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是保证我国实现“两个翻番”
十八大知识竞赛及参考答案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在北京召开。
∙A.6日∙B.7日∙C.8日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A.建设∙B.建成∙C.建立3.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A.科学发展观∙B.科学社会主义∙C.科学发展史4.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A.全面发展∙B.持续发展∙C.全面协调可持续5.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A.统筹兼顾∙B.协调发展∙C.可持续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A.理论体系∙B.理论成果∙C.宝贵经验7.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A.根本矛盾∙B.主要矛盾∙C.基本矛盾8.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
∙A.农村居民∙B.城镇居民∙C.城乡居民9.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A.领导方式∙B.经济发展方式∙C.经济增长方式10.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公务员省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考试(含答案)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公务员省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考试(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多选题(10题)1.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才能()、堂堂正正。
A.谨慎用权B.光明正大C.光明磊落2.2016年9月23日,第三届粤商大会在广州举行。
此次粤商大会以“粤商新使命、聚力新跨越”为主题。
大会发表《粤商宣言》,号召海内外粤商秉承传统,()。
A.爱国敬业B.守法经营C.创业创新D.回报社会3.坚持(),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A.创新发展B.协调发展C.绿色发展D.开放发展4. 下列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说法有()。
A.政党是超阶级的政治团体B.阶级性是政党的根本属性C.任何政党都重视争取群众的支持D.政党无所谓组织结构5. 单位成为犯罪主体必须是()。
A.政党B.公司C.企业D.机关6.民事诉讼的法定证据包括()。
A.书证B.物证C.视听资料D.电子数据7.8.当地时间28日,中国代表团在维也纳向世界发出邀请,阐明中国()的外空国际合作理念,欢迎各方参与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携手翱翔太空,谋求共同利益。
A.开放B.和平C.共赢D.竞争9.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
A.在全国范围内完全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B.全面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C.全面提升语言文字事业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D.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取消地方语言文字10.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有()。
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联系发展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二、单选题(10题)11. 决定必须由()。
A.党政机关联合发文B.会议讨论之后才能发文C.政府部门制发D.党委、政府领导机关制发12.甲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已满5年。
十八大报告解读
对党的建设主线作了新概括
十八大报告谈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首次提 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 设这条主线”。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重任。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 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 面临着“四大危险”: 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
树立自信心与坚定理想
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走到了新的历史起点。 在经济高速增长,物质不断丰富的同时,如何看待取得的成就, 成为执政党说服自己以及社会的重要课题。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 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因此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既不走封 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作为执政党,要“坚 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党员、干部要做社会主 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报告对于这个 发展目标给予了更为全面的阐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 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 产物,在新形势下应怎样发展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四个自觉”,即: ①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②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③更加自觉地把全 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④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的根本方法。
公考资讯每周速递习题(第二十二期)
公考资讯每周速递习题(第二十二期) 行测茶馆:客人:茶 A.电影:观众:电影院 B.法庭:审理:案件 C.农民:耕种:庄稼 D.医院:病人:疾病 【答案】D。
解析:客人在茶馆喝茶,病人在医院治疗疾病。
【考点点拨】此题题干为人物、场所及涉及事物的关系。
也可使用纵向对比法,第一个 词项为场所,排除 A、C;第二个词项为人物,排除 B 项。
申论热点之推进结构调整 构建消费大国 【背景链接】 [理论背景] 我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持续快速增长后, 发展阶段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开始由生存 型阶段进入到发展型新阶段, 并带来需求结构的战略性升级。
在发展阶段变化和国际金融危 机冲击的共同作用下, 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开始发生重要变化。
中 国从生产大国走向消费大国的关键在于政府转型的突破, 而政府转型也与经济增长方式、 公 共需求变化、政府自身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在此背景下,以调整经济 结构为重点, 以建设消费大国为主线的发展方式转型的战略作用凸显, 并成为我国经济第二 次转型与改革的历史新起点。
[政策背景] 2010年10月,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 “消费”首次被提到了第一的位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 “三驾马车”顺序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消费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经济结构的调整, 除了“三驾马车”的调整,也要靠科技创新。
20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促进经济增长动力将由主要依靠投资、 出口拉动 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这是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 比例严重失衡的局面提出来的。
实现从“投资大国”、“制造大国”、“出口大国”向“消 费大国”转变,大幅度降低投资率,提高居民消费率,稳定出口率,是后危机时期我国需求 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
【标准表述】 [权威警句] 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 “蛋糕”分好, 让全体人民人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高中政治必修一重点大题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对……价格变动的认识?①价值决定价格②供求影响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③价格影响需求④价格变动影响相关商品的消费(互补商品、替代商品)2、分析……消费心理①存在从众心理(容易追赶潮流)②存在求异心理(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③存在攀比心理(服务消费向名牌看齐)④存在求实心里(大多数…力求花的值,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3、如何正确消费(消费的准则)(正确的原则)(P21)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P29)(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5、企业如何正确经营发展?(P36、P40)①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企业必须守法经营、公平竞争、诚信守约:承担社会责任,讲求社会效益。
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6、如何就业?①党和政府从人民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优先政策,制定劳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②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展现平凡而伟大社会主义劳动者风采。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①树立自主择业观;②树力竞争就业观;③树立职业平等观;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7、维护劳动者权益 (P44-45)(1)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权益?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实现平等就业、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保证。
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7课
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一 第三单元 No.7 收入与分配245 2421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下列行为与这一分配制度相悖的是( )A.很多企业根据企业家对企业的贡献以其独立的市场价格参与分配B.某村党支部书记把自己创建的企业和资产交给村集体带领村民致富C.某地为防止收入悬殊引发社会动荡对全体劳动者和经营者实行等额工资制D.某国有控股企业根据企业经济效益的变化对职工实行浮动工资制3.国务院公布2014年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7月1日起实行。
条例指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目前,济南市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基本完成。
绩效工资是指根据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确定的工资,实施绩效工资( )①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重要体现 ②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所有劳动者的收入③实现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 ④能够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A .②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考点二 收入分配对公平、效率的影响1.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含义(2)关系: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两者具有一致性,……公平与效率分别强调不同方面,两者存在矛盾。
2. 为什么要实现社会公平?(1)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2)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生产发展,效率提高。
(3)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4)公平的收入分配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5)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利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肖万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这“两个全面”的目标,是系统总结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根据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的时代要求作出的正确判断和重大战略部署,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加自觉地解放思想,更加自觉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更加充分地凝聚力量,更加有力地攻坚克难,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不断提高改革开放的科学化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时不我待,任何人都不能回避改革开放,都要勇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及其含义从邓小平当年提出“三步走”战略,党的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内涵的丰富,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我们的奋斗目标更加清晰,更加鼓舞人心。
(1)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所谓“小康”,是邓小平1979年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的用于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一个概念。
“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为了规划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蓝图,邓小平设想了著名的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政治理论考试
政治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一、判断题(50题)1、十七大报告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3、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
按照产权明晰、用途自由、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4、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于今年5月1日全线通车,大桥使宁波到我国经济中心上海不必再绕道杭州,路程至少缩短120公里。
(√)5、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服务业、繁荣农村经济。
(×)6、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7、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民生问题单列篇章阐述。
(√)8、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尊重领导干部主体地位,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
(×)9、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10、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11、十七大党章指出:各项工作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
(√)12、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所有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
(×)13、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优先将农业大县纳入改革范围。
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
1.1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党的十八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准确判断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奋斗历程以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全面部署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等,深刻阐明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任务新要求,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报告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
一、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日趋明显,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矛盾集中显现、相互交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
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立足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理论内涵不断丰富,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善的科学体系,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和实际成效更加显现,得到广大干部群众广泛认同。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内涵,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深度解读党的十八大精神11
党的十八大新思想新观点新提法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 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这条主线”。
十八大报告第四部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 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 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 略抉择。
领悟党的十八精神 坚定我们的政治信念
孙静 本溪市高级中学
此处添加单位名称
党的十八大新思想新观点新提法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必须坚持和平发展;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十八大新思想新观点新提法
5、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 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 局。其中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报告。
我们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 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
党的十八大新思想新观点新提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执 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 “四大考验”。
我们党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 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
党的十八大新思想新观点新提法
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
要把我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 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提高国民收入分配_两个比重_遏制收入差距扩大的财税思考与建议
●改革探索《财政研究》2010年第12期收入分配是国民经济循环过程的中间环节,前承生产,后启使用,既可以透视不同发育状态的市场机制基于“效率”所产生的分配结果,也必然反映政府维护市场以及调控、干预经济后强化社会“公平”的能力与效应。
理想的兼具“效率”和“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必是基于、并能动地助益于市场和政府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最佳组合。
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以来,旧有的政府主导的“大锅饭”分配模式逐步被打破,市场机制越来越多地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但是,和我国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调控缺位、越位仍然并存的事实相对应的是,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
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此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这一要求所针对的问题,涉及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体系中初次分配、再分配的失当。
此后,社会各界围绕提高“两个比重”、优化分配格局出现了很多研究和讨论,也开出了很多“药方”。
相关的分析与诊断中,一些观点与结论存在偏颇,特别是对于财税改革的“药方”往往缺少针对性的精准把握,甚至是南辕北辙。
本文遵循的是分析现状、探讨原因、解决问题的平实框架,力求以基于数据的实证分析来还原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核算体系下“两个比重”的客观情况,围绕“近10年来我国政府和企业部门分配份额呈现双增加态势,而住户部门的分配份额则有所下降”、同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这一现象,从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在其中的各自责任切入,分析财税体制的不足与问题,提出今后一段时期财税改革的思路与要点。
一、国民收入分配与“两个比重”:解读与分析对于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具体到“两个比重”的分析,必须以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规范与实证解释作为支撑。
(一)收入分配核算的若干重要常识。
国民收入分配的量化属于国民经济核算的范畴,涉及多个账户,数据十分复杂,传达出的是收入分配领域的主要比例和平衡关系,是国家制定各项规划、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既往宏观经济政策科学性的标准之一。
收入分配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收入分配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摘要:现阶段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有其深刻的体制背景,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因此,收入分配原则既要反映效率,又要体现公平。
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对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实现效率公平的有机统一。
这样,才能激发起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关键词:收入分配;效率;公平关于在收入分配过程中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理论界向来有不同的表述,也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此前我国收入分配的主要原则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十四大报告提出“兼顾效率公平”;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眼1?演151;十五大报告、十六大报告、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都坚持了这个说法;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在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眼2?演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的深刻寓意,正确处理好收入分配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效率仍是分配的最佳尺度效率,是当今社会特别是市场经济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有限的资源流向那些为社会所需要、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生产领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眼3?演179-183。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过程中突出注重效率,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有利于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鼓励更多的人通过市场竞争走上富裕之路,激发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追求高效率的投资热情,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提高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
十八大精神百题问答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作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统一要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因此,为帮助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准确把握十八大报告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市委宣传部在深入研读十八大报告原文的基础上,组织编撰了《学习十八大精神百题问答》并陆续在本报刊发,以期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迅速在全市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热潮,为全面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快幸福之城建设步伐提供强大动力。
1、十八大报告的题目是什么?《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十八大报告的主题是什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3、十八大报告对十七大以来的五年如何评价?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
4、十八大报告认为过去五年的成就有哪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
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
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
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
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5、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工作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哪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科学发展观知识点(100条重点记忆)
1.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五个统筹”的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政府职能应更多地放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
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我们做到发展经济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
5.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思想,是胡锦涛提出来的。
6.我们党处理国际事务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立场是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7.建立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8.宣传工作的“三贴近”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9.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邓小平的重要思想,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0.《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
11.按世界银行标准,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二位。
12.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1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4.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1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1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7.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18.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19.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0.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21.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22.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23.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徐辉:__“人均收入十年翻番”怎样翻?
70ANHUI BUSINESS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在我国,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明确纳入党的报告可谓首次,如此振奋人心的目标一经提出,立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收入倍增是目标,但是这一目标如何计算?如何实现?怎样增才不会拉大贫富差距,才最公平?11月21日,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党的十八大代表、合肥市燃气集团蜀山区服务所所长徐辉对此进行了解读。
徐辉“人均收入十年翻番”怎样翻?文/本刊记者 李敏敏徐辉认为,要想实现居民人均收入倍增,首先要保证中国经济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其次,是收入分配改革措施更多地向提高老百姓收入倾斜。
避免被增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首次明确将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列入党章。
在徐辉看来,这是党中央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实到更具体目标的重要体现。
“从以前强调‘人均GDP’到现在强调‘人均收入’的改变,这说明党中央真正在落实‘以人为本’的立场和目标,真正想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
”徐辉说,当他看到这两个目标同时提出时,内心受到深深的鼓舞。
“这说明我们国家不再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而是下决心更加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
这让人民对未来的生活更有了盼头,极大地增强了广大群众的信心。
”“人均收入翻番”指标究竟指什么?徐辉认为,这一指标不能孤立地看。
“要把这一指标和物价指数、基尼系数、财政收入增长指数等等联系起来,才能确认‘人均收入翻番’指标能否体现。
”经过测算,要想实现收入十年翻番的目标,中国未来几年经济平均增速要达到7.2%或7.3%。
那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实现收入倍增的目标真的有可能吗?在徐辉看来,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两者是相互影响的。
“如果没有GDP的增长,个人收入也不可能得到增长。
人教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增删内容汇总
2013年高中政治教材《经济生活》部分修改增删内容第一单元1、纸币含义的修改:当今,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2、删除教材中“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这两种说法。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表现内容:原来为“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现在改为“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分配”。
4、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删除其中的“物价总体水平”。
5、删除“按照消费对象分,消费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6、删除“消费结构”这一小框内容。
第二单元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现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现改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3、“为了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现改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
4、“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中的后一句改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5、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
后面增加一句“利润表现为企业的经营收入与生产经营成本之间的差额。
”6、“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删除“便捷的投资”这一提法;删除“在我国,存款利息收入要按规定的税率向国家缴税。
”7、删除“贷款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这一提法。
8、“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删除“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这一说法。
“稳健的投资——债券”删除“稳健的投资”这一提法。
“规避风险的途径——保险”删除“规避风险的途径”这一提法。
9、删除:“作为投资工具,基金的优势主要在于专家经营、专业管理,比较适合于缺乏足够投资知识、时间和精力的投资者。
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一番”怎么算?
国内⽣产总值和城乡居民⼈均收⼊两个“翻⼀番”怎么算? 2019-07-20国内⽣产总值(GDP)翻⼀番:⼗⼋⼤报告中提出的GDP翻⼀番是指扣除价格因素后GDP翻⼀番。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1年和2010年我国GDP分别是10.97万亿元和40.15万亿元⼈民币,2011年达到了47.29万亿元。
2001-2010年这10年GDP年均实际增长10.5%,是新中国成⽴以来GDP实际增长速度最快的10年。
要使2020年GDP实际规模⽐2010年翻⼀番,2011-2020年GDP需年均实际增长7.18%( 1.071810=2)。
事实上,由于2011年GDP已增长9.3%,2012-2020年GDP仅需年均实际增长6.94%即可实现翻⼀番⽬标。
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GDP累计实际增长7.7%。
如果2012年全年GDP增速为7.7%,则2013-2020年GDP仅需年均实际增长6.85%。
城乡居民⼈均收⼊翻⼀番:“收⼊翻番”的“收⼊”,应是指实际的⼈均可⽀配收⼊,它是指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交纳的社会保险费等税费后的收⼊。
说⽩了,就是居民能⾃由⽀配使⽤的收⼊。
“翻番”应是剔除了物价上涨因素的实际增长。
可以这么理解,就是在现有物价⽔平不变的情况下,收⼊增加了⼀倍。
要实现“城乡居民⼈均收⼊⽐2010年翻⼀番”的⽬标,2011-2020年城乡居民⼈均收⼊需年均实际增长7.18%(1.071810=2)。
由于2011年城乡居民⼈均收⼊实际增长9.9%,2012-2020年城乡居民⼈均收⼊仅需年均实际增长6.88%,即可实现⼈均收⼊翻⼀番的⽬标。
根据2012年前三季度的数据,预计2012年城乡居民⼈均收⼊实际增长11.0%,于是2013-2020年城乡居民⼈均收⼊仅需年均实际增长6.38%,即可实现⼈均收⼊翻⼀番的⽬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1-2010年,城镇居民⼈均可⽀配收⼊和农村居民⼈均纯收⼊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7.0%;城乡居民⼈均收⼊年均名义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9%。
“两个翻番”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党建版
2013 年习问答
二是集中精力着重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 突 出 矛 盾 和 问 题 ,使 目 标 更 具 有 针 对 性 。 当 前 和 今 后 一 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 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因此在目标要求的导向 上,要把解决“三不”问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 着力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这些问题和矛盾有针对性 地 修 订 或 增 加 一 些 定 性 和 定 量 指 标 ,以 强 化 提 高 发 展 的 质量、效益、全面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而不 是面面俱到地进行修订。
2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表明了我们党的庄严 承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成立 90 多年来的一切奋斗牺牲,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生 活。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 改革开放的重大转折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无不体现着我们党一切为了人民的不 懈追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十八大报 告与时俱进,提出确保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宏伟目标,这是我们党对时代的庄严承诺、对全国各族人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是保证我国实现“两个翻番”的根本措施作者:王玥韡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21期摘要: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翻一番”的目标要求,如何实现两个翻一番特别是第二个翻一番已成为焦点问题之一。
本文通过对近10年来的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变化;然后分析了收入分配在实现两个翻一番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居民的收入提高了,才能顺利实现我国2020年的奋斗目标;最后,本文提出了提高居民收入的若干着力点。
关键词:居民收入;国民收入分配;两个翻一番;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03前言中共十八大的召开,对于广大民众来说,最直接、最突出的实惠在于“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两个翻一番”,即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以高速增长的GDP为世界所瞩目,特别是长期保持在8%以上的GDP增长率更为世界所关注。
GDP的增长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反映,是中国经济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标志之一,同时经济的高速增长可以有效降低失业率,为政府提供充足的财力进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经济调整。
从总体上讲,实现第一个翻番相对比较容易,从投资、需求、出口三个角度拉动经济增长都是迅速有效的。
与第一个翻番相比,实现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意义更为重大。
这个翻番意味着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富足、生活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表明了政府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决心,是为了扩大内需从而保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意义重大的方向。
而如何实现两个翻番,特别是居民人均收入的翻一番,已成为重点问题之一。
一、我国居民收入在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一)近10年来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变化1.在初次分配基础上进行再分配形成的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中,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处于连年下滑的状态,从2001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约66.54%,到2004年比重下降至61.61%,再到2008年的59.20%,明显看出居民可支配收入是逐渐减少的(如图1)。
虽然2008年之后,由于需要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政府出台一系列促销费、促投资和促就业的政策,并加大向居民转移支付的力度,但直到2011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60.40%与2001年相比仍然下滑了约5.13%。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整理得到2.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往往低于GDP增速约二个百分点,基本上可以说是跑不过GDP的增速的。
相关统计中,改革开放以来(1979年起算)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平均的年增长约为7.4%,而GDP的年均增长率却高出2.4%。
若按此情况,照预计GDP增速为7%~8%左右来看,要实现第二个翻番可能存在困难。
(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的变化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图2可以看出,即使用近10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的数据来看,除个别年份外,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一直低于GDP的增长速度。
在2010年,GDP的增速甚至高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2.6%。
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本身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增长速度自然就慢。
2003年,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增速远远低于GDP增速5.7%。
这种情况从2007年开始有所好转。
从2010年起,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增长首次超过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和GDP的增长速度。
但就其绝对数来看,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仍旧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二、收入分配公平的实现在两个翻番中的重大作用目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与收入分配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一些重大结构。
我国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内需相对薄弱。
而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出口的弱化更是让政府急于以投资拉动经济。
而内需的动力不足重点就在于消费不够,居民消费的不足又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这不仅是中国传统的节俭习俗的影响,更是居民收入的增长落后于GDP的增长所致。
(一)居民收入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消费、投资、出口被称为是拉动经济的三大主要动力因素。
这三大因素是我国经济结构的最基本的反映。
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价格、金融资产等,其中价格不仅影响消费,同时也会对其他的影响因素产生干扰,而我国金融资产多数是国有、集体共有,或者居民仅是拥有使用权,因此,消费的变动主要仍旧是居民收入带来的。
收入较低引发消费不足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最终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相对平稳的,由近10年的数据看来(如图4),最终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基本保持在4.5个百分点上下。
从2001年4.17%,2003年3.58%到2007年5.62%和2012年4.24%,这对于中国未来追求的平稳发展意义重大。
然而最终消费并不是只有居民消费,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百分比约为73%,应当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因,但相比于政府消费支出比重,居民消费处于下降趋势。
其次,内需不足就会使国家不得不依靠投资来保持增长速度,这也是为何2008年我国会以4万亿投资刺激经济的原因。
长期以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基本是超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的,单从平均值上看,投资的拉动作用在5.18个百分点左右,高于消费4.5的平均值。
在四万亿投资的刺激下,投资的拉动作用更是高出消费3.48个百分点。
这就使政策不断倾向于国有企业和“铁公基”,造成产能过剩,甚至产生新一轮的“国进民退”等问题。
最后,内需不足也增大了经济对出口的需求。
即使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我国仍然能够实现贸易顺差,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实现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
虽然之后的两年,顺差额有所缩减,但在此后的2012年和2013年,中国分别实现了2311亿美元和2597.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这也使得我国外汇储备居高不下,一旦新一轮金融危机产生,这些资产将大幅缩水。
(二)收入偏低容易形成市场结构失衡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
收入的分化导致了居民购买力和实际消费水平的不断分化。
从居民的收入层次看,低收入家庭往往以维持基本的生存消费为主,由于收入的限制,低收入家庭对其他方面的消费比如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即使在中等收入家庭中,消费也未能达到应有水平,据相关统计,居民家庭资金需求的前三位分别是: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消费支出。
而这些中低收入者在我国占很大的比重。
少数的高收入家庭除了满足家庭各种消费需求后,还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
其中,除部分用于实体经济外,其余很大一部分被投资于虚拟经济以获取高额资本收益。
比如近年来房价居高不下,给部分掌握一定金融资产的炒房者带来高额利润的同时,也使得绝大多数中低收入者不得不承担此项沉重的经济负担。
劳动所带来的收入和资本带来的迅速且丰厚的收益之间的差距使贫富分化现象更加突出,直接导致了消费出现断层,给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与产品结构转换造成阻碍,导致市场结构失衡。
三、居民收入在分配中处于劣势的原因分析(一)政府收入的高速增长根据公布的财政数据计算,财政收入(不包含国内外债务收入)占GDP的比重处于上升趋势。
虽然这种上升状态与经济的增长是有一定联系的,但相较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的趋势而言,政府财政收入的上升趋势是十分明显的。
从2000年的13.50%一直上升至2012年的22.59%(如图5)。
如果再在其中加入账面上未出现的地方政府收入、土地出让金收入或者社保基金收入,预计财政收入还将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以更大的比重挤出居民收入。
与此同时,在居民收入增速落后于GDP增速的同时,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速却远超GDP增速10个百分点左右,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9年也能高出约3个百分点。
如果按照国际全口径计算财政收入,我国的财政收入看起来是处于世界中低水平。
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甚至占到了GDP的50%或者更多。
根据IMF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的财政收入水平还低于同是金砖四国的巴西与俄罗斯。
但高财政收入水平的国家均将财政收入多数用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相较而言,我国的财政收入一大部分的开支是不透明甚至没有必要的。
我国失业、医疗、工伤、养老的基本保障在城镇居民中的覆盖率仅约为45%~55%,农村居民的养老等社会保障甚至还仅仅处于试点、推广阶段。
(二)垄断型企业挤占居民收入一段时期以来,国有企业、垄断企业一直利用所处优势地位获取大量社会财富。
单从国有单位工资总额收入占工资总额的比重①来看,从2001年至2012年,这一比例平均值约在57.88%上下。
近两年来才相对回落,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这一比例在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48.29%和46.49%。
大多数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通常是其他同层级职工工资的2~3倍,而实际收入则可能更高,因为大量其他方面的收入被计入了企业成本。
从国企利润看来②,2007年我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16200亿元,到2010年则实现了19870.6亿元,2012年为21959.6亿元。
其中所称的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仅包括中央企业和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还不包含国有金融类企业。
尽管近年来实行上缴5%~10%的利润,但相对于所得税上缴比例仍然显得太少。
而且上缴的利润基本又用于补贴国企。
另外,大部分垄断行业对民营资本进入限制严格,而垄断企业内部竞争较少,获得垄断利润较高。
自然性垄断企业管理透明度低,利润流向对民众而言较为隐蔽。
(三)社会转型拐点1.库茨涅兹倒U型拐点从改革开放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进入到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我国2012年的人均GDP为6,094美元(按当年汇率计算),处于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定义的中等收入国家即人均GDP在900美元到11000美元之间。
由于我国收入差距在城乡之间、高收入与低收入之间差距较大,基尼系数较高的中国有可能是按照库茨涅兹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倒U型假说发展,使得我国处在一个收入分配的转型的拐点上。
因此,居民收入仍然跟不上经济增长的脚步。
2.刘易斯拐点刘易斯认为当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转移至城市,从农业中转移出来,那么过多的劳动力供给将抑制工资的上涨。
每年我国都有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转移至城市,现有农民工基数在一亿五千万左右,每年又有几百万新的农民工注入,这样的高供给就使得劳动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工资自然也就涨幅较小。
而我国的现状与刘易斯收入分配拐点的描述相符。
四、提高居民收入的途径(一)政府向居民让利1.降低政府财政收入增速我国财政收入增速在过去10年中每年比GDP增速平均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如果能将这10个百分点降下来,按照2013年129142.90亿元的财政收入来算,将为居民带来约1万亿的收入增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