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小剂量红霉素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观察
非营养性吸吮改善早产儿胃肠喂养不耐受临床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第16卷第71期 930 引言非营养性吸吮指的是早产儿不能够接受经口喂养,只能使用无孔的橡皮奶头。
早产儿经过胃肠道喂养可以得到有效缓解,吸吮、吞咽和协调功能较差的早产儿可以通过口胃管喂养方法解决营养问题,但这是一种非生理性的喂养方法,不能使早产儿自主吸吮能力得到训练,会导致早产儿静脉营养不足,从而造成体重下降、营养不均等。
下面主要以本院儿科2014年9月-2015年9月入院治疗的的早产儿为例,对他们采取口胃管喂养,对照组使用非营养性吸吮方法,具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自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有早产儿10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胎龄32-36周,入院年龄是生后30min-2d,出生之后体重是1100g-1800g,入院时原发病为RDS11例,肺炎5例,HIE12例,颅内出血10例,治疗中有几例出现合并症,其中出现应激性溃疡8例,呼吸困难16例,高血糖5例。
根据100例患儿是否辅助以非营养性吸吮,随机分成单纯口胃管对照组和非营养性吸吮观察组。
1.2 喂养方法两组均采用圣元优博早产儿配方奶,在新生儿生后10-30h开始喂养,从1.5ml-2ml次开始,每次喂养两个小时,奶量逐渐增加。
非营养性吸吮组在常规喂养基础上,每次要在口胃管喂养前后,给观察组使用无孔橡皮奶头吸吮3min,需要吸吮8min,吸吮时间为两周,8-9次/d,以改善早产儿的身体状况。
每日所需要的热能和液体由静脉营养补充。
1.3 不耐受喂养的处理每次喂奶的时候,需要把前次剩下的奶抽干净,如果是白色液体,说明是经过初步消化的奶液,可以重新打入。
如果抽出的是胆汁,咖啡色样胃液,可以弃掉不用,并用0.9%的氯化钠洗胃。
如果潴留量大于上次喂奶量的四分之一,就需要考虑延长0.5-1.5h再进行喂养,或者要是奶量明显减少,就需要外加红霉素输液,红霉素使用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使用范围大概是10-20mg/kg/d。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应用
析过程 中产生借贷 ,高于胡善联教授对上海地 区有近 I / 3 患 者负债
透析 的调查结果 ,均充分印证 我市 E S R D现症 患者经 济负担 的沉
重, 也反映 出透析人群 中” 因病致贫 , 因病返贫” 的现象较普遍 。 从透 析病例 的医疗 费报销情 况来看 , E S R D患者 的直接 医疗 费
受治疗的喂 养不耐 受早产儿 7 5例 为研 究对象, 进行 随机分组 , 均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和鼻饲喂养 ,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 予非营养性吸吮。 观 察两 组患儿完全胃肠喂养 时间、 体重增长时间、 住 院时间和临床 疗效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 比较 , 观察组患儿完全 胃肠喂养 时间、 体重增长时间、 住 院时间均明显较短 , 总有效率较高 , 有显著的统计 学差异 ( P < O . 0 5 ) 。结论 将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 营养性吸吮应 用于早 产儿喂 养不耐 受可获
参 考 文献 :
[ 1 1 -  ̄丽 , 申俊 龙 , 赵琨 , 等 终 末 期 肾 病 三 间 分 布 的 流行 病 学研 究Ⅱ J . 中 国慢 性 病
预 防 与控 制 , 2 0 1 1 , 1 5 ( 9 ) : 5 4 6
接 医疗费用在 5 万元 以上 ; 此外 , 我 市有 6 7 %的透析患 者在整个 透
治疗 ( 约有 4 万人 ) 翻 。本次调查显示 , 威海市 E S R D现症 患者 的血液 透 析治疗率为 6 3 . 7 4 %, 高 于上述 报告数 , 估计 与时间跨度和 区域 经 济 整体水平 及医疗保障能力的提高有关。E S R D患者规 范治疗 率约 为2 0 %, 有 8 0 %的病 例未进行透析 和规范 的透析治疗 , 其主要原 因 为经 济因素 。2 0 0 9 年, 威海地 区透析患者 的年均直接 医疗 费用为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腹部抚触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
观 察 组 喂 养 不 耐 受 消 失 明显 早 于 患儿 喂 养情 况 , 快 达到 胃肠 道 喂养 ; 尽
达 而且抚 触 通 过 皮肤 感 性疾病 ; 第 2周末每次喂入量应低于 对 照 组 . 到 完 全肠 内营 养 时 间与 对 照 抚 触 能促 进 睡 眠 , ⑥
与对 照组 比较 , 察 受 器 将 力学 效 应传 至 神 经 中枢 系 统 . 观 促 8mLk 。2 0 /g 0 8年 7月 ~ 0 9年 1 收 组 比较 有 明显 缩短 ; 20 2月 组 喂 养 不 耐 受 后 7d平 均 每 天 增 加 的 使 机体 B 内啡 呔分泌 , 激神经 营 养 因 一 刺 治的 3 4例 患儿 为对 照 组 .0 0年 1月~ 21 两 修复 部分受 损 的神经 系统 、 减 21 0 1年 3月 收 治 的 3 5患 儿 为 观 察 组 。 奶 量 较 多 , 组疗 效 比较 差 异有 统 计 学 子的释 放 、 P< .1 , 出 少 神经 元 凋 亡 、 进 脑 功 能康 复[; 触 促 3抚 1 两 组 患者 一般 资 料 比较 . 异 无 统计 学 意 义 ( 00 ) 观 察 组 优 于 对 照 组 , 差
奶 量 不增 或减 少 持续 时 间 达 3天 以上 : 意 义 。
素 、 岛素 、 强早 产 儿 的食 欲 , 胰 增 促进 消
③腹胀 ; 胃残奶量超过上次喂入量 的 2 结 果 ④
化 吸收 功 能 。 加 肠 道 蠕 动 。 而 改 善 增 从
3%; 胃内有咖啡样并排 除其他 出血 0 ⑤
M口 AL目口 T口 吕工N B医 检 I E工 _ 口A口Y cE E 学 验 A
e H 工 N A H E A L T H 工 N口 U 日 T Y
红霉素联合微量喂养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胆红素水平影响
红霉素联合微量喂养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微量喂养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3组。
禁食组(a组)、微量喂养组(b组)、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微量喂养组(实验组),观察3组胆红素水平。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a、b 的最高胆红素水平分别为(107.35±49.897)umol/l、(114.90±50.056)umol/l、(115.53±55.358)u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没有造成早产儿肝脏损害,无加重黄疸。
【关键词】小剂量红霉素;喂养;早产儿;胆红素【中图分类号】r7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228-01早产儿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因胃肠激素水平低、内分泌细胞发育不成熟,造成胃肠动力障碍,使肠肝循环增加,胎便排出延迟,喂养不耐受,胆红素水平亦多升高。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微量喂养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早产儿120例,男:68例,女52例。
于2007~2010年在保定市第二医院儿科nicu住院的,无窒息、呼吸困难、消化道畸形,生后3天内出现喂养不耐受的现象[1]。
按照胎龄随机分为联合组、微量喂养组和禁食组。
三组在最高胆红素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 实验分组及研究方法禁食组:予静脉营养等常规治疗。
微量喂养组:予间歇微量喂养。
对不能自然吸吮的予口饲或鼻饲。
联合组:微量喂养基础上,予小剂量红霉素,5~10mg/kg.d,q8h,以喂养不耐受缓解为标准,总疗程3~7d。
临床观察包括每日经皮胆红素测定,监测肝功:丙谷转氨酶值、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1.3 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三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
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临床应用效果的观察
[] 6 葛欣 , 治平. 儿行 为发 育与 脑发 育研 究进展 [ ] 国外 医 王 婴 J.
学儿科学分册 ,0 12 ( ) 12~15 2 0 ,8 3 :2 2
【 收稿 日期 】 20 0 8—7—1
非 营 养 性 吸 吮 在 早 产 儿 临 床 应 用 效 果 的 观 察
陈艳
显 著 , 内 干 预 组 间 总 有 效 率 无 显 著 差 异 ; 以 上 干 预 者 总 有 1岁 1岁
的一种运声电位 。它所反 应的 生理一般 不受 其它外 在病 变 的干
扰 , 为f J 脑损伤综合 征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 学研 究提 供客 可 l L ,
观的神经生理学 依据 。本 病研 究 发现 , B E 经 A P检 测 , 13存 约 /
维普资讯
医学创新研究 。 薯 善 蕾
20 0 8年 9月 第 5卷
第2 6期 ME I I EI N V T O E E R H DC N O A I N R S A C N
_0l l l l
曩 影。誊 。≯l 誊 l l l 。0 l_ ≯: 誊誊 √。。0 磨 Il : 菩。≯ l 。≯ l l 。 多 l 团的网络系统 , 损伤的功能得 以代偿 。6月内干 预组疗效 尤为 使
tc o f o eada iol oie— n ue tt i y J . rc et no i n m ng cs i ns y d id cdoo x t[ ] Po oc
Na l a c A, 0 0, 7: 9 6 9 9 t Ac d S iUS 2 0 9 7 5 7, 3
例借 助听器语言发育正 常。
听力损害的发生率高 , 表明 B E A P是早期发 现d J 脑 损伤综 合征 ,L 或脑性 瘫痪 听路损害的首选方法 。经 B E A P检测 , 可进 一步 判断 患儿听力损害的性质 。本研究发现 的听路损害 中, 可以敏感 的发 现d J 脑损伤综合征听神经传 导通路 中的损害 。 ,L 3 1 中西 医结合干预 国外 有资料报告用神经营养 因子作 为神 . 经生长因子家族 中的一员治疗 听力 障碍获得 了一定疗效 J显示 , 脑损伤时听力障碍时 神经营 养因子 对毛细 胞有恢 复功 能 。神 经 生长因子对外周听觉系统不仅是 听觉上皮 、 听觉神 经元 细胞 发育 成熟 、 增值分化 与活化 的必需 因子 , 而且对损 伤后修复 、 残存 神经
抚触疗法及非营养性吸吮辅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观察
抚触疗法及非营养性吸吮辅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行辅助性非营养性吸吮以及抚触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
方法:取喂养不耐受的8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基础性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非营养性吸吮以及抚触疗法。
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与参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喂养耐受度、出生体重的恢复、腹胀消失时长与胃残留量均有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于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来说,在抚触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可收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非营养性吸吮;抚触早产儿通常具有较小的胃容量、较低出生体重、胃肠功能发育不良或缺失等不良现象,导致其后续喂养工作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部分早产儿无法经口喂养,很容易因过早喂养而导致喂养不耐受,若情况过于严重还会导致早产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炎[1]。
而在抚触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可对其吸吮反射成熟过程予以促进,并有利于胃肠运动的加快而减少胃潴留,从而实现胃管喂养更快速地向经口喂养过渡,对早产儿恢复正常体重具有积极意义[2]。
现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行辅助性非营养性吸吮以及抚触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情资料取2010年8月~2012年3月间8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肠道未出现畸形发育;均属30~35周胎龄早产成活儿;均未发生坏死性结肠炎;均未有胃肠动力促进药物服用史。
其中男性早产儿44例,女性早产儿36例,平均胎龄为(33.5±1.8)周,平均体重为(1.8±0.7)kg,平均日龄为(2.5±1.4)d;apgar评分平均为(7.7±1.1)分;平均开奶时间为(19.9±1.7)h。
随机将其均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早产儿在一般资料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三阶梯俯卧位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三阶梯俯卧位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发布时间:2021-09-13T05:54:10.36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2期作者:陈庆玲符婵韦艳飞韦文永韦拔蒋永江[导读] 探讨应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三阶梯俯卧位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
陈庆玲符婵韦艳飞韦文永韦拔蒋永江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省柳州市 545000目的:探讨应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三阶梯俯卧位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
方法:将我院NICU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三阶梯俯卧位干预,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症状、喂养指标、住院时间以及生长发育指标。
结果:观察组呕吐、腹胀、呼吸暂停、胃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低于对照组,开奶时间、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的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生第14天体重、头围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三阶梯俯卧位能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症状,促进胃肠道功能成熟,改善喂养状况,促进其生长发育,?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患儿预后。
【关键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非营养性吸吮;三阶梯俯卧位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我国每年早产儿出生率居世界第二位。
是全球新生儿死亡三大主要原因之一[1]。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与消化系统成熟程度密切相关。
三阶梯俯卧位是人为控制早产儿胸、头、腹部呈不同角度的睡姿[2]。
研究显示,三阶梯俯卧位能够保持早产儿腹部和头部水平位,提高早产儿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频率。
本研究拟探讨应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三阶梯俯卧位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7月收治的60例胎龄小于34周、生命体征稳定,无合并其他严重先天畸形,无严重并发症且出生后24小时内转入我院NICU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40例效果观察
1 . 3 . 2 喂养 方法 : 采用 间断胃管喂养 , 早 期 胃管喂养早产儿配 方乳 , 开始奶量为 1— 2 m l / 次, 2 h / 次, 每次 鼻饲 奶前 回抽 胃内 容物 , 如残 留奶量大 于前次奶 量 1 / 3时减少 奶量 或停 喂 1次 , 耐受好每次增加 1~ 2 m l ・ k g ~・ d ~, 总量达到 8 0~1 0 0 m l / d ,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
3 讨 论
1 .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1 1年 1 月 一2 0 1 3年 1月住院有呕吐 、
腹胀 、 胃潴 留等喂养不耐受症状 的早 产极低 出生体质 量儿 ( 胎 龄< 3 2周 , 体质量 <1 5 0 0 g ) 8 0例 , 其 中有呕吐症状 3 O例 , 腹胀 4 0例 , 胃潴 留 3 O例 , 排便 不畅 2 O例 , ≥2种症状 3 5例 。排 除 消化道 畸形 、 坏死性小肠 结肠炎 等疾病 , 无心肺 等并发 症。随 机分成 治疗组 和对照组各 4 0例 , 治疗 组男 2 5例 , 女l 5例 ; 对 照组男 2 8例 , 女1 2例 。2组在胎龄 、 出生体 质量 、 日龄及 临床 表 现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1 . 2 喂养不 耐受的临床表现 ( 1 ) 开始 喂奶 时间延迟 ; ( 2 ) 呕吐 ; ( 3 ) 腹胀 ; ( 4 ) 胃内有咖啡样 物 ; ( 5 ) 残余奶 , 胃排 空减 慢 ; ( 6 ) 排便 不畅。出现上述症 状之一 , 可考虑喂养不耐受 。
1 . 3 治 疗 方 法
新生儿 由于 胃肠道发育不成熟 , 其 胃肠动力 的发育与 胃肠 的消化 、 吸收功 能发育相对迟缓 , 故 喂养不耐受在 早产儿 中很
布拉氏酵母菌散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治疗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布拉氏酵母菌散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治疗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早产儿是指在妊娠28周至37周之间出生的婴儿,由于早产而导致的低出生体重和不完全发育,使得他们更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情况。
喂养不耐受是指婴儿无法耐受正常的喂养,又称为功能性肠道成熟不良,在早产儿中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给孩子的生长发育带来了较大的困扰。
本研究旨在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治疗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治疗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早产儿在喂养过程中常常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情况,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生长发育。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和非营养性吸吮在联合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症状和促进早期生长发育方面的临床效果。
了解这一治疗方案对早产儿的影响,可以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早产儿的营养状态和生长发育情况。
通过深入研究影响因素,我们也可以为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和促进早期生长发育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方法。
本研究旨在揭示布拉氏酵母菌散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治疗对早产儿的重要意义,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核心,是达成研究目的的途径和工具。
本研究将采用对照实验设计,选取一定数量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将接受布拉氏酵母菌散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治疗,而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治疗措施。
在研究过程中,将通过严格的随机分组方法和盲法进行研究设计,以消除实验结果的偏倚。
我们将结合临床观察和实验数据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布拉氏酵母菌散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治疗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研究过程中还将注意保护研究对象的隐私权和研究数据的准确性,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红 霉 素 的 胃肠 道 反 应 与 其 促 胃肠 动 力 作 用 有 关 , 机 制 是 其 通 过 与 胃辅 膜 注 上 的 胃 动 素 受 体 结 合 而 促 进 胃肠 蠕 动 , 全 对 胃肠 道 均 有 促 动 力 作 用 。主 要 有 以下 几 个 方 面 的 效 应 : 促 ①
喂养不耐受安全有效 , 良反应少 , 不 值得推广。
见表 1 。且排除消化道 畸形 , 死性小肠结 肠炎 、 坏 窒息及 心肺
疾 病 患儿 。
12 1 喂养方法 : . . ①两 组均予 间歇 鼻 胃管 喂养 ; ②采 用 同一
种早产儿特别 配方奶 喂养 ; ③早开奶 , 于生后 1 2—3 6h在开始
喂养 , 开始 1 2m/ , 次/ h, — l次 1 2 每次增加 1— / ; 2mld ④辅助
麻 醉学杂志 ,0 6 2 ( ) 1 . 20 ,6 7 :0 4 [ 收稿 日期 :0 1— 6— 1 编校 : 21 0 2 徐强 ]
小 剂 量 红 霉 素联 合 非 营 养 性 吸 吮 治 疗 早 产 儿 喂 养 不 耐 受 的 疗 效 观 察
何学坤 , 罗晓燕 [ 摘 ( 贵州省毕节 地区医院新生儿科 , 贵州 毕节 5 10 ) 57 0
乎无 推 进 性 活 动 , 出 现 呕 吐 , 胀 、 易 腹 胃潴 留 , 量 不 增 或 减 少 奶 等 喂 养 不 耐 受 的情 况 , 在 较 高 的 喂 养 不 耐 受 发 生 率 , 胃 肠 存 全 外静 脉 营养 虽 能 改 善 其 营养 状 况 , 不 利 于 胃肠 动 力 的 改 善 , 但
非营养性吸吮对改善早产儿胃肠道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
口胃管 喂 养前 后 ,给予 吸吮 无 孔 橡 皮 奶 头各 5 i,每 次 共 吸 吮 mn 1mn 吸 吮期 限为 2周 ,~ 次/。每 日所 需 热能 和 液 体 , 0 i, 78 d 胃肠 营 养不活和正常生长发育有着重要意义I 1 1 。口胃管喂养是 吸 吮、 咽及其协调功 能较差的早产儿 , 吞 尤其是低体重儿最常见的
当 代 护 士2 0 年 第 l期 ・ 术 版 08 2 学
・ 7・ 3
非营养性 吸吮对改善早产儿 胃肠道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
李 云辉
摘要 目的 探讨 非营养性吸吮 对改善早产儿 胃肠道喂养 不耐受的效 果。方法 将 4 例 经口胃管喂 养的早产儿, 0 根据是 否辅 以非 营
养性吸吮 , 随机分为单纯 口胃管组和非营养性吸吮组 , 用同一种 配方乳喂养, 记录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 口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 。
同 时还 可选 择红 霉 素持 续点 滴 , 素 的用 量 1~0 g g 。 腹 红霉 0 2m / / 如 kd
胀, 可予 肛 管排 气 、 开塞露 通 便 处理 。
l 评 价 指标 观察 2 患 儿 开奶 后 对喂 养 的耐 受 性 、达全 肠 道 I 4 组
喂 养 的时 间及 平均 住 院时 间 。 1 统计 学 方法 结 果 以 ±) 示 , 数 、 量 资料 分 别采 用 x 及 . 5 s 表 计 计 。
: ; t; 、 p 、 0 、 、 ) 0p 0 》 、 户 ≯ . ‘ ; 、 ) 、 一,
3 讨论 31 早 产儿 因 吸吮 和吞 咽 不能 协调 , . 一般 不 经 口喂 养 , 而经 口胃管
它) ) 、; > > 、 ≯、 P 、 p 0 0 屯≯ 、 t ) t ‘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53例疗效观察
通过直接激 动平 滑肌 胃动 素受体 导致 内源性 胃动 素 释放 , 一
部 分 通 过 胆 碱 能 和 5一羟 色 胺 受 体 产 生 作 用 。 餐 后 状 态 时 主 要 通 过 胆 碱 能 、 羟 色胺 产 生 作 用 。红 霉 素 对 全 胃肠 道 均 有 5一
2 结 果
5 3例患儿中有 4 6例喂养不耐 受情 况得到 了好 转 , 效率 有
为 8 .% ,3例 胃潴 留 < 2 % ,3例 无 恶 心 、 吐 。 67 2 5 2 呕
3 讨 论
促动力作用 。主要有 以下 几方面效应 : ①促 进食管 收缩 , 增加
甲氧氯普胺 、 沙必利 、 岛素 等治疗 早产 儿喂 养不 耐受 j 西 胰 。 但 由于多潘立酮 、 甲氧普胺 易引起锥体外 系 的不 良反应 , 西沙 比利易诱发致死性心律失常 , 胰岛素易 引起低血 糖等 , 而使应
用受到限制。 3 3 红 霉 素 对 早 产 儿 喂 养 不 耐 受 的 作 用 红 霉 素 是 非 肾 上 .
留、 腹胀 等情 况。隔天测体重 、 以了解 患儿体 重增长情 况 。观
察 大 小 便 次 数 、 良反 应 。 评 价 方 法 : 产 儿 喂 养 不 耐 受 定 义 不 早
标准 , 包括 以下 任一 因素 : ①严 重 的腹 部 膨 隆 和腹 部 皮肤 变 色 ; 胃潴 留 ≥间隔 喂养 量 的 2 % ~5 % ; 胆 汁反 流或 呕 ② 5 0 ③
养不耐 受改善 情况。结果本组 4 6例早产 儿喂 养不耐受情 况得 到好转 , 有效 率有 8 . %。提 示小剂量红 霉素对早产 儿 67
喂养 不耐受治疗有效果。 关键词 红 霉 素 ; 养 不 耐 受 ; 产 儿 喂 早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6— 2 6 2 1 )2一 1 0 10 7 5 (0 0 2 叭 9— 2 道外营养虽能改善 其 营养状 况 , 存在 肝胆并 发症 及其 对早 但 中 图分 类 号 :4 3 7 R 7.2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52例疗效观察
12 喂养困嗥判定标 唯 . ( )每 日呕吐 ≥3次 ; 2 1 ( )奶量不增或减少 ( d ; 3 ≥3 ) ( )胃
潴 留大 于 前次 喂奶 量 的 1 3 () 消 化道 畸 形 。 / ;4 无
13 方 法 .
与此相符。喂养 困难儿存在 胃肠动力障碍 ,胃肠 动力受神经与
1 。2 均 于 生 后 2h内入 院 , 胎 龄 、出生 体 重 比较均 无 显 例 组 4 其 著性差异( P均 > 00 ) .5 。
注: 组 比较 ,2 4 2 , < . 5 2 x = . 6 P 0 0
3 讨 论
新 生 儿 出生 后 由宫 内 营养 转 向经 胃肠 道重儿或有 围产期窒息史、 新生儿缺血 缺氧性脑病、肺炎等疾病 时易罹病 。 文献报道 , 喂养困难容易发 生在体重较低和有窒息史 的新生儿 中 【。本文观察 5 例新生 】 】 2
儿 , 中有 窒 息史 者 2 其 6例 (0 O ) 低体 重 儿 1 (6 5 ) 5.% , 9例 3 .% ,
转氨酶均正常 , 血清总胆红素与治疗前比较 , 无异常升高。
表 1 2组 疗效 比较
养 困难的 5 2例新生 儿作 为研 究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 和对照 组。 治疗组 2 例 , 8 其中男 1 , 1 例 ; 5例 女 3 足月儿 1 , 产儿 2例 早 1 ; 6例 基础疾病包括窒息 1 , 4例 早产儿 1 , 6例 肺炎 2例。对照 组2 4例 , 中男 1 , 1 例 ; 其 3例 女 1 足月儿 9例 , 早产儿 1 。 5例 基 础疾病包括窒息 1 , 2例 早产儿 1 , 5例 新生儿硬肿症 2例 , 肺炎
开 始 喂养 ,开 奶前 用 生 理 盐 水 清洗 胃肠 ,以 了解 有 无 消 化道 出
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76例疗效观察
合非营养 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 良好 。 【 关t词】 红霉素 ; 非营养性吸吮 ; 早产儿 ; 喂养不耐受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4 2 2 (0 2 0 — 3 6 0 10 — 7 5 2 1 )5 07 — 2
参考文献
[ ] 刘俊杰 , 1 赵俊. 现代麻醉学 [ . 2版. 京: 民卫生 出版社 , M] 第 北 人
2 0 3 8 0 0: 2 .
足三里可使 胃液及 胃酸分泌 回到正常点 , 胃液分泌 对
有 良性 调 整 作 用 , 调节 胃肠 动力 , 幽 门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挛 与 胃 并 对 内容物 滞 留有 明显 治疗作 用 【 。 4 维生 素 B 是一些 氨基 】 6 酸 的脱 羧 酶 ( 括 脑 中抑 制性 递 质 ) 包 的辅 酶 , 与体 内 参
[ ] 徐淑云 主编 . 5 临床用药指南 [ . I : M] E安徽科学技 术出版社,0 1 合/ 20 :
1 0 -】 o . 0 7 0 8
发 生 率 , 可使 药 物 在 穴 位 局部 弥散 渗 透 吸 收 , 到 又 起
小剂量红霉素联合 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 喂养
不耐 受 7 6例 疗 效 观 察
1 一 般 资料 : 1
NC IU收治早产儿 7 例 , 6 均于生后 2h内入院 , 4 胎龄均
小于 3 周 , 7 其中剖宫产 4 例 , 5 自然产 3 例。 1 新生儿窒
息1 , 9例 新 咻 炎 2 , O例 L 呼吸窘迫综合征 8 , 例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防治作用
非营养性吸吮对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防治作用
高 琳
( 靖 江市人 民医院, 江苏 靖江 2 1 4 5 0 0 )
【 摘要 】目的 观察非 营养性吸吮治疗早 产儿喂 养不耐受
的疗 效。方法 选择 8 0例早 产 儿随机 分 为治 疗组 和对 照组 , 治 疗
吮治疗 。 非营养性 吸吮方法 : 患儿 喂乳前 、 后3 0 m i n均予无乳硅
静 脉营养 的基础上 ,辅 以非营养性 吸吮防治早 产儿喂养 不耐 受, 使早 产儿早 日由肠道外 营养过渡至全 胃肠道 喂养 , 取得 显 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 . 1 2组疗效 比较
见表 2 。
表2 2 组疗效 比较
1 . 1 一般资 料
选择 2 0 0 9年 9月一2 0 1 2年 7月在 我科
意 义。
2 结 果
增长、 自 行吸吮喂 养时间好 于对照组。结论 非营养性吸吮 治
疗是防治早产 儿喂 养不耐受的有 效措 施 , 且无副作 用 , 简单 易
行。
【 关键词 】早产儿
喂 养不耐受 防治 非 营养性吸吮
新生 儿喂养不耐受在早 产儿 多见 , 近年来 , 随着 医学水 平 的提高 , 早产儿存活率越来越 高 , 临床医师应 高度重视早 产儿 的喂养 问题 。我科 2 0 0 9 年9 月一2 0 1 2 年7 月在鼻 胃管注奶及
1 _ 3 方法
支持 、 病 因治疗 等 ; 治疗 组在常规 治疗 基础上辅 以非营养性 吸
作者简介 : 高琳 , 女, 本科, 住院医师。
E - ma i l : h o n g s e x i q i n g @g ma i l . c o m
非营养性吸吮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32例
实用 医学杂 志 2 0 0 7年 第 2 3卷 第 2 4期
3 5 92
非 营养 性 吸 吮 防治 早 产 儿 喂养 不 耐 受 3 2例
姜 赤 晓
摘 要 目的 : 评估 非营养性吸吮 ( N ) N S 早期预 防治疗早产儿喂 养不耐 受的疗效。 方法 : 选择 早产儿 6 2例 , 分 为治 疗组 3 2例 , 对照组 3 , 0例 两组入 院后 4 胃肠喂 养 , 8h经 不能吸 吮者 口饲 ; 照组开奶 同时 , 对 用小 剂量红霉 素 静滴, 治疗组在饲奶 间歇期进行 NN 。了解 两组早 期经 胃肠喂 养耐受情 况 , 对两组恢复 至 出生 时体 质量 时间、 S 并 自 行吸吮喂养 时间、 达全 胃肠道喂 养时 间等进行 比较 。 结果 : 治疗 组喂 养不耐 受例数 明显低 于对照组 ( P<00 )体 质 。 , 5 量增长 、 自行吸吮喂 养时间好 于对照组。结论 : N N S防治早产儿喂 养不耐受效果 显著 , 是防治早 产儿喂 养不耐 受的
有效措 施 。
关键 词
婴 儿. 产 非营养性吸吮 早
喂养 不耐 受
早 产儿 由于消 化 系 统 功能 不 成 熟 , 胃肠 动 力 差 , 胃肠 激 素水 平 低 , 常发 生 喂养 不 耐受 现 象 , 研 究 应 本 用 非 营养 性 吸 吮 ( N ) N S 防治 早 产 儿 喂养 不 耐 受 , 早 使 产 儿早 日由肠 道 外 营 养 过 渡至 全 胃肠 道 喂养 , 取得 良 好 效果 , 报 告如 下 。 现 1 资 料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选 择 20 . 0 5年 1月 至 20 06年 1 2月 新 生儿 科 住 院早 产低 出生 体质 量 儿 6 2例 ,不 能 自行 吸 吮 或 吸 吮 吞 咽 能 力 较差 , 消 化 道 畸 形 , 外 坏 死 无 除 性小 肠 结肠 炎 。 为 治疗 组 3 分 2例 , 2 例 , 1 例 ; 男 1 女 1 胎龄 3 0~3 5周 :出生 体 质 量 1 0 0~230 ( 5 2 5 1 0± 8 30 g 5 )。对 照 组 3 0例 , 2 男 0例 , 1 女 0例 ; 龄 3 胎 0~3 6 周; 出生体 质量 1 0 0~23 0 180±30 g 2 7 ( 7 5 )。两组 均 于 2 4h内人 院 , 窒 息 史 , 孕 周 、 生 体 质 量 比较 无 其 出 差 异均 无 显著性 ( P>00 ) .5 。 1 干预 方 法 两 组 人 院后 均 予保 暖 ,采 用 肠 外 营 . 2 养 , 防感 染 , 吸循 环 支 持 治疗 ;4h不 排便 者予 温 预 呼 2
护理干预辅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观察
暂停 喂养 , 待喂 养不耐 受症状 减轻后 再恢 复 喂 养 。开始 以 1 1 产儿 配方 奶 ( :早 即一个 张力奶 加一 倍容积 的水 稀释 ) I mlk , ,  ̄2 / g 间隔 时间为 2 h ~3 , 每 2 加 奶 1次 , 天 加奶 量 1 ~ 2 ml g ・d 。 5 0 ・k _。
-
 ̄ mlq h 2 / 4 。采 取渐 进式 的加 奶 方 法 , 症状 减 轻 待
或消失 再恢 复喂 养量 。( ) 2 如果早 产儿 2 h腹 围增 4 加 >2 m, 必 要 检 查 排 除 坏 死性 小肠 结肠 炎 , c 经 检 查 结果 正常 , 可进 行 上 述方 法 微 量 喂养 , 是 奶 汁 但
临床护理杂志 21 0 0年 2月 第 9卷第 1 期
・ l ・ 7
护理干 预辅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观察
潘 家云
摘 要 目的
探 讨 护 理 干 预辅 助治 疗 早 产 儿 喂养 不 耐 受 的 效 果 。方 法 将 8 0例 喂 养 不 耐 受 早 产 儿 随机 分 为 干 预 组
待腹胀 消失后 , 以原 液早产 儿配方 奶喂养 。 再
22 . 干 预 组
存 活早产儿 喂养 质 量 , 低 喂养 不 耐 受 的发 生 率 , 降
我科 2 0 0 6年 1月 ~ 2 0 0 7年 .月 收 治 出现 喂 养 不 1 耐受 的早 产 儿 8 O例 , 其 中 4 对 O例 实 施 护理 干 预 , 取 得较好 效果 , 现报 告如 下 。
和对照组 , 4 各 O例 。干 预 组 在 小 剂 量 红 霉 素 治 疗 的 基 础 上 , 施 护 理 干 预 。根 据 早 产 儿 体 重 调 整 喂 养 方 案 , 予 非 营养 性 实 给
非营养性吸吮合并抚触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i o gr nt Z oups: nt venton gr i er i oup and c ont ol r gr oup.1 e nt rVe 1 nton oup gr w er gi e ven non— nut i i r t ve
s ki g c mbi e t ou h n Con e i na r a me n l de a tng,ga t o nt s i ld c m — uc n o n d wih t c i g. v nto lt e t nti c u d f s i s r i e tna e o
p e son, i r v no s n rto n m a ld s r h om y i r a m e a tc a i r a m e t rsi nta e u ut ii n a d s l o e e yt r c n t e t nt l c i cd t e t n .Re -
维普资讯
・
2 ・ 4
解 放 军 护 理 杂 志 2 0 0 8年 5月 , 5 5 2 ( B)
非 营 养 性 吸 吮 合 并 抚触 对 早产 儿 喂 养 不 耐 受 的 影 响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李怡帆;朱晓辉;朱航【期刊名称】《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年(卷),期】2013(000)004【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
方法选择120例符合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1组(n1=40)、治疗2组(n2=40)和对照组(n=40)。
对3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1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红霉素1~3mg· kg-1· d-1加入5%葡萄糖液中,以微泵静脉输入,1次/日,连用7天;治疗2组在综合治疗及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基础上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仅进行综合治疗。
观察3组胃潴留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日体重增长值、全部达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等,并监测用药前后肝功能,用药期间观察患儿大便次数及有无哭闹。
结果治疗1组和2组患儿在胃潴留消失时间(3.92±1.05/3.16±0.92)、腹胀消失时间(3.65±0.82/3.08±0.95)、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9.51±2.12/8.12±2.61)、全部达经口喂养时间(17.91±8.13/14.62±6.22)、住院时间(23.82±8.13/20.73±5.34)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3/6.19、4.31/5.47、5.28/7.29、2.01/4.54、4.07/6.64,均P<0.05),每日体重增长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0/3.76,P<0.05)。
治疗2组患儿在胃潴留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全部达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治疗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2、2.29、2.69、2.05、2.43,均P<0.05),每日体重增长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小剂量红霉素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评估非营养性吸吮(NNS)联合小剂量红霉素对早期预防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
方法选择住院喂养不耐受早产儿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保温、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鼻胃管喂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红霉素3~5mg/kg•d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静脉滴注,同时在每次喂养前15min给予吸吮未开孔橡皮奶头10min,对吸吮力欠佳者用橡皮奶头缓慢、轻轻地来回刺激口腔,或用手指轻轻刺激口角、口唇,诱发吸吮反射出现。
两组疗程均为5~7d。
结果治疗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病程、奶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患儿体质量增长相近(P>0.05)。
治组患儿用药前后肝功能无变化。
结论非营养性吸吮结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能提高肠道喂养的成功率,避免完全静脉营养的弊端,安全、实用。
【关键词】早产;非营养性吸吮;喂养不耐受
早产儿由于消化系统功能不成熟,胃肠动力差,胃肠激素水平低,往往在生后1~2周内,容易发生胃潴留、呕吐、腹胀、胃食管反流等喂养不耐受现象。
本研究应用非营养性吸吮(NNS)配合小剂量红霉素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使早产儿早日由肠道外营养过渡至全胃肠道喂养,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早产儿76例,除外胃肠道先天性畸形,均符合以下标准:频繁呕吐(≥3次/d),奶量不增或减少(>3d)、胃潴留(潴留量>前次喂养量的1/3)。
其中男64例,女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1minApgar评分和起病时日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两组均为鼻胃管鼻饲母乳喂养,每日计算热量及液体量,胃肠喂养不足部分由静脉营养补充,开始奶量每次2~5ml,2~3h一次,以后每日每次增加1~2ml/kg,对照组给予保温、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鼻胃管喂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红霉素3~5mg/kg•d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静脉滴注,使用微量注射泵控制速度,同时在每次喂养前15min给予吸吮未开孔橡皮奶头10min,对吸吮力欠佳者用橡皮奶头缓慢、轻轻地来回刺激口腔,或用手指轻轻刺激口角、口唇,诱发吸吮反射出现。
两组疗程均为5~7d。
1.3监测指标观察呕吐、胃潴留等临床症状的变化,记录其持续的时间及每日体质量及奶量的增减。
观察大小便次数,不良反应及黄疸等情况。
1.4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
数据均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两组病程、每日增加奶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1。
2.2其他观察指标两组均未见肝功能损害和药物不良反应。
3讨论
早产儿尤其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由于消化系统解剖生理和胃肠神经内分泌调节不成熟[1],过早喂养易发生喂养不耐受[2,3],如喂奶困难、呕吐、腹胀、胃潴留、呼吸暂停、窒息等,持续数天或数周,常需较长时间的静脉营养,不但加重医疗负担,且不利于早产儿胃肠功能恢复。
近年来经研究发现,NNS能促进早产儿胃肠动力及胃肠功能的成熟,加快其吸吮反射的成熟,促进新生儿胃泌素及胃动素的分泌,有助于早产儿从静脉营养过渡到胃肠营养,缩短胃管喂养到经口喂养的时间,加快早产儿生长发育,体质量增长快,缩短住院天数。
非营养性吸吮刺激口腔迷走神经兴奋,引起促胃液素、胰岛素、胃动素分泌增加,促进胃排空,降低胃食管反流,改善吸吮和吞咽协调能力,防治呛奶、窒息,增加经口喂养安全性及适应功能。
本研究也证实NNS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胃肠运动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至关重要。
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是胃肠运动的基本形式。
足月新生儿和妊娠32~35周以上的早产儿,都有胃十二指肠移动性复合运动。
MMC的主要作用有:促进胃肠、胆道运动的协调性;促进胰液和胆汁分泌,为消化期作准备;发出“饥饿”信号等。
现已证明,MMC由胃动素启动。
胃动素是与胃肠功能关系密切的重要激素。
早产儿生后血中胃肠激素水平均明显较足月儿低,相对胃肠功能不成熟是其不能耐受喂养的原因。
有研究显示,喂养困难患儿血浆胃动素水平低,胃排空率下降;而红霉素可使血胃动素水平明显提高,胃排空明显加快。
本研究治疗组使用红霉素干预后,患儿胃潴留、频繁呕吐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病程明显缩短,奶量明显增加(P<0.01)。
红霉素虽为抗生素,也是胃动素激动剂,通过与肠平滑肌细胞的胃动素受体结合,增加胃近端和远端收缩活力,促进胃推进性蠕动,加速空腹和餐后排空另外,红霉素还可刺激乙酰胆碱的释放,促使血浆胃动素水平升高[6]。
红霉素对胃肠道动力的作用有明显量效关系。
亚治疗剂量下,可诱导MMC的出现;治疗剂量下,正常的MMC被打乱,常发生呕吐。
治疗组使用小剂量红霉[3~5mg/(kg•d)]干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病程、奶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患儿体质量增长相近(P>0.05),与两组患儿都应用静脉营养,总热卡相近有关。
总之,小剂量红霉素在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时,用量小,疗程短,毒副作用小,而非营养性吸吮无不良反应。
小剂量红霉素结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能提高肠道喂养的成功率,避免完全静脉营养的弊端,安全、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