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出版法律制度问题研究
我国数字出版中的著作权法律制度的完善
E C O N O M I C & T R A D E U P D A T E { 时代经 贸
我 国 数 字 出版 中 的 著 作 权 法 律 制 度 的 完 善
董万程
( 海南大学法学院,海南 口 5 7 0 2 2 8 )
【 关键词 】数字出版 ;作者;著作权;立法
在 当前 数 字 出版 产 业 高 速 发 展 的大 背 景 下 ,著 作权 问题 是 制 约 数字 出版 发 展 的瓶 颈 问题 是 最 复杂 也 最 难 解 决 的 ,笔 者 试 就 数 字 出版 中 著作 权 的主 要 问题 进 行 分析 ,在 总 结 前 人 观 点著 述 基 础 上 ,提 出 自己的见 解 和论 证 。 我 国数 字 出版 的发 展 现状 及其 著作 权 保护 的 必要 性 2 O l 0 年 新 闻 出版 总署 发 布 了 《 关 于加 快 我 国数 字 出版 产 业 发 展 的若 干 意见 》 的文 件 , 明 确 “ 数 字 出版 是 指 利 用 数字 技 术 进 行 内 容 编 辑加 工 ,并 通 过 网 络 传 播 数字 内容 产 品 的 一 种新 型 出版 方 式 ,其 主 要特 征 为 内容 生 产 数 字 化 、 管理 过 程 数 字 化 、产 品形 态 数 字化 和传 播 渠 道 网络 化 ”。 数 字 出版 与 传 统 的 纸 本 出版 相 比 , 没 有 了 纸 本 载体 ,通 过 电脑 、 手 机等 工具 直 接 进 行 阅读 和 使 用 , 更 方便 和 快捷 。 数 字 出 版 产 品形 态 主 要 包 括 电子 图 书 、数 字 报 纸 、数 字 期 刊 、 网 络 原 创文 学 、 网络 教 育 出版物 、 网络 地 图、 数 字 音 乐 、 网 络 动 漫 、 网 络游 戏 、数 据 库 出 版 物 、手 机 出版 物 ( 彩信 、彩 铃 、 手 机 报 纸 、 手机 期 刊 、手 机 小 说 、 手机 游 戏 )等 。数 字 出版 产 品 的 传 播 途径 主要 包 括 有 线 互 联 网 、 无 线通 讯 网 和 卫 星 网络 等 。 目 前 , 数 字 出 版 行 业 已 经 冲 击 了 传 统 出 版 行 业 , 出 版 业 在 不 断 的 向 数 字化 发 展 与转变 。 跟据 《 2 0 1 2 —2 0 1 3 中 国数 字 出版 产 业 年度 报 告 》 统 计数 据 显 示 :2 0 1 2 年 ,我 国数 字 出版 产 业整 体 收 入规 模 为 1 9 3 5 . 4 9 亿 元 。其 中网 络广 告 收入 为 7 5 3 . 1 亿元 ;互 联 网 期 刊 收入 为 l 0 . 8 3 亿元 ; 电 子 书 收 入 为 3l 亿元:网络游戏收入为5 6 9 . 6 亿 元 ;在 线 音 乐 收入 为l 8 . 2 亿 元 ;手 机 出 版 ( 包 括 手 机 音 乐 、 游戏 、 阅读 等 )收入 为 4 8 6 . 5 亿 元 ;数 字 报纸 收 入 约为 1 5 . 9 亿元 ;博客 收 入 约为 4 O 亿元; 网 络动 漫 收 入 约为 1 0 . 3 6 亿 元 。早 在 2 0 0 9 年 ,数字 出版业 的年 产值 已超 过 传 统 出 版 产 业 。 ① 著 作 权 , 又 称 版 权 ,是 指 作 者 及 其 他 著 作 权 人 对 文 学 、艺 术 、科 学 作 品 所 享有 的人 身 权 利 和 财 产权 利 的总 称 。著 作权 保 护 的 目的 是 为 了促 进 公 民 的创 作 积 极 性 、鼓 励 智 力 创 造 、促 进 科 学 文 化 的 发 展 , 而 互联 网 的本 质 是 开 放 与共 享 ,这 无 疑 与 著作 权 保 护 的 目的相矛 盾 。 著 作权 保护 面 临 极 大 挑 战 首 先 是 因为 部 分 网 民缺 乏 尊重 权 利 人 劳 动 成 果 、 自觉抵 制 盗 版 的 意 识 。 另 一方 面 ,版 权 权 利 人 也缺 乏 应 有 的 自我维 权 意 识 。信 息 技 术 的 快速 发 展 让 网 络 侵权 案 件 面 临 取 证 难 、 认 定难 、维 权 成 本 高 等 问 题 ,权 利 人 往 往 对 侵权 行 为 采 取 放 任 或 无 可 奈何 的态 度 。部 分 权 利 人甚 至 默 许 一 些 知 名度 较 高 的 网 站 盗 版 使 用 自 己 的 作 品 , 以 此 提 高 自 身 知 名 度 , 助 长 了 网 络 侵权 行 为 。 现 阶段 ,数 字 出版 的 技 术 手 段 、授 权 模 式 、保 护体 系等 著 作 权 保 护 机 制 尚 未 真 正 建 立 , 还 不 完 善 。 目前 很 多 法 律 法 规 的 条 款 落 后 于 产 业 发 展 , 亟待 修 订 ,对 于 数 字作 品著 作 权 和 数 字 出版 相 关 条 例 的 解 释仍 有 待 完 善 。面 对 这样 的著 作 权 分 散 现 象 , 一 旦 出 现 著作 权 侵权 事 件 ,著 作权 人 很难 维护 自己 的合法 利 益 。 研 究 数 字 出版 的著 作 权 的 保 护 问题 ,是 当前 数 字 出 版产 业 高 速 发 展 的大 背 景 下 ,探 究 新 问题 , 解 决新 出现 的利 益 问题 ,权 衡 保 护 利 益 的 同时 促进 整 个 数 字 产 业 保 持 良性循 环 ,使 数 字 出版 产 业 在 边 发 展 的 同 时寻 求 更 合 理 的 发 展 道路 ,突 破 版 权 问 题 带给 数 字 出版 的 瓶 颈 , 有 利 于 数 字 出 版 行 业 整 体 健 康 的 发 展 。 二 、我 国 数字 出版 中的著 作权 制度 现 状 1 9 9 0 年 ,我 国 正式颁 布 实施 《 著 作权 法 》 ,2 0 0 1 年 重 新修 订 , 明确地 把 “ 信 息 网 络 传 播 权 ” 作 为 一 种 单 独 的 权 利 由权 利 人 享 有 。 新 修订 后 的 《 著作 权法 》对 于 著作 权人 对 其作 品享 有信 息 网络 传播 权 以及 表 演者 、录 音 录像 制作 者对 其表 演 和录 音录 像 制 品享有 向公 众 传播 并 获得 报酬 的 权利 等权 利 都做 出相 关规 定 。另外 ,关 于保护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加强数字出版内容投送平台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加强数字出版内容投送平台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3.12.30•【文号】新出政发[2013]11号•【施行日期】2013.12.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加强数字出版内容投送平台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新出政发[2013]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出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新闻出版主管部门,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教育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步伐,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现就加强数字出版内容投送平台建设和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数字出版内容投送平台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意义1.本意见所称数字出版内容投送平台,是指将出版主体和著作权人拥有的数字出版内容资源进行集成整合,以分销投送数字出版内容为主营或兼营业务的网站、客户端以及其他数字出版内容交易渠道和数字阅读服务体系等网络出版的主要传播载体。
作为数字出版产业链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数字出版内容投送平台是聚合、投送优质数字出版内容的重要枢纽;是贯通内容提供者与消费市场的重要节点;是数字化时代新闻出版企业为读者提供优质、便捷服务的重要渠道。
2.目前,大型出版传媒集团、电信运营商、技术提供商、智能终端生产商以及电子商务企业等纷纷进入数字出版内容传播领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数量众多、规模不等的数字出版内容投送平台,既相互竞争、互为促进,同时也存在缺乏规划、散而不强、管理缺失等问题。
浅谈数字出版的著作权归属问题
般 判断 著作 权 归 属 的基本 原 则有 作 者原 则 、 投 资 者原 则 和
、
数 字著 作权 的产 生及 界定
随 着数 字 技术 的 发展 和 冲击 , 推 动 了传 统著 作 权 法 律 制度 的 演进。 2 0 世纪 7 0 年 代初 期 在数 字技 术 的影 响下 发展 至第 三 阶段 , 以美 国为 首 最先 提 出要 求 把保 护计 算 机 软件 纳 入 著 作权 法 的保 护对象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 以理论 的形式支持美 国的举 动, 而菲 律宾 于 1 9 7 4 年 把计 算 机 软件 正式 写人 著 作 权 法 , 其促 使 数 字 技 术对 传统 著作 权 法 的进 一 步扩 张 , 由此 衍 生新 一 类 在数 字 技术 条件 的 临时 复制权 、 信 息 网络传 播 权等 。我 国 2 0 0 1 年修 订 的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 著作 权法 》 第 1 0条 第 1 款第( 1 2 ) 项规 定 了信 息 网 络传 播 权 , 此后于 2 0 0 6年 7 月 1日生效 的《 信 息 网络 传 播 权 保 护条 例 》 具 体 对 技 术 措施 保 护 及 其 限 制 、 信 息 网络 传 播 权 的保 护 及其 限制 、 网 络服 务 提供 商 的著 作权 责任 三 个数 字 著作 权 法 的 基
2 、 数 字 出版 著 作权 的权 利 归属
一
的 快速 发展 和技 术更 新 加 速 , 尤其 是 出版 产业 与 数 字技 术 、 信 息
网络技 术加 速 融合 . 出现 了以互 联 网 出版 为核 心的 多元化 数 字 出
版 格局 ,许 多作 者对 于 数 字版权 归属 的模糊 引发 一 系列 的 纠纷 , 这 使得 对 数 字 出版版 权 权属 的认 定复 杂化 . 其 内容 和 特征 也 多样 化 。在 现 实 中有人 会 把 数 字版权 和 数 字著 作权 分属 不 同的 内容 , 认 为这 两个概 念 与传 统 的 著作权 和 版权 的 同一性 并非 一 致 . 实际
数字出版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数字出版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字出版行业蓬勃发展,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伴随着数字出版的迅速崛起,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
如何在数字出版领域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数字出版中的知识产权侵权形式多种多样。
未经授权的复制和传播是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网络环境下,数字内容可以被轻易地复制和传播,这使得版权所有者的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例如,一些网站未经许可擅自上传和分享受版权保护的电子书籍、音乐、影视作品等,使得创作者和出版商的经济利益受损。
此外,盗版问题也十分猖獗。
盗版者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数字出版内容,并以低价甚至免费的方式提供给用户,这不仅侵犯了知识产权,还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还有一些侵权行为表现为对作品的修改、改编或翻译未经授权,损害了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声誉。
要保护数字出版中的知识产权,技术手段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数字版权管理(DRM)技术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加密、数字水印等技术,对数字内容进行保护,限制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使用。
例如,电子书籍可以采用加密技术,只有在用户获得合法授权后才能进行阅读。
同时,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技术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用户身份认证系统,确保只有合法用户能够获取和使用数字出版内容。
访问控制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权限,限制其对数字内容的操作,如复制、打印、转发等。
完善法律法规是保护数字出版知识产权的重要保障。
国家和地区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数字出版中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侵权行为的界定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
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提高违法成本,让侵权者望而却步。
行业自律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
数字出版行业的相关企业和组织应当自觉遵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加强对员工的知识产权培训,提高其保护意识。
行业协会可以发挥协调和监督作用,制定行业规范和自律准则,促进企业之间的合法竞争。
数字出版工作制度模板
数字出版工作制度模板一、总则1.1 为了加强数字出版工作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数字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内容策划、编辑加工、技术开发、产品运营、市场营销等。
1.3 数字出版工作应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努力为社会提供丰富、优质、高效的数字出版产品和服务。
二、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2.1 数字出版部门应设立明确的组织结构,包括领导岗位、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和业务岗位等。
2.2 领导岗位负责制定数字出版工作的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协调内外部资源,对数字出版工作的总体质量和效益负责。
2.3 管理岗位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包括内容策划、编辑加工、技术开发、产品运营、市场营销等,对所负责环节的质量和工作效率负责。
2.4 技术岗位负责数字出版产品的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和技术支持,确保产品技术的先进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2.5 业务岗位负责具体业务工作的执行,包括内容采集、编辑审核、产品设计、用户服务等,对业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负责。
三、内容策划与编辑加工3.1 内容策划(1)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策划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的数字出版产品。
(2)组织对策划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包括市场调查、目标用户分析、竞争分析等。
(3)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周期、工作量、人员分工等。
3.2 编辑加工(1)确保数字出版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和时效性。
(2)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对内容进行编辑加工,包括文字润色、校对、图表处理等。
(3)对编辑加工后的内容进行审核,确保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四、技术开发与平台建设4.1 技术开发(1)根据数字出版产品的需求,进行技术研发,确保产品技术的先进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2)对现有技术进行创新和改进,提高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
(3)按照项目实施计划,确保技术开发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4.2 平台建设(1)建设数字出版平台,包括内容管理、产品发布、用户管理等功能。
我国数字版权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探析——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362021年第5期总第383期VIEW ON PUBLISHING我国数字版权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探析——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文/付姝姣数字资源强有力地推动了数字版权的发展,关于数字版权的概念有很多,大致涉及数字化、专有权利、媒体化、多元化等方面,可将其理解为作者及相关人员所拥有的创作成果在传播利用等方面,受到法律保护的,经济及精神权利的总和[1]。
目前,在国家层面,我国逐步建立起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国情的版权保护制度;在学术层面,计算机、出版、法学等学科领域都在研究数字版权的发展及保护问题;在出版行业层面,学者从版权保护技术、立法、贸易等角度展开研究。
由此可见,我国数字版权领域正在蓬勃发展[2]。
笔者检索发现,我国现有研究中关于数字版权的综述文献较少,仅有部分作者借助文献计量软件研究国际数字版权的发展情况[3]及定性研究国内数字版权领域的热点问题[4]。
我国数字版权研究自2000年开始,迄今已发展二十余年,对其研究成果进行量化研究有助于探析该领域的发展沿革及研究现状,结合相关文献可预测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并为学者研究和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本研究的具体步骤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截至2021年1月,篇名检索“数字版权”得到954篇文献;二是将数据导入计量软件SATI、CiteSpace中,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三是结合相关文献得到数字版权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一、文献数量统计与分析本研究借助文献计量软件SATI统计数字版权研究的逐年发文数量(见图1)。
自2000年起,我国步入数字版权领域。
这时期,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出版企业开始关注数字出版,电子书等产品随之出现,伴随而来的还有数字版权的发展。
这时期的研究主题主要是数字版权概念解析及应用研究等。
从2001年开始,该领域呈加速发展趋势,原因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提出、产品在线出版的实行和数字侵权行为的泛滥,内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促使学界研究数字版权保护和技术等内容。
论数字出版法律制度的构建及文化安全
( 二) 协调性 原则
一
方面, 数字 出版法 律法 规的制 定 , 必须 与我 国现行 的法律
制度 相协调 , 与宪法 的精神与 原则保持 统一 , 与 经济 、 科 技等方面
数字 出版 法律制 度 的概念分析 的法律规 定相统 一 。 一方 面, 不 同种类 的数字 出版法 律 、 制度, 其 目前来 说 , 关于 数字 出版法 律法规 制度概 念 的定义为 : 调 节 在调 节方式 、 调节 内容 、 对象等 方面也有 不 同点 , 但必须注 意相互
外, 我国的技术标准、 出版物流标准以及网络出版标准存在很大 各种 问题 , 充分展 现立法 工作 的超前 性 。随着科 学技 术的发 展 、
盲 区 。在互联 网领域 中 , 严重 缺 失中文标准 。与 此 同时, 没有形 网络 信息 的推进 , 各种冲 突 、 矛盾将 会不 断 出现 , 因此 , 立法不 能 成统 一 的数字标 准 。 各 个 出版 商之 间缺乏沟 通交 流 , 造成 了大量 满足于对 现阶段各 种活动 与社会关 系的调 整, 必须 预见数字 出版 的信 息浪 费与荒 置 。 的发展 变化 , 起 指导 作用 。 其 次, 现 有 的法律制 度缺 乏可操 作性 。现存 的法律 制度 , 指 导性 原则 比较多 , 缺 乏具体 的可操 作性 。 还存在 法律 条文 界定不
( 五) 积极 吸收借 鉴
我 国在数 字 出版 法律制 定上 缺乏经 验与 理论 指导 , 因此 , 需
清、 法律 条文模 糊等 问题 , 法律 法规上 的模 糊、 分歧, 给数字 出版 要积极 吸收与 借鉴 国内外 关于该 方面 的先进 理论 、 经验, 尤其 是 实践 带来 了严重 困难 。 在经济全球 化背景 下, 数字 出版的影 响力 、 发展 速度 、 传播能力 会 再次 , 现有 的法律 制度 不健全 。 由于 我 国数 字 出版 业务 起步 更加 强大 , 必 须立足 实际 、 关 于 国际 , 加 强与 国际社 会的接 轨 。 比较 晚 , 但是, 发展 、 增 长速度 比较快 , 不 可避 免的 出现 法律 环境 四、 在文 化安全 角度积 极构建 数字 出版法 律制 度 的滞后性、 混乱性。关于数字出版版权的保护, 还没有进行专门 ( 一) 推动数字化标准体 系的建设力度
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出版模式探讨
现代出版图书情报\2019年第8期 93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出版模式探讨常 钰江苏大学出版社,江苏 镇江 212050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出版的规模越来越大,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传统出版社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也看到了数字出版的机遇和潜力,逐渐向数字出版模式转化。
数字出版是一个全新的产业领域,它的出现引发了国内国外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在市场经济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正确引导下,传统出版社应该结合数字模式,将其有效的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经营中,对二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关键词: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模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G239.2-F文献标识码:A引言数字出版模式将传统出版与计算机技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建立出更加立体的传播出版方式。
同时目前传统出版仍然是很多出版商的主要阵地,在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共同存在的情况下,数字出版给传统出版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引发了传统出版商对于未来发展的前景的忧虑。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市场需求,传统出版进军数字出版已经是必然发展趋势。
1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传统出版社的生存现状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手机网民数量的逐渐增加,数字出版产业的产值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出版业的产值,出版环境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版不再指单纯的印书,纸质出版占比已经越来越小,已经谈了很多年的数字出版愈发壮大,并成为未来发展的主力[1]。
现阶段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出版还处于投入大于产于的阶段,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除了一些网络游戏、科技期刊数据库、个别文学原创网站取得较好的成绩外,传统出版单位向数字化转型仍然处于探索的阶段,只有极少的出版商能够获得利润。
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中遇到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1 数字出版权的归属问题版权保护的是实际内容而不是表面的形式。
现阶段,我国数字版权的意识仍需增强,盗版情况时有发生,原创作者的合理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图书的搜索得不到限制,出版权到底是归原创者所有,还是归出版社所有一直是人们争论和关心的问题[2]。
论我国数字版权的困境、根源及出路
论我国数字版权的困境、根源及出路作者:王喜军来源:《编辑之友》2012年第11期摘要:知识产权文化具有开放、多元和包容的特点,对版权法的实施效果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尽管我国数字版权制度框架渐已成型,但由于封闭式的传统版权文化仍然盛行,数字版权制度所要求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尚未真正形成,文化缺失是当前我国数字版权制度实施中所面临的最大困境。
鉴于此,应通过实施必要的行政措施、制订技术审理、审查标准和引导知识产权文化发展的方向三方面来促进尊重他人版权意识的早日形成以提高我国数字版权的功效。
关键词:数字版权困境根源出路知识产权文化是一种有开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的法律文化,也是一种具有个人本位、自由精神和理性追求的私法文化。
[1]“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是知识产权文化的基本理念。
知识产品流通所附带蕴涵的艺术、文学、电影、音乐和舞蹈等文化意蕴,经由版权法的调整,已打上“知识财产”印记,具有产权文化的色彩并渗透融入到作品创作和作品使用的每一过程中。
对作品创作者而言,产权文化是一种排他、独占意识,意味着一种借此权利而获得应有回报的观念;而对于作品使用者,产权文化则是一种善待、尊重他人智力成果的素养,意味着一种合理使用他人知识创新的风尚。
然而,知识产权文化的发展却始终紧跟技术创新的步伐,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所具有的知识产权意识水平与每一时期的知识产权法律构造密切相关,即各种类型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知识产权文化有着不同的诉求。
一、我国数字版权有效实施的文化困境在解决数字作品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之中,框架式的法律体系已初步确立,然而对法律的尊崇并没有随之提高。
即传统的封闭性版权文化依然占有主导地位,版权意识仍限制在网络服务商,并未在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之间获得进一步固化。
数字版权制度的有效践行遭遇了文化困境:1. 作者版权保护意识不足通过技术措施,作者既能制止违法利用其作品的行为,也可防止对其作品的接触,反映了很强的自我保护能力。
出版法律法规解析考核试卷
A.内容违反法律法规
B.涉及侵权问题
C.传播低俗信息
D.点击量低
14.在出版活动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
A.对出版物进行年龄分级
B.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不适宜的出版物
C.在出版物中添加保护未成年人的内容
D.限制未成年人的出版物购买
15.以下哪些是出版单位在出版过程中应当遵守的社会责任?()
A.国家新闻出版署
B.省级新闻出版局
C.出版单位
D.市级新闻出版局
8.下列哪种情况下,出版物应当撤销?()
A.内容质量不合格
B.印刷质量不合格
C.发行数量未达标
D.作者要求撤销
9.出版单位在出版过程中,对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A.直接删除
B.修改后出版
C.报送有关部门审批
D.保密处理
9.出版单位在发行出版物时,必须确保出版物符合国家的规定和要求。(√)
10.出版物市场秩序监管仅涉及出版物内容的监管。()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我国《出版管理条例》对出版物内容的基本要求,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际出版活动中遵守这些要求。
2.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在法律法规遵守上有何异同?请结合具体条款进行分析。
5.出版物的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内容质量
B.印刷质量
C.设计质量
D.发行质量
6.以下哪些情况下,出版物可以被撤销?()
A.内容违反法律法规
B.印刷质量不合格
C.发行数量未达标
D.作者要求撤销
7.以下哪些属于数字出版物的特点?()
数字出版的发展与问题研究
数字出版的发展与问题研究一、引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出版产业带来了重大的冲击与机遇。
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更新给出版行业带来了数字出版的新可能。
数字出版是指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出版、编辑和传播数字化、网络化的出版物。
数字出版具有高效便捷、传播范围广、节约资源、高附加值等诸多优点。
数字出版发展速度迅猛,许多出版企业纷纷加入数字出版的阵营中。
数字出版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拟从数字出版的定义、发展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数字出版的定义数字出版是指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以数字方式编辑、出版、销售和消费书籍、报刊杂志、音像制品、电子游戏等出版物的活动。
数字出版过程中要实现数字化的整个过程,包括数字化出版物、数字化原料和数字化渠道管理。
三、数字出版的发展状况数字出版在我国近年来快速发展,数字化出版物种类逐渐丰富,包括电子书、数字报刊、数字杂志、数字音频、数字视频等各种类型的数字出版物,数字出版生产、传播方式已成为一种自然习惯。
同时,研究数字出版的技术、资源以及种种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数字出版在我国发展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问题。
例如,数字出版统计信息不够完善,数字出版物价格过高等。
在数字出版渠道上,数字出版产品的销售和推广渠道不够丰富,影响了数字出版的传播效果,数字出版活动的质量水平不够高,数字出版规模、技术、服务和资源仍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同时,在政策支持上,我国在数字出版普及和发展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四、数字出版的问题与解决方案1.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问题数字出版物的无限制复制、传播等转载费用低廉的特点,给出版物的版权保护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版权保护问题一直是制约数字出版发展的瓶颈之一。
解决方案:数字出版行业需要完善版权保护体系,建立监管、执法机制和制度,保护出版物的知识产权,化解版权纠纷,促进数字出版行业的繁荣发展,使数字出版规范化、可控化和可持续发展。
2.数字出版的品质问题随着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买家越来越注重数字出版物的品质,而数字出版物的品质与数字化的质量、创意和设计息息相关。
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出版模式现状与发展探索
广告与品牌研究新闻文化建设 2021.3上新闻文化论坛92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出版模式现状与发展探索肖丽娜摘要:随着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网络数字阅读的迅速兴起,数字新闻出版业浪潮逐渐成为当代新闻出版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传统出版已经逐步走向数字出版的新时代,伴随着现代数字出版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出版物正在不断向现代数字化出版方向快速发展。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数字新闻出版同样仍然面临着突出问题和诸多挑战。
关键词:传统出版;数字出版;现状;问题;发展措施数字出版作为我国出版业的一个大型新兴产业,发展非常迅速,扩张迅速,技术不断创新,产品不断丰富,受到出版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数字文化出版以数字的形式再现和广泛传播了传统文化出版的主要内容,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
数字文化出版已成为我国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
一、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出版模式现状(一)数字出版观念逐步形成随着我国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涉及层面越来越广,数字出版的商业观念逐步形成并被大众广泛接受。
目前从事数字文化出版的传统出版单位走在信息时代的前列,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和支持。
(二)数字化出版物的市场逐步扩大首先,随着现代数字化出版技术的应用面不断扩大,数字出版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追捧,数字出版物的市场增长速度不断提高。
电子书的出版媒体数量不断增加;其次,全国各类数字图书出版服务产业销售收入持续增长;最后,当前的电子图书在网络的有效传播面和应用面不断扩大,电子图书不仅在网络上的有效传播应用比例不断提高,甚至已经席卷了大部分图书读者受众群体。
数字图书和出版物销售形式的日益多样化,也是图书市场扩张的一个重要影响。
互联网、手机等等,都是各种数字图书出版有效的沟通载体,它吸引了大量的图书、各年龄段的受众组织和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方式,已发展成为图书出版单位与读者之间的重要沟通纽带。
(三)政策的保障和扶持数字书籍出版取得迅猛发展的成就,离不开国家出版政策的有力保障和政策支持。
入世十年我国数字出版“走出去”现状及问题研究
入世十年我国数字出版“走出去”现状及问题研究作者:肖洋谢红焰来源:《编辑之友》2012年第10期摘要:入世十年,我国数字出版“走出去”演绎出从科技到人文、产品到资本、欧美到全球的发展轨迹,也暴露出版权纠纷频发、内容与文化水土不服、盈利模式不明晰、体制与观念滞后等突出问题,未来阶段实施数字出版“走出去”的优先策略是政府要加大力度扶持赞助出版产业输出,出版企业要创新数字出版产品形式,集中资本、品牌、人才规模合力出击。
关键词:数字出版“走出去” 文化输出入世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出版产业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弹指十年间,出版“走出去”成效显著,从2001年图书版权贸易输出与引进比例1∶13的差距缩小到2010年的1∶3,中国图书在海外的市场影响力逐年提升。
入世十年是中国出版业践行文化“走出去”的成长阶段,也是出版业历经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时期,数字出版一跃成为出版领域一颗闪耀的新星。
一、数字出版“走出去”的十年轨迹我国数字出版的相关研究始于2000年,赖茂生发表于《中国电子出版》2000年第2期的《从电子出版到数字出版》一文在思考我国电子出版业前景时提到数字出版这一概念。
追溯起来,我国数字出版“走出去”早期的表现形态恰恰是由学术“走出去”和网络数据库技术联袂演绎。
1996年5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国建网走向世界活动拉开帷幕。
[1](一)内容的嬗变轨迹:从科技到人文。
早期的数字出版“走出去”浪潮由科技期刊数据库掀起,是伴随着学术走向世界的。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凭借资源完整等优势已连续16年出口美国、德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Springer等大型出版集团建立了国际合作,建构了资源深度整合的国际化数字出版平台。
“科学无国界”,以学术科技为内容的出版物受民族文化差异性影响表现出的认知偏差要小得多。
另一方面,外国人对中国美食、风水、建筑、武术等文化的景仰和痴迷,催生一批相关题材的数字出版物“走出去”,以精美、易懂的图片、影像的数字形式引导外国读者认识中国文化,探求东方的文明。
试析出版行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与对策
试析出版行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与对策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出版行业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面不断创新和发展。
然而,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版权保护、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挑战也日益增加,因此,出版行业内部控制面临很大的压力与挑战。
一、存在的不足1.信息安全风险较大。
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出版企业的文献资料、财务数据等重要信息都已数字化存储;但同时也面临着黑客攻击、病毒传播、泄密等信息安全风险。
2.版权未能得到有效保护。
出版行业的核心资源是版权,出版物的合法权利对出版企业的存续与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版权交易、审查、申报等环节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版权未能得到有效保护。
3.财务管理薄弱。
出版行业以版权租赁、图书销售等为主要收入来源。
但是,出版行业和实体书店由于营业额下滑,成本上升和货款周期长等因素的影响也导致财务管理薄弱,容易造成资金积压和经济损失。
二、对策建议1.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出版企业应完善安全策略、加强网络防火墙、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同时,加强信息保密制度宣传、检查和执法,对信息泄露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和处理。
2.完善版权保护机制。
出版企业应加强市场研究和版权培训、建立良好的版权贸易模式和法律保护体系。
同时,提高版权审评力度、加强版权备案和维权机制,有效维护出版物的版权。
3.加强财务管理。
出版行业应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现金管理、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效率。
同时,建立合理的会计制度和财务报表制度,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提高财务透明度和管理效率。
需要从财务角度规范企业行为,提高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出版行业内部控制存在不足,但可以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提高意识等措施,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种风险,实现行业健康发展。
信息时代下数字出版侵权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
广告与品牌研究新闻文化建设 2021.2上新闻文化论坛64信息时代下数字出版侵权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黄 山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不断发展,数字侵权问题也受到了国家和民众的高度重视,而严重的侵权对于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分析了基于信息时代下的数字出版侵权问题的特征和表现,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方式,旨在为我国现代化的数字出版侵权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信息时代;数字出版;侵权分析;解决对策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建设。
而我国现代人群的阅读以及观影已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作品或者电视,数字化的各种作品受到了民众的欢迎。
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出版应运而生。
数字出版是在现代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数字化新型出版模式,与传统的纸质出版不同,数字出版的传播速度更快,并且信息的传播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
随着近年来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兴媒体极大地抢占了社会市场份额,而数字出版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势头极为迅猛。
在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下,我国整体的数字出版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同时,随着近年来媒体融合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信息化的发展对于数字出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其中最大的问题——版权问题,成为了数字出版发展的一个重大阻碍。
一、我国目前数字出版面临的现状以及侵权问题(一)我国数字出版以及版权保护随着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化时代网络盈利模式的逐渐成熟,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而在《2019-202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中发现,2019年国内数字出版社产业整体收入规格为9881.43亿元,较上年增长17.65%,说明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成绩显著,已经成为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而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方面,我国的相关版权管理部门为了保障出版者的利益,不断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更新和完善,尽可能保持我国的网络环境良好,使数字版权得到有效的保障。
数字出版政策与监管考核试卷
D.不得向未成年人推荐成人内容
10.以下哪个不属于数字出版物的分类?()
A.电子书
B.数字期刊
C.网络游戏
D.电视剧
11.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
A.政策扶持
B.技术创新
C.市场需求
D. A和B
12.数字出版物的质量管理主要依靠哪方面的力量?()
A.政府监管
C.教育机构课堂教学
D.未经授权的网络传播
11.数字出版物的版权保护体系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法律法规
B.技术措施
C.版权集体管理
D.国际合作
12.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数字出版物被监管机构处罚?()
A.内容违反法律法规
B.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作品
C.质量不符合标准
D.价格垄断
13.数字出版产业的价值链主要包括以下哪些环节?()
数字出版政策与监管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规模不断扩大
B.产业结构优化
C.国际竞争力提升
D.代替传统出版物
(以下为答题纸,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切勿在试题上作答。)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字出版物的优势包括以下哪些?()
A.便于携带
B.更新快速
B.行业自律
数字出版工作制度范本
数字出版工作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数字出版工作,提高出版物质量,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数字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数字出版工作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坚守社会责任,注重内容质量,推动技术创新,提升用户体验,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
第三条数字出版工作应遵循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加强内部管理,确保信息安全,保护作者、编辑、出版者和读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数字出版工作者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出版观念。
二、数字出版内容管理第五条数字出版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不得含有反动、色情、暴力等违法和不良信息。
第六条数字出版内容应尊重历史事实,保持客观真实,不得歪曲、篡改历史,不得散布虚假信息。
第七条数字出版内容应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邻接权等合法权益。
出版者在获取内容授权时,应与作者或其他权利人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八条数字出版内容应经过严格审核,确保质量。
出版单位应设立内容审核机构,对出版物进行审查,确保出版物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数字出版技术管理第九条数字出版单位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出版效率和质量。
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
第十条数字出版单位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出版数据的安全和稳定。
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数据泄露、损毁和篡改。
第十一条数字出版单位应加强版权管理,采用技术手段防止盗版和侵权行为。
应与技术提供商、平台运营商等合作,共同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四、数字出版市场营销与管理第十二条数字出版单位应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出版物的市场竞争力。
第十三条数字出版单位应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出版物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应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和推广出版物,扩大市场影响力。
从《费晓雾的奇幻天空》数字版权纠纷谈数字出版著作权法律保护问题
从《费晓雾的奇幻天空》数字版权纠纷谈数字出版著作权法律
保护问题
魏佳;李慧
【期刊名称】《出版广角》
【年(卷),期】2022()10
【摘要】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产业蓬勃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出版模式的变革及传播方式的演化给我国数字出版著作权法律保护带来诸多挑战。
文章对《费晓雾的奇幻天空》数字版权案件进行分析,针对我国数字出版著作权法律保护目前仍存在的数字出版侵权维权难度大,数字出版版权授权不规范,数字出版版权交易合同不完善,数字出版准入许可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给出相应建议。
【总页数】4页(P88-91)
【作者】魏佳;李慧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3.4
【相关文献】
1.数字出版的著作权法律保护难题与解困途径
2.论出版权之剥夺对著作权的影响--以侵犯周作人散文作品著作权纠纷案为例
3.谷歌数字图书馆引发版权纠纷网络时代如何保护著作权
4.小议数字化时代图书版权纠纷——图书数字化也要经过出版
者的许可5.日本对电子书著作权的立法保护评述——以在著作权制度中设立数字出版权为切入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数字出版法律制度问题研究作者:郑贺秀来源:《法制博览》2016年第12期摘要: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猛,而与之相对应的数字出版法律制度却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数字版权制度还不完善,相应的法规不具备可操作性,没有对数字化标准进行统一等问题。
本文通过对数字版权法律制度的现状进行陈述,找到数字出版法律制度的问题,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完善数字出版法律制度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数字化产业;法律制度;技术保护措施中图分类号:G239.2;D92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35-0027-02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推进,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越来越强劲。
很多专门从事出版的跨国集团都在逐渐转型为数字化出版集团,例如美国维亚康姆、汤姆森公司、爱思唯尔等出版集团,他们成功转型为数字化出版后,获取了巨大的收益。
我国的出版产业逐渐与数字技术、信息网络技术进行融合,当前也形成了新的数字化出版产业形态,拓展了出版业的发展空间。
对于这样一个新的产业行业,有完善的数字出版的法律制度的保障,对于数字出版产业的行业环境、稳健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规范和保障作用。
由此,对于我国数字出版的法律制度的研究意义重大。
一、我国数字出版法律制度现状近年来,我国新兴数字出版行业出版产品逐渐丰富,而数字出版技术也日趋成熟,在创新的交易模式下,当前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的收入规模大大超越了传统出版方式。
虽然我国的数字出版起步比发达国家较晚,然而在国内的发展势头良好,主要表现出以下情况: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化产业的发展,早在2010年就发布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1号文件,即《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信息技术高新技术的新兴数字出版产业,并提出了数字出版的政策保障措施。
2014年,我国的数字出版转型升级项目获得中央文资办支持的达到了77个,而获取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高达6.27亿元,而2015年,国家财政部继续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发布了《关于申报2015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持续支持数字化产业的发展。
数字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不断出现新业态、新终端。
数字出版产业的基础是数字技术,是实现媒体转换的技术手段。
传统的模拟技术难以进行不同信号之间的交互转换,使得转换出来的信息处于平面的抽象符号中,与传统纸质出版方式类似。
然而自从数字技术的应用后,将信息与信息之间的交互性激活,提高了信息转换质量,保持了信息内容与形式的同一性,并且还增加了信息内容提供量,为交互式个性化服务提供可能。
我国的数字出版法律制度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在逐渐地完善和健全。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之后,人们的数字版权保护意识就逐渐增强,新闻出版总署更是加大了对数字产业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三个《意见》支持数字出版产业的规范发展。
虽然这些规范性文件的颁布促进了数字出版产业的规范化发展,但对于完善数字出版产业来说,在法律制度的完善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我国数字出版现有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一)数字版权制度不健全版权问题是影响数字出版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在数字版权保护相关方面的法律发挥还相对不健全,导致了较多的产权纠纷问题。
数字版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是依据传统的《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并没有设计专门的法律。
并且缺乏相应的技术保护措施。
我国在著作权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著作权方面的法律对技术保护措施设置了某些规定,但是基本都属于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实施性,没有阐明具体的保护方式且相应的条款也没有具体说明。
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海量信息的传输成为了现实,而海量数据的传输也对当前的数字版权提出严峻的挑战。
(二)现有法律制度可操作性不强我国在数字出版相关方面的法律普遍存在着原则性较强而实践性不佳的现象。
比如数字版权中所阐述的“避风港”规则。
如果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侵权是可以豁免的,但是如何判断是否提前知情,缺乏可操作性。
很多网站还发布许多未经授权的影视资源,用于对主动审核的责任进行逃避。
在网络数传书作品中出现了一些违法扩大作品使用范围的情况,在很多情况下数字版权侵权的发生地与被侵权者不是处于同一区域。
司法机关利用当前的技术难以确定到底是谁侵权,但是可以比较容易确定侵权所在地,但是确切的查询实践起来非常的困难。
(三)缺乏统一的数字化标准如果要实现数字出版产业化的发展那么必须要推进数字出版产业的标准化。
如果要推进数字出版业的发展规模,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出版标准。
目前我国在数字出版领域中的出版物的标识标准、信息、字符集、以及词表分类等标准还相对较为欠缺。
行业标准以及基础性概念的缺乏,使得数字出版业的出版质量堪忧,比如常见的错别字以及语病等。
我国在数字出版产业方面的技术标准主要涉及元数据标准以及编码标准和作品格式标准等以及网络出版和出版物流标准方面也处于未经可行性研究的阶段。
当前的数字出版服务产业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和优化,使得数字出版商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这极大的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这与当前所倡导的节能减排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需要整合和改进。
(四)其他问题1.数字出版准入许可制度还未建立我国数字出版业缺乏准入的统一标准,很多没有通过授权的数字内容生产和制造企业趁机浑水摸鱼,这大大违背了我国出版管理的相关制度,也难以保障权利人的相关权益的保护,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创作造成不良的影响;另外准入制度的缺失使得国外的数字出版商非常容易进入到我国市场,会对我国传统的文化形成很大的冲击。
通过对数字版权准入制度进行完善,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2.数字出版物权利管理信息立法缺失在数字出版环境下由于各种权利信息处于数字形式,是非常容易被篡改的。
为了有效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需要在立法方面完善对数字版权所有者的权益保护。
美国的相关数字版权法就对数字出版物版权的权利管理进行了十分明确的规定,包括数字产品的作者、联系方式、授权方式、权利有效期等,将权利人标示了出来,便于用户联系到作者得到使用许可,此外还可以对用户使用的情况进行监控,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而我国数字出版物权利信息相关方面的规定则明显的缺失,出版物权利信息管理的内容和措施。
3.数字出版资源的长期保存制度缺失数字出版物不仅能够保存我国的传统文化还能够传承这些文化,但是数字资源当前缺乏长期的数据保存的制度。
由于数字资源具有数量大、易改动和跨时空等特点,对于数字资源的保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
为了有效地保存国家的文化遗产,很多国家都对原有的法律进行了修改或者专门立法,将不同类型的数字出版物纳入到国家数字资源缴存制度中来。
但是当前各国还没有明确立法来规定数字出版资源的保存制度。
我国在电子出版物也有相应的缴存制度,但是对于在线资料的保运却没有相关法律的规定。
三、完善数字出版法律制度的建议和对策(一)数字出版基本法律制度的完善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出版产业,我国的《著作权法》中没有对数字出版行为的规制条款,所以,需要通过多个出版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法规的完善,从而规制数字出版行为,用法律条文形式规定出数字出版物在作品属性、保护方式,并出台一部专门针对数字出版的法律,明确界定数字出版行为的含义、权利人的权利范围等一系列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的法律中就没有对多媒体的法律属性进行明确的界定,导致了其著作权的争议问题,对于“数字出版物”的属性也须要在法律条文中进行明确,通过明确的应属的范畴界定,能够便于维护数字出版作品的著作权进行保护。
对于“数字出版者”的权利也须要在专门的法律条文中进行明晰,因为数字出版者就是传播数字内容主体,包括了传统出版商、技术提供商以及平台供应商,他们都对在数字内容的形成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传播者的邻接权制度中,没有保护数字出版者的条款,就说是传统出版者的法律保护也不完善,只有一个对出版者的版式设计专有使用权的保护。
由此,须要扩大数字出版者的权利范围,第一为复合出版权,禁止其他主体用数字出版物蓝本去制作生成另外的数字格式出版物;第二,数字出版者可以有禁止他人提取数字出版物中的核心素材或者是全部素材内容运用再现到其它出版物中的权利;第三,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其他人不得复制数字出版物的全部或核心部分内容,数字出版人有权禁止。
(二)数字版权法律制度的完善对数字版权法律制度进行完善,需要有对应的技术保护措施制度,从技术措施的投入运行来保障数字出版的有序运行。
对于网络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可以采取络技术手段措施进行防范,这在美国就实施了这样的技术措施。
美国DMCA就对版权人的保护采取了具体的技术措施,他人不得破解或破坏版权人设置的控制他人访问自己作品的技术措施,也在DMCA中界定了“规避技术措施”的内容。
对数字内容作品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授权许可、版权代理、版权认证的制度,适当保护数字版权,平衡版权利益。
(三)明确有关数字出版的法律条文对于数字出版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应该局限于原则性的阐述,还需要对相关的法律条文进行具体化和细化,增强法律条款的可操作性。
要对我国著作权法中的技术措施以及违法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处罚的具体举措进行相关的规定,比如有效的技术措施以及破坏技术措施的侵权的具体形式,而不应当像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中所阐述的那样。
由于数字出版行业属于内容产业,要在所生产的内容出现之前,通过法律制度清楚哪些来确定所生产内容的合法性,指出可以出现的出版行为,尽量避免模糊的表达方式。
对于模糊的表达的法律条文,极有可能被一些不规范的企业钻空子,进而扰乱市场影响整个数字出版产业发展。
(四)加快数字化标准建设只有具备统一化的数字标准,才能确保数字资源传输的流畅以及数字出版市场的规范化建设。
在数字出版规范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点:积极的研究和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模式和标准。
通过内化转化为我国数字出版行业的标准不仅有利于我国数字出版标准的建立也有利于和国际数字出版标准进行接轨。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协调各个部门做好数字出版行业标准化的工作,明确各个部门在数字出版行业标准制定过程中的职责。
并且要积极地与企业和相关方面的专家进行合作和沟通,充分结合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立法,在数字出版物的生产、流通以及版权保护等环节建立统一的切实可实践的标准,为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综述,我国的数字出版发展前景良好,发展速度非常快,形成了新业态、新终端,数字出版产品在不断的创新,为了保证数字出版有一个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环境,必须借鉴国外数字出版产权的法律保护措施,从而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数字出版法律制度,规范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叶黎沼.我国数字出版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2]黄先蓉,刘菡.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需求与制度、模式创新[J].中国编辑,2011(01).[3]张阿源.对于“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问题的文献述评[J].新闻传播,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