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达高科收购上海佰金案例分析剖析

合集下载

高级会计师案例分析:企业并购

高级会计师案例分析:企业并购

高级会计师案例分析:企业并购高级会计师案例分析: 企业并购企业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

企业并购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三种形式。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高级会计师案例分析: 企业并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甲公司为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也是全球著名集成电路制造商之一。

基于公司战略目标,公司准备积极实施海外并购。

相关资料如下:(1)并购对象选择。

甲公司认为,通过并购整合全球优质产业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是加速实现公司占据行业全球引领地位的重要举措;并购目标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①应为集成电路设计商,位于产业链上游,且在业内积累了丰富而深厚的行业经验,拥有较强影响力和行业竞争力;②拥有优秀的研发团队和领先的关键技术;③具有强大的市场营销网络。

经论证,初步选定海外乙公司作为并购目标。

(2)并购价值评估。

甲公司经综合分析认为,企业价值/息税前利润(EV/EBIT)和市价/账面净资产(P/BV)是适合乙公司的估值指标。

甲公司在计算乙公司加权平均评估价值时,赋予EV/EBIT的权重为60%,P/BV的'权重为40%。

可比交易的EV/EBIT和P/BV相关数据如表4所示:表4(4)并购融资。

2015年末,甲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0%。

甲公司与N银行存续贷款合约的补充条款约定,如果甲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80%,N银行将大幅调高贷款利率。

贷款利率如提高,甲公司债务融资成本将高于权益融资成本。

(3)并购对价。

根据尽职调查,乙公司2015年实现息税前利润(EBIT)5.5亿元,2015年末账面净资产(BV)21亿元。

经多轮谈判,甲、乙公司最终确定并购对价为60亿元。

甲、乙公司协商确定,本次交易为现金收购。

甲公司自有资金不足以全额支付并购对价,其中并购对价的40%需要外部融资。

混合并购的案例精选

混合并购的案例精选

混合并购的案例精选混合并购是指一个企业对那些与自己生产的产品不同性质和种类的企业进行的并购行为,其中目标公司与并购企业既不是同一行业,又没有纵向关系。

企业混合并购是关系到企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混合并购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混合并购案例篇12011年10月27日,宏达高科(002144)与上海开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自然人金玉祥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决定以自有资金人民币9800万元的价格收购上海佰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100%股权。

佰金公司2010年全年营业收入591.9万元,净利润24.4万元,而2011年前三个季度却完成了4015.9万的营业额,而净利润则高达1317.4万元,根据中京民信给出的评估报告,佰金公司的公允市场价值为10033.52万元,评估增值8817.46万元,增值率高达725.08%。

公司董秘朱海东表示,佰金公司本身拥有的资源良好,并且未来有比较好的预期,而且未来的发展规划也比较符合我们的要求。

为了降低收购风险,宏达设计了特别的交易结构:开兴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金向阳承诺,开兴公司将收到的股权转让款减去应缴所得税后的80%用于二级市场购买宏达高科的股票,而该部分股票在次年的1月1日前不得转让,在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内是按照每年一定的比例转让;而金向阳本人将继续持有开兴公司所有股权不低于9年。

对于2011年至2016年的业绩,金向阳也给出了1000万、1800万、2000万、2500万、2600万、2800万的业绩承诺,如果佰金公司当年完成了业绩承诺,将业绩承诺净利润扣除依法提取的公积金后,全部用于现金分红上缴上市公司,而如若未能完成承诺,将由金向阳用现金补偿差额,如果未能做到,则由宏达高科股价折合相应股份后从开兴公司所持宏达高科中扣除,并由上市公司以总价1元回购并予以注销。

混合并购案例篇21993年10月,李泽楷创立盈科拓展集团,1999年入主得信佳,后更名为盈科动力数码(以下简称“盈动”)。

宏达公司财务管理案例分析

宏达公司财务管理案例分析

一个典型应收账款管理失败的案例一、宏达公司的背景宏达公司是成立于1988年的电器股份制企业,1994年3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宏达公司上市。

该公司经营范围非常广,包括电视产品、空调产品、电子医疗产品、电力设备、机械产品、数码相机、通信及计算机产品等.但彩色电视机是宏达公司的拳头产品,长期在国内占据领先地位。

1997年前后,宏达公司通过大幅降价的策略,确保了在国内彩电市场的领头羊地位。

以后几年中,随着竞争对手竞相降价,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为了让公司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宏达公司迫切希望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通过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发展,以减轻经营的风险。

二、应收账款危机的始末应收账款危机的发生自1996年以来,宏达公司的应收账款迅速增加,从1995年的1900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近50亿元,应收账款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从1995年的0.3%上升到2003年的23。

3%。

2004年,宏达公司计提坏账准备3。

1亿美元,截至2005年第一季度,宏达公司的应收账款为27。

75亿元,占资产总额的18。

6%.宏达公司不仅应收账款大幅度增加,而且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下降,从1999年的4。

67%下降到2005年的一季度的 1.09%,明显低于其他三家彩电业上市公司的同期应收账款周转率.巨额应收账款大幅度减少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1999年的30亿元急剧下降到2002年的-30亿元。

截至2004年年底,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亿元。

2004年12月底,宏达公司发布公告称,由于计提大额坏账准备,该公司今年将面对重大亏损,击昏了投资者以及中国家电业。

受专利费、美国对中国彩电反倾销因素等影响,宏达公司的主要客户-—美国进口商KR公司出现了较大亏损,全额支付公司欠款存在较大困难.KR是宏达公司的最大债务人,应收账款金额达到38。

38亿元,占应收账款总额的96。

4%。

据此,公司决定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当时预计最大计提坏账准备金额为3。

宏达公司案例分析(电大)

宏达公司案例分析(电大)

1、通过本案例,你对人力资源在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工程中的作用有何认识?答:任何一个组织或企业,能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即人力资源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首先,人力资源在企业生存之际,是耐以生存的根基。

一个企业或组织能存活下来,企业盈利是关键,盈利需要管理者有效组织,各种资源充分运用才能实现。

优秀管理者,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在组织或企业存活之时,发挥了根基的作用。

其次,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壮大时,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任何一个组织或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实现创新,也是人力资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最后,组织或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主要靠组织或企业的人力资源来实现。

2、宏达公司的每一项措施具有什么样的意义?试给予分析和评论:宏达公司主要推行了三项大的措施:第一、招才。

通过制订引进人才的战略政策,把人才引进比例与产值、销售额挂钩,实现了人才引进的良性机制。

第二、留才。

通过解决生活困难、工作困难、提供培训发展机会等一系列手段,如解决房子问题、户口问题、增加科研经费投入等,使人才在企业内能扎根,长足发展。

第三、用才。

主张“任人为贤”,营造先进、灵活、具有竞争力的用人氛围,为招才与留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混合并购的案例精选.doc

混合并购的案例精选.doc

混合并购的案例精选混合并购是指一个企业对那些与自己生产的产品不同性质和种类的企业进行的并购行为,其中目标公司与并购企业既不是同一行业,又没有纵向关系。

企业混合并购是关系到企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混合并购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混合并购案例篇120xx年10月27日,宏达高科(002144)与上海开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自然人金玉祥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决定以自有资金人民币9800万元的价格收购上海佰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100%股权。

佰金公司20xx年全年营业收入591.9万元,净利润24.4万元,而20xx年前三个季度却完成了4015.9万的营业额,而净利润则高达1317.4万元,根据中京民信给出的评估报告,佰金公司的公允市场价值为10033.52万元,评估增值8817.46万元,增值率高达725.08%。

公司董秘朱海东表示,佰金公司本身拥有的资源良好,并且未来有比较好的预期,而且未来的发展规划也比较符合我们的要求。

为了降低收购风险,宏达设计了特别的交易结构:开兴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金向阳承诺,开兴公司将收到的股权转让款减去应缴所得税后的80%用于二级市场购买宏达高科的股票,而该部分股票在次年的1月1日前不得转让,在20xx年1月1日至20xx 年月31日内是按照每年一定的比例转让;而金向阳本人将继续持有开兴公司所有股权不低于9年。

对于20xx年至20xx年的业绩,金向阳也给出了1000万、1800万、20xx万、2500万、2600万、2800万的业绩承诺,如果佰金公司当年完成了业绩承诺,将业绩承诺净利润扣除依法提取的公积金后,全部用于现金分红上缴上市公司,而如若未能完成承诺,将由金向阳用现金补偿差额,如果未能做到,则由宏达高科股价折合相应股份后从开兴公司所持宏达高科中扣除,并由上市公司以总价1元回购并予以注销。

混合并购案例篇21993年10月,李泽楷创立盈科拓展集团,1999年入主得信佳,后更名为盈科动力数码(以下简称"盈动")。

借壳法律案例解析分析题(3篇)

借壳法律案例解析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借壳上市作为一种企业并购重组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

所谓借壳上市,是指一家上市公司通过资产置换、股权转让等方式,将非上市公司的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中,从而实现非上市公司间接上市的过程。

然而,借壳上市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复杂,风险较大。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借壳上市案例为切入点,对借壳上市的法律问题进行解析和分析。

案例简介某上市公司甲公司,因经营状况不佳,连续多年亏损,面临退市风险。

为了挽救公司,甲公司管理层决定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实现公司转型。

甲公司通过股权转让,将公司控股权转让给一家非上市公司乙公司。

乙公司通过资产置换、股权转让等方式,将旗下优质资产注入甲公司,实现借壳上市。

然而,在借壳过程中,甲公司管理层与乙公司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引发了多起法律纠纷。

二、案例分析(一)借壳上市的合法性分析1. 股权转让的合法性根据《公司法》和《证券法》的相关规定,股权转让属于公司内部事务,一般情况下,股权转让合法有效。

在本案中,甲公司管理层与乙公司之间的股权转让行为符合法律规定,股权转让协议合法有效。

2. 资产注入的合法性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规定,上市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经证监会审核批准。

在本案中,乙公司将优质资产注入甲公司,属于重大资产重组行为,需要经过证监会审核批准。

然而,由于甲公司管理层与乙公司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可能导致审核过程中存在不公正因素,影响审核结果的公正性。

(二)借壳上市的法律风险1. 利益冲突在本案中,甲公司管理层与乙公司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甲公司管理层希望通过借壳上市实现公司转型,而乙公司则希望通过借壳上市实现旗下资产上市。

这种利益冲突可能导致借壳上市过程中出现不公平现象,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

2. 信息披露不充分借壳上市过程中,信息披露不充分是常见问题。

在本案中,甲公司管理层可能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误导投资者的情况。

借壳法律案例分析题目(3篇)

借壳法律案例分析题目(3篇)

第1篇摘要:借壳上市作为一种常见的资本运作方式,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以A公司借壳B公司为例,通过对借壳上市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借壳上市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为我国企业借壳上市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案例背景A公司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由于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影响,公司经营状况逐渐恶化,资金链紧张。

为摆脱困境,A公司决定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实现资产重组。

B公司是一家拥有上市资格的壳资源公司,具备一定的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

A公司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手段,成功借壳B公司,实现了上市目的。

二、借壳上市的法律问题分析1. 上市公司壳资源转让的法律问题在借壳上市过程中,A公司首先需要购买B公司的壳资源。

根据《公司法》和《证券法》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壳资源转让需符合以下法律要求:(1)转让方和受让方均需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如注册资本、净资产、盈利能力等。

(2)转让价格需公允合理,不得低于公司净资产。

(3)转让程序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包括股权转让协议、股东大会决议、信息披露等。

2. 资产重组的法律问题A公司借壳B公司后,需要对B公司的资产进行重组,以提升公司整体实力。

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可能涉及以下法律问题:(1)资产评估问题。

资产评估是资产重组的基础,需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

(2)债权债务处理问题。

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需妥善处理原公司的债权债务,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3)关联交易问题。

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关联方之间的交易需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避免利益输送。

3. 信息披露的法律问题借壳上市过程中,A公司需对相关信息进行披露,包括股权转让、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等。

信息披露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1)信息披露义务。

上市公司有义务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相关信息。

(2)信息披露方式。

上市公司需通过指定媒体、证券交易所等渠道进行信息披露。

(3)信息披露责任。

若信息披露存在虚假、误导性陈述等违法行为,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人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借壳法律案例解析分析题(3篇)

借壳法律案例解析分析题(3篇)

第1篇借壳法律案例解析与分析一、引言借壳上市,作为资本市场的一种特殊现象,指的是一家上市公司通过购买、置换等方式,取得另一家公司的控制权,从而实现其上市的目的。

这一行为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屡见不鲜,但由于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因此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争议和纠纷。

本文将通过对一个典型的借壳上市法律案例进行解析,分析其中的法律问题和风险,以期对相关法律实践提供参考。

二、案例背景2016年,某A股上市公司A公司因经营状况不佳,股价长期低迷。

为改变现状,A 公司决定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

经过一系列谈判和资产置换,A公司最终与一家名为B的公司达成协议。

B公司将其旗下的资产注入A公司,A 公司则将其部分资产出售给B公司,实现了借壳上市。

三、案例分析(一)借壳上市的合法性分析1. 《公司法》规定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章程,并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

”在本案例中,A公司通过资产置换实现借壳上市,属于公司的重大事项,应当依照《公司法》的规定,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

2. 《证券法》规定《证券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上市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方案,并经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决议。

”在本案例中,A公司进行借壳上市,属于重大资产重组,应当依照《证券法》的规定,制定方案并经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决议。

(二)借壳上市的法律风险1. 信息披露风险借壳上市过程中,涉及大量的信息披露,如资产评估、交易价格、关联交易等。

若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及时,可能引发投资者的质疑,甚至引发诉讼。

2. 监管风险借壳上市涉及多个监管部门,如证监会、国资委等。

若不符合监管要求,可能被监管部门处罚,甚至导致借壳上市失败。

3. 法律纠纷风险借壳上市过程中,可能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如股东、债权人、员工等。

借壳法律案例分析题目(3篇)

借壳法律案例分析题目(3篇)

第1篇一、引言借壳上市是指一家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家非上市公司,将其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中,从而使非上市公司实现上市的过程。

近年来,借壳上市在我国资本市场中日益频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以A公司借壳B公司为例,对借壳上市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二、案例分析(一)案情简介A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注册资本为1亿元。

B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纺织业务,注册资本为2亿元。

2010年,A公司通过收购B公司全部股份,实现了借壳上市。

(二)借壳上市的法律问题分析1. 合同法律问题(1)股权转让合同在借壳上市过程中,A公司收购B公司全部股份,双方签订了股权转让合同。

该合同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包括合同的成立、生效、履行、变更和解除等方面。

此外,股权转让合同还应当符合《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如股权转让的审批程序、信息披露等。

(2)资产转让合同A公司将自身资产注入到B公司,双方签订了资产转让合同。

该合同应当明确资产的范围、价值、转让方式、支付方式等。

同时,合同还应符合《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如资产评估、信息披露等。

2. 证券法律问题(1)信息披露借壳上市过程中,A公司和B公司均需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公司重大事件、关联交易等。

在借壳上市过程中,A公司和B公司应当披露股权转让、资产注入、公司治理结构等重大事项。

(2)监管机构审批借壳上市涉及多个监管机构的审批,如证监会、证券交易所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重大事项需经证监会审批。

在借壳上市过程中,A 公司和B公司需向证监会提交相关材料,如股权转让合同、资产转让合同、审计报告等。

3. 税收法律问题借壳上市过程中,A公司和B公司需缴纳相关税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纳税人应当依法纳税。

在借壳上市过程中,A公司和B公司需缴纳的税费包括股权转让税费、资产转让税费等。

借壳法律案例分享材料(3篇)

借壳法律案例分享材料(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借壳上市,是指一家上市公司通过资产置换、资产注入等方式,将非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实现非上市公司间接上市的过程。

在我国资本市场,借壳上市因其快速、高效的特点,成为许多企业实现上市梦想的重要途径。

然而,借壳上市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复杂,风险较高。

本文将分享一个典型的借壳法律案例,分析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及应对策略。

二、案例简介本案涉及两家上市公司:甲公司和乙公司。

甲公司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上市公司,因经营不善,股价持续低迷。

乙公司是一家拥有优质资产的非上市公司,希望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

以下是本案的详细经过:1. 甲公司提出借壳方案:甲公司董事会提出将乙公司100%的股权注入甲公司,实现乙公司借壳上市。

方案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甲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借壳上市申请。

2. 证监会审查:中国证监会审查了甲公司的借壳上市申请,并要求甲公司补充说明借壳上市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影响。

3. 甲公司整改:根据证监会的意见,甲公司对借壳方案进行了整改,包括优化乙公司股权结构、提高乙公司资产质量等。

4. 证监会批准:经整改后的借壳上市方案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批准。

5. 借壳上市完成:甲公司完成与乙公司的资产置换,乙公司成功借壳上市。

三、案例涉及的法律问题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1. 借壳上市的合法性: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借壳上市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如上市公司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等。

本案中,甲公司通过整改,满足了证监会的要求,保证了借壳上市的合法性。

2. 信息披露义务:借壳上市过程中,上市公司需要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相关信息,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

本案中,甲公司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及时披露了借壳上市的相关信息。

3. 资产评估问题:借壳上市过程中,需要对注入的资产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公允价值。

本案中,甲公司聘请了具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对乙公司资产进行了评估,确保了资产评估的客观、公正。

宏达公司债权包案例分析报告

宏达公司债权包案例分析报告

债权包资产核算案例分析报告--以宏达资产管理公司为例任课教师:刘万丽小组编号:第一小组小组成员:王亚静梅鹤王晶晶曾婧姝杨彦伟胡福娥目录一、案例背景 (1)二、案例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 (1)(一)宏达公司债权包关于资产的定义与内涵 (1)(二)作为企业负责人对企业债权包不良资产进行核算 (1)(三)针对债权包中的五项债权分别提出价值认定方案 (2)(四)本案例债权包的风险管理方案 (3)三、总结与反思 (4)一、案例背景本案例讨论了宏大资产管理公司购买的特殊资产—债权包的会计处理问题。

宏达公司低价购入了债权包,为本年绩效目标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债权包中各项不良贷款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的债权存在多个债权人,有的债权发生了担保人变更,有的债权抵押品是限售股,有的债权使用的是重复抵押品。

债权包中的各项资产究竟以何种方式进行确认和计量,本文进行了如下讨论。

二、案例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一)宏达公司债权包关于资产的定义与内涵关于此案例我组首先分析了宏大公司以1000万元的低价从城市商业银行购入的这个所有权有瑕疵的债权包的实质,并进而得出结论:此债权包属于该公司的一项资产。

所谓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这里关于资产的确认要求有几点需注意:第一,资产的经济内涵是资源。

而宏大公司从城市商业银行购入的债权包正是以货币形式存在的一种无形的资源;第二,作为资产的资源应为该企业现在所拥有或者控制。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得知,宏大公司已具有此债权包的所有权,尽管此债权包中的债权瑕疵程度不同,但都为宏大公司所拥有;第三,作为资产的资源必须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

宏大公司以1000万元的低价购入了债权金额高达2200万元的债权包,虽然存在着限售股、债务担保人的变更等各种问题,但也有诸如红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比较优良的债权,关于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问题那是毋庸置疑的;最后,作为资产的资源其成本必须能够用货币进行可靠的计量。

4-7--分众传媒借壳宏大新材案例分析

4-7--分众传媒借壳宏大新材案例分析

分众传媒借壳宏大新材案例分析方案简介1、股权置换宏达新材以截至评估基准日全部资产及负债与分众传媒全体股东持有的分众传媒100% 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

2、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置入资产与置出资产的差额部分由宏达新材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自分众传媒全体股东处购买。

其中,向FMCH 支付现金,购买其所持有的分众传媒11% 股权对应的差额部分;向除FMCH 外的分众传媒其他股东发行股份,购买其所持有的分众传媒89% 股权对应的差额部分二)发行前后股权结构本次交易构成借壳上市,交易完成后,Media Management(HK)将持有宏达新材145,497.89 万股股份,持股比例达24.77%, 成为宏达新材的控股股东,江南春将成为宏达新材的实际控制人。

2 分众传媒VIE 架构建立及拆除的情况(一)分众传媒VIE 架构设立2005 年3 月,分众传媒、分众数码、江南春、余蔚、分众传播(及其下属境内经营实体)分别签署了一系列的VIE 协议。

根据上述协议安排,FMHL 间接控制的分众传媒、分众数码通过VIE 协议控制分众传播及其下属境内经营实体的日常经营、高管选聘以及需获得股东批准的重要事务,从而实现FMHL 对分众传播及其下属境内经营实体的实际控制。

(二)FMHL设立及境外上市2003 年4 月,Focus Media Holding Limited (分众传媒原境外母公司, 原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下称FMHL )设立于英属维京群岛(2005 年 4月,FMHL 住所地址变更为开曼群岛),设立时向JJ Media Investment Holding Ltd. 、Yibing Zhou 、China Alliance Investment Ltd. 和SB China HoldingsPte.,Ltd. 发行了股票。

JJ Media Investment Holding Ltd. 的唯一股东为江南春先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人力资源的整合
此次收购后,公司将派驻管理人员进行管 理,可能存在不能快速有效 融合,从而影 响管理效率、营销创新、市场开发的风险。 公司将加大双方 沟通和交流力度,实现优 势互补,促进双方在经营发展方面实现全面 的整合。
4.业务的整合
收购上海佰金医疗器械公司,实施产品结 构调整,在继续做强汽车内饰面料的同时 ,大 力开拓市场前景广阔的专用面料产品。做大 医疗器械业务,公司看好医疗器械行业的前 景及高盈利,将其作为未来几年的发展重心。 上海佰金销售渠道优势强大,将借助上市公 司资金优势开发多项新业务。宏达高科在 2010年下半年完成威尔德吸收合并后,盈利 能力已大幅提升,上海佰金的加入将进一步 加速公司的整体发展。
被收购方简介
上海佰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上海佰金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具备较为优质 的客户资源,与国际、国内多家医疗设备厂商、经 销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其人力资源、营销网络 和客户关系等无形资产的价值不容小觑。 现公司主要代理品牌: ①PHILIPS医疗部的全线产品 ②美国史帝瑞的清洗、消毒、灭菌、无影灯、手术 床、吊塔; ③波兰EMED的电外科工作站; ④德国STEPHAN的成人、儿童呼吸机等国际主流品牌。
合并项目与公司战略目标的关系
宏达高科进军医疗器械行业的目标明确,根据评估报 告,佰金公司的增值率高达725.08%,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宏达高科可以先通过纵向并购威尔德进军医疗器械行业, 然后通过横向并购上海佰金快速实现规模效应,进一步发 展医疗器械业务,提升行业地位。 对于宏达高科来说其主营业务为经编业务,医疗器械 行业经验几乎没有,其要面对的是开拓一个全新的市场, 面对着营销网络的,市场占有率,转换成本,时间成本进 入新行业的壁垒,宏达高科可以利用被收购企业的原料来 源,销售渠道和已占有的市场,大幅度减少发展过程中的 不确定性,降低风险和成本。
从下表中财务数据中可以看出,佰金公司在经过2011年第四季度和2012年的第一季度的整合下, 其盈利能力和获取现金流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主营业务收入也有所提高,尤其是在主营业务成本 提高了37.10%的同时,净利润也提高了45.83%,可见并购的协同效应显著。
项目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 业务收入的比例 主营业务利润 其他业务利润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 的比例 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 的比例 利润总额 所得税 A(2011年12月末) 5.88 4.25 72.28% 0 -0.84 0.80 100.00% 0.09 11.25% 0.80 0.10 B(2011年9月末) 4.22 3.10 73.46% 0 -0.68 0.57 101.79% 0.09 16.07% 0.56 0.08 同比增长(A比B) 39.34% 37.10% -1.61% 0 31.25% 40.35% -1.76% 100.00% -30.00% 42.86% 25.00%
并购动因分析
1、经营协同效应的分析
横向并购上海佰金快速实现规模效应,是管理成谋求并购经营的协 同效应的一种体现,借助上海佰金和威尔德获得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 实现经营的协同,一是使其在行业中存在规模经济,二是使其并购后形 成的子公司存在范围经济,资源互补。
2、财务协同效应
1.业务协同:本次收购上海佰金,是为了增强医疗器械的营销渠道, 与此前并购的深圳威尔德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形成业务协同,弥补威尔德的 营销短板。 2.销售协同:通过整合佰金公司销售渠道优势,将打通公司医疗器械 产业链。佰金公司拥有强大的销售实力和背景,将充分整合公司现有的渠 道优势,弥补威尔德的营销短板。借助佰金公司的渠道优势,威尔德的销 售增长或将迎来拐点,促使上市公司向医疗器械多元化的战略目标加速前 进,有利于提升整体 比例 未分配利润
0.70
87.50% 1.36
0.48
85.71% 1.18
45.83%
2.09% 15.25%
幅营从 提能左 高力图 ,有中 但所可 偿改以 债善看 能,出 力获, 有利企 所能业 下力的 降大经

并购之后的整合分析
1.战略的整合
在现有医疗设备代理业务拓展的基础上, 向前端拓展,做进口医疗设备的中国总物 流商或总代理商。 佰金公司的经营团队具有较丰富的行业从 业经验,与多家国外知名医疗设备企业建 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随着现有医疗设备 代理业务突破资金 瓶颈后的拓展,与这些 知名医疗设备企业的合作深度及影响力必 将进一步 扩大,在此基础上,借助上市公 司平台所构建的资金实力及品牌优势,未 来公司可以从现有的进口医疗器械国内分 销代理商上升为中国总物流商或 总代理商, 从产业链现有位置向前端推移,有助于进 一步扩大公司规模、提升话语权、构筑核 心竞争优势,对佰金公司发展具有深远意 义
收购方简介
宏达高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宏达高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浙江宏达经编股 份有限公司。2010年8月实施并购重组更名,已初步形成 以经编面料、医疗器械、贸易和产业投资为主的产业格 局。其中医疗器械产业: 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威尔德医疗电子有限公司是拥有 一支高素质的管理、科研、生产、营销等专业人才队伍、 拥有先进的成套医疗电子产品检测、生产、调试设备的 自动化生产线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取得了国家 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各种专利三十几项和CMD、CE认证等证 书,是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医疗 设备制造商和销售商。
宏达高科收购上海佰金案 例分析
目录
1、案例简介
2、收购方简介 6、并购之后的整合分析 3、被收购方简介 7、对其他企业、该行业并 4、合并项目与公司战略 购的启示 目标的关系
5、并购动因分析
案例简介
宏达高科收购佰金
宏达高科于2011年10月27日与上海开兴医疗器 械有限公司、自然人金玉祥先生签署了《股权转让 协议》。 公司以自有资金人民币9,800万元的价格收购 上海佰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股东所持有佰金公司 100%股权。其中以人民币9,702万元收购上海开兴 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所持有佰金公司99%股权;以人 民币98万元收购金玉祥先生所持有佰金公司1%股权。 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佰金公司100%股 权,佰金公司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