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视野下自主招生对农村考生的影响

合集下载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博弈分析:教育公平的视角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博弈分析:教育公平的视角
政 策评 估 体 系 。
关键词 : 育公平 ; 教 自主招生政 策 ; 利益 ; 弈 博
中图 分 类 号 : 4 32 G7.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3 87 (0 1O — 1 5 0 10 — 4 7 2 1 )8 0 7 — 3
高校 自主招 生政策是我 国试 点高校招 生制度体 系 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 , 是与全 国统一高考政策并行 的一项特殊招生

高 校 自主 招 生 政 策 实 施 过 程 中 的教 育公 平 问题
在高校 自主招生考试政策 实施过程 中主要涉及 三方行 为主体 , 即政策制定者 、 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实施 对象 , 政策制 定者 主要包括政府和 试点高校 ,政 策执行者指各 高级 中学 ( 以下简称“ 中” , 高 )政策实施对象 即考生 。在 自主招生政策 实施过程 中.各行 为主体 的不公平 行为主要表 现为以下方
那些通 过正常高考不 能被 录取 、 但有发展潜力 、 并符 合学校
办 学 特 色 的那 部 分 优 秀 人 才 。【p’ 是 自主招 生 政 策 在 实 施 l J 但 (
的过程 中存在教育公平问题 , 因在于其行为主体各方有着 原
不 同的利益诉求 , 形成 了利 益博弈 的格局 , 使该 政策在执行 上 出现 了偏离 。 如何实现教育 公平 与博弈均衡化是 自主招生 政策实施过程 中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湖 北 社 会 科 学 2 1年 第 8期 01
高校 自主 招生政 策的博弈分析 : 教育公平 的视 角
罗 昆 , 家福 程
(. 1 安徽建筑工业 学院 高教所 , 安徽 合肥 2 0 2 ;. 3 0 2 2安徽建筑工业学 院 法政学院 , 安徽 合肥 20 2 ; 30 2 )

自主招生的利弊有哪些

自主招生的利弊有哪些

编号:________________ 自主招生的利弊有哪些
自主招生的利弊有哪些
自主招生的利弊
利:虽然自主招生是面向所有的考生招生,但是一般还是以创新型的学生为主,并不是将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

所以学生如果能够通过自主招生,基本上就会进入到自己感兴趣并且擅长的领域,而兴趣和热情将是考生通往成功最大的捷径。

弊:自主招生的报名时需要固定条件的,初审是第一道难关。

通过初审之后还有笔试,一般试题都是由各高校自拟的,一般考试范围会比高考范围广,难度大。

灵活度高,创新精神绝对是一大考验。

另外,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大学的农村考生人数远远低于城市考生,农村考生在自主招生制度上,常常是处于劣势的一方。

而自主招生政策在某些方面却会加大城乡差距。

自主招生好吗
自主招生其实就是在正式高考前,部分院校自己命题,举行的一次考核。

通过这个考试的学生只要达到这个学校的批次线就可以被录取了。

所以,自主招生只是不同于高考的另一种招生形式。

很少有考生可以有自主招生的机会,所以考生如果能参加自主招生就一定要珍惜,有这个机会说明学校对你的重视,因为这个机会是你自己学校推荐给高校的。

自主招生也有很大的难度,并不是参加自主招生就能百分百被录取,所以即使知道自己要参加自主招生也不能松懈,还是要努力学习,争取做到更好。

而没有机会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就应该多反思自己哪里做的不好,之后弥补自己的不足,继续努力。

半月谈电子版2011年第6期:教改,求解农村考生的机会公平

半月谈电子版2011年第6期:教改,求解农村考生的机会公平

半月谈电子版2011年第6期:教改,求解农村考生的机会公平教改,求解农村考生的机会公平本刊记者郭久辉前不久,“清华等七校联考”“北大等十三校联考…‘北京理工大学等九校联考”在社会上激起巨大波澜,高考制度改革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关于高考制度改革过程中是否存在农村学生被边缘化,高招工作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等议论,也再度升温。

农村考生在改革中处于劣势春节后,高校自主招生陆续展开。

影响最大的是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北约”、清华大学为首的“华约”及以北京理工大学为首的“理约”三大联考。

据不完全统计,有大约20万名考生参加了三大联考。

全国有近2000所高校,目前拥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仅80所,招生名额也仅占这些学校招生总数的5%。

但是,由于这些高校都是全国知名高校,参加考试的都是各地尖子生,因此备受关注。

“与城市考生相比,农村考生在自主招生中处于显著劣势,这是明摆着的事实。

”河南省郸城县一高校长刘成章告诉记者,北京大学实行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度,去年没有一所农村中学入围,今年虽增加了推荐学校,有了农村中学,但河南省有推荐资格的10所中学里,仅有林州高中1所县级中学,其他9所全部是城市学校。

一些教育工作者指出,作为高考制度改革的试点,自主招生制度从2003年启动之初,就存在有利于城市学生、对农村考生不够公平的缺陷。

河北省衡水市一县级中学校长说,2003年教育部决定在22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几乎都是直接选择那些往年输送生源较多的高中,而这些中学,基本都是各城市的重点中学;有的高校甚至要求,选拔对象必须出自省级以上重点中学。

后来,随着农村学校反对声浪加大,为了彰显公平,一些高校表示中学生还可以自荐或者由老师推荐申报。

但实际上,这个看似公平的政策对农村学生没有多大现实意义,因为知名高校对县级中学的推荐认可度不高。

同时,在面试中,受地域、生活经验、知识面等限制,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也存在明显差距。

教育公平与农村教育发展研究

教育公平与农村教育发展研究

教育公平与农村教育发展研究教育公平一直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而农村教育发展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领域。

本文将对教育公平与农村教育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教育公平的重要性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教育公平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无论其家庭背景、地域差异或经济状况。

教育公平的实现,可以帮助个人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充分发展潜能,为个人的未来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二、农村教育现状分析农村地区教育相对于城市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有限,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设施和教育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这些差距影响到了农村学生的教育质量和发展。

同时,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和交通状况也存在限制,使得农村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

三、农村教育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农村教育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引进、教育设施建设和改善、教育经费的保障等。

然而,农村教育发展也有其一些机遇,如科技的应用、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政策的支持等。

通过充分利用这些机遇,并解决相关的挑战,农村教育发展可以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四、促进农村教育公平的措施为了促进农村教育公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要重视农村教育,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与教育质量。

其次,要加强农村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和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

同时,要改善交通和信息技术的条件,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教育差距。

此外,还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提供财政支持和各种奖励机制,鼓励优秀的教育人才到农村任教。

五、国际经验借鉴与合作在农村教育发展中,可以借鉴国际上的一些经验与做法。

如发达国家在农村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创新模式。

此外,可以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六、政府责任与社会参与实现农村教育公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其中政府责任占据重要地位。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利弊及对策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利弊及对策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利弊及对策(文山学院云南文山663000)赵玉琳摘要为了适应自主办学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国家教育部开始实施自主招生的办法,这项措施使高等学校招生的自主权扩大了,也改变了高考制度“一考定终身”的不足。

但自主招生作为一种尚不完善的新型招生方式,仍存在各种不足,比如自主招生的公平诚信问题。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高校自主招生的利弊,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措施,从而促使自主招生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高校自主招生对策由于我国高考制度本身的缺陷日益暴露,高考教育制度也在进一步改革,自主招生弥补了高考的不足,促使高等教育适应了大众化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多样化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实行自主招生扩大了高校招生的自主权,有利于选拔高考失利却有特殊才能的人,对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有重要作用。

同时,由于高校自主招生还处于发展的阶段,在实践中还存在各种问题和缺陷,因此,政府和各高校应共同努力找出各种对策,进一步改革高校自主招生,完善人才选拔方式。

一、高校自主招生的内涵及现状自主招生是深化高校招生制度和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措施,也是选拔优秀人才的新探索。

它是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导向,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教育部及相关教育部门的宏观指导下,根据自身教学资源的条件,各高校独立的制定招生计划,来选拔录取优秀人才。

我国的自主招生政策自2001年起正式实施,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第一批自主招生的试点院校,到2007年全国自主招生的试点院校达到59所,2011年发展到80多所,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招生的改革趋势。

当前,我国高校自主招生主要有加分模式和完全自主模式两种,前者是在高考分数的基础上享受加分,后者则是完全自主的形式,考生是否被录取完全取决于面试,各高校试点自主招生的人数在原则上不得超过本年度招生计划总数的5%。

随着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尤其是完全自主招生模式相关制度的完善,高校自主招生已成为高考的一个重大变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内容的城乡公平性研究

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内容的城乡公平性研究
些 高 校 每 年 自主招 生 录 取 的 人 数 一 般 控 制 在 该 年
等原因导致对教育认识上的缺失, 又由于信息不对
称、 交通 闭塞等现实 问题导致来 自 农村家庭的孩子 对教育公平 问题意识 的缺失 , 使得城市学生无论是 获取知识的广度还是深度都要大大优于农村学生 。 而 自主招生考试无论其笔试还是面试 内容 , 对于这
度招生总人数 的 5 %以内,且最近几年各高校还在
争取扩大 自主招生 的录取 比例。拥有 自主招生权的
从而 高校可 自行决定招生对象的范围和条件 , 自主组织 些城乡 因素的区别和影 响都缺乏整体的考虑 , 测试和录取。其中, 测试包括笔试 、 面试以及技能测 试, 一般都在校内进行 , 部分高校在各 省主要城市
物 , 无异于 是点 到 了农 村学生 的死穴 。 比如 ,00 这 2 1
鲜事物 的同学们来说可谓轻而易举 ,但是对于那些 生 活在 偏远 乡村 , 息 闭塞 的农村 学 生来说 , 信 则几 乎 是 全新 的 、 可 完成 的话 题 。 不
( ) 三 自主 招生 审核 内容及 录取 标准导 致城 乡不

自主 招 生考试 内容城 乡不公 平 的表现
众所周知 , 我国经济结构长期以来都是二元制, 经济发展极不均衡 , 城市学生无论在学习硬件还是
农村及一些偏远 2 0 年清华、北大等 2 所高校率先实行 自主 软件方面都优于农村学生 。另外 , 02 2 生存条件和思维意识 招生 ,04 20 年全国 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增加到 2 所 , 地区由于其特定的生存方式 、 8 2 0 年增加到 5 所, 0 06 9 2 9年增加到 7 所 ,00年 0 6 21 进 行 自主 选 拔 录 取 改 革 试 点 的 高 校 共 有 8 2所 , 这

教育公平政策

教育公平政策

教育公平政策引言: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石,而教育公平则是确保每个人都能有机会获得优质教育的关键。

教育公平政策的推行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教育公平政策的重要性、挑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教育公平政策的意义教育公平政策的重要性在于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无论其社会背景、性别、种族或地域。

教育公平能够打破贫富差距,扩大社会流动性,并促进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二、教育公平政策的挑战然而,教育公平政策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贫困地区缺乏教育资源,使得贫困家庭的孩子无法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其次,性别不平等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女性在一些地区和文化中依然受到教育的限制。

最后,种族和地域之间的差异也会影响到教育的公平。

少数族裔和农村地区的孩子常常面临着教育资源的短缺情况。

三、提高教育公平的途径之一为了提高教育公平,政府可以制定政策来提供经济支持和资源,以避免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不足问题。

例如,可以设立教育基金来资助贫困家庭孩子的教育,提供免费的教材和学费。

此外,政府还可以提供补贴和奖励,鼓励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从事教育工作,确保质量的教育资源得到提供。

四、提高教育公平的途径之二为了解决性别不平等的问题,政府可以加强性别教育,并制定法律来禁止歧视。

同时,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家庭支持和鼓励女性接受教育。

此外,性别平等教育课程的开发也是至关重要的。

五、提高教育公平的途径之三为了解决种族和地域差异的问题,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给少数族裔和农村地区的孩子。

这可以通过建设更多的学校和教育中心,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和资助来实现。

此外,跨地区交流和资源共享也是一个有效的方式。

六、教育公平政策的挑战实施教育公平政策并不容易。

首先,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了教育公平的问题,政府在投入上需要更多的经费。

其次,社会的观念和传统也可能成为阻碍。

一些家庭可能倾向于将男性家庭成员视为教育的优先对象,而不是女性。

论高校自主招生的公平性

论高校自主招生的公平性
■墨
论 高 校

自 主 招 生 的 公 平 性
剥、 凤 玉
( 州大学 教育学院 , 肃 兰州 兰 甘 700 ) 3 0 0
摘 要 : 为 一 种 新 型 人 才 选 拔 方 式 , 校 自主 招 作 高
录取 模 式 , 拔 了 一批 优 秀 人 才 , 一 定 程 度 上促 进 了高 选 在 等教 育 的公平 , 作 为一 种 新 生 的制 度 , 在 具体 的操 作 但 其
据 ; 完 全 自 主 招 生 高 校 以 自行 组 织 的 测 试 成 绩 作 为 录
取 依 据 , 考 成 绩 只 作 为 参 考 。高 校 在 招 生 自主 权 方 面 高
存 在 着 不 公 平 的 现 象 , 能 够 自 主 招 生 特 别 是 完 全 自 主 招 生 的 高 校 , 可 以 根 据 自 己 人 才 培 养 的 特 点 通 过 自行


高 校 自 主 招 生 有 利 于 教 育 公 平
围 , 至 有 些 高 校 只 针 对 当 地 考 生 进 行 , 非 所 有 中 学 和 甚 并 学 生 都 能 获 得 自主 招 生 资 格 , 主 招 生 几 乎 成 了 城 市 考 自 生 的 专 利 。 有 关 统 计 数 据 显 示 ,0 0 获 得 自 主 招 生 资 据 2 1年 格 的 学 生 中 农 村 学 生 所 占 比例 不 足 l % , 旦 、 海 交 大 O 复 上
的 完 全 自主 招 生 只 针 对 上 海 当 地 考 生 进 行 ,完 全 剥 夺 了
公 平 的 教 育 既要 让 所 有 学 生 享 受 平 等 的受 教 育 机 会 , 要 让 每 个 学 生 得 到 最 好 、 适 合 自身 的 发 展 …。 全 又 最 国 统 一 高 考 按 成 绩 录 取 学 生 ,使 一 部 分 在 某 方 面 有 突 出 优 势 的考 生 因为 成 绩 的 限 制 失 去 了 接 受 高 等 教 育 的 机 会 , 这 部 分 考 生 来 说 现 行 高 考 制 度 是 不 公 平 的 。自 主 招 对 生 是 获 得 自 主 招 生 资 质 的 高 校 通 过 自行 组 织 的 考 试 。 对 优 秀生 源 给 予 不 同程 度 的 加分 ,以确 保该 部 分 考 生 能 够 顺 利考 入 本 校 的招 生方 式 。其作 为 一 种 新 型人 才 选 拔 方 式 , 生 对 象 、 生 范 围 、 试 内容 和 形 式 与 全 国统 一 高 招 招 考 考 有 很 大 差 别 ,使 高 校 不 再 完 全 按 照 高 考 成 绩 排 队 录 取 考 生 , 变 了 以往 一 张 考 卷定 终 身 的 现象 。 施 自主招 生 改 实 可 以 把 那 些 有 特 殊 才 能 . 却 因 为 统 一 高 考 分 数 的 限 制 失 去 接 受 高 等 教 育 机 会 的 人 才 选 拔 出 来 , 根 据 他 们 在 自主 招 生 OU ni . ̄中 的 表 现 给 予 不 同 程 度 的 加 分 。 这 样 即 便 高 考 分 数 未 达 到该 校 在 当地 的投 档线 , 仍 有 可 能 被 录取 , 但 使 人 人 享有 平 等 的接 受高 等 教 育 的机 会 。 时 , 主招 生 录 同 自 取 人 数 控 制 在 试 点 学 校 年 度 招 生 计 划 的 5 以 内 . 生 名 % 招 额 用 学 校 预 留 计 划 ,不 占 用 分 配 给 各 省 市 的 招 生 计 划 指 标 , 给 各 地 优 秀 考 生 提 供 了参 加 统 一 高 考 之 外 的 机 会 . 既 又不 占用 其它 考 生 的 名额 。 样 , 使 每个 学 生 拥有 平 等 这 既

高等教育改革对农村生源大学生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高等教育改革对农村生源大学生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高等教育改革对农村生源大学生的不利影响及对策[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农村生源大学生既是改革的受益者,其学习生活又受到极大挑战。

中国今后的高考、高教制度改革及农村的各项改革,都要充分考虑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利益,为他们的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高考高等教育改革农村生源大学生影响农村生源大学生是指在农村地区出生、成长并考入城市地区各类大学的大学生。

上大学后,他们的户口大多从农村地区转入城市,实现了在城乡二元体制下由农村人向城市人(或准城市人)的转变,完成了身份上的跨越。

他们还部分地承担着让父母子侄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的责任。

关注农村生源大学生,就是关注农村教育,就是关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高考制度对农村生源大学生的不利影响高考制度的恢复给了农村生源大学生改变命运的机遇,如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所说,“高考是农村跟贫困家庭的小孩改变命运的最有效方式。

”①但是,高考制度的一些改革措施也对农村生源大学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重新恢复后的高考制度,逐渐增添了诸多灵活自主的手段,但由于操作封闭、监督不力等原因,招生时呈现“城市中心”的特点,导致城乡考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一)分地域招生带来的不利影响高考分地域招生,是指高校招生名额在各省(包括直辖市)进行分布,每个省的考生在其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按高考分数择优录取。

但是,高校招生名额在各省的分布极不均衡,在高校所在地的招生人数较多。

例如,2005年,复旦大学上海生源达63.1%;武汉大学的湖北生源超过了50%;南京大学的江苏生源达到40%;中山大学的广东本地生源占62.4%。

②分地域招生使高校云集的大城市的录取比例大大高于其他地区。

据统计,按城乡人口比折算,20世纪80年代城市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乡村的9.6~12.8倍,90年代城市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乡村的5.8倍。

③这意味着农村生源大学生要通过更多的努力、考更高的分数,才能享有跟城市的同龄人同样的高等教育机会。

教育公平视域下高校自主招生与办学效益探讨

教育公平视域下高校自主招生与办学效益探讨
之类 的问题 。 高校在 招生环 节的 自主性 的回归调动了高校教 师参 与到人 才选拔 中来 , 进而激 发了教师 教育教学改革的积
环节最体现办学效益的根本点 。 近几年我国高校招生制度 最
改革的发展趋势是扩大高校 招生 自主权 , 实行 自主招生 。 谓 所
极性 , 甚至引发高校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 高校 的自觉与 自主 对高校的主动发展、 提高办 学效 益很有帮助。 第四 , 高校通过 自主 招生 实现选 才标准的多样 化 , 应 适 了多样化 的人才质量观 和多层次 的高校办 学模 式。 国家社 会 发展对各 级各 类专门人 才的需求是 多元的 , 这就要求高等学
了重大变化 : 市场经济体制框架 在我国初步确立 , 知识经济
化的高等 教育的办 学模式 。同时,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是按
照一套 标准将大学 、 院、 学 专科 分成一个 自上而 下的等级体
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教育的重要性 日益 凸显 , 教育主体 间
系, 将学 院降格 为次一级 的大学 , 从而使 高等教育趋 于一元
校人 才培 养的标准是 多元 的。 目前高校 招生仅以 “ 但 高考分 数”这唯一 的学 术质量控制 标准加以评判 ,已经不适应多样
“ 自主招生”, 是高校根 据办学特色 和人 才培养 规格 的要 就 求 自行确定招生计划、 出学生入学标准和考核办法。 提 n 0 高校 自主招生是最大 限度的实现 “ 选拔适合的学生进入适合 的大 学” 从而提高办学效益的招生模式 。 首先 , 自主 招生增强了高校对外部环境变化 的适应力和 竞争力。 国自改革开放 以来高等教育发展 的外 部环境 发生 我
和 学科 优 势、最 大限 度提 高 办学 效 益的 有效 途 径 。高校 自 主招

教育公平视野下的高校自主招生问题

教育公平视野下的高校自主招生问题
举措 。
才 很不 公 平 ,很 可 能 会 使 偏 才 无 法 得 到名 校 的 眷
顾 。 ( ) 对 过 程 公 平 性 的 质 疑 二
自主招 生不 唯分 数论 成败 ,不拘 一格 地选 拔人 才 ,一 定程 度 上 突 破 了 以前 一 考 定 终 身 的 高 考 制 度 ,有 利于 引导 基础 教育 从应 试 教育 向素 质教 育转
自主招 生考 试 和录取 过 程太 复杂 ,无 疑增加 了
暗箱 操 作 余 地 ,从 而 剥 夺 了普 通 考 生 的公 平 竞 争
权 。在 社会 诚信 不足 的现 实下 , 自主招 生容 易成 为
变 ,同时也 扩大 了高 校 办学 自主 权 ,是 未 来 中 国高
本 文 系 2 1 年 6月 民 盟 上 海 市 委 第五 届 高教 论 坛发 言 论 文 、2 l 年 9月 民盟 中 央 高等 教 育研 讨 会 发 言 论 文 。 01 O1

2 5 ~
种 种交 易 的遮羞 布 ,公 平底 线 也 将荡 然无 存 。
( ) 对 结果公 平 性 的质疑 三
绩 作 为 唯一 的录 取标 准 。但 是 等教 育 并不 是根 据成 绩 对一 切
学生 平 等开放 ,而是 实行 分 省定 额 、优先 照 顾城 市 考生 的 办法 ,这 对公 民平 等受教 育 的权 利构 成严 重
会 相 对 较 少 。第 三 , 自主 招 生 的重 要 砝 码 还 是 总 成 绩 ,这 对 某 一 学 科 有 超 常 表 现 但 总 成 绩 不 理 想 的 偏
资格 的 高校 中 ,有 3 3所 高校 组 成 了 4个 联盟 ,展
开 生 源 争 夺 大 战 。 自主 招 生 所 占 当 年 录 取 生 的 比 例

自主招生政策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自主招生政策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自主招生政策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自主招生政策是指高等教育机构根据自身需要,通过特定的选拔方式,对具有特殊才能和潜质的学生进行选拔录取的政策。

自主招生政策的实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自主招生政策对学生的影响。

首先,自主招生政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传统的高考制度通常只考虑学生的学科成绩和综合素质,而自主招生政策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

通过自主招生政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兴趣进行申请,展示自己的优势。

这样一来,那些在传统高考中可能被忽略的学生也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他们可以通过自主招生政策,展示自己在艺术、体育、科技等领域的才能,从而获得更多的录取机会。

其次,自主招生政策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高考制度通常只重视学生的学科成绩,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其他方面发展。

然而,自主招生政策要求学生在学科成绩的基础上,还要具备其他特长和能力。

这就迫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之外,积极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学生们不再局限于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通过参与社会实践、科技创新、艺术表演等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这种全面发展的要求,对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自主招生政策提高了高校录取的公平性。

传统高考制度往往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学科成绩的评判标准过于单一,容易出现偏差。

而自主招生政策则通过多元化的选拔方式,更加全面地评估学生的能力和潜质。

不再仅仅看重学科成绩,而是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经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这样一来,学生的录取机会更加公平,不再仅仅依赖于一次考试的成绩,而是通过多个环节的综合评估,更加客观地评判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然而,自主招生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自主招生政策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资源和人力投入,给高校和教育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其次,自主招生政策的选拔过程相对复杂,容易出现不公正和腐败的问题。

一些学校可能会通过关系和金钱等方式干预选拔结果,这严重损害了自主招生政策的公信力。

高校自主招生利与弊

高校自主招生利与弊

高校自主招生利与弊摘要:近年来,诸多高校都实施了自主招生改革,它是高考改革中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它改变了原有的完全以高考分数为参考的录取政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也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了新的途径。

但是, 这个政策尚不完善,一些方面忽视了学生权益, 有损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有违自主招生的初衷。

为此, 呼吁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自主招生制度。

关键词:自主招生利弊公平人才1.了解自主招生1.1自主招生的含义自主招生又叫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于2003年正式启动。

经过十年的发展,自主招生已成为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高校招生多元录取的重要方式之一。

自主招生具体指部分高校在统一高考的基础上,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通过高校自主选拔考试,选拔出具有一定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毕业生。

“自主招生”这个概念,在我国上世纪90 年代前期就已提出来了,并由上海工业大学率先实践。

根据当时的报道“:在上海市政府和高教局的支持下,1993 年秋季上海工业大学面向社会自主招收全部自费生,不参加全国和全市的统一招生。

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1]其初衷在于打破“以分为纲”的大一统局面, 使那些学习成绩并不十分突出但在某一学科或领域具有优异才能和发展潜力的学生不受高考分数的限制, 通过接受高等教育, 其才能和潜力可得到充分发展, 最终成为社会所需人才。

1.2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现状自1998年我国扩大招生以来,不断增长的招生规模所产生的高负荷使前的高校已没有多余的人力进行这样复杂的操作。

而从近年的实践看到,诸多高校的自主招生仅为5%的招生。

因此我国高校目前基本上只能在小范围进行自主招生,即有部分自主权。

自2003年教育部授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22所高等学校试行自主招生权以来,至今全国进行自主招生考试的“211”和“985工程”的高水平大学已增加到了80所。

自主招生需解决农村学生的公平问题

自主招生需解决农村学生的公平问题
一 .
说 ,在 讨 论 孩 子发 展 的 时候 , 父母
们往 往 希 望 孩 子尽 早 入 学 以 求抢 占
先机 . 同 时又 渴 望 自己的 孩 子 出类
拔 萃超 过 同龄 人 .却 很 少考虑 孩 子
本身发展 的可能性 。第三是独生子
女 家庭 重 智轻 德 .忽视 良好 习惯 的
日的中国已经步入 独生子女养育独
向 清华 大学 自主招 生 B计 划 的
推 出。对 于消 除公 众 对 自主 招 生偏
性干 涉.但对 于我 国大学来说 .情 况颇为特殊 需要注意的是 .就在
清 华 推 出 B 计 划 的 同 时 .北 大加 大 “ 学校 长 实 名 推 荐 制 ” 的 力 中 度 . 而入 选 的 中 学都 是各 地 的 重 点
地 区学 生 的综 合 素 质 。 3然 ,怎样 - '
执 行 B计 划 . 包括 究 竟 占多 少 名 额 ,如 何 防 惠权 势 阶 层 利 用 B计 划 “ 搭便 车” .还 需拭 目以 待
中,不适应 “ 城市化”考题 ,如果 面试考察沟通能力、社会 阅历 ,问
学 生是 否 有 出 国游 学 经历 .肯 定得 分要 低 于 城 市 学 生。 因 此 。 曾有 建 议 指 出 , 高校 在 自主 招 生 中 ,对 农

务 ,而建立合理 的大学治理机制 ,
有 助 于 大 学的 办 学战 略 ,将 公 平 作
为基 本 的 出发 点 。 龙 心 切 . 忽 视 因 材 施 教 。 孙 云 晓
直 不 断 。具 体 包括 两 方 面 ,一 是
农村学生参加 自主招生考试 ( 笔试
烈 的反 对 之 声 。 不 少舆 论将 重 点 大

教育公平视野下的高校自主招生研究

教育公平视野下的高校自主招生研究

以来 , 我国高考招生一直采取 由国家或省市统一组织命题 、 考试
和按考试 成绩一次性统一录取 的制度。这种制度可以在较 大程
本 没有 惠及。显然 , 这种地 区间的差 别对 待对教育资源本来 就
不足的偏 远地区学生来说是事实上的不公平。
2 . 城乡 公 平 问题
度 上保持 高考招生 的公 平性 , 但也存 在 明显 的不足 , 如 不少高 校 抱怨缺乏招 生的 自主权 , 认 为仅 凭一纸成绩 难以选拔 出真正 优 秀的学生。 也有人认为, 这种 “ 一考定 终身”的考试 录取办法
庭无法承担的。 高校 自主招生计划 向经济发 达地 区倾斜 、 人 为地 选才标准
院关于深 化教育改革 、 全面推进 素质 教育 的决定 》中提 出:“ 扩
大学校 的招生 自主权 和考生的选择 机会 , 逐步建 立具有多种选
择 的更加科学 和公正的高等 学校招生 选拔制度 ” 。白2 0 0 1 年东 南大学等部 分高校首次尝试 实施 自主招生改革以来 , 参与 自主
呷I 习 力 叙
DOI 编码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0 0 7 9 . 2 0 1 3 . 0 2 . 0 0 6
2 0 1 3 年第2 期
教 育公平视 野下的高校 自主招生研究
吴冠 兰 王春 燕 张奎 明
摘要: 高校 自 主招生是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随着这一改革试点范围的不断扩大, 由此带来的教育公平问题 日 益凸显,
有失教育公平, 应 该给考生更多 的考试选 择机会。 另外 , 更有不
我国城乡差异 由来 已久 , 经济发展 和生活水平 的巨大 差异 决定了教育资 源配置 的不均 衡, 城乡学生在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方面存在 明显差距 。由于 自主招 生考试命题 灵活多样 , 不依课

审视自主招生中城乡公平问题

审视自主招生中城乡公平问题

握 在优 势阶 层手 中 . 使 偏 远农 村 地 区 或 贫寒 家 庭
子 弟处 于竞 争 的劣 势 , 甚 至 可能 剥 夺 他 们参 与 竞 争的机 会 。 ” 当前绝 大 多数重 点大学 的 自主招生 方 案都对
部分, “ 无 论在 任 何 环节 、 任何方面、 任 何 时期 、 任
关键词 : 自主 招 生 ; 城 乡公 平 ; 路 径 依 赖
高校 自主招 生是 高考评价 制度 多元 化改革 的 重要 内 容 , 是 为了改 变 传统 高 考 “ 一 考 定 终 身” 的
弊端 . 选拔适 合 不 同高 校 办 学特 色 的 人 才 的新 探 索 。高校 自主招 生从 2 0 0 3年的 2 2所试 点高 校发 展 到 目前 的 8 0所 , 在 多元化 选择 人才方 面做 出 了 有益 的探 索 。 但是 , 高 校 自主招 生 作 为 高考 制 度 改革 的一
摘 要 : 自主招 生 中的城 乡公平 问题 突 出并 引起社 会 的广泛 关注 。考试 资格认 定、 考试 内容和 形 式 明显 对城 市考 生有利 , 对农村 考生 不利 。决策 者的观 念偏 差 , 考试 制度 改革 的路径 依赖 和 自主招 生的 运
行成 本 高是 导致 自主招 生 中城 乡不公平现 象产 生 的重要 因素 。政 府 是 缩 小城 乡不公 平 的 首要 责任 人 . 应通过 法律 和政 策等 手段 营造 一 个公平 的制度 环境 。 高校 应转 变观 念 。 加 快 完善 自主招 生制度 , 确保 城 乡考 生 高等 教 育机会 公平 。
学 中。 全 部属 于省 份 城 市 或地 级市 的省级 重 点 中 学. 而广 大县 及 以下 以农 村生 源 为主 的 中 学被 排

以“平等权”为视角论高校自主招生异化

以“平等权”为视角论高校自主招生异化

优秀重点 高中 。 虽说 也存在 自荐制度 , 但这最 终还是 与学 生所
在学校有关 。所 以高校下发 推荐名 额的 高中都是 各省生 源质
量高 、 师资力 量强的龙 头重点 高中 , 还依据 高 中实 力 的强 弱分
配了数量 不等 的推 荐生名额 . 依 照这种 趋势 。 很难 向农中 的学 生也 因学校整 体实力 不强 而失去竞 争机会 。 推荐 自荐 指标分配 如此不公 , 不得不 让人对 制度本 身 的合理性 产生质 疑。 质 疑只是初 步的反应 。若对 高校 自主招生 作进一 步 的分 析, 不 难看 出 , 人们 之所 以觉得 不公 平 , 实 质上 是 因为该 制度 侵犯 了其他考 生的平等 权— —从 教育法 上讲 ,高校 自主招生 公布 的具有推 荐资格 的学校分 布不均 ,造成 了严重 的地域差 异, 违背 了“ 区域外平等 ” 的原则 。在教育 有待发 展的 中国 , 追 求人 学机会平 等应该作 为追求教育 平等 的 目标。
原 因。
【 关键 词 】 教 育 平 等 权 ; 自主 招 生 ; 教 育 改革
【 中图分类号 】 G6 4 7 .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4 2 4 4 ( 2 0 1 3 ) 0 5 - 0 7 4 - 2
党 的十八 大提 出加 紧建设 对保 障社会公 平正 义具有 重大 作用 的制 度 , 逐 步建立 以权 利公 平 、 机会 公 平 、 规 则公 平为 主
理论 前 沿 2 0 1 3 年 第5 期
以“ 平等权’ ’ 为视角论高校 自主招生异化
张 小芳
( 江西省乐 平市委党 校 , 江西 乐平 3 3 3 3 0 0 )

高考改革与教育公平如何解决农村学生的就业问题

高考改革与教育公平如何解决农村学生的就业问题

高考改革与教育公平如何解决农村学生的就业问题随着中国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在改革的背景下,农村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高考改革与教育公平如何帮助农村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要解决农村学生的就业问题,必须深化高考改革,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农村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和地域差异,他们所接受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提升教育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此外,应加强城乡教育交流,让城市的优秀教育资源得以共享,从根源上解决农村学生的教育问题。

其次,高考改革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高考注重记忆和应试技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因此,应该在高考改革中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并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其综合素质。

此举有助于提高农村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他们找到更好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可能。

此外,农村学生在解决就业问题上还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出台更加有利于农村学生就业的政策,鼓励农村学生留在农村或者从事相关农业产业。

同时,各大高校和企业应该加强与农村学生的联系,开设更多的实习和就业岗位,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来支持农村学生的就业发展,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要解决农村学生就业问题,还需要鼓励他们创业就业。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机会和资源在农村涌现。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提供贷款、补贴等支持,为农村学生提供广阔的创业发展空间。

同时,学校也应该在课程设置和教育方式上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总结起来,高考改革与教育公平可以为解决农村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有效的支持。

通过深化高考改革,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加强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合作,以及鼓励农村学生创业就业,我们相信农村学生的就业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

农村自主招生方案

农村自主招生方案

农村自主招生方案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不少地方已经实行了农村自主招生方案,旨在让更多的优秀农村学生能够享有更高的教育资源和更好的教育环境。

本文就介绍一下农村自主招生方案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农村自主招生方案?农村自主招生方案是由各地实施的为了方便农村学生进入高校而设立的考试制度。

与普通招生一样,学校会为农村学生专门推出一份考试,考情相对容易,且有专门的录取名额,方便农村学生进入名校深造。

二、农村自主招生方案的优点1. 有助于提高农村学生的教育水平农村自主招生方案让学生能够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与其他考生竞争,获得进入名校的机会。

通过在知名大学的学习或研究生的深造,农村学生将有机会接触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更广阔的视野,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

2. 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农村自主招生方案让更多的优秀农村学生获得了进入名校深造的机会,这对农村教育发展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只有让更多的农村学生受到高水平教育的熏陶,才能让农村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3. 有利于消化一些社会不公农村自主招生方案相对于其他招生机制的特定,将有效地抵消一些社会不公,帮助农村学生在高考中与城市学生平起平坐。

三、农村自主招生方案的实施各个地方的农村自主招生方案实施和考试形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在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但是总体而言,大多采用文化课成绩为主,再根据生源地、家庭经济条件、民族、专业志愿等进行加分的方式,在省内招生计划中单独录取农村学生,以此鼓励和支持农村学生的学习。

四、如何提升农村自主招生效果1. 教学等条件更加完善提高农村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水平,加强学校场地设施建设,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2. 支持和激励优秀学生通过多种手段鼓励和奖励农村学生努力学习进取,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觉性,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高校学习和生活。

五、结论农村自主招生方案作为一种补充性招生方式,在促进农村教育和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农村自主招生方案

农村自主招生方案

农村自主招生方案前言自主招生是指学校不依靠高考分数,而是通过一系列评价和选拔来确定录取资格的一种方式。

近年来,为了鼓励农村学生攀登更高的学术和职业高度,许多高校已经开始了农村自主招生计划。

什么是农村自主招生计划?农村自主招生计划是指高校依照国家规定的招生政策,在高考录取之外,自主选取考生的招生计划。

通过农村自主招生计划,高校可以吸引更多的才华横溢的农村学生来所学。

农村自主招生的重要性农村自主招生计划可以使农村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名校。

这对于农村地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另外,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和教育资源的枯竭,许多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资源与学生数量不匹配的问题越来越显著。

因此,高校的农村自主招生计划可以为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提供补充和促进。

农村自主招生计划的实施农村自主招生计划的实施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措施:放宽录取条件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农村学生的录取条件,比如要求相应的高考成绩低一些,降低相应的英语和数学的要求等等。

关注学生的家庭背景传统的高考制度难以针对不同文化环境和家庭背景的考生进行公正而全面的评估。

农村自主招生计划也应该重视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及家庭生态环境,有针对性地进行考察。

增加选拔过程高校可以增加一些选拔过程,如笔试、面试等,以便更全面地评价考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增加选拔过程可以弥补高考评分指标单一的不足,增加提高教育公平的机会。

加强民办教育在农村地区,缺少私立学校是当地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

因此,高校可以予以农村地区的有志青年提供贷款,鼓励他们在当地创办“农民大学”,以更全面地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和农村劳动力素质。

农村自主招生计划的意义农村自主招生计划对于国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配、人才培养、贫困地区振兴都有积极的作用。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可以更加公平地竞争,扩大了他们进入高水平高校的机会。

对于高校来说,则能帮助高校挖掘潜在人才,增加高校的多样性,从而提高高校的学科和科研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