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课件143 人教课标版

合集下载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课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课件

(2)介宾状语后置
1、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2、异乎三子者之撰。
译文: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 3、以吾一日长乎尔 译文: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
赞成
4.唯求则非邦也与? “欤”,相当于“吗”
5.失其所与,不知。 结交。(所与:结交 的人,即同盟者)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摄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比 在 和、跟 到、在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子路率尔而对曰 3.鼓瑟希,铿尔 4.尔何如 你 (们 ) …的样子,相当于“然” 铿的一声,象声词 你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2.引用学生日常好说的牢骚话,指出他的 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 作为,表明对学生的了解。 3.而后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解你 们,你们怎么办?从而水到渠成地启发学生谈出 自己的想法。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循循善诱
孔子为什么“哂由”呢?
【合作探究】
孔子为何与点呢?
为何“与”曾点?
一 太 平 盛 世 的 缩 影
二 不 想 做 官 , 逍 遥 生 活
三 还 是 在 讲 ﹁ 治 国 ﹂
以 礼 治 国
孔子“与点”,历来有争议。从积极方 面理解,孔子主张以礼治国,而曾皙说的是 礼治下的太平盛世的图景。从消极方面理解, 曾皙有避乱世而洁身自好的想法。孔子周游 列国,到处碰壁,便说“道不行,乘桴浮于 海” “用之则行,去之则藏” ,曾皙的说 法与他的想法相合拍。其实,曾皙的处世态 度,是孔子礼治于国的积极反映,并非一味 消极。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
三、词类的活用
1.如会同,端章甫 2.鼓瑟希,铿尔 3.三子者出,曾皙后 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弹奏 后:名词作动词,落 在后面。最后出 戴……帽子 吹风,乘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 图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 图文

评“志 ”
11
· 品味四弟子的志向和性格 · 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
出他们各自怎样的志向和什么性格特点?
12
· 四弟子志向: · 子路 治理“千乘之国”。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 冉有—— 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
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 君子”。 · 公西华 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 "愿为小相"。 · 曾皙 "莫春者,春服既成 咏而归。"
语,宾语前置。
35
(2)状语后置句 4、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 饥 译文:用军队来请略它,接下来有饥荒 5 、异 乎三子者之撰。
译文: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 6、 以吾一 日长乎尔 译文: 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
36
(3)省略句 (其)
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译文:可以使(他们)都有勇气,并且 懂得做人的道理。 2、毋吾以也
22
α为何“哂”

赞赏坦率发言, 委婉批评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力动。
— — 《论语 · 颜渊》
23
x为何“与”点?
【 太
(

不还
平 想是
盛 做在
世 官讲
的 道沿
缩 影
遥国 生」

以 礼 治 国
24
孔子的"志"是什么?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 民。”春秋之末,天下大乱,身 为万世宗师,他不能不去思考百 姓的疾苦。否则,他以“仁”为 本的思想就无从得以体现。
· 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 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18
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① 曾点展示的是一幅老师带领学生在 春天水旱时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的 场景,进一步可知他想要通过师生共 同努力,实现孔子以"礼"治国的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精)
《庄子》选读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主张“无为而治”,追求自然与自由。通过比较阅 读,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学派的思想差异。
思考题与课堂讨论
思考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倾向有何异同?他们对于孔 子的教诲有何领悟和发挥?
课堂讨论
你认为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还有哪些应用价值?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践行儒家思 想?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儒家思想非常重视礼制,认为礼是维 护社会秩序、促进和谐的重要手段。
中庸之道
儒家思想倡导中庸之道,主张在处理 问题时保持中立、公正的态度,避免 走向极端。
礼仪文化传承
传统礼仪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传 统礼仪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 位,体现了对长辈、对他人的尊
重。
当代礼仪
随着时代的发展,礼仪也在不断演 变,当代礼仪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普 遍性,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06
课堂互动环节
学生分组讨论
1 2
分组方式
按照座位或者自愿组合的方式进行分组,每组46人。
讨论主题
围绕课文内容,探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四人的性格、言行及思想。
讨论时间
3
10-15分钟。
分享个人见解和感悟
分享内容
每组选派1-2名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包括对人物性格、 言行的理解,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和感悟。
了解《论语》及相关背景 知识;掌握文中重点实词 、虚词及特殊句式;背诵 全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文 言语感;通过合作和探究 ,理解文本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古人的精神追求和儒 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树 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0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这些事。在宗 庙祭祀或者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 个小小的赞礼人。”
引申思考
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 朝聘: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 朝觐: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春见曰朝,秋见曰觐", 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因材施教
政治家形象
(1)既有远大理想又内心充满苦闷。 (2)孔子本来是问弟子在政治上如何施展抱负,但他却对曾晳回 答的投身自然怀抱的恬然乐趣进行了“喟然”赞许,这表现了孔子 思想上的矛盾。 (3)纵观孔子的一生,虽然周游列国时四处碰壁,但其思想的主 导方面是积极用世的。
引申思考
四个学生的政治理想孰优孰劣?有什么关联?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摄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aaasa
在 和、跟
(4)浴乎沂,风乎舞雩 到、在
有军队来
虑的样子
的诸侯国 夹处
攻打他 接续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
饥荒 治理 等到
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
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微笑 “求!尔何如?”
子路不加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 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 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作者简介



圣人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称为

汉武帝之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 思想。
孔子
其教育观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PPT教学课件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PPT教学课件
①率尔:轻率,不假思索的样子。尔,相当于“然”。 ②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兵车。春秋时,古 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配甲士3人,步卒72人。 ③摄乎大国之间:摄,夹处。乎:于,在。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 ④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加,加在上面。师旅,指军队,此特指侵略的 军队。古时两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 ⑤因之以饥馑: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因,动词,接着。饥馑,饥荒 ⑥比及:等到。 ⑦且:连词,并且。 ⑧知方:知道为人的正道。方,道,指是非准则。
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些,(人家)不用我了。(你们)平时就(常)说:‘没有 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 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这段话其实是在讲:虽然《论语》属于语录体散文,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 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 但是不代表它不具有文学性。就像杨绛先生所讲的: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 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
问题三:四位弟子的志向分别是什么?各自体现了怎样的性格?
1、子路谈志: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①莫春:指农历三月。莫,通“暮”。既:副词,已经。 ②冠者:成年人。周代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行加冠礼)。 ③童子:少年。指未成年的男子。 ④喟然:叹息的样子。 ⑤与:赞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课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课件

这幅画展现了四位学者侍坐的场 景,在中国文化中极为著名。
他们的著作包括历史记载和宗教 经文,如《春秋》,《论语》和 《易经》等。
这门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这些学 者的思想和贡献,以及它们的历 史和文化背景。
设计原则
简洁明了
避免花哨的效果,以简单和简洁的方式呈现信 息。
视觉冲击
使用图片和视觉设计增强信息的可视性和吸引 力。
1
提高思考力
学习这些学者的思想能够提高学生的思
拓宽知识面
2
考能力和学术水平。
学生能够通过这门课程了解和拓展他们
对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知识背景。
3
提高学术兴趣
让学生对学术和历史文化产生兴趣,激 发学习热情。
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使用互动电子白板或演示文稿,将学者的思想和成就呈现出来。可以通过分类讨论、小组讨论和辩论 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学习。
重点突出
通过使用不同的字体、颜色和排版来突出重要 内容。
深入浅出
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轻松理解复杂的 概念。
学者介绍
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他很忠诚并以慈善著称。曾皙是一位聪明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他有着深厚的背景和学问。 冉有是孔门四科之一的大夫,他对诗歌和音乐有着特别的兴趣。公西华是一位著名的官员,他尤其善于治理国家 的财政和农业。
中国书法
这门课还将介绍中国书法,这是 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和中国历 史和文化密不可分。
卷轴画
学生还将学习卷轴画,这是一种 表现五彩缤纷的中国传统艺术的 形式。
中国古典音乐
这些学者对中国古典音乐的影响 也很大,是学习历史文化的好途 径。
学习影响
该课件旨在让学生掌握和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思想的重要实质,在课上学习和思考这些内容。学生将对这些 学者的思想和成就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增强他们的学术视野和对历史的了解。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43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43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侍坐
《论语》相关基础知识
《论语》相关基础知识
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 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 “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 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 陛下致太平。”
——半部《论语》治天下
孔子和《论语》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 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曾皙: 盛世愿景, 为国以礼
志向虽各有侧重,有骄谦之分,但
都是入仕参与政治。
符合孔子社会大同的政治理想; “风乎舞雩,咏而归”暗合孔子礼乐治国的政 治主张; 曾皙言志委婉,符合孔子“为国以礼”的思想
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
的观点?这背后体现了 大同社会:
孔子怎样的思想内涵?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
明确:曾皙描绘的悠闲自得、自 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由祥和、和平宁静等美好的普通人的 矜(同“鳏” guān)、寡、孤、独、废
生活图景,背后定是一个社会和谐、 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
经济稳定、天下太平、人民富足有序 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 的大同社会。曾皙描绘的“太平盛世” 图,正是孔子“以礼治国”的理想的 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
六艺 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 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哲学家、教育家,被尊称为圣人。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 入仕。
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 《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 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课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课件

2.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 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 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 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 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 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 “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 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 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3.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 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 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 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 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 “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 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 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 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 “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 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点,尔何如?"
希:通""稀曾"晳。指,弹你瑟怎的么速样度放?"
慢,节奏逐渐稀疏。
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鼓瑟希,铿(kēng)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
(曾晳)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 们三人的才能不同。"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题目是什么意 思?
明确:学生子路、 曾皙、冉有、公 西华陪从孔子坐 着。
题目解读:
孔子与弟子年龄对照
“侍”是倍侍长者,长者是孔子,孔子在文中被省略 了,没有写出来,是学生陪老师。子路、曾皙、冉有、公 西华陪着孔子坐。是孔子引导他的学生畅谈人生理想的一 个片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课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课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课件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是孔子门下的四位大弟子,他们都在孔子身旁侍坐,虚心学习,成为了孔子思想传承的重要人物。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他们各自的特点和贡献。

首先,子路作为孔子的学生之一,他一直以来都忠于孔子,十分勤奋刻苦。

他勤学好问,向孔子请教问题,在学习上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论语》中记载了子路的一些言行,比如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有婚姻之情而不愿为媒,可乎?”孔子回答:“可。

”这说明子路在思考问题时勇于质疑,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他还是个有思想的人,在与孔子的对话中展示了自己对礼仪、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和研究。

曾皙是孔子门下的另一位学生,也是孔子十分器重的一位弟子。

他有才华,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回答问题,着重于逻辑思维。

在《论语》中有一段对话记载了曾皙向孔子请教的问题,“曾皙愤然而问。

曰:‘仁者,其言也讱。

’子曰:‘为之君也,臣也,父也,子也,为之朋友故也。

’”曾皙提出问题的方式很直接,但他的问题都经过深思熟虑,充分展示了他在思考问题时的辩证思维能力。

冉有是另一位受到孔子赏识的学生,他相对于子路和曾皙而言,更加注重实践与实际行动。

他不仅积极参与到与孔子的对话中,而且在生活中也积极践行孔子的教诲。

在《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了冉有的一次行为,他从外地买了一匹好马,回到家中后对妻子说:“孔子闻之,曰:‘有也成人君子与,偃之乎?歌而舞之,割而弃之,\顾不亦善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冉有不仅在心灵上接受了孔子的教诲,而且在现实中也践行了孔子的教导。

公西华是孔子四位大弟子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他的特点是受人尊敬和仪表端庄。

作为孔子门下的学生,公西华身上有着儒家学派的道德风范。

他发扬孔子所倡导的仁爱之道,注重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在《论语》中有一段对话记载了公西华向孔子请教的问题,“公西华曰:‘诚得其愿,诚失其愿,诚得其耻,诚失其耻。

’子曰:‘诚焉而已矣。

’”这段对话揭示了公西华在与孔子交流中一直追求诚实、真诚对待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课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课件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 术流派。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 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①冉有(公元前522年-?):姓冉名求,字子有,亦称冉有、冉子。春秋末年鲁
国人。小孔子29岁。冉求性格活泼、乐观开朗、多才多艺。孔子多次在别人面前盛赞冉
求的政治才干,“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求也艺,于从政乎
年举行笄礼,长辈取字。 ✓ 号:自己取。 长辈对晚辈说话称名,尊敬对方要称对方的字。)
仲由,字子路。由就是路的意思。 曾点,字皙。点为黑色,皙为白色,意思相反。 冉求,字子有。去求了,才会有。 公西赤,字子华。赤色,看起来华彩。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 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 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中 国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
点也!”

• 礼崩乐坏,“杀人盈野,
西 华
杀人盈池”的社会现实。
• 王政不再是争霸者的选择
,他们首选霸道。
• 儒家“知不可而为之”的
勇毅坚韧精神

孔路



曾 皙
不一样的曾皙
曾点夫妇对后代教育之严堪称第一。 据《孔子家语》载,有一次,曾点叫 曾参去瓜地锄草,曾参不小心将一棵 瓜苗锄掉。曾点认为其子用心不专, 便用棍子责打曾参。由于出手太重, 将曾参打昏。当曾参苏醒后,立即退 到一边“鼓琴而歌”,以此告诉父亲, 作为儿子的他并没有因为被误打而忿 忿不平。孔子知道此事后说:“小杖则 受,大杖则走,今参委身待暴怒,以 陷父不义,安得孝乎!”曾参说:“参 罪大矣!” 以上史实被当地人总结、 后形成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棍棒之 下出孝子”之说。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完整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课件完整版
通过学习这些经典语句和人物故事,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智慧所在。这些经典语句不仅是我们学习古 代文化的珍贵遗产,更是我们现代人生活的指南和启示录。
经典语句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
• 子路的勇气和担当精神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有勇气和决心去挑战 自己、突破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教育观念差异
1 2
教育目的不同
东方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而 西方教育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 能力。
教育方式不同
东方教育通常采用灌输式教育方式,而西方教育 则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
3
教育评价体系不同
东方教育评价体系相对单一,主要以考试成绩为 主,而西方教育则更加注重多子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儒 家强调谦虚谨慎的处世态度。
重视教育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非 常重视教育,这在文章中也得到
了充分体现。
人生观、价值观探讨
志向与理想
通过弟子们的不同回答,反映了他们各自的人生志向和追求。
责任与担当
儒家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这在文章中也得到了体现。
道德与修养
THANKS
感谢观看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原文呈现及分段概述
原文呈现
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的原文完整地呈现在PPT上,以 便学生对照阅读。
分段概述
将原文按照情节发展或内容主题 进行分段,并对每段的主要内容 进行简要概述,有助于学生理解 文章结构和把握整体内容。
重点词句解释与翻译
01
02
03
重点词句
选取文中的关键词句,如 难懂的字词、重要的语句 等,进行详细的解释和翻 译,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
其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积极 入仕。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 统治思想。
晚年整理“ ”等古代文献,
课程导入
文学常识
《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
《诗》《书》《礼》 《易》《春秋》
《诗》《书》《礼》 《易》《乐》《春秋》
孔子曾修订“六经”并以诗书礼乐易 春秋教授弟子,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 艺者七十二人。
翻译:孔子说:“治国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都不谦虚,因此我笑他。难道 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 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 不是国家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 ?
活动设计
话剧表演,创意体验
1、道具准备:桌椅五套、瑟(或其他道具)。 2、重要人物:孔子及四弟子。
3、演出剧幕:三幕剧。 4、表演要求:自由组队,分配角色,立足文本,发挥想象, 力求准确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研读文本
1.孔子和弟子聊了一个什么话题? (志) 2.文章一共有四个人述了自己的志向,他们分别是子路、曾皙、冉 有、公西华,现在我们按照答志的顺序来自读课文并填表格。
称名
“陪长者闲坐”,这样的环境就容易使气氛和谐融 洽,师生平等、轻松自由,弟子们能各抒己见。
初读文本
人物介绍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小孔子9岁。" 二十四孝"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家祭祀。
仲由性情刚直,好勇尚武,曾陵暴过孔子,孔子对他 启发诱导,设礼以教,子路接受孔子的劝导,请为弟子, 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做孔子的侍卫。后做卫国大夫孔悝的 蒲邑宰,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任内开挖沟 渠,救穷济贫,政绩突出,辖域大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最全最优秀课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最全最优秀课件
孔子长叹一声说: “我赞成曾点的想法 啊。”

二、四个学生分别讲自己的志向。
2020/2/24
2020/2/24
子路(仲由)
志: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 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 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 并懂得义理。
❖侧重强国 性格: 有抱负,自信, 却失之鲁莽、轻率。
冉有(求)
志:
治理一个小国,三年 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 教化,还难办到。
然而,孔老夫子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在21世纪的今天,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他的学说作为中国的文化名 片走向了五大洲、走进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中间。
2020/2/24









孔子学院标志

2020/2/24

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首个汉语教学班的师生正在上课。
2020/2/24
俄远东第二所孔子学院落户布拉戈维申斯克市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 2、引用学生日常好说的牢骚话,指出他 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 无所作为,表明对学生的了解。
• 3、而后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 解你们,你们怎么办?从而水到渠成地启发学 生谈出自己的想法。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循循善诱







西


2020/2/24


如果人类要在21
子 像
世纪继续生存下去,
(

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

年,去吸取孔子的智
故 宫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124 人教课标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124 人教课标版

•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引用学生日常好说的牢骚话,指出 他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 以感到无所作为,表明对学生的了解。 而后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 解你们,你们怎么办?从而水到渠成地启 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

kuì 俟


yí n 撰 zhuà

shè 比及 bì 毋
răn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
(由) (点)(求) (赤)

陪长者闲坐

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 长辈对晚辈说话 尊敬对方或自谦
称名

“陪长者闲坐”,这样的环境就容
易使气氛和谐融洽,师生平等、轻松自
由,弟子们能各抒己见。
课文围绕谈“志”展 开
问“志”
言“志”
四位弟子“志向”怎样? 试从说话方式中体会其性格。
评“志”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 用温和自谦的话首先解除了学生的思想 顾虑,给学生创造了说真话的条件,创造了
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从而鼓励学
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
•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冉有:春秋时儒者。冉氏,名求,字子有。
鲁国人。曾为鲁国贵族季孙氏家臣。孔子称其“可使治赋”。冉有帮 助季氏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孔子对此极为不满,声称冉求不再是 他的学生,要弟子“鸣鼓而攻之”。
• 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在孔子的举荐之下,他的弟子公西
赤要奉旨出使齐国了。考虑到自己走后,家中老母无以为生;老师帮 了自己这么大的忙,自己又不好再开口,公西赤便委托自己的师兄兼 孔子的管家冉有向老师讨要一些粮食,以备自己走后,老母所食用。 孔子听了冉有的请求,就说:“那就给她满满一釜的小米子吧(釜, 古代计量单位,一釜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六斗半)。” “公西赤要去 很长的时间呢,老师您看是不是能再多给她一些?” “那就再给她 添上一庾(庾,也是古代的计量单位,一庾相当今天两斗多点)。” 冉有还想再说什么,孔子却把头扭向一边,闭目养神去了。 • 冉有退出,心想:老师也有点太小气了吧,人家公西赤这一走就 是三年两载不回还,就您给的那点小米子,够吃几天的,到时还不把 人给饿死?于是就自作主张,给了公西赤八十石小米。 孔子后来知 道了这件事,既没有怀疑冉有假公济私,也没有批语他自作主张,而 是语重心长地对冉有说:“公西赤这次出使齐国,乘的是肥马拉的香 车,穿的是轻暖的皮裘,雍容华贵。这是一个肥差,他到任之后,一 定有能力使他的母亲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的。咱们家中存的粮食的确 不少,但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那些粮食是用来周济人们急需,而不 是给富人富上添富的。等公西赤领了俸禄寄回家中,他老母吃剩下的 几十石小米子在她眼中将会变得一文不值。而如果我们用这几十石小 米子来救济穷人,那将会有多少人从中受益呢?” 冉有听罢老师教 诲,再次佩服的五体投地:在自己的心目中,有的只是同门师弟,而 在老师的眼中看到的则是全天下的百姓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136 人教课标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136 人教课标版

孔子为何“哂”由而“与”点?
一、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子路有才能, 但是不谦让。
二、孔子一生为推行自己的主张,周游列国,但到处 碰壁,晚年恬退避世。 三、曾皙的话描绘的是一幅太平盛世图景, 人人享受真善美的大同和谐社会。既符合 儒家礼治的精神,又符合孔子晚年的心境。
讨论:通过本文学习,你觉得孔子 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论语》
他们就何话题展开对话?
——志向
(孔子)问志
(四子)言志 (孔子)评志
重点: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 西华的志向和性格 难点:孔子为何“哂由”“与点”
与 千 古 圣 哲 神 交
吟 诵 诸 子 百 家
四子言志
子路(由)——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冉有(求)——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 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公西华(赤)——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 为小相”。
1、抓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 2、与雄心壮志相伴而来的,应老老实实循环渐进的学习方法。——华罗庚 3、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使人聪明,惟有努力,不断地努力,才会出现才能。——华罗庚 4、发愤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华罗庚 5、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华罗庚 6、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7、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基 8、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9、学习是我们随身的财产,我们自己无论走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学习也跟着我们在一起。——莎士比亚 10、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1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不然到了满头白发之时,只有徒叹奈何了。出自(宋)岳飞《满江红》。 12 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 意思是:一个人之所以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问,都是由于他有志气;没有志气的人,什么事也做不成。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13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意思是。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而高耸起来的,长江大河是由点滴之水长期积聚而成的。比喻知识、业绩都是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长期积累、创造而成功的。出自(唐)刘禹 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 14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 意思是:学习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考就能得到知识,不思考就得不到知识。出自(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15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蒿不可放缓。 意思是:作学问就象撑着逆水的船,连一蒿也不能放松。比喻学习不要自满,要坚持有恒。 16 为学须先立志。 意思是:作学问首先应当立志。出自〈朱熹语录〉 17 学者不患立志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 意思是:作学问的人不怕志向立得不高,就怕不能持之以恒;不怕作品里的话说得不漂亮,就怕自己不照着做。出自 〈薛方山记述•上篇〉 18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意思是:学习要树立大志,没有大志就容易自满,自满了就不易有长进了。学习要有勇气,缺乏勇气,不懂的东西会自以为已经懂了,没有学到的东西会以为已经学到。出 自《近思录集注》卷二。 19学不博者,不能守约;志不笃者,不能力行。 意思是:学识不广博,就不能得其要领;志向不笃诚,就不能努力去做。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20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意思是:学习贵在懂得提出疑问。有小疑问得到解决,总能有小进步;有大疑问得到解决,就能有大进步。出自《格言联壁•学问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129 人教课标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ppt129 人教课标版

孔子
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 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思想宝库
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
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 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
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 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
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
《中庸》和《孟子》全称为 “四书”。
重要篇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志:
治理一个小国,三 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 礼乐教化,还难办到。
性格:
侧重富民
谨慎小心,谦虚退让
穿礼服戴 礼帽
6 “赤!尔何如?” 名作动
7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
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
相焉。”
或者
主持赞礼和 司仪的小官
诸侯相见曰会; 诸侯同见天子曰同。
公西华(赤)
志: 能在诸侯举行祭祀
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 相”。
❖侧重以礼治邦
性格: 谦恭有礼, 娴于辞令。
•子路:
志向虽各有
侧重强国
侧重,
•冉有:
但都愿意在
侧重富民
仕途上创一
•公西华:
番事业. 都
侧重以礼治邦 是参加政治.
同“稀”
铿的一声
8 “点!尔何如?”
放下

9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 才能,此指为政的才能。
译文: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 6、以吾一日长乎尔 译文: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
(3)省略句 (其)
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译文:可以使(他们)都有勇气,并且 懂得做人的道理。
2、毋吾以也 译文:(你们)不要认为我(年纪大 一点就不说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比( bì )等到 五谷不熟曰饥, 夫子哂之。
微笑
正道,指是 非准则 蔬菜不熟曰馑。
译文:子路不加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 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 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 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介宾短语后置
同“稀”
铿的一声
放下

长叹的样子
落在后面
赞同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 何如?” 罢了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谦让 用 同“欤: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 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 , 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 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曾 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 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哪里 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 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 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做个小小的赞 礼人,那谁能去做大的赞礼人呢?”
参考答案:丘、仲尼、儒、圣人、仁、礼 治、入世;语录、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 孔子及其弟子。
思想宝库
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 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 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 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 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
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子路、
(由) (点) (求) (赤)


陪长者闲坐
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 长辈对晚辈说话 尊敬对方或自谦
称名
俟 sì 哂 shěn 铿 kēng 喟 kuì 雩 yú
甫 相 沂 莫 冠
fǔ xià ng yí mù guà n
年纪比你们大
不要
因为,介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 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
• 1、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及论语相关 常识。 • 2、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结构,掌握虚词“与”的 用法及宾语前置句式。
• 由“半部《论语》治天下”导入,引出孔子及论 语的相关常识,接下来从解题开始,对全文进行 串讲,让学生根据提示逐段翻译课文。师生互动, 归纳概括出本文的思路和结构。总结虚词“与” 的用法及宾语前置句式。小结全文。 • 本堂课由于重在知识的教授,所以要加强互动, 不能老师一讲到底。老师适时点拨。另外加了一 个孔子视频,增加课件的生动性。
内容理解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 撰。” 才能,此指为政的才能。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何妨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 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介宾短语后置
风,动词,吹风。 通“暮” 译文: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 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 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 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 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 唱着歌儿回来。”
闲居,平时 如,连词,表假设。 或,不定代词,有人。 知,了解。 用,做
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因 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 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 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轻率急忙
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 指军队 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方圆,纵横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 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使动用法, 使……足。
或者
动词,治理。
至于
比( bì )等到 等待
译文: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 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 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的人了。”
北宋开国宰相赵普说过一句名言,“半部《论 语》治天下” ,我们在初中时学过《论语十则》,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中的另一名篇。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某一天,一位大师和一群鲜 活的学生,一场著名的对话,一个让人回味无穷、 浮想联翩的教育场景,这就是《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呈现给我们的内容。下面就让我们一
穿礼服戴 礼帽 “赤!尔何如?” 名作动
或者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 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诸侯相见曰会; 诸侯同见天子曰同。
主持赞礼和 司仪的小官
译文: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在宗 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 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同走进这个课堂,聆听他们之间的对话。
智者、仁者---•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
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 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被尊称为圣人。 • 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
治,鼓励人们入仕。
• 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 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孔子
走近孔子
孔子,名___,字 , 家学派创始 人,被尊称为,思想核心是 ,政 治上主张 ,鼓励人们 ,即 “出来做事”。他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 说四方,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由 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 家。 《论语》是 是 记录的 行。 体散文, 的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