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教案
黄山奇松教案
黄山奇松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汇报、述职报告、发言致辞、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黄山奇松教案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黄山奇松教案 12篇(小学语文黄山奇松教案),以供参考。
(语文教案)《黄山奇松》精选教案
黄山奇松精选教案黄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奇特的黄山松。
黄山松便展现着千姿百态的魅力将黄山装点得更加神气、更加秀美,令人赞叹。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黄山奇松精选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黄山奇松精选教案1一、教材分析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描写了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
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二、学情分析黄山是自然名胜,可真正去过黄山的孩子不多,对于黄山松树的奇特,他们缺乏真切感受。
因此在教学中要准备一些视频、图片等直观资料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同时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大胆想像,体会黄山松的姿态奇特,精神顽强,从而到达激发学生喜爱黄山、热爱祖国之情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6个生字。
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学习选取典型、抓特点写作的方法。
培养审美情趣,热爱祖国的名山。
四、教学重难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帮助学生领会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六、教学准备:黄山风光片断、黄山奇松图片、重点段落链接七、教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触发情感出示幻灯片(有关黄山的诗句或者是广告用语),谁知道空格里应该填上什么“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一品黄山,天高云淡〞“感受黄山,天下无山〞“一山,一境界〞“天下第一奇山〞黄山到底有哪些神奇的魅力,能让人赞不绝口呢其实,黄山的魅力离不开这四绝(出示幻灯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节课,我们就来领略其中一绝:黄山奇松(幻灯片)二、出示目标,明确导向(请同学们默读一遍)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6个生字。
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学习选取典型、抓特点写作的方法。
培养审美情趣,热爱的祖国名山。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师板书课题)1、开口自由读课文一遍,遇到有生字词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默读课文一遍,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黄山奇松教案
【 - 小学作文】【篇一】黄山奇松教案16《黄山奇松》教学设计(赵丽红)16 黄山奇松澄江县高西小学赵丽红一.教材分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都是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
《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的赞叹之情。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动人姿态,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
全文按“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谋篇,是一篇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阅读过多篇描写祖国秀丽景色的文章,他们领略了祖国的秀丽风光,对祖国的风景名胜充满了向往。
对于黄山,他们略有耳闻,但对于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神奇秀美,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视野不开阔,缺乏感性认识。
三.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
理解新词的意思。
会用“屹立”、“ 饱经风霜”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黄山的资料,预习课文,做好批注。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景色秀美宜人,名山大川数不胜数。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去游览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领略黄山风光的独特奇妙之处。
(播放黄山风光)2.刚才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欣赏了黄山风光,看完你有什么感受?(指名学生回答)3、是啊,同学们,欣赏了黄山风光,老师也觉得黄山实在是太美了,真想亲自去看一看。
难怪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以哪“四绝“闻名于世?(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黄山四绝)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文中所说,“更是情有独钟”。
小学三年级语文《黄山奇松》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黄山奇松》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黄山奇松》教案1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三、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到了什么呢?2、边播放相关的图片和音乐,边述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
3、而在这四绝中,人们对黄山松更是情有独钟。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4、再看看课文的题目,你能从哪个字中找到答案呢?(奇)你又有什么问题要问?5、想寻找答案吗?(二)创设情境,感受奇松。
1、创设情境:请大家把眼睛闭上,我们登上了去黄山的飞机,经过不到一个小时的飞行,我们来到了天下第一奇山――黄山。
我们爬啊爬,终于来到了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
请大家睁开眼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你看到了哪些松树,它们又奇在哪里呢?2、学生交流讨论,师相机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3、大家说得很好,这三种松的确都非常奇特。
是的,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
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着黄山奇松。
它还象征着整个黄山。
既然它有这么大的魅力,那我们就一起去领略迎客松的风采,并从语言文字中来感受它的奇吧!(三)引读迎客松,自学陪客松和送客松1、出示迎客松的文字和图片。
2、请同学们自读这段文字,并结合边上的图,你能从哪些句子和词语中感受到迎客松的“奇“呢?3、学生交流讨论能反映“奇“的句子及词语。
(1)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黄山上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多少风吹雨打,正如文中说它饱经风霜,但它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15篇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15篇《黄山奇松》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山奇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现黄山奇松的姿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黄山奇松》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
第一自然段引出黄山奇松。
由黄山作为“天下第一奇山”,说到它的“四绝”,然后从“四绝”中引出人们“情有独钟”的奇松,使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作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正是因为奇松的点缀才使它独领风骚。
第二自然段写独具特色的三大名松。
先交代三大名松的生长地,在玉屏楼前的悬崖上,然后再一一描写“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不同的姿态,以及它们得名的由来。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众多松树。
一连用了许多“或”字,以显示松树姿态各异,美不胜收,点明山因树而“更加神奇”,以呼应前文。
本课的训练重点及难点是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不断渗透、内化、巩固。
教学对象及其学习需要分析: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他们在一节课中持续注意的时限只有20分钟。
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布鲁纳曾指出:最好的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视野不够开阔,对黄山奇松的姿态缺乏感性认识。
多媒体教学声像并茂、视听结合,能以直观的图像,艳丽的色彩,逼真的音响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黄山奇松教案
黄山奇松教案黄山奇松教案5篇黄山奇松教案篇1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断。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黄山奇松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简介黄山。
初读课文自学课文。
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
3,理解词语。
陡崖屹立遒劲郁郁苍苍宾客盆景饱经风霜情有独钟巡视、适时指导。
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试读课文。
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检查复习听写词语。
指名读课文。
细读课文指名读第1自然段。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四绝的绝是什么意思?闻名于世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情有独钟?黄山松奇在什么地方?潇洒挺秀表现在什么地方?能说说黄山松的潇洒挺秀吗?齐读第1自然段。
指名读第2自然段。
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中的绝胜和那个词语的意思相同?第二句说了什么?迎客松的姿态怎么样?地位怎么样?陪客松的位置在哪儿?他给人们怎样的感受?送客松的姿态怎么样?动势怎么样?他给人们怎样的感受?写三大名松用了两个如同和一个好象,这是为什么?齐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3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第一句起什么作用?第2句有几个分句?分别说了什么?第三课时.总结课文这篇课文,重点写黄山松潇洒挺秀,形象独特,千姿百态,把黄山装点得更加神奇、秀美。
指导背诵。
听录音。
利用板书提示,串联背诵。
各自轻声试背。
全班齐背。
练习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默读课文,说说黄山奇松奇在哪里?板书设计:处处都有潇洒挺秀优美遒劲郁郁苍苍迎客枝干斜伸如同迎接黄山奇松玉屏楼陪客如同巨人陪同观赏观松独特蟠曲送客深出好象告别屹立斜出弯曲千姿百态仰俯卧状如形似黄山奇松教案篇2《黄山奇松》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新词的意思。
3、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黄山奇松》语文教案优秀5篇
《黄山奇松》语文教案优秀5篇《黄山奇松》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又想去哪些地方?(板书:黄山)2、你对黄山了解多少?谈你的感受?它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那的松树。
(板书:奇松)3、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三)检查学习情况:1、检查生字:出示生字:(略)2、指名朗读课文,即时评价。
3、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课文中介绍了黄山的那些特点?重点写了哪一点?(2)文中写了哪些松树?是在哪一节写的?(3)每小节主要写了什么?第一段: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第二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
第三段:千字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
(四)学习第一段。
1.这一节有几句话?你从这两句话中知道了什么?(理解“四绝”“情有独钟”)2.第一句中是怎样引出黄山的?第二句与第一句有什么联系?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
(五)引读迎客松,自学陪客松和送客松。
1、出示迎客松的文字和图片。
2、请同学们自读这段文字,并结合边上的图,你能从哪些句子和词语中感受到迎客松的“奇“呢?3、学生交流讨论能反映“奇“的句子及词语。
4、听你们背诵,真是一种享受。
5、归纳学习迎客松的方法。
6、用刚才学习迎客松的方法学习另外两种松,四人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把你较喜欢的一种介绍给大家。
7、学生介绍另两种松,说出奇,并读出奇,最后熟读成诵。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方案篇二《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作者用精妙的语言描绘了黄山松的奇美,在记叙时又是通过对三大名松的具体描写来让我们感受黄山松的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教学时必须精心设计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优秀6篇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优秀6篇《黄山奇松》教学案篇一一、说教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组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
其中《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每个自然段可以独立成段。
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
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
全文结构上,按“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谋篇,是一篇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
本课计划安排二课时来完成,其中第一课时着重读准读通,扫除障碍,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精读品悟第二自然段,积累内化“精妙”的语言,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发挥充分的想象。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我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句子里理解描绘黄山奇松的词语,通过学习能够背诵第二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完成问题训练,培养学生语文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感受它们生命力的顽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⑴、感受黄山松的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说重难点1、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通过反复诵读,了解黄山松树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四、说教法和学法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语言特色,在教学方法上的总体构想上,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可采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语文教案《黄山奇松》(优秀4篇)
语文教案《黄山奇松》(优秀4篇)《黄山奇松》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本第九册的课文。
这篇课文描写了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
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根据《黄山奇松》这篇课文的特点,我探讨一种基于网络环境下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二)设计理念《黄山奇松》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性散文,全文紧扣奇来对黄山松进行描写。
文字生动,意境优美,适合学生朗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与文本进行交流,教师转变角色,以一个导游的身份将学生引入情境,然后由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感悟,与文本自由的进行亲密的对话,在反复的朗读中加深感悟,加深理解,在读中引发思维,唤起情感,从而让学生的思想与心灵和教材发生碰撞。
进而提升学生精神境界。
(三)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读懂课文的内容。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教材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把课文内容与网络教材上的图片、文字、影片结合起来进行阅读感悟课文的能力。
4、赏读品味,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这一举世奇景,它不仅仅是山,也是海,是松之海,石之海,云之海,泉之海,花之海,诗之海……是一片画的海洋!今天,让我们乘坐网络快车进入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去触摸黄山松,去欣赏黄山松,去感受黄山松。
【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
”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孩子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
教师要善于把握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由景入情,以情观景,启发想象,步入情境。
一节好的语文课,一个“情”字怎生了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我在教学《黄山奇松》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课文的情境和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启动情感。
黄山奇松教案三篇
关于黄山奇松教案三篇关于黄山奇松教案三篇黄山奇松教案篇1 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朗读感悟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在读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在读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过程:一、复习稳固,引入情境。
1、出示黄山全景图课件。
同学们,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两次游完黄山之后,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慨。
出示徐霞客诗句2、黄山终究有多大的魅力,让古今中外的许多游人如此迷恋?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黄山奇松》,读通了课文,我们从中知道了那是因为黄山有四绝。
哪四绝呢?〔学生答复〕出示第一段课件,齐读、理解。
3、同样是四绝,人们为何对黄山松树特别偏爱呢?〔指名答复〕用因为所以说话这就叫情有独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欣赏黄山奇松吧。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
出示玉屏楼图课件。
2、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著名的奇松呢?它们有什么奇特之处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提纲,自己读读课文第2小节。
出示学习提纲课件。
〔1〕站在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2〕读第二自然段,分别找出描写这三大奇松的句子,分别用表示出来。
〔3〕这三大奇松奇在哪里?在表示特点的词句下加小圆圈。
3、交流学习成果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根据学生的答复,相机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过度:这三棵松到底奇在哪呢?我们一一来学习板书:奇?学习迎客松部分1、出示迎客松图片瞧,迎客松已经在迫不及待地等待着我们的到来,课文里是怎样来描写迎客松的呢?迎客松到底奇在哪里呢?请一个同学找出迎客松的句子读一读,其他同学考虑教师的问题〔出示句子〕2、听了朗读之后,你觉得迎客松奇在哪里〔指名说〕〔1〕姿态优美、枝干遒劲怎样的枝干才是遒劲的?结合图片说说〔枝干苍劲有力〕指导朗读,读出迎客松之奇指名读,齐读〔2〕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活力想象一下:迎客松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一千多年里,迎客松经历了哪些困难困苦?她的表现又怎样呢?*请做以下的填空:狂风来了,迎客松〔〕暴雨来了,迎客松〔〕电闪雷鸣,迎客松〔〕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狂风暴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电闪雷鸣,课文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形容?〔饱经风霜〕请用饱经风霜说一句话。
黄山奇松教案三篇
黄山奇松教案三篇黄山奇松教案篇1教学过程:一、沟通资料,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你对黄山了解多少?谁能用搜集来的资料介绍一下。
3、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黄山松究竟奇在哪儿,引得人们对它如此偏爱呢?请同学们到文中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渐入意境。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思索:黄山松究竟“奇”在哪里?三、细读课文,感悟生活。
1、自由读课文,读完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详细描绘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板书:三大名松)2、快速读,分别找出描写这三大名松的句子来。
分别指名读: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细读课文,体会每棵松树的动人姿态。
●学习“迎客松”。
⑴课文是怎样描写迎客松的?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说说迎客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看插图说话) (板书:迎客松)指名回答、沟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饱经风霜”什么意思?这里指谁饱经风霜?说明什么?谁来读一读?(2)为什么说饱经风霜的迎客松是黄山第一奇松?(同学回答后板书:虽然……却…)“犹如”相当于什么?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想象迎客松的样子,做做动作。
再读这句话,想想你还读懂了什么?(由于他的姿态很像……所以人们称它为迎客松)(3)引读: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名松,古朴苍健,姿态宏伟,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 ),乃至( )。
边读边想想这句话怎样用“不仅……而且……”来表达。
(4)看图试背诵描写迎客松的句子,边读边想象和体会。
●学习“陪客松”过渡:黄山松真奇妙啊!当游客被迎客松热忱地迎接到黄山上后,接着谁来伴同游人欣赏漂亮的黄山风光?(板书:陪客松)(1)自由读描写陪客松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这里把陪客松比作了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假如没有如“绿色的巨人”,效果有什么不同?(板书:……犹如……)(3)再读句子,说说陪客松的样子,它与迎客松有什么不同?指名读,试背描写陪客松的句子。
黄山奇松教案
黄山奇松教案•相关推荐黄山奇松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黄山奇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山奇松教案篇1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朗读感悟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在读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在读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不知同学们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出示课件2)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板书:黄山)你对黄山了解多少?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近黄山,感受黄山松的奇美。
二、交流预习。
1、认读生词。
(出示课件3)2、交流预习收获:(出示课件4)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黄山的松到底"奇"在哪些地方?三、细读品味,感受黄山松的奇美1、细读课文,画出描写黄山松"奇美"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优美语句,选择一句谈谈你的感受。
3、全班汇报交流句子一:(出示课件5)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
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1)找一找黄山称"天下第一奇山"的原因是什么?人们对四绝之中的什么特别有感情?(出示课件6)(2)用多种方式读。
句子二: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出示课件7)(1)"姿态优美"感受到了迎客松的美。
《黄山奇松》教案(精选12篇)
•••••••••••••••••《黄山奇松》教案《黄山奇松》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黄山奇松》教案(精选1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山奇松》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语言文字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感悟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姿态美。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美丽的黄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它以什么闻名于世?(课件出示“四绝”),是因为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人们对谁最情有独钟?(奇松)。
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黄山松的奇特。
二、赏析课文1、到黄山观奇松,最好的观赏点在哪呢?指读第二节第一句。
(课件:玉屏楼)2、是啊!玉屏楼是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你在玉屏楼上,会看到哪些奇松?快速读第二自然段。
(教师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3、自由读描写三大名松的句子,喜欢哪棵松,就多读几遍,品味品味,把自己喜欢的理由说一说,也可以写在书的空白处。
(课件出示要求)4、划好了吗?谁愿意来读一读。
5、品味迎客松: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又是哪样呢?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过渡:作者为何对迎客松评价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何奇之有呢?瞧,(多媒体展示画面)这就是黄山第一名松迎客松,请同学们结合资料,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品读,体会迎客松奇在哪儿?交流:一奇在姿态姿态优美遒劲(理解):笔直有力,粗壮雄健,有气势二奇在生命力强迎客松已经在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800年,“饱经风霜”这个词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想象一下:风撼不动它,雪压不断它,它仍然那么根深叶茂,四季常青,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通用5篇)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通用5篇)《黄山奇松》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
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
第一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教学中,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唤起情感的升华,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和文本发生思想的碰撞,进而能认识美、感受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
理解新的词语的意思。
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法:谈话法、情景体验法、迁移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准备:预习课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查找有关资料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重点: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
1、板书“奇”,用“奇”组词。
2、板书“奇松”,说说词义。
3、板书课题,齐读。
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朗读生字表上的生字和课后的词语。
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前鼻音:宾客盆景后鼻音:玉屏楼状如黑虎翘舌音:状如黑虎(2)朗读下列词语:陡崖屹立饱经风霜姿态优美盆景宾客情有独钟郁郁苍苍枝干遵劲枝干蟠曲2、朗读课文,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指名逐节朗读课文,指导读好下列句子: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指名逐段朗读时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事先布置预习):誉地情有独钟黄山绝胜处遒劲3、逐段齐读课文,边读边想每段分别讲了什么。
黄山奇松的教案
黄山奇松的教案【篇一:16《黄山奇松》教学设计(赵丽红)】16 黄山奇松澄江县高西小学赵丽红一.教材分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都是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
《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的赞叹之情。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动人姿态,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
全文按“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谋篇,是一篇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阅读过多篇描写祖国秀丽景色的文章,他们领略了祖国的秀丽风光,对祖国的风景名胜充满了向往。
对于黄山,他们略有耳闻,但对于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神奇秀美,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视野不开阔,缺乏感性认识。
三.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
理解新词的意思。
会用“屹立”、“ 饱经风霜”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黄山的资料,预习课文,做好批注。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景色秀美宜人,名山大川数不胜数。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去游览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领略黄山风光的独特奇妙之处。
(播放黄山风光)2.刚才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欣赏了黄山风光,看完你有什么感受?(指名学生回答)3、是啊,同学们,欣赏了黄山风光,老师也觉得黄山实在是太美了,真想亲自去看一看。
难怪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以哪“四绝“闻名于世?(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黄山四绝)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文中所说,“更是情有独钟”。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黄山奇松》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出示投影,听音乐,谈话导入师:我们曾经领略过桂林的山水,感受它山奇水秀的特点;我们也曾到过大兴安岭,来感受到“目及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特点。
今天,我带你们来到黄山,欣赏这里的奇松。
你们将又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评析:首先利用各种教学设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如电脑上播放黄山的风光,播放优美的旋律,再加上老师深情并茂的进行对比――把黄山奇松与桂林、大兴安岭进行对比,学生在观赏黄山风光的同时便会迫不及待地想,到底黄山奇松“奇”在哪里呢?在不知不觉中已被教师紧紧地抓住了思考兴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1、自学生字新词的音、形、义。
(评析:在本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并交流各组的学习心得,即如何才能更好地记住生字词。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并充分肯定了合作精神,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感知课文(谈悟得,提疑问)师:同学们,请你们听着音乐来谈一谈,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评析: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
这仪环节中,教师完全防开以往的你教我学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在音乐中去读,去学,去感悟,去质疑。
)生:我知道了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生:我知道了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生:我知道黄山松中有三大名松,分别是“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生:黄山松千姿百态,神奇秀美。
(评析:学生畅谈他们通过自己读课文所明白的课文内容,其发言的欲望被激发的淋漓尽致。
训练了他们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3、提出疑问:游人为什么把“陪客松”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迎客”、“陪客”、“送客”为什么被称为三大名松?黄山松“奇”在哪里?(评析:由于班里的气氛强调学生为主体,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也大胆地提出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而此时教师也在软片上写出这些比较重要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视,并表扬学生问题提得好,有利于学生在以后阅读中能大胆地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黄山奇松》的优秀教学设计
《黄山奇松》的优秀教学设计《黄山奇松》的优秀教学设计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了“《黄山奇松》的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您。
《黄山奇松》的优秀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尝试在背诵的基础上学习当众介绍,做到自信,声音响亮。
2.理解课文,知道黄山奇松“奇”在哪里,感受黄山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学会用心体会景色,掌握“写实+想象”的描写方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松的“形、神、情”,知道黄山奇松“奇”在哪里,掌握“写实+想象”的写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梳理课文1.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看奇松耸立,怪石罗列,云海浩渺,温泉清澈,并称为——(“黄山四绝”)。
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
”可见,千百年来,人们对黄山松——(情有独钟)2.黄山松有什么样的魅力吸引着中外游客呢?用一个字来概括。
今天,让我们透过文字,去欣赏黄山松,感受它的奇!二、感受奇松,体会写法1.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黄山松潇洒、挺秀的身影,课文选择了哪几棵松树来介绍的?这三大名松中最有名的是(迎客松),描写最详细的也是它(出示)谁来读读?2.仔细读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你能从哪里感受到迎客松的“奇”?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并用朗读来展现。
(1)迎客松奇就奇在它的姿态美。
【板书:形】当你在山上游览时,看到如此姿态的松树,你会做什么?(观赏)你被这棵树深深地吸引,把你心中的感受读出来。
(合影)看来此时的你心中是满满的喜爱,你来读出它的奇。
(2)迎客松奇就奇在它饱经风霜,却仍然青翠,生命力顽强。
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迎客松已经在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八百年,当狂风大作时6767(出示)迎客松就这样深深地扎根于黄山之巅,咬定——青山(不放松)当积雪重压时6767(出示)是呀,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它还会经历什么样的磨难,你仿佛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松树?(出示)八百年的历史,八百年的风刀雪剑,这就是饱经风霜。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教案优秀3篇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教案优秀3篇《黄山奇松》教案篇一《黄山奇松》课文原文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
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成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
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黄山松千姿百态。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黄山奇松》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搜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黄山去游览一番。
高兴吗?谁先说说课外搜集到的关于黄山的资料?师结:黄山是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在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它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峨眉之秀丽于一身,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我国古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在游览了黄山之后,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四绝中最奇的要数黄山松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黄山奇松》。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三、细读课文,感悟松之奇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文方老师《黄山奇松》备课课前交流:师:在上课前,我们先来一个猜一猜的游戏,你们说一说是写哪些名山的?: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生:华山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下面两句?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这是写?生:庐山师:变化莫测的庐山!唐代大诗人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个有点难度,思考一下,这是写哪个名山的?生:泰山。
师:雄伟的泰山!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生:峨眉山!!师:秀丽的峨眉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这句话赞美的是?、生:黄山。
师:看来同学们对祖国的名山了解的还真不少,你们喜欢旅游吗?生:喜欢。
师:今天这节语文课朱老师想让同学们轻松点,我们去一个地方旅行,猜猜这是什么地方?师:▲课件出示课题▲读—黄山(师板书黄山,生在下面用手跟写)师:去的地方是黄山,我们班有没有人去过黄山?你去过?生:我去过黄山,它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它凭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号称第一山。
师:天下第一奇山。
是的,这个同学去过了黄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刚有同学说黄山有四绝是-----生: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既不看怪石,也不看云海温泉,只观奇松,-师:板书奇松(生跟着写)一起来读题--生:黄山奇松师:大家知道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就要一边读一边想,你看到这个课题,想知道什么?生:黄山奇松长什么样子?师:马上你读课文就知道了生:黄山有哪些奇松?生:黄山松为什么奇怪?师:这个问题你可以换个方式问生:黄山松为什么奇生:黄山松奇在哪?师:你再说一遍生:黄山松奇在哪?师:是呀,黄山奇松奇在哪?这个问题一下就抓住了课文的重点了,真棒!(师在奇字下加点)好!今天就让我们抓住这个主要问题“黄山松奇在哪?”再次走进这片美丽的土地,去触摸黄山松,去欣赏黄山松,去感受黄山松。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登上玉屏楼,仔细浏览一番。
现在请打开书第90页,自由放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在玉屏楼前你都看到了哪些名松?生:大声自由朗读师:大家读的真认真,相信大家发言也更加精彩。
你在玉屏楼前都看到了哪些名松?生:我看到了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师:非常好,你们看到的和她一样吗?生:一样师:从哪知道的?’生:齐读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
师:(板书——)生跟写,师写完生齐读,有这三大名松,到底奇在哪里呢?我们深入课文,默读第二自然段,用————划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用浪线划出描写陪客松的句子,用括号括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
看着大家认真读书的样子真是一种享受。
陆陆续续的小手都举起来了。
划出来了吗?生:画出来了。
师:让我们一起到玉屏楼去看看迎客松,谁带我们去看?生:朗读句子。
师:这有个问题,这是一颗什么样的松?你能在这段话中挑一个词填进去吗?▲出示填空:这是一棵()迎客松。
生:这是一棵姿态优美的迎客松。
生:这是一棵充满生机的迎客松。
生:这是一棵枝干遒劲的迎客松生:这是一棵饱经风霜的迎客松。
师:这个词再读一遍。
(师正音)生:这是一棵生命力很强的迎客松。
师:生命力很强,这儿没有这个词,是你自己读出来的。
生:这是一棵郁郁苍苍的迎客松。
(师相机正音)生:这是一棵引人注目的迎客松。
生:这是一棵代表黄山的迎客松。
(一道看似简单的填空题,实则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性读文,不同的填法都是对迎客松特征的描写。
)师:是黄山代表的迎客松。
我建议大家把第一个词带进去读--生:这是一棵饱经风霜的迎客松。
师:迎客松的姿态优美在哪?生: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欢迎宾客的到来。
师:这句话你读得好,不过这个字你读错了,是枝干(gàn),不读第一声,你再读第二遍。
师:你说说看它怎么姿态优美呢?生:……师:有这种感觉,但说不出来,谁来帮帮他。
生:它的枝干斜伸出去,就像是主人欢迎宾客的到来。
师:恩,那想不想看一看?生:想!师:(出示迎客松图片)我们来欣赏,它的姿态优美主要是在中一丛青翠的枝干,来读—(生读文)师:姿态优美,我想知道除了姿态优美还有没有?生:虽然饱经风霜,却依然郁郁苍苍。
师:大家看看图,看看是什么颜色啊?生:绿。
师:那请你把前两句连起来读,我们来体会(指名读)师:请你来读让我们感受迎客松的姿态优美。
同学们刚刚还填了一个“饱经风霜”,谁课前查字典了?请你说说从哪看出来?是什么意思?生:经过暴风烈雨折磨的师:有这点意思了。
还有没有?那我提一个字,这个“饱”就是充分,明白了吗?生:充分的经过风霜师:折磨、还有人说洗礼,就是经过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叫---齐生:饱经风霜师:再读生:这是一棵饱经风霜的迎客松。
师:经过了洗礼,这棵迎客松你觉得它有多大的年岁?生:大约一千多年师:同学们猜得都差不多,老师这有资料请你来看看,你们把这首诗读读就知道。
生: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
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
师:一千多年,可能经历过哪些呢?生:暴雪、火灾、烈日炎炎。
师:这就叫“饱经风霜”,生:生命力强师:可有个词语就在课文里,你们为什么不说呢,一起说-----(充满生机)。
板书:充满生机、姿态优美。
用笔画下这个词语,还有一个词语老师写下来了,你也应该用笔画下来,师:读 -------(姿态优美)。
你说奇不奇?生:奇。
师:指名读这段话。
师:这棵迎客送松可以作为黄山的象征么?请你们一起来读,让我们试着把这迎客松移进我们的心里,自由的读一读。
(生读文)师:看着图,不看课文来回忆一下。
生:试背迎客松一段(姿态优美、饱经风霜的迎客松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为什么?因为林老师抓住了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想象,再借助图片、诗句的补充,让迎客松从静止的文字变成了鲜活的形象。
)师:这是迎客松,我们来看看陪客松,谁来读?(指名学生读)师:谁能找个词填进去?生:这是一棵(高大)的陪客松师:从哪读出高大?生:这是一棵美丽的陪客松师:从哪读出美呢?‘生:这是一棵绿色的陪客松师:是呀,这是一棵高大绿色的陪客松,我们来读(生读陪客松一段)师:我们来看送客松。
指名读(生读送客松一段)师:声音不大,但很有感情。
再请同学来读。
(指名读文)师:你来填:这是一棵()的送客松。
生:姿态独特的陪客松。
生:天然盆景师:我来考你一个,什么叫枝干蟠曲?生:就是;师:我们来看图,它向山下。
刚有同学填“天然盆景”,指的是谁啊?师:天然盆景和盆景有什么区别?生:人工培育—盆景齐读陪客松一段。
师:谁来找个词填进去。
这是一棵的陪客松。
高大,(从哪个词读出来的?巨人)翠绿的(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师:刚才我们看完了三大名松,我们再来读读,感受一下他们的奇。
他们三个在写法上有区别,你们发现没有?(指名说读)师:谁发现了这三大名松在内容上有什么不一样?谁写得多?生:迎客松写得多。
师:是呀,迎客松写了三句话,陪客松只一句话,送客松两句话,为什么这样?生:迎客松是黄山的代表,是黄山的象征。
师:让我们把这最有代表性的迎客松再来读一下(生读迎客松一段)师:所以迎客松要写得那么具体,送客松也有特点,所以写了两句话,陪客松则一笔带过。
(写作方法的悄然渗透。
)师:请想一下,三大名松能代表黄山所有的松么?不能,最后一段请你来读(生读最后一段)师:第二个同学再来读师:这地方哪个词告诉我们黄山松除了三大名松还有很多?生:千姿百态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这个词,请你在书上用笔画下。
这个词我们可以换个顺序来读师:哪里读出了千姿百态?生:他们或屹立、或斜出形似孔雀。
师:我再请同学来读,你们来数数有几种姿态(生读文)师:几种?生:八种师:读出这八种姿态。
师:八种,离千姿百态还早着呢,可为什么说千姿百态?生:后面有省略号,说明后面还有很多师:是呀,省略号,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
老师这有图片,你能根据图片说出他们的形态么?(出示图片)孔雀松图片竖琴松图片师:这是?师:盘龙是要盘起来,可这没有盘着,他是趴着,卧着,是----生:卧龙松(林老师课件很简单,但是每一张图片又是那么恰到好处!对“千姿百态”的理解很有帮助。
)师:再来读句子,这个句子很有讲究。
(指名读)师:谁有发现?一起再来读生:是三个分句师:屹立、斜出、弯曲写出了松的枝干,师:这些词都写了松的姿态,可前面是用两个字,中间是一个字,最后是四个字。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变化呢?生:让人在脑海里想象松的形象师:一种姿态不能表达黄山松的奇,全班齐---全班齐读黄山奇松师:这节课我们看了黄山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一起领略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充满生机,最后老师要回到这个大问题上,黄山奇松奇在哪?看黑板生:千姿百态充满生机。
(林老师的板书简洁大方,更关键的是板书概括了黄山松之“奇”,很好地回答了授课伊始学生提出的问题。
课堂教学首尾呼应,流畅自然。
)师:难道黄山松不奇么?生:奇师:同学们,作者在写黄山奇松的时候,写法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生:他挑选了最有特点的三大奇松来写,其他一笔带过,有详有略。
师:很多人读了黄山奇松就有一个愿望,你有么?生:想去看一看。
师:到黄山身临其境,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有机会,我们相约在黄山!(一个美好的约定,虽然很难实现,但也给学生憧憬,至少记住了老师的忠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