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2.1探究世界的本质检测

合集下载

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1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4

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1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4

择题☆☆☆☆☆
的依据。结合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
制改革说明人类社会的客观性和尊重 社会发展规律的必要性。
人的意识 客观实在 物质的 客观物质性 社会 固有的根本属性 承担者 无条件 有条件 永恒 暂时
人的意志 创造
固有的规律 客观规律 利用
核心提示 1.一个特性:客观实在性。 2.两对关系:运动与物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3.四个概念: 物质、运动、静止、规律。 必背术语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 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3.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4.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客观规律又是 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的客观实在性,肯定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与肯定世界的 客观实在性是一致的。
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预测题型:选择题]
典例2
(2015· 北京卷,24)这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

①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 生产和生活实践中
②将节气智慧融入于
③顺应自然节律,实现了对自然的征服
④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
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
解析
答题的关键是明确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
系,因此需要回答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二者的
结合。 答案 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

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4.2.2 把握思维的奥妙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

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4.2.2 把握思维的奥妙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

课时2 把握思维的奥妙A组基础对点练考点一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1.(2017·陕西宝鸡质检)全球机器人峰会上,由中国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C)研发的陪伴型机器人吸引了普通百姓的眼球。

陪伴型机器人应用了新型的语音、表情识别等技术,可以与家中老人“聊天”,自动抓取老人表情进行回应。

陪伴型机器人能够“自动抓取老人表情进行回应”有力地佐证了( )①机器人已经具有了极强的思维能力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③人工智能将部分代替人的大脑思维④高科技延伸了思维的物质器官A.①③ B.②④C.③④ D.①②解析: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①③错误;陪伴型机器人能够“自动抓取老人表情进行回应”,这有力地佐证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高科技延伸了思维的物质器官,②④当选。

答案:B2.2023年“人脑工程”研究小组将在计算机上制造一个完整人类大脑的模型——“仿真人脑”,“仿真人脑”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此有人说,“仿真人脑”也有意识,能够完全取代人。

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 )A.肯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B.否认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肯定了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D.否认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题干中,“仿真人脑”是对人类思维的机械模拟,与人的意识有本质的区别,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是材料所体现的观点,故选D项。

答案:D考点二意识的内容及形式3.“人间随处有诗意,千年至美莫如诗。

”诗词之美,美在意境,贵在意境。

诗词的意境,是指诗词的意(情意、思想内容)和象(景象、画面)的结合,“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

诗词的意境是( )A.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人脑的机能B.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C.诗人通过直接再现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D.艺术家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解析:A错误,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2018-2019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章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2018-2019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章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所复写、摄影、反映。”对这两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前者揭示了物质概念的外延,后者揭示了物质概念的
内涵
B.前者认为物质是实物,后者认为物质是实在
C.前者认为物质是抽象的,后者认为物质是生动具体的
D.两者都揭示了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K12课件
12
解析:恩格斯的观点说明了物质与物质形态的关系,物质 是从千千万万的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抽象概括而来的,具体 物质形态都是物质的表现,从而揭示了物质的外延;列宁 的观点指出了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与可知性,从内涵上揭 示了物质的特点,A 项符合题意;B、C 两项割裂了物质 与具体的物质形态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材料未涉及 运动,D 项不当选。 答案:A
K12课件
13
3.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
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

()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②地质气候
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就可以防灾减灾 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K12课件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K12课件
1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K12课件
2
理知识体系
K12课件
3
明高考趋向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是近五年的高 考查内容
频考点,全国卷曾对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有过关注。 多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贴近生活的实例或自 材料设置 然科学成就、诗词古语等为背景考查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的理解。 题型设计 全国卷对本课的考查以选择题居多,以体现类设问为主。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限时规范特训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限时规范特训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为带动微山旅游的发展,微山县以微山湖渔村为基础,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旅游生活圈。

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①人类可以改变和征服自然②自然界是物质的,要尊重自然③改造自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出发点④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本题借助具体事例考查自然界的物质性。

①中的“征服自然”说法错误;改造自然要以客观实际为根本出发点,③说法错误;②④是微山县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旅游生活圈的哲学依据,符合题意。

2.[2017·江西九江模拟]黔东南的岜沙苗寨自古以来把树当作崇拜的对象和生命的象征,相信人的生命由树庇佑。

当地有在人出生或去世时种树表示纪念的习俗。

在“人本是树”的朴素观念引导下,村民长期与自然和谐相处。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本是树”的观念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源于哲学的智慧③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人本是树”的观念引导村民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

相信人的生命由树庇佑的观点从根本上否认了神创论的观点,是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①正确;在“人本是树”的朴素观念的引导下,村民长期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人本是树”的观念引导村民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④正确;②错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源于社会实践;③错误,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不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3.[2017·黑龙江鹤岗模拟]近日,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学者公布了一份关于“性格稳定性与年龄变化”的调查。

该研究显示,人的性格在青年时期基本成形,中年时逐渐稳定,50岁是最稳定的时候,步入老年后又逐渐衰退。

这表明(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能够揭示事物发展规律③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控制的④物质世界是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2.2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

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2.2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

(
清除盲点 1.现代,高科技的机器人也具有主观能动性。( ) 2.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来源于人脑。( ) 3.精神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力量。( ) 4.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的前提。( ) 5.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 6.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
7.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8.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离开主观能动性 的发挥就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 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 9.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做到客观与主观具 体的历史的统一。( ) 10.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容要求和前提。( )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 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 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 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 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 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指的是我们做事情 19 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 要尊重物质运动的 □ 20 规律性,作为 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 □ 我们行动的依据。
(2)具体要求 21解放思想与时俱 发挥主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 22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 观能动 进,以□ 23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性 律,用□ 24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 尊重客 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观规律 结合起来 5 唯意志 (3)反对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 2 □ 26 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 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 □ 所作为的思想。

2018高三政治(浙江选考)一轮复习必考部分必修4第2单元四探究世界的本质

2018高三政治(浙江选考)一轮复习必考部分必修4第2单元四探究世界的本质

然,改造自然,造福人类 ④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学考+选考总复习
B
[本题考查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在于引
导人们承认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 与自然和谐相处, ①④当选。 ②错在“创造”。 ③错在“征服”。]
学考+选考总复习
[例 2]
(2017· 台州中学统练试题)理解自然界的客观性比较容易,而理解社 )
区 别
永恒的、 无条件的、 特点 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绝对的
学考+选考总复习
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联系 ②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③只承认静止 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 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学考+选考总复习
学考+选考总复习
A
[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③观点错误;④观点理解错误,排除。①②
正确,A 项正确。]
学考+选考总复习
D [解题时要求具备解读诗词语言的功底,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 千河”,即说明整个世界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③④符合题意;结合教材基本观点,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②中“静止不包 含运动”明显错误,应排除;故选 D。]
学考+选考总复习
引文类选择题一般是以名人名言、成语、俗语、经典著作中的著名论断以 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为素材,要求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经济、政治、 文化以及哲学道理。引文型选择题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以引文为题干, 题肢为基本理论知识;第二种是题干规定了基本理论知识,题肢为成语、俗语 等引文;第三种是题干和题肢都是名言、成语和俗语等引文,要求学生找出与 题干包含的道理相同或不同的题肢。

2018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教案:2. 4 探索世界的本质(必修4)

2018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教案:2. 4 探索世界的本质(必修4)

2018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2.4 探索世界的本质<必修4)【高考目标导航】一、考点集结1.哲学的物质概念<1)自然界的物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哲学的运动概念<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3.物质运动的规律<1)规律的概念<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二、考向动态1.依据自然界的物质性,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深刻体会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于人类活动的关系,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分析中国共产党遵循的执政规律,坚持科学执政。

3.把握运动和物质的关系,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

4.掌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理解科学发展观与包容性增长的关系。

5.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基础知识梳理】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以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

这些属性都是与物质不可分的。

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物质具有“可知性”:物质虽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人们能够认识它。

<3)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①区别:A、哲学上的物质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B、哲学上的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

②联系:A、哲学上的物质是从各种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哲学上的物质。

B、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方法论)<1)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大题攻略必修4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大题攻略必修4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大题攻略10 非选择题对“辩证唯物论”的考查1.[2022全国卷乙,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①某小学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自2009年建校起就创办“开心农场”,开启“新劳动教育”试验,先后开发出“农事劳作”“创意劳动”和“美好生活”3个课程群,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和劳动观念。

④学校依据二十四节气开设劳动课程:立春时,来到开心农场寻找春天;立夏时,参加学校举办的收获节,摘蚕豆、剥蚕豆、吃蚕豆;立秋时,整地施肥种萝卜;小雪时,测量油菜的高度,为油菜画像。

学校给各年级学生安排不同农活:种蚕豆,种土豆,种桑养蚕,种油菜,种向日葵,养兔子。

②结合地方民俗和文化,学校开设了古法造纸、藤编艺术,制作油面筋、竹篱笆等实践体验课程。

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奖励“劳动币”,用来兑换学习用品。

目前,该校“开心农场”规模已从最初的5亩地扩大到20多亩,劳动教育延伸到了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引导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播下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种子。

“今天,你劳动了吗?”已然成为该校同学打招呼的流行语。

③该校劳动教育促进了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水平提升,成为闻名全国的“金名片”。

结合材料并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该小学劳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

解题过程审设问知识限定: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设问指向:分析该小学劳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

设问类型:原因类析材料信息①:某小学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发出3个课程群,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和劳动观念。

信息②:结合地方民俗和文化,学校开设了古法造纸等实践体验课程。

调用知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信息③:该校劳动教育促进了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水平提升,成为闻名全国的“金名片”。

调用知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树立正确意识。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特点不同 联系
永恒的,是不生不灭的
暂时的,有生有灭
哲学上的物质是对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的抽象和概括,物质形态是物质在现实 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热点题型1 以古诗词背景,考查世界的物质性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 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句所蕴涵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A.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考点一
考点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一.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考点二 与唯心主义划清 了界线
1: 物质概念
与不可知论 划清了界线 物质和意识的 唯一区别
2: 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区别和联系
物质 区别 范畴不同 物质是共性范畴,属于矛盾 的普遍性 物质形态 物质具体形态是个性范畴,属于矛盾 的特殊性
专题十四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一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神奇的货币 四课
01
考纲 解读
明 考情 确 方 分析 向 有 命题 的 方 方向 矢
5 4 3 2 1 0
自然界的 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 物质性 运动与 物质 运动与 静止 规律含 义 规律的普 遍性
1.命题特点:试题主要立足于世界的本质这一主线,选择 运动、静止的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以启示类、措 施类非选择题为主
不开物质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
导致唯心主义
2.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 含 特点 联系 误 区 义 动 静 止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 变化和过程 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物 体没有发生某种运动 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静止的诡辩论 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相对主义

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2.1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2.1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3)相对静止的存在,才使运动成为可以衡量和计算的东 西。 如:我们计算出火车每小时运行二百公里,就是以它的起 点站和终点站为相对静止来计算的。 (4)相对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动,并非绝对 不动。 (5)相对静止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6)相对静止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 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
课时1 探究世界的本质
基础知识· 自主排查 一、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 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 产物。
3.世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 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 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4.哲学意义上的物质: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 客观实在。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6.人的认识是运动变化的,所以,可以离开物质谈运动, 也可以离开运动谈物质。( ) 7.环境的改变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 程。( ) 8.改变规律能避免前进中的困难曲折。( ) 9.规律有好坏之分。( ) 10.规律是客观的,因而规律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 ( )
提示: 1.×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不 同于“客观存在”,“客观存在”的东西一定是物质,“客观 存在”的东西既可能是物质,也可能是意识。 2.× “客观存在”不等于“客观实在”,“客观实在 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存在的东西未必是物质现象。 3.× 雾和霾都属于物质的具体形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所说的物质,是宇宙中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4.× 物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培育出荧光猴只 是改变了物质存在的具体方式。

人教版2018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课件:4.2.4 探究世界的本质

人教版2018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课件:4.2.4 探究世界的本质
“物质”和“事物”即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它们都是客观的,③排除;物质 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 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④排除。
A
关闭
解析
答案
考点一 三维固基础 知识深研析 活用提技能
考点二
-10-
类题解法此题属于因果类选择题,一般设置常是题干为结果,题 肢为原因。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以是多因一果或多果一因。本题 即为多因一果。其设问分两类:一类是前果后因,本题即属于此类; 另一类是前因后果。解此类选择题一是仔细审题,明确题干强调的 是原因还是结果;二是明确设问和干肢之间的关系;三是干肢对照, 注意干肢之间是否构成因果关系。此外还要注意排除因果颠倒的 选项。
考点一 三维固基础 知识深研析 活用提技能
考点二
名师点睛(1)规律是客观的,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2)规律是普 遍的,但并非是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14-
考点一 三维固基础 知识深研析 活用提技能
考点二
5.不能说人类可以改变规律加以利用的原因 规律是客观的,但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规律。 人类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是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人类改变的是规 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而不是规律本身。 6.怎样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 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2)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 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考点二
-3-
1.物质的含义、物质的唯一特性、世界物质性原理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考点一 三维固基础 知识深研析 活用提技能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整合课件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整合课件

2.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亮点之一是进一步明确了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 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 深化改革。除“三去一降一补”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包 括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等重点。这说明 ()
①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 ②真理在发展的过 程中不断被推翻 ③认识受到人们的实践和认识能力的制 约 ④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019/8/2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7
thank
you!
2019/8/2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8
(3)地震、洪水、火山喷发、泥石流、旱灾等自然灾害的 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天体运动、季节变化、社会发展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体现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客观 的,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时政热点 日至 16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 举行。
会议指出,①2017 年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 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 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 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②坚持 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 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 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 谐稳定。
1.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 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 态的必然要求,是顺乎时势的战略抉择。由此可见,推进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 )
①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②是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 举措 ③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④体 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坚持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全程复习构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2.1探究世界的本质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全程复习构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2.1探究世界的本质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课时1 探究世界的本质A组基础对点练考点一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近年来,由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了许多宇宙间的物质形态,比如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

这些发现表明( )A.世界并没有统一的本质B.人们可以穷尽对宇宙的认识C.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自然科学的证明D.科学家的发现决定了宇宙间物质的具体形态解析:A、B、D三项说法都错误。

答案:C2.即使蒙住了眼睛,也不等于世界漆黑一团。

这是因为(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B.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解析:材料旨在表明,是否蒙住眼睛与世界怎样没有关系,这是因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答案为A;B、C、D与题目指向不符。

答案:A3.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纳米技术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分解物质,使物质变成极细的结构,由于结构变化导致物质性质的改变。

这说明( )A.物质具有客观性B.人们可以改变和创造物质C.物质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具体物质解析: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具体的物质形态,但不能改变或创造物质,故D项正确,B 项错误。

材料强调人的能动性,A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答案:D考点二运动和物质的关系4.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为“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找到了确切的科学依据。

“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说明( ) A.人脑是思维运动的物质主体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事物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跃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增强了规律的客观性解析:大脑越用越灵,强调运动对物质的重要性,B项正确表达了这一重要性。

A强调物质对运动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

C项谈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规律本身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D项错误。

答案:B考点三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5.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资料 专题33 探究世界的本质押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资料 专题33 探究世界的本质押

1.引发人们广泛关注的电影《狼图腾》与纪录片《穹顶之下》内容虽然迥异,但主题都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应深刻把握 (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②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③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重大影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2.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

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

”这句话的片面性在于 ( )A.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C.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D.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答案】C【解析】哲学上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纸箱、树木、家具、纸张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不是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物质。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主要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题目并没否认这一点,所以D是错误的。

选项A、B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正确答案为C。

3.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这句话否认了( )A.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D.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答案】D4.网友纷纷引用泰戈尔的诗映射当今的雾霾天气——“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大街上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

雾霾的产生主要是由人类活动没有正确处理好 ( )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为事物与自在事物的关系C.否定与肯定的关系D.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答案】A【解析】世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人类活动必须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雾霾的产生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造成的,A项符合题意;B、C、D与题意无关。

5.“天人合一”是太极核心理念,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强调人与自然密切相连,不可分割。

2018高考政治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课件必修四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4-2-4微专题“探究类

2018高考政治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课件必修四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4-2-4微专题“探究类

【呼唤雷锋精神的弘扬】 半个世纪过去了,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我国涌现出无数 个雷锋式的先进人物,他们在各条战线上默默无闻地为祖国的 发展添砖加瓦,但愿我们学雷锋不要停留在3月5日“学雷锋 日”,不要停留在一阵风一阵雨的各式活动上,更不要让世人 发出“把异乡出现的‘洋雷锋’找回来”的感叹! (1)该班学生探究的主题蕴含了哪一个唯物论的道理?材料 中雷锋的成长足迹对你有何辩证法启示? (2)请选择一个你所支持的观点,并进行文化论证。
答案:(1)①矛盾具有普遍性,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农民进 城务工就业一方面对城镇化、工业化和拉动市场有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也会给城市带来压力、冲击等问题。同学甲和同学乙 都只看到了农民进城务工就业问题的一个方面,是片面的。② 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农民进城务 工就业虽然出现一些问题,但不能因噎废食,而要趋利避害。 同学丙的观点不能正确对待矛盾,不能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从总体上 看,现在经济增长和就业呈现良性互动。另外,他还介绍,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和《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办法》在四季度出台。两个办法的出台,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农 民工的重视。某校高三(2)班学生在政治课上围绕“农民工”问 题进行了课堂讨论,同学们都踊跃发言。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就如何才能“扶得 起老人”给相关部门提三条合理建议。
解析:第(1)问是对经济、文化生活知识的考查,第(2)问是 对政治生活知识的考查,结合探究类问题解题模式分析即可。
答案:(1)①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在一定程度上诱发 拜金主义等思想。但是,不能把道德状况中存在的问题,都归 结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也是道德经济,诚实守信是现 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条件。②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 反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政治文明的进步, 一些新观念正在不断丰富着民众的精神世界,促进了社会的全 面进步。

(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课时1 探索世界的本质 热点突破 让孩子

(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课时1 探索世界的本质 热点突破 让孩子

解析:从题 前”“超负荷 违”可以看出 在培养孩子的 了教育规律及 规律,故应选 D三项均不符
答案 B
创新预测
2. “教育的特征就是‘慢’。儿童的手 很小,不要往他的小手上放太多的东西 ;他们只有一个童年,应当让他们慢慢 地享受幸福。”江苏省特级教师王栋生 的上述话语告诫人们( ) 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价值观决定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C.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 D.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目录页
ContentsPage
课时1探索世界的本质 1.热点透热视点突破:让孩子慢慢享受
2.创新预测
热点透视
让孩子慢慢享受童年
上海2岁男童亮亮每周3个早教班7节课; 最近亮亮妈妈正打算报第4个班,报班后 亮亮一周有五天都要上课。这种盲目的神 童教育,是对孩子进行掠夺性的智力开发 ,它违背了学前教育规律,打乱了儿童身 心发育的秩序,结果事与愿违信息①。“ 教育的特征就是‘慢’信息②。儿童的手 很小,不要往他的小手上放太多的东西信 息③;他们只有一个童年,应当让他们慢 慢地享受幸福信息④”。
(1)任何事 律性。
(2)想问题 出发,实事求
(3)规律具 然会受到规
(4)发挥 客观规律为 ,按客观规
创新预测
1.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 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 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 在孩子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 ) A.认为事物发展不存在矛盾 B.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C.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质变 D.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解析:“ ‘慢’,应当 享受幸福”强 发展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1 探究世界的本质
A组基础对点练
考点一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近年来,由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了许多宇宙间的物质形态,比如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

这些发现表明( )
A.世界并没有统一的本质
B.人们可以穷尽对宇宙的认识
C.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自然科学的证明
D.科学家的发现决定了宇宙间物质的具体形态
解析:A、B、D三项说法都错误。

答案:C
2.即使蒙住了眼睛,也不等于世界漆黑一团。

这是因为( )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B.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解析:材料旨在表明,是否蒙住眼睛与世界怎样没有关系,这是因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答案为A;B、C、D与题目指向不符。

答案:A
3.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纳米技术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分解物质,使物质变成极细的结构,由于结构变化导致物质性质的改变。

这说明( )
A.物质具有客观性
B.人们可以改变和创造物质
C.物质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具体物质
解析: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具体的物质形态,但不能改变或创造物质,故D项正确,B 项错误。

材料强调人的能动性,A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答案:D
考点二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4.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为“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找到了确切的科学依据。

“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说明( ) A.人脑是思维运动的物质主体
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事物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跃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增强了规律的客观性
解析:大脑越用越灵,强调运动对物质的重要性,B项正确表达了这一重要性。

A强调物质对运动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

C项谈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规律本身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D项错误。

答案:B
考点三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5.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

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

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含义,因为他懂得( )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解析:②③不符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题意要求。

答案:A
6.李克强用“骑自行车”来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稳”不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来,所以我们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

这说明( ) A.只有保持性质的稳定才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不可分割的
C.任何事物的联系都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
D.质变为量变开辟新的道路,要促成质变
解析:“稳中求进”中“稳”体现相对静止,“求进”体现绝对运动,故选B。

A、D 错误,C不符合题意。

答案:B
考点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7.古代周朝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有初步认识。

周文王曾告诫臣民:“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要坚持适度原则③要尊重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④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哲学启示侧重于考查如何做,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D
8.下图漫画《一切从娃娃抓起?》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尊重客观规律
B.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C.要热情支持新事物
D.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解析:《一切从娃娃抓起?》看似给孩子更多的营养和知识,但是漫画中用漏斗硬灌知识没有考虑孩子的实际接受能力,要求我们做任何事,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凭主观意愿。

B、C、D三项与漫画的主旨不符。

答案:A
B组提能强化练
9.研究发现,一个人头部面部特征的年龄变化受到人体内在变化规律的影响,但也有一些指标是不会随年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比如男性头长和鼻指数。

容貌的这种特点就会给大年龄跨度的人脸识别提供极为重要的参考,从而为一些疑难刑事案件的侦查提供方便。

这说明( )
①物质世界具有客观性②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③人们突破规律的制约,可以限制容貌变化的不利影响④物质世界在进行绝对运动的同时也存在相对的静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发挥主观能动性及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①本身正确但不为材料所体现;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突破规律制约的说法是错误的;②④正确切题。

故选D。

答案:D
10.“树上结西瓜”这原是讽刺一些人不懂农业生产而异想天开的笑话,如今却在河北省新乐市的邯邰镇变成了事实。

当地瓜农开始试验搭架,使西瓜吊在空中,由于上下四面透气,成熟期提前了5~8天,瓜形好,甜度也增加了不少。

这表明( )
A.人们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战胜自然规律的唯一因素
C.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创造和改变规律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解析:“树上结西瓜”表明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故选D项。

A、B、C三项表述错误。

答案:D
11.一种被称作“超级细菌”的耐药性细菌在南亚和欧美一些国家感染患者甚至导致死亡。

科学家指出,人类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出现细菌耐药问题的原因之一。

据悉,我国科研人员已启动抗“超级细菌”药物研究。

这说明( )
①尊重医疗规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减少出现耐药性细菌②细菌耐药有其自身规律,人们无法有效抵御细菌对人类健康的侵害③医疗实践为医学研究提供研究课题,推动医学发展④抗菌素的研究与科研人员的个人爱好有直接关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故选①,排除②;科研人员的研究根据实践需要而非个人爱好,④说法错误。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可以推动事物向前发展,①③符合题意要求,故答案选A。

答案:A
12.历经30天的太空驻留,在完成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后,神舟11号飞船返回舱于2016年11月18日在内蒙古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天宫二号与神舟11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标志着我国在太空探索领域中迈出了新的一步,这是全体航天人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结果。

这表明( )
①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②要想在科学实验活动中有所建树,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会有所成就④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错误,只能是客观规律制约主观能动性。

材料体现的是意识的作用,而不是意识的本质,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B
C组大题冲关练
13.鉴赏古代诗词,感悟深刻哲理,传承中华文化。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白居易和陈与义的古诗分别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
答案:①白居易的古诗: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若回答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也可)
②陈与义的古诗:说明“静”是运动中的“静”,并不是“不动”;“动”中存在相对静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14.材料“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鸡儿跑”,这是内蒙古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新鲜场景。

草原散养牧鸡,鸡吃草籽、昆虫,不用饲料添加剂,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牧民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

牛羊改吃农田秸秆,既可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避免其田间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提升了农田地力。

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运用把握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草原散养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建设“美丽中国”新模式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规律的含义、特点、方法论要求,是基础知识中常考的内容。

一般与自然相关的题目多数与规律有关。

答案:①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人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草原散养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新模式,恢复草原生态和提升农田地力,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体现了人在生产活动中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利用,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在认识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这一新模式体现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大胆创新打破传统生产模式,趋利避害地改造自然,实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