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

学号 姓名1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1.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 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第二课:《天气日历》1. 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2. 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等。
第三课:《温度与气温》1.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
2. 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
第四课:《风向和风速》1.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 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测量风速的仪器叫风速仪。
3.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
我们也可以用风旗简要划分为:0级(无风)、1级(微风)、2级(大风)。
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1.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3. 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将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共6个等级。
第六课:《云的观测》1. 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阴天。
3. 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
层云是指靠近地面形成的扁平状云;积云是指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卷云是指纤细的羽状云。
第七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1. 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 我们还可以借助动物、植物推测天气。
3.常用的天气符号有:。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气(全课件)

。
。
20 C~27 C
。
。
18 C~21 C
。
。
17 C~18 C
。
。
20 C~ 23
。
。
统计气温数据
气温统计表
时间和次 数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平均气温 从 月 日至 月 日,共计算 次
分析云量的变化
云的统计表
各种天气状况
晴天 天;阴天 多云天 天;其他 常见的天气 晴天□ 阴天□ 多云天□ 其他□ 出现过哪些类型的云 积云□ 层云□ 卷云□
怎样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 这一段时间里的气温、降水量、风和 云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一、简答。 1.在不同的天气里,你有怎样的感受?
小学科学 同步训练
答:不同的天气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好的天气让人心情舒畅、神清气爽, 恶劣的天气常常破坏我们的好心情,甚至给我们带来灾难。
雨层云
云一般分为三类:层云、积云、卷云
层云: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
积云: 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 卷云:纤细的羽状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 才能形成。所以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的。
分类依据: 云的高度和形状。
不同高度的云的天气
云的 类别
层云
形状及特点
靠近地表面,扁平状云。通常 灰色。有时会覆盖大部分甚至 整个天空,如果变厚,将会出 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 称雨层云。 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 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 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 阵雨。 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只 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 成,所以卷云是有微小的冰晶 组成的。
卷云:在高空像羽毛像绫纱
四年级上册科学素材 - 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 教科版

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一、我们关心天气、天气日历1. 我们可以通过气温、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等来描述天气。
2. 天气气泡图事例3. 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
4.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
5. 一些常见的天气符号二、温度与气温、风向和风速1.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3.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风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
4.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5.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6.简化的风速等级7. 风向标的制作方法(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或麦秆),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简翼。
分别插人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三、降水量的测量、云的观测1.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降水量以毫米为单位。
3. 降水量等级表4. 通常测量24小时内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来确定下雨的等级。
5. 雨量器要放在上面没有遮挡物的较开阔的地方,并固定好。
6. 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它们的形状千姿百态。
7. 根据云量的多少,把天气分为晴天、多云、阴天等。
8. 区分晴天、多云、阴天的简单方法是把天空当作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
9. 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10.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
如果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雨层云。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

四年级上第一单元“天气”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在天气日历中,可以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
5.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6.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通常情况下,一天里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一天最低气温是日出前后7.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顶端相平,不能俯视也不能仰视。
8.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9.气温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还要在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温度的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10.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1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即无风是0级、微风是1级、大风是3级。
13.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4.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科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课-第一单元《天气》培训讲学

12
台风
32.5及以上
陆上极少,造成巨大灾害,房屋吹走
10
风 级
名称
风速(米 /秒)
陆地物象
0 无风 0.0-0.2 烟直上,感觉没风
1 软风 0.3-1.5 烟示风向 ,风向标不转动
2 轻风 1.6-3.3 感觉有风,树叶有一点响声
3 微风 3.4-5.4 树叶树枝摇摆,旌旗展开
4 和风 5.5-7.9
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 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 或冰晶组成的,它们的形 状千姿百态。云的多少和 形状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 哪些信息呢?
从图表中,我们能发现每天气温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吗?
4
风向与风速
风向和风向标
可以用八 个方位图 来描述风
向。
9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 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 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 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 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4
2
天气日历
4
认识一些天气符号
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 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
0~10毫米
10雷~阵25阵雨毫雨是米,一就种是天2雨气5时~现5短0象毫促,米﹑表开现始为和大终规止模都的云层 运动很,突比然阵﹑雨降要水剧强烈度的变多化,很还大伴的有雨放。电有现象, 常见时于伴夏有季闪。电和雷鸣﹐多发生在夏季。
10
狂风
24.528.4
拔起树木 ,摧毁房屋
11
暴风
28.532.4
损毁普遍,房屋吹走,有可 能出现“沙尘暴”
12
台风
32.5及以 上
陆上极少,造成巨大灾害, 房屋吹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教案7篇1、我们关心天气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3、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4、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教学重难点: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教学过程:一、认识天气现象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3、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3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三、总结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四、课后作业1、写出你知道的天气现象?2、一般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2、天气日历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二课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第二课:《天气日历》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2.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等3.常用的天气符号有:第三课:《温度与气温》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
2.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凌晨。
3.温度计的使用: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待液柱稳定时再读数。
4.③一般气温的。
第四课:《风向和风速》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测量风速的仪器叫风速仪。
3、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
我们也可以用风旗简要划分为:0级(无风)、1级(微风)、2级(大风)。
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3.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将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共6个等级。
第六课:《云的观测》1.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阴天。
(可以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3.根据云的形状与高度,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
层云是指靠近地面形成的扁平状云,高度最低;积云是指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高度居中;卷云是指纤细的羽状云,高度最高。
小学科学四年级第一单元 天 气

第一单元天气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各种天气的特征。
2.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讨论和记录天气的特征。
3.意识到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对各种天气特征的描述。
教学难点: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讨论和记录天气的特征。
教学准备:师备:课件、天气符号卡片。
这两天的本地报纸。
生备:搜集各种天气的资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音像的),准备参加下次活动时交流。
尝试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明天的天气。
活动记录本。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你关心天气的变化吗?你看过天气预报吗?”老师在黑板上写“今天天气怎么样?”如果有人问你“今天天气怎么样?”你准备怎么回答?二、探究内容:1、了解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等是天气的基特征。
(1)思考: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每天天气都在发生变化,我们怎样描述天气的变化?(2)出示“城市天气预报图”。
问:在这张天气预报图中,是怎样反映天气变化的?图中符号代表的是什么意思?(3)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老师提示:图上标出的温度是指当地的日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变化范围。
(4)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天气符号。
(5)学生分组讨论:·说说自己遇到过哪些天气。
·在不同的天气里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
·印象最深的一次特殊天气是怎样的,自己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把它写在学生活动记录本上。
·怎样把这些天气归类。
(按云量、降雨量、气温、风速和风向分类。
)3、了解天气预报中的新内容。
(1)说说你知道哪些天气预报的新内容。
(2)阅读本地地区发布的天气预报的新内容:空气质量预报、降水概率、舒适度指数、紫外线强度。
(3)讨论:气象台为什么要向社会预报以上这些天气、环境信息?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它们来指导自己的生活?(4)师:你还知道气象台可以为我们发布哪些关于天气的信息?(火险等级、穿衣指数…..)板书晴天多云阴天小雨天中雨天大到暴雨天雷雨天大风天台风天飓风天炎热天凉爽天第二节课3、、学生实际观察并描述当天的天气。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 《天气》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天气》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我们知道的天气现象有小雨、多云、晴、雾。
2、记录每天天气现象的表格是(天气日历)。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3时)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5、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6、我们可以通常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7、(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 )个等级。
8、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简化为三个等级,0级,风旗不动;1级风旗微动;2级风旗展开。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
11、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按高度通常把云分成(层云)、(积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最低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最高的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2、人们根据云量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
晴天的云量占天空不超过四分之一,多云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阴天的云量超过四分之三。
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基础知识(带答案)

第一单元《天气》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天气就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与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温度、风向与风速、降水、云量就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与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与风速。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就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与风速来描述。
1-4.风向就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就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就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5.降水就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就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就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就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瞧作就是天上的雾。
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课分为晴天、多云与阴天。
云在天空中就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6.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瞧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与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与卷云。
小学科学天气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3.常用的天气符号有:第二课:《天气日历》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2.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等。
第三课:《温度与气温》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
2.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一般下午2点温度最高,黎明,温度最低。
3. 气象台在百叶箱测得当地气温。
第四课:《风向和风速》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北风就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
可以用风向标测量。
风向标箭头的方向就是风向。
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测量风速的仪器叫风速仪。
3.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
我们也可以用风旗简要划分为:0级(无风)、1级(微风)、2级(大风)。
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装置必须是直筒容器。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3. 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将降水量划分为小雨(小于10毫米),中雨(10—25毫米)大雨(25—50毫米),暴雨(50—100毫米),大暴雨(100—200毫米),特大暴雨(大于200毫米)共6个等级。
第六课:《云的观测》1.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阴天。
3.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
层云是指靠近地面形成的扁平状云;积云是指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卷云是指纤细的羽状云。
第七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1.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020秋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附复习要点 《天气》

2020秋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天气第一单元《天气》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5.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6.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7.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8.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9.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10.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3.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4.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17.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8.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9.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天气》PPT课件

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为了自己 的生存,机体内的器官会逐渐适应 外界环境的变化;这种“适应性” 代代遗传下来,形成了一种对外界 环境变化的感知能力。其中,有些 动植物在天气变化之前能表现出特 有的反应,可以预示冷暖或晴雨。
从图上你可以看到哪些天气现象?
晴
阴
多云
雾
小雨
中雨
大雨
雷阵雨
暴雨
小雪
中雪
大雪
暴雪
生物预报
• 牛和羊常常被人相提并论,牛能预测天 气,羊也不例外。大科学家牛顿有一回 听牧羊人说天要下雨,他便表示怀疑, 因为当时天气异常晴朗。可是没出半个 小时,果然下起大雨。牛顿大为惊叹, 便去请教。牧羊人说,羊是一只“活湿 度计”,如果它喜欢躺在屋檐下,天就 要下雨;如果羊在草地上蹦跳,则为晴 天。
月气温变化条形统计图
练习
•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日历。在天气日历中要记录日期和时间、 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 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观察天气在每 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 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作业
小小气象员
范例:天气日历
一 天 的 天 气 并 不 仅 仅 只 有 一 种
活动:今天的天气日历
室外观察天气5分钟,做好记录,完成作业本。
活动提示: 1、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 2、如何区别多云和阴天? 3、贴上多种不同的天气符号。
挑战活动一:
周气象员
挑战活动一:
月气象员
日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
扬沙
沙尘暴
常见的天气现象
城市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
云量
教科版科学四上《天气》全单元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上《天气》全单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天气》这一单元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天气变化的规律、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天气的基本知识,提高对天气变化的认知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天气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深入理解和探究天气变化规律方面,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也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知道天气变化的规律,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天气变化的原因,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明白科学探究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天气变化的规律,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天气变化的规律的探究,天气现象的科学解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单元教学采用讲授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表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天气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谈论近期的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天气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授:讲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介绍天气变化的规律,分析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天气变化的现象,探讨天气变化的原因。
4.分享: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补充。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天气变化的特点,强调天气现象的科学解释。
6.拓展:学生进行课后,了解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天气变化的规律、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内容,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系统化的认知结构。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探究报告、课后等方面。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课件

天气日历: 简化的风速等级 0 1 2 无风(旗子不动) 微风(旗子微动) 大风(旗子展开) 巧妙连线 二级风 四级风 五级风 六级风 七级风 举伞步行艰 微风吹脸面 枝摇飞纸片 带叶小树摇 迎风走不便
这些问题你知道了吗?
1、风向是指( 风吹来 )的方向,如:北风、西风、东南 风、东北风。
2、风向标是 ( 测量风向 )的仪器。
范例:天气日历
一 天 的 天 气 并 不 仅 仅 只 有 一 种
活动:今天的天气日历
室外观察天气5分钟,做好记录,完成作业本。
活动提示: 1、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 2、如何区别多云和阴天? 3、贴上多种不同的天气符号。
挑战活动一:
周气象员
挑战活动一:
月气象员
日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
月气温变化条形统计图
等级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小于 24小时 9.9毫 的降水量 米
10-24.9 毫米
25-49.9 毫米
50-99.9 毫米
100-249.9 毫米
大于250 毫米
60 降水量(毫米) 50 40
30
20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日期(日)
东南风
西南 南 东南 由东南向西北吹的风
小活动
根据旗面飘动的情况辨别风向
北 西 南 东
测量风向: 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确定方位?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风 速 风每秒钟行进多少米
风速测量仪器:风速仪。
风速等级 (风级)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第一单元“天气”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在天气日历中,可以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
5.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6.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通常情况下,一天里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一天最低气温是日出前后7.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顶端相平,不能俯视也不能仰视。
8.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9.气温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还要在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温度的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10.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1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即无风是0级、微风是1级、大风是3级。
13.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4.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们关心天气【探究活动分析】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
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
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室外)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
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
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
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
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养成坚持观察天气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1. 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一、认识天气现象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
(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8.带读提示语。
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晋城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板书设计:1. 我们关心天气云量降水量风温度教学反思:2. 天气日历【探究活动分析】前一课学生已经认识了在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在天气日历中,学生将用改进后的、比较简单明确的天气符号(有时需要用有相关数据的天气符号卡)来记录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并且他们需要自己制作这样的天气符号卡来完成观察记录任务,所以让学生练习画一画天气符号是很必要的。
在降雨量中增加降雨的毫米数的记录,是和后面雨量器的教学相配合。
运用小旗被风吹动情况的符号来记录风量,也是和后面“怎样描述风”的教学活动相配合,并使学生的观察和记录更容易一些。
【制作天气日历(时间/内容)】1.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两周前的天气是什么样的。
除非那一天有特别明显的天气现象发生,否则学生是很难记得清楚的。
2.教师再让学生描述今天的天气,并讨论:我们怎么样才能在两周后仍然记住今天的天气?学生的回答将集中在如何把天气现象记录下来。
3.教师向学生介绍天气日历是跟踪记录天气的好办法,并让学生了解天气日历。
告诉学生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如何观察天气,并将观察到的天气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4.讨论今后的天气记录应怎样进行?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小组轮换,每周指定一个组,每1至2人负责一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并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天气日历上;方法二,每天安排一个同学观察和记录天气,定一份观察记录值日表;方法三,每天安排一个人或一个小组,把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先和全班同学描述,再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并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坚持长期的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并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教学难点】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准备】1.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2.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3.大的天气日历一张4.气温柱形图表一张5.温度计每组一支6.科学记录本和笔【教学活动过程】一、认识一些天气符号1.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
2.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云的种类(次项可以选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
3.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
并提示学生在今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4.可以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
注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
二、制定制作方法、学习记录1. 天气日历可以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完成一个天气日历的记录可能会比较现实。
2.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
因为,从这一次开始,学生将持续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天气情况进行判断。
(此时的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能力还不强,教师应重点对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并作初步的指导。
)3.回到教室后,教师可将“天气日历”贴在黑板上。
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云量?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的小卡片。
请一名同学把小记录卡粘在“天气日历”今天的日期栏内。
4.依次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降雨量、风向、风级?5.出示“温度记录表”,指导学生用填充图(描竖条)的方法记录今天的气温。
6.讨论怎样安排每天的记录任务?明确分配任务的方案,确定每天在什么时间来观察天气。
三、集体交流、小结板书设计:2. 天气日历云量(符号略)降水量(符号略)风(符号略)温度(柱状图略)教学反思:3.温度和气温【探究活动分析】1. 温度计的使用在三年级已经学过。
在前两课中,学生实际上已经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2.每个小组或每个同学都将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中。
3.为了提高学生们测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进行指导: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
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
4.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5.对测量的气温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并指导学生把测得的气温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上。
6.利用收集的数据制成“温度填充图”,分析每天选择同一时间测量气温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养成教育训练点】在对天气气温变化的研究中,养成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习惯。
【教学重点】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1. 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 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1. 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 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 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4. 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 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
6. 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三、气温的测量1. 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2. 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 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 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5. 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3.温度和气温室内:阴凉处阳光下室外:阴凉处阳光下气温:室外、阴凉、通风处教学反思:4. 风向和风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