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个人所得税ppt课件

个人所得税ppt课件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广泛,包括工资、薪金、年终奖金、兼职收入、利息、股息 、红利等。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根据不同的所得水平而有所不同,如超额累进税率、比例税率等 。
个人所得税的历史沿革
个人所得税起源于19世纪末的 英国,最初是为了弥补政府财 政收入不足而设立的。
在中国,个人所得税最早出现 在20世纪初,但直到1980年才 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个人所得税法》。
THANKS
感谢观看
优化税收结构
总结词
优化个人所得税税收结构,建立更加公平和合理的税收制度,减轻中低收入人群的税收负担,增加对高收入人群 的税收。
详细描述
优化个人所得税税收结构可以建立更加公平和合理的税收制度。通过降低中低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增加 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可以更好地调节收入分配,减少贫富差距。同时,也可以鼓励居民增加储蓄和投资,促进 经济增长。
扣缴义务时间
扣缴义务人应当在每月或者每次支付所得时,按照规定代扣代缴税 款,并及时向税务机关申报。
扣缴义务人权利和义务
扣缴义务人应当依法履行代扣代缴税款的义务,同时享有按照规定 申请减免税款、退还多缴税款等权利。
03
CATALOGUE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与计算
税率
比例税率
对大多数纳税人采用相同的比例 税率,如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
详细描述
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可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此外 ,降低税率也可以促进就业和创业,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推动经济增长 。
扩大征收范围
总结词
逐步扩大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将更多的人群纳入征税范围,增加财政收入, 同时减少贫富差距。
详细描述
逐步扩大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将更多的人群纳入征税范围,可以增加财政收 入。此外,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可以调节收入分配,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 公平和稳定。

个人所得税知识培训PPT

个人所得税知识培训PPT

需要申报
• 年度已预缴税额大于年度应纳税额且申请退税的 • 年度综合所得收入>12万元且需要补税金额>400元的
02.个人应知应会点
8.其他新政策 年度中首次取得工资的预扣预缴
举个例子:大学生小李2020年7月毕业后进入某公司工作,7月份工资收入1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 项扣除1000元,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1500元。计算当期应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时,可减除费 用35000元(7个月x5000元/月)
3.6万x3%
10.8万x10%
0.6万x20%
02.个人应知应会点
4.个税免征额,不叫起征点
起/征/点/vs/免/征/额
起征点
金额达到某条线,全部征税,不达 这条线,全部不交税
免征额
点以下不征,点以上征税,无论超过多少永远有一 部分是不征税的 (个税5000元免征额)
02.个人应知应会点
5.什么是个税汇算清缴?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3
0
10
2520
20
16920
25
31920
30
52920
35
85920
45
181920
02.个人应知应会点
无需申报
7.是否需要汇算申报
• 年度汇算需补税但年度综合所得收入s12万元的,未预扣预交的情形除外 • 年度汇算需要补税金S400元的,未预扣预缴的情形除外 • 年度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一致 • 符合年度汇算退税条件但不申请退税的
个人应知应会点 02
02.个人应知应会点
1.什么是个税?
征税 对象
个人
偶然的、临时的,货币、有价 证券、实物
02.个人应知应会点

第八讲个人所得税

第八讲个人所得税

【案例11】李某中奖收入100万元,向希望工程 捐款40万元,则李某应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捐赠扣除限额=100×30%=30 应纳税额= (100-30)×20%=14(万元)
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2、境外所得已纳税额扣除:
分国分项计算、限额扣除; ❖ 同一国的不同应税项目依照税法计算的应纳税额
【案例1】王某1月份领取当月工资4000元以及上年末 的一次性年终奖金42000元,问当月王某应缴纳多少 个人所得税?若当月工资为3000元,王某应缴纳多少 个人所得税?
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1)当月工薪所得≥费用扣除额:
方法:用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 用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第二节 基本征收制度
4、劳务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财产租赁所得
8、财产转让所得 9、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10、偶然所得 11、其他所得
第二节 基本征收制度
三、税率
1、七级超额累进税率(3%-45%) 2、五级超额累进税率(5%-35%) 3、比例税率(20%) ❖ 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加成征收 ❖ 稿酬所得:减征30% ❖ 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居住用房:减按10%征收
(8000-3500)×10%-105=345 4500×10%-105=345
53500÷12=4458→10% 53500 ×10%-105=5245 应纳税额=345+345+5245=5935(元)
思考:年终奖58000元还可以采取哪种方式发放 纳税最少呢?
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 按年计征

个人所得税培训课件(ppt 47页)

个人所得税培训课件(ppt 47页)
• 分类所得税是对同一纳税人不同类别的所 得,按不同的税率分别征税
• 综合所得税是将纳税人在一定期间内的各 种所得综合起来,减去各项法定减免和扣 除项目的数额,就其余额按累进税率征收
• 混合所得税是先对纳税人各项所得分类, 从来源征税,然后再综合纳税人全年各种 所得额,如达到一定标准,再按累进税率 计税。
㈡所得税立法思想
• 源泉所得概念便于征收,但对其他收 入不征税不符合公平原则,且税基狭 窄。
• 净资产增加说把所有收益均视为所得, 但应税所的随消费增加而减少不合理, 执行也困难。
• S-H-S定义的应税所得包括一切来源 的收入,且与消费无关,符合公平原 则和中性原则,也比较容易执行。
(三)应税所得的特殊内容
• 我国个人所得税列举的应税所得有11项, 因为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税制,计税依据 要分类计算。
㈡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 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 物和有价证券。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 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税 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 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由主管税务机关 参照当地的市场价格核定应税所得额。 所得为有价证券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根 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税所得额。
-非法所得:各国规定不同 -实物所得:如资产分红、附加福利、花边利益等 -推算所得:是纳税人本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并由
本人消费这些产品或服务而隐含的收入,通常无法征 税 -资本利得:未实现的资本利得通常不征税,已实现的 资本利得需征税,征税轻重取决于公平与效率的均衡
(四)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模式
目前世界上个人所得税的模式有三种:
• 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所得税制。
优点:1、按不同性质所得采用不同税率,有利于实现政策 目标;

个人所得税培训资料(PPT 80张)

个人所得税培训资料(PPT 80张)


证明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
缮费用。
55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4
二、纳税人

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
所但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以及
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但从
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外籍个人、
香港、澳门、台湾同胞等。
5

(一)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
的判定标准

1、住所标准 2、居住时间

6

1、住所标准
我国税法将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界定为: “ 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 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
29


1、收入的形式
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
纳税人的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所取得实物凭证上所
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 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由主管税务机关参照市 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所得为有价证券的,根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纳

税所得额。
25

(三)稿酬所得
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 征30% 。

(四)劳务报酬所得
适用20%的比例税率,对劳务报酬所得 一次收入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
26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税率表
级数 1 每次应纳税所得额 不超过20 000元的部分 税率% 速算扣除数 20 0
2
3
超过20 000元~50 000元的部分
(四)扣缴义务人
税法规定:凡支付应纳税所得的单位或 个人,都是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
12

个人所得税培训课件(PPT 19张)

个人所得税培训课件(PPT 19张)
一、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额=Σ每一级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减除一定费用后的余额 关于应税所得额 =(每月收入-2000或48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扣除2000元/月 2、扣除4800元/月:适用范围
(一)一般支付方式计算
1.某企业一职工本月工资单上的收入2800元,其中包 括误餐补贴100元,独生子女费100元,该职工应纳的 个人所得税? 2.在境内某公司受聘的美籍专家杰克逊(非居民纳税 人),2009年2月从公司取得工资收入计人民币20 800 元。杰克逊2月份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1.当月应纳税所得额=2800-200-2000=600(元) 当月应纳税额=600×10%-25=35(元) 2.当月应纳税所得额=20 800-4 800=16 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100 000-20 000)+1100×12]- 2000×12=69200(元)
相关案例
应纳税额=69200×35%-6 750=17470(元)
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个人独资、合伙)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查账征收:
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 注意:
1.投资者只允许扣除每月2000元计生费 2.企业向其从业人员实际支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允许在 税前据实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发生的职工福利费、 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分别在工资薪金总额2%、14%、2.5%的标准 内据实扣除。 3. 广告和业务宣传费用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 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二、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1、对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比照工资薪金计税) 2、对经营成果有所有权: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 =纳税年度承包、承租经营收入总额-必要费用 (每月2000元)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五级超额累进 ) 3、实际不足一年,按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

个人所得税概述PPT61页

个人所得税概述PPT61页
❖ 非居民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在境内居住不满
一年的个人。包括:
▪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的外籍人员、华侨、港澳台 同胞;
▪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外籍人员、 港澳台同胞。
▪ 负有限纳税义务:来源于境内的所得纳税
第四节 税率
适用税率一览
税率
工资、薪金所得 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 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a. 当月工资≥费用扣除标准 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b. 当月工资<费用扣除标准 (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 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 数
【 计 算 题 】 中 国 公 民 肖 某 2013 年 12 月 份 取 得 当 月 工 薪 收 入 4800元和2013年的年终奖金36000元。肖某12月份应纳个人所 得税3534元。 【答案及解析】计算过程: (4800-3500)×3%+36000×10%-105=39+3495=3534(元) 【计算题】中国公民王某的2014年1月份工资3000元,当月一 次性取得上年奖金9000元。 【答案及解析】计算过程: 首先,判断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9000-(3500-3000)] ÷12=708.33(元);税率3%。 其次,计算税额=(9000-3500+3000)×3%=255(元)。
• 世界各国的个人所得税制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 综合所得税制、分类所得税制、混合所得税制。
▪ (二)在费用扣除上定额、定率扣除并用 ▪ (三)在税率上累进税率、比例税率并用 ▪ (四)在申报缴纳上采用自行申报和代扣代缴
两种方法
第二节 征税对象

个人所得税培训课件

个人所得税培训课件

四、企业年金征收个税政策讲解
个人所得税培训
企业年金的概念
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 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 老保险制度。
个人所得税培训 29
企业为个人缴纳企业年金是否
征收个人所得税?怎样计算?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 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694号) 的规定,自2009年12月10日起:
个人所得税培训
“老算法”
❖ A: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的商数据以 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 B: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培训
特别提醒
❖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 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 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取得年 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按年终奖金的办法 执行。
项目计算当期应纳个人所得税款,并由企业在缴费
时代扣代缴。
个人所得税培训
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得到细化补充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补 充规定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9号)该 文件规定,自2011年1月30日起,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 部分计入职工个人账户时,当月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与 计入个人年金账户的企业缴费之和未超过个人所得税 费用扣除标准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培训
工资薪金收入
❖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 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 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 关的其他所得。
❖ 个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与任职或者受雇有 关,不管其单位的资金开支渠道是以现金、 实物、有价证券或其他支付形式(比如奖励 旅游、购买商业性补充养老保险等)支付的, 都是工资、薪金所个得人所的得税征培训税范围。

《个人所得税》PPT课件

《个人所得税》PPT课件
(1)承包人、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 仅按合同(协议)规定取得一定的所得的,其所得按工 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
(2)承包人、承租人按合同(协议)的规定只向发包 方、出租方交纳一定费用后,经营成果归其所有的,按 承包经营、承租经营项目征税,适用五级累进税率。
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已停征
第五节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一、计税方法: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 数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一)一般规定
算)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费用扣除(分项计
(二)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其它所得 以纳税人取得的收入额计税,不扣除费用
三、不同税目的计税方法
起免税。
2008.10.9
国债利息、教育储蓄存款利息免税。
(3)个人购买社会福利奖券一次中奖收入不超过
10000元的,免征个人
(十)其他规定
1、捐赠扣除的计税方法 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一、纳税人的范围 二、分类管理
纳税人
一、纳税人的范围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外籍人员和香港、澳门、 台湾同胞。
二、双重管辖标准
三、分类管理: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
分类标准:住所和居住时间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1、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 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 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知识培训PPT

个人所得税知识培训PPT

02
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 高到2000元
202X年个人税务培训课件
01.个税新文件解读
01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 3000元
02 其中,独生子女每月扣除3000元,
03
非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3000元的扣除额 度,每人不超过1500元。
202X年个人税Biblioteka 培训课件202X年个人税务培训课件
个人应知应会点 02.
02.个人应知应会点
1.什么是个税?
征税 对象
个人
偶然的、临时的,货币、有价 证券、实物
202X年个人税务培训课件
02.个人应知应会点
2.关于”个人“的身份?
类型
自然人
公民个人
个人
个体工商业户
个人
个人融资企业
依法登记为个体工商的公民 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
二者满足其一:1、境内有住 所;2、境内无住所但居住,
一年内累计满183天
有限纳税义务
境内所得
202X年个人税务培训课件
02.个人应知应会点
级数
1 2 3 4 5 6 7
3.税率
综合所得税率表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不超过36000元 超过36000至144000元的部分 超过144000至300000元的部分 超过300000至4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20000至660000元的部分 超过660000至960000元的部分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预扣率(%)
3 10 20 25 30 35 45
速算扣除数
0 2520 16920 31920 52920 85920 181920

个人所得税ppPPT教学课件

个人所得税ppPPT教学课件

10
超过10 000-30 000的部分 20
超过30 000-50 000的部分 30
超过50 000的部分
35
2020/12/10
16
五、应税所得额的确定 应税所得额=收入额-费用减除标准
1.个体工商户:减去成本费用以及损失; 2.承包承租经营:收入减去成本费用、 上 交的利润,再扣除2000元/月; 3.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 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
2020/12/10
4
❖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 1.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 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 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 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2020/12/10
5
❖ 注意: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 营的个人,取得与生产、经营活动 无关的其他各项应税所得,应分别 按照其他应税项目的有关规定,计 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如取得银行存 款的利息所得、对外投资取得的股 息所得,应按“利息、股息、红利” 税目的规定单独计征个人所得税。
9
❖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 1.概念——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
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 ❖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免税。
2020/12/10
10
❖ (八)财产租赁所得 ❖ ——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
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 (九)财产转让所得 ❖ ——股票转让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 (十)偶然所得 ❖ ——如得奖、中奖、中彩等偶然性质的
第十章 个人所得税
本章要点: 1.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及特征 2.每种不同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3.征管规定和税收优惠政策
2020/12/10

个人所得税讲解培训(34张)PPT

个人所得税讲解培训(34张)PPT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 30 分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 35 分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速算扣 除数
0 105 555 1005 2755
5505
13505
五、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实行分项扣除、分项定率、分项征收 的计征办法。
工资、薪金所得部分的个人所得税额=应税所得金额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法
内容概述
❖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 ❖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 ❖ 个人所得税税率 ❖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 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 ❖ 个人所得税征管
二、个人所得税纳税人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 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 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 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 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 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 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 港、澳、台同胞。
三、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
❖ (一)应税所得的类别 ❖ 1.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
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 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 (1)工资薪金的基本范围 ❖ ——基本工资、工龄工资、职务工资 ❖ ——各种补贴、津贴 ❖ ——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 ❖ ——与任职受雇相关的其他所得
❖ (二) 非居民纳税人 ❖ 1.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在我国的自然人; ❖ 2.在我国境内无住所而居住在我国境内不满1年
的自然人; ❖ 3.在我国境内无住所,但居住满1年,且在一个
纳税年度内一次离境超过30日或者多次离境累计 超过90日的自然人。
三、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
❖ 工资、薪金所得 ❖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 劳务报酬所得 ❖ 稿酬所得 ❖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 财产租赁所得 ❖ 财产转让所得 ❖ 偶然所得 ❖ 其他所得

-个人所得税PPT课件

-个人所得税PPT课件
应纳税所得额:75 000-2000*12=51 000 应纳税额:51000*35%-6750=11100 (3)股息所得应纳税:30 000*20%=6000 (4)偶然所得应纳税:100 000*20%=20 000 (5)特许权转让费所得应纳税:8000*(1-20%)*20%=1280 (6)全年应纳税:50 880
.
2
无限纳税 义务
二、纳税人
居民纳税人
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 度中居住满1年的个人
非居民纳税人 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
有限纳税 义务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并且在一个 纳税年度内居住不满一年
.
3
三、征税对象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1.个体工商户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1)查账征收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准
予扣除的税金)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核定征收 ①定期定额征收 ②综合负担率征收
.
16
例:某个体工商户既从事个体手工艺品加工,又承包了一家 企业,同时还与某集体企业合办一联营企业,08年该个体 户获得以下各项所得:
.
5
四、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 内的所得:
(1)在中国境内的公司任职,取得的工资、薪金的所得。 (2)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的所得。 (3)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4)转让在中国境内的不动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
产取得的所得 (5)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6)从中国境内的公司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7)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而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PPT精品课件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PPT精品课件
速算扣除数 例题:P265(例8-1)
• 特殊支付方式的计算方法:
全年一次性奖金(年终奖):P270 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额
一次性奖金÷12,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额=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额
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不纳税 [一次性奖金-(费用扣除额-当月工资薪金所得)]÷12,确
个人的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的,应合并其因连载而 取得的所得为一次。连载后又出书取得的稿酬,或先 出书后连载取得稿酬的,应视同再版稿酬分次征税。 例题:P268例8-8
返回
6.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每次收入≤4000元: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
每次收入>4000元: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在中国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 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
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受雇而取得工资、
薪金所得的个人; 财政部确定的其他人员;
上述人员包括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返回
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 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
返回
10. 特殊计税方法
• 公益救济性捐赠 • 一人兼有多项应税所得 •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纳税人共同取得同一项所得 • 纳税人从境外取得收入应纳税额的计算
返回
• 公益救济性捐赠
– 捐赠扣除限额=应纳税所得额×30%
– 允许扣除的捐赠额=实际捐赠额(实际捐赠额≦捐赠扣除
例题
• 某专家向某企业提供一项专利技术使用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纳税人
依据有无住所和居住时间 ,分为:
居民纳税义务人--无限纳税义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 居住满1年的个人,就其从中国境内和境外 取得的所得
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有限纳税义务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 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就其从中国境 内取得的所得征税。
例题二
某个体工商户全年取得生产、经营所得25 000元, 经税务机关核定其成本、费用及损失为12 000元。 要求:计算该个体户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800元
(一般)
※或者=每月收入额-800元-3200元(加计)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工资、薪金所得税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级数 1 2 3 4 5 6 7 8 9
应纳税所得额
不超过500元的 500-2000元 2000-5000元
5000-20000元 20000-40000元 40000-60000元 60000-80000元 80000-100000元 100000元以上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应纳税额
生产经营所得费用扣除标准: 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成本
+费用+损失)- ※准予扣除的税金 个人独资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所得为收入总额 合伙企业的投资者:按照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
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的确定收入; 合伙协议没有约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 所得和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投资者的收入; 再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王先生为改善家庭的居住 条件,经与家人商量,以高出原购买的价格卖掉 了已居住3年的家庭唯一住房,获得一笔净收入。 利用这笔收入,再加入一部分资金,他又另外购 买了一套地理位置好、面积更大的住房。
Hale Waihona Puke 纳税情况对于上述各项收入,缴纳税款时应分类分项处理: 1、单位发放的工资表上的收入全额列工资薪金所得,
第八章 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
本章内容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基本法律内容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额计算与征收
知识点
1、纳税人的界定及其所得来源的确定 2、应税所得项目及其适用的税率 3、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4、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重点、难点
1、计算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的应纳税 所得额和应纳税额
二、征税范围
工资、薪金所得 生产、经营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 承包、承租经营 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
所得 偶然所得 其他所得
【操作案例】
王先生留学归来以后,在国内一家著名大公司工 作,单位的工资表上每月发给其工资薪金收入 4000元,其中包含其独生子女补贴。
个人所得税中对工资、薪金所得税 例题二
在天津一外商投资企业中工作的美国专家 (为非居民 纳税人),2002年1月份取得由该企业发放的工资收入 10000元人民币。 要求: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 10000 -(800+3200)=6000(元)
应纳税额 = 6000×20% - 375 = 825(元)
税率(%)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速算扣除数 0
25 125 375 1375 3375 6375 10375 15375
个人所得税中对工资、薪金所得税 例题一
某纳税人2003年8月份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 收入5000元,要求:计算该纳税人应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 5000 - 800 = 4200(元) 应纳所得税额 = 4200×15%-125 = 505(元)
四、优惠政策
(一)免纳个人所得税的 (二)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的 (三)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额计算与征收
➢由于个人所得税采取分类分项计税的 方法,每项个人收入的扣除范围和扣除 标准不尽相同,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方 法差别很大。
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
工资、薪金所得费用减除标准:
2、计算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 得额和应纳税额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
个人所得税的涵义
涵义:
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是以个人所得为征税对象,并由获得所得的
个人缴纳的一种税。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基本法律内容 一、纳税人 二、征税范围 三、税率 四、优惠政策
一、纳税人
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 合伙企业的投资者、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 人员 (包括无国籍人员)和香港、澳门、台 湾同胞。
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
稿酬所得
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实际征 收率为14%
三、税率
劳务报酬所得
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注意加成征收的规定:实际的累进税率
其他
包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 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 所得和其他所得
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单位的工会组织还以劳务费的名义每月发给每个 员工固定收入,王先生因此取得收入500元。
由于王先生在国外留学期间专攻法律,回国后通 过考试又获得了律师资格证书,因此,业余时间 他不时受人之邀为他人或单位提供法律方面的服 务,不定期的取得部分收入。
【操作案例】
由于他钻研理论还出版了数本论文专著,取得一 定数额的稿费。
生产经营所得税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级数 1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不超过5000元的
税率 速算扣除数 (%)
5
0
2 超过5000—10000元部分 10
250
3 超过10000—30000元部分 20
1250
4 超过30000—50000元部分 30
4250
5
超过50000元部分
35
6750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但独生子女补贴应剔除; 2、工会以劳务费名义发放的收入属于工资性质收入,
列工资薪金所得 3、为他人或单位提供法律服务取得的收入列劳务报酬
所得; 4、非专业职务出版著作的稿费收入列为稿酬所得; 5、对于转让家庭住房取得的所得列财产转让所得。
三、税率
工资、薪金所得
适用5%—45%的超额累进税率
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 营、承租经营所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