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而不同处有辨”——金圣叹与张竹坡评点比较研究
明清小说评点人物论的演变
明清小说评点人物论的演变摘要:随着明清小说的日益发展,明清小说评点也日渐丰富,其所包含的评点理论也在不断地成熟完善。
而人物论作为小说评点理论的核心部分,也展开了其不断演进的进程。
明清小说评点人物论的演变从李卓吾对形神之逼真的强调——“化工”,演进到金圣叹对个性化的突出认可——“性格”,再递进到张竹坡对个性化之内在逻辑的揭示——“情理”,最终演进到脂砚斋对性格秘奥复杂之境的深入探讨——“囫囵语”。
关键词:明清小说评点人物论明清时期,以李卓吾、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脂砚斋等为代表的小说评点家们对明清小说做了细致的小说评点,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小说理论遗产。
在这些小说理论中,有关于小说人物的理论创见是极为丰富。
随着明清小说人物塑造水平地不断提高,小说评点家们的人物理论也在不断完善和成熟。
一、李卓吾对形神之逼真的强调—“化工”在小说评点中,李卓吾首先意识到了人物性格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
认为《水浒传》塑造的人物都有某种典型性、代表性;同时,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即所谓的“同而不同处有辨”。
他还最早以“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家数,各有身分”来对小说中人物描写的个性化做一种形容和概括[1]。
但在人物性格的共性及个性问题上,他并没有进行深入阐释。
他更为关注人物的外在形态和内在精神。
他强调作家创造人物必须贴近真实生活。
因而他提出“化工”这一范畴来点评人物外在言行与内在精神的真实性,即“逼真”和“传神”。
他在二十一回回评中讲,“此回文字逼真,化工肖物。
摹写宋江、阎婆惜并阎婆处,不惟能画眼前,且画心上;不惟能画心上,且并画意外。
顾虎头、吴道子安能到此?”[2]可见,李卓吾所提之“化工”不仅仅要求人物外在言行形态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画在“眼前”,以达“逼真”之境。
而且要求人物要画在心上,并画出意外,以致于“传神”。
而“化工”本质上就是对人物性格真实地摹写,不仅要真实地写出人物外在之“形”,还要忠实地反映出人物内在之“神”,更要写出深入挖掘到人物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潜意识—“意”。
古代小说理论研究
古代小说理论研究本书的第三章第二节曾描述了20世纪古代文论研究的抛物线话语运动轨迹,实际上,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的总体状况与这种抛物线话语运动轨迹也是十分吻合的。
从时间段的分布看,20世纪的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大致上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20世纪前半叶属于草创期。
早在1897年,邱炜萲就曾作《金圣叹批小说说》一文,对金圣叹的小说评点进行过研究。
1903--1904年,《新小说》一、二卷刊载的《小说丛话》中所录的平子、侠人、定一等人有关小说评点的论述,也涉及到金圣叹的小说评点、《红楼梦》评论等。
如侠人就曾指出:“评《红楼梦》者十馀家,支离灭裂,无一能见其真相”,对旧式《红楼梦》评点给予了批评。
1904年,王国维撰《红楼梦评论》。
该文在“红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美学史上可谓是石破天惊。
这篇专论虽然并非专论古代小说理论,但它一扫旧式红学评点家零星、随意的评点方式以及索隐派的牵强附会,以叔本华的悲观论哲学为底里,从美学、伦理学等角度系统地探讨了《红楼梦》的主题与价值,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旧式小说评点与新的小说研究之间的一个分水岭,是新旧小说研究方法之间的一个界碑,具有极重的方法论份量,对整个20世纪的小说理论研究方法与研究思维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
与王国维侧重于从美学、哲学的角度来进行小说研究不同的是,胡适的《水浒传考证》则开启了20世纪中国小说研究的历史考辨这一理路。
胡适对金圣叹式的小说评点绝无好感,认定此类发掘“微言大义”且带“八股选家气”的批评毫无意义,故而撰《〈水浒传〉考证》以扫荡之,其中既有重建学术规范之意,而他对金圣叹小说评点中的封建内容的指斥,则又深深烙上了“五四”的特殊时代印记。
与王、胡等人在小说研究上的首开研究风气或研究理路有别的是,一些批评史大家如方孝岳、朱东润等人,则在自己的批评史著述中对金圣叹等古代小说评点家加以介绍,并将之纳入到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历史长河中加以观照。
试论金圣叹的叙事理论【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试论金圣叹的叙事理论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一、前言部分金圣叹(1608—1661)名人瑞,字圣叹,生活在明末清初的社会大转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他对《水浒》、《西厢》这类白话文学作品赞赏有加,将之与《庄子》、《离骚》、《史记》、《杜诗》、合称为“六才子书”。
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以诗文为主,自明代以后,随着小说、戏曲的发展也产生了关于叙事文学的理论,以金圣叹的小说、剧本评点影响最大。
《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是金圣叹重要的文学批评成果,他通过三篇序言,一篇假托古本《水浒传》序,《读第五才子书法》以及正文部分每回的回前总评、夹批、眉批和对正文做出的部分删改,体现了其小说理论观点。
金圣叹的评点是我国白话小说发展的高峰,他对小说的叙事艺术非常重视,提出许多有创造性的、独到的见解,他富有创新的评点肯定了《水浒传》的艺术价值,提出了一系列叙事理论,提高了小说的地位,在我国当代白话小说理论和传播上都有不可忽视的贡献,研究金圣叹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金圣叹的文学理论在中国古代文论特别是小说理论研究中具有很大的争论。
有褒之者如廖燕在其《金圣叹先生传》中称金圣叹评点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乃千百年来始开生面者,文章秘诀,悉为发掘。
①《天下才子必读书》序中其好友说“圣叹固非浅识寡学者之能窥其涯者也。
圣叹异人也,学最博,才最大,识最超,笔最快。
”①有站在道德的立场上贬之者,如陆文衡说他“伤风败化之尤也”。
②鲁迅曾评价“他抬起小说传奇来,和《左传》《杜诗》并列,实不过拾了袁宏道辈的唾余,而且经他一批,原作的诚实之处,往往化为笑谈,布局行文,也都被硬拖到八股的作法上。
”③胡适《水浒传考证》高度评价了金圣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说金圣叹“是十七世纪的一个大怪杰”,称赞其小说具有“何等眼光,何等丹气”,但对其文论的具体内容则评价为:“不但有八股选家气,还有理学先生气。
”②对金圣叹的争论主要在于他的评点是否具有理论价值。
中西小说比较[整理版]
中西小说比较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研究课题,我曾经在网上看到饶芃子先生著有一本《中西小说比较》,可惜未得一观,而喻老师的《白话小说研究》后面也有一章中西小说比较研究,对研究的方法做了一个很明晰的界定,可惜学生对中西小说的了解还是很浅薄的,之所以冒着很大的风险写这样一个大的题目,是因为我对于中西小说具体文本的解读反不及对小说理论的了解,于是只好在此根据这些理论来胡言一点对这个题目的浅见。
以后一定加强对具体文本的阅读,因为那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
希望老师暂时能耐心读完学生的这篇作业,但愿能有一点东西能让老师满意。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按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说的,是自唐代才“有意为小说”,而一直到了明清,俗文学得到大的发展,小说才成为文学的主流。
而西方则是自十八世纪起,由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作为缘起,小说开始得到很大的发展,而到了十九世纪,更是成为小说的世纪。
下面,我就将从小说的起源、写作动机、人物、环境、情节、主题等方面来对中西小说作一个浅薄的比较,希望得到老师的指正。
一、中西小说起源比较中国小说的起源,喻晓红先生在自己的《白话小说研究》中认为是中国古代的史传文学。
当然,这种说法也非常有道理,中国古代的史传文学,比如《战国策》、《左传》、《史记》对于中国古代小说的缘起和发展有非常大的关系,很多小说甚至都是直接取材于它们的,但我觉得如果将中国小说分为现实主义的和浪漫主义的,那么史传文学对小说的影响更主要的是集中在现实主义小说的,而浪漫主义的小说则是象鲁迅小说所说的更主要的受中国神话与传说的影响,当然如果考虑到《西游记》以及《西游记》对后来的小说的影响的话,我们似乎还应该把印度佛经文学的影响计算在内。
而袁珂先生在《神话论文集-附录-中西小说比较》中则说:“吾国小说,有二大分支:其一源溯魏晋神鬼志怪之书,至唐宋之传奇文而盛,迄明清之笔记小说而衰,士大夫之小说也。
其一起于唐之变文与俗文,宋元之话本及拟话本因之,明清之讲史及章回小说文激其波涛,其势始于微末,终于宏大,影响递嬗,至今未绝,平民小说也。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名校笔记 第15章 清代的小说戏曲理论批评)【圣才出品】
15.1复习笔记一、金圣叹的《水浒》评点和清代其他小说理论批评(一)金圣叹的《水浒》评点1.金圣叹名人瑞,又名喟,号圣叹,江苏吴县人。
他性格狂放怪诞,思想带有封建社会后期激进文人的思想特点,对封建王朝还是忠诚的,但是又对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非常痛恨,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叛逆性。
他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西厢》六部书的评点中,被他称为六大才子书,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水浒传》和《西厢记》的批评。
2.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点(1)他对《水浒传》的批评是其文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最集中表现。
(2)有些评点违背了作者原意,是强加给施耐庵的。
经过他的修改,在文字表达、艺术水平上有提高,但是他有些改动是不恰当的,特别是他为了否定农民起义而给水浒英雄硬加了一个斩尽杀绝的结局。
(3)他对《水浒》的倾心,并不只是因为其艺术之高超,也是由于《水浒》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对贪官污吏的尖锐揭露和批判,对当权统治者昏庸无能的谴责和鞭挞。
他对农民起义的态度是矛盾的:①一方面维护皇权,不赞成农民起义。
②另一方面认为农民起义遍地皆是,并非农民不安本分,而是酷吏赃官逼迫出来的。
(4)金圣叹评点《水浒》的主要成就是在小说创作的艺术理论上。
他对《水浒》的艺术分析善于把中国古代传统的文艺美学和小说创作的实际密切地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了明代小说理论批评的成果,把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批评发展到了最高峰。
(5)金圣叹在《水浒传序一》中提出的文章“三境”说,是他评价《水浒传》的基本美学指导原则。
①“心之所至,手亦至焉者”,指心能自由地指挥手,手能适应心的要求,这从“人工”的角度来说,已经是很高的水平了,并非一般人所能达到,故曰“圣境”。
②“心之所不至,手亦至焉者”,指心没有完全想到的,手也能神妙莫测地表达出来了。
这种境界比“人工”要高出很多,已经有了某种非“人工”所能达到的水平,但还没有完全与自然相合,也就是庄子所说的还是“有待”的,故曰“神境”。
《姑妄言》评点研究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姑妄言>评点研究》,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确认(签名):年月日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年月日II绪论一《姑妄言》其书《姑妄言》是曹去晶创作于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的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一部在国内失传已久的稀见孤本小说,因此有必要对其做一简要介绍。
小说包括引文一卷和正文二十四卷,洋洋洒洒近百万言。
回目的设置与一般小说有所不同:每一回都有正题和副题双重标题。
小说以明万历至甲申、乙酉之变为背景,以南京为中心展开叙述,故事“引神寓意,借梦开端”,由南京应天府的一个叫做到听的闲汉醉卧古城隍庙偶听得“袞冕王”审判“地府十殿阎君”遗留下来的案子展开,将自汉至明的一些历史人物各判转世接受报应。
董贤、曹植、武三思、上官婉儿等人转世生于普通民众家庭,李林甫转生为阮大铖,秦桧为马士英,永乐皇帝转世为李自成,被永乐杀害的建文朝众忠臣如张昺等人亦转世为史可法等明末忠臣。
又有白氏女子与财主黄金色、三位衣巾破敝的文士的未了情案,亦判转世再结情缘。
故事以转世的一女四男为主线,瞽妓钱贵虽出身于乐户人家,却能对钟情有情有义,为其守身;钟情忠孝节义俱全;宦萼、贾文物、童自大为纨绔子弟,不学无术、飞扬跋扈,然终弃恶从善。
小说以钟、宦、贾、童四家为主线展开,旁及其他转世人物,以魏忠贤擅权、崇祯皇帝即位后除掉魏忠贤、李自成造反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煤山自缢、福王南京即位、权臣马士英、阮大铖把持朝政,明朝灭亡、清朝入主中原为背景,全书以钟、宦、贾、童四家联姻,钟情念念不忘故国,抛妻离子、隐居深山为终结。
金圣叹读批水浒传
前言金圣叹(1608—1661年)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
名采,字若采,明以后改名人瑞,字圣叹。
一说本姓张,吴县(今属江苏)人,明诸生,入清后以哭庙案被杀。
少有才名,喜批书,他所批《水浒传》成书于崇祯末年,把七十一回以后关于受招安、打方腊等内容删掉,增入卢俊义梦见梁山头领全部被捕杀的情节以结束全书。
只因这一腰斩,加上他评点此书所持奇谈怪论,金圣叹遂成一时风流,声满天下。
是怪杰,还是人杰?是始作俑者,抑或是敢为天下先?是非功过自有评说。
《传世名著百部》在此将《金圣叹评点<水浒传>》全文送呈广大读者,并稍加解读,希图抛砖引玉,引出无数个敢发奇谈怪论的金圣叹。
《水浒传》不愧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大奇书,因而“水浒”问世本身就是中国文坛的一大盛事。
但尽管它是奇书,却又不是名正言顺的奇书,因为中国的奇书天经地义地被认为是儒家“四书”、“五经”,程朱理学,再就是充满道学气、儒家气的以“载道”、“传道”为宗旨的诗文词赋,小说不过是“出于稗官,街谈巷议、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乃引车卖浆之徒之所操”。
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它既然有存在的理由,也必然会去争取发展的权利。
《水浒传》亦是这样,它既然敢于问世,就敢于让世人去接受他。
从李卓吾拍案高呼“水浒”乃发愤之作,到叶昼的不同凡响的评点,再到金圣叹颇具真人气息的奇谈怪论,《水浒》这部野语村言真是越来越奇,越来越怪,怪到须由政府封杀,列为禁毁一类,且倡言“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毫无疑问,金圣叹读批《水浒》是中国文学史最具特色的评点之一,由此而招致的赞誉、诋毁也可谓铺天盖地,对于其是非功过的争论丝毫不亚于高鹗续《红楼梦》。
金圣叹读批《水浒》在以下几点令人赞叹不已。
首先是批文中表现出来的那种惊世骇俗的思想见解。
这些思想见解具有鲜明的近代甚至现代意义和特色,因而在暮气十足的晚明清初,不愧开风气之先,说他超越时代也毫不过分。
金圣叹一生大半在晚明,这时是中国反理学的异端思潮泛滥时期,李卓吾、叶昼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与以金圣叹、张竹坡为代表的明清小说评点之比较及其对小说研究的价值
三、内容 首先 ,他们 都不 约而同 地重视 结构。 纳博 科夫在 讲 稿中一再申明他的主要教义是“风格和结构是一部书 的精华 ,伟大的思 想不过是空 洞的废话” 。@又说“ 一个 读者 若能 了解一 本书的 设计 构造. 若能把 它拆 开。他 就 能更 深地 体味到 该书的 美” 。⑨而 张竹坡 也有 过极其 相 似的论述:“做文如盖造房屋 .要使梁柱笋眼,都合得无 一缝 可见; 而读 人的文 字, 却要如 拆房屋 .使 其梁其 柱 的笋,皆一一散开在我眼中也 。”④朱东润也在《中国文 学批 评史大 纲》 中指出 :“ 金圣叹 的长处 在于 认识主 角 之人格,了解全书之结构。” 而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结构上的见解也确实独到且 精妙 。纳博 科夫 分析《 包法 利夫人 》高度 精巧 的艺术 结 构时,创造了“多声部配合法 ”和“结构式转换”两种说 法, 比如小 说开 头查理 ·包 法利出 场时主 观陈 述与客 观 转述的转换。@ 而金 圣叹不 论在《 第五才 子书读法 》还是 回评中 都 反复指出“三个‘石碣’字,是一部《水浒》的大段落。” “一部大书七十回,以石碣起,以石碣止。奇绝。”他们宏 观上对于作品空间时间结构形式的把握,一是对于读 者来 说很有 帮助 ,二是 对于 文学研 究的作 用. 很多西 方 学者认为中国古典小说散漫而无章法。其实这些古典 小说自有其不同于西方小说结构的特点,由这些评点 家指出之后,更加体现了中国古典小说叙事结构的隐 秘与精巧,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其次 ,对于 作品 的章法 ,也就 是意向 ,主 题.细 节 等方 面。他 们都 做了非 常详 细的论 述。金 圣叹 提出“ 曼 殊室利菩萨好论极微,昔者圣叹闻之而甚乐焉。今者 止借菩萨极微之言,以观行文之人之心。”@而纳博科 夫“ 在我教 学生 涯中, 我设 法向学 生们提 供有 关文学 的 准确 信息: 关于 细节, 没有 了它们 。一本 书就 没有了 生 命。 ”凹这 种对 于作品 细节 的重视 ,是读 文章头 等重 要 的,作品的精妙与作者的心思大多是通过一点一滴的 细节 表现出 来, 读者也 只有 用同样 的心思 ,才 能真正 体 会文章的妙处。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阅读《水浒传》复习提纲9知识梳理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阅读《水浒传》复习提纲9知识梳理一、选择题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第四回是“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薄命女”指的是甄英莲,后改名为香菱,薛蟠之妾,甄士隐的女儿。
B.《红楼梦》中传神的外貌描写“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表现的是薛宝钗的楚楚动人。
贾宝玉C.《水浒传》中,杨志丢了生辰纲后,不能回去交差,就与花和尚鲁智深会合,占了二龙山。
D.《简·爱》是一部具有浓郁浪漫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以自叙的形式写成,大量的心理描写是小说的一大特色。
2.经典名著是一个时代留给我们的精神食粮。
读《水浒传》,我们结识了景阳冈打虎的(1)________(人名),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草莽英雄的血性与气概;读《西游记》,我们认识了火眼金睛,会七十二变的(2)__________,被他桀骜不驯、爱憎分明的性格所吸引;读(3)《____________》我们和尼摩船长一起航行,领略了海底的奇妙与美丽;读《昆虫记》,我们了解了昆虫生活的奥秘,也被(4)____________(作者)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精神所感动……徜徉书海,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我们的思想变得深刻。
3.酒在经典作品中能使人物形象更具个性,结合《水浒传》《朝花夕拾》两部名著中“酒”的相关情节,按要求完成填空。
①宋江因酒添愁绪,_______吟反诗。
(填地名)②_______告诉鲁迅他现在爱喝酒,每一进城,必定来访鲁迅。
(填人名)4.请将《水浒传》的回目补充完整。
第九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_________第六十七回:宋公明夜打曾头市,________活捉史文恭5.请根据名著内容填空。
且说晁盖与吴用、公孙胜、刘唐三人道:“你们认得进来相见的这个人么?”吴用道:“却怎地慌慌忙忙便去了?正是谁人?”晁盖道:“你三位还不知哩,我们不是他来时,性命只在咫尺休了!”三人大惊:“莫不走漏了消息,这件事发了?”晁盖道:“亏杀这个兄弟,担着血海也似干系来报与我们!原来白胜已自捉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我等七人。
论明清时期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的诠释
论明清时期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的诠释郭素媛(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明清时期不同读者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作出了不同的解读和评价。
其中,以余象斗、叶昼为代表,明代小说评点对曹、刘的态度比较客观;明代小说序跋则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极力推重;清代的毛氏父子则在评改《三国演义》的过程中加强了其“拥刘反曹”思想倾向。
关键词:明清;《三国演义》;拥刘反曹;诠释中图分类号:1207.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05(20io)02一0119—04Abstract:ThereadersofRomanceoftheThreeKin#omsinMingandOingDynastieshaddifferentinterpretationandevaluationtotheⅡIougIltof”supportLiuandopposeCao”.ThecriticsofMingDynasty,YuXiangdouandYezhoubeingtherepresentatives,heldcompartivelyobjectiveattitudetowardsthisthought,meanwhile,theprefaceandpostscriptofnovelsinMingDynastyspokehighlyofit;whiletheMaosinOingDynastystrengthenedthistendencywhentheyrevisedandcommentedRomanceoftheThreeKin#oms.keywords:MingandQingDynasties;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supportLiuandopposeCan;interpretation两方哲学诠释学认为,对一部文学作品的解读不是读者通过文本把握作者原意的过程,而是读者依据自身的历史性而使文本的意义得以不断创生和流动的过程。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题库及答案一一、填空题1.《论语·阳货》记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2.《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而·”这一言论揭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
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一文里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了“”说,这一文学影响了唐代韩愈的“”说。
4.汉代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提出了它的诗歌讽刺观。
5,教材认为,曹丕在《典论·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与的性质特点之关系,认为“文非一体,鲜能备善”,不应“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6.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而绮靡,赋而浏亮”的说法,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7.“文章合而著,歌诗合而作”的著名论断是出自白居易的《与元九书》。
8.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里提出了诗“”说;李清照在《论词》里提出了词“”说。
9.明代诗论家谢榛主张情与景应该互相融合,二者的融合取决寸:“情景;而清代诗论家王夫之认为情景结合的方式有三:其一是“”,结合得天衣无缝,其:是“景中情”,在写景中蕴涵有情,其三是“情中景”,在抒情过程中能让人见到形象。
10.当沈德潜的“”说的诗歌理论盛行之时,袁枚则提出了“”说与之相抗。
《水浒传》的两大批评家——李卓吾和金圣叹
《水浒传》的两大批评家——李卓吾和金圣叹滕云在文学史上,因一部文学作品而推出并玉成了两位大批评家,这样的事例,是不多的。
《水浒》有这种殊荣。
正是由于它,产生了中国小说批评史上两巨子——李卓吾和金圣叹。
他们以对《水浒传》的批评,建立并完成了中国古典形态的小说批评——评点之学的体系,影响垂数百年。
李卓吾(名贽,1527—1602年)是《水浒传》传世过程中的第一位大批评家。
这位明末著名的反封建礼教的斗士另有其思想史上的贡献。
他在文学上的建树,则主要是突破封建正宗文学观的樊篱,大力推崇向被视为俗文学的小说.戏曲,通过自己对《西厢记》.《幽闺记》,《綄纱记》特别是对《水浒传》的评点,开辟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新领域——有别于传统的诗歌,散文理论批评的小说(以及戏曲)理论批评。
中国古代关于文学的观念,发展到明朝,有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向来不能登文学的大雅之堂的小说,由于本身己蔚为大国,又经一些有识之士的积极提倡,终于渐次跻列于文学之林。
倡导最力者,首推李贽。
在他之前,有作《三国志通俗演义序》(1494年)的蒋大器(席愚子)和作《三国志通俗演义引》(1522年)的张尚德。
与他同时代的,有汤显祖(1550—1016年),袁宏道(1568—1610。
年)、冯梦龙(1574—1655年)等人。
这就形成了一殷新的文学思潮,其要义包括:①抬高小说的身价,认为小说也和经、史、诗,文一样,同为“天地至文”,“宇宙内大文章”;②将小说的作用提到“有国者不可以不读”、“裨益风教”、“为六经国史之辅”、以致“佐经书史传之穷”的高度;⑤从理论上总结了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某些特点和长处,如“物态人情恣其点染”、“曲尽情状”、“感人捷且深”等;④提出了崭新的关于小说创作、批评、鉴赏的若干观念、原则、方法,在注意小说的教化作用之外出现了审美的批评,中国特有的小说批评方式一评点亦应运而生。
在这股文学新潮的推动下,产生了李贽的百回本《批评忠义水浒传》和百二十回本《批评忠义水浒全书》;而李贽对《水浒传》的批评,又转将这文学新潮推涌向前,并成为这一阶段方兴来艾的小说理论批评最璀璨的标帜租小说评点学派真正的开山之作。
2021年分宜县高岚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2021年分宜县高岚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
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
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材料二: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
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
论张竹坡《金瓶梅》评点中的“情理”
作者: 王楠
作者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100081
出版物刊名: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69-172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5期
主题词: 张竹坡;情理;小说批评史
摘要:张竹坡的“情理”并非仅包含“人情物理”这一层内涵,而是含纳了几种不同含义。
张竹坡小说批评理论中的所谓“人情”“天道”乃为一体,不存在对立关系。
李贽、金圣叹和张竹坡的“情理论”均强调小说创作中真实情感的重要陛。
不同的是,李贽和金圣叹认为,用虚构的却合乎“人情物理”的情节也能表现真实的情感,张竹坡更推崇《金瓶梅》式的如实地描写人情世景的方式。
相对前三者的“情理”观而言,脂砚斋的“情理”观内涵更加深入。
从《金瓶梅》袭用部分推测《水浒》原本面貌
从《金瓶梅》袭用部分推测《水浒》原本面貌
张石川;刘玉
【期刊名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00)003
【摘要】本文通过比勘<金瓶梅>与<水浒>相关的文字,推测<水浒>原本的面貌.笔者以何九验尸及王婆实施挨光计的时间两件事切入探讨,认为容与堂本(或其祖本)篡改了<水浒>原本的一些内容,所以容与堂本已非<水浒>之原貌.而<金瓶梅>所袭用的<水浒>是一种经过简单拼凑的文本,刊刻者所据的早期版本不全,配以当时流行的晚近版本补足.
【总页数】5页(P95-99)
【作者】张石川;刘玉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江苏省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江苏,南京,21116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金圣叹与张竹坡评点比较研究--以《水浒传》《金瓶梅》重叠部分为例 [J], 邓雷;许勇强
2.《金瓶梅》与《水浒传》重迭部分的比较研究 [J], 周钧韬;
3.罗贯中《水浒传》原本无招安等部分 [J], 周维衍
4.《金瓶梅》袭用《水浒传》部分版本考论 [J], 邓雷
5.《水浒全传注》试笔(第二十四回上篇)——与《金瓶梅词话》有关部分 [J], 王利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主题的审美比较
《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主题的审美比较
农云海
【期刊名称】《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23)003
【摘要】本文针对<水浒传>、<西游记>与<金瓶梅>的主题特点,从美学的角度切入,分析三者的审美风格,阐述了<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游记>是一部悟书,<金瓶梅>是一部哀书的审美特质.
【总页数】3页(P33-35)
【作者】农云海
【作者单位】广西合浦师范学校,广西,合浦,5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世情小说的比较研究——以《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为例 [J], 高莉
2.金圣叹与张竹坡评点比较研究--以《水浒传》《金瓶梅》重叠部分为例 [J], 邓雷;许勇强
3.浅析《金瓶梅》的超越特征--《水浒传》和《金瓶梅》的有关比较 [J], 杨晓
4.从“逼上梁山”看《金瓶梅》——试论《金瓶梅》与《水浒传》的主题关联 [J], 毛德彪;
5.《〈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的文学经典性》简介 [J], 弁记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古代文论的审美主体间性特征研究
中国古代文论的审美主体间性特征研究孙根【摘要】当前的世界,是全球化的思潮逐渐蔓延的时代,同时,现代性的思潮危机也是我们必须反思的内容,在两者相互碰撞的时代危机之下,我们可以从审美主体间性这一全新的角度来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全新的考察。
我们认为,中国古代文论的审美主体间性主要体现在浑融的艺术感知性、双向对举的艺术张力以及艺类渗透的文本融合性。
中国古代文论的这种审美主体间性是与西方文论有着截然不同的特质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文论,它对世界美学都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应该成为世界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The current world is the era in which the current of globalization is gradually spreading, while at the same time, the crisis of modernity of thought is what we must reflect on. Under the age of crisis in which the contents of the two colliding, we can carry out a new study on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from a new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intersubjectivity. The writer believes that the aesthetic intersubjectivity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artistic perception of oneness, two-way artistic tension and text fusion of art class penetration. The aesthetic intersubjectivity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has distinct traits compared with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which is classical literary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and will have a very important impact on aesthetics in the world.【期刊名称】《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4页(P92-95)【关键词】中国古代文论;审美主体间性;感知性;张力;文本融合【作者】孙根【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 4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3西方的文艺理论一直以来都渗透着强烈的理性主义的气息,强调体用二分、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坡细读过金圣叹所评点的《 水浒传 》 。而关于其 两者 间 之 间 的联 系 , 前 贤 亦 早有 所 言 , 如清 朝刘 廷
玑在 《 在 园杂 志 》 中写 道 : “ 若深切人情世务 , 无 如 《 金瓶 梅》, 真 称 奇 书。彭 城 张 竹坡 为 之 先 总 大纲 ,
次则逐 卷逐 段分 注批点 , 可 以继 武 圣 叹 , 是 恁是 劝 ,
金圣叹评批《 水浒传》 对张竹坡评批《 金瓶梅》
具 有影 响 , 这 点毋庸 置疑 。在 张批 《 第 一 奇书凡 例 》 中提 到“ 《 水 浒传》 圣 叹批 , 大抵 皆 腹 中小 批 居 多 。 予 书 刊数 十 回后 , 或 以此 为 言 。予笑 日 : 《 水浒》 是 现成 大段毕 具 的文字 , 如一 百八 人 , 各 有一 传 , 虽 有 穿插 , 实次第 分 明 , 故 圣 叹 只批 其 字 句 也 ” , 可见 张
的重 叠部 分 。 内容相 同 , 批 语 具有 可 比性 。二是
因为《 水浒传》 中第二十五回, 第二十六 回与《 金瓶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2 . 1 0 责任编辑 : 王菊梅 作者简介 : 邓 雷( 1 9 8 8 一) , 男, 江西抚州人 。 2 0 1 1 级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
一
和《 张竹坡批评金瓶梅》 第一 回“ 西门庆热结十兄 弟 武二 郎冷 遇 亲 哥嫂 ” , 第 二 回“ 俏 潘 娘 帘 下 勾情
老 王婆茶 坊说 技 ” , 第三回“ 定 挨 光 王 婆受 贿 设 圈 套 浪子私 挑 ” , 第 四 回“ 赴 巫 山潘 氏幽欢 闹茶 坊 郓
哥义 愤 ” 与第 五 回“ 捉奸 情 郓 哥定 计 饮 鸩 药武 大遭
“ 同而 不 同处 有 辨 ” — — 金 圣 叹与 张竹 坡 评 点 比较研 究
邓 雷
( 东华理3 - 大学 文法学院 , 江西 南 昌 3 3 0 0 1 3 )
摘
要: 金 圣叹 与张竹坡 小说评 点 多有相似 、 传承之 处 , 文章选取《 水 浒传 》 与《 金瓶梅》 故 事相似部 分对其
论等 , 都深 受金批 之影 响 。本 文从微 观 的角度 比较
金批 与张批 之异 同 。
选材 , 一是因为《 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 第二十 三 回至第 二 十六 回的大部 分文 字 , 被《 金 瓶梅 》 作 者
分别 抄 录在该 书 的第 一 回至第 六 回、 第 九 回至 第 十 回、 第 八 十七 回之 中 , 这就 是 《 金 瓶 梅》 与《 水 浒传 》
目了然 。… …” … 。其 后 , 金 圣 叹 古 典 小 说 理 论
殃” 中张 竹坡 所 作 的批 语 ( 以下 皆简 称 为 张 批 ) 进
行对 比研究 , 找 出其 中异 同之 处 。之所 以进行 如 此
大热 , 张竹 坡 也 大得 其 波 而 扬 , 不 少研 究 者 觉 得 张 批无 论在 人 物 塑 造 理论 、 叙 事学 理 论 , 还3月
东 华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 社会 科学 版 )
Vo L 3 2 N o . 1
J OURN AL OF EA S T C HI NA I NS T I T U T E OF T EC HNOL OGY
Ma r . 2 0 1 3
m e n t s [ J ] . J o u r n a l o f E a s t C h i n a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 2 0 1 3 , 3 2 ( 1 ) : 4 5 _ 4 9 .
梅》 中相关部分差异较大 , 为了精确 , 只选取以上极 其接 近之 内容 进行 比较 。其 中金 批 《 水 浒传 》 第 二
3 2 ( 1 ) : 4 5 - 4 9 .
D e n g L e i . ‘ ‘ T h e s a n l e b u t d i f e r e n t a t r e s o l u t i o n ” —— A c o mp a r a t i v e s t u d y o f J i n S h e n g t a n a n d Z h ng a Z h u p o ’ s t o m—
二人评语进行对 比研 究。主要 集中分析二人评语 于批评形式 、 批评风格 、 批评 内容 、 批 评文 法以及批评 主体 情 感意识上 的异 同, 并探 寻其 中原 因。可知金批 集 中于夹批 处, 而 张批 集 中于眉批处 ; 金批 文风激情 昂扬 ,
而张批 则平和 中正; 金批 内容 于文章处无所不入 , 而张批 内容 则 多局 限于文章人 情物理 ; 金批 攀 引甚 多, 经 史子集 无不入 彀 , 而张批 多随文下笔 ; 金批 多于文章 细处着手 , 而张批却 于文章大段精 思处驻 足。
关键词 : 金圣叹 ; 张竹 坡 ; 评点 ; 异同
中图分 类号 : 1 2 0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 6 7 4 — 3 5 1 2 ( 2 0 1 3 ) 0 1 - 0 0 4 5 - 0 5
邓 雷. “ 同而不同处有辨 ” ——金 圣叹 与张竹坡评 点比较研 究[ J ] . 东华 理工 大学学报 : 社 会科 学版, 2 0 1 3 ,
1 选 取 的 材 料 及 原 因
本文选取《 第五才子 书施耐庵水浒传》 即金批 《 水 浒传 》 第 二 十 三 回“ 王 婆 贪贿 说 风 情 云 哥 不忿
闹茶 肆 ” 与第二 十 四回 “ 王婆计 啜西 门庆 淫妇 药 鸩 武大 郎 ” 中 金 圣 叹所 做批 语 ( 以下 皆 简称 为 金 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