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

合集下载

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

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

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xx年版)一.概述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常称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常以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升高及中性中.晚幼粒及成熟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为其特征。

95%以上的患者具有Ph染色体,所有的CML都有BCR和ABL1基因重排。

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使CML患者的10年生存率达85%~90%,尼洛替尼.达沙替尼等二代TKI一线治疗CML能够获得更快更深的分子学反应,亦成为CML 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选择。

TKI治疗获得持续稳定的深度分子学反应超过2年以上的患者,部分能够获得长期的无治疗缓解(TFR,treatment free remission,),即功能性治愈。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曾经是CML的一线治疗方案,但供者来源.患者年龄.移植相关风险等多种因素限制其应用,逐步成为TKI治疗失败或不耐受后的二线甚至三线治疗选择。

在CML的治疗中应该在详细评估患者的全面情况后,向其推荐优先治疗药物选择,参考患者的治疗意愿,进行下一步治疗。

二.诊断技术和应用(一)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CML约占成人白血病的15%,全球年发病率约为(1.6~2)/10万人。

我国年发病率为(0.36~0.55)/10万人。

随着年龄增加,CML发病率有逐步升高的趋势。

美国低于20岁人群年发病率大约0.2/10万,80~90岁人群年发生率增加至10/10万,中位发病年龄67岁;欧洲患者中位年龄为60岁。

中国CML患者较西方更为年轻化,国内几个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ML中位发病年龄45~50岁。

CML致病的病因比较复杂,较为公认的因素是电离辐射,暴露于辐射的人群有较高的CML发病率。

没有证据表明其他因素与CML的相关性。

(二)临床表现1.症状 CML起病缓慢,其自然病程包括慢性期.加速期及急变期。

最新: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全文版

最新: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全文版

最新: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全文版)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CMML )是最常见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 ),年发病率为(3~4 )/10万。

近年,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二代测序(NGS )在临床的应用,更新了CMML的诊断和分型诊断标准和预后危度分组标准。

为了规范我国CMML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制定本指南。

诊断程序疑诊CMML患者以下实验室检查应作为必检项目:1 .外周血细胞计数。

2 .骨髓穿刺涂片和外周血涂片分类计数。

外周血涂片至少要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骨髓涂片应计数200 ~ 500个有核细胞。

原始细胞包括原始粒细胞、原始单核细胞和幼稚单核细胞,非特异性酯酶等细胞化学染色有助于原始单核细胞和幼稚单核细胞的确认。

单核细胞应区分正常(成熟)和异常(不成熟,immature )单核细胞。

各系列是否有发育异常,判断标准与MDS的判断标准相同。

3 .骨髓活检组织切片病理细胞学分析和网状纤维(嗜银)染色,必要时用CD34、CD68、CD163和CD16等抗体加做骨髓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4 .骨髓和外周血免疫表型分析,特别是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分析(表 Do表1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型分型单核细胞表型分型表型定义比例经典型(MOl )CD14Eight∕CD16・≥94%中间型(MO2 )CD14brigM∕CD16+<20%非经典型(MO3 )CD14dim ∕CD16÷<5%5 .染色体核型分析。

当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表2 )没有获得足够(20 个)中期分裂象时,应采用包括5q3L CeP7、7q31s 20q 、CeP8、CePY 和TP53探针加做荧光原位杂交(FISH )检测。

采用间期FISH , TET2 (位于 4q24 )、NFl (位于 17qll )和 ETV6 (位于 12pl3 )等基因隐匿性缺失检出率2% ~ 10% (表2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常规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常规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常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起源于骨髓多能干细胞的克隆源性恶性肿瘤。

小儿CML占儿童白血病的2%-7%。

起病后1-4年内70%患者发生急变呈急性白血病表现,预后差,自然病程3年。

【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不明,同ANLL。

CML发病的分子基础是Ph1染色体即t(9;22)(q34;q11)。

原正常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c-abl原癌基因易位到22号染色体的断裂点与bcr基因联接产生一种新的融合基因bcr/abl,编码210-kd蛋白(p210),可增加酪氨酸激酶活性和自动磷酸化能力;bcr/abl基因与bcl-2基因一样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从而导致正常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紊乱,产生CML细胞。

【诊断】(一)症状及体征1.全身症状:起病缓慢,乏力,多汗,食欲减退,苍白,消瘦,低烧等。

2.肝脾肿大,以脾大为主,有的为巨脾;轻度肝肿大。

3.中度淋巴结肿大(50%)。

4.压迫症状:巨脾压迫可导致“小胃综合征”、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及胸腔积液等。

(二)临床分型l. 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juvenile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JCML):见幼年型粒单细胞白血病 (Juvenil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JMML )。

2. 成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adult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ACML)发病年龄在4岁以上,以10-14岁较多见。

男女差别不大。

约85%的患儿存在ph1染色体即t(9;22);对ph1染色体阴性者,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又可分为有bcr重组(ph-bcr+CML)和无bcr重组(ph-bcr-CML)。

ph-bcr+CML与ph1阳性CML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及对α—干扰素疗效好。

而占5%的ph-bcr-CML临床表现不典型,对α—干扰素疗效差。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在我国较为常见,系由于多能干细胞及其定向祖细胞过度增生和分化成熟的不平衡而造成的一种粒细胞总体极度扩增的恶性血液病,属于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临床上表现为起病缓,病程长。

【诊断提示】1.慢性期(1)临床表现:无症状或有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轻、脾脏肿大,胸骨下段压痛、贫血、出血和易感染。

(2)血象:白细胞增高常>50X10°/L,有时达500×10o/Lo部分患者有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血小板往往增多。

可见各阶段幼稚粒细胞,以中、晚幼粒细胞居多,原始细胞<10%,嗜酸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有少量有核红细胞出现。

(3)骨髓象:增生极度或明显活跃,红系、粒系、巨核系普遍增生,以粒系增生最明显,粒红比值可达(15~20):1,粒系各阶段细胞均增加,以中、晚幼粒细胞增加最显著,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明显高于正常。

原始及早幼粒细胞不超过10%o(4)血液生化:血尿酸浓度增高,LDH增高,维生素Bl2水平明显增高,维生素%2结合蛋白增高。

(5)染色体:Ph'染色体90%以上阳性,10%为阴性,后者多为儿童或老年患者。

(6)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骨髓及外周血以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及积分明显减低,甚至为Oo(7)骨髓活检:示各系细胞增生旺盛,网硬蛋白增加,有不同程度的骨髓纤维化。

(8)B超:有明显脾大,少数患者合并有肝大。

(9)CFU-GM培养:集落或集簇较正常明显增加,有部分CML患者无明显的加速期,而直接进入急变期。

(10)期具下列2项者,可考虑为本期。

(1)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出血加重和(或)骨骼疼痛。

(2)脾脏进行性肿大。

(3)血小板进行性降低或增高。

(4)原始细胞(原粒加早幼粒)在血中和(或)骨髓中>10%。

(5)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

(6)骨髓中胶原纤维增生。

(7)出现Ph'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

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

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

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一、概述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常称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常以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升高及中性中、晚幼粒及成熟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为其特征。

95%以上的患者具有Ph染色体,所有的CML都有BCR和ABL1基因重排。

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使CML患者的10年生存率达85%~90%,尼洛替尼、达沙替尼等二代TKI一线治疗CML能够获得更快更深的分子学反应,亦成为CML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选择。

TKI治疗获得持续稳定的深度分子学反应超过2年以上的患者,部分能够获得长期的无治疗缓解(TFR,treatment free remission,),即功能性治愈。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曾经是CML的一线治疗方案,但供者来源、患者年龄、移植相关风险等多种因素限制其应用,逐步成为TKI治疗失败或不耐受后的二线甚至三线治疗选择。

在CML 的治疗中应该在详细评估患者的全面情况后,向其推荐优先治疗药物选择,参考患者的治疗意愿,进行下一步治疗。

二、诊断技术和应用1(一)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CML约占成人白血病的15%,全球年发病率约为(1.6~2)/10万人。

我国年发病率为(0.36~0.55)/10万人。

随着年龄增加,CML发病率有逐步升高的趋势。

美国低于20岁人群年发病率大约0.2/10万,80~90岁人群年发生率增加至10/10万,中位发病年龄67岁;欧洲患者中位年龄为60岁。

中国CML患者较西方更为年轻化,国内几个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ML中位发病年龄45~50岁。

CML致病的病因比较复杂,较为公认的因素是电离辐射,暴露于辐射的人群有较高的CML发病率。

没有证据表明其他因素与CML的相关性。

(二)临床表现1.症状CML起病缓慢,其自然病程包括慢性期、加速期及急变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一、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ICD-C92.1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Pathology and Genetic of Tumo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2008)。

1.慢性期。

(1)临床表现:无症状或有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轻、脾大等症状。

(2)血象:白细胞计数增多,主要为中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原始细胞<5%–10%,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增多,可有少量有核红细胞。

(3)骨髓象: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10%。

(4)细胞或分子遗传学:有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

2.加速期:出现下述情况。

(1)治疗过程中进行性白细胞升高(>10х109/L)和/或脾脏进行性肿大。

(2)非药物引起的血小板进行性降低(<100х109/L)或增高(>1000х109/L)。

(3)原始细胞在血和/或骨髓中≥10%,但低于20%。

(4)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

(5)出现Ph 染色体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

3.急变期:具有下列之一者。

(1)原始粒细胞或原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或原单+幼单核细胞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

(2)外周血中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30%。

(3)骨髓中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50%。

(4)有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限于慢粒慢性期)。

根据《邓家栋临床血液学》(邓家栋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内科学》(叶任高、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七版)、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中国专家共识(2009)。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治指南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治指南

外周血淋巴细胞>15109/L(持续4周)和骨髓淋巴细胞40% 淋巴结区包括:⑴ 头部和颈部,包括咽淋巴环;⑵腋窝;⑶腹股沟;⑷可触及的脾脏;⑸可触 及的肝脏。 [体检!!!]
预后评估
IGHV基因突变及其流式替代标志
预后良好
预后不良
DNA测序:IGHV
2%突变
2%突变
流式细胞术 CD38 ZAP70
80%以上患者有淋巴结肿大,50%的患者有轻到中度的脾脏肿 大,部分患者疾病晚期可有肝脏肿大。胸骨压痛罕见。部分患 者可出现皮损。
CLL易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20%的患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 性,其中近半数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表现。
少数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 血(PRCA)。
Moreau EJ,et al. Am J Clin Pathol,1997,108:378
分期:Rai和Binet分期系统
Rai分期
Binet分期
危险分组 生存期(年)
0期. 仅有外周血和骨 A期. <3个区域淋巴结肿大, 髓中淋巴细胞增多 Hb>100g/L,PLT>100×109/L
低危
14-17
结肿大。 4.进行性淋巴细胞增多,如2个月内增多50%,或淋巴细胞倍增时间
(LDT)6个月。当初始淋巴细胞30109/L,不能单凭 LDT作 为治疗指征。
治疗指征
5.淋巴细胞数200109/L,或存在白细胞淤滞症状。 6.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和/或血小板减少(ITP)对皮质
Ⅰ期.淋巴细胞增多伴 B期. 3个区域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
Hb>100g/L,PLT>100×109/L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是第一个被证实为获得性基因异常的恶性肿瘤。

9号染色体长臂上的abl与22号染色体长臂上的bcr基因交互易位后在22号染色体构成Ph染色体,其分子基础是bcr/abl融合基因,表达p210 bcr/abl融合蛋白。

其病程可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及急变期。

【诊断标准】(一)慢性期1.临床表现:无症状或有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

脾肿在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主要体征,95%的病例在诊断时可有轻度至中度的脾肿大。

约45%的患者可伴有肝肿大。

2.血象:白细胞计数增高,主要为中性中、晚幼和杆状粒细胞(І型+Ⅱ型)﹤5%~10%,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减低。

3.骨髓象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粒细胞和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原粒细胞(І型+Ⅱ型)﹤10%。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易见。

4.有Ph染色体或/和bcr/abl基因阳性。

(二)加速期具有下列之二者,考虑为本期:1.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出血加重和/或骨骼疼痛。

2.脾脏进行性肿大。

3.非药物引起的血小板进行性降低或增高。

4.原始细胞(І型+Ⅱ型)在血和/或骨髓中﹥10%。

5.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

6.骨骼中有显著的胶原纤维增生。

7.出现Ph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

8.对传统的抗“慢粒”药物治疗无效。

9.CFU-GM增生和分化缺陷,集簇增多,集簇与集落的比值增高。

(三)急变期具下列之一者可诊断为本期:1.原始细胞(І型+Ⅱ型)或原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或原单+幼单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

2.外周血中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30%。

3.骨骼中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50%。

4.有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此期临床症状、体征比加速期更恶化。

【治疗原则】(一)一般治疗严重贫血患者可适当输红细胞悬液或少浆红细胞。

高尿酸血症者可服用别嘌醇0.1g,每日3次。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服务手册(doc 8页)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服务手册(doc 8页)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服务手册CML: A Guide for Patients and Caregivers本册简介: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但绝大多数的慢粒患者是成人。

这本小册子主要是针对慢粒患者,患者家属以及护理人员编写的,旨在帮助他们了解慢粒其及相关治疗.同时,本书也介绍了与该疾病治疗有关的新突破新进展,希望能够给广大的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第一部分:什么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哪些人易患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医生怎样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第二部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副作用?怎样才能够获得更多信息?目录0 引言1 了解慢粒1.1 体征和症状1.2 血液和骨髓检查1.3 CML分期2 治疗2.1 慢性期的治疗-药物治疗2.2 加速期或急变期的治疗(a)2.2 加速期或急变期的治疗(b)2.2 加速期或急变期的治疗(c)2.2 加速期或急变期的治疗(d)2.3 相关疾病2.4 临床试验2.5 与医生交谈2.6 应对CML0引言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患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或者CML),但绝大多数的慢粒患者是成人。

这本小册子是为慢粒患者、患者家属以及护理人员编写的,旨在帮助他们了解慢粒及其治疗方法。

同时,本书也介绍了有关此病治疗的最新进展,希望能为广大的患者带来前所未有的福音。

第一部分为您讲述:什么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哪些人易患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医生怎样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第二部分为您讲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副作用?如何获得更多信息?1 了解慢粒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分为四种。

慢粒(CML)是其中之一。

慢粒的发病源于单个干细胞的变化。

干细胞存在于骨髓中,可以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每个有核细胞都有携带基因的染色体。

基因指导细胞行使功能。

正常细胞内有22对常染色体,编为1-22号。

除此之外,女性还有两条X染色体,男性则还有一条X及一条Y染色体。

成人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PPT

成人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PPT
自体骨髓移植是指将患者自身的骨髓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 内
异体骨髓移植是指将健康供者的骨髓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 内
骨髓移植需要严格的配型和预处理,以降低移植后并发症 的发生率
骨髓移植后需要长期监测和治疗,以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等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治疗方法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或蛋白质进行治疗,如伊马替尼、达沙替尼等
免疫学检查: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 抗原
细胞遗传学检查:观察染色体异常 情况
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 抗原和细胞内抗原
骨髓检查
骨髓穿刺:抽取骨髓样本进行检测
骨髓活检:通过手术取出骨髓组织进行病 理检查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观察骨髓细胞形态, 判断疾病类型
骨髓细胞化学染色:通过染色观察骨髓细 胞化学成分,判断疾病类型
心理支持:保持积极心态, 与家人、朋友分享感受和担

06
预防与调养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戒烟、 限酒、规律作息 等
加强体育锻炼, 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过度紧张和 焦虑
定期进行体检, 及时发现并治疗 疾病
饮食调养
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瘦肉、鸡蛋、牛奶等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生活建议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吸烟、饮酒、辐射等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增强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如PD-1/PD-L1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
干细胞移植:通过移植健康的造血干细胞来重建患者的造血系统,包括自体干细胞移植和异体干 细胞移植

成人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成人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成人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治疗CML型在慢性期的治疗以白消安(马利兰)或羟基脲为首选药物。

白消安(马利兰)剂量为2~6mg/d。

一般用药2~4周后白细胞开始下降,白细胞降至20×109/L或血小板&lt;100×109/L时应停药,2周后用原剂量的一半,维持白细胞在15×109/L左右。

应根据血象调整用量。

羟基脲用量为20~40mg/(kg·d)。

白细胞下降后减量,白细胞降至15×109/L左右时用1/4量维持。

近年来,干扰素治疗慢粒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进展。

在成人的慢粒中,其完全缓解率可达到60%左右。

但目前在儿童慢粒中应用较少。

近年新研制的ST1571(为二苯基氨基咪啶的衍生物)能抗蛋白络氨酸激酶的活性,特定抑制CML的bcr/abl基因,而被世人重视,但其仍不能使bcr/abl转阴,使CML达到根治。

CML进入加速期,对慢性期常规治疗有效的药物不再产生疗效,治疗比较困难。

有报告应用羟基脲、干扰素对加速期有效。

慢粒急变是最难治疗的白血病。

不少学者曾应用各种不同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效果均不理想。

骨髓移植是目前惟一可使CML患儿获得治愈的治疗方法。

Gluckman1990年统计980例CML,经异基因骨髓移植,其5年无病生存率达到50%。

自体骨髓移植起步不久,尚不能作出结论。

(二)预后大约90%的患者诊断时处于慢性期,慢性期诊断需除外非侵袭性疾病。

在甲磺酸盐(格列卫或STI-571)问世以前,患者在慢性期用小剂量化疗无病存活期从数月到数年不等。

如不治疗,大多数患者将在3~8年内病情进展。

进入加速期后,通常在3个月内进展到急变期。

75%~80%的患者如不治疗将会发展到急变期,急变期是ACML的恶性变,很难通过化疗控制,短期会导致死亡。

ACML慢性期为单纯费城染色体,发展到加速期或急变期时有新的异常染色体核型(如双费城染色体,Y或8号染色体三体等)出现。

成人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讲课PPT课件

成人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讲课PPT课件
急变期:病情急剧恶化,白细胞数量急剧增多, 出现严重贫血、感染、出血等症状。
慢性期:病情稳定,白细胞数量逐渐增多,但 无明显症状。
慢性期:病情稳定,白细胞数量逐渐增多,但 无明显症状。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基因突变,如BCR-ABL融合基因 发病机制:BCR-ABL融合基因导致细胞增殖失控,产生大量白血病细胞 发病过程: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聚集,抑制正常造血功能 症状:贫血、乏力、发热、出血等症状
靶向治疗方法和效果
靶向治疗:针对白血病细胞中的特定基因或蛋白质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CR-ABL抑制剂等 效果: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注意事项:需要定期监测药物反应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其他治疗方法和效果
靶向治疗:使用特定药物针对白血病细胞进行治疗,如伊马替尼、达沙替尼等
免疫疗法:通过激活或增强免疫系统来攻击白血病细胞,如CAR-T细胞疗法
干细胞移植:通过移植健康的造血干细胞来重建患者的造血系统,包括自体干细胞移植和异体干细胞移植
联合治疗:将多种治疗方法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如靶向治疗联合免疫疗法
治疗效果: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等新型治疗方法在成人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提高了患者 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疾病进展:疾病进展程度对生存和生活质 量有重要影响
社会支持:家庭、朋友、社区等社会支持 对生存和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
治疗方案: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效果对生存 和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
经济状况:经济状况对治疗费用和生活质 量有重要影响
心理因素: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应对方式对 生存和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
01
成人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 法和效果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常规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常规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常规[相关检查项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血象、骨髓象、免疫分型、血Ig、疑有溶血时做COOnIbS试验、淋巴结明显肿大时做活检。

【诊断】国内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A)疲乏、消瘦、低热、贫血或出血表现。

B)淋巴结和肝脾肿大2、实验室检查血象:WBC>1O×1O71,成熟淋巴细胞绝对值25X1O71,淋巴细胞持续增高时间23个月。

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及以上,成熟淋巴细胞N40%,活检淋巴细胞浸润型或可分3种类型:结节型、间质型、弥漫型。

3、免疫分型B-C11:SMIg弱阳性,呈K或入、单克隆轻链型,CD5、CD29、CD20阳性,CD10、CD22阴性。

T-C11:CD2、CD3、CD8阳性,CD5阴性4、.临床分期I期:淋巴细胞增多或/和淋巴结肿大∏期:I期+肝大或脾大III期:I期/或II期+贫血(Hb<110g∕1)和/或血小板减少(<ιoo×ιo7D【治疗原则】临床无明显症状和体征,WBC<2O×1O71,长期稳定,可仅观察不予治疗。

瘤可宁2~8mg∕πι2,1~3天内分次服用,每4周用一次。

强的松40-60mg∕d,对C11合并溶贫及血小板减少者有效。

CTX50mgBid或TiC1,至WBC下降时减量维持。

F1udarabin25~30mg∕m2∕d,d1~5,每4周一次,对C11有效率80%以上。

联合化疗CVP:CTX600-IOOOmgd1;VCR2mgd1;Pred40~60mg∕d,d1~5;每4周一次。

脾区放疗或脾切除术适用于巨脾或/伴脾亢者。

【疗效标准】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受累淋巴结和肝脾回缩至正常,外周血WBC≤10×109∕1,成熟淋巴细胞绝对值<4X109/1,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正常。

部分缓解:症状减轻,累及淋巴结、肝脾区域数或/和肿大体积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且无新的累及区域出现。

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完整版)

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完整版)

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完整版)一、概述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常称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常以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升高及中性中、晚幼粒及成熟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为其特征。

95%以上的患者具有Ph染色体,所有的CML都有BCR和ABL1基因重排。

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使CML患者的10年生存率达85%~90%,尼洛替尼、达沙替尼等二代TKI 一线治疗CML能够获得更快更深的分子学反应,亦成为CML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选择。

TKI治疗获得持续稳定的深度分子学反应超过2年以上的患者,部分能够获得长期的无治疗缓解(TFR,treatment free remission,),即功能性治愈。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曾经是CML的一线治疗方案,但供者来源、患者年龄、移植相关风险等多种因素限制其应用,逐步成为TKI治疗失败或不耐受后的二线甚至三线治疗选择。

在CML的治疗中应该在详细评估患者的全面情况后,向其推荐优先治疗药物选择,参考患者的治疗意愿,进行下一步治疗。

二、诊断技术和应用(一)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CML约占成人白血病的15%,全球年发病率约为(1.6~2)/10万人。

我国年发病率为(0.36~0.55)/10万人。

随着年龄增加,CML发病率有逐步升高的趋势。

美国低于20岁人群年发病率大约0.2/10万,80~90岁人群年发生率增加至10/10万,中位发病年龄67岁;欧洲患者中位年龄为60岁。

中国CML患者较西方更为年轻化,国内几个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ML中位发病年龄45~50岁。

CML致病的病因比较复杂,较为公认的因素是电离辐射,暴露于辐射的人群有较高的CML发病率。

没有证据表明其他因素与CML的相关性。

(二)临床表现1.症状CML起病缓慢,其自然病程包括慢性期、加速期及急变期。

70%患者是在症状出现之后方去就诊并得以诊断。

最新nccn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

最新nccn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

NCCN2015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15版NCCN慢粒TKI治疗反应监测及ABL激酶区突变分析指南推荐1FISH不适合作为治疗反应的监测手段。

注:若无特别指明,所有推荐均为2A类临床试验:NCCN相信临床试验是对所有癌症病人最好的管理方式,并特别鼓励参与临床试验。

风险评估表风险评估摘自http://www.icsg.unibo.it/rrcalc.asp。

其中年龄单位为岁。

脾脏值为距肋缘最远距离,单位为厘米。

原始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为外周血细胞形态分类中所占比例。

治疗前必须搜集到所有数据。

白细胞增多和血小板增多的支持治疗策略选择治疗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和血小板增多的程度。

1.有症状的白细胞增多:治疗手段包括:羟基脲、白细胞单采术、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尼洛替尼或临床试验。

2.有症状的血小板增多:治疗手段包括:羟基脲、抗凝、阿那格雷或血小板单采术。

伊马替尼毒性处理【1,2】血液学1)慢性期:中性粒细胞计数(ANC)<1.0×109/L和/或血小板计数<50×109/L时应停药,直至ANC≥1.5×109/L和血小板计数≥75×109/L,重新开始原来剂量。

如果再次出现ANC<1.0×109/L和/或血小板计数<50×109/L,再次停药,ANC≥1.5×109/L和血小板计数≥75×109/L后重新治疗剂量减至300mg/d。

2)加速期和急变期:如果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ANC<0.5×109/L和/或血小板计数<10×109/L),应确定血细胞减少是否与白血病相关,如果不是由白血病引起的,建议减量至400mg/d。

如果血细胞减少持续2周,进一步减量至300mg/d。

如果持续4周,应停药,直至ANC≥1.0×109/L和血小板计数≥20×109/L,重新开始治疗剂量为 300mg/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常规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常规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常规【病史采集】1.慢性期:低热、乏力、多汗、消瘦。

加速期: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贫血、出血及骨骼疼痛,治疗后缩小的脾脏又肿大,对化疗药耐药。

急变期:发热、贫血、出血及骨骼疼痛比加速期更为明显,可有髓外原始细胞浸润表现。

2.左季肋区或左上腹沉重不适,食后胀满感。

如果发生脾梗塞则有左上腹疼痛。

【相关检查项目】体格检查:大多数病人有胸骨压痛。

脾肿大或巨脾,坚实、平滑无压痛,如果发生脾梗塞则压痛明显,并有摩擦音。

约半数病人有肝肿大。

浅表淋巴结多不肿大。

实验室检查:1.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血清尿酸等。

2.骨髓细胞学检查、细胞组织化学、染色体检查及bcr/abl融合基因检测、骨髓活检,骨髓祖细胞培养等。

3.肝脾B型超声波。

【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1.慢性期:(1)Ph染色体阳性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并有以下任何一项者可诊断。

1)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不成熟粒细胞>10%,原始细胞(Ⅰ型+Ⅱ型)<5%~10%。

2)骨髓粒系高度增生,以中性中幼、晚幼粒细胞、杆状粒细胞增高为主,原始细胞(Ⅰ型+Ⅱ型)<10%。

(2)Ph染色体阴性和bcr-abl融合基因阴性者,须有以下1)~4)中的三项加第5)项可诊断。

1)脾大。

2)外周血:白细胞持续升高>30×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不成熟粒细胞>10%,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Ⅰ型+Ⅱ型)<5%~10%。

3)骨髓象: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中性中幼、晚幼粒细胞、杆状粒细胞增高为主,原始细胞(Ⅰ型+Ⅱ型)<10%。

4)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降低。

5)能排除其他相似的疾病(见鉴别诊断)。

2.加速期:具有下列之二者,考虑为本期。

(1)原因不明的发热、贫血、出血及骨骼疼痛。

(2)脾进行性肿大。

(3)非药物引起的血小板进行性降低或增高。

(4)原始细胞(Ⅰ型+Ⅱ型)在血和或骨髓中>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年版)
一、概述
慢性髓性白血病(,常称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常以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升高及中性中、晚幼粒及成熟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为其特征。

95%以上的患者具有染色体,所有的都有和基因重排。

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使患者的年生存率达~,尼洛替尼、达沙替尼等二代一线治疗能够获得更快更深的分子学反应,亦成为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选择。

治疗获得持续稳定的深度分子学反应超过年以上的患者,部分能够获得长期的无治疗缓解(,,),即功能性治愈。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曾经是的一线治疗方案,但供者来源、患者年龄、移植相关风险等多种因素限制其应用,逐步成为治疗失败或不耐受后的二线甚至三线治疗选择。

在的治疗中应该在详细评估患者的全面情况后,向其推荐优先治疗药物选择,参考患者的治疗意愿,进行下一步治疗。

二、诊断技术和应用
(一)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约占成人白血病的,全球年发病率约为()万人。

我国年发病率为(~)万人。

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有逐步升高的趋势。

美国低于岁人群年发病率大约万,岁人群年发生率增加至万,中位发病年龄岁;欧洲患者中位年龄为岁。

中国患者较西方更为年轻化,国内几个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位发病年龄~岁。

致病的病因比较复杂,较为公认的因素是电离辐射,暴露于辐射的人群有较高的发病率。

没有证据表明其他因素与的相关性。

(二)临床表现
.症状
起病缓慢,其自然病程包括慢性期、加速期及急变期。

患者是在症状出现之后方去就诊并得以诊断。

部分患者在体检或其他原因检验血细胞计数时才发现血液异常。

的患者初诊时为慢性期。

慢性期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和脾脏肿大相关的症状。

包括疲乏无力、消瘦、萎靡不适、纳差、早饱感、左上腹或腹部的疼痛不适等。

早期一般无出血症状,后期约有30%患者表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出血、齿龈出血、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视网膜出血等。

女性可有月经过多。

颅内出血少见。

出血原因与血小板减低(少见)或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关。

少数患者出现血小板及白细胞显著增高导致栓塞及其相关症状,例如脾梗塞引起的左上腹急
性剧烈疼痛,阴茎异常勃起。

部分患者存在尿酸增高导致的痛风性关节炎,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导致组胺释放过多引起消化道溃疡。

尽管慢性期患者白细胞显著升高,部分大于×,但患者出现心肺血管白细胞淤滞相关症状并不常见。

白细胞淤滞相关症状包括:肺动脉淤滞导致的气短、脑血管淤滞引起的嗜睡、运动协调能力减低或丧失、头晕症状等。

疾病进展包括加速期和急变期,其临床表现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加剧的过程,难以绝对分开,并且约有20%~25%的患者不经加速期而直接进入急变期。

进展期患者消耗性症状增加,例如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纳差、盗汗、消瘦加重等,部分出现头痛、骨关节疼痛,伴有与白细胞不成比例的脾脏迅速肿大伴压痛,淋巴结突然肿大,贫血常进行性加重;急变期患者除伴有上述症状外还可出现髓外浸润表现,如皮肤结节,睾丸浸润,阴茎异常勃起,眼眶浸润出现绿色瘤等。

急变患者出现严重感染、出血症状,危及生命。

急变以急髓变多见,大约占,急淋变大约占,的患者急变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或未分化急性白血病。

少数患者急变表现为髓外原始细胞浸润,骨髓及外周血仍然显示出典型的慢性期状态。

最常见的部位是淋巴结、皮肤和软组织、乳腺、胃肠道、泌尿道等,骨骼及中枢神经系统也可受累。

.体征
脾脏肿大和面色苍白是最常见的临床体征,40%~70%患者在初诊时脾脏肿大,脾脏肿大程度不一,轻则肋下刚及,重则达脐部,甚至于盆腔。

脾肿大程度与患者病情、病程及白细胞数密切相关。

腹部触诊通常无触痛,如有脾周围炎可有触痛或摩擦感。

胸骨压痛也是常见的体征,通常局限于胸骨体,因触痛而拒绝按压。

肝脏肿大患者少见,比例不超过。

慢性期患者淋巴结肿大、皮肤及其他组织浸润少见,淋巴结肿大以颈部、锁骨上窝及腋窝多见,但通常不大,只有少数患者直径在1cm以上。

进展期患者出现淋巴结等组织器官浸润的相关体征。

(三)辅助检查
.外周血细胞分析
白细胞数升高是本病的显著特征,诊断时白细胞通常在×109/以上,一半以上患者白细胞高达100×109/以上,未治疗的患者白细胞进行性升高。

白细胞数增加与脾脏肿大呈正相关性。

分类中可见到各阶段原始及幼稚粒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比例绝对值增加。

中性粒细胞功能轻度异常,粒细胞数量的显著升高可弥补粒细胞功能的缺陷,因此慢性期患者罕有发生常见或机会型感染。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早期可正常,血片中可以见到少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