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计划和备课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科目名称
数学
课程类型
国家课程
适用年级
二年级
设计教师
二年级全体老师
需要课时
57课时
编制时间
2019.9
教材
分析
(包括本册点)
(包括本册教材在本门课程和年级段的地位与作用,及教学的重点和学习的难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解决问题
1.能应用表内乘、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不要求脱式计算)。
3.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课程
内容
一.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4课时)
5.保证必要的练习量。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进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练习,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评价时,应关注个体差异,允许-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
6.注意评价的改革。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的发展。评价手段要多样化,应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结合教材提供的“我学会了吗”、“丰收园”等栏目,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的发展。评价手段要多样化,应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结合教材提供的“我学会了吗”、“丰收园”等栏目,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加、乘减参考教案 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加、乘减参考教案——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加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 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乘加、乘减的卡片、图片等。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教具,引导学生复习乘法口诀。
(2)出示乘加、乘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探究新知(1)乘加的概念及计算方法①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乘加的概念。
② 讲解乘加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示范。
③ 学生进行乘加的计算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①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乘减的概念。
② 讲解乘减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示范。
③ 学生进行乘减的计算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乘加、乘减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检查,交流答案。
(3)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4. 应用拓展(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进行解答。
(2)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实际问题。
(3)教师点评学生的解答,并进行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 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进行签字。
七、板书设计课题:乘加、乘减1. 乘加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 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课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青岛版六三制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青岛版六三制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使学生所学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得到系统整理和巩固。
(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积极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数量关系和正确选择解题方法,是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具和学具写有练习题的翻转小黑板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不同数量关系的几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节课在同学们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一下复习。
(一)想一想,议一议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都学习了哪些不同数量关系的应用题。
请同位同学互相议一议、说一说。
(可给5分钟时间)在同学们说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一题。
如:“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又买来45袋,食堂现在有多少袋面粉?”(二)分析解答,变换条件和问题师说:这是刚才同学们在讨论中讲的一题,哪位同学能从条件入手分析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并说出解答方法?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大部分学生能做出正确解答。
40-16=24(袋) 24+45=69(袋)答:现在还有69袋面粉。
接着,教师启发学生改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变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其他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并能做出相应列式解答。
学生由于有讨论的基础,又在教师不断启发和鼓励下,因此很多同学能做出正确变换。
变换1.食堂有40袋面粉,第一星期吃了16袋,第二星期吃了17袋,还剩多少袋?答:还剩7袋。
变换2.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剩下的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面粉?列式:40-16=24(袋) 24÷8=3(袋)答:平均每天吃3袋面粉。
变换3.食堂原有面粉30袋,又买来16袋计划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列式:40+16=56(袋) 56÷8=7(袋)答:平均每天吃7袋。
变换4.食堂原有面粉40袋,又买来16袋,如果每天吃7袋,可以够吃几天?列式:40+16=56(袋) 56÷7=8(天)答:可以吃8天。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通用15篇)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通用15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1一、本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意,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相互合作,让学生在合作和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这个班有17名学生,包括11名男生和6名女生。
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该班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
学生的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合作意识都有了显著增强,但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距。
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努力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1、初步建立长度单位,了解1厘米和1米的的实际长度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全用刻度尺量线段。
2、用刻度尺量画线段。
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加减和加减混合计算方法。
教学,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加减加减的竖写。
4、角和直角的认识用三角板画直角、乘法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乘法意义的理解,解决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5.从正面、侧面和上方观察一个简单物体的形状。
感知对称。
轴对称图形,可以画简单图形。
随着公式和句子数量的增加,公式的记忆难度也越来越大。
解题时,也很难学会分析数量关系。
学生在过去学习统计学的基础上,可以掌握一个代表两个单位的条形图。
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提问和回答,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学习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
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掌握100以内笔式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式加减法估算的学习方法,实现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六三制)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六三制)课程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会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理解数与数量的关系,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自然数与整数- 自然数的认识与分类- 自然数的顺序与比较- 整数的引入与认识- 整数的正负性与比较第二单元:加法与减法- 加法的认识与运算- 加法的性质与运算规律- 减法的认识与运算- 减法的性质与运算规律第三单元:乘法与除法- 乘法的认识与运算- 乘法表的背诵与应用- 除法的认识与运算- 除法的性质与运算规律第四单元:长度与面积- 长度的认识与测量- 长度的单位与换算- 面积的认识与测量- 面积的单位与换算第五单元:容量与质量- 容量的认识与测量- 容量的单位与换算- 质量的认识与测量- 质量的单位与换算教学方法与活动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活动:- 课堂讲解与示范: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和方法。
- 问题解决与讨论:提出有趣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 游戏与竞赛:设计数学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 实践活动与观察:组织实际操作和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价方法:- 日常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情况,记录学生的研究态度和合作精神。
- 作业评价:布置适当的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 测验评价:定期进行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各单元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情况。
- 综合评价:结合日常表现、作业和测验成绩,综合评价学生的数学研究情况。
其他事项本教学计划适用于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采用六三制教学模式。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教学安排,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方法,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认识各个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2.能够通过造数和画图的方式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
3.学会使用较为简单的数学符号进行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习认识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2.学习简单的算术运算。
3.学习使用简单的符号进行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1.学生可能会混淆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2.有些学生可能还不太熟练使用数学符号进行简单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数字和符号,让学生认识这些数字和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比如,教师可以问:“这个数字比那个数字大还是小?”并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进行回答,如“手举牌子”、“点头摇头”等。
2. 讲解教师可以通过造数和画图的方式,对算术运算进行讲解。
例如,教师可选择两个数字,并让学生通过画圆圈、点数、横线等方式,表达这些数字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之上,再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的讲解。
3. 练习教师可以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比如,让学生练习查找数字大小的关系、练习画图并计算简单加减法等。
4. 拓展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或实际生活中的计算问题进行拓展。
比如,让学生参与简单的加减法游戏、让学生解决购物时的找零问题等。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1.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所学内容。
2.在游戏和生活实践中,观察学生能否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3.发放试卷或小测验,检查学生的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估。
二年级青岛版数学学科教学计划上册
评估内容:1. 对二年级青岛版数学学科教学计划上册的整体内容进行评估,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等。
2. 总结评估结果,找出教学计划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3. 深入探讨教学计划中涉及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 对个人观点和理解进行共享,展现对该教学计划的认识和思考。
文章标题:深度评析二年级青岛版数学学科教学计划上册一、教学计划总体评估在教学计划的编排上,二年级青岛版数学学科教学计划上册从整体上覆盖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知识点,且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也较为明确。
然而,在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上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教学计划的内容安排较为集中,缺乏对学生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在教学方法上,过多的依赖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计划在内容丰富性和教学方法多样性上还有待提高。
二、教学计划的优缺点及改进建议1. 优点:1.1 教学目标明确,能够引导学生朝着预期方向发展。
1.2 教学内容紧扣学科要求,符合学生学习发展规律。
2. 不足之处:2.1 缺少对知识的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不够。
2.2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未能全面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 改进建议:3.1 在内容安排上,适当增加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 在教学方法上,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游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提高教学效果。
三、重要概念和知识点的深入探讨在教学计划中,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需要特别关注。
在数学计算中的奇偶性概念,以及数学图形的认知和描述等。
这些知识点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方式引入奇偶性概念,增加学生对概念的直观理解。
注重数学图形的实物展示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的共享在我看来,二年级青岛版数学学科教学计划上册在整体上是比较科学和合理的。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安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一、乘法的初步相识;二、表内乘法(一);三、角的初步相识;四、表内乘法(二);五、除法的初步相识;六、方向与位置;七、表内除法;八、统计与可能性;九、混合运算;十、总复习。
重点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是学习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能应用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有关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3、在相识角、辨别方向、从不同方向视察物体形态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能运用有关方位的学问,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5、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学问,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沟通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7、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
三、班级状况分析一年来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小挚友上课时能主动思索,主动发言,作业仔细按时完成.但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还没养成这样的习惯,常常上课开小差,作业不仔细完成。
基本学问、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肯定的爱好,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中去。
因此对二年级学生,我们应当更留意学习方法的培育,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学问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实力,体验数学学问的有用性,从而更加宠爱数学这门学科。
四、教学措施1、必需按时备课,熟识课本,吃透教材,对不懂的地方与时向老老师请教;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需清晰,能脱口而出。
2、要求孩子上课必需仔细听讲,向课堂要质量,依据孩子不同的接受实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个别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位学生都紧跟着。
3、数学要精讲多练,做到思路清晰明白,环环紧扣。
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再多多练习的过程中理解题意。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上册数学计划
学科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1.本学科所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本学科使用的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是按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编排体系都是按照由“情境串”引出“问题串”、以解决问题为基本框架、构建开放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式”编排结构、突出问题的培养、倡导探索、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
2.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1)数与代数方面: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一、三单元),表内乘法。
(第四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第六单元),第七单元,观察物体。
有余数除法(第八单元),混和运算(第九单元);第十单元总复习。
(2)空间与图形方面:角的初步认识(第2单元),认识方向(第5单元);(3)实践与综合应用:神奇的小棒,我喜欢的地方。
主要特点分析如下:(1)选取的素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新颖有趣;(2)由“情景串”引发出“问题串”;(3)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4)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5)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6)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3.本册教材的重点:重点:乘除法的初步认识以及表内乘除法4.本册教材的难点及突破:乘除法的初步认识以及表内乘除法学习这些知识时,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教具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
5.单元内容分析根据以上分析,现对每个单元内容结构及特点分析如下:第一单元主题《表内乘法》内容结构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1~5的乘法口诀;口诀的应用。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乘法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口诀的起始学习阶段,将为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中乘法的计算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往往不是很高,教材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学生喜欢的形式——看杂技的方式出现,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掌握1-100的数的读法与写法。
2. 熟练掌握1-20的数字顺序、大小关系与比较。
3.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与减法运算,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
4. 了解数学中的图形,能够识别和描述常见的平面图形。
5.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 数的读法与写法。
- 数的顺序、大小关系与比较。
- 1-100之间的数。
2. 加法与减法:- 加法的概念与符号。
- 加法口诀。
- 用具体物体与数字进行加法运算。
- 减法的概念与符号。
- 减法口诀。
- 用具体物体与数字进行减法运算。
3. 数学图形:- 基本图形的认识与辨认。
- 描绘基本图形的特点与属性。
教学步骤:1. 数的认识:- 游戏活动:通过数的读法与写法的游戏,让学生熟悉1-100之间的数。
- 数字的顺序:让学生进行数的排列与排序活动,培养数字的顺序与大小的概念。
2. 加法与减法:- 游戏活动:通过数的加法与减法游戏,让学生熟悉加法与减法运算。
- 加法口诀与减法口诀的教授与练习。
- 实际物体与数字的加法减法运算实践。
3. 数学图形:- 游戏活动:通过图形识别与辨认的游戏,让学生熟悉常见的平面图形。
- 描绘图形的特点与属性的教授与实践活动。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回答问题的能力。
2. 小组游戏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合作与参与度。
3. 在课后的作业中,对学生进行书面评估。
教学资源:1. 教材:教材《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2. 教学素材:数学游戏活动材料、实际物品(如计算器、计数棒等)。
教学时长:根据实际课堂情况,调整教学进度,预计为10周。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一。
教材分析:为了实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教科书突出如下特点:1、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七点。
2、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
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以展开数学探究3、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上,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如提出了大量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包括归纳法则与方法,描述概念等。
4、演示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地信心。
力图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展开。
5、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课本中的习题分为两类:一类面向全体学生,为他们熟悉和巩固新学的数学知识,加深对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所设;另一类则面向更多数学学习需求的学生,即试一试中的题目,不要求全体学生都尝试完成。
二。
教学内容:第一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二章勾股定理第三章实数第四章概率的初步认识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六章一次函数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第二章勾股定理第三章实数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六章一次函数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第二章勾股定理第六章一次函数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四。
教学进度:第一周:第一章第一节至第二节第二周:第一章第三节至第五节第三周:复习第七章处理习题第二章第1节第四周:第二章第2节3节第五周:复习第二章处理习题第六周;第三章14节第七周:第三章5节6节复习第三章处理习题第周:第四章第九周:复习准备考试第十周:第五章第十一周:复习第五章处理习题第六章第一节第十二周:第六章第二节至第三节第十三周:第六章第四节第十四周:第七章第12第十五周:第七章第34第十六周:复习第五章处理习题第十七周以后:复习考试五。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3篇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3篇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理解“倍”的意义。
3、知道简单的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不带括号),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4、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
5、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6、会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的方向。
7、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8、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9、在统计活动中,初步学会分类统计的方法。
10、在具体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1、通过测量、整理、分析数据等活动,加深对所学长度单位的认识。
12、能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位。
数学思考方面:1、经历乘、除法产生及发展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2、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应用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3、在认识角、辨别方向、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经历分类统计的过程,体验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5、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解决问题方面:1、能应用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
3、经历和教师、同伴一起克服困难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2.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技巧;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的认识和计数a. 数字的命名和顺序;b. 认识简单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c. 不同途径进行计数。
2. 简单的加减法运算a. 基本的加法和减法口算;b. 掌握进位和退位的概念;c. 加减法的应用题。
3. 数量和形状a. 掌握常见的几何形状和名词;b. 发现和描述物体的数量特征;c. 进行简单的图形分类。
4. 长度和重量a. 使用非标准长度单位进行排列和比较;b. 使用简单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c. 使用简单秤进行物体重量的测量。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让学生感受和认识数学概念。
2. 操作法:通过手工制作、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理解。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4. 口算训练:通过不同形式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本课的主题,并让学生提出疑问和猜想。
2. 理解:通过观察物体和进行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感受数学概念。
3. 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4. 操练:进行口算练习和书写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5. 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6. 总结:概括本课的重点和要点,让学生在总结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等。
2. 作业评价: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判断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测验评价:定期进行测验,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个案评价:针对个别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情况,进行个案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2. 辅助教材:数学教具、实物、图片等。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计划和备课
二年级上册备课第一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材内容1、相同加数连加2、乘法的初步认识(包括有关1和0的乘法的认识)3、综合练习。
三、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有关0的乘法。
五、教法和学法:操作法、观察法、讲解法、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
2、重视在具体情景中,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时候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3、重视直观操作与体验,让学生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4、重视学困生的辅导,和他们多沟通,多交流,使他们勇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七、教学时间安排:5课时。
第二单元看杂技---表内乘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中乘法的计算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往往不是很高,教材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学生喜欢的形式——看杂技的方式出现,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二、学情简析本级部每班大约有学生五十几名,其中男生多,女生少。
性格大部分外向活泼,善于表达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他们的思维积极而活跃,有自己不同的意见总会第一时间提出来。
男孩子比较聪明,但是也非常的调皮。
但是也有个别的学生反应比较慢,需要老师进一步的加以引导和督促。
三、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1—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在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3、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内容:1~5的乘法口诀;口诀的应用。
五、重点难点:3、4、5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乘法口诀的编写和意义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
六、教学措施:1、及时认真的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不仅给他们补习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恢复自信,恢复对学习的兴趣,真正的热爱学习。
青岛版六三制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掌握数字0-100的认读和写法。
b. 能够进行0-100的简单加法和减法运算。
c.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b.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 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互动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b.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 数字0-100的认读和写法。
b. 简单加法和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a.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b.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青岛版六三制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小黑板、彩色粉笔、实物物品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读数字0-100,并与学生一起大声读出来。
b. 教师出示一些实物物品,让学生根据数量用数字写出来。
2. 新知呈现(10分钟):a. 教师用小黑板写出数字0-100,并解释每个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b. 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认读和写法练习。
3. 讲解与练习(20分钟):a. 教师讲解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例如:2+3=5,5-2=3。
b. 教师出示一些计数器,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练习。
c. 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拓展与巩固(10分钟):a.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一些小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b. 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练习。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b. 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体会,进行课堂反思。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堂上的练习题。
2. 教师布置一些书面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四制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单元备课
五四制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单元备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创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教材《五四制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媒具:教学黑板、彩色粉笔、图片、实物等。
四、教学步骤:1.引入新课(15分钟)a.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例如: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b.提问激发思考。
例如:哪个问题是你们遇到过的?你们是怎样解决的?c.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解决问题方法与策略(20分钟)a.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①理解问题;②制订计划;③实施计划;④检验结果。
b.解决问题的策略:①找规律;②运用已学知识;③类比法;④逆向思维等。
c.通过图片和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种方法与策略的应用。
3.解决问题案例分析(30分钟)a.教师出示一些具体的问题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b.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加深对解决问题的理解。
c.可以选择一些案例,让学生上台讲解解决过程,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4.解决问题的练习(25分钟)a.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他们分组或个人解答。
b.引导学生先理解问题,再制定解决方案,并通过实施计划来解决问题。
c.教师巡视,对学生的解决过程和答案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评价。
5.总结与评价(10分钟)a.学生自主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b.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c.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并尝试解决。
五、巩固与拓展:1.提醒学生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计划和备课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计划和备课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计划和备课)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计划和备课的全部内容。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二、表内乘法(一);三、角的初步认识;四、表内乘法(二);五、除法的初步认识;六、方向与位置;七、表内除法;八、总复习。
教学重点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是学习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二、总体目标。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三、具体目标。
(一)、数与代数。
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除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4、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二)、空间与图形。
青岛版六三制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青岛版六三制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篇二年级数学老师应该融入学生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去掉严肃的表情,和学生们成为朋友。
二年级数学教案对数学教师的工作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帮助他们提升教学质量。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青岛版六三制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下面作者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青岛版六三制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三种角的特点,会辨认直角、钝角、锐角,能够尺子画角。
2、渗透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能在生活中找出三种角。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交流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与直角比较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过程:一、引入1、老师穿西服(很多角)出现在课堂上,今天老师带了一个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到教室里,这个老朋友就在老师的衣服上,请你仔细观察。
1、让学生说说角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都有些什么特点。
2、二、观察主题图1、请学生观察主题图。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角吗?说说在哪里。
2、除了我们认识过的过的直角,还有什么些什么样子的角?三、体会比较钝角和锐角1、请你用身体来表示出这些角来。
2、用三角板的直角比较一下主题图上这些角,你发现可以把图上的这些分分成几类?3、这些比直角要小的角书上把它们叫作什么角?比直角要大的这些角叫什么角?4、那你能用纸折出锐角吗?你怎么知你折的角就是锐角?让学生边比边说。
5、折出钝角说说6、找出生活中的三种角。
7、完成39页第1题。
四、动手画角1、动手试画,说说你是怎么样画角的。
要注意什么。
2、根据老师的要求画角。
五、完成39页第2题。
六、用三角板拼出钝角,看谁拼的多。
青岛版六三制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一)使学生所学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得到系统整理和巩固。
(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积极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数量关系和正确选择解题方法,是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二、表内乘法(一);三、角的初步认识;四、表内乘法(二);五、除法的初步认识;六、方向与位置;七、表内除法;八、总复习。
教学重点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是学习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二、总体目标。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具体目标。
(一)、数与代数。
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除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4、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
1、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三)、实践活动。
在从事“我们身上的小秘密”“我喜欢的地方”等活动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书写训练。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了解汉字的基本知识,能把硬笔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优美;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第三学段,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四、班级情况分析。
我教一个班, 二年级的小朋友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
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
五、教学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如:组织学生进行“数一数”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含义;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
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
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8、当好示范者。
老师在板书或批改作业的时候,尽量做到书写认真、工整,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样,学生在你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就会不知不觉地学你的样儿,把字写好、写端正。
9、加强常规教学的管理,实现常规教学规范化。
六、教学进度。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二、表内乘法(一)…………………………………… 5课时三、角的初步认识……………………………………… 5课时四、表内乘法(二)…………………………………… 11课时五、除法的初步认识…………………………………… 9课时六、认识方向………………………………………… 4课时七、表内除法…………………………………………… 10课时八、总复习…………………………………………… 5课时第一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1课时变花---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信息窗解读:这幅图呈现的是魔术师在舞台上表演魔术变花的情景。
图中的信息有:魔术师变花,变了3次每次2朵;有4个鱼缸,每个鱼缸4条鱼;空中挂着5串灯笼,每串3个;有4盏聚光灯,每盏有6个灯泡。
情境创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借助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
2.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表演吗?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精彩的魔术表演吧。
(出示主题图)二、新授,解决问题。
1、初步感知画面。
师:多神奇的魔术表演啊,你都看到了什么?同学们这里会也藏着很多奇妙的数学知识,不信大家仔细的观察一下。
2、提问题。
师: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请你们接着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回答:一共有多少朵花?一共有多少条鱼?一共有多少个灯笼?3、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很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生:2+2+2=6(朵)第二题:4+4+4+4=16(条)第三题:3+3+3+3+3+3=15(个)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生:都是连加生1:加数相同。
师:对每一题的加数都相同。
2+2+2是几个2相加?生:3个2相加,(依次说出后几个算式。
)师:请同学说一说20串灯笼的个数,怎么写算式?生动手写:3+3+3+3……师:你觉得写起来怎么样?生:很麻烦。
师:怎么就不麻烦了?生:用乘法。
师:你真爱学习。
这个内容我们在下节课里学。
三、巩固练习1、出示图:生说,师判断2、出示图:师说题意,生填写,集体订正。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上,引出多种不用的解决方法,然后着重认识几个几连加。
引导学生充分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样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是非常有益的。
2课时体验相同加数连加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1.借助练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练习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
2.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学习和练习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教具模块,分三组摆好。
进行提问:想知道一共有几块模块怎样列算式?2、学生回答:3+3+3=9(块)3、说说算法:一共有三组,每组有三个。
二、巩固练习。
(一)练习第三题:数一数,算一算。
1、让学生数数图中水果的个数。
2、列出相应算式。
3、找学生说说算法。
(二)练习第四题:小鸡种禾苗。
1、先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个性设计)2、小组交流图意,独立列出算式。
3、集体交流4、教师提示;禾苗有多少棵?可以有几种算法?5、提示算法多样化:不同的观察角度有不同的算法,同学们一定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三)练习第五题:洗照片(讲解法)1、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2、小组交流图意,教师加以指导。
3、独立列出算式。
4、集体交流。
5、教师讲解:一共有三张照片,每张照片上有三个人,每人洗一张照片。
(四)练习第六题:找规律、涂颜色。
1、先让学生巩固复习单数、双数。
2、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3、独立列出算式。
4、集体交流。
三、补充练习。
1、利用投影出示电脑图,让学生仔细看图。
2、组织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四、布置作业完成基础训练。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六、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简便。
教学反思:在这节练习课中,我采用了同桌合作,小组讨论交流,交换学具的个数等形式,反复进行练习,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几个几连加运算的基础,还进一步理解了乘法算式的意义。
3课时变葫芦---乘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解读:这幅情景图是第一个信息窗的继续和发展,呈现的是魔术师变葫芦的情景。
图中的信息有:8串葫芦,每串5个;3个笼子,每个笼子里有4只小鸟;4盏聚光灯,每盏灯有6只灯泡……情境创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乘法意义的学习。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
3.体验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个性化学习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