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教学查房胫腓骨骨折
胫腓骨骨折患者查房
d. 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避免推拉拖,床头抬高不超过 30度
4、预防感染 a. 监测有无感染症状和体征:体温、脉搏、骨折处有无疼
痛突然加剧或搏动性疼痛,皮肤有无红肿热,伤口有无 脓液、异味 b. 及时伤口换药 c. 合理运用抗菌药物:0.9%NS+明可欣2.25g ivgtt Bid
3. 胫骨的前内侧位于皮下,又有 棱角,故骨折端极易穿破皮肤 而形成开放性骨折
4.胫骨上1/3骨折时,易造 成小腿下段的严重缺血 或坏死
5.胫骨中1/3骨折时,可导 致骨筋膜室综合症
6. 胫骨下1/3骨折时,营 养动脉损伤,容易发生 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四、临床表现
• 患肢疼痛、肿胀,可有反常活动及畸形 • 开放骨折可见断端外露 • 小儿青枝骨折表现为不敢负重和局部压痛
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肥胖、皮肤潮湿、活动受限有关 有感染的风险---与组织损伤有关 躯体移动障碍---与骨折引起活动受限有关 潜在并发症:骨筋膜室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征、下肢
静脉血栓
护理措施
1、疼痛的护理 a. 支持疗法:指导患者家属多与其聊天,分散注意力 b. 药物治疗:0.9%NS100ml+氟比洛芬酯100mg ivgtt Q12H
术后评估
影像学检查
术后X线
术后CT二维重建
术前骨三维重建
体温单
术后护理诊断
疼痛---与骨折、手术有关 焦虑、恐惧---与疼痛,担心手术预后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肥胖、皮肤潮湿、活动受限有关 体温过高---与手术后吸收热有关 潜在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脂肪栓塞综合征、骨筋膜室综
6、预防并发症
a. 骨筋膜室综合症:观察患者的血液循环、感觉,运动如 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注意有无”5P”的改变);早期冷疗; 抬高患肢;药物消肿。(注:若有石膏外固定,需保持 石膏松紧适宜,防止敷料包扎过紧)
胫腓骨骨折护理查房
胫腓骨骨折护理查房一、查房时间和频率1.术后第一天和第二天,每天查房一次;2.术后第三天起,每天查房两次;3.查房时应全面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伤情、治疗进展等,并对相关护理措施进行评估。
二、查房内容1.观察与护理相关的患者病情变化和体征变化,并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2.观察伤口情况,包括伤口的颜色、渗液量、渗液颜色等,并注意是否有感染迹象;3.观察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包括肢体的疼痛程度、肿胀情况、活动度等;4.观察患者是否有出现皮肤损伤、肢体发绀或感觉异常等并发症的征象;5.要询问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感觉,及时处理不适症状;6.注意饮食护理,评估患者的饱食程度、饮食偏好和食欲情况,并及时调整饮食方案;7.观察患者是否有尿量减少、尿色变化等尿液异常情况,并及时汇报医生;8.教育患者家属正确的护理方法和理解治疗进展,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困惑。
三、护理措施1.床位安抚:安装好床栏,保持床位平整,防止患者滚落;2.伤肢抬高:使用抬高枕或垫高木块将受伤的腿部抬高放置,以减少肿胀;3.寒湿处理:在伤口覆盖干净的棉垫,将湿冷的冰袋放在伤处,以减轻疼痛和肿胀;4.进食和饮水: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提供适当的营养和水分;5.康复护理:活动患者的四肢、进行被动运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功能恢复;6.定期更换患者的体位,以避免压力性溃疡的发生;7.规范患者的用药,遵守医嘱,及时服药,注意药物不良反应;8.固定伤肢: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伤情,正确固定伤肢,避免伤口移位和二次损伤;9.定期进行X光检查,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调整治疗计划;10.解决患者和家属的困惑,关心他们的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
胫腓骨骨干骨折患者的护理查房程序
胫腓骨骨干骨折患者的护理查房程序一、概念胫腓骨骨干骨折是指发生在胫骨平台以下至踝上部位的骨折,包括胫骨干单骨折、胫腓骨干双折及腓骨干单骨折。
此类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最为常见,尤其在10岁以下儿童中多发。
二、病因1. 直接暴力:如打击、撞击、车轮碾压等。
2. 间接暴力:如从高处跌下,强烈扭转或滑倒。
三、临床表现1. 症状与体征: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患肢短缩或成角畸形,异常活动。
局部压痛明显。
2. 辅助检查:右侧胫腓骨正侧位片:右侧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腓骨多段骨折,骨折明显移位。
四、护理查房程序1. 术前护理:- 评估患者一般情况,了解患者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情况。
- 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注意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解答患者疑问,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 完成术前其他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
2. 术后护理:-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评估患者意识状态,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 继续评估患者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 保持伤口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及量。
- 注意患者末梢血液循环,如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等。
-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逐步恢复患肢功能。
3. 并发症护理:- 感染:注意观察伤口感染迹象,如红、肿、热、痛等。
- 深静脉血栓:观察患肢肿胀、疼痛等情况,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
- 骨折延迟愈合:关注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定期复查X线片。
五、处理原则1. 术前处理:- 控制疼痛:给予适当止痛药物,减轻患者疼痛。
- 消肿:给予补液治疗,促进肿胀消退。
- 抗感染:必要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 术后处理:- 继续抗感染治疗,观察药物副作用。
- 维持有效引流,注意观察引流液变化。
- 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六、护理要点1. 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适当止痛药物,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
2. 肿胀护理:观察并记录患肢肿胀程度,采取适当措施促进肿胀消退。
胫腓骨骨折查房
第十五页,共27页。
手术治疗
螺
外
髓
钉
固
内
钢
定
钉
板
架
固
内
固
定
固
定
术
定
第十六页,共27页。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疼痛护理
牵引护理
体位摆放及患肢护理
皮肤准备
第十七页,共27页。
术后护理
病情观察
疼痛的护理
患肢护理
第十八页,共27页。
并发症观察护理
感染
缺血性痉挛
延迟愈合、不愈合及畸形愈合 腓总神经损伤
腿腓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胫骨
髓内针内固定术 ❖ 2011年8月29日出院
第五页,共27页。
术前
术后
第六页,共27页。
第七页,共27页。
定义
胫腓骨骨折:
指发生于胫骨平台以 下至踝上的部分骨折, 为长骨骨折中最为多 见的一种,约占全身 骨折的6.6%,其中以 胫腓骨双骨骨折最多, 胫骨骨折次之,单纯 腓骨骨折少见。以青 壮年和儿童居多
X线示:左胫腓骨骨折
第三页,共27页。
病例介绍
专科体征:
左下肢肿胀,畸形 头部及右下肢可见多处皮肤 软组织擦伤 左胫骨前方可见长于4cm伤 口,深达骨质,可见活动性 出血,局部压痛明显 左下肢可触及骨擦感,纵向 叩击痛阳性,左下肢活动受 限
第四页,共27页。
病例介绍
治疗:
术前给予左跟骨骨牵引术
手术:于2011-8-21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小
第二十四页,共27页。
参考文献
[5] 宋金兰,高小雁.实用骨科护理及技术[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
胫腓骨骨折患者查房(1)
c. 下肢静脉血栓:持肢体功能位,抬高患者;协助患者 翻身和抬臀(避免膝下垫硬枕及剧烈活动、按摩); 有效镇痛,防治疼痛引起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回流;密 切注意伤口包扎情况,避免包扎过紧;生活习惯改变: 戒烟,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盐低脂 低胆固醇饮食,避免用力解大便;观察与识别-患肢疼 痛、肿胀、末梢循环、肢端感觉、皮肤色泽与温度、 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护理评价
1、患者疼痛得到有效控制,不影响患者正常作息 2、患者对疾病能有所了解,正视自己所患疾病,紧张、 焦虑情绪有效缓解 3、未发生生压疮 4、无感染发生 5、家属能帮助家属完成基本的生活照顾,患者自身能 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 6、患者未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征、下 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7、术前准备已完善
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物和床单 c. 保护骨隆突处,支持身体空隙处:使用翻身枕,枕头 d. 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避免推拉拖,床头抬高不超过 30度
4、预防感染 a. 监测有无感染症状和体征:体温、脉搏、骨折处有无疼
痛突然加剧或搏动性疼痛,皮肤有无红肿热,伤口有无 脓液、异味 b. 及时伤口换药 c. 合理运用抗菌药物:0.9%NS+明可欣2.25g ivgtt Bid d. 预防坠积性肺炎: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影像学检查
术前X线
术前CT二维重建
术前骨三维重建
治疗
1.消肿、止血、止痛,抗感染; 2.完善相关检查; 3.拟手术:左胫骨外固定支架固定+有限切开复位 内固定+经皮后踝内固定+左腓骨骨折闭合复位经 皮弹性髓内针内固定。
术前护理诊断
疼痛---与骨折、软组织损伤,有关
焦虑、恐惧---与意外受伤,疼痛,担心手术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肥胖、皮肤潮湿、活动受限有关
2024年度-骨科教学查房(胫腓骨骨折)ppt课件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预防便秘和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23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
24
本次查房总结回顾
01 02
病例特点
本次查房的胫腓骨骨折病例,具有典型性骨折表现,包括疼痛、肿胀、 畸形和功能障碍。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查体,我们对患者的病情有 了全面了解。
诊断依据
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我们做出了准确的诊断。X 线片显示骨折线清晰,无明显移位,符合胫腓骨骨折的诊断标准。
03
治疗措施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法复位、
石膏外固定、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病
情得到了显著改善。
25
骨科领域新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机器人辅助手术
随着医疗机器人技术的不断 发展,机器人辅助手术在骨 科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机 器人具有高精度、稳定性和 可重复性等优点,能够提高 手术的准确性和效率。
03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降低感染风
险。
17
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
1 2
早期活动和锻炼
鼓励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活动和锻炼,促进血液 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使用抗凝药物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可使用抗凝药物预防 血栓形成。
3
穿戴弹力袜或使用气压治疗仪
穿戴弹力袜或使用气压治疗仪可帮助改善下肢血 液循环,降低断
临床表现
受伤后局部疼痛、肿胀、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等。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X线片可显示 骨折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对于复杂或疑似病例,可进行 CT或MRI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胫腓骨骨折的教学查房
-
1 胫腓骨骨折概述 3 胫腓骨骨折的原因 5 胫腓骨骨折的治疗 7 胫腓骨骨折的预防
2 胫腓骨骨折的类型 4 胫腓骨骨折的诊断 6 胫腓骨骨折的康复 8 胫腓骨骨折的并发症
胫腓骨骨折的教学查房
以下是一份胫腓骨骨折的教 学查房,包含以下内容
胫腓骨骨折概述
胫腓骨骨折是指胫骨和腓骨的骨折,其中胫骨是支撑 身体重量的主要骨骼,而腓骨则提供辅助支撑
避免过度运动等
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应积极治疗 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 骨折的风险
胫腓骨骨折的并发症
感染: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易导致感染,需及 时清创和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畸形愈合:由于骨折端移位或治疗不当等原 因,可能导致畸形愈合,影响下肢功能。对 于畸形愈合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由于骨折后制动时间 过长等原因,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有发生肺栓塞的风险。需进行抗凝治疗等预 防 神措 经施 损伤:由于骨折端压迫或牵拉等原因, 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出现感觉或运动障碍。 需要进行神经修复或手术治疗
感染性休克:由于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感染等 原因,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需 要进行抗感染等治疗措施
不愈合:由于骨折端血供不足或治疗不当等 原因,可能导致骨折不愈合。对于不愈合的 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植骨或手术治疗 关节僵硬:由于疼痛、肿胀等原因,可能导 致关节僵硬,影响下肢活动范围。需要进行 关节松动术等治疗
x
由于胫腓骨位于膝部和踝部之间,因此它们对于下肢 的稳定性和承重功能至关重要
胫腓骨骨折的类型
A
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 肤完整,骨折端不与外
界相通
B
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 肤破裂,骨折端与外界
胫腓骨骨折教育查房课件
手术治疗:骨折复位、固定 和功能恢复
保守治疗:石膏固定、康复 训练和药物治疗
预后:骨折愈合、功能恢复 和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效果评价:患者满意度、 生活质量和康复时间
4
胫腓骨骨折预 防措施
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熬夜、 吸烟、酗酒等不 良习惯。
01
保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补充足够 的钙质和维生素D, 以促进骨骼健康。
痛等情况
03
影像学检查: X线片、CT、 MRI等,了解 骨折类型、骨 折线位置、骨 折块移位情况
等
04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 规、生化全套 等,了解患者 整体健康状况, 排除其他疾病
可能
治疗方案
保守治疗:适用 于轻度骨折,包 括石膏固定、夹 板固定等
01
康复治疗:包括 物理治疗、运动 治疗等,以帮助 患者恢复关节功 能和肌肉力量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 检查,了解身 体状况
及时发现潜在 疾病,及早治 疗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避免 过度劳累
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提 高抗病能力
谢谢
03
02
手术治疗:适用 于重度骨折,包 括内固定、外固 定等
04
药物治疗:包括 止痛药、抗炎药 等,以减轻患者 疼痛和炎症反应
康复计划
1Hale Waihona Puke 早期康复:骨折固定后,尽早开始 康复训练,促进骨折愈合
2
功能锻炼: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 步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训练
3
辅助器具:使用拐杖、支具等辅助 器具,减轻骨折部位的负担
03
02
保持适当的运动 量,避免过度运 动造成骨骼损伤。
04
避免穿高跟鞋或 过于紧的鞋子, 以免影响骨骼健 康。
胫腓骨骨折查房
折端移位
药物治疗:使用止痛药、
02 抗炎药等药物缓解疼痛
和炎症
康复治疗:进行康复训
03 练,帮助骨折部位恢复
功能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
04 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
况,调整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内固定、 外固定、关节融合
等
术后康复:包括物 理治疗、药物治疗
和功能锻炼等
手术目的:恢复骨 折部位的稳定性和
动导致
病理性骨折: 骨质疏松、肿 瘤等疾病导致
骨折症状
疼痛:骨折部 位疼痛,活动 时加重
肿胀:骨折部 位肿胀,皮肤 发红
畸形:骨折部 位出现畸形, 如短缩、旋转、 成角等
功能障碍:骨 折部位活动受 限,不能负重 或行走
胫腓骨骨折查房内容查房Biblioteka 的1了解患者 病情变化
2
评估治疗 效果
3
调整治疗 方案
谢谢
胫腓骨骨折愈合时间 通常为6-8周
愈合过程中需要注意 饮食、运动、心理等 各方面的护理
愈合时间可能因个体 差异、骨折类型、治 疗方法等因素而异
定期复查,了解骨折 愈合情况,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骨折后遗症
1
骨折不愈合:骨折部 位未能完全愈合,可 能导致骨折再次发生
2
骨折畸形愈合:骨折 部位愈合后出现畸形, 影响关节功能和美观
横形骨折:骨折端呈横形, 易发生移位
闭合性骨折:骨折端不与外 界相通,不易发生感染
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不稳 定,易发生移位
压缩性骨折:骨折端被压缩, 易发生移位
螺旋形骨折:骨折端呈螺旋 形,易发生移位
纵形骨折:骨折端呈纵形, 易发生移位
骨折原因
直接暴力:如 车祸、坠落等
胫腓骨骨折患者查房课件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 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
信心。
PART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感染
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避免过早接 触水或污垢。
骨折不愈合
保持骨折稳定,定期复查X线,必要时进行 植骨手术。
血栓形成
早期活动,使用抗凝药物,定期检查血液流 变学指标。
关节僵硬
力量。
负重训练
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 步进行负重训练,从部
分负重到完全负重。
平衡与协调训练
进行平衡训练和协调性 训练,提高患者步态稳
定性。
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
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 训练,不可随意更改训练计划。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X线检查,观察骨折愈 合情况,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注意安全
在康复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 摔倒等意外情况。
牵引治疗
对于骨折移位较大或不稳定的患者, 可以采用牵引治疗,通过持续牵引 逐渐复位骨折并保持位置。
康复治疗
在非手术治疗期间,患者需要进行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运动训 练等,以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骨折类型
不同类型的骨折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随访计划及随访时间
随访计划
制定详细的随访计划,包括随访 时间、随访内容等,确保患者的 康复进程得到及时跟踪。
随访时间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 的随访时间,如出院后每周一次 的随访,持续三个月。
患者教育及随访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尊重患者的意愿
在教育及随访过程中,尊 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避 免强迫或过度干预。
2022年医学专题—胫腓骨骨折教学查房
第九页,共三十一页。
查房内容:
实习护士(hù shi):噢,我知道了。还有一个问题,王老师刚才 说要密切观察患肢的末梢血供情况,我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呢 ?
护士: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是骨科护理工作中最 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我们一般以对患肢末梢血液循环的观察最为直 接、简便。护理观察指标包括以下几点,患肢的疼痛程度、性质;患肢的 肿胀程度;皮肤的颜色及温度;患肢感觉运动情况;末梢动脉脉搏情况。
14
第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查房内容:
护士:此患者骨折部位的处理也有可能导致骨筋膜室容积(róngjī) 骤减,与石膏托及敷料包扎过紧有关。因为包扎过紧可以使筋膜间 隙容积(róngjī)压缩,而损伤组织肿胀使间隙的内容物增加。此时,如 果不及时放松包扎过紧的敷料或石膏托,就可并发骨筋膜间隙综合 征。
17
第十七页,共三十一页。
查房内容:
护士:目前患者小吴的腿也很痛,疼痛(téngtòng)评估为7分。像这种外 伤导致胫腓骨骨折本身就会引起疼痛,那我该如何鉴别呢?
护士:当肢体发生损伤后一般患者都会主诉疼痛。骨折引起的疼痛特点是受伤部 位疼痛明显,受伤初期疼痛剧烈,通过复位和固定可使疼痛慢慢减轻。在一般情况下 ,创作2-3d疼痛可缓解,5-7d后患者即可适应,一般通过镇静止痛药均能缓解。在骨 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早期,疼痛的性质是呈进行性加剧的,而且肢体不会因有效固定或 经处理而减轻疼痛,并且阿片类镇静止痛药通常不能有效缓解疼痛。这是因为肌肉由 于缺血而疼痛加重,直至肌肉完全坏死之前,疼痛持续加重而不缓解。例如,小吴主 诉疼痛,评估8分,我们给予盐酸布桂嗪100mg肌内注射后,患者主诉疼痛缓解,评 估3分。说明此疼痛是由于骨折损伤引起的,使用盐酸布桂嗪这种弱阿片类止痛药能有 效缓解。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对肢体疼痛性质的评估应为持续性,因为随着肿胀的 继续加剧,疼痛进行性加剧需高度怀疑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及特点(扩展)
临床表现 患肢疼痛、肿胀,可有反常活动及畸形 开放骨折可见断端外露 小儿青枝骨折表现为不敢负重和局部压痛 常伴有腓总神经损伤,胫前、胫后动脉损伤,胫前区和腓肠肌区张力增加 临床特点 1.骨折后易产生成角、短缩、旋转畸形 2.腓骨:骨折较少,较易愈合 3.胫骨的前内侧位于皮下,又有棱角,故骨折端极易穿破皮肤而形成开放性骨折
理问题
1.疼痛; 2.自理能力缺陷; 3.躯体活动障碍; 4.焦虑; 5.知识缺乏; 6.潜在并发症:牵引无效; 7.潜在并发症:骨筋膜室综合症、腓总神经损伤。
病因 直接暴力 多为打击、撞击、车轮碾压等
间接暴力 多由高处坠落、滑倒等所致
临床表现及诊断
• 1、外伤史 • 2、症状及体征: • (1)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 (2)患肢短缩或成角畸形,异常活动。 • (3)局部压痛明显,易触及骨折端。 • (4)若伴有血管、神经损伤或骨筋膜室综合症,有相应表现。 • 3、X线检查。
功能锻炼
• 原则:早锻炼、晚负重。 • 方法: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髌骨的被动活动
以及足部各关节的活动,禁止在膝关节伸直的情 况下旋转大腿。 • 注意: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活动强度, 以患者不感到疲劳或疼痛为宜
功能锻炼
术后24小时 即开始指导患肢踝背伸及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 收缩10s,放松10s,患肢15~20次/组,健侧20~ 30次/组,2~3次/天。健侧可练习直腿抬高,抬高 时慢慢抬起,当抬到10~20时停止3~5s,再缓慢 放下,反复练习,以不疲劳为宜
功能锻炼
伤后3~6周 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挺直、抬腿练习及下床负重练习,患肢由伸直位,逐渐屈曲90,以防止关节强直,注意 循序渐进训练
伤后6~8周 不仅强调局部的锻炼,还必须进行全面的肌肉和关节锻炼,坚持全身活动,逐步恢复肢体功能
出院指导
✓ 生活规律,心情愉快,睡眠充足
✓ 继续进行患肢功能锻炼
✓
1)肌等长舒缩练习和髌骨被动活动;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1.麻醉后护理:去枕平卧、禁食水6小时 2.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3.各管道的护理 4.观察病情:生命体征、末梢血液循环情况、伤口渗血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5.伤口疼痛时,可适当使用止痛剂
术后护理
6.预防感染:75%酒精 清洁针眼周围皮肤,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7.抬高患肢,保持中立位,严禁外旋,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8.对于新打石膏患者、采用小夹板治疗者,应列入交班范围,并予相应护理 9.进食营养、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10.功能锻炼,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临床特点
4.胫骨上1/3骨折时,易造成小腿下段的严重缺血或 坏死
5.胫骨中1/3骨折时,可导致骨筋膜室综合症 6. 胫骨下1/3骨折时,营养动脉损伤,容易发生骨
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治疗
• 原则:恢复小腿长度、对线和持重功能。
•
优先满足胫骨的复位。
• 1、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小夹板加压固定,牵引,石膏固定。
✓
2)行走锻炼:拐杖的使用;助行器的应用;手杖的使用;
✓
3)练习深呼吸;
✓ 4)告知病人出院后继续功能锻炼的方法和意义;
✓ 5)指导家属如何协助病人完成各项活动
出院指导
✓ 避免感冒,饮酒、吸烟 ✓ 饮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忌刺激食物 ✓ 安全指导:指导病人及家属评估家庭环境的安全性,有无影响病人活动的障碍物 ✓ 定期复查:告知病人如何识别并发症,如有不适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复查并评估功能恢复情况
病
例
• 患者术后第二天,生命体征平稳,体温:36.8℃,血压:124/82,心率:76次/分,呼吸:20次/分。患者维 持外展中立位,患肢予以抬高,高于心脏水平,双下肢感觉运动正常,足趾血运正常,无血管神经损伤, 患肢有轻微肿胀。切口外观无渗血,引流少量血性液体。患者无不适主诉。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 舒缩练习、髌骨被动活动。
术前护理
6.牵引护理: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感觉、运动、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观察患肢皮肤颜色、 温度、肿胀情况。
7.患肢功能锻炼应尽早开始,防止膝、踝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 8.按医嘱术前一日予抗生素及麻醉药过敏试验, 术前晚保证患者充足睡眠 9.术晨准备
术晨准备
① 术晨禁食水,测生命体征 ② 询问女患者有无月经来潮,发现及时报告医生,重新安排手术日期 ③ 术前30分钟用镇静药:阿托品0.5,苯巴比妥0.1g ④ 去除假牙,手表、饰品等金属物品 ⑤ 嘱患者提前15-30排空大小便
谢谢观赏
• 2、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可用钢板螺
钉、髓内针、外固定架固定。
治疗原则
闭合性胫骨骨折
石膏、支具制动 外固定架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
治疗原则
开放性骨折 选用上述方法之一固定骨折,并遵循以下原则: 清创彻底 合理应用抗生素 中期闭合伤口 中期植骨治疗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稳定病人的情绪 体位:患肢抬离,保持中立位,严禁外旋,为防止足跟压伤,可住踝部垫小软枕,以使足跟悬空。 3.皮肤准备 (备皮范围:大腿中段至足部) 4.饮食要求: 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水 5.完善术前护理,协助医生做好各种必要的术前检查.
骨科教学查房胫腓骨骨折
本节学习目标 了解胫腓骨骨折的概述和病因
熟悉术后病人的出院指导 熟悉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原则 掌握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措施 Nhomakorabea病
例
• 患者男,40岁,以“摔伤致左小腿疼痛出血,活动受限1小时”之主诉于入院。查体:左小腿肿胀畸形,压 痛阳性,左外踝压痛阳性,活动受限。X线示:1左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2左腓骨小头粉碎性骨折;3左 后踝骨折。入院后给予骨牵引,抗炎消肿补液治疗。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继 续抗炎补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