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学第二章

合集下载

社会学概论丨第二章 个人与社会 第二节

社会学概论丨第二章 个人与社会 第二节
上的。它被第一次明确提出并阐述得最为充分的,当属1845年9月 至.1846年初夏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 书中,其主要含义是从人类种族发展的意义上讨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 交往现象,强调交往概念与社会关系系统的密不可分。
•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概念,包含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内部交往(民族内)
性和相互依存性,诸如人与他人在物质、情感、观念及语言的勾通与文流交往;
• 实践性是动态地或纵向地反映人以自身、他人、自然及社会为改造对象的对
象性活动,诸如生产活动、社会活动、科学实践等。
• 交往的物质性:物质交往是基础性的、本原性的,它决定了其他一切交往活动
及其形式。
• 交往的历史性:物质生产以及物质生产中形成的交往方式不仅构成历史的基
会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 广义社会交往: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政
治、思想文化、生活领域的交往的总和。
• 狭义社会交往:与物质生产过程相联系的某一特定方面的交往;
• 分类: • 从不同层次: • 宏观层面:民族、国家、整体社会等较大型的社会共同体之间的相
互关系;
• 中观层面:社会群体、组织、局部社会之间的交往关系; • 微观层面:个人之间的人际交往以及初级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中,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
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
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
• 大体说来,根据马克思的划分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这三
种社会形态中的第一个社会形态是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形态,在经 济上表现为自然经济社会;第二个社会形态是在物的依赖关系基础上 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形态,在经济上表现为商品经济社会;第三个社

经济社会学笔记

经济社会学笔记

经济社会学笔记
经济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和社会现象的学科,它探讨了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影响个人和群体的行为和决策。

以下是关于经济社会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
1. 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是指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包括家庭、朋友、同事、社区等。

经济社会学研究社会网络如何影响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如何影响社会网络。

2. 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团体在特定社会结构中所拥有的资源和关系,这些资源和关系可以为个体或团体带来利益。

经济社会学研究社会资本如何影响经济发展和贫困问题。

3. 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是指社会中不同地位的人群,包括富裕阶层、中产阶级和贫困阶层。

经济社会学研究社会阶层如何影响经济发展和个人行为。

4. 制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是经济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如何影响经济发展和个人行为。

制度经济学关注产权、市场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5. 文化经济学:文化经济学是另一个经济社会学的分支,它研究文化因素如何影响经济发展和个人行为。

文化经济学关注文化传统、价值观、教育、宗教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6. 全球化:全球化是经济社会学的一个重要话题,它研究全球范围内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全球化对经济发展、就业、贫困问题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经济社会学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它涵盖了许多不同的主题和理论。

学习经济社会学有助于深入理解经济和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并更好地制定有效的政策和策略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经济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PPT文档演模板
经济社会学
背景
• 房地产调控问题一直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也是房地产
业内、媒体和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是现 在无论是政策所集,还是争论的聚焦,大多数都是在开发 和交易环节,政府的有关政策现在看来也大量是围绕着开 发和交易在出台。
• 消费比重里面很大一块是住房 ,特别是恩格尔系数下降
值观念、道德取向、审美情趣、风俗习惯以及反映在产品 上的文化范畴和文化倾向。产品消费文化对社会分层的 作用是以产品为载体的。 2.媒体消费文化
媒体消费文化是指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书刊传播 的有关消费的文化信息和意义以及反映在商品广告中 的文化倾向。它是以大众传媒为载体来影响社会分层 的。
PPT文档演模板
就此在这里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PPT文档演模板
经济社会学
建议
• 第一,要提倡合理适度的消费。我们应该以提高和改善居
住条件为理,大家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肯定是要改善和 提高的,这是我们要坚持的一个大道理,但是还要适度,
以满足基本需求为度,所以要合理、要适度 。
• 第二,要提倡渐进梯度的消费。购房是为了养人,不能本
即消费文化的社会分层是一个社会流动的过程。社 会流动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分层结构的动态化。
PPT文档演模板
经济社会学
总结及建议
城市居民住房消费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分层 依据。然而根据目前中国居民购房及住房现状来看,很多 地方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以科学 的发展观为指导,体现建设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的 战略思想,我们要搞好房地产调控的同时,要加强对消费 观念、消费方式、消费模式的引导,建立起健康、文明、 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经济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课件

经济社会学课件
与功能》
• 毛利人的“昊”:来源与群体 • 3、斯金纳个体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 (二)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内容 • 1、成功命题 • 2、刺激命题 • 3、价值命题 • 4、剥夺——满足命题 • 5、攻击——赞同命题 • 6、理性命题
• (三)霍曼斯交换理论的缺陷 • 1、心理还原主义 • 2、将人与动物的行为反应方式等同 • 3、把人的行为都看成理性行为 • 4、过于强调社会交换的公平原则
• 2、新古典综合学派 • 1948年(美)萨缪尔逊《经济学》
• 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与分析方法同凯恩斯 的宏观经济理论及分析方法综合在一起,对凯恩斯经 济学说进行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
• 3、货币主义学派 • 1976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米尔顿 •弗里德曼
• 经济不稳定是由于货币供求出了问题,只要充分发挥 市场机制,实行货币自由放任制度,就不会产生经济 危机。政府的最佳选择是稳定货币的供应量,使货币 的增长率等同与经济的增长率。
• (三)理性选择理论的三个特征 • 1、方法论追求个体主义 • 2、行动者力求实现最优化 • 3、个人自身利益最大化基础上能够实现社会的优化,
即达到帕累托最优化
• 帕雷托最优的定义是: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 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 境变好。
• 帕雷托改进的定义是: 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 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取巧、为自己谋求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
第二节 社会学及其发展
•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 人与社会的关系 • 二、社会学的发展 • (一)古典社会学理论 • 孔德、斯宾赛、迪尔凯姆、齐美尔、韦伯 • (二)现代社会学理论 • 功能主义理论、社会冲突论、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

经济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第一讲经济社会学渊源于发展一、经济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1、阿弗德里•马歇尔代表作《经济学原理》,其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偏好是如何产生的。

(2)行为理论。

(3)组织是生产的第四因素。

2、约瑟夫•熊彼特代表作《经济分析史》,主要思想:(1)经济社会学是经济的一部分。

(2)经济社会学与经济学是不同的。

(3)企业家功能(4)企业家特质和作用(5)企业家角色心理(6)社会分层理论3、卡尔•波兰尼代表作《伟大的转变》,其思想:1)经济“嵌入”更大的社会之中2)市场经济及其矛盾。

3)作为基本制度的自我调节市场4)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理论的范式普遍效力的要求的限制二、社会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1、埃米尔·蒂尔凯姆:代表作《社会分工论》①社会整合论。

②对自由经济的批判. ③道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④反对经济与社会过渡社会化。

⑤社会秩序建立的基础。

2、马克斯·韦伯代表作《经济与社会》、《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主要思想:1)从传统经济行为到理性经济行为2)资本主义3)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4)经济与文化3、乔治·齐美尔代表作《货币哲学》,其主要思想:1)货币的社会价值 2)对现代的诊断 3)文化符号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三、经济社会学的发展1、第一阶段:1890-1930年德国:韦伯法国:安奈2、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帕森斯斯梅尔塞3、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 新制度经济学第二讲经济社会学及研究一、经济社会学的定义 1976年,斯梅尔塞:运用社会学的基本框架、变项和解释模型,研究稀缺物品及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复杂行为。

第一、经济背景变量与社会背景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二、研究经济行为本身。

2、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经济。

经济制度与经济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社会学视野中的公司、组织和产业。

经济与社会系统、政治系统之间的关系。

3、新经济社会学新经济社会学就是研究经济行动、经济产出与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经济社会学》复习纲要

《经济社会学》复习纲要

《经济社会学》复习纲要1.经济社会学的名称1)经济社会学的英文名是economic sociology.最早把经济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名称记录在册的是涂尔干于1896年创办的法国《社会学年鉴》, 将社会学划分为七个学科分支: 普通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法律和道德社会学、犯罪社会学、经济社会学、人口社会学和美学社会学。

2)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经济社会学”的使用频率开始逐渐增加, 格兰诺维特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引入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中。

2.学科定义1)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确立是以1956年帕森斯和斯梅尔瑟《经济与社会》一书为标志。

2)斯梅尔瑟在为《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撰写“经济与社会”词条时, 将经济社会学划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层次, 分别对应于经济行为、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来研究3)经济社会学——就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行为、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的一门学科, 对应于研究对象在经济行为、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上的分别, 可划分为微观经济社会学、中观经济社会学和宏观经济社会学。

4)三个核心主题: A经济行动是社会行动的一种形式B经济行动是在社会中定位的C经济社会是社会建构3.新制度经济学(1)周长城在《经济社会学》一书中重新划分了经济社会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1890—1930;第二阶段: 20世纪50年代第三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后(2)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新经济社会学的出现(嵌入性、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理性选择理论等)。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个侧重于交易成本的经济学研究领域, 交易成本是指在建立商品交易过程中, 没有被易主而损耗掉的成本, 譬如讨价还价花去的精力与时间, 为防止受骗而采取的保险措施等, 这些举动花费的成本都是交易成本, 因为其范围涵盖太广泛, 至今具体的定义仍有很多说法。

(3)冈纳•缪尔达尔——“新制度经济学派”创始人, 提出经济学者分析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时不宜将该国的历史源流、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经济结构与活动水平、社会阶层与社会组织等各项非经济因素视为孤立变数, 而应将彼此相互依存的关系列入考虑之后再行研究才有意义;他还提出“社会过程理论”, 认为经济关系变化与发展过程是社会关系变化与发展过程的一部分, 是科技进步及其诱发的文化、社会与经济等因素所共同孕育而成。

经济社会学第二章社会资本

经济社会学第二章社会资本

经济社会学第二章:社会资本引言经济社会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指通过社会关系和网络所实现的资源和机会。

它包括人们之间相互依赖、互动和互惠的关系。

社会资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个人和社会的福利产生着积极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会资本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社会资本的定义社会资本的定义因学术界对其概念的理解而有所不同。

在经济社会学中,社会资本被定义为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关系中积累的资源和机会。

它可以包括信任、互惠关系、合作行为、社会支持和社交网络等。

社会资本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结构性社会资本,它包括人们之间的关系网络、组织和社区;另一种是认知性社会资本,它包括人们之间的信任、共享价值观和彼此之间的认知互动。

社会资本的重要性社会资本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社会资本有助于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

通过信任和互惠关系,个人和组织能够更好地合作和交流,促进资源的流动和创造。

社会资本还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

其次,社会资本对个人和社会的福利产生积极影响。

社会资本有助于建立社会网络和支持系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资源的分享。

这种支持对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心理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社会资本还具有社会控制和社会凝聚力的作用,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社会资本的来源和培养社会资本的来源和培养与个人和群体的社会经验与交往有关。

社会资本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工作场所、社区和其他社会活动中的社会参与和互动来培养。

首先,家庭是社会资本培养的基础。

在家庭中,孩子们学会了互助、信任和合作的重要性。

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和支持可以为个人的社会资本积累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教育也是社会资本培养的重要途径。

在学校和教育机构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合作、团队活动和社会参与来培养社会技能和建立社会关系。

教育不仅能够传授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工作场所和社区也是社会资本的重要来源。

第二章 经济社会学及其研究PPT课件

第二章 经济社会学及其研究PPT课件

::
经社
济会 行行
SE
为为
和和
经社
济 会 作为对象的社会与经济
体体
系系
经济社会学与社会经济学
S
E
作为学科的社会学与经济学
经社
济会 学学 的的 认认
识识 原原 理理 与与 系系 统统
化化 原原 理理
9
1.2 经济社会学的定义
六、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行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等。 经济结构:市场、企业、网络和非正式经济等等。 经济体系:资本/社会主义、经济与文化、经济与政治、经济与环境等等。
10
1.3 经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Society: 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 “经济社会导论”、“经济与社会导论”。 "企业家的社会学"(杜克大学)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与经济"(东北大学) "社会经济导论:公正、自由的寻求:性别、种族和阶层
"(波士顿学院) "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社会组织"(哈佛大学) "种族的政治经济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社会的公司"(托雷多大学) "消费文化"(伦敦大学)
7
1.2 经济社会学的定义
3、《比较经济社会学》的大体内容:
利用宏观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生态、技术、经济组织和组织结构中 的人流四个方面,对分属人类历史不同发展时期的三个社会(非洲卡里 莫龙原始游牧社会,法国18世纪封建晚期和资本主义早期的农业社会, 现代美国工业社会)的经济运动形态和社会的经济组织结构及组织过程 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和研究。 四、中国学者的定义 1、彭华民(南开大学):经济社会学是“研究经济和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的社会 分支学科。” 2、汪和建(南京大学):经济社会学是对经济和社会相互关系的系统 和客观的研究。 3、朱国宏(复旦大学):经济社会学就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 研究经济行为、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的一门学科,可划分为微观经济社 会学、中观经济社会学和宏观经济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05_理论模式二:制度主义

经济社会学-05_理论模式二:制度主义
☆“组织差异”问题的提出 ◇汉南(Hannan)和弗里曼(Freeman): “组织的种群生态” “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 ◇提问:为什么组织是如此不同? ◇例证: △规模:高科技组织小,工业组织大 △不同行业的组织有不同的死亡率 ○美国1900年以来的大学组织,大多存 活下来 ○美国1900年以来的大公司,却多数都 已经死亡 ◇开创组织研究的”种群生态学派“
大学课件
1
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模式(2)
制度主义
制度主义的两种类型 制度主义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 简短的评论
制度主义的两种类型(1)
1. 历史制度学派和组织制度学派

“制度主义”的界定
Institution theory presents a paradox. Institutional analysis is as old as Emile Durkheim’s exhortation to study “social facts as things”, yet sufficiently novel to be preceded by new in much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nstitutionalism purportedly represents a distinctive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phenomena; yet it is often easier to gain agreement about what it is not than what it is.
大学课件 14
制度主义的两种类型(14)

经济社会学资料

经济社会学资料

第一章经济社会学概述第一节有关经济社会学的研究一、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定义斯梅尔瑟在他的《经济社会学》提出:经济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参考框架、变项和解释模型,研究同稀缺物品及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关的复杂行为。

富永健在他主的《经济社会学》书里也给经济社会学下了定义:经济社会学,是把经济行为及其经济体系分别看做社会行为及社会体系中的一种形态或下属部门。

从两位学者所下定义中,可找出四个共同点。

第一,运用社会学的概念框架进行研究。

第二,研究经济行为。

第三,研究与经济行为有关的社会行为。

第四,他们对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没有足够的重视。

综合给出经济社会学的定义:经济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把经济看做社会的一个子系统,研究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二、理论框架对经济社会学有重要影响的四大社会学理论流派:1功能主义功能主义的理论特征是把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体系、社会过程分别分成不同的组成部分,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帕森斯和默顿的最突出。

功能主义对经济社会学研究有重要影响,主要是有助于分析经济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2冲突理论冲突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冲突有正、负功能;社会分成不同的利益群体,当各群体的利益不均等时,便会引起冲突,重新分配资源;阶级之间会出现冲突,社会冲突是社会生活的中心过程。

3交换理论交换理论将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做比较,得出五大命题。

(1)成功命题;当一种行为发生后得到某种奖励,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

(2)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会带来相同的行为。

(3)价值问题:行为的效果越有价值,越有可能重复这类行为。

(4)剥夺与满足命题:重复奖励越多,奖励的价值就越小。

(5)攻击与赞同命题。

揭示了与经济交换规律对等的社会交换规律,为探求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的异同,并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4符号互动理论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是;1、心灵、自我和社会是人际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符号是先决条件:2、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3、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4、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的自我设计;5、个体行为,受他自身对符号定义的影响;6、个人与他人存在于互动中。

经济社会学三条基本原理

经济社会学三条基本原理

经济社会学三条基本原理经济社会学是研究经济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经济社会学中,有三条基本原理,分别是价值原理、效率原理和公平原理。

这三条原理构成了经济社会学的基础,对于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价值原理价值原理是经济社会学的核心原理之一,它涉及到价值的产生、传递和分配。

价值是人们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和满足程度的衡量标准,是市场交换的基础。

价值原理认为价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即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值。

在市场经济中,价值的形成受到供求关系、生产成本、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供给增加会导致商品或服务的价值下降,需求增加会推动价值上升。

生产成本的变化也会影响价值的形成,成本上升会导致价值上升,成本下降则会导致价值下降。

消费者的偏好也对价值产生影响,如果某种商品或服务受到消费者追捧,那么它的价值会相应提高。

二、效率原理效率原理是经济社会学的另一个基本原理,它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产的效率。

在经济社会学中,效率是指在给定资源下生产最大产出的能力。

效率原理认为,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需要优化生产方式和管理方法。

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生产过程的优化等都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而资源的最佳配置需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市场的竞争和价格机制可以促使资源向效率较高的领域流动,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三、公平原理公平原理是经济社会学的第三个基本原理,它强调资源和财富的公正分配。

在经济社会学中,公平是指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合理的资源和财富,并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经济活动。

公平原理认为,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基于公正的资源分配和社会公平。

为了实现资源和财富的公正分配,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税收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提供基本的福利保障,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

税收制度可以通过税收的调节和再分配,实现资源和财富的公平分配。

经济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简介经济社会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与社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领域。

它关注经济制度、市场机制、社会等级、文化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探讨经济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经济的影响,是一门富有深刻意义的学科。

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密切相关,经济能够塑造社会,社会也能影响经济。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个体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还塑造了社会的结构和文化。

同时,社会也通过规范、价值观念等因素影响着经济活动的进行和发展。

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内容经济社会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制度:探讨不同经济制度对社会的影响,比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经济体制的优缺点及其对社会的塑造作用。

2.市场机制:研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分析市场机制如何影响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公平。

3.社会等级:关注社会阶层和阶级对经济的影响,研究不同社会等级之间的经济差距和社会不平等现象。

4.文化与经济:探讨文化价值观念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模式。

经济社会学的应用经济社会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政府机构、企业及社会组织更好地理解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指导政策制定和经济管理。

通过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与稳定。

总结经济社会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着眼于经济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深入探讨了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复杂关联。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推动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希望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将会不断深化,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以上是对经济社会学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引发更多人对这一学科领域的关注与研究。

经济社会学教案和教学日历、大纲、讲义

经济社会学教案和教学日历、大纲、讲义

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本科课程教学文件(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经济社会学撰写教师:马永方2016年2月经济社会学教学日历和教学安排2015-2016年第一学期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马永方经济社会学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经济社会学英文名称:Economic Sociology课程编号:12600205j总学分:3学分总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48学时实践学时:0适用专业:社会工作开课学院:文法学院课程内容简介1、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

2、课程的作用: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边缘学科。

它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许多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进行了分析和阐释,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范式。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方法,激发学生对相关研究问题和研究视角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了解社会科学呈多学科交叉的发展特点,拓展专业知识面,培养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本课程从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两个层面,对理性选择及经济生活、社会资本、市场转型的社会学研究、交换行为及消费、劳资关系、经济组织、企业家精神和经济及文化等八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论述。

4、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教材采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经济社会学》,主编周长城,2011.8主要参考书:1、沈秋明:经济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7。

2、汪和建:经济社会学——迈向新综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经济社会学Economic Sociology课程编号:12600205j适用专业:社会工作总学时数:48学时总学分:3学分大纲主撰人:马永方内容简介经济社会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已经成为国内各界人士所关注的显学,当今许多国家的社会学系都为本科生开设了经济社会学课程。

本课程分别论述了什么是经济社会学、从经济社会学到新经济社会学、经济行为、交换行为、消费行为、经济制度、企业及产业组织、劳动力市场、社会资本、文化·网络及经济等内容。

《社会学概论》教案

《社会学概论》教案

《社会学概论》教案第一章:社会学导论1.1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解释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探讨社会和群体的多样性1.2 社会学的起源和发展介绍社会学的历史背景和创立者概述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和流派1.3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讲解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特点和应用强调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的重要性第二章:社会结构与社会组织2.1 社会结构的概念和类型分析社会阶层、群体和组织的含义和关系探讨社会结构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2.2 社会组织的运作和管理介绍家庭、学校、政府等组织的基本功能和结构讨论组织变革和发展的动力和挑战2.3 社会网络和人际关系分析社会网络的构成和作用探讨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影响因素第三章:社会化与个体社会化3.1 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讲解社会化的定义和阶段探讨家庭、学校、媒体等因素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3.2 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介绍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的概念和分类分析角色冲突和角色扮演的压力和挑战3.3 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解释社会认同的定义和作用探讨个体对群体认同的建立和改变第四章:社会分层与不平等4.1 社会分层的概念和类型分析社会分层的原因和结果探讨社会阶层差异的体现和影响4.2 经济不平等与社会福利讲解经济不平等的根源和影响讨论社会福利政策的目标和挑战4.3 种族、民族和移民介绍种族、民族和移民的概念和特点分析种族歧视和移民问题的根源和影响第五章: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5.1 社会变迁的概念和类型解释社会变迁的含义和原因探讨社会变迁的推动力和阻力5.2 社会发展理论介绍现代化理论、发展社会学和转型社会学等理论分析不同理论对社会发展的解释和评价5.3 社会发展挑战与机遇探讨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环境问题等挑战分析科技创新、教育改革、全球化等机遇第六章:文化与符号互动论6.1 文化的概念与特征解释文化的定义和特点探讨文化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6.2 符号互动论介绍符号互动论的基本概念分析符号互动论在社会交往中的应用6.3 文化冲突与融合探讨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冲突和融合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融与碰撞第七章:社会行为与群体动力7.1 社会行为的类型与特点讲解社会行为的分类和特点探讨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7.2 群体动力学介绍群体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和互动模式7.3 社会运动与集体行为解释社会运动的定义和类型探讨社会运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第八章:政治社会学8.1 政治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分析政治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8.2 政治权力与政治斗争讲解政治权力的来源和类型分析政治斗争的形态和策略8.3 政治参与与公民社会介绍政治参与的概念和形式探讨公民社会的发展和作用第九章:经济社会学9.1 经济与社会的关系解释经济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探讨经济制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9.2 市场与社会交换分析市场机制和社会交换的差异探讨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和社会责任9.3 消费文化与生活方式讲解消费文化的概念和特点分析消费行为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第十章:社会问题与公共政策10.1 社会问题的概念与分类解释社会问题的定义和分类探讨社会问题的成因和影响10.2 社会政策的概念与功能介绍社会政策的定义和目标分析社会政策的作用和挑战10.3 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讲解社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探讨社会政策的效果和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是理解整个学科的基石,需要重点关注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经济社会学理论

经济社会学理论

经济社会学理论
经济社会学:
1.什么是经济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及其与社会关系及民主社会政治
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这种学科实践中将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及
政治学的理论及方法整合起来。

它有助于揭示出现代社会经济状况的
基本规律,以及经济社会事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暗含关系。

2.经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社会学大多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要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有很多种,及可以分为实地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人际调查法等。

它们都具有比
较自然语言描述和理解能力和详细观察能力的特点,有利于帮助研究
者更深入地了解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从而更有效地捕捉经济社会变
迁中的众多暗含关系。

3.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框架
经济社会学的理论可以分为构成性理论、控制性理论和赋权性理论。

构成性理论以经济行为的社会因素(如家庭、职业、社会等)为归因源,关注如何通过社会来指导经济行为;控制性理论着眼于社会结构
中不同动态因素,考察社会资源如何影响经济行为;赋权性理论侧重
于个人经济权利及其对社会和经济变革的作用。

4.经济社会学的当代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变革的深入,经济社会学也在发展变得愈发复杂多样化,一系列新的理论及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正在形成。

其中包括全球
化视角、可持续发展视角、经济空间视角和文化视角等。

同时,多种
社会研究范式及技术也在进行着不断深化及完善,这将为社会经济研
究带来更丰富及有力的数据与证据。

第二章经济行为的社会学基本范畴3

第二章经济行为的社会学基本范畴3

第二章经济行为的社会学基本范畴<b>(12)</b>实物计算可以以种种极为不同的组合形式出现。

人们谈到货币经济,指的是一种典型地使用货币的即以货币估计市场行情为取向的经济,谈到自然经济,指的是没有使用货币的经济,人们可以据此按其货币经济性质和自然经济性质的程度,区分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经济。

然而,自然经济并非是十分明确的,而是可以具有极为不同的结构。

它可能意味着:a)绝对无交换的经济,或者b)一种用实物交换而没有把使用货币作为交换手段的经济。

在第一种情况(a)时,它可能既是:1)1.一种完全按共产主义方式经营的个体经济,2.一种按生产合作社式(计算分摊份额)经营的个体经济,而且在这两种情况下,各个部分都没有任何的自由或自主的封闭的家庭经济,也可能是:2)各种不同的、在一般情况下自治和自主的个体经济的一种组合,大家负担着向一个(为了统治的需要、或为了生产合作社方式的需要而存在的)中心经济部门缴纳实物:实物缴纳经济(古希腊的“家族”,要严格交纳社区捐献的政治团体)。

这两种情况下,在这种类型纯粹(或者只要达到这种类型)的情况下,它只有实物计算。

在第二种情况下(b)时,它可能是:1)没有使用货币和货币计算的纯粹实物交换的自然经济(纯粹的实物交换经济),或者2)带有(偶尔的或典型的)货币计算的实物交换经济(典型地存在于古代东方地区,这是可资证明的,然而也传播很广)。

对于实物计算的问题,只有a项1)的两种形式令人感兴趣,或者a项2)在合理的企业单位要交纳社区捐献这种形态下也令人感兴趣,正如所谓的“充分社会主义化”,在保持现代技术的情况下,这是不可避免的那样。

一切实物计算,按其最内在的本质,是以消费即满足需求为取向的。

不言而喻,在实物的基础上可能有些情况与“获利”完全相符合。

要么这样,a)在毫无交换的自然经济中:在计算的基础上把可支配的实物生产手段和劳动有计划地用于货物的制造或贩运上,在计算中把按这种方式所能达到的需求满足状况,与没有制造或贩运情况下,或者采用别的方式时所存在的需求满足状况相比较,从预算上看,前者被估计更为有利。

经济社会学笔记

经济社会学笔记

经济社会学笔记
摘要:
1.经济社会学的定义与背景
2.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3.经济社会学的重要理论和应用
正文:
经济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结合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旨在深入理解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和演变。

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和问题,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

它采用经济学的方法,如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以及社会学的方法,如田野调查和案例研究,来研究这些问题。

经济社会学有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应用。

例如,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强调市场竞争和个体理性,而制度经济学则强调制度和规则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此外,经济社会学还研究了许多实际问题,如收入分配、贫困和社会不平等、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组织究竟会如何行动 ?我们是理性的吗 P60
一、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经济行动)
1、经济学的理性: 以经济利益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并根据最大化的原则,
在不同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利用自己精确的计算来确 定合适的行动方案。
理性假设-基数效用论-边际分析方法和数理经济学-无
LOGO

源于经济学的4大要素
Text in here
方法论个人主义
行为者最优化原理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社会优化
社会均衡
Text in here
2、来自社会学的4大要素 (1)社会资本 P75 并非限制在人际关系等狭义的含义内 社会资本取决于一个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状况。经济学简
3、结构与理性选择 经济学的个体主义方法论,社会学的整体主义方法论 两种方式: (1)社会结构以内化规范的形式储存于行动者的思想
之中,并在具体决策时对行动者发生影响。 (2)社会结构对行动者行动时所产生的当下的、现时 的作用,行动者正是在与社会结构的互动过程中完成行 动过程的。
第二章 理性选择与经济行动
LOGO

近代的工业革命使得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发生了分化,
传统的微型结构家庭变得脆弱化,新的“人工创立”的 组织变成新的社会结构的原子。行动一直是社会学所关 注的中心问题。经济行动。由此发展出新的经济社会学 的社会行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
差异曲线-偏好和边际替代(P64)
2、社会学家的观点(对经济学的理性) *行为和行动,behavior和action,被动的计算机器和
能动的主体
行为 behavior
Text in here 行动 action
一系列的问题
经济行动者的偏好从 何而来; 行动者追求的仅仅是 经济利益吗; 是否所有的行动都是 深思熟虑的结果
2、中观层面的组织行为分析 (1)组织的设计 委托人负责组织设计工作,即在生产和技术既定的情况
下,如何设计监督或合作机制,使得效率最大化;同时, 也要考量对非正式组织的激励方式。
(2)组织中的权力 组织内的权力分配是组织设计的重要内容。
权力距离与管理机制的弹性成反比。
3、宏观层面的经济发展分析 社会资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各个要素组成,社会资本为
期人的行为。 B、经济学观察的对象通常是许多人的一个总体行为。 C、经济学观察的对象通常是通过选择的、特定的行为。 D、科学研究的必要性与局限性。
*个体的理性行为与整体的理性行为间时常存在的矛盾。
这种矛盾是产生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同样是利 性行为。
Eg:请回忆下囚徒困境,α和β的选择 Eg:智力小测验 Eg:战争/排队
6、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是以宏观社会系统为研究目标,
以微观的个体行为作为研究起点,以合理性说明有目的 的行为。合理性是理性行为者的行动基础,行为者的行 为原则是最大限度的获得效益。通过研究个人行为和个 人行为的结合如何产生制度结构,以及制度结构如何孕 育社会系统行为,实现微观-宏观的联结。 P72
2、经济学家的观点 经济学是理解人们行为的方法,它源自这样一种假设:
人人不仅有自己的目标,而且还会主动选择正确的方式 来实现这些目标。
?军队为什么要撤退 ?选民为什么对投票选举缺乏热情 ?在超市结账时是否需要寻找最短的队伍 ……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做出理性假设? A、理性的行为是可以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这种假设可以更好的预
4、理性选择理论 理性选择理论的假设,P69 *从理性选择中产生的社会现象,构成后来理性选择的
参数

5、社会学理论构成的原则 P70~71 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满足的条件是:1,2(A) 功能主义,挫折理论 经济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 总的来看,理性选择理论是两学科融合产物的特征明显。
(3)社会优化与社会均衡 并且接受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有目的行为的不期望结
果——即囚徒困境带来的市场失灵,也即纳什均衡。 两者的区别是理性选择理论的显著特征,即强调,由于 存在公共品的外部性为问题,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 为可能导致整体行为在非最优化的点达到均衡。 在不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即不存在公平品时,两者可 以等同。也由于外部性不可能消除,因此单纯的研究市 场难以得出有效的结论,需要考虑外部制度安排对市场 的调整。
偏好来源 行动动机 行动者对目标-手段 关系的认知 能够清楚认知,并进 行理性选择,行动是 工具性的 有时无法清楚认知, 并不总是理性选择, 行动不一定是工具性
经济学观点 外生
个人利益
社会学观点 常常产生 于行动过 程本身
个人利益 与其他动 机的混合
(3)韦伯的四种社会行动(P83)
工具理性行动 价值理性行动 情感行动 传统行动
化了这一问题。
(2)制度
制度在理性选择理论中是一个外生变量。 在经济理论中,则常常是一个外生定量。
(3)权力的社会来源 拥有权力的个体,也仍然是经济人,会借助集体建立的
权力分配,来理性的增加自己所得的利益。 个体乃至国家部门、地区机构,都由定量变为了系统中 的变量。
(4)让渡 出于信任和影响的期望,或者利益的期望,个体会理性
决定让渡部分控制权。如果这一选择从个体现象变为群 体现象,系统本身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并且向着失稳系 统转变。
来自社会学的4大要素
Text in here
社会资本
制度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权力的社会来源
让渡
Text in here
四、理性选择理论的应用
1、微观层面的行动者分析 控制权的让渡-行动者的理性选择 V=BP-CP’ B行动者从预期行动中获得的预期效益的主观价值 P行动者估计获得成功的可能性 C行动者相关的预期代价的主观价值 P’行动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1)股市恐慌 (2)银行挤兑 ?影响“非理性”程度的因素
(1)经济行动简化模式的缺陷(P84) A、
对理性的概念提出了挑战,认为理性是有限 的
B、
行动者的效用并非单一,也难以排序
C、
提出有限自利的概念
D、
对个人主义方法论的批评
(2)小结 A、经济行动的结构 目标设定-手段设定-经济行动实施-经济行动后果
-对行动的反思和评估 B、观点差异
三、经济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理论来源
1、源于经济学的4大要素 (1)方法论个人主义 承认了个体选择的汇总形成整体的秩序和结构,实际是
接受了西方经济学对市场的基本看法。
(2)行为者最优化原理理性选择理论中的行为者最优
化原理有别于经济学的效用最大化假设,主要在于公共 品的提供上。 理性选择理论强调,存在自愿提供公共品的个体,即存 在效用最大化之外的其他标准。
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 社会资本本质上是制度动态演绎的结果,并且尤其表现 为非正式制度自发演化的产物。 社会资本有可能带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也可能阻碍经 济发展。 *循环信用互助会
五、对理性选择理论的评价
理性选择理论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对经济学、社会学原
有研究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对原来简化的要素加以分析。 而对理性选择理论的批判,多代表着在未来研究中可以 深化的方向。 而现阶段,对这样一些要素的省略,并非出于否认这些 要素的存在,而是在于目前研究阶段的研究水平。 理性选择理论存在一些问题,但总的来看仍是一种理解 经济生活的好的认识工具,宽泛意义上的理性选择与社 会学的行动理论是不矛盾的,是适用于所有人的有效分 析方法
二、经济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
1、经济学对经济行动动机的模型进行了调整 对个人的效用函数进行修正,使之涵盖个人所可能追求
的任何目标。这一努力也才刚刚开始 2、将经济学的个人理性选择理论,进一步的扩大到所 有的社会领域,开始分析个人乃至集体的任何行为 个人行为理论;组织,公司理论;制度的形成与调整; 博弈论 有限理性,个人的偏好和目的间可能发生颠倒,惯例和 常规的理性论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