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合集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中 图分 类 号 :G 6 2 2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章编号:1 0 0 2 - 7 6 6 1( 2 0 1 3 )3 5 - 1 7 5 - 0 1
语文教学 中注重情感教学 ,用 自己浓烈 的情感感染学 生, 引起他们情感 的共鸣 ,激发起学 生高 昂的学 习情绪 ,来获取教 学的最佳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 语文教 学本质 上来说就是语 言的 三、 寄情于 景 ,寓理于 事 在情景创设 中获得情感 。“ 一切景语皆情语 ” ,语文教材 中
朗士 的心情和感受 ,从而激起学生心里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 感
使学 生在美 妙 的乐 曲声 中 自然进 入对课文 的学 习。如讲 小说
故乡 时, 教师先让学 生闭上 眼睛, 再 用富有感染力 的语 调 ,
有节奏地 朗读 “ 深蓝 的天 空中挂着一 轮金 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
边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 际的碧绿 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 岁的少年 ,项戴银 圈,手捏一柄钢叉 ,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 。 那猹却将身一扭 ,反从他 的胯下逃走 了 。 ”学生脑海 中出现一
长街送总理的行列 ,沿着文情的轨迹阅读课文 ,体验 了沉痛哀

情景 创设 ,激发学生兴 趣
“ 兴 趣是最好 的老 师” ,可见 学生学 习的注意和 兴趣 的持
久是 影响教 学质量 的重 要因素。所 以教师在让学 生接触课文之 前 ,可 以以情感为切 入 口进行教 学。教 师可用模 型、标 本、图
们也要做一朵洁 白无暇 的小梨花 。 ” 教师顺势进行点拨 : “ 是啊 , 我们也做一朵洁 白的小梨花 。 也 许你们还会在今天 晚上做一个
二 、走进文 本,体察情感 著 名语 文教育家刘 国正 说 :“ 语文教学 要让 学生掌握语文

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方面要从自己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多渠道多角度的创设教学情境,全方位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另一方面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回,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

1 钻研教材,抓住情感的触发点激发学生情感初中语文教材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起着启蒙学生精神良知的作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十分注意把课文中那些富含情感的语句找出来,深入悟读,让学生体情揣意,发挥想象,感悟作品的人文价值,体验人类的情感因素,从而获得更高和更强烈的审美和情感。

例如,著名诗人藏克家的《有的人》一诗中有这样几句话:“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这几句话写两种不同阶级的人对人民截然不同的态度。

其中“骑”和“俯”这两个动词用的十分生动、形象、准确。

“骑”这个典型动作再加上“我多伟大”这个典型语言,二者连结起来,就非常形象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的残暴无耻;“俯”这个典型动作再加上“给人民当牛马”这个贴切的比喻,准确生动地刻画了鲁迅先生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形象。

两种人对人民态度不同,而人民对这两种人的态度也很鲜明,一个“摔垮”一个“记住”。

通过对比研析,学生内心的情感自然被触发起来,是非自明:为人民作出贡献的人,将永远值得并得到尊重,骑在人民头上的人将是遗臭万年。

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2 精确抓住“着力点”,激发学生想象之意2.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需要教师创设生动、形象、恰当的情境,唤起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想象。

如笔者在上《孔乙己》这一课时,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鼓励每组充分发挥想象创作课本剧,然后进行表演比赛,看看哪组演得最好,让学生完全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演绎出全新的“现代”孔乙己。

2.2 赏词析句,激发学生体验。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品评,可以让学生体验作品流露出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

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

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

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中学其他学科所难以企及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情感教育呢?我认为进行情感教育,应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 什么是情感1.1情感是人的一种内心的体验。

情感随生命的诞生而诞生,人们很小就会显示出对一些东西的好恶之情,说明情感是人类最原始、最深层的东西,是最核心的。

它不仅体现一个人在认知过程中的好恶,还是提高认知效率强有力的手段,在认知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情感的调控、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和个性和谐的发展,而且在经过自身的体验学习、创造后,把自我融入认识过程,完善情感观。

1.2情感最重要的获取方式是后天的教育,也就是说,人们不但可以发现情感、控制情感,而且还可以丰富、完善情感。

因为情感获取的方式有:从父母那里获得熏陶;在社会中得到历练;学校教育中知识的滋养等。

1.3情感式人对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

情感是在具体的场景中或氛围中对人们对刺激的反应,甚至是深化、升华,这是情感的情境性的特征。

2 在教学内容上渗透和体现情感教育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理解和接受事物的心理尚未成熟,还不能看透社会的本质,往往凭借主观直觉进行好恶评判。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将抽象的道理化为具体的情感体验,从而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和崇尚美的追求。

在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我认为最主要是要做到以下两点:2.1是用好教材。

教材不仅向学生提供知识信息,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

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人生之美等。

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名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

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把握文中奔腾的情感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的感情脉搏。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处不在 。 因此 , 在语文课 上教师可利用图片、 灯、 幻 录音等形成创设 一
种生动 感人的教学情境 , 使学 生为之感动 , 产生共鸣 , 而激励他们 从 快速进入语文 的情感世界 中。 如教陆蠡的《 囚绿记 》 之前, 师可 以在 教 多媒体 中播放一段关于绿色的片段 , 再配之以音 乐 , 让学生进入生机 勃勃。 郁郁葱 葱的一片绿 的世 界 , 从而激发起 学生对绿 的喜 爱之情 , 使他们能够更深一步地体会到 当时作者的心情。 再如 , 讲鲁迅先生 的
3 家 长 评 价 .
学生进 一步 的理 解文章 , 而且还 有利于学 生情感 的发展 , 收到教学
的最佳 效果 。
培 养学生 高尚 的道 德情操 和健 康 的审美情趣 . 语 文新课程 是 标准 的新理念之 一。教 学中语文 教师尽可 能的挖掘 作品 中蕴 藏的 人类最 丰富 、 细腻的情 感 , 最 使语 文课 堂成 为激发情感 、 富情感 、 丰 释放情 感和完善 情感 的场所 . 让我 们大家 为之努力奋 斗吧 l
学生产 生强 烈的求知欲 。 这样 学生 阅读 课文 的热情就会 大增。 如教
时黑暗 的社会现实 。 了解人民的麻木愚昧。这样 , 学生会更深刻地理
解每个人物的语言 、 动作以及他们的内心 世界 . 而能够激发起学生 从
学《 装在 套子里 的人 》林 教头 风 雪山神庙 》 阿 Q正 传》 《 《 这类 课 文
高分析 问题 、 决问题 的能 力 , 解 真正做 到“ 语不 达意誓 不休” 。
2 师 生共 同 评 价 .
体 的文章 。如 以“ 菊花 ” 为例 , 写成 说 明文 , 绍菊 花 的种类 、 可 介 特
点、 生长过程 ; 以写成一般 的记叙文 , 可 描写菊花 的色 、 、 , 香 味 赞美 菊花 的美 ; 以写成 观察 日记 , 可 记录 菊花 生长过 程 中的 变化 ; 可 也 以也威 游记 . 下观 赏菊花 过程 中 的所 见 、 闻、 想 、 感 ; 记 所 所 所 还可 以写威 以物 喻人的 散文 , 赞美 像菊花 那样不畏风 霜 、 怕严寒 具有 不

谈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因素的激发

谈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因素的激发

往往音韵和谐, 琅琅上 口。 教师在朗读教学 中, 除要求学生读 出
节奏, 注重声调和音量外, 还要 满怀感情地读, 出文 句中蕴含 读
激发情感共鸣需 要营造动情 之“ 场”。这里 的“ , 的 场”指
是 良好的课 堂氛 围。在这种氛围下 ,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和顾 虑, 心情舒畅 自由 , 能高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和情感沟通。 师生、 生生与课文作者共处于这个“ 之 中 , 场” 和谐互动 , 共同成长。

共鸣。
二 、 教师 深 情 朗读 升 华 学 生 情 感
我们欣赏优美的音乐 , 能够 陶冶性情, 愉悦身心。教师就 是音乐家 , 学生听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 , 自然能引起审美情感 的共鸣 , 从而忘却 自我 , 自觉融人到作 品的意境中去。因为作 者通过语言文字把 自己的情感 凝结在作品中 ,我们在学习时 就要通过语言文字这一媒介来理解作者的情 感 ,进而转化为 自己的情感。 特别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 都倾注了作者强烈的思
我们知道 “ 言为心声 ” “ 歌缘情而发” 每一篇文章都是 ,诗 ,
作 者情 感 的流 露 。 篇文 章 就 像 一 个 窗 口, 一 通过 它 可 以洞察 世
态万象。 因此把握一篇文章 的思想感情 是上好一堂课 的关键。 教师要钻研教材 , 用心灵去感受作家的情感 , 形成 自己独特的 感悟和体验 , 要先真正感动 自己, 才能感动学生 。
其境, 了愉悦的情感, 产生 越读越有劲, 这样有利于教学任务的
完成 。
呢? 选在高潮处。 高潮是叙事性作品中基本矛盾冲突发展到最
紧张、 最尖 锐的阶段 , 也是人物情感和性格表现得最淋漓尽致
之时 , 因此 , 把动情之点选在作品 的高潮处 , 能激起学 生情 最 感 的波澜 。 如教朱 自清先生的《 背影》 一课 , 高潮处就在望父买 橘一段 , 让学生反复 朗读体验父子情深 , 进而让他们去感 受 自

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激发论文

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激发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情感是语文教学的艺术之魂,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没有情感的融入,课堂教学将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机和乐趣。

因此,激发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就成为弘扬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个重要内容。

那么,到底该如何激发语文教学中的情感?首先,教师要“沉入”课文,“进入”角色,自身进行深入的情感体验,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激发出自身的情感潜势,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推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教育。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感情修养,对教学倾注深厚的情感。

第斯多惠曾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

”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首先就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

教师将备课时体验到的情感熔铸于教学之中,用热情、激情、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掀动其情感的涟漪,令学生置身于充满浓烈气氛的情境中,从而受到感染。

其次,教师要在自身阅读体验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课文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以打动学生。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同样注重了情感教学,教学效果却各不相同呢?为什么一篇文质兼备,包含名家深情厚意的佳作,学生阅读时却毫无情感?为什么教师在讲台上声情并茂,讲台下的学生却无动于衷?这恐怕主要是由于作者的思想意识总是被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作者的生活背景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那么如何跨越这种思想观念的反差,选准动情点,使学生在心服口服中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这便成为一个语文界应该重视的问题。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深入挖掘教材蕴涵的情感的基础上,选准动情点,帮助学生构建课文与生活的桥梁,使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勾联起来,以打动学生,激起学生之情,使作品与学生的心发生共鸣共振,这往往是使学生感动的关键所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生独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激发

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激发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文坛巨匠郭沫若为情而造文,文学大师巴金靠感情动笔。

曹禺在谈到创作《日出》时说:在情绪的爆发当中,我曾经摔碎了许多可纪念的东西。

……那些取诸于名家名篇被选作语文教材的典范,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从而奠定了文学作品所特有的感情基调。

语文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激发学生的情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开门见山,激活情感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影像、幻灯、录音、视频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发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

如在朱自清《春》的教学中,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视频,使学生仿佛闻到桃花、杏花、梨花的香气,脑际映入那火焰的炽烈气氛,彩霞的轻柔艳丽,冬雪的高洁纯净,从而体悟春的一切。

那么,不难想象,学生的情感一定会情不自禁的进入那风和日丽、百花争艳的春天。

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进入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全身心地动用自己的视觉、嗅觉、听觉、想像,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以此来激活思维、激发情感。

二、巧设悬念,激发情感古人云:疑者,思之始,学之端也。

切中学生的疑惑之点,设置悬念,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和主动探索的欲望,为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创造机会,可让学生保持长久的浓厚学习兴趣。

教师分析课文时,在关键处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

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

如《背影》一课中,作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可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

跟着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人最富于表情部位应该是面部,应着力于面部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这是文学作品惯有的手法;而《背影》中,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教师引导学生逐步领悟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窘境颓唐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

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摘要: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加强情感教育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要求,并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之上加强对能力和情感的培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情感发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感教育;充分激发;有效策略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发育程度较低,品性淳朴善良,是各种情感形成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情感方面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并且经过诸多教育实践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情感被激发的情况之下对于新鲜事物和知识的接受程度要更高,积极性也较高。

同时,语文又是一门对学生情感发育有着良好教育作用的学科,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门学科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育。

我国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名家名作居多,文采华美,内容丰富,字里行间包含真理,令人深思,情感内容也极为丰富。

学生对于这些文章的学习需要融入文章之中,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和写作意图,这样学生的情感才能够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一份情感体验和心灵上的触动,并将这些感受反映到自己的学习过程之中,促进自己对于教材知识内容的掌握以及潜在能力的开发。

一、以心换心,以文章情境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内容中,诸多的名家作品所包含的意境是非常优美的,而对于这些文章的学习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文章的表面,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教育,要让学生进入到作者创造的情境之中,让学生用心灵去感悟而不是用眼睛去观察,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进入角色,与名家大师做心灵上的沟通,通过这样,学生的情感能够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

二、提炼教材精华,触动学生心灵教材内容不但意境深邃,同时意义也非常深刻,对于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也是非常显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深度挖掘文章思想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之外,还要大力宣扬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精华以及教育的意义,以这种深刻的思想内容来触动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去主动探寻自己心灵深处的情感。

论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

论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

论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摘要: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个人需要的体验,在语文教学,学生情感的激发是以课堂为主舞台,通过教师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培养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道德情操;或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明辨善恶的能力等积极情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激发教学策略语文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的互动活动,同时,也是特定意义上的特殊人际交往,既在进行知识传授,又在进行情感交流。

因此,适时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精心选择课堂情感的触发点,激发学生喜爱之心1、多样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恰当又精彩的新课切入,可以立即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把学生引领到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中去。

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只要是能调节学生情绪,引领学生进入到特定的课堂情境中去,只要是能起到并达到预定目标的就是好的、切实可行的导入。

新课导入可以是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也可以是与文本有联系的话语,创设的新课导入要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让学生迫不及待进入意境,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2、贴近文本,激发学生共鸣课堂教学伊始,教师应贴近文本,适时进行导入。

如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笔者就用多媒体先放一段济南冬天的录像,让学生初步了解文本所描写的情境,激起学生对济南的冬天的共鸣之情。

然后,笔者讲道:“一年四季,风骚轮回,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秀丽,秋有秋的韵味,而冬呢?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

”自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去诠释心中的冬,今天让我们共同步入著名作家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济南冬韵”。

3、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热情教无定法,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一下课文的具体情节,但要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如何延续。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蕴含着丰富的语言艺术,还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古诗词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情感素养。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有效进行情感教育。

一、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1. 创设情境,感受情感: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古诗词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

例如,在学习李白的《静夜思》时,可以在教室里营造安静、温馨的氛围,甚至播放柔和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体会诗人思乡的情感。

2. 多感官体验,丰富感受: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多感官体验,增强学生对诗词情感的理解。

例如,学习《春晓》时,可以播放春天的鸟鸣声和春景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

二、引导学生的情感表达1. 朗读抒情,感受韵律:朗读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诗词的节奏和韵律,从而激发情感共鸣。

教师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词,注重语调、重音和节奏的把握。

2. 创作与仿写,抒发情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仿写或创作,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词中。

例如,在学习杜甫的《绝句》后,可以让学生仿写一首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或亲人朋友的情感的诗歌。

三、连接生活,深化情感体验1. 结合生活实际,体验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古诗词中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情感体验。

例如,在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与亲人分别的情景,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诗中的思念之情。

2. 实践活动,体验情感: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如古诗词朗诵会、诗歌创作比赛、诗词书法展示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表达情感。

例如,在秋季组织一次登高活动,体验杜牧《秋夕》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

四、总结通过以上方法,教师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能够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在欣赏古诗词艺术之美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情感素养。

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

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

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现实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教师往往以学科为本位,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只注意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因此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感悟文本语句中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作品的优秀情感,从语言文字入手,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挖掘文本内在的思想性,体会文中所蕴涵的深意,把文本的思想精华所在牢牢抓住,启发学生进行深思,从而引导学生情感朝着健康、高尚的方向发展。

例如《背影》中描写年迈肥胖的父亲,迈着艰难的步履,不辞辛劳爬过地铁为儿子买橘子的情景,父亲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不要紧的,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把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担心、不舍等情感,都含蓄地在言行中表达出来,在平淡的话语中隐藏着不平静的心情。

再比如教《孔乙己》,只读出封建科举制度的吃人本质显然是不够的,这样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个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的抽象的结论。

所以,教师要在课文语句中所蕴含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感、距离感,以及强者对弱者的肆意捉弄和欺凌等情感因素上多做文章,以唤起并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怜悯心和仁爱心。

二、在情景创设中获得情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为文学作品,情感无处不在。

而学生的或欢乐、或悲伤、或崇敬、或憎恶的情感都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

教学时教师根据文本内容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文中的意境,学生就会赏心悦目,受到感染。

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开讲前,教师在教室正中挂上周总理的遗像,墙上贴着当时追悼会的图片,录音机播放着哀乐,辅之教师充满感情的导语。

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1.开门见山,先入为主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

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

又如教学冰心的《小桔灯》,教师可自制小桔灯,在导入新课之前,将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

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桔灯》该是怎样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是如何呢?2.巧设悬念,激发情感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

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

如教学《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3.创设疑问,启迪思维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

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

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4.有效阅读中情感体验语文教材所选编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意境深远的佳作,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学生阅读时,其流淌的情感和奔涌的思想必将得到体现,文章字里行间所表现的真、善、美对学生的思想熏陶也必然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从而加深学生阅读时的情感体验。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反复朗读、仔细揣摩才能既掌握其中优美生动的语言,又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从而真正达成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多维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为学生进一步赏析与体验作品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积极情感意识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积极情感意识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积极情感意识的培养作为语文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情感意识的培养是小学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

这一点不仅涉及到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关系到学生未来成长的品质和发展的方向。

为了让学生具备积极的情感意识,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

一、激发学生好奇心孩子们天生就有一种好奇心,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事情充满了疑问,这是一种饱含着求知欲、探索欲的情感状态。

教师应该引导孩子们在问答中探索世界,获得知识,拓宽视野。

让学生感受到探究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意识。

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应该学会自我表达,体验不同的情感。

而要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鼓励他们倾诉内心真实的感受。

比如,教师可以以读书、观影、游览等为媒介,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三、让学生感受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讨论、小组互动、配对互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到组织、合作、竞争等多种情感状态。

在这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鼓励他们在互动中敢于表达,发挥奇思妙想。

四、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思考是一种积极的情感状态,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在独立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通过这一方式,学生可以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创造性思考、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积极情感意识培养,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习、探究、表达、互动、思考,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动力,从而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情感受到丰富、充实和积极的投射。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现状、策略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品质,如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等,这些品质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信、乐观、坚强,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情感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它还涉及到学生思想品德、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多个方面。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尽管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对情感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情感的培养。

其次,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导致学生对情感教育失去兴趣。

最后,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导致情感教育的效果难以评估。

三、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和方法1.增强教师的情感素养教师是情感教育的实施者,因此,教师的情感素养直接影响着情感教育的效果。

教师应该注重自身情感的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情感素质,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可以通过故事、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出一种与课文内容相符合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注重师生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互动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从而更好地进行情感教育。

4.注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评价是情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是教师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初中语文教学中,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激情和愉悦的课堂氛围十分重要。

教师可以利用讲授生动有趣的语言、使用多媒体教学、组织讨论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语文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情感。

二、引导学生全面感知学生常常会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而这种理解有时会受到自己的局限。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感知文学作品。

可以从人物、环境、与社会实践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和学术眼界,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培养学生情感体验人生的经历和感受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和主题,由此可以引入自身经历与文学作品相结合,从创作中去寻找生命的价值。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例如让学生朗诵诗歌、表演精彩节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文学的神韵与情感,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四、注重情景创设情景创设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够把学生的情感引向某种特定的情境,进而促使学生探讨某种主题和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各类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写作、猜谜游戏等,激发学生情感,让他们在情景创设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五、开展读书活动开展读书活动,是培养学生文学情感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读书,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感,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同时建立学生读书笔记,帮助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综合性思考,开展读书分享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课堂体验、行为体验、情感体验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情感素质,引导学生深度地思考和探究,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修养的目的。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在语文教学,学生情感的激发与培养是以课堂为主舞台,通过教师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培养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道德情操;或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明辨善恶的能力等积极情感。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通过营造氛围感受情感情景教学由于具有较强的生活现实仿真性,能给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机会,容易激起学生与作者的共鸣,从而较好地把握课文的主旨,因此在现代教育理论中颇受推崇。

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时候,我引用了这样一段资料:朝鲜战争发生在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这时的美军刚刚经历二战的洗礼,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最强大的军队,这场战争美军纠集了十几个国家的军队,更是动用了自己一半的军事力量,出动飞机一百多万架次,动用了除核武器以外的所有先进的兵器。

而这时的中国刚刚成立,国内一穷二白,整个空军只有飞机两百多架。

而我们最终取得了胜利!学生听完这段资料,脸上荡漾起一股自豪的情感。

接下来,我再说,中国志愿军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呢?我们可以从课文中得到答案。

这样,无需老师多说,学生只要从材料的对比当中就能激起民族的自豪感,同时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走进教材,发挥作品的情感熏陶感染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走进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体现的优秀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品味诗词字里行间的韵味,感受语言潜含的情感。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让学生欣赏领略山清水碧的壮丽美景;曹操的《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验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宏伟抱负;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博大胸襟;杜甫《石壕吏》中“独与老翁别”的感时伤世、忧国忧民;冰心的《纸船》中透出的生动细腻的念母情怀,这些都能触及学生的灵魂深处,产生深深的震撼。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共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共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共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共鸣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所阅读的文本。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增加了学生对文本的兴趣,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以下是情感共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应用。

一、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文本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可以优先考虑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文本。

例如,选取描述友情、亲情、童年趣事的故事,使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共鸣。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文本中的情感,并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音乐、视频或图片,营造出故事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

教师可以提问:“在这样的情境中,你们会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情节的理解和情感的反应。

三、引导讨论,分享情感在阅读完一篇课文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在讨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情感元素,比如角色的心情变化、冲突与解决等。

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四、开展情感延伸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文本内容相关的情感延伸活动,如角色扮演、写读后感、绘制插图等。

这些活动使学生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在学习一篇关于友谊的故事后,学生可以写一封信给故事中的角色,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感受。

这种写作活动可以深化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也增进了对情感的认同和思考。

五、鼓励自主阅读,培养情感除了课堂阅读,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在读书分享会中,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读书心得,表达对书中人物或情节的感受。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培养阅读的兴趣,还能通过他人的体验,拓展自己对情感的理解。

结语情感共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激发兴趣、提升理解和发展情感的重要作用。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情感;激发【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0)21—0179—01新课标要求初中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为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学会激发学生的情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在教学文本中激发情感曾有人统计过,中学语文教材有85%以上的课文呈现出了社会生活美、自然景色美和艺术形象美,包含了丰富的感情因素,这就为教师用语文教材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语言情感提供了有利条件。

语文教材中,有好多内容看似浅显,其实特别深奥,学生以为明白了,其实不然。

如果细细揣摩,就会品味出其中的深奥和妙处,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语言文字既能交流思想,又能传达感情,它是感情和思想的产物。

为此,语文教师要擅长驾驭语言艺术,抓住情感鲜明的语句,提示它们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深层含义,以诱发学生的情感。

如,九年级上册《我爱这土地》这篇文章,艾青是土地的歌唱者,“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挚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主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笔者在讲授这堂课的时候,先把作者和写作背景作了详细的介绍,然后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来诵读这首诗,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感受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教师把学生带入到了一个饱受沧桑、惨遭日寇铁蹄践踏的祖国母亲的意象中来,“土地上的河流,像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这时,笔者用了激情沸腾、慷慨激昂的语调来读此诗,学生进入了诗的情境。

在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真挚的爱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表现出来的,通过朗读分析,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二、在情境中激发情感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语文教学中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去,让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与情感发生共鸣,步入课文的意境。

试谈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情感

试谈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情感

试谈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情感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最大特点是: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

如何适时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是当务之急。

教学实践证明:情感在学习上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如何适时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是当务之急。

因此,本文着眼于新课改理念,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探索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有效方法。

一、精心设计“引路语”,激发学生探究之心1.巧设悬念,激发热情。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需要教师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设置一定的悬念,激发学生想象,唤起学生情感。

如笔者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同学们,有这样一个小镇,一群穿短衫的站着喝酒的酒客,正围着一位长衫客嘻笑着,而长衫客却只是诺诺地说着“之乎者也”的话,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就让我们走进鲁镇的咸亨酒店,走近《孔乙己》。

这个悬念的设置,强化了学生迫不及待钻研课文的兴趣。

2.贴近文本,以情诱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世界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例如,教学《背影》一文时,我先满含深情地朗读文章,而后谈起了我年迈而饱经沧桑的父亲,谈起父亲给子女朴素的父爱,谈起我为人母后对父爱母爱的理解。

不觉中我已泪流满面,同学们把头埋得很低很低,教室里鸦雀无声,显然同学们与我产生了共鸣。

随后播放了歌曲《父亲》:“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轻歌一曲,含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歌声回荡在教室,我的学生,早已泣不成声。

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情并茂的文章,配上教者细腻而持久的情感,“未成曲调先有情”,势必会深深感染学生,洞开学生心灵的窗扉,唤醒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内心体验和感悟,从而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个伴随情感产生的过程,关注情感的产生,就能很好地把
握教学中的契机,使得语文教学能顺利进行。

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与文本交流,运用电教媒体创设和渲染与教材所表达的情感相吻合的气氛,合理地利用联想想
象可以外延文章的内涵,寻求写作教学的“共鸣点”,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
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情感渲染想象
走进新课程,体验新课标,感受新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
的有益启发……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语文教学是
一个伴随情感产生的过程,关注情感的产生,就能很好地把握教学中的契机,使
得语文教学能顺利进行。

因此,语文教学中应抓住情感,寓情于教,陶冶学生的
情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引导学生与文本交流,激发学生情感
语文学科是一门情感丰富的学科,言语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言语的内蕴。

因为汉语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的特点。

因而,我们所接触的汉语言文字其本身就是
一首诗,一幅画,包蕴着丰富的情愫。

语文教学呼唤学生主体情感的发挥,要积
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与文本对话。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
知识背景,这独特的优势,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挖掘,
给学生展示色彩斑澜的生活画卷和无穷宇宙间的自然奥秘,可促使学生进入探幽
觅胜、奇思遐想的学习境地。

而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则载负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
重交流,阅读教学要培养人的素养,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创设情境,
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的心田的正是
文中的真、文中的善、文中的美,文中奔涌着的作者那浓浓的情。

二、巧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电教媒体创设和渲染与教材所表达的情感相吻合的气氛,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产生心驰神往之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感
情产生共鸣,可以达到深刻领悟教材的目的。

教师及时使用多媒体,能帮助学生
的思维具体化、角色化、多元化,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受到势如破竹、事半功倍的效果。

感情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作用。

学生只有融入情境,与作品中的形象息息相通,产生共鸣,才能真正使教学成为学生的内部需要,达
到读懂课文、养成能力、升华情感的目的。

多媒体是积极思维的“推动器”,也是
情感共鸣的“催化剂”。

三、利用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
1.联想的作用。

我们以《走进春天》综合实践活动为例,让学生联想相关的
描摹春天的诗文,作一次横向比较,如盂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有
声的春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有情的春天;“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温暖的春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赏心悦目的春天……春作为被
歌咏赞美的对象,在人们心目中,是值得永远向往的,憧憬的,学生对春天也会
油然而生出赞美热爱之情。

2.利用想象,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
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境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四、寻求写作教学的“共鸣点”,激发学生情感
写作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一篇佳作小文应内容充实,语言流畅,
更应在字里行间跳动着作者的真情。

教师在指导写作时应注意培养、激发学生的
情感。

这就需要教师选取有新意、有意义的作文题材让学生写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游戏的出现吸引了不少学生,特别是一些自制力差,生活空虚的学生,如果听之任之,会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此,我让学生
写了《我的另一片天地》,让他们写学习以外的生活,有的学生写自己学音乐,
有的学生写体育方面的活动。

也有的学生就写“我的另外一片天地就是打电脑游戏”写的内容很多,还真的暴露了一些学生的不良习惯,这样的作文批完之后,我把
一些只有积极意义的文章在课堂上读了一遍,并在作文讲评课上对他们说了这样
的话:“每个人都有自己学习之外的天地,这片天地或是健康向上,或是积极有趣,当然也有的同学课外生活很空虚。

在这里,我对大家说人的生命很短暂,往往不
经意间就逝去,每个人都会做了影响自己一生的事,有的使你受益,有的让你抱
憾终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谁也不愿生活在遗憾之中。

那么,有不良习惯的同学是否可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呢?不为自己,也
要为你父母想想啊!”一番话,说得同学们低下了头,默默思索,一两次的说教效果不甚明显,我让学生通过写作展示自己的心扉,定期交日记,出于对老师的信任,他们常在日记中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我适时找其父母交谈,让他们注意观
察自己的孩子,并改变自己不良的教育方法。

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
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

”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情感教育的优势,陶冶学生
高尚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使学生乐学,好学。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情感教育的阵地,让我们的孩子在情感之“河”中扬帆控航,乘风破浪,驶向知识的彼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