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杠杆青岛版六年制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教学设计(详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教学设计(详案)

19.《杠杆》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认识杠杆及生活中的杠杆,初步了解杠杆原理及运用。

2.科学探究: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能用简单表格整理有关数据,并尝试对数据进行分析、解读。

3.科学态度:引导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培养乐于探究、大胆想象的意识。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知道利用杠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发展,改进生活发展。

活动准备:1.杠杆尺、钩码盒、小木块、小哑铃、条形木板等 2.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课前准备:学生入座,桌面摆放好条形木板、小木块和小哑铃。

桌下放好器材袋,内装杠杆尺、钩码、记录单。

课前交流:教师: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哪位热心同学愿意帮老师把它打开?找一名学生上台打开铁罐。

(学生打不开)教师:在打开铁罐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不好打开。

教师:也就是说用手打开铁罐很费力。

那你有更好的办法吗?学生:可以找东西撬开。

看——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工具,这是尖嘴钳、这是剪刀、这是螺丝刀,选一个合适的工具试试看。

学生用螺丝刀轻松打开了铁罐。

教师:用螺丝刀撬铁罐又有什么感受?学生:用螺丝刀能轻松地把铁罐打开。

教师:也就是说用螺丝刀撬开铁罐很省力。

谢谢你,请回位。

为什么利用螺丝刀就能很省力地把铁罐撬开呢?这里面蕴含着怎样的科学道理?相信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习,我们一定会找出答案。

活动过程:上课仪式一、导入:同学们,像刚才撬开铁罐的螺丝刀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撑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杠杆。

(粘贴板书杠杆)二、初步认识杠杆1. 那么什么是杠杆?我们先来认识一下。

请看:(屏幕出示视频),师:这是一个撬石头的装置。

将装置还原于生活。

(结合课件讲解:像这样)一根棍子,当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机械——杠杆。

2. 同学们,想玩一玩杠杆吗?不过在玩之前请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9杠杆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9杠杆 |青岛版

杠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力点、支点、重点。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教学准备】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在校园布置时,工人师傅把一块大石头放错了位置,想请同学们帮忙挪一下,我们通过视频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视频一:甲:要把这块石头移到边上,怎么办?乙:我们一起来抬走它。

尝试甲:太重了,抬不动啊!师:同学们,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他们。

生:多叫几个同学一起来抬;用一根木棍把它撬走。

视频二:乙:老师给我们准备了一根木棍,怎么办?甲:我们试试能不能把它撬起来。

反复尝试,不好撬、撬不动。

乙:不行,这根本不好撬。

师:同学们,你觉得他们撬的方法对吗?生:他们在撬的时候下面应该放一块石头,才能撬起来。

演示:一大团报纸、一根木棒、黑板擦(支点)师:假如说这团报纸就是这块大石头,黑板擦是一块小石头,谁能来给我们演示一下应该怎么操作才能使大石块被撬起来?2、原来像这位同学演示的那样,在棍子下面放一个用于支撑的物体,就可以撬起重物了,人们在生活中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

在科学上我们把它称为杠杆。

3、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杠杆(板书课题)二、认识杠杆1、认识杠杆的三个点。

师:在杠杆上我们需要认识三个重要的位置。

①支点(教师指一指):它支撑着杠杆,杠杆在使用的过程中在绕着这个支点转动。

师演示:请看,在撬重物时,杠杆的这边在下降,另一边在上升,只有支点这个位置它是不动的。

在使用过程中,我能不能换一个位置作为支点啊,当然可以啦,你把黑板擦放这里,支点位置不就变了嘛。

②力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

③重点:物体与杠杆接触的位置。

2、出示跷跷板师:同学们都玩过吧,跷跷板就是一种生活中很常见的杠杆,那么在它身上,你能找出这3个点来吗?3、出示压水井图片师:同学们见过这个工具吗?压水井,能够很方便的从井中把水吸出来。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9杠杆青岛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9杠杆青岛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9杠杆青岛版杠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也是机械原理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中,杠杆作为一个重要的科学知识点被介绍给学生。

本文将根据任务名称,分享一份关于杠杆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杠杆的原理与应用。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杠杆的原理,包括力臂和力的平衡。

3. 理解杠杆的应用,并能够举例说明。

4.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投影仪。

2. 杠杆的示例和实物(如剪刀、秋千等)。

3. 实验材料:木棒、书本、砝码等。

4. 实验工具:测量尺、天平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约10分钟):教师用图片或实物展示杠杆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你见过杠杆吗?在哪些日常生活中使用了杠杆?- 杠杆有什么特点?你能描述一下吗?2. 概念讲解(约15分钟):通过教学课件,教师向学生讲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并引导学生与实际例子相结合进行思考。

- 什么是杠杆?它是如何工作的?- 根据支点的位置,杠杆分为哪几类?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杠杆的特点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3. 杠杆实验(约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杠杆实验,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探究杠杆原理。

- 实验1:用两本书和一根木棒制作杠杆,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

- 实验2:用秋千或剪刀等示例,让学生尝试改变力臂和力的大小,观察对平衡的影响。

4. 实验结果分析(约15分钟):让学生归纳整理实验结果,并观察并讨论以下问题:- 改变力臂的长度会对平衡有什么影响?- 改变力的大小会对平衡有什么影响?5. 杠杆的应用(约15分钟):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了解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他们提供更多的例子和观察结果。

- 杠杆在哪些工具中被使用了?为什么使用杠杆可以起到相应的作用?6. 总结(约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所学内容,并检查学生对杠杆的理解程度。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教案1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教案1

杠杆教学目标:1.善于观察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进行解释;能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学会记录、整理实验记录并通过分析实验信息获得科学结论。

2.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3.认识杠杆各部分名称,会使用杠杆做有关杠杆的探究实验;能将杂乱的实验数据进行归类,认识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什么情况下费力,什么情况下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按照省力、费力的标准会分类。

学具准备:杠杆尺、天平、剪刀、啤酒起子、夹子、钳子、镊子、羊角锤、干果钳本课探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杠杆平衡的认识。

教学过程描述:一、创设情境,引入探究教师设问:现在我端坐在凳子上,谁能把我连凳子给挪动到一边?(学生跃跃欲试)咱班谁的力气最大?上来试试。

(大力士上台来试,结果不行。

)谁的力气最小?(一个文弱的女生举手)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全班学生均露出怀疑的表情。

)看来大家都不相信,这样,你也来试试。

(教师让女生上台,提供给女生一根木棍,并小声地告诉她方法,结果一下子就把教师连凳子给撬了起来。

)同学们看,结果怎样?看来女生的力气要比男生大啊!(学生纷纷表示不服气,并说这位女生借助了工具)对呀,并不是女生的力气比男生大,而是她借助了工具。

在这里,这根木棍就是一种最简单的机械,(一起看个视频)这根木棍叫做杠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杠杆。

(板书课题)【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选择班内力量悬殊的两位学生来完成这项比赛。

另外教师要故作神秘的悄悄地告诉女生杠杆的使用方法,增强悬念。

同时教师要注意安全。

】二、探究定向(一)提问:你想研究杠杆的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1.我想研究杠杆怎样才能省力?2.我想知道杠杆为什么会那么神奇,力气大的男同学不能搬动老师,而力气小的女同学却能搬动老师……)【这里学生提的问题可能很多,有些特别简单的可以让学生集体解答,有些与本课教学内容悬殊太大的可以让学生课后自行研究解决。

】(二)小结: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吧。

小学科学青岛版杠杆实验教案

小学科学青岛版杠杆实验教案

小学科学青岛版杠杆实验教案杠杆是一种用于增加力量或转移力量方向的简单机械。

它由一个杠杆杆和一个支点组成。

小学生在学习力学内容时,可以通过杠杆实验来深入理解杠杆原理,为今后探索机械原理、动力学等内容打下良好基础。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的杠杆实验教案,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杠杆原理。

一、教学目标1.知道杠杆的定义和组成结构。

2.知道不同长度和质量的物体如何影响杠杆的力量。

3.知道杠杆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重点1.理解杠杆的组成结构及其作用。

2.理解力臂和力矩两个概念。

3.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1.掌握杠杆力矩的计算。

2.理解力矩的方向和大小的作用。

四、教学材料1.杠杆器材:木头、水果刀、秤等材料。

2.现场展示实验:根据教学需要准备。

五、教学步骤1.引入教师简要介绍杠杆的定义和组成结构,并让学生们回答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杠杆会用到哪些地方?有哪些常见的例子?”2.实验操作老师介绍杠杆的工作原理,即“力和重物处于两侧,支点在中间,在不增加重力的情况下,杠杆可将输入力放大。

”老师将一个木板固定在桌子上,并在木板上设置一个摆臂,用秤称出不同长度和质量的物体,使学生们通过不同的实验操作来了解力和重量对摆臂的影响。

是长度不同的杆,同样的力量作用在杆的不同位置,会有不同程度的放大效果。

让学生尝试将力量分别作用在杆的两个端点和中间处,体验不同的力量传递方式。

是质量不同的物体,在长度相同的情况下,较重的物体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移动。

让学生将秤上的不同重量的物体分别放置在摆臂的两侧,体验不同的力的传递方式。

3.实验记录在实验操作后,让学生们记录实验结果,并总结出结论:1.如果两侧杠杆重量相同,则力臂越大,在受力点处的力越小。

2.如果两侧杠杆重量不同,则力臂越大,在受力点处的力越大。

3.如果两侧杠杆长度相同,则力臂越大,在受力点两侧的力矩平衡。

4.如果两侧杆长度不同,则较长的杠杆力臂更大,在受力点两侧的力矩平衡。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9.杠杆》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9.杠杆》 青岛版

《杠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利用杠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力点、支点、重点。

科学探究:善于对周围的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进行解释;能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并运用其采集、整理、分析和解读数据。

科学态度:认识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培养乐于探究、大胆想象的意识;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杠杆原理,知道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

【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木棍、杠杆尺、钩码、杠杆类工具(钳子、镊子、天平)、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动画片,咱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动画片)这是动画片《海尔兄弟》中的一段,请同学们仔细看师;动画片欣赏完了,你们有什么想法,想说点什么?师:海尔兄弟利用木棍将大石头撬起来了,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根木棍,这根棍子当我们像海尔兄弟那样,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叫杠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杠杆里的秘密。

(板书:19 杠杆)【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学生喜闻乐见的《海尔兄弟》动画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学生的思维牵引到所要探究的问题中来,使学生对所要探究的问题充满兴趣,乐于参与其中。

二、小组合作,实验探究1、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杠杆,同学们看,这是一个杠杆,(课件)师;在杠杆上隐藏着三个点,起支撑作用的叫支点,手用力的点叫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重点,而且,这三个点都在杠杆上2、我们认识了杠杆,现在我们利用杠杆来做一个小游戏,“比比谁的力气大”一胖一瘦两个同学两个同学比赛,瘦的同学哪端长,胖的短。

2023年(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杠杆》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及记录表

2023年(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杠杆》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及记录表

2023年(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杠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第二课时《杠杆》。

本课旨在本课探究杠杆原理及其应用时,学生会相对比较轻松。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玩跷跷板”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深入探究其中所蕴含的科学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活动准备,用父子俩玩跷跷板的情景图引出活动指向“看到这熟悉的场景,你有什么想法?让我们来研究吧。

”紧接着出示了探究活动所需要的典型材料。

第二部分是活动过程,活动“我们来研究杠杆”包括两个环节:环节一出示了杠杆的定义和三要素;环节二让学生设计实验,研究杠杆的作用,知道杠杆有的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第三部分是自由活动,以“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主题让学生交流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杠杆,接着让学生分辨生活中的工具哪些是省力杠杆,哪些是费力杠杆。

第四部分是拓展活动,提出了两个活动指向,活动一制作“艺术品中的杠杆”侧重于渗透“科学与艺术”的思想,活动二“找找人体中的杠杆”侧重于“科技与人文”。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理解杠杆的作用,知道利用杠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探究目标】:1.学会做杠杆作用的实验并能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进行解释。

2.能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并运用其采集、整理、分析和解读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2.善于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乐于探究、大胆想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2.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清晰杠杆的作用、杠杆作用的实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深入探究其中所蕴含的科学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科学探究的兴趣。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杠杆_青岛版(六年制)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杠杆_青岛版(六年制)

《杠杆》教学设计《杠杆》教学反思五年级下册《杠杆》一课,传统的教学内容,上起来还是比较难的。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杠杆,并通过实验来获得数据,并根据数据的分析得出杠杆的作用。

同时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为了实现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做的理念,我的教学过程分为六步:一是创设情境,引入探究。

上课开始,我采用让学生帮助老师拔木板上的钉子的游戏导入,一是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是引导学生用羊角锤去拔钉子,引出杠杆这种简单的机械。

学生通过用手拔钉子,谈感受;用羊角锤拔钉子,谈感受,通过对比,学生们自觉不自觉地就会感受到用上工具的好处。

这样导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是动态展示,认识杠杆。

用羊角锤拔钉子,我并没用直接点出羊角锤就是杠杆,因为羊角锤是一种变形的杠杆,直接点出来会很突兀,我把话题一转说:杠杆一开始其实就是一根棍子,人们用它来干什么呢?通过播放撬石头的视频,让学生有个直观的认识,这时候我顺势引出杠杆的定义。

有时候我想:有些科学概念,或科学研究方法,是可以通过教师来介绍的。

这时候学生对于杠杆的定义还是比较模糊的,我又通过出示用木棍撬石头的图片,让学生指出撬重物的时候哪几个点起了关键作用,让学生对杠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杠杆的抽象化认识变得直观了。

三是初步研究杠杆的作用。

认识了杠杆上的三点两距离,还需要学生亲手操作一下,体验一下。

于是该环节我让学生利用钩码盒、小木块、筷子自己在小组内组装杠杆,玩杠杆,谈玩杠杆的发现,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之中初步感受杠杆的作用。

该环节的设计也是为下一步深入探究杠杆的作用服务的。

该环节中,学生会有很多的发现,正是这些发现,引起学生的疑惑:使用杠杆有时省力,有时费力,到底是省力还是费力?在什么情况下省力、费力?所有这些疑问,为深入探究杠杆的作用打下了基础。

四是深入探究杠杆的作用。

在前一个环节中,学生产生了疑问,要解决这些疑问,需要一种仪器——杠杆尺。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9、杠杆 青岛版(六年制)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9、杠杆     青岛版(六年制)
二、科学探究
活动一、玩一玩,认识杠杆上的三点。
1、师谈话:想不想玩一个撬石头的游戏啊?利用你们桌上的材料,搭建一个杠杆玩一玩吧!(提示:在玩的时候要注意杠杆的哪些地方起了关键作用?)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字典、小木块、尺子等材料作一个杠杆。
操作自己制作的杠杆,体验杠杆上的三点。
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说一说杠杆尺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2)明确杠杆尺也是一种杠杆。
师演示:用两个钩码做重物挂在左边1刻度的位置,老师在右边轻轻用力,撬起重物。现在老师也用钩码代替手的力量,看看我用了多少力气。在2刻度的位置用一个钩码,看怎么样?(杠杆尺平衡了)
此时,杠杆尺上也隐藏着三个点,谁看出来了?(生答并在杠杆尺上指出)
(3)分组实验。
(4)汇报交流。
(5)课件展示三种不同的方法,总结总结规律: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认识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杠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杠杆的外形是可以变化的,并不都像一根棍,如:开瓶器、跷跷板、剪刀等。
师小结板书杠杆的三点。
活动二、设计实验,研究杠杆的作用。
1、体验杠杆的作用
(1)提出问题:杠杆有什么作用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再玩撬石头装置。(提示:改变支点的位置试一试)
(2)让学生根据玩的体验猜测杠杆的作用,填写撬石头体验记录单。
(3)汇报交流。
(4)怎样证明我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呢?(做实验)
2、认识杠杆尺
3、实验探究杠杆的作用。
(1)思考讨论:在杠杆尺左边2刻度的位置挂两个钩码的重物,有几种方法可以撬起重物?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9 杠杆 ︳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9 杠杆     ︳青岛版

19 杠杆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知道杠杆的定义;通过动手实验知道杠杆的作用;让学生结合经验,认识杠杆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让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通过杠杆的学习,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杠杆的定义、作用及其实际应用2、教学难点:杠杆作用的探究及其实验操作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让学生观察一对父子玩跷跷板的图片,自己说出自己的发现。

师:对,这是一对父子在玩跷跷板,那跷跷板中蕴含着什么样的科学道理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杠杆。

(师板书:杠杆)(二)学习新知1.活动一:认识杠杆。

展示杠杆的定义:一根棍子,当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杠杆。

教师运用手边的器材给学生展示杠杆,以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杠杆。

让学生运用手中的器材制作一个简单的杠杆,并带着任务玩杠杆,体验杠杆上的起作用的部位有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PPT展示杠杆重要部位示意图,并带领学生认识杠杆的三个重要的使力的点:人使力的点叫力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重物所在的点叫重点。

2.活动二;探究杠杆的作用。

师:古希腊科学家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他为什么这么大言不惭的说他能翘起整个地球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杠杆有什么作用呢?首先带领学生认识器材:刚刚制作出来的杠杆模型,钩码,实验报告单师:运用器材,结合实验报告单,小组合作设计出探究杠杆作用的实验方案,过会儿找小组代表起来汇报属于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

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

小组汇报自己小组的实验报告。

师展示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

让学生自己说一下实验注意事项。

师展示实验注意事项。

学生小组合作做实验,教师下讲台指导。

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现象,并归纳实验结论。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杠杆青岛版(六年制)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杠杆青岛版(六年制)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杠杆青岛版(六年制)«杠杆»教学反思五年级下册«杠杆»一课,传统的教学内容,上起来还是比拟难的。

这一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先生看法杠杆,并经过实验来取得数据,并依据数据的剖析得出杠杆的作用。

同时经过学习,培育先生迷信探求的兴味,开展先生迷信探求的才干,初步掌握迷信探求的普通方法。

为了完成让先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做的理念,我的教学进程分为六步:一是创设情境,引入探求。

上课末尾,我采用让先生协助教员拔木板上的钉子的游戏导入,一是惹起先生探求的兴味。

二是引导先生用羊角锤去拔钉子,引出杠杆这种复杂的机械。

先生经过用手拔钉子,谈感受;用羊角锤拔钉子,谈感受,经过对比,先生们自觉不自觉地就会感遭到用上工具的益处。

这样导入,契合先生的认知规律。

二是静态展现,看法杠杆。

用羊角锤拔钉子,我并没用直接点出羊角锤就是杠杆,由于羊角锤是一种变形的杠杆,直接点出来会很突兀,我把话题一转说:杠杆一末尾其实就是一根棍子,人们用它来干什么呢?经过播放撬石头的视频,让先生有个直观的看法,这时分我顺势引出杠杆的定义。

有时分我想:有些迷信概念,或迷信研讨方法,是可以经过教员来引见的。

这时分先生关于杠杆的定义还是比拟模糊的,我又经过出示用木棍撬石头的图片,让先生指出撬重物的时分哪几个点起了关键作用,让先生对杠杆有了更深化的了解和看法。

杠杆的笼统化看法变得直观了。

三是初步研讨杠杆的作用。

看法了杠杆上的三点两距离,还需求先生亲手操作一下,体验一下。

于是该环节我让先生应用钩码盒、小木块、筷子自己在小组内组装杠杆,玩杠杆,谈玩杠杆的发现,让先生在实践操作之中初步感受杠杆的作用。

该环节的设计也是为下一步深化探求杠杆的作用效劳的。

该环节中,先生会有很多的发现,正是这些发现,惹起先生的疑惑:运用杠杆有时省力,有时费力,究竟是省力还是费力?在什么状况下省力、费力?一切这些疑问,为深化探求杠杆的作用打下了基础。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杠杆(2)_青岛版(六年制)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杠杆(2)_青岛版(六年制)

《杠杆》教学设计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教学目标: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培养学生善于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能力;能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表格,并运用它采集整理数据、分析和解读数据。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教案及反思

《杠杆》教案修改说明及反思教科书说明:在三年级的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等臂条件下的平稳有了初步熟悉,相信学生对杠杆类工具并非太陌生。

因此,在本课探讨杠杆原理及其应历时,学生会相对照较轻松。

本课重在引导学生熟悉杠杆后深切探讨其中所包括的科学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科学探讨的爱好。

教学目标:一、培育学生擅长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觅证据进行说明的科学探讨能力;能设计操纵变量的探讨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表格,并运用它搜集整理数据、分析和解读数据。

二、引导学生体验到科学探讨要尊重证据,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培育乐于探讨、斗胆想像的意识;明白科学探讨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体会、新现象、新方式、新技术;渗透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想。

3、明白利用杠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预备:一、简单机械盒、支架、杠杆尺、钩码盒、小木块、剪子、镊子、煤夹子二、多媒体课件、微视频一、情景导入听说咱班的同窗很伶俐,教师请同窗们帮个忙,情愿吗?我头几天出去旅行,当车开到一个地址,一个大石头挡住了教师前进的道路. 出示图片二、初步熟悉杠杆(微视频)提出问题:你能利用一个木棍移动那个大石头么?生依照生活体会回答最简单的方式是什么呢?看看这人是怎么做的。

继续播放搬运石头的课件,并出示杠杆概念,熟悉杠杆(板书)。

你能说出杠杆的要紧位置么?介绍杠杆的3个重要点咱们来看看生活中的杠杆,出示图片你能指出它们的3点(重点、力点、支点)么?比较下面两件工具,利用它们时是省力仍是费力?(出示费力杠杆与省力杠杆)你能自己设计实验来探讨杠杆省力与费力的秘密么?三、探讨杠杆的秘密先在小组内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探讨杠杠省力与费力的秘密?小组汇报实验方案大伙儿的方案专门好,可是科学要讲究精准性,咱们能够借助杠杆尺来研究出示杠杆尺,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围绕支点转动,静止时是平稳的,两边有小格距离相等)2、现在老师在杠杆尺左边挂上重物,这个位置就是……(阻力点)。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杠杆(3)青岛版(六年制)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杠杆(3)青岛版(六年制)
说话质疑,运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在什么状况下才干省力呢?
分组实验2(用直尺撬重物)
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动支点位置或改动力点位置,再用小拇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觉得?
实验后讨论:运用杠杆一定能省力吗?什么状况下省力?
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
解说: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效果,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1〕出示杠杆尺实验装置。〔杠杆尺左2格处挂2个钩码,教员手压杠杆尺的右端。〕
解说:距离以厘米为单位计量,力的大小按钩码数量计量。
实验次数
物重〔钩码数量〕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
拉力〔钩码数量〕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1
2
3
4
5
6
〔4〕讨论:
6次实验可分红哪三种类型?〔团体思索,小组讨论,汇报〕
A.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支点到力点的距离
B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支点到力点的距离
C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支点到力点的距离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杠杆(3)青岛版(六年制)
备注
教学预备:
1、实验记载表格
2、小木棍、石头、字典、直尺、橡皮、杠杆尺及支架、砝码、剪子、镊子、羊角锤、带有钉子的木板。
教学进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员举起一根棍子,先生猜想棍子的用途。
2、教员:〝别小看一根棍子,它可具有神奇的力气。下面我们就一同看一看。〞
提问:请同窗指出这个杠杆上三点的位置?〔团体思索,小组讨论,指名演示〕
〔2〕分组实验
按教员演示的方法组装好杠杆后,,先生在右侧1—5格处用力,使杠杆平衡,觉得一下用力有什么不同?〔1格处费力,2格处不费力,3—5格处省力〕
〔3〕说话:为了更准确地测出力的大小和杠杆省力的规律,我们在力点上悬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来测定力的大小。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教案

课前交流: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机械,并借此对学生进行鼓舞,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

1九、杠杆教学目标:1.擅长观看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通过动手操作寻觅证据进行说明;能设计探讨实验;学会记录、整理实验记录并通过度析实验信息取得科学结论。

2、熟悉杠杆各部份名称,会利用杠杆做有关杠杆的探讨实验;能将杂乱的实验数据进行归类,熟悉杠杆在什么情形下省力,什么情形下费力,什么情形下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依照省力、费力的标准会分类。

3.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杠杆特点的熟悉教学难点:实验数据的整理汇报师:课前教师想和小孩们交流一下好不行?生:好师:好,小孩们,在小区里,公园里等很多公开场合,咱们几乎都能看到一些健身器械,玩过吗?生:玩过。

师:都玩过些什么?生:你明白吗?这些健身器械多数是一些简单机械,小孩们这么喜爱玩这些东西,看得出咱们这些小孩都是一些酷爱生活,酷爱运动的阳光青年。

希望小孩们在今天的课堂上也能表现出你的阳光,你的踊跃。

好不行?生:好。

师:嗯,教师期待着你有更好的表现,好,上课班长:起立生:教师好师:同窗们好,请坐师:教师那个地址也给同窗们带来了一段利用简单机械的视频咱们一块来看一下。

(播放视频:强强撬石头)师生:(一起看视频)师:看了这段视频,你想明白些什么?生:师1:你提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

好请坐师2:你也是一个擅长发觉问题的小孩。

师:咱们看(拿起棍子撬石头的图片,指着分析)像棍子如此,当它撬起重物时,它确实是一个简单机械杠杆。

要想明白,棍子什么缘故能轻松的撬起大石头,咱们今天就一块来研究一下杠杆的特点。

(一、板书课题。

二、课件出示课题)师:你想不想也来感受一下杠杆的神奇?生:想师:教师那个地址给同窗们预备了书、棍子、小木块,下面请同窗们用它们去感受一下,注意能够把手按在棍子的不同位置去感受,也能够如此移动小木块的位置。

开始。

生:(实验)师:(把强强的视频关掉,巡视实验情形)师:好啦小孩们,谁来讲一下你的感受?生:师:你的感受很深刻,说明你研究的很认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教学设计课题杠杆教学设计人范则超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善于观察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进行解释;能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学会记录、整理实验记录并通过分析实验信息获得科学结论。

科学知识目标认识杠杆各部分名称,会使用杠杆尺做有关杠杆的探究实验;能将杂乱的实验数据进行归类,认识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什么情况下费力,什么情况下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按照省力、费力的标准会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了与探究、大胆想象的意识;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杠杆的作用。

2、学会记录、整理实验记录并通过分析实验信息获得科学结论。

运用杠杆原理认识变形的杠杆。

课前准备(师、生)老师:杠杆尺6个、钩码6盒、小木块6个、筷子6支。

(材料要满足分组需要,每一个小组4至6人,以上器材每组一份。

)木棒、镊子、夹子、订书机、剪刀、羊角锤、钳子、干果钳、起子、托盘天平等。

课件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探究(师出示订有钉子的木板)说:老师在刚才制作的过程中,一不小心把钉子钉歪了,谁能帮老师拔出来?师:谁能想个办法,用很小的力却能拔出来?(此环节引导学生用到羊角锤或其他工具。

)生拔。

多让几个同学试一试,特别是让力气大的同学试一试,学生谈拔钉子感受。

生想办法,生再用羊角锤拔钉子。

(最好让原来试过的同学再拔。

)由学生撬钉子的活动情境引入,可以引起学生疑问,为什么用到羊角锤就比较容易拔出钉子来,进而引起探究的兴趣。

师:用上锤子后,你感觉怎样?师:同学们,你们太棒了,碰到问题能积极主动地想办法。

其实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使用了一种简单的机械——杠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杠杆。

(板书)生谈用上锤子后拔钉子的感受。

动态展示,认识杠杆师:杠杆一开始其实就是一根棍子,人们用它来干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师播放用木棒撬石头的视频)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师:当人们用棍子撬重物时,棍子就形成了一种简单的机械——杠杆。

(引出杠杆的定义)师:同学们想认识杠杆吗?师出示杠杆撬石头图!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当木棍撬重物时哪几个点起来关键作用?(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杠杆上的三点、两距离。

)师:当力点、重点围绕支点转动时,就形成了杠杆。

生观看用木棍撬手头的视频生回答:人们正在用木棒撬石头生回答。

并认真观察杠杆撬石头图。

生到大屏幕前指出来。

学生认识杠杆上的三点、两距离。

充分利用课件,播放视频,出示图片,通过动态演示,化抽象为直观,学生可以非常形象直观地了解杠杆上的三点两距离。

初步感受杠杆的作用师:既然同学们认识了杠杆,想不想玩一玩?(想)(师出示三样材料:装有钩码的钩码盒、小木块、筷子。

)师:请同学们利用这三样材料,根据大屏幕的温馨提示,在小组内设计一个杠杆,玩一下,看有什么发现?师:你们是怎么玩的?请你指出你组装的杠杆上的三点。

玩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师:这说明使用杠杆,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

学生分组组装,初步感受杠杆作用。

生上台组装,并指出杠杆上的三点,谈发现。

生回答:省力。

重视学生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在玩中认识杠杆的重点、支点、力点。

在玩中体验和感受杠杆的作用。

深入探究杠杆的作用师:人们在生活中使用杠杆,目的就是为了省力、方便,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杠杆使用起来都省力呢?在什么情况下才省力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用到它。

师:(师出示杠杆尺)认识一下,看杠杆尺上有什么?师:使用杠杆尺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呢?(大屏幕出示使用杠杆尺的注意事项。

)师:会使用杠杆尺了吗?下面我们生猜测回答:有的小组认为省力,有的小组认为费力等等。

生观察杠杆尺,谈观察发现。

学生学习使用杠杆尺。

生利用杠杆尺进行实采用比赛的方式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又可以使小组同学团结一致,提高合作的效率。

按照实验报告单的要求进行实验,降低了探究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实验报告单,同时又是开放的,在前几次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随便挂钩码,进行一个比赛:请根据实验报告单的要求,看哪一个小组最先完成实验比赛?填完数据后,小组分析一下,你们有什么发现?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数据和发现?(师根据小组的汇报,相机出示三种力的简图并总结。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的就是杠杆的原理,通过研究我们知道,杠杆是不是都是省力的?(不是)验。

各小组展示。

学生回答出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

通过数据总结规律,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同时利用课件展示学生的发现,使学生对探究的规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师:那课一开始拔钉子用到的羊角锤,它属于什么杠杆呢?(师大屏幕出示羊角锤撬钉子图。

)师:杠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杠杆的外形是可以变化的,如羊角锤,并不是一根简单的棍子,你还知道哪些工具运用了杠杆的原理?师:杠杆的应用还是很广泛的,请看大屏幕!播放杠杆应用视频。

学生指出三点两距离,并让学生分析羊角锤属于哪种杠杆?生举例,学生说出三点两距离,是省力还是费力?生看视频。

杠杆的应用学生知道的不是很多,工具的使用也可能仅限于自己身边的常用的工具。

利用视频使学生对杠杆类工具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总结拓展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杠杆,研究了杠杆的作用。

其实不只是在我们生活中会用到杠杆,人体在许多活动中也会用到杠杆,课下同学们找一找人体中的杠杆,下一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课堂检测调查问卷、评测练习1、口头回答2、进行评测练习检测课外活动设计1、找一找人身体中的杠杆。

(在活动中寻找。

)2、小组之内交流。

3、小组内分析人体中的杠杆省力、费力情况。

4、全班交流汇报。

板书设计杠杆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费力)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省力)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不省力、不费力)《杠杆》教学反思五年级下册《杠杆》一课,传统的教学内容,上起来还是比较难的。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杠杆,并通过实验来获得数据,并根据数据的分析得出杠杆的作用。

同时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为了实现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做的理念,我的教学过程分为六步:一是创设情境,引入探究。

上课开始,我采用让学生帮助老师拔木板上的钉子的游戏导入,一是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是引导学生用羊角锤去拔钉子,引出杠杆这种简单的机械。

学生通过用手拔钉子,谈感受;用羊角锤拔钉子,谈感受,通过对比,学生们自觉不自觉地就会感受到用上工具的好处。

这样导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是动态展示,认识杠杆。

用羊角锤拔钉子,我并没用直接点出羊角锤就是杠杆,因为羊角锤是一种变形的杠杆,直接点出来会很突兀,我把话题一转说:杠杆一开始其实就是一根棍子,人们用它来干什么呢?通过播放撬石头的视频,让学生有个直观的认识,这时候我顺势引出杠杆的定义。

有时候我想:有些科学概念,或科学研究方法,是可以通过教师来介绍的。

这时候学生对于杠杆的定义还是比较模糊的,我又通过出示用木棍撬石头的图片,让学生指出撬重物的时候哪几个点起了关键作用,让学生对杠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杠杆的抽象化认识变得直观了。

三是初步研究杠杆的作用。

认识了杠杆上的三点两距离,还需要学生亲手操作一下,体验一下。

于是该环节我让学生利用钩码盒、小木块、筷子自己在小组内组装杠杆,玩杠杆,谈玩杠杆的发现,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之中初步感受杠杆的作用。

该环节的设计也是为下一步深入探究杠杆的作用服务的。

该环节中,学生会有很多的发现,正是这些发现,引起学生的疑惑:使用杠杆有时省力,有时费力,到底是省力还是费力?在什么情况下省力、费力?所有这些疑问,为深入探究杠杆的作用打下了基础。

四是深入探究杠杆的作用。

在前一个环节中,学生产生了疑问,要解决这些疑问,需要一种仪器——杠杆尺。

这时我出示杠杆尺,让学生观察杠杆尺,认识杠杆尺,并补充了杠杆尺使用的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利用杠杆尺深入探究杠杆的作用。

该环节我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进行的。

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我采用先扶后放的形式进行,先规定格数和钩码的个数,让学生操作,然后让学生自行操作,随意挂钩码。

操作完毕后让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杠杆的原理。

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们能够很快地完成实验,也能从实验数据的分析中得出杠杆的原理。

五是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们知道杠杆的原理后,我又回过头来解决课一开始用羊角锤拔钉子用到的羊角锤是什么杠杆?这一环节既是解决羊角锤什么杠杆的问题,同时又是对杠杆原理应用的考查。

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杠杆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杠杆的外形是可以变化的,如羊角锤就是变形的杠杆。

在学生举例的过程中,实质上已考查了学生这一堂课的学习效果,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学生们对杠杆原理的掌握还是比较好的。

学生回答完毕,我通过一段杠杆在生活中应用的视频,全面而系统地讲解了杠杆的应用原理,这既是总结又是提升,学生们“温故而知新”。

六是拓展延伸。

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作业:找一找我们身体内的杠杆。

在该环节中如果再加上让学生谈一谈这堂课的收获会更好,只是由于时间关系,该环节删去了。

总之本节课结束时,师生合作愉快,完成了教学目标,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 1、在实验记录单上还可以再优化一下。

我采用的实验记录单,还是表格的形式,比较抽象,不直观。

应该在实验记录表设计一个杠杆尺,使得抽象的实验表格形象化,这样设计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实验报告单次数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格)物重(钩码个数)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拉力(钩码个数)第一次 2 2 4 第二次 2 2 1 第三次 2 2 2 第四次第五次修改后的实验报告单实验次数重点支点力点4格3格2格1格1格2格3格4格1 22 23 245672、在利用杠杆尺探究杠杆的作用这个实验操作中,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地引导。

在实验中我让学生根据表格的要求进行操作,我的打算是先扶后放:前三次先规定物重、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后面几次让学生自由挂。

前三次由于难度降低,学生很容易就能完成。

后面的几次本以为学生会根据前三次的经验分别挂出省力的、费力的,不省力不费力的。

但在实际活动中,很少有同学能进行认真考虑来发现规律,更多的是随意地、一次又一次地尝试,通过增加钩码个数或移动钩码位置来达到平衡。

很多小组挂的都是不省力不费力的,忽略了对规律的思考,探究实验变成了不动脑的操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这一环节设计梯度,加强指导,让学生的思维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让学生的操作富有挑战并能发现杠杆的秘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