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合集下载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范例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范例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范例
本教案旨在探讨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为教师提供一些指导性的思路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学语文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

2.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能够设计和实施有效的中学语文教学。

二、教学重点
1.中学语文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

2.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
1.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中学语文教学。

2.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四、教学内容
1.中学语文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

2.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中学语文教学的评价和改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引导学生了解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2.讲解环节
(1)中学语文课程设置原则和目标要求。

(2)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中学语文教学的评价和改进。

3.实践环节
(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一节中学语文课。

(2)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4.总结环节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总结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探讨中学语文教学的评价和改进。

六、教学评价
1.学生课堂表现和答题情况。

2.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的评价。

七、教学反思
1.本节课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2.教学方法和技巧是否恰当。

3.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如何。

4.教学评价和改进的建议。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电子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电子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杨双安绪论——一、学科发展与名称演变(一)孕育于教育学时期(1902——1918)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教育学(包括各科教授法)(二)“国文教授法”时期(1918——1924)夏宇众《中学国文科教授之商榷》标志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开始从教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授”之谓——重“授”重教师的“教”。

(三)“国文教学法”与“国语教学法”时期(1924——1939)1、师范学校开设“国文教学法”、“国语教学法”课程2、出版了专著、教材:吴研因《小学国语国文教学法》黎锦熙《新著国语教学法》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袁哲《国语读法教学原论》阮真《中学国文教学法》(四)“语文教材教法”时期(1939—1978)1、《师范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表实施要点》:“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课2、国语、国文合称“语文”。

师范院校开设: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五)“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1978——1989)1、恢复高考制度全国师范院校统编教材定名为:“中学语文教学法”2、引发“教学法”与“教学论”之争“教学有法”——法则、原理(科学性)“教无定法”——方式、方法(艺术性)←(六)“语文教育学”时期(1989——1997)1、受国外的影响:美国《明天的教师》:“建立专门学科的教育学”。

国内教育界:不但要有自己的普通教育学,还要有自己的学科教育学。

2、连续召开三次全国性的“学科教育学研讨会”3、出版了专著和教材:张隆华《语文教育学》于亚中、鱼浦江《中学语文教育学》(七)“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1997—)1、世界教育学理论研究发展轨迹: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传入的教育学——(大)教学论20世纪80年代欧美传入的教育学——(大)课程论2、国内:课程论与教学论统一——“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教学什么?为什么教学?(内容)(目的)统一教学论:教学是什么?怎么教学?(手段)(过程)二、学科学习的动机(一)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当语文教师邓拓《燕山夜话》:《讲一点教授法》毛泽东:“十大教授法”《礼记-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课时安排:共5章,每章2课时,共计10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语文课程的定义、特点和目标。

2. 使学生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语文课程的定义、特点和目标。

2.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语文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4. 语文教师的素养与专业发展。

5. 语文课程资源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PPT或教案手册。

二、第一章:语文课程的定义、特点和目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语文课程的定义和特点。

2. 使学生明确语文课程的目标。

教学内容:1. 语文课程的定义:介绍语文课程的概念和内涵。

2. 语文课程的特点:阐述语文课程的特性,如人文性、工具性等。

3. 语文课程的目标:解析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案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思考。

2. 讲解:讲解语文课程的定义、特点和目标,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讨论:分组讨论语文课程的特点和目标,分享不同观点。

作业与评估:2. 评估: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参与度来评估学生对章节的掌握程度。

三、第二章: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2. 使学生了解语文教学的方法。

教学内容:1.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介绍教学原则的概念和作用,如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2. 语文教学的方法:阐述教学方法的概念和应用,如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教学案例,引发学生对语文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思考。

2. 讲解:讲解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实践:分组实践教学方法,学生互相教学,分享教学经验。

作业与评估:1. 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份语文教学方案,体现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应用。

2. 评估:通过学生的教学方案和课堂实践表现来评估学生对章节的掌握程度。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七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七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七章语文综合性学习(4学时)一、授课题目第七章语文综合性学习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了解当前小学教学实践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概况。

2、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原理,知道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类型、指导策略和方法。

3、根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导策略和方法,尝试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

4、参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培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的设计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意义及设计教学难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四、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学生自学,互动研讨,合作探究,实践演练第一节语文综合性学习文献导读第二节一、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定性的讨论归纳起来,人们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表述大致有以下几种:1、学习形态说2、课程形态说3、教学方式说4、学习方式说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历史发展三、国外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综合性学习的设置,打破了语文教学“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的封闭状态。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第三节语文综合性学习基本原理第四节一、什么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立足于小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有意识地综合开发和利用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其它学科等课程资源,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主活动中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

《课标》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思考1: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语文课程的定义、性质、目标以及内容,提高对语文课程的认识。

2. 使学生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要求,提高教学技能。

3. 培养学生对语文教育的热爱,增强语文教学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语文课程的定义与性质2. 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3.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4. 语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5. 语文教学的评价与反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语文课程的定义、性质、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2. 难点:语文教学原则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文课程的定义、性质、目标、内容等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语文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教学方法和技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设计语文教学方案,提高实际教学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案例、教学设计模板等。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教案示例:【课堂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语文课程?语文课程的作用是什么?引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思考。

【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语文课程的定义、性质、目标、内容等基本概念。

2. 分析典型的语文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教学方法和技巧。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让学生从中学习经验。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就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学设计实践】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教学方法,设计一个语文教学方案。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语文教育的热爱。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教学设计作业,准备下一节课的交流。

六、教学进程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二章语文课程教材(第三次课 2 学时)一、授课题目第二章语文课程教材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深刻理解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功能,了解语文教材的类型和编制原理。

2、了解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

3、掌握小学语文教材分析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4、了解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版本及其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深刻理解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功能;掌握小学语文教材分析的思路。

教学难点:掌握小学语文教材分析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四、教学过程(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板书、学时分配等)第一节小学语文教材概述(内涵、功能、类型、编制)一、什么是语文教材?(一)教材教材是指实现课程与教学目标,承载、呈现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材料或媒介系统。

包括:教科书、练习册、教学挂图、拼音卡片、生字卡片、教师手册、教学参考书及多媒体素材、教学软件等。

什么是语文教材?是指实现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承载、呈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材料或媒介系统。

语文教材概念的三种理解:泛指:一切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语文能力、提高人们的语文修养、对人们的语文学习产生影响的书面的和非书面的、学校的和社会的语言材料。

特指:与学校课堂语文教学直接相关的一切图书资料的总和。

专指:语文教科书,即语文课本。

(二)区分几组概念:1、“语文教材”与“语文课本”2、“语文教材”与“课文”3、“语文课程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语文课程内容——教什么是指为了达到语文科特定的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要素。

语文教材内容——用什么教指为了有效反映、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

语文教学内容——学什么是指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各种材料及所传递的各种信息,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又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

4、语文教材与语文课程资源5、语文教材与语文课外读物6、教教材与用教材教语文教材是为达成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呈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而编制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媒体,它只是一种教学媒介和教学途径。

作文教学教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作文教学教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作文教学教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设计者:吴明刚作文教学教案?1?2?3?4训练1234【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学课时】5课时【教学内容】第1学时?第一节作文教学理念一、作文与作文教学的理念?一)什么是作文?作文的基本理念?二)什么是作文教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理念????1?2?1?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写作?3、重视学生全过程的指导?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三)作文教学的意义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的过程。

?1、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2、发展思维、提高认识、深化阅读、规范口语表达;?3、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第2学时第二节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1234567??1?2?3?二)高中阶段的目的与任务?1、学习必修课程,培养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2、学习选修课程,强化写作能力。

?三)中学生作文的兴趣?1、中学生作文兴趣的一般特点?①初一、初二上学生喜欢在作文中说心里话;写作努力的着眼点在在字数上;喜欢模仿作品(课文)写作方法?②初二下、初三思想封闭,深思,喜欢写内容深刻的文章,如哲理散文。

?③高中生写作观念逐渐淡薄,力图用作文表现自己思想情感,力求融合写作知识有所创新?2、培养中学生作文兴趣的意义?3?1?②积极性较差的同学作文有的奉命写作缺乏自觉,文体适合自己的味口,才有兴趣;有的害怕作文,纯粹糊里糊涂,完成任务。

?2、培养中学生的作文习惯的方法?①端正写作态度?②培养独立完成作文的意识和能力?③对书写、行款、标点、作文修改等有?一定的常规要求。

二、写作教学的原则?总的原则:?1、作文与阅读联结?2?3?4?1?2?3第3?教师引导——教师帮助——教师批改——交流评改二、作文前的准备和教师指导?1、作文准备和作用?2、作文前指导内容?①定题的准备和指导(命题和选题作文)?②构思和构思指导(可与立意选材同时进行)三、作文中的活动和教师指导?1、继续就取材、立意、构思和文体指导?2、指导确立文章题目(选题作文)和用字、遣词、造句、修辞?3、指导书写格式和学生提出的问题?4?5?1?2?3?②同学中交换修改;?③先自行修改,然后在老师指导下共同修改,最后自己修改。

[语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电子教案-精品文档

[语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电子教案-精品文档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杨双安绪论——一、学科发展与名称演变(一)孕育于教育学时期(1902——1918)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教育学(包括各科教授法)(二)“国文教授法”时期(1918——1924)夏宇众《中学国文科教授之商榷》标志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开始从教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授”之谓——重“授”重教师的“教”。

(三)“国文教学法”与“国语教学法”时期(1924——1939)1、师范学校开设“国文教学法”、“国语教学法”课程2、出版了专著、教材:吴研因《小学国语国文教学法》黎锦熙《新著国语教学法》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袁哲《国语读法教学原论》阮真《中学国文教学法》(四)“语文教材教法”时期(1939—1978)1、《师范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表实施要点》:“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课2、国语、国文合称“语文”。

师范院校开设: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五)“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1978——1989)1、恢复高考制度全国师范院校统编教材定名为:“中学语文教学法”2、引发“教学法”与“教学论”之争“教学有法”——法则、原理(科学性)“教无定法”——方式、方法(艺术性)←(六)“语文教育学”时期(1989——1997)1、受国外的影响:美国《明天的教师》:“建立专门学科的教育学”。

国内教育界:不但要有自己的普通教育学,还要有自己的学科教育学。

2、连续召开三次全国性的“学科教育学研讨会”3、出版了专著和教材:张隆华《语文教育学》于亚中、鱼浦江《中学语文教育学》(七)“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1997—)1、世界教育学理论研究发展轨迹: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传入的教育学——(大)教学论20世纪80年代欧美传入的教育学——(大)课程论2、国内:课程论与教学论统一——“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教学什么?为什么教学?(内容)(目的)统一教学论:教学是什么?怎么教学?(手段)(过程)二、学科学习的动机(一)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当语文教师邓拓《燕山夜话》:《讲一点教授法》毛泽东:“十大教授法”《礼记-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篇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萍乡学院中文系彭豪绪论教学目标:掌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变、性质地位、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等理论知识。

教学重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教学难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演变授课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演变1.国文教授法(1918-1924年)2.国语教学法(1924-1949年)3.语文教材教法(1950-1978年)4.语文教学法(论)(1978-1989年)5.语文教育学(1989-1997年)6.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997-现在)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理论学科,是汉语言文学师范教育专业的一门主要必修课程。

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地位和作用(一)地位高师院校中文系科的必修课程培养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课程集中体现师范性质的重要课程(二)作用增强语文教育理论修养掌握语文教学基本技能提高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四、《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课程性质)课程论研究“为什么教”(教学目标)“教什么”(教学内容)“教学是什么”(教学本质和规律)教学论研究“怎么教”(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得怎样”(教学效果评价)五、《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1.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2.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六、《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方法阅读法、研讨法、训练法、见习法、实习法【小资料】(一)本课程参读著作1.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2.孔庆东等《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3.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4.倪文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彭豪《语文课程教学理论与实务》(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6.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王松泉等《语文课程教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0.刘永康《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二)参读刊物《语文课程标准》(含初、高中,北师大)《中学语文教与学》(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g31)《语文建设》(语文出本社)《中学语文教学》(首都师大)《语文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语文教学通讯》(山西师大)《语文教学与研究》(华中师大)《中学语文》(湖北大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大)《语文月刊》(华南师大)《语文教研》(浙江师大)(三)相关网址中国语文教育网/中国语文网/语文网中网/中国语文教育研究/chinese/语文新课程资源网/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教学目标:认识语文课程性质与特点,掌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初中阶段的“阶段目标”,形成正确的语文课程目标观教学重点:语文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与要求教学难点:“语文”及“语文课程”的含义授课时数:3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性质一、性质问题的历史回顾“语言论”:语文是语言,故语文课程的本质是语言“工具论”:语言是工具,语文课程就是一门工具课程“文学论”:语文课程应以文学教育为主,故文学性是其本质“人文论”:语文是人的思想感情、社会文化的负载工具二、对“语文”含义的理解(一)“语文”名称的演变1.古代类似语文教育是和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结合在一起的,没有独立设科,也就没有名称。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3. 帮助学生掌握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1. 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2.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2.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教学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语文教学的实践操作。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教学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语文教学的实践操作。

4.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讨论、提问、作业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提供基本的教学内容和案例。

2. 辅助教材:相关论文、书籍、教学案例等,丰富教学内容和视角。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教学资源和案例,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介绍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2. 第3-4周:讲解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第5-6周:讲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4. 第7-8周:分析典型教学案例,进行讨论和反思。

语文教学论教案推荐5篇

语文教学论教案推荐5篇

语文教学论教案推荐5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演讲致辞、条据书信、心得体会、党团资料、读后感、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report encyclopedia, speeches, articles and letter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fter reading,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语文教学论教案推荐5篇写教案是每位老师必备的技能,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好课堂的思路,教案在书写的过程中,老师务必要强调文字表述规范,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语文教学论教案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语文教学论 教案

语文教学论 教案

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性质、研究对象、基本任务和发展演变(讲授2课时,自学与实践2课时)教学要点:1、语文课程与课程论,语文教学与教学论。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引言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是“教什么”和“怎样教”、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一般课程与教学论之间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

一般课程与教学论是从具体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而语文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则是一般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在语文学科中的具体体现。

目前,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也是一般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前沿课题。

传统上我们注重教学论方面的研究,相对忽视课程论方面的研究。

因此,这次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改革称作课程改革也就是题中之意了。

课程论和教学论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也启示我们,一定要把课程论和教学论二者的研究统一起来。

这种内在的联系要求我们研究课程论的专家要同时关注教学方法的研究,研究教学论的专家也必须同时注意课程论的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改革顺利发展下去。

就现阶段的具体情况来说,课程问题的研究更为迫切,应该把课程方面的研究作为重点,这是时代使然。

第一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性质(讲授1课时,自学与实践1课时)“为什么教学”和“教学什么”,属于课程论研究的范畴。

课程论是依据对社会需要、学生心理特征、学科系统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为什么教学”侧重研究教学的目标,目的是弄清为什么要教的问题,物化形式就是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教学什么”侧重研究教学的内容,弄清应使用哪些方面的内容来完成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以教科书为代表的教学材料上。

“教学是什么”和“怎样教学”属于教学论研究的范畴。

教学论主要研究教学情境中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同时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教学是什么”侧重研究教学的本质,即学科性质方面的问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一章:语文课程的基本概念与性质1.1 课程概述解释语文课程的定义和重要性探讨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2 语文课程的性质分析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如语言性、人文性、工具性等讨论语文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和价值第二章:语文教学目标与内容2.1 教学目标的确立阐述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原则和方法探讨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2.2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分析语文教学内容的来源和选择标准讨论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第三章:语文教学方法与策略3.1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介绍常见的语文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探讨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3.2 教学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分析教学策略的含义和作用讨论如何运用教学策略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第四章:语文教学评价与反思4.1 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阐述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如客观性、发展性、全面性等探讨常用的教学评价方法,如考试、测验、观察等4.2 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与方法强调教学反思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介绍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第五章: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5.1 课程资源的概念与分类解释课程资源的含义和种类,如教材、网络资源、教师自编资源等讨论课程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5.2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介绍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开发合适的课程资源探讨如何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第六章:语文课堂教学设计6.1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阐述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探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考虑的因素,如学习目标、学生特点、教学内容等6.2 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法介绍不同的教学活动设计方法,如引入新知识、开展讨论、进行练习等分析如何将教学活动与语文课程目标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第七章:语文课外活动与实践7.1 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与类型讨论课外活动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介绍不同类型的课外活动,如阅读俱乐部、写作工作坊、语文角等7.2 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阐述如何有效组织课外活动探讨实施课外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如学生参与度、活动评价等第八章: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8.1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意义解释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8.2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介绍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途径,如培训、教研、学术交流等分析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提升教学能力和素养第九章:语文课程改革与创新9.1 课程改革的背景与趋势探讨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原因分析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和特点9.2 课程创新的理念与实践阐述课程创新的意义和重要性讨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课程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十章: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10.1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介绍常见的语文教学信息技术工具,如多媒体、网络平台等10.2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策略分析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有效整合讨论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重点解析本《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全面覆盖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概念、性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策略、评价、反思、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堂教学设计、课外活动与实践、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与创新以及信息技术整合等关键领域。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程》教案与试题(附答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程》教案与试题(附答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程》(基础理论篇)教案(实践技能篇)教案第一章:语文课程一、教学目标:1.识记:课程、语文课程。

2.了解: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3.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

4.应用:根据具体的教学案例讨论语文课程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

2.难点:语文课程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三、教学设想:1.本章的重点是第二节语文课程的性质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难点是语文课程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2.第一节和第二节可以采取教师讲授、学生讨论、教师答疑的方式。

3.第三节可以采取学生自学,教师讲解,并结合有关教学三维目标的具体案例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在情境中学习。

四、教学时数: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老师重点教授三个问题:1.语文课程的内涵。

从横向看,语文课程包括语文学科课程、语文活动课程、语文综合探究课程(或称语文专题研究课程)三种类型。

从纵向看,语文课程包含国家计划的语文课程——教师理解的语文课程——课堂建构的语文课程——学生经验的语文课程。

所以,语文课程既以横向的三个层面构成一个整体,又以纵向的四个层次显示它的动态生成。

2.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改革基本理念。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963年《语文教学大纲》定性为“工具性”,使人们有了基本统一的认识。

但由于教学实践中“人文性”的缺失,争论持续不断。

2001年公布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定性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更为全面地体现了语文的基本性质,符合“语言”的特性。

目前的任务是正确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防止“人文性”的泛化。

语文新课标中关于语文课程理念的提法比以往的大纲提法有了很大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一、课程名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二、教学目标:1. 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概念、教育价值和发展趋势;2. 掌握语文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3. 了解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理论和方法;4. 能够分析和评价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教学内容:1. 语文课程的基本概念、教育价值和发展趋势;2. 语文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3. 语文教学的重要理论和方法;4.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

四、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1. 导入活动(10分钟)可以通过引用名言或作家名言等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思考。

2. 讲解语文课程的基本概念、教育价值和发展趋势(20分钟)讲解语文课程的定义、重要性以及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语文课程的教育价值和未来发展趋势。

3. 分组讨论语文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让他们通过交流和合作的方式,探讨语文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并在讨论中做适当的引导和指导。

4. 讲解语文教学的重要理论和方法(30分钟)介绍一些重要的语文教学理论和方法,如综合素质教育理论、课堂教学反转模式等,让学生了解并思考这些理论和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5. 分组讨论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30分钟)将学生再次分组进行讨论,让他们分析和评价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同时,教师也可以进行点评和补充。

6. 总结和反思(10分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五、教学方法:1. 导入活动:采用引用名言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2. 分组讨论: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3. 讲解和讨论相结合:通过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既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又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准备相应的教材或参考书籍;2. 影音资料: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语文课程和教学论相关的影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四章 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四章 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四章阅读教学( 6 学时)一、授课题目第四章阅读教学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知道当代小学阅读教学的主要实验及其对阅读教学改革的贡献及不足,了解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热点问题。

通过文献阅读和整理,对其中两个实验或研究热点问题作出评价。

2、通过教学案例认识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3、运用教学策略和方法,尝试设计阅读教学教案。

4、尝试进行阅读课堂教学实践,培养阅读教学技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2、设计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方案,并模拟演练,提高教学技能,积累教学智慧。

教学难点:提高阅读教学设计演练的实践技能。

四、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学生自学,互动研讨,合作探究,实践演练教学内容:第一节阅读教学文献导读(自主学习,小组讲解,上课交流)第二节阅读教学的基本原理第三节阅读教学设计第四节阅读教学技能(字教学设计与演练的实践中学习、掌握)第一节阅读教学文献导读一、阅读教学的主要实验(一)“情境教学”实验(二)“以名家名篇为主体组织阅读教学”实验(三)组块教学(四)主题教学(五)群文阅读(六)海量阅读二、当下阅读教学改革热点研究(一)语文核心素养(二)优秀文化的传承(三)凸显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四)儿童经典诵读(五)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六)整本书阅读教学法:1、学生课前自学,课上阅读小组PPT分享作业:(1)阅读教材的内容、编排及编排特色;(2)第一节文献导读中的主要实验和热点问题各选一个查资料深入解读。

2、结合主要实验和改个热点问题,学生分享见习中的所见所感,教师补充自己的所见所感。

第二节阅读教学的基本原理一、阅读教学概况我国语文课程以阅读为中心建构,阅读在语文课程内容中占比超过70% 。

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听、说、读、写技能培养,主要依靠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什么是阅读?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一、审美教育能深化语文教育效果
二、审美教育对学习主体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语文审美教育的内容
一、自然美的教育
(一)再现课文描写的自然形象和画面 (二)体味自然形象和画面蕴含的感情
(三)领悟自然美的理性内容
二、社会美的教育
(一)劳动美 (二)风尚美 (三)生活美
三、艺术美的教育
第三节
语文审美教育的途径
(三)记忆力与语文学习
(四)思维能力与语文学习
(五)想象力与语文学习
第二节
语文学习与非智力因素
一、非智力因素的涵义 二、非智力因素与语文学习
(一)动机与语文学习 (二)兴趣与语文学习 (三)情感与语文学习 (四)意志力与语文学习 (五)性格与语文学习
第十二章 语文课程与审美教育
第一节
语文审美教育的作用
三、多元化评价:多几把尺子衡量学生
(一)评价要尊重学生学习理解的差异性 (二)评价要尊重学生学习中的个性特长
第三节
语文档案袋评价
一、什么是档案袋评 价(一)档案袋评价的意义
(二)档案袋评价的类型
二、档案袋评价的实施策略
(一)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二)评价内容从单一的认知评价扩展为综合素质的多元评价 (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及家长评价相结合
第二节 写作教学的内容 一、写作素材积累
(一)观察与感受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二)广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二、写作思维训练
(一)分析与综合 (三)求异思维 (四)发散思维
三、想象能力培养
(一)丰富表象积累 (二)指导进行想象的方法
四、写作知识教学
(一)文体知识教学 (二)语言训练
第三节 一、命题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教案讲义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教案讲义

小教本科《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教案小学语文第一册课文例举:第一课:毛主席万岁第二课: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三课: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第四课:爸爸是工人,为革命做工。

第五课:妈妈是农民,为革命种田。

第六课:叔叔是解放军,为革命站岗。

第七课: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

每八课: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第九课: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第十课:为人民服务。

第十一课:……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最怕背的是这篇课文,又长又不懂什么意思,难以记住)第十三课: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自主相对于他主与无主。

叶圣陶“教不为了不教”,自主学习,自能学习是教学的终极目标。

自主学习是尊重个体差异的学习方式,允许学生在进度、内容、方式等方面有自己的选择。

通过学习,学会学习。

自主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与主动意识。

教师的作用更多表现在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形成氛围等方面。

合作学习则强调学习是一种对话与交流。

合作的基础是理解与倾听,倾听作者,倾听同伴,倾听老师。

“一双倾听的耳朵,胜过万两黄金”。

合作学习既强调人人参与,又要求有所分工。

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人对提出的新要求,也有助提高语文学习的时效。

看看几个运用合作教学的案例,你有怎样的想法?同桌互读,夸一夸,学一学。

探究是一种发现性学习的要素。

与接受性学习相比,发现带给学习者快乐是更多为持久的。

“学习者都有一种愿望,想要成为一种探究者与发现者。

”是时代社会对创造性人才要求的体现。

“初生之物,其形必丑”,允许学生不完美甚至犯错误。

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发现的潜能。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学习中主要表现为: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尽信书不如无书。

教师是怕质疑,还是盼质疑?“本事”“陈毅探母”实践。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离不开实践,离不开动手。

查、找、读、搜索、选择--“小珊迪” 。

创新。

“新”,不唯书,不唯师,不怕错。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精品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精品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绪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概述教学目标:学生能掌握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教学重点:理解语文教学论和课程论教学时数:三课时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理论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品质。

(二)研究对象:是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1.课程论:课程论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什么”、“为什么教学”,2.教学论:教学论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学是什么”、“怎么教学”,(三)课程目标:1.帮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了解和探究语文教学的规律,提高其语文教学理论素养;语文教学的理论素养是观念、意识层面的是认知性探究性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文教师的素养;(2)语文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和语文教学的目标;(3)语文课程、教材的建构;(4)语文教学的理念和方法;(5)对教师教学行为和教案的认知。

2.用以指导学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培养其初步的语文教学技能语文教学技能是实践层面的,是操作性、行为性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学校语文知识的反思;(2)语文教学各相关内容的教学常规和方法;(3)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4)语文教学效果的评价(四)、学习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意义1.学习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对中文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

师范院校的突出特征是“师范”。

众所周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等师范院校的中文专业学生绝大多数要成为人民教师。

可以说中文专业的学生经过几年专业学习具备了做教师的专业基础,但是缺乏从事语文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就是架通学生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是实现中文师范生向中学教师角色转换的中介。

2.学习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是中文师范生的立身之本。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事制度将面临着重大的改革,师范生也将面临着就业的难题,用人单位对专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篇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萍乡学院中文系彭豪绪论教学目标:掌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变、性质地位、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等理论知识。

教学重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教学难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演变授课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演变1.国文教授法(1918-1924年)2.国语教学法(1924-1949年)3.语文教材教法(1950-1978年)4.语文教学法(论)(1978-1989年)5.语文教育学(1989-1997年)6.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997-现在)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理论学科,是汉语言文学师范教育专业的一门主要必修课程。

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地位和作用(一)地位高师院校中文系科的必修课程培养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课程集中体现师范性质的重要课程(二)作用增强语文教育理论修养掌握语文教学基本技能提高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四、《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课程性质)课程论研究“为什么教”(教学目标)“教什么”(教学内容)“教学是什么”(教学本质和规律)教学论研究“怎么教”(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得怎样”(教学效果评价)五、《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1.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2.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六、《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方法阅读法、研讨法、训练法、见习法、实习法【小资料】(一)本课程参读著作1.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2.孔庆东等《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3.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4.倪文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彭豪《语文课程教学理论与实务》(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6.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王松泉等《语文课程教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0.刘永康《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二)参读刊物《语文课程标准》(含初、高中,北师大)《中学语文教与学》(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g31)《语文建设》(语文出本社)《中学语文教学》(首都师大)《语文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语文教学通讯》(山西师大)《语文教学与研究》(华中师大)《中学语文》(湖北大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大)《语文月刊》(华南师大)《语文教研》(浙江师大)(三)相关网址中国语文教育网/中国语文网/语文网中网/中国语文教育研究/chinese/语文新课程资源网/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教学目标:认识语文课程性质与特点,掌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初中阶段的“阶段目标”,形成正确的语文课程目标观教学重点:语文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与要求教学难点:“语文”及“语文课程”的含义授课时数:3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性质一、性质问题的历史回顾“语言论”:语文是语言,故语文课程的本质是语言“工具论”:语言是工具,语文课程就是一门工具课程“文学论”:语文课程应以文学教育为主,故文学性是其本质“人文论”:语文是人的思想感情、社会文化的负载工具二、对“语文”含义的理解(一)“语文”名称的演变1.古代类似语文教育是和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结合在一起的,没有独立设科,也就没有名称。

2.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语文单独设科,定名“国文” 。

3.1920年,小学设“国语”,教白话文;初中设“国文”,教文言文。

4.1949年叶圣陶将学科正式定名为“语文”,取代以往“国文”、“国语”的学科名称,自此“语文”学科名称正式开始全国通用。

(二)叶圣陶解释“语文”含义1963年10月撰文说:“什么是语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1964年2月撰文说:“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

”(三)“语文”的现代含义根据语言学理论,“语言”和“言语”有区别。

叶圣陶没有用“言语”一词,是因为我国对语言学的研究起步较晚,那时以“语言”来统称“言语”已是习惯用法,至今为人们所沿用。

所以“语文”的现代含义应该是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的合称。

三、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尽管“语文课程”不等于“语文”,但二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既然“语文”的性质是言语,那么“语文课程”就是言语课程。

具体表述为:语文课程就是以“言语作品”(课文)为主要内容,以“言语活动”(课内外教学)为主要形式,以“言语能力”(读写听说)为主要目标的文化基础课程。

四、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言语能力的实用功能;“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熏陶学生思想感情的文化功能。

2.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综合性(1)目标的多重性、(2)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性(1)学习过程的亲历性、(2)言语运用的技能性3.形象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形象性”:课文中各种鲜活的形象通过描绘性的教学言语,唤起学生头脑中的相关形象并不断生成、变化;学生在语文课上,形象思维十分的活跃。

第二节语文课程的目标一、确定语文课程目标的依据(一)语文课程目标的概念语文课程目标是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规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

(二)确立语文课程目标的依据1.依据国家的总体教育方针2.适应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3.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4.遵循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二、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目标(一)总体设计思路【篇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提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资料1、课程的概念是为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广义: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狭义: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根据自身教育目标的需要,为指导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发展学习者的品格,开发学习者的潜能而有计划地编制的学科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中。

2、“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史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

“三百千干”:《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干家诗》 3、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的全部行为方式。

(其中包括呈示、对话、辅导等主要行为方式和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以及期望等辅助行为方式两大类。

)(对于教学的含义在我国的四种理解:一是学习,指自学和通过人教而学两种不途径的学习;二是教授;三是教学生学;四是教师教和学生学。

)4、语文学科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1)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现象;(2)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5、《礼记.学记》是我国最早的教学论专注。

《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著的最早的较为系统的教学专著。

6、特级老师的代表及其理论内容:(1)于漪:最突出的特色是教书育人的思想。

教师的职责不是教几个拔尖的,应该是教好每一个学生,且要做到心中不仅装书,还装下所有的教学对象。

(2)钱梦龙:创立了“三主四式导读法”。

(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三主”理论,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

“四式”理论,即自读式、教读式、作业式、复读式。

(3)宁鸿彬:重点探索了语文教学中怎样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培养跨世纪的人才服务。

提出学生必须突破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局限,不迷信教师、课本和名人。

(4)魏书生:创立了以语文“知识树”为体系的“六步教学法”。

探索了语文教学中的民主化和科学化问题。

民主化要解决学生愿学的问题,科学化要解决学生会学的内容。

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①定向:就是确定这一课的学习重点。

例如讲《桃花源记》一课,生字有哪几个;词,虚词“焉”的用法,“妻子”“阡陌交通”古今词意的不同;句,这一课的省略句式比较突出,列为重点;译,哪一段是重点。

还要理解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表达的政治理想以及这种思想的局限性。

②自学:学生把课文通读一遍,逐段翻译。

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

③讨论: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把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互相讨论;讨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题去解决。

④答疑:也是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

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

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

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

⑤自测: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由学生拟出一组十分钟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拿出红笔来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⑥自结: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再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

六步教学法以知、情、行、恒相互作用的规律为依据,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7、⑴语文教学的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

⑵四个学段: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⑶五个领域:①识字与写字②阅读③写作④口语交际⑤语文综合性学习8、语文教材的内容要素⑴范文系统⑵知识系统⑶实践活动⑷系统助读系统。

9、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倡导自主性,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综合性学习”都是从学习主体的特点和需要出发的。

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都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亲身体验,做到有所感受,有所发现。

如七年级下册“马的世界”,就是引导学生走进马的世界,感觉马文化熏陶,积累、梳理马文化,国赤对“马的世界”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新的发现。

(2)倡导合作性,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任务中承担个人的责任,大家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进行评估。

在群体活动中增强合作精神。

如八年级上册“莲文化的魅力”。

学生分小组活动,去搜集关于莲的资料,参观莲塘荷池,在组内各种讨论、争辩关于莲的各种问题。

(3)倡导探究性,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的途径。

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支持学生在现成答案之外,寻找“新解”尝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