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鲁教版《氧气》教案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氧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在化学学科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对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氧气这一单元的学习既有兴趣,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气体的制备、收集、储存等实验操作已有所接触,但对于氧气的特殊性质和制备方法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强实验演示与指导。
1.性质:强调氧气的助燃性、氧化性等关键性质,要求学生能运用这些性质解释化学反应。
2.制备方法:回顾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强调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应用:总结氧气在生活、工业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氧气的价值。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氧气在环保、医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制备与性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实验设计能力。
2.利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采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使学生对氧气的相关知识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a.采用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氧气的性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b.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主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c.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教学策略:
《氧气》教学设计(通用3篇)
《氧气》教学设计(通用3篇)《氧气》教学设计(通用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展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展。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适宜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氧气》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性质及用途,能用实验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联系生活经历,认识纯洁物和混合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空气的组成的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重点:知道空气的组成,掌握各成分的性质及用途。
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课型:探究型,多媒体试管、针筒、打气筒、锥形瓶、集气瓶、水槽、燃烧匙、橡皮塞、烧杯、导管、止水夹、酒精灯、红磷、硫酸铜、澄清石灰水、火柴。
情景导入:出示一幅驿亭风景图片,教师感觉空气清晰。
讨论1:收集一瓶驿亭清晰空气的方法。
(请同学收集)讨论:空气有哪些成分组成。
一、空气的组成成分及性质1、演示实验:无水硫酸铜遇水显蓝色引导学生思考:1、将这一现象应用实验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2、根据平时的观察,生活还有哪些现象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学生:1、冰过的瓶子外面有水珠2、冬天教室窗上有一层水雾3、置于空气中的饼干会受潮2、演示实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结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含量较少3、演示实验:取一瓶空气和一瓶氧气,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先后插入两个集气瓶中,观察木条在两个集气瓶中燃烧的剧烈程度是否相同。
结论:空气中氧气含量并不高4、探究:氧气在空气中占多大比例实验原理:红磷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容器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正好填补消耗掉氧气的体积,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初三化学氧气教案
初三化学氧气教案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常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初三化学氧气教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初三化学氧气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氧气的主要化学性质;2、视察和描写木炭、铁丝、蜡烛等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二)能力目标:逐渐体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目标: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三、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进行视察、描写和分析。
四、教学进程【引入新课】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块上一节课,我昨天从集市上买了一个很漂亮的小鱼缸,顺便买了6条金鱼放在里面,可今天早上发觉我的金鱼全飘在了水面上,请同学们帮我分析一下多是什么原因?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与人类生活关系非常密切,难怪人们常说“氧气是养生之气”。
了解物质的性质是认识物质的主要环节,氧气到底有哪些性质呢?是我们今天探究的主要内容。
出示一瓶氧气,请学生们视察【提出问题】①在通常情形下氧气的色、态、味?并通过你的视察描写其化学性质。
学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提供资料】课件上提供资料: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密度比空气略大)【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水中溶解有氧气吗?学生:有问:什么事例能证明学生可能回答水中有生物存在,生物离不开氧气【图片】河塘中的增氧机问:水中有氧气,又为何用增氧机,说明水中溶解的氧气多不多,易溶解在水中吗?学生回答--不易引出水中溶有氧气,水中溶有氧气不多(氧气不易溶解于水),指导学生归纳出氧气的溶解性。
学生:氧气的溶解性是不易溶于水。
师: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条件改变固态氧、液态氧是什么色彩?实验证明,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变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4-3《氧气》教学设计
课题:4.3《氧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记住所用药品的状态,理解该反应的装置特点、操作顺序和所用的仪器。
学会检验、验满和收集的方法,并能指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优点。
理解催化剂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提出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的问题,让学生边讨论边操作,探究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和反应条件。
通过实验,认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药品选择、仪器组装、气体收集和检验、验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最后尝试设计其他的制取氧气的装置,并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科学素养。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彼此合作的意识。
【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分两部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氧气的性质,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从整套教材的编写来看,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为以后学习氧气的性质和二氧化碳制取起到铺垫的作用,因此要从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分析归纳学习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装置和操作。
难点:通过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探究,得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对催化剂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实验所需仪器及药品。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问题讨论法。
【教学过程】催化剂(二)反应原理:(三)发生装置:(四)收集方法: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投影】小资料:1.将反应后的二氧化锰过滤、干燥、称量,发现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发生改变。
2.将称量后的二氧化锰再次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发现有大量气泡冒出,该气泡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板书】【板书】反应原理:过氧化氢水+氧气讨论:选择哪些仪器可以组装发生装置?巡视、评价学生组装的装置:……“活动天地4-3”思考3: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是什么?评价学生的回答:……很好!讨论:那么可以选择哪些方法进行收集氧气?选择的依据是什么?【投影】小资料:通常状况下,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在0℃,1个标准大气压下,其密度为1.429g/L,观看老师提供的资料,边看边思考……分析、总结: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初中化学 氧气 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操作。
3. 理解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总结能力。
教学重点:1. 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操作。
3.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1. 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实验现象和原因。
2. 氧气的制取方法的实验操作。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集气瓶、酒精灯、导管等。
2. 实验试剂: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木炭、铁丝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氧气吗?氧气有什么作用?2. 回答: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2. 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木炭燃烧实验:将木炭放在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实验现象。
2. 铁丝燃烧实验: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在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实验现象。
四、学生实验操作(15分钟)1. 过氧化氢制氧气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2. 氧气验满实验: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实验现象。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总结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操作。
3. 强调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了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总结能力。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鲁教版九上化学4.3氧气(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医院、工厂等,引导学生了解氧气的重要性。
2.提问:“氧气是如何被发现的?氧气的性质是如何被揭示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讨论、总结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自我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五、教学效果
1.学生能够准确回答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等相关问题。
2.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展示对氧气性质的理解。
4.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氧气的概念、制法和收集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引导学生观察氧气的颜色、气味、密度等,并进行实验验证。
3.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氧气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等性质,并分析化学反应原理。
2.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展示对氧气性质的理解。
3.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医院、工厂等,让学生了解氧气的重要性。
2.设计实验现象,如氧气的助燃性、供给呼吸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氧气的特性。
2.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对氧气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
3.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小组内积极交流、分享想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养成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3.认识到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节约和环保意识。
初三化学氧气教学的教案(精选5篇)
初三化学氧气教学的教案(精选5篇)初三化学氧气教学的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初三化学氧气教学的教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初三化学氧气教学的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气体的方法。
2、能够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与操作方法,会根据生成物的性质选择收集方法。
3、学会边实验、边讨论、边探究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探讨。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仪器、装置的探讨。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准备:酒精灯、大试管、铁架台(带铁夹)、导管(带胶塞)、集气瓶、水槽、棉花、高锰酸钾、火柴、药匙、纸槽、小木条五、教学过程一、实验室制法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a. 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 二氧化锰+氧气KMnO4 K2MnO4 MnO2 O2b.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c. 实验步骤:a).查: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
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b). 装: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c). 定: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d). 点: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e). 收: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或向上集气法。
f). 离:移离导气管。
g). 熄:熄灭酒精灯d.注意事项: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b).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节氧气教案(新版)鲁教版
- 我将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 我将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如阅读材料和视频资源,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
3. 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实施:
-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使用实验和案例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 氧气的性质
2. 氧气的制法
3. 氧气的用途
教学难点:
1. 氧气分子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 氧气的工业制法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用具:酒精灯、试管、铁丝、木炭等。
2. 教学课件:有关氧气的图片、视频等。
- 知道氧气的用途,如炼钢、焊接、急救等。
- 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氧气现象。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提高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课堂展示和点评,学生能够提升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对空气的了解。
2. 提问:同学们知道氧气吗?氧气有什么作用?
二、探究氧气的性质(15分钟)
1. 实验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步骤:
(1)取一根细铁丝,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
(2)将加热后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实验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氧气的制法和运用。
3.理解氧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多媒体课件。
–化学反应演示器材。
–实验工具和化学药品。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材,并做好笔记。
–准备实验材料和化学药品。
教学内容及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氧气与人们生活、工业生产、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联系。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观察实验(20分钟)–在实验室中进行氧气的制法和性质的观察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使用反应演示器材演示氧气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内容如下:–实验1:加热KClO3,制取氧气。
–实验2:观察氧气的颜色、重量、与燃料的反应等特性。
3.新知讲解(3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氧气的制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运用等方面的知识点,配合文字、图片、动画、实验演示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氧气的相关知识点。
4.合作学习(30分钟)–学生分组,就氧气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等方面的使用进行探究和讨论,然后汇报出来。
鼓励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5.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讲述氧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鼓励学生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做出反思。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学习讲解、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手段,旨在让学生全面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在工业生产、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同时,在课前的导入环节中,通过展示氧气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在黑板上和多媒体课件上详细地讲解了氧气的制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知识点,并通过实验演示器材的使用,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氧气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性质。
九年级上册化学氧气教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氧气教案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氧气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检验方法,知道碳、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能够写出这些反响的文字表达式;知道氧气具有氧化性。
3.掌握化合反响的特点并能利用该特点对反响的类型进行准确地判断,掌握化合反响、氧化反响、缓慢氧化等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知道氧化反响有剧烈和缓慢之分,并能举出相应的反响实例。
情景导入:1.凭借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你能说出你对氧气都有哪些认识吗?(只要是与氧气相关的内容都可以,每位同学均可参与展示)2.在大家罗列了有关氧气的很多内容后,我们能否将这些内容进行归类呢?知识回忆: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最多的是_______,其次是_______,还有_____和_____等。
2、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这是氧气的什么性质?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3、红磷能在氧气中燃烧,这表达了氧气的什么性质?自主学习:一、氧气的物理性质:(出示一瓶氧气。
)讨论交流:①请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
②想一想,氧气有味吗?③氧气溶于水吗?④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归纳填空】氧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三态变化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2-2】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实验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
实验思考:木条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实验结论】:氧气能。
讨论交流: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教师演示:【实验2-3】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现象】:①硫在空气中能燃烧,发出色火焰;②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色火焰. ③都生成一种__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
④放出热量。
【实验思考】: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有关表达式】:硫 + 氧气二氧化硫 S + O2 SO2讨论交流:二氧化硫对空气会造成严重污染。
1.烟花、爆竹中的火药是由木炭、硫磺等物质组成的,为什么北京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2.二氧化硫易溶于水,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为什么留有少量水?教师演示:【图2-12】木炭在空气和氧气燃烧的实验把红热的木炭慢慢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燃烧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继续观察。
初三的化学氧气教学教案(精选5篇)
初三的化学氧气教学教案(精选5篇)初三的化学氧气教学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初三的化学氧气教学教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初三的化学氧气教学教案(精选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研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的品质。
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
重点、难点: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设计【引入】了解空气中的主要成份氧气引入新课。
【引言】化学上学习和研究一种物质,一般都是从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三个方面着手。
【板书】一、氧气的化学性质:【提问】什么叫化学性质?【学生回答】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引导学生看书】根据化学性质的要求引导学生看书P11【归纳板书】1、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
2、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克/升,(空气密度1.293克/升)。
3、加压.降温条件下:淡蓝色液体、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投影】课堂练习1、液态氧为__色,由气态氧变为液态氧属于___变化。
【提问】什么叫化学性质?【学生回答】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板书】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碳的燃烧【实验】【实验1-2】【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板书】现象:①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点燃化学方程式:C + O2 === CO2【板书】2. 硫的燃烧【实验】【实验1-3】【归纳板书】现象: 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②放出热量;点燃③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氧气》教案精选七篇
《氧气》教案《氧气》教案「篇一」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掌握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催化剂的探究和阅读有关材料,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及催化作用。
实验准备:1、药品: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2、仪器:大试管,酒精灯、木条、火柴,集气瓶、水槽。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旧识回顾: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什么性质?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2、情景导入:出示氧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图片,指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纯净的氧气,那如何制得纯净的氧气呢?3、探究新课[实验2—5]:过氧化氢制氧气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现象:结论:过氧化氢氧气+水讨论:1、用过的二氧化锰能否再用?[实验2—6]:在用过的二氧化锰中再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能否再次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1、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一变二不变)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3、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出具有催化作用。
探究: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现象:高锰酸钾是暗紫色的固体,加热后能产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氧气。
同时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加热结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讨论:用加热过氧化氢与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的反应与化合反有什么不同?明确: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一变多A C+B第二课时:实验室制氧气1、旧识回顾:实验室用什么药品制氧气?2、探究新课:思考:实验室采用什么装置来制取氧气?出示:图2-17和图2-18讨论:1、在图2-17和图2-18中,使用了哪些仪器?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3、如何检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4、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学生陈述:略教师演示:实验室制氧气的过程强调注意事项:1、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方可进行实验。
鲁教版初中化学氧气教案
鲁教版初中化学氧气教案
1. 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了解氧气的制备方法;
3. 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教学重点】
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氧气的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
1. 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 氧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教学准备】
实验仪器材料:实验室用氧气发生装置、蜡烛、燃烧瓶、水银芯气压计等;
教学资料:图片、视频、PPT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
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可以支持燃烧;
(2)氧气是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气体,呼吸过程中人们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 氧气的制备方法:
(1)实验室制备方法:利用加热过氧化氢、过氧化银或氯酸钾等化合物,产生氧气;(2)其他制备方法:通过电解水、光解水或采用化学方法等。
三、实验演示
教师操作实验室用氧气发生装置制备氧气,然后用氧气瓶充气,用蜡烛进行燃烧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氧气的性质。
四、讨论
引导学生探讨氧气的制备方法和用途,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思考。
五、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醒学生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复习。
【作业布置】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回答提出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课堂反思】
本节课采用实验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氧气的制备方法和性质,学生的反应热情高涨,实验效果较好。
下节课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初中鲁科版化学氧气教案
初中鲁科版化学氧气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作用。
2. 掌握氧气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
重点难点:
1. 氧气的性质和作用。
2. 氧气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实验器材:试管、蜡烛、黑纸、灯心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用实验器材展示氧气的性质和作用,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氧气的性质和作用(10分钟)
1. 教师讲解氧气的性质和作用,包括颜色、味道、重量等方面。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了解氧气的性质和作用。
三、实验(15分钟)
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在试管中倒入水,插入灯心草,在灯心草上方放置一个黑纸,在灯心草下方点燃蜡烛。
2.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四、总结(5分钟)
1. 学生回答问题:氧气对燃烧的影响是什么?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氧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五、课堂延伸(10分钟)
教师可展示更多氧气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氧气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学生回家整理本节课的笔记。
2.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与氧气有关的现象或实验,写一篇小论文。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氧气的性质和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增强了对化学知识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氧气-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氧气-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了解氧气的工业应用和生命活动中的作用;3.掌握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方法;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二、课前预习1.阅读相关课本内容;2.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了解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氧气,并让学生讨论一下氧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理论讲解(30分钟)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臭,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与其他元素发生氧化反应,如与铁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铁锈。
3.氧气的工业应用:用于燃烧、氧气气瓶、氧气焊接等。
4.氧气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呼吸、新陈代谢。
3. 实验示范(20分钟)演示制备氧气的实验过程,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氢氧化钠、过氧化氢、试管、烧杯、酒精灯。
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氢氧化钠放在烧杯中,并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2.将过氧化氢倒入试管中,插入盖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3.用酒精灯加热过氧化氢,观察试管中氧气的产生。
4. 实验操作(30分钟)让学生自己进行氧气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实验内容:制备氧气、烧结铁粉。
实验材料:氢氧化钠、过氧化氢、铁粉、试管、烧杯、酒精灯。
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示范中的步骤,制备出氧气;2.将铁粉放在试管中,并加入少量氧气;3.使用酒精灯加热试管,观察铁粉的变化。
5. 总结(10分钟)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别是什么?2.氧气的工业应用和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有哪些?3.在实验中,如何制备出氧气?如何观察出氧气的产生?四、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笔记;2.阅读相关课本内容,扩展对氧气的了解;3.熟记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方法,为下节课的讨论做准备。
鲁教版化学氧气教学设计
鲁教版化学氧气教学设计导言:氧气是化学中的重要实验剂和工业原料,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实践价值。
通过合理设计氧气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氧气的性质、制取方法以及应用领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本文将针对鲁教版化学课程,设计一堂关于氧气的教学活动,以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
一、教学目标本课程通过氧气的实验演示和相关知识讲解,旨在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理解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2. 掌握氧气的颜色、氧化性质以及与其他物质的反应等知识;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等科学实践能力;4.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氧气的性质通过讲解和实验演示,向学生介绍氧气的性质,包括氧气的无色、无味、无臭等特点以及氧气的密度、溶解性等相关知识。
2. 氧气的制取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和实际操作,向学生展示氧气的制取方法,重点介绍分解过氧化氢和加热氢氧化钠两种制取氧气的方式,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
3. 氧气的氧化性质通过实验演示和实例分析,向学生介绍氧气的氧化性质,包括与金属、非金属以及有机物质的反应等,并帮助学生理解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和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背景知识。
例如:“你知道氧气是什么吗?有什么特点?”“氧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板书和讲解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氧气的性质、制取方法和氧化性质等相关知识点,并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实验演示教师利用实验仪器和材料,进行实验演示,展示氧气的制取和氧化反应等实验过程,让学生亲眼目睹和体验氧气的性质和变化。
4. 学生实验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氧化反应实验,提供必要的实验指导和安全保障,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5. 讨论和总结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和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所学知识,加深对氧气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出结论,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的性质》教案及反思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的性质》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氧气的性质》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中一节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氧气的基本性质、氧气与物质的反应以及氧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实验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描述氧气与常见物质的反应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与常见物质的反应。
【教学难点】: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能准确描述和解释实验现象。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已经学习了空气的组成,对氧气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和生动的讲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氧气的性质。
五、教法和学法:1. 实验教学法:通过氧气与木炭、铁丝的反应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氧气的化学性质。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自我探索答案。
3. 互动教学法:组织小组讨论,分享观察结果,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旧知:回顾八年级学习的空气的组成,特别是氧气在空气中的比例。
2. 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呼吸?氧气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深入学习氧气的性质,让我们一起探索氧气的奥秘。
(二)、新知讲解1. 物理性质:展示氧气的样品,介绍氧气的颜色、气味、状态等物理性质,同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找出氧气的其他物理性质。
2. 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从而得出氧气的助燃性。
再通过其他反应(如硫磺在氧气中燃烧)进一步验证氧气的氧化性。
3. 氧气的用途:让学生阅读课本,找出氧气在医疗、工业、生活等方面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 B、 D
谢 谢
五、缓慢氧化: 进行很慢,甚至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叫缓 慢氧化。
例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 农家肥料的腐熟、铁和铜的生锈
是否需 要氧气 反应 类型 氧化 反应 氧化 反应 进行 程度 剧烈 不剧 烈 放热 多少 放热 多 放热 少 是否 发光 发光 不发 光
红热 的木 炭自 上而 下缓 慢伸 入集 气瓶 中
反应物 反应物 名称 的色、 味、态
在空气中 燃烧现象
在氧气中燃 烧现象
文字、 符号表 达式
注意事 项
( 2) 硫磺
s
淡 黄 色 固 体
发出微弱 的淡蓝色 火焰,同 右。
发出明亮的 硫+氧气 蓝紫色火焰, 点燃 放出热量, 生成有刺激 二氧化硫 性气味的气 体。
集气瓶 中要放 些水, 可以吸 收二氧 化硫 (二氧 化硫有 毒)。
【课本讨论题】 木炭和硫在空气中燃烧与在 氧气中燃烧现象一样吗?这说明了什么?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是与空气中 的氧气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 于氧气的含量,氧气含量越高,燃 烧越剧烈。
反应物 反应物 名称 的色、 味、态
在空气中 燃烧现象
•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其中一种元素是氧。水(H2O)二氧 化碳(CO2 )简称:二中有氧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反应的化学反应。
实验成功的注意事项:
①火柴的作用: 引燃铁丝 ②将铁丝绕成螺旋状: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③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 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而使铁丝不 能顺利燃烧 ④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 层细沙: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⑤ 用砂纸磨掉铁丝表面的铁锈
注意:实际上催化剂参与了反应,只是反应结束 时又生成了该物质,因此强调 反应前后二者不变
• 注意: • 1.它和反应体系的关系就像锁与钥匙的关系 一样,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或专一性)。 • 2.一种催化剂并非对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催 化作用,(例如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受热分解中起催化
作用,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对其他的化学反应就不一定 有催化作用。)
• 3.某些化学反应并非只有唯一的催化剂,
(例如氯酸钾受热分解中能起催化作用的还有氧化镁、氧 化铁和氧化铜等等。)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2-2
一般指物质的可燃性、 助燃性、氧化性、还 原性、腐蚀性、毒性 等。
氧气可使带 火星的木条 复燃说明氧 气能支持燃 烧.
注意:氧气是不可 以燃烧的喔
检验氧气: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内,如木条复燃,则证明瓶内装的是氧气
【课本讨论题】
实验编号 反应前的 反应后生 物质 成的物质 五氧化 实验2-1 红磷、 氧气 二磷 实验2-3 硫、 二氧化硫 氧气 实验2-4 铁、 四氧化 氧气 三铁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点燃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思考】上述几个变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三、化合反应:
实验失败的原因 • 1.氧气不纯 • 2.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火柴 燃烧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因热胀冷缩的 缘故,瓶内氧气会膨胀逸出,使铁丝无法 燃烧 • 3.表面有铁锈 • 4.火柴刚点燃就伸进集气瓶
【讨论题】 比较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 中燃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生成物相同。 2、表达式相同。 不同点: 1、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2、氧气的含量不同
在氧气中燃 烧现象
文字、 白 色 金 属
铁+氧气 剧烈燃烧, 铁丝红 热,不 火星四射, 点燃 能燃烧 放热,生 四氧化三铁 成黑色固 体。
① ② ③ ④ ⑤
反应物 反应物 名称 的色、 味、态
在空气中 燃烧现象
在氧气中燃 烧现象
文字、 符号表 达式
注意事 项
燃烧 缓慢 氧化
需要 需要
六、自燃: 由缓慢氧化引发的自发性燃烧。
例如:白磷自燃,稻草自燃等。
不是所有的缓慢氧化都会引发自燃。
课堂总结
氧气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色、态、味、 溶解性、密度
1、助燃性2、氧化剂 ——现象和结论
总结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
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 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吸收生成的有毒气体(SO2)
碳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铁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蜡烛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点燃
说明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许多 物质都可以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物质跟氧气发生反应时,单位体积的空间里氧分 子数目越多,反应就越剧烈,氧气具有氧化性。
3、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 4、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一定发生的现象是( ) A.生成固体物质 B.生成气体物质 C.放出热量 D.发出白光 5、下列物质中,不含氧气的是( ) A.二氧化碳 B.自然界的水中 C.洁净的空气 D.液氧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 做化合反应。(多变一) 反应通式: A + B = AB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练习:下列哪些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氯气 + 氧气
点燃
氯化氢 √
(2)氢气 + 氧气 水√ 加热 (3)氧化汞 汞 + 氧气
点燃
(4)氧化钙 + 水 (5)氢气 + 氧化铜
1
化合反应 3 ?氧化反应
2
4
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是氧化反应
Fe + O2
点燃
Fe3O4
下列化学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
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
A、硫 + 氧气
点燃 点燃 加热 点燃
二氧化碳
B、蜡烛 + 氧气
C、碱式碳酸铜
二氧化碳 + 水
氧化铜 +水+二氧化
D、乙炔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以上反应既不属于氧化反应 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1.429g/L,比空气大 (3)不易溶于水(1L水溶解 30mL氧气) (4)三态转化:101kPa下
蓝 色 钢 瓶
无色气体
淡蓝色液体
淡蓝色固体
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
过氧化氢 水 氧气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的作用:催化剂 特点:一变能改变(包括加快、减慢) 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二不变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 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6)碱式碳酸铜
(7)甲烷+氧气
氢氧化钙 √ 加热 水 + 铜
氧化铜 + 水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水
加热 点燃
讨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石蜡与氧气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吗?
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两种产物
不是化合反应
四、氧化反应: 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叫氧化反应 (非基本反应类型)
Fe + O2
点燃
Fe3O4 Cu+H2O
氧 气
含 氧 化 合 物
H2+CuO
结合氧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氧化反应
镁 + 氧气 汞 + 氧气 硅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氧化汞
√ √
二氧化碳 + 水
加热
高温 点燃
碳酸 ×
二氧化硅
√
甲烷+氧气
碳酸钙
高温
二氧化碳+水
√
二氧化碳 + 氧化钙 ×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
化学反应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2 氧
气
【新课引入】
假入你去登喜马拉雅 山,你将准备哪些用 品?为什么?
氧气
观察、思考
观察集气瓶中的氧 气并描述其颜色、 状态。 想一想,氧气有气味吗? 氧气能溶于水吗? 提问:鱼在水中靠什么呼 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 里? 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 如何? 那么,氧气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呢?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的物质,在加热、点燃、高温的 情况下可以和很多物质发生化学 反应。氧气有助燃性,且氧气的 含量越高,燃烧更旺盛。
1、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C.氧气极易溶于水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5) 蜡烛
白 色 固 体
发出黄色 火焰,放 出热量, 生成水雾 和使石灰 水变浑浊 的气体
火焰明亮, 发出白光, 石蜡+氧 验证蜡 放出热量, 气 烛燃烧 点燃 生成水雾 产生水 和使石灰 水+二氧 必须使 水变浑浊 用干燥 化碳 的气体 的氧气
火 焰 颜 色
空气中 淡蓝色
氧气中 蓝紫色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内 要预先装少量水,其作用是:
1、关于氧气性质的几个实验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磷
反应物 反应物 名称 的色、 味、态
在空气中 燃烧现象
在氧气中燃 烧现象
文字、 表达式
注意事 项
( 1) 木炭 C
黑 色 固 体
发出红光, 放出热量, 生成能使 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的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