个成员各抒己见,并由记录员进行记录,这样在每次讨论中都有新的收获,通过前面几次的合作学习经历,我们总结得出: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具体要求就是: 1、构建小组学习的评价体系。
小组的评价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方面是小组的及时评价。
设计一期的记录表,做到节节有记录,促进学生的参与展示。
第二方面是小组的终结评价。
每个学期评价一次,发放调查表,结合小组的平时表现,评出优秀组长和优秀组员,进行奖励。
2、做到三个结合。
评价时要将课堂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小组自我评价与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小组成员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这样,才能客观、公正、全面、合理。
参考文献:
[1]陈启宏,周勋林,. 有效构建学习小组的策略[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