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2章 第1节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课件 (新版)济南版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 2/5/920 22/5/92 022/5/9 2022/5/9
谢谢收看
2022/5/8
20
二、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
吸气动作 呼气动作
呼吸运动
吸气
有什呼么气关系?
胸廓的变化
主要与哪些结构有关?
胸骨 肋骨 肋间肌
脊
胸骨
柱
肋间肌
肋骨
脊柱
胸廓A状的态前后径、左右径B状增态大
吸
呼气
气
膈向上运动 膈向下运动
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吸气运动
呼吸肌 肋间外肌收缩
膈肌收缩
前后径、左右径加大 上下径加大 胸廓
1、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 用?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1)温暖空气:鼻腔预热吸入的冷空气。 (2)清洁空气:鼻毛、鼻腔内的黏液阻挡和粘 住、杀灭吸入的灰尘和细菌。 (3)湿润空气:鼻腔内的粘液湿润吸入的空气。
2、肺有哪些特点适于气体交换?
(1)肺泡数目多 (2)肺泡壁外紧贴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 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2/5/92022 /5/9202 2/5/9M ay -229-May -22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2/5/920 22/5/92 022/5/9 Monday , May 09, 2022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 2/5/920 22/5/92 022/5/9 2022/5/95/9/20 22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看一看,想一想:
1、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为 什么说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 2、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
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一课时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说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结合自己感冒的经历,说出呼吸道的功能。
(3)通过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图片,说出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4)通过模拟实验概述呼吸运动的过程。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模型和演示,提高学生的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呼吸系统的组成以及呼吸道的结构与功能;
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呼吸运动的过程。
2.难点:呼吸运动的过程。
三、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准备:课件PPT、模拟肋间肌和膈肌舒缩模型、卷尺、
教师借助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录制的微视频。
2.学生课前准备:自制的胸廓模型。
四、教学过程。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3.2.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课件)
肺的结构与位置
肺位于胸腔内 ,左右各一个 ,左肺有 两 叶 ,右肺有 三 叶
“。左二右三”
膈
右肺
左肺
膈由肌肉组织构成,分隔胸腔和腹腔
认识胸腔、胸廓
胸骨
膈 胸椎
胸廓是由胸骨、肋骨、胸椎和肋间 肌组成的骨质笼状支架
胸腔是由胸廓和膈肌共同组 成的一个密闭的结构。
小活动:将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吸气和呼气,感受肋骨和胸廓的变化
肋间肌和膈肌舒张 胸腔容积缩小 肺随之回缩 肺容积缩小 肺内气压上升 完成呼气
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引起的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1.打嗝是因为膈肌不由自主地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
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引起奇怪的声响。下列说法不正
D 确的是(
)
A. 胸廓容积扩大 B. 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 C. 膈顶下降 D. 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啼哭,如果婴儿没哭出来,医生就会轻拍婴 儿的屁股,让他哭出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就标志着开始 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依靠呼吸系统来完成的。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1.概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说明肺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解释呼吸运动的原理。 4.概述肺泡内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
吸气时
吸气
呼气时
呼气
肋间肌收缩
肋间肌舒张
肋骨运动方向
向上、向外
胸廓的变化
扩大
肋骨运动方向
向下、向内
胸廓的变化
缩小
肋间肌收缩和舒张导致胸廓容积变化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七年级生物下册3_2_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互换教案1新版济南版
张教师的教学设计适用性强,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参与热情。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始通过小游戏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咱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激发学习爱好,调动学习的踊跃性。教学进程的设计,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专门是让学生亲自用注射器体验容积与气压的关系,以其直观形象,有效的化解了抽象,冲破了难点。最好精选了三类达题目,让学生连成一气,巩固自己所学知识,达到预期成效。这是一节成功的教学设计。
A. 肋骨上举,膈舒张而上升
B. 肋骨上举,膈收缩而下降
C. 肋骨下降,膈舒张而上升
D. 肋骨下降,膈收缩而下降
B类
3.(2009 济南)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曲线AB段表示的是吸气过程还是呼气过程?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有什么关系?
(2)曲线BC段变化中,胸廓容积是怎样变化的?
3薄( 小肠绒毛的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的特点奠定基础,并初步形成“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活动探索
体验新知
13分钟
过渡:呼吸系统是人体呼吸的结构基础。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就是就是通过呼吸系统来完成的。首先我们来探索呼吸的第一个过程,肺与外界是如何进行气体交换的?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4.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5.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中,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观点,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师简要回顾之前学过的细胞呼吸、血液循环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呼吸系统的结构图,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如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
3.结合实物模型,教师详细解释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吸入、呼出以及气体在肺泡中的交换。
4.教师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泡和血液中的交换原理。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
-学生能够描述呼吸系统的结构,并解释各部分在气体交换中的作用。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模型、图示和实物,识别呼吸系统的各个部分。
2.掌握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吸入、呼出以及气体在肺泡中的交换。
5.教师结合生活实例,讲解运动、空气污染等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系统?运动对呼吸系统有什么影响?
2.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话题进行讨论。小组内部分工合作,搜集资料、整理观点、形成共识。
3.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出补充意见。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结合生活实际,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如低碳出行、植树造林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邀请学生分享在运动、登山等活动中,呼吸急促、气喘吁吁的经历,引发学生对呼吸现象的关注。
2.实践探究和拓展阅读类作业,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讨论类作业,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教师将针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盲点,提高学习效果。
1.基础知识巩固:
-完成课本P34-35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重点考察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气体交换过程。
-根据课堂所学,绘制呼吸系统的结构图,标注各器官的名称和功能。
2.实践探究: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模拟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观察气体在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扩散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并解释以下现象:为什么在高海拔地区,人们容易感到呼吸困难?如何缓解这种现象?
3.拓展阅读: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哮喘、肺气肿等)的成因、症状和预防措施,整理成一份科普小报。
-阅读一篇关于生物医学研究的文章,了解科学家们在呼吸系统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4.思考与讨论: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如何保护呼吸系统健康,从生活习惯、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建议。
-小组内讨论:为什么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要注重呼吸技巧的运用?如何通过呼吸训练提高运动表现?
5.视频观看:
-观看一段关于呼吸系统知识的科普视频,进一步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拓展知识视野。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2章 第1节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教案2 (新版)济南版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②概述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重点)③了解人体内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重难点)2.能力目标①通过阅读分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②通过观察模型和演示,提高学生的观察、判断、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②培养学生形成“生物是一个统一整体”及“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辨证思想。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肋间肌舒缩引起肋骨和胸骨运动的模型;3、膈肌运动引起胸廓容积变化的模型 4、呼吸运动电动模型。
学生准备:完成课前助学的自主学习等预习工作。
边思考,3、注意咽、喉、气管与食道的位置关系。
合起书看投影图,依次回答各器官名称。
设问1:患重感冒时,往往要用嘴呼吸。
在这种情况下,早上醒来时会觉得嗓子非常干,为什么平时用鼻呼吸时,没有这种现象?师生交流:用鼻呼吸时,可以从鼻毛、鼻腔师生交流:咽是食物和空气进入体内的共同体验与思考:廓的关系。
模型演示:肋骨的运动(1)引导学生说出模型的各结构分别代表什么?模型演示:膈的运动(1)请一位学生说出模型的各结构分别代表组织学生描述呼吸运动过程,并给予鼓励性评价。
师生交流: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体积增大,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附:课堂达标检测题(6分钟)A类:1、在呼气时,膈肌和胸腔容积的变化是()A.膈肌收缩胸肌容积缩小B.胸肌舒张,胸腔容积增大C.膈肌收缩,胸腔容积增大D.膈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2、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A.鼻腔和肺 B.气管和肺 C.呼吸道和肺 D.呼吸道和气管3、右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的场所。
(2)呼吸道是由组成。
(填序号)(3)图中为气体和食物具有的共同通道是,因此,我们在吃饭时不能说笑,以免食物进入,引起猛烈咳嗽。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教案 (新版)济南版
《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教案一、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概括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呼吸运动的过程。
难点:呼吸运动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空气进入人体在人体里按照一定的路线“旅游”并在每一个“景点”发生着不同的变化,空气是按照一定的路线在人体中转一圈,并发生着变化。
这节,我们和空气一起到人体中进行探险旅游。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板书)学生结合课本p23呼吸系统示意图,自学课本p24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为什么说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小组讨论展示: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1、呼吸系统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1)呼吸道不仅是气体出入肺的通道,而且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2)肺适合气体交换的特点:A、肺泡数目多。
B、外面缠绕着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C、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鼻腔能使外界寒冷、干燥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拓展练习:2、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二)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板书)学生体验:请每位同学把双手放在胸部的两侧,先深深吸气,再深深呼气,仔细体验自己的胸廓的变化。
思考:1、外界气体到底是怎样进入我们的肺内的呢?动力是什么?2、什么是呼吸运动?小组讨论展示:1、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体积增大,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内气体呼出体外。
所以说,通过呼吸运动完成了肺通气。
2、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就是呼吸运动。
拓展练习:吸气与呼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是什么关系?(相等)。
(三)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板书)复习提问: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的交换是怎样实现的?导课:但是在进入肺泡内的气体中,氧是怎样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排出体外的呢?这就涉及体内气体的交换和运输的问题。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说课
第1节
人体与外界 的气体交换
第三页,共二十六页。
教材 分析 (jiàocái)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泡与 外界的气体交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三部分,通 过本节课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营养物质、氧气以及二 氧化碳等物质在体内的运输等一系列知识作好了铺垫; 呼吸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与人体的新 陈代谢直接相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了 解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和意义,加深学生对人与生物圈 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lǐjiě),有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 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六页。
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qìtǐ)交换
第一页,共二十六页。
《人体(réntǐ)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Ⅰ 教材分析
Ⅱ
学情分析
Ⅲ
Topics
Ⅳ
教法学法 教法重难点
Ⅴ
教学过程
Ⅵ
板书设计
第二页,共二十六页。
教材 分析 (jiàocái)
第3单元
(dānyuán)
生物圈中
的人 (济南版)
第2章 人的生活 需要 (shēnghuó)
血液(xuèyè)与组织细胞 的气体交换
师生共同总结出:
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1、肺泡与外界的气体(qìtǐ)交换 呼吸运动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jiāohuàn) 气体扩散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3、气体在血液(xuèyè)中的运
输 4、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气体扩散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第十九页,共二十六页。
我的收获(shōuhuò)
• 通过(tōngguò)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呢?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人体和外界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由于这节课非常难理解,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难点。
因此,根据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以及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我确定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知道呼吸系统的组成;2、掌握肺是主要的呼吸器官;3、学会分析肋间肌、膈肌的状态与胸廓容积变化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呼吸系统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模拟呼吸运动的模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生命的奥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自身,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教学难点: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三、课时划分根据本节教学内容及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本节课设计为两课时,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为第一课时,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为第二课时,此部分内容为第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这节课学生对呼吸现象比较熟悉,却很难具体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呼吸运动的原理,而且还缺乏相应的物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难于理解。
本节课还是这一章的重难点,所以还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比较透彻的掌握。
因此,学习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合作探究的空间。
通过图片,小动画,模型还有在亲身测量、体验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自学、读图,以及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学能力。
初中生具有好奇、好动、思维活跃的特征,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和如何思考。
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及flash动画,使抽象的文字变为直观的图像,并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启发诱导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分析、总结等活动中,体验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应用。
五、课前准备:教师:设计动态的呼气和吸气的动画;制作肋间肌舒缩模型;准备皮尺测量胸围。
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等预习工作,熟悉呼吸系统的组成和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等相关知识。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一课时)课件
自主探究:呼吸系统的组成
阅读教材P23和24页第一自然段,结合图 3.2-1思考以下问题,五分钟时间。
1.呼吸系统的组成? 2.呼吸道的组成以及结构特征? 3.主要的呼吸器官?主要的呼吸部位? 它的结构特点?
呼吸系统的组成
鼻腔 咽
呼吸道
喉
呼 气体进出通道 气管 吸
系
支气管
统 肺 气体交换的场所
鼻腔
2.下列营养物质都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B )
A.水分、无机盐、淀粉 B.糖类、脂肪、蛋白质
C.水分、蛋白质、脂肪 D.维生素、纤维素、无机盐
3.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和主要成分是( C ) A.蛋白质、糖类 B. 蛋白质、脂肪
C. 蛋白质、水
D. 蛋白质、无机盐
课堂练习
1、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
肺泡
气体交换的具体部位
肺泡利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1、肺泡数目 很多 . 2、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和 弹性 纤维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 薄 ,各由 一 层上皮细
胞组成。
课堂小结
鼻腔
咽
呼吸道作用:
呼 吸
呼吸道
喉
气管 支气管
1. 保证气体的畅通; 2. 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
温暖的作用。
A.水分、无机盐、淀粉 B.糖类、脂肪、蛋白质
C.水分、蛋白质、脂肪 D.维生素、纤维素、无机盐
3.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和主要成分是( C ) A.蛋白质、糖类 B. 蛋白质、脂肪
C. 蛋白质、水
D. 蛋白质、无机盐
课堂练习
1.下列成分中,不参与构成细胞和提供能量的有机物是
( A)
A. 维生素 B. 水 C. 无机盐 D. 脂肪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 教案
《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生物新教材(鲁教版)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的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三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营养物质、氧气以及二氧化碳等物质在体内的运输等一系列知识作好了铺垫;呼吸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与人体的新陈代谢直接相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和意义,加深学生对人与生物圈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二、学情分析本届学生是取消小升初考试后的第一届学生,由于没有通过选拔考试,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欠缺、学习习惯较差,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倡导分层次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设计理念新课程要求教学过程要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人与生物圈”这一主题。
《标准》明确规定,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和社会实际问题。
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进行生物学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结合《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以问题为先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模型、图片、视频、PPT课件等资源,引导学生主动体验、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概述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概述呼吸运动的过程技能性目标:通过阅读分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通过观察模型和演示,提高学生的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情感性目标: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五、教学重点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呼吸运动的过程六、教学难点呼吸运动的过程七、教学准备1、肺泡的结构模型2、肋间肌舒缩引起肋骨和胸骨运动的模型3、膈肌运动引起胸廓容积变化的模型4、呼吸运动电动模型5、PPT课件八、教学过程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一、呼吸系统的组成鼻腔咽呼吸道喉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气管清洁、温暖、湿润空气支气管肺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呼吸肌收缩和舒张二、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吸气动作肺被动的扩张和回缩呼吸运动过程肺内气压下降和升高呼气动作气体进出肺泡。
第三单元_第二章_第一节_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
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模型、示意图等,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2、说明肺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通过模拟呼吸运动的演示实验,概述呼吸运动的原理。
4、通过观察模型和演示实验,提高观察、判断、推理以及科学实验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1、呼吸系统的组成。
2、肺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难点:呼吸运动的原理。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23-24页,填写下列空白。
1、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_____来完成的。
2、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和肺组成的。
3、__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______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
4、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和,这就是。
5、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实现的。
【课堂活动】任务一:认识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观察图3.2-1,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完成下面填空。
1、写出图中各部分名称1 、2 、3 、4 、5 、6 。
2、呼吸系统中的、、、、,是气体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
3、呼吸道的特点不仅保证了的畅通,还可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4、______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与此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①数目______②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___________和弹性纤维。
③________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___________组成。
任务二:解读通过呼吸运动完成肺泡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1、体验呼吸运动:(1)肋骨和胸廓的变化:当你深吸气时,肋骨向上向运动,胸廓;深呼气时,肋骨向下向运动,胸廓。
(2)膈肌的变化:膈位于胸腔的底部(也即腹腔的顶部),主要是肌肉组织。
在吸气时,膈顶部,胸廓;呼气时,膈顶部,胸廓。
2、观察演示实验:模拟呼吸运动,完成下面填空。
(1)运动的产生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呼吸运动的产生__________和_______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
(2)观察演示实验:肋间肌舒缩引起肋骨和胸骨运动,完成下面填空。
七年级生物下册3.2.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教案(新版)济南版
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掌握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2、概述呼吸运动与胸廓变化的关系;能力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通过观察和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推断及科学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自身健康,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呼吸运动的过程难点:呼吸运动的过程课前准备:人体呼吸系统模型;肋间肌、膈肌运动引起胸廓体积变化的模型。
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延伸:自主学习:1、 阅读教材24-25页,据23页图完成以下问题(1)、呼吸系统由_________和____组成 。
(2)、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____,它是________的场所。
④⑤②⑥ ③(3)、呼吸道由( )____,( )___,( )___,( )____和( )_______共同组成。
(4)、人体内发声的结构位于( )_____。
(5)、肺有哪些结构特点适于气体交换?2、阅读课本25-27页,完成以下问题:(1)什么是呼吸运动?(2)是哪些结构引起了胸廓的扩大或缩小?(3)是胸廓的变化引起了吸气和呼气,还是吸气和呼气引起了胸廓的变化?课内探究【合作交流】:(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提倡用鼻呼吸,而不用口呼吸,为什么?(2)为什么吃饭时不要高声谈笑?(3)痰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合作探究】:1、教师进行肋间肌舒缩引起肋骨和胸骨运动的模型演示,学生思考回答:(1)说出模型各部分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2)测量肋间肌舒张和收缩时“脊柱”到“胸骨”的距离。
(3)描述肋间肌舒缩时肋骨和胸骨的运动方向,分析这种运动将引起胸廓容积怎样的变化?2、教师进行膈肌运动引起胸廓容积改变的模型演示,学生思考回答:(1)观察上推橡皮膜、松开橡皮膜时,小气球的变化。
(2)描述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引起胸廓容积怎样的变化?【精讲点拨】:气体总是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2章 第1节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模拟呼吸运动)教案 (新版)济南版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模拟呼吸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呼吸运动的过程与原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
使学生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和尝试解决难点的探索精神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夯实基础(3分钟)1、呼吸系统的构成?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2、肺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1)多:肺泡的数目很多;(2)外: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3)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通过。
3、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鼻里有鼻毛可以过滤气体,起到清洁气体的作用;鼻内还有黏膜可以分泌黏液,对气体有湿润的作用;鼻内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气体。
因此,用学生对照着《助学》上的自我感知部分,复习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学生记忆并互相检查。
复习巩固上节课的知识不仅是为了记忆与掌握,更为了这节课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5分钟)通常情况下,当我们紧张、焦虑、或恐惧时最先想到的怎样调整自己的情绪?(深呼吸)请同学们跟着我做,将手摁在自己的胸骨或肋骨处,进行深呼吸,仔细体会呼吸时胸廓的变化?(吸气时,胸廓扩大。
呼气时,胸廓缩小)为什么我们深呼吸时胸廓会这样变化呢?胸廓的这种变化跟呼吸有什么关系呢?还有,呼吸到底是怎样产生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学生认真比较水手得病前后的情况后,思考原因由小故事引入课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生活与生物学知识联系在一起,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一、呼吸运动的概念和胸廓的结构呼吸运动就是胸廓引起的:总结呼吸运动概念: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吸气和呼气,这就是呼吸运动。
那么胸廓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让学生联系生活,并积极投入课堂,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引导探究 层层推进 (13分钟)教师出示图片讲解胸廓结构图。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优秀教学案例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五)作业小结
课后,我将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结合生活实际,撰写一篇关于呼吸系统健康的小短文,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3.收集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信息,下节课分享,增进对呼吸系统保护的认识。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的情境创设
本案例通过生动的情景创设,如运动员呼吸变化视频、吹气球实验等,将抽象的生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和理解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应用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2.利用多媒体、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实际中的气体交换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4.组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呼吸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呼吸道、肺等组成部分,并了解其功能。
2.使学生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包括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过程。
3.培养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如运动后呼吸加快、高原反应等。
4.提高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研究生物问题的能力,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
2.探讨吸烟、空气污染等对呼吸系统健康的危害,并提出防护措施。
3.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气体交换的原理。
(四)总结归纳
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我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通过提问、解答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总结以下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本节课从“憋气”游戏开始导入新课,说明人的生活不仅需要营养,人的生活也离不开空气,自然地引出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需要呼吸系统来完成。
人体的呼吸系统的结构和组成,借助于模型从鼻腔到肺,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同样借助于模型重点讲解肺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初步形成“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这一部分的教学从呼吸现象入手,指导学生体验深呼吸时自己胸廓的变化,然后提出问题,进而借助模型边演示边解释呼吸运动的过程,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呼吸运动时引起的一系列的变化。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秒表,人体呼吸系统模型,肺泡的模型,皮尺,去掉针头的注射器(12只),制作课件;学生课前预习,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肋骨和胸骨运动模型(硬纸条、皮筋、图钉),膈肌和肺泡容积变化模型(圆形饮料瓶,Y形玻璃管,橡皮塞,小的红色气球,橡皮膜)
题。
2
1
然后请同学上台,拿着人体呼吸系统模型指出呼吸
系统的组成器官。
思考:
感冒时鼻塞,我们常常会用口呼吸,
干,“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
教师引导:
(1)温暖空气:鼻腔粘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
所有“
指导:出示肺泡模型
①数目多( 成人约有3亿个肺泡
②丰富(肺泡的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
纤维)
③薄(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
细胞组成)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有哪些特点有利于吸
收?与肺泡的特点有哪些相似之处?
注意强调:肺泡外缠绕的弹性纤维是肺泡与外界气
体交换必不可少的条件,为讲述呼吸运动时气体进出
肺泡的原理打下基础。
?让我们来测量一下。
请两位
状态,测量“脊柱”到“胸骨”
⑵用手固定住“脊柱”,当肋间肌收缩时,B状态,观察“肋骨”和“胸骨”的运动方向,测量“脊柱”
肋间肌收缩与舒张时肋骨和胸骨的运动方向,分析这种运动引起的胸腔容积的变化。
一只手拿着模型,另一只手向下拉模型的橡皮膜
段距离,左手手指将管口堵住,此时针管内部相当于就推不动了;而松手时,因为里面的气压较高,因此
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胸廓容积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讨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最成功之处在于:对呼吸运动的学习,从通过视频资料了解呼吸运动;到手按在胸骨肋骨处感知呼吸运动;再到测定胸围差的实验验证呼吸运动;最后到演示实验解释呼吸运动,从感性认识到逐层深入,让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创新之处:测量呼吸时的胸围差和用注射器体验容积与气压的关系是课本上没有的,用时不多,但测量呼吸时的胸围差可以让学生体验呼吸时胸骨,肋骨的变化,用注射器体验
容积与气压的关系以其直观形象有效的化解抽象,突破了难点。
建议:
对于“肋骨和胸骨运动模型,膈肌和肺泡容积变化模型”如果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制作模型,享受实践的快乐,可以增强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