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括号》教学参考课件
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例3》教学PPT课件
(2)12+8=20 20÷5=4
(12+8)÷5 =4
把两道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时,应先找出一道 算式中的哪个数是由另一道算式计算得来的;再看 运算顺序,确定用不用加小括号;最后检查所写的 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不是符合分步计算的要求。
随堂检测
4 看图并列式计算。
25元
4×8 (32)元
新知探究
7×(7-5)
(77-42)÷7
问题:上面的题你们能用脱式 做一做吗?
新知探究
7×(7-5)
= 7×2 = 14
(77-42)÷7
=35÷7 =5
这两道题你们是怎么算的?
新知探究
7×(7-5)
= 7×2 = 14
(77-42)÷7
=35÷7 =5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新知探究
在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中,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呢?
混合运算
第 3课时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例3
课堂导入-新知探究-课堂练习-课堂小结-课堂作业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学习目标
1.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对含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进行脱式计算。 2.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计 算能力。
45-(17+15) =45-32 =13(人) 口答:二(2)班有13人。
随堂检测
1 计算。
73-26+35 =47+35 =82
72÷(3×3) =72÷9 =8
63÷(44-37) =63÷7 =9
(82-18)÷8 =64÷8 =8
小括号(参考教案二)_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方法三:是把9分成4和5,先减4再减5;
方法四:是9离10近,先减10,再加1.
(二)学习“17-9”的口算方法.
1.教师谈话
你们能用这么多方法算出14-9=5,想的真好.能用这些方法算算17-9吗?
2.小组交流
17-9可以怎么想呢?把你们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看看哪个小组想的又好,说的又清楚!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学生开火车口算:8以内的加减法.
2.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投影出示下面两题:
师:第一题为什么用加法?第二题为什么用减法?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1(花图).
师:谁来说一说这幅图告诉了我们什么和什么,求什么?
指名回答.(花瓶里有5朵花,花瓶外有3朵花,一共有多少朵花?)
小括号(参考教案二)_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教学目标
(一)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二)加深对小括号作用的理解,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知道一个算式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难点:理解小括号在计算中的作用.
甲:我猜小兔是这样算的:先把2块黄色的和3块绿色的加起来是5块,再加上7块红色的是12块.
师:如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用算式表示出来,就是先算2加3得5,再算5加7得12.
师:先算的2加3要用小括号括起来.
教师完成板书:
乙:我猜小狗是用另外一种方法算的:先把3块绿色的和7块红色的合并起来是10块,再把2块黄色的和10块合起来一共是12块.用算式表示出来,就是先算3加7得10,再算2加10得12.
公开课认识小括号教案
公开课认识小括号教案在教学中,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教案中,小括号教案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形式。
那么,什么是小括号教案呢?小括号教案又有什么特点和优点呢?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公开课的方式来认识小括号教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小括号教案的概念。
小括号教案是指在教案中使用小括号来标注教学内容的一种教案形式。
在小括号教案中,教师会将教学内容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划分,并使用小括号来标注每个层次的教学内容。
这种教案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也方便教师进行教学。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小括号教案的特点和优点。
首先,小括号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通过使用小括号来标注教学内容的层次,可以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教学内容的结构和层次,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其次,小括号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小括号教案来有序地进行教学,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小括号教案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复习和总结,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公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小括号教案来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小括号教案来有序地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小括号教案来进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通过公开课的方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小括号教案的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掌握这种教学形式。
在公开课中,教师可以根据小括号教案来进行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小括号教案来确定教学内容的层次和结构,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小括号教案来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教师还可以根据小括号教案来进行教学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公开课的方式,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小括号教案。
对于教师来说,小括号教案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人教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6课时《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示范教学课件
画一画:
怎样求还剩几朵花?
有10朵花,先剪掉2朵,再剪掉3朵。还剩几朵花?
从总数中减去第一次剪掉的2朵,再减去第二次剪掉的3朵,就是剩余的朵数。
先算一共剪掉几朵,再算还剩几朵。
有10朵花,先剪掉2朵,再剪掉3朵。还剩几朵花?
10-2-3
8
=5
从总数中减去第一次剪掉的2朵,再减去第二次剪掉的3朵,就是剩余的朵数。
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有10朵花,先剪掉2
(1)用花朵纸片摆一摆,或者用笔画一画,帮助理解问题情境。(2)根据你的理解,你打算怎样计算呢?跟同桌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有10朵花,先剪掉2朵,再剪掉3朵。还剩几朵花?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计算10-2-3和10-(2+3)时有什么区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利用小括号解决的实际问题?找一找,然后讲给你的家人听一听。
有10朵花,先剪掉2朵,再剪掉3朵。还剩几朵花?
10-2+3
这样列式可以吗?
计算时是先算加法吗?
先算一共剪掉几朵,再算还剩几朵。
有10朵花,先剪掉2朵,再剪掉3朵。还剩几朵花?
太乱了
需要一个简洁、统一的符号。
5
=5
( )
有10朵花,先剪掉2朵,再剪掉3朵。还剩几朵花?
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课件
1. 3位老师带领45名学生去参观海底世界,买 门票一共花了1995元。成人票每张65元,学 生票每张多少元钱?
(1995-3×65)÷45
=(1995-195)÷45
=1800÷45 =40(天)
答:学生票每张40元。
2. 从小明家到科学城大约是1000米。小明已经 走了12分钟,大约再走几分钟就能到科学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51关于学习或励志的名言警句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意思是:时间像江河东流入海,一去不复返;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一事无成,那就只好悲伤、后悔。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2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意思是:人要有所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放任自流。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引•朱熹小简》 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意思是:能把一本书读过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领会了。出自《三国志•魏书》。 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意思是:读书多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出自(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意思是:没有才,宏伟的志向就不能实现;不学习,就不能成大才。出自6(明)郑心材《郑敬中摘语》。 6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意思是:不学习便无法增长才于,没有志向就难于取得学业上的成功。出自《诸葛亮集•诫子书》。 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意思是;下决心学习,连吃饭也忘记了;有所心得便高兴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老年就要逼近了。出自《论语•述而》。 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办事果断,没有后患。出自《尚书•周官》。 9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意思是:积累许许多多的财富,不如学习一种小小的技术。出自《颜氏家训•勉学》。 10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意思是:人的立志,语言忠实是它的根本;修养自已的品德,应以行动为先。出自(唐)吴叔达《言行相顾》。 1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不然到了满头白发之时,只有徒叹奈何了。出自(宋)岳飞《满江红》。 12 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 意思是:一个人之所以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问,都是由于他有志气;没有志气的人,什么事也做不成。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13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意思是。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而高耸起来的,长江大河是由点滴之水长期积聚而成的。比喻知识、业绩都是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长期积累、创造而成功的。出自(唐)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 14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 意思是:学习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考就能得到知识,不思考就得不到知识。出自(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15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蒿不可放缓。 意思是:作学问就象撑着逆水的船,连一蒿也不能放松。比喻学习不要自满,要坚持有恒。 16 为学须先立志。 意思是:作学问首先应当立志。出自〈朱熹语录〉 17 学者不患立志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 意思是:作学问的人不怕志向立得不高,就怕不能持之以恒;不怕作品里的话说得不漂亮,就怕自己不照着做。出自 〈薛方山记述•上篇〉 18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意思是:学习要树立大志,没有大志就容易自满,自满了就不易有长进了。学习要有勇气,缺乏勇气,不懂的东西会自以为已经懂了,没有学到的东西会以为已经学到。出自《近思录集注》卷二。 19学不博者,不能守约;志不笃者,不能力行。 意思是:学识不广博,就不能得其要领;志向不笃诚,就不能努力去做。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20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意思是:学习贵在懂得提出疑问。有小疑问得到解决,总能有小进步;有大疑问得到解决,就能有大进步。出自《格言联壁•学问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12课时《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课件
小括号的来历: 大约400多年以前,在大数学家魏芝德的数
学运算中,首次出现了“( )”,“( )” 叫小括号,又叫圆括号,是17世纪荷兰人吉拉 特首先使用的。“( )”是一种数学运算符 号,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2-(47+16)= 9
47
+ 11 6 63
72 -63
9
由于运算中有小括号,改变了原有的运算顺序, 所以不能把两个竖式简写成一个竖式的形式。
括号
72- (53-18)= 37
82- (63-58)= 77
48+(50-6)= 92
提升点 1 通过改变运算顺序,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2.(易错题)请先改变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列竖式 计算。 100-34+16
50+45-19 12+27+53
90-36-27
提升点 2
观察两道算式的数字、运算符号、小 括号,能灵活比较大小
方法指导: 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如果有小括号,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2+(55-46)= 41
·5 5
-4 6
9
32 +1 9
41
86-(13+42)= 31
13 +4 2
55
86 -5 5
31
先填一填,再列综合算式。
34 + 48
36 - 17
88 - 82
58 + 19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含有小括号的 加减混合运算
72-47= 25 25-16= 9
综合算式: 72-47-16= 9
47+16= 63 72-63= 9
苏教版l四年级数学上册《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课件
第2课时 含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
一、导入新课
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5+15)×30 =40×30
=1200
120÷(8×5) =120÷40 =3
9×3-12÷3 =27-4 =23
300-120+25×4 =300-120+100 =180+100 =280
5、大华水果店上午运进菠萝140千克,下午运进的菠萝比 上午的2倍还多50千克。这一天一共运进菠萝多少千克?
上午运进菠萝千克数+下午运进菠萝千克数=这一天一共运进菠萝千克数
140+(140×2+50) =140+(280+50) =140+330 =470(千克) 答:这一天一共运进菠萝470千克。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二、新知探究 2 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00-(120+25×4)。
300-120+25×4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算式里有小括号,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2 计算 300-(120+25×4)
(1)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2)独立算出得数。 (3)交流计算过程。
2 先算出得数,再与同学交流。
300 -(120+25×4) = 300-(120+100) = 300-220 = 80
( 300-120+25)×4
=(180+25)×4 =205×4 =820
比一比
300-120+25×4 =300-120+100 =180+100 =280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括号》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3课时小括号教学内容:教科书P74例3,完成P74“做一做”,P75“练习十七”第1~4题。
教学目标:1.认识小括号,能口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初步培养符号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口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题卡、五角星学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一)复习两步计算,回顾运算顺序。
学生拿出口算题卡,比一比,看谁最先完成。
4+3+3= 3+4+9= 9-3-4= 10+5-2=5+0+3= 3+2+1= 10-3+7= 7-0-6=师:像这样的加减混合口算,计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及顺序,为小括号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
2.引入新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步计算的口算。
二、情境呈现,认识“小括号”课件呈现教科书P74例3情境图。
动态演示:先出示10个五角星,再出示主题图,主题图中的两位小朋友分别是欢欢和乐乐,对话内容依次出现。
(一)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师:根据获得的信息,可以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引入,充分为现实情境提供经验支撑。
(二)尝试解决,引发认知冲突。
1.师:求“还剩下几个五角星”,你打算怎么解决?试着在练习本上列式。
学生尝试列式,教师巡视。
2.汇报展示。
师:我看了一下,同学们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教师板书有代表性的算式。
师:同学们运用已学的知识列出了不同的算式,我们来看第三种,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生:10-2+3=5。
师:10-2+3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算,但是现在要先算加法,怎样才能让别人明白要先算加法呢?【设计意图】问题呈现后,让学生尝试列式,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创造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思考,通过认知冲突感受学习小括号的必要性。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小括号)》说课课件
五、说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探究、适时指导评价等方法来引 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心理特 征出发,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学习方法掌握新知,使 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口算。 10-5-2= 3+6+8= 12-5-3= 2.我们已经学习过20以内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同学们 知道怎样运算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 序计算的)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小括号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我虽然采用了循序渐进以旧带新,并以对比的形式(连减的 计算顺序与带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比较)进行教学,教法简洁明了课堂气氛 活跃,对学习“小括号”的兴趣很浓,师生的互动较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但“小括号”对学生来说是新的知识,在实际的计算中还会有一些混淆,这 有待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首先肯定学生的想法很好。但让学生思考当他们面对这么多的符 号,如果他们不说明,别人能看明白吗?(从而引出小括号)所 以应该找一个统一的、简洁的符号,来表示先算后面的2 + 3 , 用“( )”这个符号来表示。 板书算式并用黄粉笔加上小括号。
并让学生跟教师一起来写一写。告诉学生这位新朋友的名字叫“小括号”。 (板书课题:小括号)教师领读、学生齐读。 明白小括号就是把先算的部分括起来。强调它改变了运算顺序,理解小括 号的意义。 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的2+3=5,再算括号外面的10-5=5(师画运算顺 序,并指导读法)。
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课件
34 算式:22+(38-26)=34
36 算式:64-(41-13)=36
课堂练习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判断。 (1)三个加数都是27,和是81。( √ )
(2)计算86-(37+24)时,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 )
(3)一个数加上38,再减去38,结果是76,这个数是0。( × )
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方法: 72-(47+16)= 9
(1)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7
(2)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 11 6
63
72 -63
9
课后作业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96 -42
54
答:参加其他比赛的有54人。
课堂练习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先填一填,再列综合算式。
34 + 48
36 - 17
88 - 82
58 + 19
6
算式:88-(34+48)=6
77
算式:58+(36-17)=77
课堂练习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先填一填,再列综合算式。
38 - 26
41 - 13
探究新知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72-(47+16)
读作:72减去47与16的和。
“( )”叫做小括号。 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探究新知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小括号的来历: 大约400多年以前,在大数学家魏芝德的数
学运算中,首次出现了“( )”,“( )” 叫小括号,又叫圆括号,是17世纪荷兰人吉拉 特首先使用的。“( )”是一种数学运算符 号,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小括号》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小括号》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小括号的意义学生很难理解,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围绕情境展开,化难为易。
1.贴近学生生活,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由于一年级学生理解小括号的意义离不开情境的支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熟知的现实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
2.把算理融入情境中,加深学生的理解,突破重难点。
结合情境,让学生理解算式“10-2+3”中“先加后减”的算理,从而改变学生已有的“从左往右算”的算法,使他们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感受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并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意识。
3.在对比练习中,通过具体、真实的情境进行演绎,巩固了小括号的意义。
使学生对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掌握运算顺序,巩固新知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小圆片教学过程⊙铺垫孕伏1分钟口算比赛。
(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1分钟内完成)10-6+2=12+6-5=18-9-9=18+9-9=学生说出结果的同时还要着重说出运算顺序。
强调:像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计算时要从左往右算。
设计意图:上课初始开展1分钟口算比赛,目的有二,其一是复习加减混合运算的旧知,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其二是采取比赛的方式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无意注意有效地转移到有意注意中来,提高了学习效果。
⊙通过游戏揭示小括号的意义1.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小括号的意义。
(1)游戏探索一:先是左边站3名同学,右边站2名同学,接着5名同学靠拢站在一起。
师:像这样的游戏过程,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计算?这时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学生说算式,老师板书:3+2=5。
预设这个游戏情境学生完全可以理解,能够列出正确的算式,但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靠拢”与加法建立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引导,将“靠拢”与加法建立联系,促使学生加深对两数之和的理解,为学习一个数分别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之和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
《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课件 二年级下册
第3课时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RJ 二年级下册
1 课堂探究点
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课时流程
复习 导入
探索 新知
算顺序并计算。
10-5+3= 8 5
10-(5+3)= 2 8
7+7-6= 8 14
7+(7-6)= 8 1
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探究点 1 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7×(7-5)
(77-42)÷7
上面的题你们能用 脱式做一做吗?
把运算的顺序和过程说一说。
7×(7-5)
(77-42)÷7
如果把括号去 掉,运算顺序
= 7×2 = 14
=35÷7 =5
又会如何呢? 小括号有什么
提示:
作用呢?
1.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问题:什么时候需要加小括号?
4.看图并列式计算。(选题源于教材P52第12题)
32
25+8×4
=25+32
=57(元)
2.把下面每一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选题
源于教材P52第14题)
(1)36÷4=9
(2)12+8=20
12+9=21 1_2_+__3_6__÷__4_=__2_1_
20÷5=4 _(_1_2_+__8_)_÷__5_=__4_
18+27÷9 =18+3 =21
(18+27)÷9 =45÷9 =5
4×8-3 =32-3 =29
比较略
4×(8-3) =4×5 =20
3.根据下表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 (选题源于教材P51第9题)
42+14-35 =56-35 =21
62-(15-3) =62-12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