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巧用导读提示,引领有效略读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课件
小学语文论文:巧用导读提示,引领有效略读
巧用导读提示,引领有效略读在现行人教版实验教材中,从二年级下册开始已安排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数量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三年级16篇,四年级29篇,五年级28篇,六年级25篇,阅读量与精读课文平分秋色。
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也成了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
导读提示是略读课文重要的组成部分,认真研读导读提示,设计探究空间较大的学习主题,能有效地提高略读质量。
如何因文而异,不拘一格地用好导读提示呢?一、围绕导读提示设计学习流程,引领自主阅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学习略读课文时,可引导学生根据文前的导读提示提炼阅读方法,开展有效阅读。
如《万年牢》(人教版课标本四年级下册)课文前的导读提示是这样的:父亲在道德难题面前,放弃了汽车,选择了诚信,做到了以诚待人。
下面这篇课文,讲述了另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故事。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这一处导读提示紧扣本组课文的训练目标——“阅读本组课文,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思考一下课文中讲述的这些故事,对我们做人处事有什么启示”,且文本语言质朴、意思明白,因此在引领学生阅读时,不妨就采用“拿来主义”,请学生围绕导读提示来设计学习流程:(1)初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请你分别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一下。
(3)再一次细细地品读课文,课文的哪些具体描写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请你划出关键的语句,标上序号。
在这一环节的自主阅读中,教师根据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提及的三处“万年牢”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4)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大家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
整个阅读过程,学生就是在导读提示的“三读一悟”中开展的。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朗读指导》优秀教育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朗读指导[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段的朗读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就低年级孩子而言,朗读训练是重点,也是难点。
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
适时范读课文,注重朗读评价,用充满激励性的、指导性的、富有童真童趣的,生动形象的评价语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用符合低年级儿童特点的角色朗读,培养朗读兴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朗读的乐趣,并在朗读并在朗读中获得语言的积累和深层次的感悟。
[关键词] 朗读训练打好基础学习方法培养兴趣提高水平“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为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因为朗读既可以规范学生的口语,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第一学段的朗读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
”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
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
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
但低年级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的经验少,理解能力差,刚接触语言文字,很难正确地把握文章,有感情地去朗读,朗读尚处于起步阶段,究竟该如何达成这一学段的目标呢?一、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打好朗读基础。
引导低年级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
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
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
为确保每个学生达到读正确、读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
低年级朗读训练首先应加强生字教学,让学生牢固掌握一类字、认识二类字,读准它们的音,做到吐字清晰、字正腔圆。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论文论文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论文论文第1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应对策略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将无声的文字内容和语言转换成有声的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的核心内容,朗读既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和情景美,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朗读教学,不断优化朗读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朗读教学,对学生朗读缺少指导,失去了朗读教学自身的价值。
1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小学生对朗读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教师教,学生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最为主要的状态,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没有问题意识,只知道教师怎么教,我们就应怎么做。
因此,教师在让学生朗读时,学生只是重复、机械朗读,对朗读重要性认识不足,这种形式的朗读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无任何意义。
1.2教师忽略朗读指导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应怡当指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分组朗读和集体朗读。
然而,事实上教师根本没有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朗读,也没有引导学生怎样读,有些教师虽然进行了一定的指导,但缺少目的性,过度关注声音,忽略内心情感体验,注重表面技巧,忽视语文的内涵,这制约了学生语言的发展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1.3学生参与程度不高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这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多媒体课件在视觉、听觉等方面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感官需求。
因此,一些语文教师将过多的精力花费在课件制作上,并在学生朗读时播放相应的背景音乐。
绘声绘色的课文录音,取代了教师范读,形成了教师手握鼠标,学生紧盯大屏幕的语文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多媒体课件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变成了观众。
1.4朗读过于形式化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课堂上,存在男女生穿插阅读、个人和集体交替阅读、自由阅读和小组阅读等形式,在一节语文课堂上,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虽然贯彻了以读为本的精神,但是学生却在教师的鞭策下阅读,大部分学生均是为了应付教师而读,根本没有完全投入。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论文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长期以来,课外阅读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向课堂要效率、要结果”的思想的引领下,阅读教学的要求在不知不觉间便仅仅局限在课堂。
在“减轻课业负担”的舆论的压力下,课外阅读似乎已悄然隐身,只剩下原则性的要求。
但是课堂教学有限的阅读并不能满足语文学习的要求,精读课例中惯用的“推荐课外阅读书目”也缺乏具体指导。
也许正是由于以上因素的作用,才导致了目前语文学习课内与课外割裂的不良状况的存在。
基于这种现状,我认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以略读课文教学为平台,实现阅读方法的迁移(一)明确略读课文教学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2011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材在课文编排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原来的“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改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比重也大幅增加。
作为一种阅读方法,略读重在“掌握文章的大意”。
而作为一种教学形态,它重在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实现方法的迁移,实现课堂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延伸。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对积累语言、理解文章、体会情感、掌握表达方法等进行了指导。
而这些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巩固、迁移、运用,需要略读课文来承载。
如果没有略读课文的铺垫和桥梁作用,直接进入课外阅读,那么快速阅读、浏览等大量阅读必备的语文能力的训练就无法进行,必然会影响课外阅读的质量。
所以,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各种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
(二)注重略读课文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明确了略读课文教学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教学实际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1、巧用提示,简化教学。
小学低年级阅读方法的引领及渗透论文
小学低年级阅读方法的引领及渗透论文小学低年级阅读方法的引领及渗透论文小学低年级刚刚接触正式的阅读训练,很多孩子无从下手,只能完成一些基础的字音、字词的练习。
他们不知如何利用文本,如何理解文本,如何感悟文本。
其实他们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
那么如何在低年级进行阅读方法的的引领与渗透呢?(一)细教细做,让学生走进文本低年级阅读最让大家头痛的是学生读不懂文章,走不进文本。
低年级孩子识字量小,理解能力还不够,读文章会遇到很多不认识的字,孩子有畏难情绪,读不进去,所以才读不成句,读不懂。
我们应该理解孩子的苦衷,不应埋怨孩子懒,也不应怪孩子不求上进。
其实是我们没把轻松而简洁的阅读方法教给孩子们。
开始阅读时教师就应鼓励孩子借助拼音识字,让拼音带路,先读通一句,再读通一段,进而读通全篇。
读通全文了,但他们也会有一些词句越读越产生问号,教师应及时告诉学生遇到有问号的词句做个记号,可以自己找工具书查一查,也可以在恰当的`时候和同学老师交流。
这样才能培养孩子们自主读书,文章读进去了,才能要求他们读通,只有读通文章才能进一步读懂文章,这样才会和文中的人、动物、植物融在一起,和他们一起欢乐,一起玩耍,一起哭。
一起笑等,这样才是走进了文本。
(二)引领分析,让学生学会积累圈圈画画是最基本的阅读方法。
古人读书讲究“不动笔墨不读书”。
说的就是圈圈画画,摘摘抄抄这种阅读的方法。
但是我们低年级的小学生把握不好该圈什么,画什么。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引领孩子们去寻找,去发现一些好词好句。
像学习《北京》一课,学生读文后知道北京很美,但如果老师问哪些词语写出了北京的美?学生们就会找“美丽”、“很美”这样的词。
此时教师有可能说:“这些词概括了北京的美,那文中具体怎样描写呢?”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最难理解的就是“具体”。
教师这样问他们会很茫然。
此时教师不该忙于公布答案,应轻松地对同学们说:“孩子们别急,老师现在就领你们重新逛一逛北京城,让你们知道知道它美在哪?”然后读相关的段落,在读描写天安门一段时教师就应让学生边读边观察边想象,然后不失时机地问一问:“天安门怎样啊?”学生很快就会找到“庄严”“美丽”这两个词。
巧用导读提示 引领有效略读
1 计 旁注 , 味语 言表 达 . 设 品
如 《 母 情深 》 文 的导读 提示 慈 一 是 这样 的 :
提 高 略 读 质 量 。 何 因 文 而 异 , 拘 如 不
一
( 联 系 自己的生活实 际 , 大 4) 与
程 。 领 自主 阅读 引
新 课 标 指 出 :学 会 运 用 多 种 阅 生 根 据 提 示 , 了 解 了 三 次 阅 读 不 同 语 句 ,体 会 课 文 是 怎 样 表 现 母 亲 的 “
读 方 法 。 “ 强 对 阅 读 方 法 的 指 导 , 的 速 度 要 求 , 明 确 了 三 次 阅 读 不 同 深 情 的 。 ”加 让 学 生 逐 步 学 会 精 读 、 略 读 和 浏 的 目标 任 务 , 分 展 开 自读 、 伴 共 充 同 根 据 文 前 的导 读 提 示 提 炼 阅 读 方 法 , 展有 效 阅读 。 开
巧用导读提示
@凌
二年 级下册 开始 已安排 学生 学 习略
引领有效略读
虹
词造 句 、 言 表达 、 篇 布局 等都是 语 谋
在 现行 人 教 版 实 验教 材 中 , 从 分 别 用 一 句 简 洁 的话 来 概 括 一 下 。
( ) 一 次细 细地 品读课 文 , 可供 临摹 的典范 。 3再 课 阅读 这 样 的 文 本 ,
的 训 练 目标 — — “ 读 本 组 课 文 , 阅 理 习 重 点 。 导 文 指 解 重 点 语 句 和 段 落 ,思来 干 “
什 么?”
“ ……” 我
“ 事 快说 ,别耽 误妈 有
列举见 表 :
让小学语文略读教学有效、实效、高效.ppt
阅读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 学生不知道阅读目标;讨论、读书的时间少于15 分钟;学生很少提出看法、疑问;只有少数学生 勇跃发言;学生的理解过于依赖老师的理解;阅 读方法单一,课外阅读太少。
加强学习,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
• 1、找准目标,多读多练,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 2、找准重难点,多角度思维,提高自身的创新能 力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应注意:
• (1)精心设计略读课文的教学流程;利用提示自 主阅读,围绕要点,品味语言;积累语言,拓展 实践。 • (2)略读课文的阅读注意的问题:留给学生充分自读 的时间;利用好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发表 自己的见解;略读课要以自读为主,但不是让学 生自己阅读。
• • • • 1、略读教学不等于略读 2、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 3、自主阅读也不是自学 4、引读的有效运用
专家引领点评
• 1、要抓住为什么这样写,怎样写,留给学生思考 的空间,用对读的方法,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 注意阅读的形式和实效,在关注学生发言的形式 时还要注意内容。 • 2、读写结合有想法,读文指导有策略,有放有收, 关注有困难的学生,提问要有艺术性,不能以问 代罚。 • 3、关注学生的学情,读写结合有特色。
(四)追求“有效、实效、高效”的课堂教 学
• 反思课堂上的低效现象: • 1、目标设计不合理造成低效; • 2、问题设计不恰当,提的问题没思考价值,或提 的问题过难,学生不知从何说起。 • 3、老师讲的太多,讲学生会的东西,重复学生答 案,挤占了学生的想、读书时间!
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 1、准确把握年龄目标是前提; • 2、深入解读教材文本是基础; • 3、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是关键。
略读课文的重要性
• • • • • A、 巩固精度课文的学习方法 B、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C、进一步学会了多种阅读方法 D、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E、构建课内外阅读的桥梁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导入论文5篇
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导入论文5篇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导入论文写文章开头要“引人入胜”,课堂教学也同样如此。
要上好一堂课,课堂导入是关键的一个环节。
特别是小学语文课,教师需要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学生实际水平创设问题情景,制造悬念,造成认知突来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那么,应该通过哪些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呢?下面谈一些浅见。
一、直觉导入由于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还在发展中,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由表象开始。
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充分地运用实物、图、标本、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从直觉上刺激学生器官,用启发式的语言引入,使学生通过感性认识而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并激发他们对语言文字表达特定情境的思想感情的兴趣,把学生课间或课堂上已经分散的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为教师下一步的讲授作好充分的准备。
这种导入法是一种最为直接发将学生带入情境,引导学生追溯作者的创作生活,感悟语言和语言创作魅力的方式。
二、情感导入用故事、诗歌、歌曲、表演等多种形式把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或相关内容通过教师有感情的描述,引导学生对真、善、美与假、丑、恶作出爱与憎、满意与厌恶的情感肯定或否定的反映性评价,或通过教师引导启发、示范性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对自身的情感体验进行比较、调整,从而把学生带入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提供的“学习场”,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澜,促使学生以高度的兴趣参与整个教学活动。
这种导入法的目的是引其入“情”,学生入情才能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和锻炼。
三、启思导入紧扣课题布陈设疑,提问题,创设悬念或从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提出探索新知识的目标,借以抓住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思维、想像,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觉地参与教学思维活动。
教师则可可依靠教材紧扣学生心理特点,一步一步地展开课文中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
这种导入法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及脉络,抓住贯穿全文的线索,不断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去品味各部分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导读、导思、导写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导读、导思、导写寻求作文教学创新的基本途径,对培养学生语文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基础的获得和创新人格的形成,必将为其学会终身学习的技能与创造性劳动的智慧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和智慧源泉。
因此,我们不能不在作文教学的思想和行为上进行新的思考和实践了。
一、导读要求真读是吸收内化,写是转化运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懂真意,与作者创新思想对接;动真情,与作品创新思维对话;说真话,与教师教学创新思路对应。
“求真”要求教师在指导阅读方法、内容和评价的导向上以突出学生学习需要为本,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人文关爱。
1、从封闭式的读背导向开放的心读与说读相结合,加快吸收内化向表达转化的速度。
读而不思,思而不言,言而不书,难以体悟作者的情感底蕴和作者思想的真谛,是造成阅读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
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和读书必说书的真情实感。
引导学生把教材把当作创新的样子精读,将与教材配套的自读课文视为创新的例子品读,让学生大胆假设,假若我是作者,如果我是文中主人公,不妨我也当一回老师。
读前想思路,读中作摘抄,读后写心得,变读的平面为思、读、说、写的立体,不断引导学生主动地探求性地阅读,为学生作文创新奠定良好地思想、思维、思路、情感基础是促进作文水平提高的根本途径。
摘抄是有效积累的一种手段,但转抄而不转化则不可取。
从无序的收藏转向有效的利用更好。
语文教师必须牢牢把握阅读基本技能和作文创新教学的训练重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读,理解地记,批判性地想,鉴赏性地说。
写心得是深化阅读、优化写作的重要环节,是读有所得的标志,更是从思考性地读走向创造性地写的纽带和桥梁。
一天仿写一句:或诗,或词,或名言名句;三天仿写一首:或歌词,或诗词,或对联;五天试笔一篇,这是一天一句,三天一首思维和语言积累的转化,甚至创造,或人物或景物或说理或联想或感想或想象,就像放风筝,线长而结实,风筝才飞得高远。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探索_人教版新课标-word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探索人教版新课标一.课题背景1.教材背景——地位不容小视人教版实验教材从三年级上册起安排略读课文,32篇课文中有8篇略读,占总数的25%;四年级上册,32篇课文中有14篇略读课文,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是一半精读课文,一半略读课文。
足以见得,略读课文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地位不容忽视。
2.课标信息——阅读能力的高境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由此可见,略读教学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到达一个熟练应用层面的较高境界,因而略读教学宜抓不宜放,其地位更不宜熟视无睹。
二.现状分析1.名师视角——精彩在精不在略看看小语界的名师们: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学法,周一贯老师的生命语文,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都是立足于精读基础形成的流派。
在这片名流空间里,略读教学没有一席之地,这应该是略读教学的悲哀。
2.公开课窗口——一线教师的死角一线教师由于对略读教学的理解还不透彻,加上理论上得不到支持。
公开课、观摩活动、教学评优、教学研讨等活动中,很少能听到有关略读课文的教学。
这便使略读教学成了一个公认的死角。
3.操作现状——惨不容睹略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如何呢?据粗略统计,有约40%的老师因为难以把握精读课文与略读教学的尺度,而把略读课文等同于精读课文在实施教学。
甚至有约10%的教师把略读课文从字词句段至篇章结构,都面面俱到地抓着不放。
至于那60%没有将略读教学等同于精读教学的老师,现状又如何呢?你千万不能太乐观了。
那里面,对略读课文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的大有人在,甚至只让学生读一读便不了了之的都在行列。
这种现状,用一个词形容再恰当不过了,那就是——惨不容睹。
4.资源浪费——阅读提示被荒废或误解人教版教材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有一段流畅的文字,它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冶情趣的功能。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如何知道学生读好书,爱读书,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功夫,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把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
它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的本体,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在朗读教学中的落实。
人教版小学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朗读。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神韵、风格,受到熏陶感染。
其次,朗读有助于语言的积累,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之中,词、语、句、段、篇能够顺利地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能锻炼学生用语言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以致能提高听、说和写作水平,加大语文为生活服务的力度。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认识水平和运用程度。
所以,在教学中狠抓朗读,的确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下面就几种朗读的形式谈谈看法。
一、赏读与创设情境赏读,便是“赏语言,赏人情,学表达,明事理,”这种朗读方式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
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
教师在朗读教学中,以声请并茂的范读创设出浓浓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迅速调动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朗读时,在初步感知课文后,就应该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中,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品后所蕴涵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中品析自己喜欢的词句。
除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的读,读出文句中的情感,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
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才能随着作者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在赏析中加以品读,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想象与激发情感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示的,正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朗读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的,而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实现。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中提示语的使用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中提示语的使用发布时间:2021-07-21T01:55:24.004Z 来源:《中小学学校管理》2021年1月总第189期作者:杨雪[导读] 我认为可以巧用略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语,帮助我们展开有效的略读教学。
吉林省东丰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136300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略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部编版语文教材略读课文提示语的设置,切合当前课程改革的理念,对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提示作用,对学生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形成自主学习习惯、确立终身发展的学习观念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略读课文提示语为研究对象,充分挖掘其价值,提出科学系统的使用建议,以便使教师能巧妙运用提示语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提示语使用方法价值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
”可见,略读课文在学生的实践中承载着非常艰巨的重任。
我们教师该怎么教略读课文呢?我认为可以巧用略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语,帮助我们展开有效的略读教学。
一、提示语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是针对于学生全方位发展的终极目标,而略读课文的课前提示也往往体现了这一特点。
教师只有了解了提示语的编写意图,才能为自己使用教材和达成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二、提示语是教师确定教书思路的“参谋”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应考虑到作者的思路和编者的思路,并以他们的思路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二略读课文前的提示语就是编者思考的结晶。
因此,在进行略读课文教学前,要好好研究一下课前提示,巧用课前提示,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教学思路。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小虾》的课前提示语是:“默读课文,说说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导读提示,引领有效略读
在现行人教版实验教材中,从二年级下册开始已安排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数量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三年级16篇,四年级29篇,五年级28篇,六年级25篇,阅读量与精读课文平分秋色。
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也成了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
导读提示是略读课文重要的组成部分,认真研读导读提示,设计探究空间较大的学习主题,能有效地提高略读质量。
如何因文而异,不拘一格地用好导读提示呢?
一、围绕导读提示设计学习流程,引领自主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学习略读课文时,可引导学生根据文前的导读提示提炼阅读方法,开展有效阅读。
如《万年牢》(人教版课标本四年级下册)课文前的导读提示是这样的:
父亲在道德难题面前,放弃了汽车,选择了诚信,做到了以诚待人。
下面这篇课文,讲述了另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故事。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这一处导读提示紧扣本组课文的训练目标——“阅读本组课文,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思考一下课文中讲述的这些故事,对我们做人处事有什么启示”,且文本语言质朴、意思明白,因此在引领学生阅读时,不妨就采用“拿来主义”,请学生围绕导读提示来设计学习流程:
(1)初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请你分别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一下。
(3)再一次细细地品读课文,课文的哪些具体描写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请你划出关键的语句,标上序号。
在这一环节的自主阅读中,教师根据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提及的三处“万年牢”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4)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大家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
整个阅读过程,学生就是在导读提示的“三读一悟”中开展的。
学生根据提示,了解了三次阅读不同的速度要求,明确了三次阅读不同的目标任务,充分展开自读、同伴共读。
这不仅是一次阅读的训练,也是一种读书方法的培养。
略读课文是孩子们施展阅读本领之地,导读提示则成了学生走进文本的“敲门砖”。
像教材中《乌塔》《七月的天山》《全神贯注》《彩色的非洲》等课文,导读提示层次清晰、循序渐进,对学生来说具有可操作性,因此也可围绕导读提示来引领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二、细化导读提示突出学习重点,指导文本赏析
略读课文中也安排了许多名篇名段,它们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是其具有隽远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它们的遣词造句、语言表达、谋篇布局等成为了一种可以临摹的典范。
阅读这样的文本,学生如果粗枝大叶地读,“语文”方面的习得就会微乎其微。
那么如何从导读提示入手细化目标,引领学生抓住重点来学呢?
1.设计旁注,品味语言表达
如《慈母情深》(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上册)一文的导读提示是这样的: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母爱又是何等的深沉。
阅读下面的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
提示中要求学生“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光凭这样“大而空洞”的提示,学生是很难品读出作者写作上的匠心独具。
我们将这一处提示进行了精细的二次加工,采用对重点语段进行旁批评点的形式指导学生突破自读自悟中出现的难点。
列举如下表:
2.由表及里,关注谋篇布局
如《灯光》(人教版课标本六年级下册)一文在导读提示中这样提到:
“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阅读课文解答这样的问题,不算什么难事。
但阅读就止步于此吗?通过解读文本,我们发现文中反复出现的“多好啊!”这句话是作者构思上的文脉,与文眼“灯光”相衬。
课文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了战争年代郝副营长的美好憧憬与英雄壮举,结尾又回到写灯光,照应开头,寄托了作者的哀思与心愿。
又如《刷子李》(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下册)的导读提示中要求学生体会“作家冯骥才又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
这一提示的背后隐含了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点:抓住曹小三的心理活动变化,展示了“一波三折”的表达效果。
这样,通过对导读提示由表及里地分析,我们找到了文本中蕴涵着的阅读价值,就可以有的放矢,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赏析,进行有效略读。
如上所述,教材中选编的略读课文有不少值得深究的训练点,我们不妨“略”中求“精”,选准训练的着力点(语言、结构、情感表达等),保证学生一文一得,促进语文能力的提升。
三、借助导读提示重构学习要点,关注学法迁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又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
”
从这一点来看,略读课文是从学习转向运用的桥梁。
学习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已有的阅读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提炼,并鼓励他们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和经验。
1.过渡性阅读,掌握阅读方法
如《金色的鱼钩》(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下册)一文的导读提示是这样的: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令你感动的部分找出来,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再说说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
的理解。
对照单元学习目标,我们将学习的重点设定为:聚焦“老班长”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班长语言、动作、神态的语言进行文本细读,感知老班长这一人物形象。
这样也为学习下一课“老汉的形象”做了学法上的铺垫。
2.比较性阅读,感知表达异同
我们引领学生对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进行比较。
如四年级上册“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组课文,学习略读课文时,借助提示,我们可充分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丰子恺的《白鹅》与俄国叶·诺索夫的《白公鹅》,写法上有哪些异同;《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写的,在写法上、情感表达上又有什么不同。
还可以将略读课文与略读课文进行比较。
如学习六年级上册《跑进家来的松鼠》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五年级上册的《松鼠》入手,然后从写作内容、结构安排、语言风格、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对比阅读,进一步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异处。
四、补充导读提示延伸学习过程,拓宽文本视野
1.拓展阅读,树立原著意识。
教材中有较多的略读课文是名著的节选或片段,如《景阳冈》选自《水浒》,《猴王出世》选自《西游记》,《金钱的魔力》出自《百万英镑》等等。
在学习了这样的经典选文之后,学生的阅读兴趣正浓,我们应适时补充阅读要求,引导学生去认真读原著,由点及面,拓宽阅读的视野
2.积累语言,培养欣赏水平。
阅读这些略读课文,如同徜徉在经典规范的语言长河中,老舍的《母鸡》、萧红的《祖父的园子》、叶文玲的《我的“长生果”》、琦君的《桂花雨》、冯骥才的《珍珠鸟》……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因此要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规范的精彩句段,读读背背,写写读书笔记,做到“厚积薄发”。
3.掌握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略读课文更要关注阅读方法的习得,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方法,如:快速浏览、信息搜索法、名著欣赏法、比较阅读法等。
如《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文的导读提示中写到:“和多姿多彩的戏剧艺术一样,许多地方的民居也是特色鲜明”。
文中介绍了客家民居与傣家竹楼的特色,阅读之后,我们可以补充要求:搜集其他特色鲜明的民居,运用本文学到的说明写法,试着介绍一种你感兴趣的民居。
这样,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初步掌握信息搜索与整理的方法,读写结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从文本出发,巧用导读提示,使学生学“法”用“法”,做好精读教学与略读教学的有效链接,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构建起学生阅读的绿色“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