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主义教育和国家主义教育
自然主义教育的名词解释
自然主义教育的名词解释
自然主义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其核心观点是将自然界作为教育的中心和资源,通过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来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自然主义教育强调直接观察和体验自然,通过亲身参与来学习和理解自然现象和过程。
在自然主义教育中,学生被鼓励去探索和发现,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起到引导者的作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但更多地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
这种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然主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通过与自然的互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他们被鼓励尊重自然并采取积极行动来保护环境。
自然主义教育还强调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学生有机会在户外活动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耐力。
同时,接触自然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减轻压力和焦虑。
此外,自然主义教育也注重实践和实用技能的培养。
学生通过参与农作、园艺和环保项目等实际活动,学习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种实践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并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自然主义教育是一种强调与自然互动和体验的教育方法,旨在培养学
生的全面发展、环境意识和实践能力。
它通过将自然作为教育的中心和资源,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学习机会和体验,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环境保护者和全面发展的个体。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19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想,主张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接受教育,培养他们的自然本能和兴趣,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自然环境成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然本能和兴趣,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使他们成为自信、独立、积极进取的人。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产生于18世纪末期和19世纪初期,是哲学家、教育家卢梭先生提出的。
他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下是自由、平等、本真的,而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使得人变得虚伪、不自由,因此他主张恢复人类本能,回归自然状态。
这种思想在后来的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形成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特点1.强调自然环境:自然主义教育认为教育应该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让学生接触到自然的景观和事物,才能真正了解世界的本来面貌。
2.以观察和体验为主要教学方法:自然主义教育主张应该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来学习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单纯的灌输或说教。
3.重视学生的兴趣和本能:自然主义教育认为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本能和兴趣,教育应该顺应这些本能和兴趣,而不是削弱或抹杀它们。
4.注重学生的健康与发展:自然主义教育认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教育的基础,必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教育和环境条件,使他们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探索,在各个地方都有代表性的学校或教育机构采用了这一教育模式。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自然主义教育实践:1.蒙台梭利教育法:意大利女教育家蒙台梭利于1907年发明了一种以观察、实践为主要教学方法的教育法,这一教育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关注,被誉为自然主义教育的代表之一。
2.森林幼儿园:森林幼儿园是一种以自然为教室的教育模式,将幼儿园设在森林里,让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体验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勇气、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3.草原教育:位于内蒙古草原上的世界第一家草原教育基地,采用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学习和生活,体验草原的文化、历史和生态。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名词解释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名词解释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是指18世纪法国哲学家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
以下是对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一些名词解释:
1.自然主义教育:卢梭认为人类天性本善,教育应该根据
儿童的自然发展和需求进行,尊重他们的天性和兴趣,而不
是强加于他们。
2.自由发展:卢梭主张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让
他们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兴趣来学习和成长。
3.自主学习:卢梭提倡儿童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来学习,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
4.自然教育环境:卢梭认为自然环境是最适合儿童学习和
发展的场所,他主张将教育场所设置在自然环境中,让儿童
与大自然接触和互动。
5.个性培养:卢梭强调培养儿童的个性特点和独立思考能
力,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才能和价值观。
6.真实生活经验:卢梭认为儿童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来学
习最为有效,他主张将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注重培养
实用的生活技能。
总体而言,卢梭自然主义教育强调儿童的自主性、自由性和自然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特点,以实现全面而健康的成长。
教育思潮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兴盛于18世纪,延续至19世纪,对20世纪的人类教育思想也有影响。
主要代表人物是拉特克、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
基本观点是:反对中世纪宗教教育或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需要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学校应使儿童愉快地生活和学习;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身心特征进行教育;教育原则和方法应“模仿自然”,反对体罚,初步建立了现代教育原则和方法体系等。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提出了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促进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科学化,突出了儿童在教育生活中的价值,其不足之处是把抽象人性作为儿童的自然本性,忽视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以及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伴随着近代欧美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在19世纪达到高潮。
其代表人物为法国的孔多塞、爱尔维修、德国的费希特,美国的杰斐逊等人。
基本观点为:教育权归属于民族国家而不是教会,国家应当承担起教育民众的责任,进行教育立法;教育是造成民族国家的利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国民,如培养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或美国人等;由国家建立国民教育制度。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对近代欧美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普及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足之处是使教育过分地依赖于某一时期的国家政权,成为一些反动政权,如纳粹政权手中的工具。
自然主义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一起,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推动了西方各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确立了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
一、工读主义教育运动工读主义思想萌发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等人对旅法华工的教育活动,后又受一战后国际工人运动和“劳工神圣”思想的影响,以及“五四”运动的激荡,渐次形成颇具声势的工读主义思潮,出现工读互助教育实践活动。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与当时流行的实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其基本内涵有:以工兼学、勤工俭学、工人求学、学生做工、工学结合、工学并进,培养朴素工作和艰苦求学的精神,以求消弭体脑差别。
自然主义教育观的名词解释
自然主义教育观的名词解释自然主义教育观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个体的本性和自由发展。
它认为人类是动物的一种,应该遵循自然法则去培养个体的智力、情感和身体发展。
自然主义教育观的目标是培养独立思考、探究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和尊重自然界。
自然主义教育观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和回归自然。
根据自然主义教育观,人的行为和性格特点都可以追溯到其个体本性。
因此,教育应该根据个体的天性,而非强加于他们。
教育者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最好的环境和机会,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律来学习。
这无疑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摒弃传统的教育方式,探索更符合自然规律的教育方法。
自然主义教育观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取知识和经验。
这种教育观认为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造力的发展。
相反,学生应该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来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掘自己的潜能。
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和创新。
除了注重实践之外,自然主义教育观还强调个体的情感和品德发展。
它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学术知识的传授,更包括对于人格和价值观的培养。
自然主义教育观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让他们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处事原则。
这种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良好道德素养的公民。
自然主义教育观的实践者还强调学习环境和教学资源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和教育机构需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这些资源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拓宽他们的眼界,发展他们的兴趣和潜能。
尽管自然主义教育观强调个体的自由发展,但它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教育缺乏约束。
相反,它认为教育者应该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引导。
根据自然主义教育观,学生需要有积极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教育者应该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反馈。
这样的教育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使他们具备自我管理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自然主义教育名词解释
1111
自然主义教育是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使儿童归于自然,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让儿童在自然中成长的一种教育方式。
自然主义教育起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兴盛于 18 世纪,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和德国的福禄贝尔。
自然主义教育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儿童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地成长和发展。
自然主义教育强调儿童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个性化发展,反对过度干预和强制教育。
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素养和教育技能,能够根据儿童的个性和需要,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
同时,自然主义教育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为儿童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总之,自然主义教育是一种注重儿童自然发展的教育方式,它强调儿童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个性化发展,反对过度干预和强制教育,对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学原理文献综述
教育学原理发展历程回顾摘要: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系统化、理论化上已趋于完善,但在教育本质问题,教育、社会、人三者关系问题,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实施的途径、方法、形式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问题,教育过程问题,教育主体问题,教育制度、教育管理问题,以及反映中国特色的各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问题等方面仍有许多发展空间。
教育学原理可以说是随着教育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它的发展贯穿于教育学发展始末。
关键词:教育学原理教育学一、教育学原理发展历程回顾(一)教育学的萌芽时期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是指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开始对教育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并在他们的政治、哲学等思想中有了对教育问题的论述和说明。
如中国古代的孔子、孟子、荀子、朱熹,西方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人,他们在阐述各种社会现象时同时阐述了教育现象,他们在提出其哲学、政治观点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教育观点。
《论语》是孔子弟子对孔子与其弟子相互问答的记录,对孔子教育思想有很具体的记载。
《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它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它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
遥望同时代的西方历史,在欧洲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遗产中,也有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都是欧洲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作。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产生时期培根是最早提出教育学这一概念的。
培根在1623年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书中,他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开列出来,认为是关于“指导阅读”的学问。
从此教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这个时期是教育学发展的时期,涌现了一大批著名教育家。
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撰写了《大教学论》,这是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简析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简析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考点,因此在这里我们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好这部分知识点。
一、自然主义教育的含义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回归自然”。
要求教育遵循自然天性,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要地位,无需成人的灌输、强迫,教师只需创造学习的环境、防范不良的影响,其作用不是积极的,而是消极的。
一方面,他认为善良的人性存在于纯洁的自然状态之中,只有“回归自然的”、远离喧嚣社会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善良。
另一方面,他还认为每个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人为的教育三者培养起来的,只有三种教育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但自然的教育人力不能控制,所以只能使后两种教育向自然的教育靠拢,才能实现三种教育的良好结合。
因此教育“回归自然”,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才是良好有效的教育。
二、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自然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自然人”。
在卢梭的论述中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独自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是自然秩序中平等的人;是不被囿于职业,无所不能的自由人;是自食其力的人。
总之,自然人相对于专制国家的公民来说是独立自主、平等自由、道德高尚、能力和智力极高的人。
三、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卢梭反对在儿童的心灵成熟之前就像向他们灌输种种原本是要求成人的东西,以免摧残儿童的心灵。
提出教育应该是遵循自然天性的教育,总的教育原则就是在任何事情上都让大自然按它最喜欢的办法去照顾孩子。
他认为:“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儿童有他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
不要把儿童当成待管教的奴仆,不能把他作为成人的玩物。
”主张成人对儿童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和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即“消极教育”的原则。
“消极教育”实际上与传统的教育相反,把成人、教师在教育中的中心位置让位于儿童的自主发展;儿童不再是被动受教,教师也不再主导一切。
考研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点总结
考研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点总结考点手册遵循《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的章目编排,分为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四大部分,并根据相关考试大纲及最新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31个专题进行了归纳,提纲挈领,方便考生快速掌握考点知识。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专题1教育学的历史与未来考点1教育学的历史1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1)国外起源“教育学”从词源上看,源于希腊语中“pedagogue”(教仆),类似汉语中的“照看”管教”。
直至19世纪末,“education”和“educology”取代了“pedagogy”,成为了今天英语国家公认的“教育”一词。
(2)国内起源20世纪初,我国把“教育学”一词从日文转译过来。
完整考点归纳,百度搜索精勤学习网进入查找学习。
2教育学独立的条件与标志(1)教育学独立的条件①教育知识的丰富和积淀。
②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
③近代教育科学和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
④近代学者和教育家的努力。
(2)教育学独立的标志教育学的独立前后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时间。
①从研究对象看,教育问题已开始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②从概念和范畴看,已经形成了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范畴及其体系。
③从研究方法看,已经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④从研究结果看,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⑤从组织机构看,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3)教育学独立时期的标志性著作表1-1-1独立时期的标志性著作317~19世纪主要的教育思潮(1)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表1-1-2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2)自然主义教育与国家主义教育表1-1-3自然主义教育与国家主义教育420世纪教育学的主要流派(1)实验教育学表1-1-4实验教育学(2)文化教育学表1-1-5文化教育学(3)实用主义教育学表1-1-6实用主义教育学。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主要有弗里德曼、乔叟、莎士比亚等人提倡,它认为孩子应该在自然的环境中成长,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的规律,不受外界的干扰,培养孩子自然而真实的精神状态。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被广泛用于现代教育。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尊重自然,拥有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更加深刻地感受自然的美丽,更加热爱自然,并且能够有效地管理自然资源,维护自然环境。
此外,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还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健康的心态,强调孩子们理性的思维,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体会自然的智慧,更加清晰地认识自然的规律,培养孩子们自然而真实的思想状态。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还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自我,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孩子们更加积极主动,更加自,更加自主,摆脱传统的“死记硬背”的研究方式,不断探索自己的潜能,发掘自己的潜力。
最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让孩子们更加尊重他人,更加同情他人,更加尊重自然,更加热爱社会,培养孩子们的自然主义情感。
总之,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尊重自然,发掘自己的潜力,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使孩子们成长得更加健康、更加快乐。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总结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总结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强调自然环境和自然法则对人类教育的重要影响的教育理念。
它认为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并通过自然的方式来培养和发展个体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在自然主义教育中,教育者扮演着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自然世界,并通过亲身经验来发现和学习。
首先,自然主义教育强调自然环境带来的教育价值。
它认为自然世界是一个无尽的学习场所,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通过观察和探索自然,学生可以学习到许多科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对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例如,在户外教育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自然主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能力。
教育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
学生可以自主决定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并通过研究和实践来深入了解。
同时,教育者也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确保他们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取得进步。
此外,自然主义教育强调通过亲身经验来学习。
它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和体验,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教育者应该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际操作和体验机会,以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发展。
例如,在生态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和实验来学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原理。
最后,自然主义教育鼓励学生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它认为自然世界是一个充满创造力和创新的源泉,学生应该从中获得启发,并将这种创造力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通过自然主义教育,学生可以培养观察、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潜力。
总的来说,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强调自然环境和自然法则对人类教育的重要影响。
它通过尊重和理解自然世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在自然主义教育中,教育者扮演着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亲身经验,帮助他们成为独立、有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总结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总结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指以自然为基础,尊重儿童的天性和成长规律,倡导根据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教育的理念。
它通过观察、研究和尊重儿童的内心活动,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体验,培养他们的感知、思考和创造能力,促进他们全面成长。
以下是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总结:首先,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从儿童的实际发展出发。
自然主义教育认为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兴趣、需求和天赋,因此教育应该以儿童的个体差异为基础,根据他们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教育方案和方法。
其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儿童的感知能力。
自然主义教育认为儿童通过感知和观察来获取知识和理解世界,因此培养儿童的感知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标。
教育者应该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机会,引导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和感知来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
第三,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儿童的思考能力。
自然主义教育认为儿童具有丰富的思考和推理能力,教育者的任务是引导儿童自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育者应该为儿童提供启发性的问题和挑战,让他们通过思考和探索来发展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第四,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倡导鼓励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自然主义教育认为儿童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他们有自己的学习需求和目标,因此教育者应该为儿童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让他们能够自由发挥和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最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以自然为教育资源。
自然主义教育认为自然是儿童最好的教育资源,通过和自然的亲密接触,儿童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奥秘和美丽,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因此,教育者应该将自然融入到教育活动中,让儿童通过亲自观察和体验来认识自然,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总结起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儿童的个体差异、感知能力、思考能力、自主性和自然教育资源的重要性。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自然主义教育可以促进儿童全面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成为积极独立的学习者和探索者。
最新《教育学原理》知识框架整理
教育学原理》知识框架整理
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其研究对象,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发展提供重要理论参考(三)教育学的研究任务:1.揭示教育规律;2.解释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四)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更多精品文档
更多精品文档
更多精品文档
(一)教育的概念
更多精品文档
更多精品文档
更多精品文档
更多精品文档
更多精品文档
更多精品文档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与社会功能更多精品文档。
2014年教师招聘《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2014年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教学法、德育工作)试题《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9、《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二、单选题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
(B)A、《学校管理条例》B、《教师法》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这是师德教育的--。
(A)A、"双赢"协作原则B、和平共处原则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
教育学原理笔记 第一章 教育学的历史与未来
第一章教育学的历史与未来第一部分考试大纲一、教育学的历史(一)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于演化(二)教育学独立的条件与标志(三)17-19世纪主要的教育思潮: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自然主义教育与国家主义教育(四)20世纪教育学的主要流派:1. 实验教育学;2. 文化教育学;3. 实用主义教育学;4. 制度教育学;5.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6. 批判教育学二、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事实、教育问题、教育规律;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注重观点及其理论依据(二)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教育学研究中的事实与价值、逻辑与历史、一元与多元等问题。
(三)教育学的科学性康德与赫尔巴特的贡献;实验教育学与文化教育学的论争;奥康纳与赫斯特的论争;马克思主义教育者的观点。
(四)教育学的本土化赫尔巴特的“普遍妥当教育学”;乌申斯基的“文化适应原则”;狄尔泰对赫尔巴特“普遍妥当教育学”的批判;“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问题。
(五)教育学的实践性教育学的实践性问题实质上是教育学的学术性与实践性的关系问题。
三、教育学的发展趋势(一)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二)教育学研究学科的扩展(三)教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四)教育学的分化与综合(五)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六)教育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四、教育学的元研究与元理论(一)元研究(二)教育学的元研究(三)教育学的元理论(四)教育学元研究的多学科视野第二部分复习指南一、教育学的历史(一)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于演化英语国家:pedagogy;法语国家:pedagogie;德语国家:padagogic;希腊语:pedagogue(教仆);E19C英语国家:education, educology(二)教育学独立的条件与标志1. 教育学独立的条件(1) 历史上前教育时期教育知识的丰富积淀。
(2) 17-19世纪教育实践,特别是师范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3) 近代以来科学分门别类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
自然主义教育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兴盛于18世纪,延续至19世纪,对20世纪的人类教育思想也有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是拉特克、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 基本观点是:反对中世纪宗教教育或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需要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学校应使儿童愉快地生活和学习;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身心特征进行教育;教育原则和方法应“模仿自然”,反对体罚,初步建立了现代教育原则和方法体系等;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提出了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促进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科学化,突出了儿童在教育生活中的价值,其不足之处是把抽象人性作为儿童的自然本性,忽视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以及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伴随着近代欧美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在19世纪达到高潮;其代表人物为法国的孔多塞、爱尔维修、德国的费希特,美国的杰斐逊等人; 基本观点为:教育权归属于民族国家而不是教会,国家应当承担起教育民众的责任,进行教育立法;教育是造成民族国家的利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国民,如培养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或美国人等;由国家建立国民教育制度;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对近代欧美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普及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足之处是使教育过分地依赖于某一时期的国家政权,成为一些反动政权,如纳粹政权手中的工具; 自然主义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一起,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推动了西方各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确立了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
外国教育思想流派
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1.人文主义教育的观点人文主义是文艺狂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
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
教育的人文主义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
教育的人文主义常常是以批判主流的姿态出线,它反对教育以预设的、人为的、外在的教育目的支配教育,主张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目的,强调发展人的天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潜能。
2.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其一,人本主义。
人文主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这种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这些都表现出入本主义内涵,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被充分肯定。
其二,古典主义。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亦具有古典性质,但这种古典主义绝非纯粹的“更古”,实则含有古为今用、托古改制的内涵,尽管它也具有局限性,然而在当时却是进步的。
其三,世俗性。
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这是人文主义教育与中世纪教育的根本区别。
其四,宗教性。
人文主义教育仍具有宗教性,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们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他们希冀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
其五,贵族性。
这是由文艺梵兴运动的性质(并非大众运动)所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的形式;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侍臣、绅士等。
综上可见,人文主义教育具有两重性,进步性与落后性并存,尽管它还有不足之处,但它扫荡了中世纪教育的阴霾,展露出新时代教育的灿烂曙光,开欧洲近代教育之先河。
自然的教育名词解释
自然的教育名词解释一、自然主义教育自然主义教育是一种注重孩子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和发展的教育理念。
自然主义教育强调孩子应该通过与自然环境互动来获取知识和经验,而不是仅仅通过书本和课堂教学。
它认为自然环境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自然主义教育倡导让孩子接触和体验自然环境的各个方面,例如观察动植物、感受季节变化、探索地理地貌等。
通过亲身接触和实践,孩子可以深刻地理解和体验到自然的美妙和复杂性,从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对自然世界的敬畏之情。
此外,自然主义教育也注重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鼓励他们通过集体活动和与他人共享自然经验来建立友谊和信任。
二、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通过教育手段培养人们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过程。
它旨在引导人们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培养他们对环境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环境教育的重点是通过课堂教学、户外实践和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环境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学习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习惯。
环境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面对环境挑战和发展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的能力。
三、野外教育野外教育是一种基于实践探索和户外活动的教育形式,旨在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和挑战自我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学习。
野外教育通常在自然环境中进行,例如山区、森林、海洋等。
野外教育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脱离传统的学校框架,与自然亲密接触。
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例如登山、悬崖陡坡、河流前行等,这些挑战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气、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野外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身心健康和情感素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通过与自然的互动,学生可以培养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感恩之情,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享受自然资源。
四、生态学习生态学习是指通过学习生态知识和原理,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依存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和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
自然主义教育概念
自然主义教育概念(一)自然主义教育含义自然含义诸多,古希腊哲学家在对其解释时,将其界定为本源和集合两种含义,所谓本源主要强调的是事物的原本状态,所谓集合则强调的是自然界中的自然物,或者是一种自然秩序。
自然有起源、本性、天性、大自然等含义。
而自然主义教育则强调的是人的自然本性,既在教育当中要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顺应其天性发展。
(二)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演变自然主义教育最早源自古希腊时代,在产生后不断变化、创新,并形成了当今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体系,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萌芽阶段自然主义教育最早源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均是萌芽阶段的代表人物。
其中,亚里士多德在其作品《政治学》中最早阐述了自然主义教育这一理念,他认为人的教育要与人的本性相协调,成功的教育要遵循个人发展规律,而且他之处在儿童教育中必须要注重儿童天性的激发,“遵循自然”是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为自然主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形成阶段在自然主义形成阶段,夸美纽斯最具代表性,其发表的作品《大教学论》也成为西方教育史的典范。
在自然主义教育的研究中他认为,遵循自然既要遵循自然秩序,又要遵循儿童天性,同时,他强调教育的本质在遵循自然秩序,尊重他人,为人们提供公平的教育环境,顺应儿童身心发展需求。
同时,他认为,儿童对美、知识具有较为强烈的需求,教育当中要注重激发儿童的学习潜力,多对儿童予以激励而非压制。
赫尔巴特则主要从心理学角度对自然主义教育进行了探。
3.发展阶段杜威是自然主义教育发展阶段的主要代表人,在其发表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的文章中对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进行了全面分析,他主要对教育问题进行了探究,认为教育是生活、成长、改造的过程,他反对在教育当中脱离现实,不注重儿童身心发展,认为必须要尊重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他的研究推动了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三)自然主义教育实践历程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从诞生之后就在教育领域得以探索实践,并逐渐被认同,本节简单对其实践踪迹予以论述。
教育学基础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基础知识名词解释11、教育结构:指教育机构总体的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及组合方式。
即教育纵向系统的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及教育横向系统的类与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
它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方面性,主要包括:教育层次结构、教育类型结构、办学形式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结构。
就各级教育内部而言,又有各自的教育类型结构、教育层次结构和专业设臵结构。
合理的教育结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有重要作用。
调整教育结构是提高教育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2.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形式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纵贯整个中世纪,形成于17世纪,盛行于18-19世纪,衰落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
主要观点是: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形式学科(如希腊文、拉丁文、数学、逻辑学等)或古典人文课程最有发展价值;教学原则、方法以学生心理官能的内在发展秩序为依据。
实质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中世纪受压制,形成于18世纪,兴盛于19世纪,20世纪初衰落,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
主要观点是: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与生活相关的广泛知识内容;与人类的世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质学科(如物理、化学、天文、地理、法律)或实质课程最有价值;教学原则与方法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愉快的和有效的。
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各有自己的哲学、心理学及社会基础,因而各有合理与偏颇之处。
3.国家主义教育:指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家主义派的教育主张。
代表人物为曾倚、李璜等。
主张教育是国家主权之一,是国家的事业。
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的自尊。
发展国华、陶铸国期、拥护国权。
组织国家教育协会,出版了《醒狮》周刊、《国家与教育》等书。
最早明确提出“国家主义教育”名词者可能是1906年《新民丛报》上的一篇翻译文章。
主张以国家主义为教育的根本宗旨,这是国家主义派的共识。
国家主义教育学派的著名教育思想家、著名教授余家菊从1922年起,开始研究国家主义教育,并撰写文章宣传国家主义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主义教育和国家主义教育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兴盛于18世纪,延续至19世纪,对20世纪的人类教育思想也有影响。
主要代表人物是拉特克、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
基本观点是:反对中世纪宗教教育或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需要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学校应使儿童愉快地生活和学习;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身心特征进行教育;教育原则和方法应“模仿自然”,反对体罚,初步建立了现代教育原则和方法体系等。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提出了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促进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科学化,突出了儿童在教育生活中的价值,其不足之处是把抽象人性作为儿童的自然本性,忽视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以及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伴随着近代欧美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在19世纪达到高潮。
其代表人物为法国的孔多塞、爱尔维修、德国的费希特,美国的杰斐逊等人。
基本观点为:教育权归属于民族国家而不是教会,国家应当承担起教育民众的责任,进行教育立法;教育是造成民族国家的利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国民,如培养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或美国人等;由国家建立国民教育制度。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对近代欧美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普及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足之处是使教育过分地依赖于某一时期的国家政权,成为一些反动政权,如纳粹政权手中的工具。
自然主义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一起,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推动了西方各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确立了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