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合集下载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概述】:1. 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以粒系增生为主,无病态造血2. Ph染色体t(9;22)(q34;q11)是其特征性的细胞遗传学标志,p210BCR-AB是其分子发病基础3. p210BCR-ABL具有很强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它导致下游一系列信号持续磷酸化,致使发生造血干细胞增殖失控、抗凋亡和黏附功能缺陷等病理生理变化。

4. 慢性期NAP积分低于正常或阴性,急变时NAP积分可能转变至正常或升高5. 发展史(1)19世纪中叶第一个被命名为白血病。

(2)20世纪60年代初证明CML患者有特殊的Ph染色体---是肿瘤病中发现的第一个标志染色体。

(后确定为t(9;22)(q34;q21))(3)20世纪80年代证明了BCR-ABL融合基因是CML的发病基础。

(4)20世纪末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成功应用于治疗CML。

从而开创了研发小分子化合物靶向治疗肿瘤的时代。

6.【临床】1.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2. 进入加速期或急变期可出现骨痛【骨髓】1. 形态学、注意blast、basophils 的比例【遗传学检测技术】1. 染色体(1) 敏感性:5%(分析20个细胞)2. FISH(1) 假阳性:1%〜10%⑵In terphase FISH:不需要处于分裂期细胞,PB和BM均可Hyperphase FISH :需处于分裂期细胞,需BMDouble FISH :可监测到所有变型的Ph(3) 敏感性:1-5 %3. 分子生物学5(1) 敏感性:1/104. 突变分析【Ph染色体】1. 9号染色体上c-abl原癌基因易位到22号染色体BCI基因区域,而形成bcr/abl融合基因。

2. 常见3个断裂点区:(1) M-bcr :含有5. 8 Kb核苷酸,可产生2种形式的bcr/abl融合转录本b2a2、b3a2。

蛋白产物皆为P210(2)m-bcr :产生elb2融合转录本,翻译成P190,更易出现于急淋(3)卩-bcr :位于M-bcr下游,断裂点发生于此区,可转录e19a2mRN,蛋白产物为P2303. 慢粒患者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及其祖细胞均存有Ph染色体4. 慢粒急性变(原始细胞危象)时,Ph染色体不消失,还可出现双Ph染色体或其他染色体核型异常5. bcr /abl融合基因还可出现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6. bcr断裂点的位置与慢粒的临床表现密切相关(1)P210:临床经过为经典性(2)P190蛋白占优势:外周血单核细胞偏多,年龄偏大,脾不大,白细胞中度增多(3)同时表达P210和P190:可能与疾病的恶性进展有关,出现P190有预示向急淋变方向发展的可能(4)伴有P230则可能表现为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5)慢粒伴血小板增多与b3a2mRN相关7. ASS突变:伴随BCR-AB而发生,常与愈合不良相关,慢性期短,即使移植,第一年复发率高。

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

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

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发生在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殖性肿瘤,主要涉及髓系。

其特点是费城染色体(Ph 染色体)和 BCRABL 融合基因阳性。

在成人中,CML 较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为了提高对CML 的诊疗水平,特制定以下诊疗规范。

一、诊断1、临床表现大多数 CML 患者在慢性期时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等代谢亢进的表现。

脾脏肿大是常见的体征,常为巨脾。

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

2、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常大于 25×10⁹/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见各阶段粒细胞,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血小板可正常或增多,晚期减少。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早期正常,晚期减少。

(2)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以粒细胞为主,粒红比例明显增高,中、晚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小于10%。

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3)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95%以上的 CML 患者可检测到Ph 染色体,即t(9;22)(q34;q11),形成BCRABL 融合基因。

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技术可检测BCRABL 融合基因,用于诊断、监测疗效及判断预后。

3、诊断标准(1)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性白细胞增高,典型的血象、骨髓象改变,脾大,Ph 染色体阳性或BCRABL 融合基因阳性,即可诊断CML。

(2)对于临床符合 CML 表现,但 Ph 染色体和 BCRABL 融合基因均阴性者,应排除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后,诊断为不典型 CML。

二、分期CML 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

1、慢性期(1)症状:无明显症状或仅有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轻等代谢亢进表现。

(2)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以中、晚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粒细胞为主,原始细胞小于 10%,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会引发患者骨髓造血细胞出现异常,也是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患者体内异常的基因BCR-ABL有直接关系。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粒系细胞(即髓系细胞)在早期发育成熟后会变成人体必须的红细胞或血小板及淋巴细胞外的其他白细胞。

如果粒系细胞早期发育中出现BCR-ABL,会导致患者正常的细胞出现生长失控,进而出现白血病细胞。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通常是其他各种原因导致的,比如:患者疲劳感比较严重,即使休息也得不到有效缓解;盗汗;患者体重出现不明原因的明显下降;经常出现发热或骨痛;患者左上腹出现明显肿块,脾脏较大;经常腹痛;食欲不振,容易饱腹等。

除此之外,如果患者正常的骨髓造血细胞病变为白血病细胞,还会出现其他的临床症状,比如:患者出现疲倦或气急、虚弱等贫血症状;人体内所需的白细胞水平达不到正常标准时,各种有害细菌及病毒会非常容易感染到患者,有不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是由于检查出体内血白细胞计数异常而被发现的;患者容易发生鼻血、牙龈出血或瘀伤等[1]。

图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常见临床症状目前,我国并没有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预防手段。

根据患者体内肿瘤的大小及癌症扩散程度进行针对性治疗是目前控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方式。

以下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期间,护理人员需要注意的方面及患者日常注意事项: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注意方面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既要做好定期的疗效监测,还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护理工作:1.1观察患者的实际病情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身体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对患者脾脏的大小和质地进行全天监测,做好患者血象动态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及临床疗效,便于合理调整药物治疗的具体剂量。

1.2做好患者的疼痛护理由于脾肿大或导致患者出现腹部胀痛,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合理指导患者进行适当活动,尽量以左侧卧床休息为主,避免休息方式不对出现脾破裂。

慢性髓系白血病

慢性髓系白血病
常并发于严重的感染、恶性肿瘤 脾大不如慢粒显著 白细胞计数一般<50X109/L,嗜酸、嗜碱不高 红细胞、血小板多正常 NAP强阳性, Ph染色体阴性 病因消除后,类白血病反应消失
鉴别诊断
骨髓纤维化:
白细胞计数一般<30X109/L 髓外造血表现:血片中出现幼红,幼粒细胞
泪滴状红细胞易见 NAP阳性 Ph染色体阴性。 骨髓活检不同程度纤维化改变。
阿霉素ADM
抑制DNA、RNA合成 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肝损害,胃肠反应
环磷酰胺 CTX
破坏DNA
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出血性膀胱炎
苯丁酸氮芥 CLB
破坏DNA
骨髓抑制,胃肠反应
白消安 BUS
破坏DNA
皮肤色素沉着,精液缺乏,停经,肺纤维化
维甲酸(全反式) ATRA
依托泊苷 VP-16
使白血病细胞分化为具有 正常表型功能的血细胞
以中晚幼以后阶段的粒细胞为主, 原始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比例 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30%
原始细胞比例不高
增高
骨髓涂片
原始细胞<10%
原始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比例 原幼细胞>20%或原粒细胞+
增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早幼粒细胞>50%
染色体
多为单一的t(9;22)
可出现Ph外的染色体改变
常出现Ph外的染色体改变
缓解率和预后 缓解率高,预后好
• 血清维生素
• 可见各阶段幼稚粒 细胞。
• 嗜酸和嗜碱性粒细
胞为主。
色体,t(9; 22)(q34; q11)。
NAP活性可以 恢复,疾病复发 时又下降。
B12浓度及维 生素B12结合 力显著增加。
胞常增高。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概述〗
• 慢粒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其特点是粒系(包括已成熟的和幼 稚阶段的粒细胞)产生过多。 • 在疾病早期,这些细胞尚具有分化的能力,且骨髓功能是正常 的。 • 本病常于数年内保持稳定,最后转变为恶性程度更高的疾病。 • 本病患者以年龄在30~40岁间居多,20岁以下者罕见。 • 慢粒的自然病程分为相对隐匿的慢性期(CML-CP)和险恶程度 的不同进展期(加速期CML-AP和急变期CML-BP)。
干扰素(IFN)
• α -干扰素注射,每日一次,每次至少300万u。干扰素治疗可以 减少Ph阳性克隆细胞转阴,因此是除骨髓移植外,可使Ph克隆 细胞转阴的药物治疗。干扰素可使白细胞减少,当白细胞<4. 0×109/L时减量,当白细胞<3. 0×109/L时,停药。
3. 放射治疗
• 目前仅应用于慢粒的髓外病灶治疗。
2. 化学治疗
• 有效的药物有IM(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HU(羟基脲)、 IFN(干扰素)等。上世纪90年代视以IFN为基础的治疗为CML的 金标准治疗; • 而2008年国际上公认IM是CML的一线治疗。
IM(甲磺酸伊马替尼)
• 体外实验期名为CGP57148B,I期和II期临床实验时名为STI571(SIgnal TransductIon InhIbItor-571)。化学名甲磺酸 伊马替尼,商品名Glevec,GlIvec,格列卫。是由计算机设计针 对BCR-ABL产物的小分子化合物,是一个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对体内众多酪氨酸激酶它仅能抑制BCR-ABL融合基 因产物P210和P190,PDGFR与c-KIt。 • 是一种特异性很强的基因产物抑制剂,但并不能逆转或消除疾 病基因。
• 慢粒急变的治疗比急性白血病治疗困难,完全缓解仅10.7%。 • 目前慢粒急变的治疗方案参照急性白血病化疗方案,如下: Ara-c(环阿糖胞苷)100mg/m2. d,第1~7天;ADM(阿霉 素)30mg/m2. d,第1~3天;上述药物相继静脉输注。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参考模板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参考模板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定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是伴有获得性染色体异常的多能干细胞水平上的恶性变而引起的一种细胞株病。

病因:慢粒的病因迄今仍未完全明了,是物理、化学、遗传等多因素性疾患。

1.细胞遗传学慢粒患者有特异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即伴标记染色体ph1已得到公认。

2.G6PD同工酶慢粒的克隆性质进一步亦为G6PD同工酶的研究所证实。

目前已知G6PD的基因密码子定位在X染色体上,在女性体细胞中二个G6PD调节基因仅其中之一处于活动状态。

作为G6PD杂合子的女性,体内应存在着二种细胞群体,即G6PDA和B 同工酶。

研究发现携带有G6PD同工酶的杂合子女性慢粒中,其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及淋巴细胞仅有一种A型或B型的G6PD同工酶,更进一步地提示慢粒的病变起源于多能干细胞水平上。

3.细胞动力学慢粒时全身粒细胞总量有明显增加,而这种数量的增加并非由于白血病细胞的迅速分裂和增殖,亦不是因成熟障碍所致,是白血病细胞通过增殖池以及血中的时间延长,以白血病化的干细胞池扩大,正常造血干细胞池缩小导致大量细胞的积聚。

4.脾脏因素脾脏在慢粒发病机理中所起的作用,虽尚未阐明,但许多实验和临床观察表明脾脏有利于白血病细胞移居,增殖和急变。

病理生理学慢粒的病理主要为血液、骨髓和脾内充满大量幼稚粒细胞。

肿大的脾脏、正常结构为髓外造血细胞所取代,有粒细胞、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甚至可发生梗死。

轻度肿大的肝脏,虽有髓细胞浸润,但对肝细胞无明显损害。

骨髓除见有各阶段粒细胞,并有一定程度纤维变性,随病程的进展,骨髓纤维变性不断加重,骨质硬化、髓腔狭窄,造血细胞显著减少。

诊断标准:1.慢性期(1)临床表现:无症状或有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有肝脾肿大或不肿大。

(2)血象:白细胞数增高,主要为中性中、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原始细胞(Ⅰ型十Ⅱ型)≤5%~10%,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多,可有少量有核细胞。

(3)骨髓象: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Ⅰ型十Ⅱ型)≤10%。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概述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概述
➢ (2)骨髓粒系细胞高度增生,以 中、晚幼粒细胞为主,原始粒细 胞<10%;
➢ (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 积分降低;
➢ (4)Ph1染色体阳性和/或bcr-abl 融合基因阳性。
健康成人镜下外周血 健康成人镜下骨髓像
慢性粒细胞加速期的诊断
➢ 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10%-20%; ➢ 伴贫血或血小板减少; ➢ 出现绿色瘤。 ➢ 慢性粒细胞的急变期标准同急性白血病。
临床表现
➢ 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以中年最多见, 男性略多于女性。
➢ 起病缓慢,早期常无自觉症状。患 者可因健康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医 时才发现血象异常或牌大而被确诊。
➢ 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乏力、低热、 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等代谢亢进 的表现。
➢ 由于脾大而感左上腹坠胀。脾大常 最为突出,往往就医时已达脐或脐 以下,质地坚实、平滑,无压痛。
CLL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期(三期)
分期 A
B
C
标准
血和骨髓中淋巴细胞增多, 可有少于3个区域的淋巴组 织肿大
血和骨髓中淋巴细胞增多, 有3个或3个以上区域的淋巴 组织肿大
与B期相同外,尚有贫血 (Hb:男性<110g/L,女 性<100g/L)或血小板减 少(100×109/L )
中数存活期(年) >7
<5
<2
靛玉红
剂量为150-300mg/d,分3次口服, 用药后20-40天白细胞下降,约 中药中提取的药品 60天可降至正常
阿糖胞苷 15-30mg/ m2/d ,静脉点滴
不仅可控制病情发展,且可使Ph 染色体阳性细胞减少甚或消 失
干扰素a
剂量300-900万U/d,皮下或肌肉注 射,每周3-7次,持续用数月至 2年不等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原因是什么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原因是什么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原因是什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需要我们注重积极的治疗,因为它是一种恶性肿瘤,常见于五十岁以上的人群,经常会表现出贫血,反复感染或者是有出血倾向的症状。

★一、发病原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因仍未明确,但认为费城染色体与该病密切相关,大约有90至95%的病人出现费城染色体。

★二、多发人群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恶性肿瘤,大约占所有癌症的0.3%,占成人白血病的20%;一般人群中,大约每10万有1至2个人患有该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但以50岁以上的人群最常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5岁,男性比女性更常见。

★三、临床分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展缓慢,根据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数量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三个期: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

其中,大约有90%病人诊断时为慢性期,每年约3%至4%慢性期进展为急变期。

★四、疾病症状
因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展比较缓慢,所以很多病人没有症状,尤其在早期的病人,随着疾病的进展,白血病破坏骨髓正常造血功能,浸润器官,引起了明显但非特异的症状。

包含有:
1.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或活动后气促等;
2.反复感染且不易治好:主要由于缺少正常的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
3.出血倾向:容易出血、出血不止、牙龈出血、大便出血及月经不规则出血等,由于血小板减少引起;
4.脾大、不明原因的消瘦及盗汗等。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鉴别诊断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鉴别诊断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鉴别诊断一、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是一种骨髓增生性肿瘤,其特征是在骨髓中出现过多成熟和未成熟的骨髓粒细胞,尤其是粒细胞。

在CML患者中,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同时伴有骨髓的增生,常导致脾脏肿大。

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CML患者的临床表现往往比较隐匿,症状可能包括疲劳、贫血、淋巴结肿大、出血倾向等。

在中晚期的CML患者中,还可能出现脾脏肿大和腹部不适等症状。

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诊断1.血液检查:CML患者的外周血常常显示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伴有成熟和未成熟的粒细胞增多。

2.骨髓检查:通过骨髓检查可以观察到骨髓中过多的粒细胞,也可进行染色体分析,检测BCR-ABL融合基因。

3.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超声、CT等检查,用于评估脾脏肿大情况。

四、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鉴别诊断在进行CML的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 白血病的其他亚型:如急性白血病、慢性髓样白血病等,通过血液学、骨髓检查及分子生物学检查等进行鉴别。

2. 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需要通过详细的检查进行鉴别。

3.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变异型:部分CML患者可能经变异后演变成急性白血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发展。

五、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CML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靶向治疗和骨髓移植等。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干扰素、酌情使用酪激酶抑制剂等。

靶向治疗主要是通过干扰BCR-ABL融合基因的信号传导来抑制癌细胞增殖。

对于部分患者,骨髓移植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结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合理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和综合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鉴别CML,并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诊断和治疗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诊断和治疗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诊断和治疗陈宝安主任医师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疾病简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一种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高并出现各阶段幼稚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增高和脾肿大为特征、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

本病开始为持续时间较长的慢性期(chronic phase,CP)进而进入时间较短的加速期(accelerate phase, AP)最终演变为急变期(blastic phase, BP)。

白血病细胞有特征性t(9;22)(q34;q11)染色体易位形成Ph染色体。

电离辐射可以使CML发生率增高。

CML的年发病率约为1/100,000人口,约占成人白血病的15%~20%,男性:女性约为1.4:1。

CML的发病基础是t (9;22)(q34;q11)染色体易位导致位于9q34断裂区的ABL基因与22q11断裂区的BCR基因形成BCR-ABL融合基因,后者具有极高的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通过改变一些关键的调节蛋白磷酸化状况激活多种信号传导途径,如通过激活参与细胞增殖和分化调控的 Ras信号途径,使祖细胞数量增多,干细胞池减少,干细胞成为增殖池的一部分,从而使未成熟粒细胞不断扩增。

BCR-ABL的另一种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β1整合素的功能导致CML细胞的细胞粘附功能缺陷,使未成熟细胞释放至外周血并迁移至髓外部位。

此外,BCR-ABL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可导致髓系细胞不断扩增。

约20%~40%的CML患者确诊时无症状,由查体检查血常规而得以发现。

常见表现有疲劳、劳动力减低、腹部不适和胃部饱胀、体重减轻和多汗。

在进入急变期后一般状况明显变差,伴有严重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显著脾脏肿大的相关症状。

随着治疗方法的进步,现今本病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已达5~7年。

【诊断要点】CML慢性期诊断不困难。

根据临床表现,凡有不明原因的持续性白细胞数增高、有典型的血象与骨髓象变化、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减低或呈阴性、脾脏肿大、骨髓细胞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诊断即可确定。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课件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课件

0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靶向治疗
利用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药物 ,如伊马替尼,以抑制慢性粒
细胞白血病细胞的生长。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白血病细 胞,如使用单克隆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阻 止细胞生长和分裂,延缓疾病 进展。
细胞因子治疗
使用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等细 胞因子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抗
生活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 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患者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疏导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焦虑、 抑郁情绪。
鼓励社交互动
参加病友交流活动,分享经验,互 相支持。
家属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关爱与陪伴,共 同面对疾病。
05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
靶向治疗药物
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关键基 因突变,研发出针对特定靶点的
0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
如苯、甲醛等,减少在污染环境中的 暴露时间。
定期进行体检
及早发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症状, 及时就医。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 持乐观心态。
护理方法
遵医嘱治疗
按时服药,定期回诊复查 ,确保治疗效果。
饮食护理
提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PT课件
目录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概述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因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预防与护理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0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医学专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

医学专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
病细胞对移植物的污染,疗效 受限。 • 伊马替尼与自体骨髓移植治疗 联合应用。
27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不清除宿主所有的造血功能,供受体细胞 能形成稳定的混合嵌合体,如果移植物被 排斥,宿主自体造血很快恢复。
• 目前认为移植干细胞治愈白血病的机制是 通过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来实现的。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L eukemia, CML)
• 获得性早期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 生性疾病
• 特征 外周血粒细胞显著增多,疾病早期多 为20×109/L多不超过50×109/L,晚期可高 达100×109/L,伴粒细胞的不成熟性,脾大。
• 病程经过慢性期(chronic phase, CP)、加 速期(accelerated phase, AP)、最终急性 变期(blastic phase,BP或 blast crisis, BC)。
Infusion, DL I) • 低预处理强度(Reduced in ten sity
cond ition ing HCT,) 或非清髓移植 ( Non - myeloabla tive preparation condition ing HCT)
12
造血干细胞来源
• 骨髓 • 外周血 • 脐带血
现在 不满足于完全血液学缓解(CHR) 到 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R) ,进而 提高CML分子学缓解率达到治愈的 目的。
9
以上治疗最终不能根治CML
目前唯一能够根治CML的只有造血干细胞 移植治疗
10
11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CT) • 自体干细胞移植(ASTC) •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onorLymphocyte

慢粒白血病患者主要历经三个阶段

慢粒白血病患者主要历经三个阶段

慢粒白血病患者主要历经三个阶段慢粒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干细胞的慢性白血病,被认为是一种相对较慢发展的白血病类型。

在CML的疾病过程中,患者会经历三个主要的阶段:慢性阶段、加速阶段和浸润阶段。

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不同的症状和患者的状态变化。

慢性阶段是CML最初和最长的阶段,通常持续几年到十年。

在这个阶段,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可能并不明显,甚至无症状。

他们可能会觉得疲劳、乏力、出现轻度的贫血症状。

一些患者也可能会出现腹胀、纳差或脾肿大等症状。

由于这个阶段症状不明显,很多时候CML会在常规体检或偶然发现。

然而,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慢性阶段最终会过渡到下一个加速阶段。

加速阶段是CML病情加剧的表现。

在这个阶段,患者可能开始出现更明显的症状,如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骨痛等。

骨髓检查也显示了更多的异常细胞和突变基因的存在。

这个阶段的时间相对较短,通常只持续几个月到一年。

浸润阶段是CML最严重的阶段,也被称为爆发性阶段。

在这个阶段,白血病细胞迅速增加并扩散到其他器官和组织中。

患者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症状,包括进行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休克、出血、感染等。

此时,骨髓中可能几乎完全由白血病细胞代替,正常的造血功能几乎丧失。

在治疗CML的进展和管理方面,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s)。

TKIs能够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有效控制疾病进展。

然而,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这些药物,并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疾病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无法耐受或无效的患者,骨髓移植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

总之,慢粒白血病患者主要经历三个阶段:慢性阶段、加速阶段和浸润阶段。

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不同的症状和患者的状态变化。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通过早期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慢粒白血病的预后已经显著改善,让患者们能够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t(922)(q34;q11)护理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t(922)(q34;q11)护理

07
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 腹股沟等淋巴结肿大
02
脾肿大:脾脏肿大,可引 起腹部不适、压迫症状
04
出血:皮肤瘀斑、鼻出血、 牙龈出血等
06
肝大:肝脏肿大,可引起 肝功能异常
诊断和治疗方法
诊断方法: 骨髓检查、 染色体检查、 基因检测等
治疗方法: 化疗、靶向 治疗、造血 干细胞移植 等
治疗目标: 控制病情、 延长生存期、 提高生活质 量
CML的特点是骨髓中 粒细胞过度增生,导致 外周血粒细胞增多,脾 脏肿大。
CML的发病率随着年 龄的增长而增加,男性 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01
02
03
04
t(9:22)(q34;q11)的临床表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 心悸等症状
03
发热:持续性低热或间歇 性高热
05
骨痛:骨痛、关节痛等骨 骼系统症状
治疗注意事 项:定期复 查、注意药 物副作用、 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等
01
02
03
04
2
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护理
药物种类:酪 氨酸激酶抑制 剂(TKI)、
化疗药物等
药物剂量:根 据患者病情和
体重调整
药物副作用: 恶心、呕吐、 腹泻、皮疹等
药物监测:定 期检查血常规、 肝肾功能等指

心理护理
1
建立良好的护患 关系,增强患者
护理评估与监测
评估指标与方法
生命体征:监测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等
症状评估:评估患者疲劳、乏 力、出血、感染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监测血常规、骨 髓象、基因检测等指标
心理评估: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提供心理支持与疏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外周血白细胞 总数增加,骨髓和外 周血中粒细胞显著增 多,脾脏明显肿大, 自然病程可经历无症 状期、慢性期、加速 期和急变期,多因急 性变而死亡
CML在不同国家、不同地 区和不同种族发病不尽相 同,在欧美西方国家,发 病率约为1/10万。在我国 则约为0.36/10万,占白 血病病人的20%,占慢性 白血病的95%。各年龄组 均可发病,中位发病率年 龄为45-50岁,男性多于 女性
• 进入急变期,除伴有上述症状外还表现为全身骨 痛,髓外浸润表现如皮肤结界,睾丸浸润,阴茎 异常勃起,眼眶浸润出现绿色瘤等。
• 严重的中性粒细胞缺乏常导致难以控制的细菌/真 菌感染,表现为持续高热不退,甚至发生败血症。
• 严重的血小板缺乏引起出血趋势加重,甚至发生
脑出血而死亡
13
CML急变病程
患者具有髓性变的平均病程为2个月, 很少超过6个月。 而具有淋巴细胞急性变的患者平均 病程约6个月,超过10个月罕见。 个别病人进入急变期可因缓慢的造 血异常改变及髓外急性变而不迅速 累及骨髓,生存期可达1年。
• 实验室检查异常经常出现于症状出现之前,约15%患 者在无症状时依据实验室检查发现而确诊。
• 白细胞增加是本病显著特征,诊断时细胞通常在(3090)x10*9/L,少数高达100x10*9/L以上。白细胞数增加 与脾脏肿大呈正相关性。
• 初始的CML通常还可发生高尿酸血症,治疗过程中可 因细胞迅速破坏,进一步造成大量的嘌呤释放,导致 尿酸沉淀而形成泌尿道结石,发生梗阻,一些患者还 可发生痛风性关节炎或尿酸性肾病。
CML死亡主要原因是感染和出血, 与本病急变期粒细胞和血小板减 少有关,少数患者可因治疗不当 或化疗后骨髓衰竭死亡,一部分 患者死于白血病以外的其他疾病。
16
4
CML诊断标准及实验室检 查
17
CML相关实验室检查
诊断标准:Ph染色体和(或)有 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即可诊断。
10
临床表现:慢性期
• 最早出现的自觉症状:乏力、头晕、腹部不适等表现,也可 出现全身不适、耐力减低、恶心等症状。也可表现为基础代 谢增高的特点,如怕热、盗汗、多汗、体重减轻、低热、心 悸和精神紧张等。
• 早期出血症状少见,后期约有30%患者表现不同程度的皮肤、 黏膜及消化道出血,女性可有月经过多,颅内出血少见。
• 在这一过程中,细胞要经过一 系列的增殖、分化和成熟,变 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终末细胞, 最后释放到血液中成为循环血 细胞。
8
3
CML临床表现
9
临床表现
• 起病缓慢,其自然病程包括无 症状期、慢性期、加速器及急 变期4个阶段,多数患者是在 症状出现之后方去就诊并得以 诊断。只有极少数人在体检和 因为其他原因检查血液时才发 现血液异常,此时脾脏可能已 有轻度肿大或不大。
12
临床表现:加速期及急变期
• 以不明原因的低热、乏力、纳差、盗汗、消瘦加 重为特点,伴有与白细胞不成比例的脾脏迅速肿 大伴压痛,淋巴结突然肿大,胸骨压痛明显和骨 骼发生溶骨性变化而骨骼疼痛等体征,贫血常进 行性加重。
也可称为疾病进展期。 是病情恶化转折点, 二者难以绝对分开, 并且约有20-25%的患 者不经过加速期而直 接进入急变期
• 随疾病进展,可出现器官增大相关症状,如脾大会引起腹胀、 左上腹沉重感或左下腹疼痛、食后饱胀感等。
• 最常见体征是脾大、面色苍白、胸骨压痛。肝大、淋巴结肿 大、皮肤紫癜也可见。一般脾大无触痛,如有脾周围炎可有 触痛或摩擦感。
• 胸骨压痛常局限于胸骨体。部分患者可触及淋巴结肿大
11
临床表现:慢性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新进展
血液科 聂小敬 201• 慢性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系骨髓中各系列细胞呈慢 性弥漫性恶性增生并浸润全身各组织,增生的细胞常无明显的成熟障 碍。
• 根据细胞类型分为: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毛细胞白血病等
5
2
CML病因及发病机制
6
病因及发病机制
较公认的因素 是电离辐射 (放射性药物、 放射治疗、X线 诊断和治疗及γ 射线的接触), 暴露于辐射的 人群有较高的 CML发病率
化学因素:常 年接触苯类化 合物以及某些 药品,如保泰 松、氯霉素及 烷化剂等,可 诱发CML
病毒因素: RNA肿瘤 病毒
遗传:尚待进 一步研究,当 母体患慢粒时, 妊娠的下一代 子女可不受影 响,孪生兄弟 一人患CML, 另一人未发现 相同的遗传学 异常,也不会 患此病。
2
主要内容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1.疾病概述 • 2.病因及发病机制 • 3.临床表现分期 • 4.诊断标准及实验室检查 • 5.治疗 • 6.护理措施
3
1
CML疾病概述
4
CML疾病概述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简称慢粒)亦称 为慢性髓细胞白血 病(CML),是一 种起源于多能干细 胞的髓系增生性肿 瘤,粒细胞生成显 著增多,而清除率 相对缓慢,造成粒 细胞在体内积聚。
7
病因及发病机制
• CML是起源于多能干细胞的克 隆性疾病,由于祖细胞池显著 扩增,导致髓细胞的过度增殖, 粒细胞生成增多,而粒细胞清 除率相对缓慢,造成粒细胞在 体内积聚。
• 血细胞的发育是连续性的。根 据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功能和形 态特点大体可分为3阶段:即 由多能干细胞池进入定向干细 胞池。然后进入形态学可辨认 细胞池。
14
终末期
• 在CML,除急变导致患者最终死亡外, 有少数患者外周血及骨髓中并无急性变 的改变,但呈现进行性衰竭,甚至为恶 病质状态,或CML合并了第二肿瘤如恶 性淋巴瘤等,这种情况均称终末期。患 者严重消瘦,多脏器功能衰竭,合并感 染及出血,最终死亡。
15
CML生存期及死亡原因
CML 生 存 期 受 病 例 选 择 及 治 疗 的影响差异较大。 未 治 疗 CML 患 者 诊 断 后 生 存 时 间 平 均 为 31 个 月 , 随 着 治 疗 的 不断改进生存期也逐渐延长,传 统药物白消安或羟基脲治疗的5 年生存率30%左右,干扰素治疗 者达到60%,目前靶向治疗药物 伊马替尼治疗5年生存率高达 8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