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高中物理习题)
专题1.3 运动图像的理解和运用(解析版)
高考物理备考微专题精准突破专题1.3运动图像的理解和运用【专题诠释】1.x -t 图像(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图线斜率的意义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②切线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2.v -t 图像(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图线斜率的意义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3.a -t 图像(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图象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加速度的变化率.(3)包围面积的意义:图象和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量【高考引领】【2019·浙江选考】一辆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
在t =0到t =40s 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A .0B .30mC .750mD .1200m【命题立意】考察v -t 图像面积的物理意义。
【答案】C【解析】在v –t 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故在40s 内的位移为()()1104030m 750m 2x =⨯+⨯=,C 正确。
【2018·新课标全国II卷】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
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B.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命题立意】考察利用v-t图像分析追击相遇问题【答案】BD【解析】v–t图象中图象包围的面积代表运动走过的位移,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利用逆向思维并借助于面积可知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故A错误,B正确;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甲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乙的加速度也是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D正确。
专题1.3 运动的图象、追及相遇问题(A卷)-2019届高三物理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物理(高三一轮)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第一章直线运动》第03单元运动的图象、追及相遇问题(A卷)【满分:11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v-t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质点在前4 s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40 m/sB.A、B两质点在t=4 s时第一次相遇C.B质点在前4 s做匀加速运动,后4 s做匀减速运动D.A、B两质点出发以后还会相遇2次【★答案★】 A点睛:v-t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通过位移关系判断两物体是否相遇。
2.甲、乙两个物体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 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s时,甲在乙前方B.t=2s时,甲、乙相遇C.t=4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开始改变D.0-6s内,甲、乙平均速度相同【★答案★】 B点睛: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问题,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即可分析两物体的运动情况.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辆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
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的前面,两车相距9m,乙车仅在阻力作用下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2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则( )A.乙车减速到零所需的时间是10sB.乙车减速到零经历的位移大小是20mC.乙车停止时,甲车已追上乙车D.甲车追上乙车所用时间为6.8s【★答案★】 D【解析】设乙车减速到零所需的时间为,由得,选项A错误;乙减速到零经历的位移为由得,选项B错误;此时甲的位移,因为,所以乙停止时,甲还未追上乙,选项C错误;设继续追及的时间,由得,可知追及的时间,选项D正确;故选D。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典型题练习(含答案)
《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典型题练习一、选择题1.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如右图所示,则该质点做()A.来回往复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C.朝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D.不能确定2.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2~4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4 s末离出发点最远C.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D.物体在0~4 s和在4~8 s内的位移相同3.如右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A.前5 s做的是匀速运动B.5 s~15 s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 m/s2C.15 s~20 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 m/s2D.质点15 s末离出发点最远,20秒末回到出发点4.如右图所示是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某同学根据图线得出以下分析结论:①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②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在t=2 s后开始向正方向运动;③在t=2 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 s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④前4 s内,在t=2 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以上分析结论正确的是()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③C.只有②④D.只有①5.某同学在学习了动力学知识后,绘出了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a、速度v、位移x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t=0时刻,初速度均为零,则下列图象中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象是()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自西向东运动,开始时刻两车平齐,相对于地面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它们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中的乘客说,乙车先以速度v0向西做匀减速运动,后向东做匀加速运动B.乙车中的乘客说,甲车先以速度v0向西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加速运动C.根据v-t图象可知,开始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车距离先减小后增大,当乙车速度增大到v0时,两车恰好平齐D.根据v-t图象可知,开始甲车在前,乙车在后,两车距离先增大后减小,当乙车速度增大到v0时,两车恰好平齐7.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正确的是()A.兔子和乌龟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B.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C.骄傲的兔子在t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但由于速度比乌龟的速度小,还是让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移x3处D.在0~t5时间内,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8.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右图所示,据此判断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F:受力;x:位移)()9.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B.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C.t2时刻两物体相遇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v1+v2210.如右图所示,汽车以10 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 m处时,绿灯还有3 s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可能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11.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是1 s末和6 s末C.乙在头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2 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二、非选择题12.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 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 km/h以内.问:(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典型题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v一直为正值,故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C对,A、D错;由于各段对应的斜率不同,故B错.答案: C2.解析:由图象可以看出物体在0~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4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物体在4 s时速度减为零,此时离出发点最远,选项B正确;4~6 s物体做反向加速直线运动,选项C错误;物体在0~4 s内通过的位移与4~8 s内的位移大小相同但方向相反,选项D错误.答案: B3.解析:由图象可知前5 s做的是匀速运动,A正确;5 s~15 s内做匀加速运动,但加速度为0.8 m/s2,B错误;15 s~20 s做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为-(16/5)m/s2=-3.2 m/s2,C错误;质点在20 s末离出发点最远,质点一直做的是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D错误.答案: A4.解析:物体的运动方向即为速度方向,从图上可知物体在2 s前速度为负值,即物体向负方向运动;2 s后速度为正值,即物体向正方向运动.故①是错误的,②是正确的.物体的位置要通过分析位移来确定,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等于速度—时间图线中对应图线所包围的面积的代数和.由图可知前4 s内物体在2 s时有最大的负位移;虽然2 s后运动方向改为正方向,但它的位置仍在位置坐标值负值处(4s末物体回到原点),故③是错误的,④是正确的.所以选项C对.答案: C5.解析:A项位移正负交替,说明物体做往复运动;B项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然后做反向匀加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减速运动,周而复始;C项表示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循环下去,物体始终单向运动,C正确,D项从面积判断物体速度有负值出现,不是单向运动.答案: C6.解析:甲车中的乘客以甲车为参考系,相当于甲车静止不动,乙车以初速度v0向西做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之后,再向东做加速运动,所以A正确;乙车中的乘客以乙车为参考系,相当于乙车静止不动,甲车以初速度v0向东做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之后,再向西做加速运动,所以B错误;以地面为参考系,当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远,所以C、D错误.答案: A7. 解析:从图中看出,0~t1这段时间内,兔子没有运动,而乌龟在做匀速运动,所以A错;乌龟一直做匀速运动,兔子先静止后匀速再静止最后匀速,所以B错;在t4时刻以后,兔子的速度比乌龟的速度大,所以C错误;在0~t5时间内,乌龟的位移比兔子的位移大,所以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即D正确.答案: D8. 答案: B9.解析:速度—时间图象中Ⅰ物体的斜率逐渐减小,即Ⅰ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所以Ⅰ物体所受合外力不断减小,A错误;在0~t1时间内,Ⅱ物体的速度始终大于Ⅰ物体的速度,所以两物体间距离不断增大,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两物体相距最远,B正确;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故到t2时刻,Ⅰ物体速度图线所围面积大于Ⅱ物体速度图线所围面积,两物体平均速度不可能相同,C、D错误.答案: B10. 解析:清楚地理解v-t图象中“面积”的物理意义,A、D图中v-t 图象中“面积”不等于20 m;B中v-t图象的“面积”可能等于20 m;C中v -t图象的“面积”正好等于20 m.D项正确,A、B、C项错误.答案: D11. 解析:由图象知,v甲=2 m/s,故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在0~2 s内沿正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2~6 s内沿正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的不是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A错C对.在2 s末,甲物体的位移x甲=2×2 m=4 m,乙物体的位移x乙=12×(2×4) m=4 m,故两物体在2 s末相遇.在6 s末,甲物体的位移x甲′=2×6 m=12 m,乙物体的位移x乙′=12×(6×4) m=12 m,故两物体在6 s末相遇,B错.在0~6 s内,甲、乙两物体始终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D错.答案: C二、非选择题12.解析:(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间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后经过t1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
高中物理《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典型题(精品含答案)
《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典型题1.(多选)物体甲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B.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C.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2.一辆电动小车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汽车在0~1 s和1~3 s两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方向相反B.平均速度相同C.加速度相同D.位移相同3.物体A、B的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从第3 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v B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C.在5 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 s末A、B相遇D.5 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4.国产歼15舰载战斗机在航母甲板上加速起飞过程可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内的x-t图象如图所示,视歼15舰载战斗机为质点,根据图中所给数据判断该机加速起飞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经过图线上M点所对应位置时的速度小于20 m/sB.在t=2.5 s时的速率等于20 m/sC.在2 s~2.5 s这段时间内位移等于10 mD.在2.5 s~3 s这段时间内位移等于10 m5.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以不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图中两条直线分别表示物块受到水平拉力作用和不受拉力作用的v-t图象,求:(1)从开始到两物块第一次间距最远的时间;(2)8 s末物块A、B之间的距离x.6.一汽车沿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该汽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4 s末,汽车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6~10 s内,汽车一直处于静止状态C.汽车在0~6 s内的位移大小为24 mD.第12 s末,汽车的加速度为-1 m/s27.甲、乙两辆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同向行驶,乙在前、甲在后.t =0时刻,两车同时刹车,结果发生了碰撞.如图所示为两车刹车后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车刹车时的距离一定小于90 mB.两车刹车时的距离一定等于112.5 mC.两车一定是在t=20 s之前的某时刻发生相撞的D.两车一定是在t=20 s之后的某时刻发生相撞的8.将一弹性塑料球从距地面高度为h1处由静止释放,小球与地面碰撞后弹回到高度为h2处.设这一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大小恒定,不考虑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及损失的动能,以向下为正方向,图中大致能反映该过程的是( )9.(多选)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是在2 s末和6 s末C.乙在前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6 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2 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10.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和位置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11.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公路,甲、乙两辆汽车原来停在A、B两处,A、B间的距离为85 m,现甲车先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2.5 m/s2,甲车运动6 s时,乙车立即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5 m/s2,求两辆汽车相遇处距A处的距离.《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典型题参考答案1.(多选解析:选BC.甲图象中的直线的斜率表示速度,速度方向不变,没有来回运动,只是相对于原点的位移,一开始为负,后来为正,选项B 正确.乙图象中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速度先是负向变小,后正向增大,有来回运动,C 项正确.2.解析:选B.由图象知速度始终为正,故车的运动方向不变,A 项错误;由v =v 1+v 22知,两时间段的平均速度相同,B 项正确;由两段图象的斜率比较知加速度不同,C 项错;由v -t 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知位移不相同,D 项错误.3.解析:选A.x -t 图象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由题图可知,A 正确;B 物体的出发点在离原点5 m 处,A 物体的出发点在原点处,B 错误;物体B 在5 s 内的位移为10 m -5 m =5 m ,物体A 在3~5 s 内的位移为10 m ,故C 、D 均错误.4.解析:选B.由题图可知,在2 s ~3 s 这段时间内该机的平均速度v =x t =20m/s ,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在t =2.5 s 时的速度等于20 m/s ,选项B 正确;结合图象可知M 点位于t =2.5 s 时刻之后,其速度大于20 m/s ,选项A 错误;该机在2 s ~2.5 s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20 m/s ,所以位移小于10 m ,选项C 错误;而在2.5 s ~3 s 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大于20 m/s 所以位移大于10 m ,选项D 错误.5.解析:(1)设A 、B 两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a 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有:a 1=Δv 1Δt 1=12-38=98m/s 2① a 2=Δv 2Δt 2=96=1.5 m/s 2② 设经过时间t ,AB 速度相等,则有:v B 0-a 2t =v A 0+a 1t解得:t =167 s当速度相等时,两物块第一次间距最远,即经过时间167 s ,两物块第一次间距最远.(2)设A 、B 两物块8 s 内的位移分别为x 1、x 2,由图象得:x 1=12×(3+12)×8 m =60 m ,x 2=12×9×6 m =27 m所以有:x =x 1-x 2=60 m -27 m =33 m即8 s 末物块A 、B 之间的距离x 为33 m.答案:(1)从开始到两物块第一次间距最远的时间为167 s.(2)8 s 末物块A 、B 之间的距离x 为33 m.6.解析:选D.由v -t 图象可以看出,4 s 末,汽车的速度由6 m/s 开始减小,但汽车的运动方向并没有发生变化,选项A 错误;6~10 s 内,汽车的速度为4 m/s ,选项B 错误;汽车在0~6 s 内的位移为22 m ,选项C 错误;汽车在10 s ~14 s 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 =-1 m/s 2,选项D 正确.7.解析:选C.v -t 图象给定了两车的初速度和加速度,不确定值是刹车前两车间距离.由两车的v -t 图象可知,两车不相撞的最小距离Δx min =⎝ ⎛⎭⎪⎫5+252-5+152×20 m =100 m ,即当Δx <100 m 时两车必相撞,A 、B 均错误;两车相撞一定发生在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时,即t =20 s 之前,C 正确,D 错误.8.解析:选 B.弹性塑料球下落过程的加速度小于上升过程的加速度,且上升和下落过程的加速度方向相同,C 、D 错误;弹性塑料球下落和上升过程的速度方向相反,A 错误,B 正确.9.(多选)解析:选BC.由图象知,v 甲=2 m/s ,故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在0~2 s 内沿正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 2,在2 s ~6 s 内沿正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 m/s 2,乙物体做的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A 错误,C 正确;在2 s 末,甲物体的位移x 甲=2×2 m =4 m ,乙物体的位移x 乙=12×(2×4)m =4 m ,两物体在2 s 末相遇,在6 s 末,甲物体的位移x 甲′=2×6 m =12 m ,乙物体的位移x 乙′=12×(6×4) m =12 m ,故两物体在6 s 末相遇,B 正确;在0~6 s 内,甲、乙两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D 错误.10.解析:选A.设小球从H 高处由静止下落,则下降过程距原点的距离x =H -h (h 为下落的高度),由v 2-v 20=2ax有v 2=2g (H -x )得v 2=2gH -2gx ,式中v 的方向竖直向下小球落地时速度为v 0,则v 20=2gH上升阶段:v 2-v 20=-2gx得v 2=2gH -2gx ,式中v 的方向竖直向上因此上升和下降阶段速度大小随x 的变化规律相同,速度方向相反,且v 与x 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故A 项正确.11.解析:甲车运动6 s 的位移为x 0=12a 1t 20=45 m ,尚未追上乙车,设此后经过时间t 与乙车相遇,则有:12a 1(t +t 0)2=12a 2t 2+85 将上式代入数据并展开整理得 t 2-12t +32=0.解得t 1=4 s ,t 2=8 s. t 1、t 2都有意义,t 1=4 s 时,甲车追上乙车; t 2=8 s 时,乙车追上甲车再次相遇. 第一次相遇地点距A 的距离x 1=12a 1(t 1+t 0)2=125 m. 第二次相遇地点距A 的距离x 2=12a 1(t 2+t 0)2=245 m. 答案:125 m 或245 m。
2021届《与名师对话》高考新课标高中物理一轮复习课件:1.3运动图像、追击、相遇问题(人教必修1)
(2011·湛江月考)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 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
A.前5 s做的是匀速运动 B.5 s~15 s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 m/s2 C.15 s~20 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 m/s2 D.质点15 s末离出发点最远,20秒末回到出发点
(对应学生用书P9) 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Ⅱ) 1.直线运动的x-t图象 (1)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意义 ①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②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 (3)两种特殊的x-t图象 ①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静止 状态. ②若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在做匀速运动.
甲车由速度为零加速到最大速度发生的位移 s=2va2m1=320 m 因为s>s1 所以两车相遇时两车都是处于加速阶段,故有
12a1(t0+ t)2= s0+12a2t2 解得t0=6 s,两车相遇时甲车行驶的路程是 s1=12a1(t0+t)2=245 m. (2)v-t图象如右图所示.
[答案] (1)t0=6 s,s1=245 m (2)见解析
[解题样板] 甲车运动6 s的位移为
s0=12a1t20=45 m(2分) 此时甲车尚未追上乙车,设此后用时间t与乙车相遇,则有
12a1(t+ t0)2=________(3分 ) 将上式代入数据并整理得:________=0(2分) 解得:t1=4 s,t2=8 s(2分) t1、t2都有意义,t1=4 s时,甲车追上乙车;t2=8 s 时,乙车追上 甲车再次相遇 第一次相遇地点距A的距离:s1=________=125 m(2分) 第二次相遇地点距A的距离:s2=________=245 m(2分) [答案] 12a2t2+85 m t2-12t+32 12a1(t1+t0)2 12a1(t2+t0)2
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1-3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1-3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其中1~6为单选,7~10为多选)1.如图所示,为一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
由图象可知( )A.物体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物体以某一速率做往复运动D.物体有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绘制的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a、速度v、位移x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若该物体在t=0时刻的速度为零,则A、B、C、D四个选项中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象是( )3.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A .4 s 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B .4 s 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C .物体的加速度在2.5 s 时方向改变D .4 s 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8 m/s4. 如图所示,甲图为质点a 和b 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x t )图象,乙图为质点c 和d 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v t )图象,由图可知( )A .在t 1到t 2时间内,四个质点中只有b 和d 两个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B .在t 1到t 2时间内,四个质点中只有b 和d 两个质点做变速运动C .若t 1时刻a 、b 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t 2时刻a 、b 两质点第二次相遇D .若t 1时刻c 、d 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t 2时刻c 、d 两质点第二次相遇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图中t 1=12t 2,则在0~t 2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 1时刻,甲的位移是乙的位移的1.5倍B.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加速度大小的1.5倍C.在t2时刻,甲与乙相遇D.在到达t2时刻之前,乙一直在甲的前面6.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现象增多,危害加重。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精品课件 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分层作业13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3四川雅安月考)甲物体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运动到某一位
置时,该处有另一物体乙开始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甲,由上
述条件( A )
A.可求乙追上甲时乙的速度
B.可求乙追上甲时乙走的路程
C.可求乙从开始运动到追上甲时所用的时间
D.可求乙的加速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B 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8.a、b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在t=0时,两车间距为s0,
在t=t1时间内,a车的位移大小为s,则( C )
A.0~t1时间内a、b两车相向而行
B.0~t1时间内a车的平均速度大小是b车平均速度大小的2倍
2
C.若a、b在t1时刻相遇,则s0=
3
D.若a、b在
物体的速度相等,v1=a1t1=8 m/s,C正确;0~1 s内物体的位移为x1=
m,1~3 s内物体的位移为x2=v1t2-
1
2
a
m,3~4
2=8
2
2
1
2
a
1=4
1
2
s内物体的位移与0~1 s内
物体的位移相同,有x3=4 m,则前4 s内物体位移为x=x1+x2+x3=16 m,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s0,如图甲所示,图像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对
甲1Βιβλιοθήκη 应过程的位移,C正确;若a、b在 2 时刻相遇,则下次
1
相遇时刻为从 2 时刻开始计时,到二者具有相同的
31
位移的时刻,如图乙所示,故下次相遇的时刻为 2 ,
1.3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和追及相遇问题(解析版)
1.3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和追及相遇问题一、v -t 图像1.图像的意义:v -t 图像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它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2.图像的斜率:v -t 图线(或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为正表示加速度沿规定的正方向,但物体不一定做加速运动;斜率为负,则加速度沿负方向,物体不一定做减速运动. 3.v -t 图线与t 轴所围“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t 轴上方的“面积”表示位移沿正方向,t 轴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沿负方向,如果上方与下方的“面积”大小相等,说明物体恰好回到出发点.用函数法解决非常规图像问题 二、三类图像 (1)a -t 图像由Δv =a Δt 可知图像中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如图甲所示. (2)xt-t 图像 由x =v 0t +12at 2可得x t =v 0+12at ,截距b 为初速度v 0,图像的斜率k 为12a ,如图乙所示.(3)v 2-x 图像由v 2-v 02=2ax 可知v 2=v 02+2ax ,截距b 为v 02,图像斜率k 为2a ,如图丙所示.三、追及相遇问题1.追及相遇问题的实质就是分析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 2.追及相遇问题的基本物理模型:以甲车追乙车为例.(1)无论v 甲增大、减小或不变,只要v 甲<v 乙,甲、乙的距离不断增大.(2)若v甲=v乙,甲、乙的距离保持不变.(3)无论v甲增大、减小或不变,只要v甲>v乙,甲、乙的距离不断减小.3.分析思路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等量关系和位移等量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4.常用分析方法(1)物理分析法:抓住“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这一关键,认真审题,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建立物体运动关系的情境图.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临界条件法)物体B追赶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当v B=v A时,若x B>x A+x0,则能追上;若x B=x A+x0,则恰好追上;若x B<x A+x0,则不能追上.(2)二次函数法:设运动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二者之间的距离Δx与时间t的二次函数关系,Δx=0时,表示两者相遇.①若Δ>0,即有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②若Δ=0,一个解,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③若Δ<0,无解,说明追不上或不能相遇.当t=-b2a时,函数有极值,代表两者距离的最大或最小值.(3)图像法: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两物体的运动图像.位移-时间图像的交点表示相遇,分析速度-时间图像时,应抓住速度相等时的“面积”关系找位移关系.区分x-t图像和v-t图像1.无论x-t图像、v-t图像是直线还是曲线,所描述的运动都是直线运动,图像的形状反映了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而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2.x-t图像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v-t图像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该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并非相遇.3.位置坐标x-y图像则能描述曲线运动,图线交点表示物体均经过该位置,但不一定相遇,因为不知道时间关系.例题1.如图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C 段表示质点通过的位移大小为34 mB .在18~22 s 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24 mC .整个过程中,BC 段的加速度最大D .整个过程中,E 点所对应的时刻离出发点最远 【答案】A 【解析】BC 段,质点的位移为x =5+122×4 m =34 m ,选项A 正确;在18~22 s 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x =12×22 m +(-12×22) m =0 m ,选项B 错误;由题图看出,CE 段图线斜率的绝对值最大,则CE 段对应过程的加速度最大,选项C 错误;由题图看出,在0~20 s 时间内,速度均为正值,质点沿正方向运动,在20~22 s 时间内速度为负值,质点沿负方向运动,所以整个过程中,D 点对应时刻离出发点最远,选项D 错误.(多选)雨雪天气时路面湿滑,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的刹车距离会明显增加.如图所示为驾驶员驾驶同一辆汽车在两种路面紧急刹车时的v -t 图像,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1 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t =0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平均速度大于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B .从t =1 s 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平均速度大于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C .从t =0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行驶距离比在干燥路面的行驶距离多15 mD .从t =1 s 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加速度是在干燥路面的加速度的0.75倍 【答案】CD【解析】从t =0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位移为x 1=30×1 m +4×302m =90 m平均速度为v 1=905 m/s =18 m/s 汽车在干燥路面的位移为x 2=30×1 m +3×302 m =75 m平均速度为v 2=754m/s =18.75 m/s ,x 1-x 2=15 m ,故A 错误,C 正确;从t =1 s 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平均速度v 1′=302m/s =15 m/s ,汽车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 v 2′=302m/s =15 m/s ,故B 错误; 从t =1 s 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加速度大小a 1=304m/s 2=7.5 m/s 2,汽车在干燥路面的加速度大小a 2=303 m/s 2=10 m/s 2,则从t =1 s 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加速度是在干燥路面的加速度的0.75倍,故D 正确.在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它们运动的位置-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3 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复习检测(B)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3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复习检测(B )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个物体沿直线向右运动,t =0时刻物体的速度为2 m/s 、加速度为1 m/s 2,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物体的加速度与时间成正比C .t =5 s 时刻物体的速度为6.25 m/sD .t =8 s 时刻物体的速度为13.2 m/s答案:D解析:从题图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在不断变化,显然A 错.加速度与时间成一次函数关系,没有过坐标原点,因此不是正比关系,B 错.题图中的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代表速度的改变量,由于a =1+0.1t (m/s 2),Δv =a 0+a t 2t =2+0.1t 2t (m/s),当t =5 s 时,Δv =6.25 m/s ,v =v 0+Δv =8.25 m/s ,C 错.同理知D 对.2. 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A .质点15 s 末离出发点最远,20 s 末回到出发点B .5~15 s 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 m/s 2C .15~20 s 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 m/s 2D .5~15 s 过程中前5 s 位移为120 m答案:C解析:由v -t 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20 s 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故A错误.由图象可知5~15 s 过程中质点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16-815-5m/s 2=0.8 m/s 2,故B 错误;15~20 s 过程中质点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1620-15m/s 2=3.2 m/s 2,故C 正确;5~15 s 过程中前5 s 位移x =8×5 m +12×0.8×52 m =50 m ,故D 错误. 3. 三个运动物体a 、b 、c ,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三个物体在t 0时间内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和c 做曲线运动,b 做直线运动B .三个物体均做单向直线运动,并在t 0时刻相遇C .三者平均速度相同D .三者平均速率相等答案:C解析:x -t 图象只能反映位移的两个方向,则只能表示直线运动,故a 、b 、c 都做直线运动,故A 错误;x -t 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则a 的速度先正后负,表示做往返的直线运动,故B 错误;因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时间相同,由v -=x t得平均速度一定相同,故C 正确;由图看出a 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后返回,其路程最大,则其平均速率最大,故D 错误.4. 沿同一直线运动的a 、b 两物体,其x -t 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a 和曲线b 所示,由图可知( )A .两物体运动方向始终不变B .0~t 1内a 物体的位移大于b 物体的位移C .t 1~t 2内某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 .t 1~t 2内a 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b 物体的平均速度答案:C解析:在x -t 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b 图象的斜率先负后正,说明b 物体先沿负向运动,后沿正向运动,故A 错误.0~t 1内,a 物体的位移小于b 物体的位移,故B 错误.t 1~t 2内,某时刻两图象的斜率相等,物体的速度相同,故C 正确.t 1~t 2内两个物体的位移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D 错误. 5. 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A .0~4 s 内物体做曲线运动B .0~4 s 内物体的速度大小一直减小C .物体加速度方向在2.5 s 时改变D .0~4 s 内物体一直做直线运动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前2.5 s 物体速度为正,沿正方向运动,2.5~4 s 速度为负,沿负方向运动,但一直做直线运动,选项A 错误,D 正确;0~4 s 内物体的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选项B 错误;v -t 图象的斜率一直为负值,即加速度一直沿负方向,没有发生改变,选项C 错误.6. 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 -t 图象如图所示,3 s 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由图象可知( )A .甲的加速度等于乙的加速度B .出发前甲在乙前方6 m 处C .出发前乙在甲前方6 m 处D .相遇前甲、乙两质点的最远距离为2 m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看出,甲的斜率小于乙的斜率,则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故A 错误.3 s 时间内乙、甲通过的位移分别为x 乙=12×6×3 m =9 m ,x 甲=12×3×2 m =3 m ,因3 s 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则说明出发前甲在乙前方6 m 处,故B 正确,C 错误.由于出发前甲在乙前方6 m 处,出发后乙的速度一直大于甲的速度,则两质点间距7. 一运动员参加高空跳水比赛,自运动员离开跳台开始计时,在t 2时刻运动员以速度v 2入水,选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在0~t 2时间内,运动员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B .在t 2~t 3时间内,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C .在0~t 2时间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 -1=v 1+v 22D .在t 2~t 3时间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 -2=0+v 22答案:C解析:由题图知,运动员在0~t 2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一直不变,加速度的方向一直沿正方向,选项A 错误;在t 2~t 3时间内,加速度为负,说明加速度方向向上,则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选项B 错误;在0~t 2时间内,运动员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其平均速度大小v -1=v 1+v 22,选项C 正确;运动员在t 2~t 3时间内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减速运动,故平均速度大小v -2<0+v 22,选项D 错误. 平直轨道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图象可知( )A .小车在20~40 s 做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B .20 s 末小车回到出发点C .小车0~10 s 内的平均速度大于10~20 s 内的平均速度D .小车10~30 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答案:D解析: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小车在20~30 s 内和30~40 s 内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加速度大小不变,因此在20~40 s 内小车做的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在前20 s 内小车一直沿正方向运动,则20 s 末小车没有回到出发点,故B 错误;根据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在数值上表示位移的大小,可知小车在0~10 s 内的位移小于10~20 s 内位移,而时间相等,则小车0~10 s 内的平均速度小于10~20 s 内的平均速度,故C 错误;图象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则知小车10~30 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故D 正确.9. 如图所示为A 、B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 -t (位移—时间)图象,关于A 、B 两质点在前8 s 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A 、B 两质点始终沿同一方向运动C .B 质点前4 s 做减速运动,后4 s 做加速运动D .B 质点先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答案:C解析:由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知,A 质点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由x -t 图象的斜率可知,B 质点的速度先为正,后为负,所以B 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故B 、D 错误;B 质点前4 s 内x -t 图象的斜率减小,后4 s 内x -t 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越来越大,故B 质点前4 s 做减速运动,后4 s 做加速运动,所以C 正确.10. 甲、乙两车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某时刻刚好经过同一位置,此时甲的速度为5 m/s ,乙的速度为10 m/s ,以此时作为计时起点,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 .在t =4 s 时,甲、乙两车相距最远B .在t =10 s 时,乙车恰好回到出发点C .乙车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D .乙车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加速运动答案:C解析:v -t 图线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大小,在0~4 s 时间内,乙车始终在甲车前方,但t =10 s ,乙车停止运动,甲车已超过乙车,此后两车的距离越来越大,A 错误;0~10 s 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方向始终与所选的正方向相同,乙车的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所以t =10 s 时,乙车离出发点最远,B 错误,C 正确;v -t 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D 错误.11.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率v 0在水平地面上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先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当速率减小到0时,甲车也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为了避免碰车,在乙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时,甲、乙两车的距离至少应为( )A.v 202aB.v 20aC.3v 202aD.2v 20a答案:D解析:乙车停止的时间为t 1,则:t 1=0-v 0-a =v 0a ;乙车的位移:x 1=0-v 20-2a =v 202a;该时间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 2=v 0t 1=v 20a.之后,甲做减速运动,由于甲与乙的初速度、加速度都相同,所以甲停止的时间与停止时的位移都与乙的相同,所以甲减速的位移为:x 3=x 1=v 202a ;甲、乙两车的距离最小是两车位移的和:L =x 1+x 2+x 3=v 202a +v 20a +v 202a =2v 20a,12. a 、b 、c 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物体c 的位移—时间图线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坐标原点是抛物线的顶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b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B .a 、b 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物体c 一定做变速曲线运动D .在0~5 s 内,当t =5 s 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答案:D解析:位移—时间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结合题图可知a 、b 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 、B 错误;位移—时间图象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只能与正方向相同或相反,即位移—时间图象只能描述直线运动,C 错误;由题图可知,0~5 s 内,a 、b 两物体的距离越来越远,5 s 时相距最远,故D 正确.13. 如图所示,甲是某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乙是另一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关于这两个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图甲可知,质点做曲线运动,且速度逐渐增大B .由图甲可知,质点在前10 s 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4 m/sC .由图乙可知,质点在第4 s 内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D .由图乙可知,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最大值为7.5 m/s 2答案:C解析:运动图象反映物体的运动规律,不是运动轨迹,无论速度—时间图象还是位移—时间图象都只能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规律,故A 错误;由题图甲可知,质点在前10 s 内的位移x =20 m -0 m =20 m ,所以平均速度v =x t =2010m/s =2 m/s ,故B 错误;由题图乙可知,质点在第4 s 内加速度和速度都为负,方向相同,故C 正确;v -t 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由题图乙可知,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最大值出现在2~4 s 内,最大加速度大小为a =Δv Δt =151 m/s 2=15 m/s 2,故D 错误.14. 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t =0时物体的速度为1 m/s ,以此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0~1 s 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t =1 s 时物体的速度为3 m/sC .t =1 s 时物体开始反向运动D .t =3 s 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0~1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则1 s 内速度的变化量为Δv =12×2×1 m/s =1 m/s ,由于初速度为v 0=1 m/s ,所以t =1 s 时物体的速度为2 m/s ,故B 错误;0~1 s 内物体沿正向加速运动,1 s 后加速度反向,物体由于惯性继续沿原方向运动,故C 错误;0~3 s 内速度的变化量Δv =12×2×1 m/s -1×2 m/s =-1 m/s ,则3 s 末物体的速度为0,0~3 s 内物体一直沿正向运动,t =3 s 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故D 正确.15. 入冬以来,某市雾霾天气频发,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平常高出许多,保证雾霾中行车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在雾天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两汽车同向匀速行驶,乙在前,甲在后.某时刻两车司机听到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结果两车刚好没有发生碰撞.图示为两车刹车后匀减速运动的v -t 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甲刹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0.5 m/s 2B .两车刹车后间距一直在减小C .两车开始刹车时的距离为100 mD .两车都停下来后相距25 m答案:C解析:甲刹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 =Δv Δt=1 m/s 2,故A 错误;两车刹车后在前20 s 间距一直在减少,在20 s 时两车速度相等,之后间距增大,故B 错误;两车刚好没有发生碰撞,说明在20 s 末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位置相同,20 s 末时两车的速度v =5 m/s ,Δx =x 2-x 1=⎝⎛⎭⎫25+52×20-15+52×20 m =100 m ,故C 正确;20 s 后两车的位移之差为Δx ′=12×(30-20)×5 m -12×(30-25)×5 m =12.5 m ,故D 错误.二、多项选择题1. (多选)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物体沿直线运动,经2 s 又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答案:AC解析:物体做直线运动,要回到初位置,位移为0,A 、C 正确.B 中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代表位移,显然位移为正,不合题意,B 错误.D 中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代表速度的变化量,由于初速度情况未知,故物体的运动情况不明确,故D 错误.故选A 、C.2. (多选)假设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v 0=30 m/s ,距离s 0=100 m .t =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2所示.取原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t =3 s 时两车相距最近B .0~9 s 内两车位移之差为45 mC .t =6 s 时两车距离最近为10 mD .两车在0~9 s 内会相撞答案:BC解析:由加速度—时间图象可画出两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t =6 s时两车同速,此时距离最远,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0~6 s 内两车位移之差:Δx =12×30×3 m +12×30×(6-3) m =90 m ,则此时两车相距:Δs =s 0-Δx =10 m ,C 正确,A 错误;0~9 s 内两车位移之差为Δx ′=12×30×3 m =45 m ,所以两辆车不会相撞,故B 正确,D 错误.故选B 、C.3. (多选)如图所示,图甲为质点a 和b 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图乙为质点c 和d 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 )A .若t 1时刻a 、b 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t 2时刻两质点第二次相遇B .若t 1时刻c 、d 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t 2时刻两质点第二次相遇C .t 1到t 2时间内,四个质点中只有b 和d 两个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D .t 1到t 2时间内,四个质点中只有b 和d 两个质点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答案:AD解析:在位移-时间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质点位置相同而相遇,由甲图可知,t 1时刻a 、b 两质点第一次相遇,t 2时刻两质点第二次相遇,故A 项正确;t 1到t 2时间内,根据面积表示位移,知c 的位移大于d 的位移,若t 1时刻c 、d 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t 2时刻两质点没有相遇,故B 项错误;两质点中只有b 运动方向改变,a 、c 、d 质点的运动方向未发生改变,故C 项错误;根据x -t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知t 1到t 2时间内,a 质点的速度不变,b 质点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由v -t 图象知:c 的速度均匀减小,d 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故D 项正确.4. (多选)A 、B 、C 、D 四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做直线运动,A 物体的x -t (位置—时间)图象、B 物体的v -t 图象、C 物体和D 物体的a -t 图象依次如图所示,规定水平向右为正,已知四个物体在t =0时的速度均为零,且此时C 在D 的左边1.75 m 处,则( )A .0~4 s 内运动位移最大的是B B .0~4 s 内运动位移最大的是CC .t =2.5 s 时C 追上D D .t =3.5 s 时C 追上D答案:BD解析:A 的x -t 图象说明A 在4 s 内运动的位移为0,B 的v -t 图象说明B 在4 s 内运动的位移也为0,D 的a -t 图象表示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将其转化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与B 的v -t 图象相同,故0~4 s 内D 的位移也为0,C 的a -t 图象表示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若将其转化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则其v -t 图线都在时间轴的上方,说明它运动的位移是最大的,可见,0~4 s 内运动位移最大的是C ,B 正确,A 错误;在前2 s 内C 和D 运动规律是完全一样的,不可能追上,0~2.5 s 时间内C 的位移是1.125 m ,D 的位移是0.875 m ,两者之差为0.25 m ,小于1.75 m ,C 错误;0~3.5 s 过程C 的位移是1.875 m ,D 的位移是0.125 m ,两者之差为1.75 m ,等于1.75 m ,D 正确.5. (多选)甲、乙两辆车在同一水平直道上运动,其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 .乙车在0~10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8 m/sC .在0~10 s 内,甲、乙两车相遇两次D .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图线上P 点所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大于0.8 m/s 答案:BCD解析:题图为位移-时间图象,甲车先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在x =2 m 处,乙向负方向做速度逐渐增大的运动,故A 错误;乙车10 s 内的位移大小为8 m ,所以平均速度为0.8 m/s ,故B 正确;在位移-时间图象上交点表示相遇,所以10 s 内两车相遇了两次,故C 正确;若乙车做匀变速运动,P 点为中间位置的点,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可知v平均=v t 2<v x2,所以P 点对应的速度一定大于0.8 m/s ,故D 正确. 6. (多选)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2 s ,它们运动的图象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 )A .t =2 s 时,两球的高度相差一定为40 mB .t =4 s 时,两球相对于各自的抛出点的位移相等C .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D .甲球从抛出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相等答案:BD解析:由图可知t =2 s 时,甲球通过的位移为x 1=12×(30+10)×2 m =40 m ,乙的位移为零,两球位移之差等于40 m ,但两球初始的高度未知,故t =2 s 时两球的高度相差不一定为40 m ,故A 错误;t =4 s 时,甲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x 1′=12×30×3 m -12×10×1 m =40 m ,乙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x 2=12×(30+10)×2 m =40 m ,故两球相对于各自的抛出点的位移相等,故B 正确;两球从不同的高度以同样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x =-h =v 0t -12at 2,h 是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不同,可知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t 不相等,故C 错误;由图知,甲球从抛出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相等,都是3 s ,故D 正确.7. (多选)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图中△PQR 和△MNR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1>s 2).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 0处,则( )A .若s 0=s 1+s 2,两车一定不会相遇B .若s 1-s 2<s 0<s 1,两车一定相遇两次C .若s 0=s 2,两车可能只相遇一次D .若s 0=s 1,两车可能相遇两次答案:ABC解析:若s 0=s 1+s 2,则有s 0>s 1,说明两车速度相同时乙还没有追上甲,不能相遇,速度相同后甲的速度比乙速度大,所以两车一定不会相遇,故A 正确;若s 0<s 1,两车在速度相同前就相遇一次,之后,若s 1-s 2<s 0,两车会发生第二次相遇,故B 正确;若s 0=s 2,则s 0<s 1,两车在速度相同前相遇一次,故C 正确;若s 0=s 1,两车只在速度相同时相遇一次,故D 错误.8. (多选)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0 m/s 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 m 处时,还有3 s 绿灯就要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能是( )答案:BC 解析:由v -t 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图形面积表示位移知:s A =⎝⎛⎭⎫10+02×3 m≠20 m ,A 错误; s B >15 m ,可能为20 m ,B 正确;s C =⎝⎛⎭⎫10×1+10+02×2 m =20 m ,C 正确; s D =⎝⎛⎭⎫10×0.5+10+02×2.5 m =17.5 m<20 m ,D 错误;故选B 、C. 9. (多选)如图所示,汽车以10 m/s 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 m 处时,绿灯还有3 s 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能是( )答案:BC 解析:根据v -t 图象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来计算或估算位移的大小.s A =⎝⎛⎭⎫10+02×3 m =15 m <20 m ,选项A 错误;由图可知s B >15 m ,选项B 正确;s C =⎝⎛⎭⎫10×1+10+02×2 m =20 m ,选项C 正确;s D =⎝⎛⎭⎫10×0.5+10+02×2.5 m =17.5 m <20 m ,选项D 错误.]三、非选择题1. 某人驾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72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某时刻看到前方路上有障碍物,立即进行刹车,从看到障碍物到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停下,位移随速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象由一段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与一段曲线组成.求:(1)该人刹车的反应时间;(2)刹车的加速度大小及匀变速所用的时间.解析:(1)汽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反应时间内的位移x 1=12 m ,速度v =72 km/h =20 m/s ,反应时间t 1=x 1v =1220s =0.6 s. (2)开始刹车时,速度v =72 km/h =20 m/s ,刹车过程的位移x 2=(37-12) m =25 m ,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v 2=2ax 2,可得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a =v 22x 2=2022×25m/s 2=8 m/s 2, 根据速度时间关系知,匀变速所用的时间t 2=v a =208s =2.5 s. 22.一段乡间公路水平且可视为直线,一货车与小轿车相向而行,此时货车的速度为36 km/h ,小轿车的速度为90 km/h ,两车相距一定距离时为避免相撞,两车司机均采取刹车制动的措施,两司机的反应时间均为0.5 s ,最后两车同时静止且恰好没有相撞,从发现对方到停车,货车的位移大小为25 m .两车在计算时均可视为质点,不考虑空气阻力.求:(1)小轿车和货车在该公路上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2)刚发现对方时两车的距离.答案:(1)6.25 m/s 2 2.5 m/s 2 (2)87.5 m解析:(1)先研究货车,设货车的运动时间为t ,则有x 1=v 1t 0+v 1t -t 02代入数据可得t =4.5 s货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1=v 1t -0.5 s=2.5 m/s 2 小轿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2=v 2t -0.5 s=6.25 m/s 2 (2)由题意可得小轿车的位移大小x 2=v 2t 0+v 2t -t 02=62.5 m 刚发现对方时两车间的距离为x =x 1+x 2=87.5 m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0.5 m/s 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最大的距离.(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解析:(1)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设此时经历的时间为t 1,则由v 1+at 1=v 2,得t 1=12 s .此时甲车的位移为x 1=v 1t 1+12at 21=10×12 m -12×0.5×122 m =84 m ,乙车的位移为x 2=v 2t 1=4×12 m =48 m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为Δx =x 1-x 2=84 m -48 m =36 m.(2)设甲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t 2,则有t 2=0-v 1a =0-10-0.5s =20 s ,甲车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x =-v 212a =-102-2×0.5m =100 m ,乙车发生的位移为x ′=v 2t 2=4×20 m =80 m ,则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t 3=t 2+x -x ′v 2=25 s. 答案:(1)36 m (2)25 s 4. 斜面ABC 中AB 段粗糙,BC 段长为1.6 m 且光滑,如图a 所示.质量为1 kg 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 A =12 m/s 沿斜面向上滑行,到达C 处速度恰好为零,小物块沿斜面从A 点上滑的v -t 图象如图b 所示.已知在AB 段的加速度是BC 段加速度的两倍,g 取10 m/s 2.(v B 、t 0未知)求:(1)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通过B 点处的速度v B ;(2)斜面AB 段的长度.(3)小物块沿斜面向下滑行通过BA 段的时间。
2016届高考物理总复习1.3运动图像追及与相遇问题(含解析)
第3节运动图像__追及与相遇问题,(1)xt图像和vt图像都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2)xt图像和vt图像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3)xt图像上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
(√)(4)vt图像上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此时相遇。
(×)(5)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物体,后者若追上前者,后者速度必须大于前者。
(√)(6)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物体,速度相等时,两物体相距最远或最近。
(√)(7)两物体同向运动恰好不相碰,则此时两物体速度相等。
(√)要点一三类运动图像的比较1.位移—时间(xt)图像(1)位移—时间图像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像并非物体运动的轨迹。
(2)位移—时间图像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这是因为位移—时间图像只能表示物体运动的两个方向:t轴上方代表正方向,t轴下方代表负方向;如果物体做曲线运动,则画不出位移—时间图像。
(3)位移—时间图线上每一点的斜率表示物体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对应学生用书P8对应学生用书P8[示例1] (2013·全国卷Ⅰ改编)如图131,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
由图可知( )图131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位移比a车的大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解析] 本题考查运动图像,意在考查考生对运动图像的理解及图像与运动转换的能力。
从xt图像可以看出,在t1时刻,b汽车追上a汽车,选项A错误;在t2时刻,b汽车运动图像的斜率为负值,表示b汽车速度反向,而a汽车速度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故选项B正确;由图像可知,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两车位移相同,C错误;从t1时刻到t2时刻,图像b斜率的绝对值先减小至零后增大,反映了b汽车的速率先减小至零后增加,选项D错误。
专题1.3 运动学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精练)(原卷版)
专题1.3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精练)1.(2019·黑龙江哈尔滨三中期中)一物体在某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物体运动的位移为s、加速度为a、速度为v、运动时间为t,则下列图象一定错误的是()2.(多选) (2019·山西大同一中期中)物体甲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甲在0~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B.甲在0~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C.乙在0~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乙在0~3 s内的加速度与3~6 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3.(2019·四川广汉一中期末)A、B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做直线运动,它们的a-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已知在t=0时,两物体的速度均为零,且A在B的左边1.75 m处,则A追上B的时间是()A.t=0.5 s B.t=1.5 s C.t=2.5 s D.t=3.5 s4.(2019·郑州外国语学校期末)质点沿直线运动,在10 s内其速度由10 m/s减为0,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v-t图象)恰好是与两坐标轴相切的四分之一圆弧,如图所示.则该质点在第5 s末的加速度大小为()A.22 m/s 2B.23 m/s 2C.32 m/s 2D.33m/s 2 5. (2019·山东潍坊一中期末)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相距s =7 m 时,A 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正以v A =4 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 此时正在摩擦力作用下以v B =10 m/s 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2 m/s 2,则A 追上B 所经历的时间是( )A .7 sB .8 sC .9 sD .10 s6. (多选)(2019·福建厦门一中期中)一质点沿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x t-t 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质点在1 s 末的速度为1.5 m/sB .质点在第1 s 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C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 m/sD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 m/s 27.(2019·江苏苏州一中期中)如图是某物体在t 时间内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从图象上可以判断和得到( )A .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是抛物线B .该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C .该物体运动的时间t 为2 sD .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1.5 m/s 28.(2019·湖南长沙一中期中)制动防抱死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简称ABS ,其作用就是在汽车制动时,自动控制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使车轮不被抱死,处于边滚边滑的状态,以保证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为最大值.某汽车在启用ABS 刹车系统和不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启用ABS 后( )A .瞬时速度总比不启用ABS 时小B .加速度总比不启用ABS 时大C .刹车后的平均速度比不启用ABS 时小D .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 更短9. (多选)(2019·湖南岳阳一中期中)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 =0到t =t 1的时间内,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v 1+v 22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10.(多选)(2019·山东德州一中期中)为检测某新能源动力车的刹车性能,如图所示是一次在平直公路上实验时,动力车整个刹车过程中位移与速度平方之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动力车的初速度为20 m/sB .刹车过程动力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C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10 sD .刹车过程经过6 s 时动力车的位移为30 m11. (2019·安徽合肥一中模拟)如图所示是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x -t 图象),P (t 1,x 1)为图象上一点.PQ 为过P 点的切线,与x 轴交于点Q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质点的速率为x1t1B.t1时刻,质点的速率为x1-x2t1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x1-x2t12D.0~t1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x1-x2t112.(2019·安徽省蚌埠二中模拟)小明和小华操控各自的玩具赛车甲、乙在小区平直的路面上做直线运动,t =0时刻两赛车恰好并排,此后两赛车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比值随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对于甲、乙两赛车前2 s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 s时,甲超过乙最远B.t=1 s时,甲、乙两赛车相遇C.t=2 s时,甲超过乙最远D.t=2 s时,甲、乙两赛车相遇13.(2019·浙江杭州一中模拟)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s.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A.B. C.D.14.(多选)(2019·湖南雅礼中学模拟)利用传感器与计算机可以绘制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沿平直轨道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图象可知()A.小车在20~40 s做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B.20 s末小车回到出发点C.小车在10~20 s内与20~30 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小车在0~10 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在10~20 s内的平均速度15. (多选)(2019·天津一中期中)如图所示,A、B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运动,从A、B两物体的位移图象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A、B两物体同时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比A晚出发2 sC.A、B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10 m/sD.A、B两物体在A出发后4 s时距原点20 m处相遇16.(2019·河南洛阳一中模拟)宇航员的训练、竞技体育的指导、汽车的设计等多种工作都用到急动度的概念.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急动度,其方向与加速度的变化方向相同.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3 s时的急动度和t=5 s时的急动度等大反向B.2~4 s内的质点做减速运动C.t=6 s时质点速度大小等于7 m/sD.0~6 s内质点速度方向不变17. (多选)(2019·吉林延边二中模拟)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移—时间(x-t)图象和速度—时间(v-t)图象中,给出了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线1、3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x-t图象中0~t1时间内物体1和2的平均速度相等C.v-t图象中t4时间内3的加速度大于4的加速度D.两图象中,t2、t5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18. (2019·江苏淮阴中学模拟)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19. (2019·广西柳州高中模拟)如图所示,两条曲线为汽车a、b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的v-t图象,已知在t2时刻两车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t2时间内,a车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在t1~t2时间内,a车的位移比b车的小C.t2时刻可能是b车追上a车D.t1时刻前的某一时刻两车可能相遇20.(多选)(2019·河南濮阳一中模拟)已知半径一定的小球在空中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f正比于运动速率v,即满足f=kv.比例系数k只与小球半径和空气密度有关.现将半径相同的实心铁球和实心塑料球在空中由静止开始下落,小球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与速度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空气密度均匀.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球对应于图中的a0值较大B.铁球在图中的v m值较大C.两球从开始下落至下落同样高度,铁球所用时间较长D.铁球从开始下落至速度达到铁球所对应的v m的位移较大1.(2019·浙江选考)一辆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典型题(带解析)
高中物理【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典型题1.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做出物体的速度v 随时间t 的变化图象.某次实验中获得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断该物体在( )A .t =2 s 时速度的方向发生了变化B .t =2 s 时加速度的方向发生了变化C .0~4 s 内做曲线运动D .0~4 s 内的位移约为2.8 m解析:选A .由题图可知,t =2 s 时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而加速度方向没有发生变化,A 正确,B 错误;0~4 s 内物体沿直线往复运动,总位移为零,C 、D 均错误.2. (多选)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0~t 和t ~3t 两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2∶1B .位移的大小之比为1∶2C .平均速度的大小之比为2∶1D .中间时刻速度的大小之比为1∶1解析:选ABD .设t 时刻速度为v 1,则0~t 时间内加速度a 1=v 1t ,位移x 1=v 12t ,平均速度v -1=v 12,中间时刻速度等于平均速度.t ~3t 时间内加速度a 2=v 12t ,位移x 2=v 122t ,平均速度v -2=v 12.故正确的是A 、B 、D . 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对于0~t 1时间内两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B .乙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C .甲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D .乙物体位移变小,速度变大解析:选B .由x -t 图象切线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甲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选项A 错误;由题图可知乙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选项B 正确;由题图可知,两物体在0~t 1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相等,则平均速度大小相等,选项C 错误;乙物体位移变小,速度变小,选项D 错误.4.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其加速度a 与位移x 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最终静止B .物体的最大速度为 2a 0x 0C .物体的最大速度为 3a 0x 0D .物体的最大速度为32a 0x 0解析:选C.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由v2=2ax可得物体的最大速度的平方为a-x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2倍,则物体的最大速度的平方v2=2(a0x0+12 a0x0),解得v=3a0x0,故C项正确.5.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道上行驶,它们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轴相切于t=10 s 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的初速度为零B.乙车的初位置在x0=60 m处C.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6 m/s2D.t=5 s时两车相遇,此时甲车速度较大解析:选C.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则知甲车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不为零,选项A错误;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 轴相切于10 s处,则t=10 s时,速度为零,反过来看成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x=12at 2,根据图象可知,x0=12a·(10 s)2,20 m=12a·(5 s)2,解得:a=1.6 m/s2,x0=80 m,选项B错误,C正确;t=5 s时两车相遇,此时甲车的速度v甲=205m/s=4 m/s,乙车的速度为v2=at=1.6×5 m/s=8 m/s,选项D错误.6.如图所示,直线a与四分之一圆弧b分别表示两质点A、B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当B的速度变为0时,A恰好追上B,则A的加速度为()A.1 m/s2B.2 m/s2C .π2 m/s 2D .π m/s 2解析:选C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又知道两者是从同一地点出发,故A 追上B 时,即在t =2 s 时两者相遇,有⎝ ⎛⎭⎪⎫14×π×22 m =12a A ×(2 s)2,解得a A =π2m/s 2,C 正确. 7.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四个选项中(F 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 表示物体的位移)正确的是( )解析:选B .根据v -t 图象的斜率可知:0~2 s 内与6~8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所受合力相同,A 错误.2~6 s 内物体的加速度恒定,合力恒定,且大小与0~2 s 内的相同,方向与0~2 s 内相反,B 正确.根据v -t 图象可知,0~4 s 内物体先沿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8 s 内先沿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结合v -t 图线包围面积的意义可知,0~4 s 内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4 s 末达到最大值,8 s 末返回到出发点,C 、D 错误.8.如图所示为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时间图象,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t =6 s 时,速度为0B .物体在t =6 s 时,速度为18 m/sC.物体运动前6 s的平均速度为9 m/sD.物体运动前6 s的位移为18 m解析:选B.at图象与t轴所围面积为物体速度变化量,则t=6 s时,物体的速度v=0+Δv=12×6×6 m/s=18 m/s,选项B正确,A错误;因物体加速度越来越小,其v-t图象如图所示,可知平均速度大于9 m/s,位移大于54 m,故选项C、D错误.9.a、b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二者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a物体的加速度小于b物体的加速度C.t=1 s时两物体的间距等于t=3 s时两物体的间距D.t=3 s时,a、b两物体相遇解析:选C.由题图可知a、b两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则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A项错误.因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B项错误.v-t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因为t=1 s到t=3 s,a图线和b图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相等,即此时间段两物体位移相同,则t=1 s时两物体的间距等于t=3 s时两物体的间距,C项正确.由题图可知t=3 s时,x b>x a,又a和b同时、同地出发,同向运动,所以t=3 s时,b 在a前方,D项错误.10. (多选)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解析:选BD.由题中v-t图象得a甲=10 m/s2,a乙=5 m/s2,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此时x甲=12a甲t2=12×10×32 m=45 m,x乙=v0t+12a乙t2=10×3m+12×5×32 m=52.5 m,所以t=0时甲车在前,距乙车的距离为L=x乙-x甲=7.5 m,B项正确;t=1 s时,x甲′=12a甲t′2=5 m,x乙′=v0t′+12a乙t′2=12.5 m,此时x乙′-x甲′=L,所以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为t=1 s,故A、C项错误;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沿公路方向相距L′=x乙-x乙′=40 m,故D项正确.11. (多选)从t=0时刻起,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40 s时,a、b两物体速度相同B.40 s时,a、b两物体相遇C.60 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a加速时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解析:选AC.在0~20 s内,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静止,a在b的前方;在20~40 s 内,a 做匀速直线运动,b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的速度大于b 的速度,两者距离逐渐增大;40~60 s 内,a 在b 的前方,a 的速度小于b 的速度,两者距离逐渐减小;40 s 时二者的速度相同,则在40 s 时两者相距最远,故A 正确,B 错误;由v -t 图象与t 轴所围面积知,60 s 时a 的位移大于b 的位移,两者又是从同一位置出发的,则物体a 在物体b 的前方,故C 正确;a 、b 加速时,a 图线的斜率小于b 图线的斜率,物体a 的加速度小于物体b 的加速度,故D 错误.12.A 、B 两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A 、B 两物体运动方向始终相同 B .A 、B 两物体的加速度在前4 s 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A 、B 两物体在前4 s 内不可能相遇D .A 、B 两物体若在6 s 时相遇,则计时开始时二者相距30 m解析:选D .A 物体先向负方向做减速运动,然后向正方向做加速运动,B 物体一直向正方向加速,故选项A 错误;直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则A 、B 两物体的加速度在前4 s 内大小相等、方向相同,选项B 错误;前4 s 内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因不知起始位置,则A 、B 两物体在前4 s 内可能相遇,选项C 错误;由题图可知,6 s 时v A =2.5 m/s ,v B =7.5 m/s ,若A 、B 两物体在6 s 时相遇,则计时开始时二者相距12×6×7.5 m +⎝ ⎛⎭⎪⎫12×4×5-12×2×2.5 m =30 m ,选项D 正确.13.如图所示是在高速公路上刹车时甲、乙两车的v -t 图象,甲车在后,乙车在前.若两车发生追尾,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两车一定是在t =15 s 至t =20 s 之间的某时刻发生追尾B .两车可能是在t =8 s 时发生追尾C .t =0时刻两车间距可能大于28 mD .甲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是乙车的3倍解析:选B .根据v -t 图象可知,开始时甲车速度大于乙车,则在甲车的速度大于等于乙车的速度时可能发生追尾,故可以在0~10 s 内任一时刻发生追尾,若10 s 内没有追尾,则二者将不再相撞,故A 错误,B 正确;在v -t 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两车10 s 时速度均为5 m/s ,0~10 s 内甲车位移为:x 1=15+52×10 m =100 m ,乙车位移为:x 2=10+52×10 m =75 m ,因两车发生追尾,所以t =0时刻两车相距应小于Δx =x 1-x 2=25 m ,故C 错误;由题图可知,甲的加速度大小为:a 1=Δv 1Δt 1=15-015m/s 2=1 m/s 2,乙的加速度大小为:a 2=Δv 2Δt 2=10-020m/s 2=0.5 m/s 2,所以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加速度大小的2倍,故D 错误.14. (多选)一质点从坐标原点沿x 轴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0~8 s 内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若t =1 s 时,图线所对应的切线的斜率为3 m/s ,则( )A .t =1 s 时,质点的加速度为3 m/s 2B .t =2 s 和t =6 s 时,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C .t =2 s 和t =6 s 时,质点加速度的方向相反D .t =4 s 时,质点的位移为8 m解析:选BD.已知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设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v0t+12at 2,根据0~8 s内的x-t图象的对称轴可知-v0a=4 s;t=1 s时,图线所对应的切线的斜率(即此时的速度)为3 m/s,可知v0+a×1 s=3 m/s,解得a =-1 m/s2,v0=4 m/s,因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质点的加速度不会发生变化,选项A、C均错误;利用速度公式v=v0+at,可得t=2 s时,质点的速度为2 m/s,t=6 s时,质点的速度为-2 m/s,这两个时刻质点的速度大小都为2 m/s,选项B正确;将t=4 s代入x=v0t+12at2,解得x=8 m,即t=4 s时质点的位移为8 m,选项D正确.。
追及与相遇问题专题及参考答案(高一运动学的难点)
高一备课讲义追及与相遇问题彭泽县第一中学黄岩追及问题是运动学中较为综合且有实践意义的一类习题,它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对此类问题的求解,除了要透彻理解基本物理概念,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外,还应仔细审题,挖掘题文中隐含着的重要条件,并尽可能地画出草图以帮助分析,确认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关系、时间关系和速度关系,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图景.借助于v-t图象来分析和求解往往可使解题过程简捷明了.知识要点:一、相遇是指两物体分别从相距S的两地相向运动到同一位置,它的特点是:两物体运动的距离之和等于S,分析时要注意:(1)、两物体是否同时开始运动,两物体运动至相遇时运动时间可建立某种关系;(2)、两物体各做什么形式的运动;(3)、由两者的时间关系,根据两者的运动形式建立S=S1+S2方程;二、追及问题(1)、追及问题中两者速度大小与两者距离变化的关系。
若甲物体追赶前方的乙物体,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若一段时间内两者速度相等,则两者之间的距离。
2、追及问题的特征及处理方法:“追及”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常见的情形有三种:⑴速度小者匀加速追速度大者,一定能追上,追上前有最大距离的条件:两物体速度,即v v。
=乙甲⑵匀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向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乙,存在一个能否追上的问题。
判断方法是:假定速度相等,从位置关系判断。
①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的位置在乙的后方,则追不上,此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最小。
②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的位置在乙的前方,则追上。
③若甲乙速度相等时,甲乙处于同一位置,则恰好追上,为临界状态。
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二者是否同时出发,是否从同一地点出发。
⑶速度大者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同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时,情形跟⑵类似。
三、分析追及问题的注意点:⑴追及物与被追及物的速度恰好相等时临界条件,往往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⑵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1-3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
3. 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判断追上前该物体是否 已经停止运动.
取相对运动的两物体中一个物体为参考系和位移参考点, 要注意将两个物体对地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和位移)转化为 相对的物理量.
5.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 0 时刻 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 v- t 图象中,直线 a、 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 0~20 s 的运动情况,如图 8 所示.关 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0~ 10 s 内两车逐渐靠近 B.在 10 s~ 20 s 内两车逐渐远离 C.在 5 s~ 15 s 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在 t= 10 s 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专题: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
1. x- t 图象 (1)物理意义: 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位移 随 时间 变化的规律. (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 速度 的大小, 斜率正负表示物体 速度 的方向. 2. v - t 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 速度 随 时间变化的规律. (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在该点 加速度的 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 加速度 的方向. (3)“面积”的意义 ①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 位移的大小 . ②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位移方向为 正 ;若此面积在时间 轴的下方,表示位移方向为
7.如图所示,射水鱼以 v0=8 m/s 的速度竖直向上射出一串水珠,0.4 s 后以相同的初速度在同一点竖直向上射出另一串水珠,以每次向上 射出的第一个水珠为研究对象, 则两个小水珠相碰处离出发点的高度 是多少? (g 取 10 m/s2)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3运动的图象、追及相遇问题测含解析
专题1.3 运动的图象、追及相遇问题〔测〕【总分值:11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和时间平方t 2的关系图象如下图,那么该质点: 〔 〕A .加速度大小为1m /s 2B .任意相邻1s 内的位移差都为2mC .第2s 内的位移是2mD .第3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 /s【答案】B【名师点睛】此题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图象写出函数表达式,然后比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从而求出加速度,能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求出任意相邻1s 内的位移差,难度适中。
2.太空探测器从一星球外表竖直升空,探测器质量恒为2000 kg ,发动机可以提供恒定的推力。
该星球外表没有大气层,探测器在星球外表升空后发动机因故障而突然关闭,如下图为探测器从升空到落回星球外表的速度随时/mx 022间变化图象。
那么由此可以判断:〔〕A.该星球外表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5m/s2B.该发动机的推力大小为1×104 NC.探测器在星球外表到达的最大高度为480mD.探测器在星球外表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40m/s【答案】C【名师点睛】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抓住斜率代表加速度,面积代表位移3.a、b两辆游戏车在两条平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从同一计时处开场比赛,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象如图,那么图中所对应的比赛,一辆赛车能追上另一辆赛车的是:〔〕【答案】C【解析】在AB两图中,因为b的速度始终大于a的速度,距离逐渐增大,两车不可能相遇.故AB错误;C图中,从0时刻开场,两车的位移逐渐增大,当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然后距离逐渐减小,b一定能够追上a.故V正确;D图中,a、b速度相等时,b的位移大于a的位移,速度相等后,b 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所以a不可能追上b.故D错误.应选C.【名师点睛】图象法是描述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应用图象法时注意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即图象的纵、横坐标表示的是什么物理量,图线的斜率、截距、两条图线的交点、图线及坐标轴所夹的面积的物理意义各如何.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图象具有直观、简单等优点;但是用图象法研究问题,一定要根据题意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情景,正确画出物体的运动图象,这是应用图象解题的关键.4.用一竖直向上的力将原来在地面上静止的重物向上提起,重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t图像如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一轮物理复习(人教版)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3节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70分.每小题至少一个答案正确)图1-3-121.如图1-3-12是A、B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1)当t=t1时,A、B两质点的加速度都大于零;(2)当t=t1时,两质点相遇;(3)当t=t1时,两质点的速度相等;(4)在运动过程中,A质点总比B质点快.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A.(1)(4)B.(2)(3)C.(2)(4) D.(4)解析在x-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故(1)错误;t1时刻,两质点在同一位置,(2)正确;两直线的斜率表示质点的速度,由图可知,v A>v B,故(3)错误,(4)正确.综上所述,可知C正确.答案 C图1-3-132.如图1-3-13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前两秒加速度为5 m/s2B.4 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C.6 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D.8 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解析 在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前两秒内,a =ΔvΔt =5 m/s 2,故A 正确.由图象可知,该物体在前4秒内,先加速运动两秒,再减速运动两秒,一直沿正方向运动,而第4~8秒反向运动,第8秒末恰好回到出发点,故B 、C 、D 错. 答案 A3.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1-3-14所示.根据图象可知图1-3-14A .0~2 s 内的加速度为1 m/s 2B .0~5 s 内的位移为10 mC .第1 s 末与第3 s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D .第1 s 末与第5 s 末加速度方向相同解析 0~2 s 内的加速度等于直线的斜率,即a =ΔvΔt =1 m/s 2,选项A 正确;0~5 s 内的位移等于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即x =5+2×22m =7 m ,选项B 错误;第1 s 末与第3 s 末的速度都是正值,即方向相同,选项C 正确;第1 s 末与第5 s 末的加速度分别是正值、负值,即方向相反,选项D 错误. 答案 AC4.如图1-3-15所示的位移(x )-时间(t )图象和速度(v )-时间(t )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3-15A .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 .0~t 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 .0~t 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 2时刻相距最远D .0~t 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解析 在x -t 图象中表示的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由甲、乙两车在0~t 1时间内做单向的直线运动,故在这段时间内两车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均相等,A 、B 选项均错.在v -t 图象中,t 2时刻丙、丁速度相等,故两者相距最远,C 选项正确.由图线可知,0~t 2时间内丙位移小于丁的位移,故丙的平均速度小于丁的平均速度,D 选项错误. 答案 C图1-3-165.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 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 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 2时刻以较小速度v 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1-3-16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 1或t 1~t 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的结论正确的是A .0~t 1:v =v 12 B .t 1~t 2:v =v 1+v 22C .t 1~t 2:v >v 1+v 22D .t 1~t 2:v <v 1+v 22解析 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为v =xt ,适用于任何运动,在速度图象中x 对应的是v -t 图线和时间轴所围的图形的面积,所以0~t 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12,t 1~t 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1+v 22.A 、D 项正确.答案 AD图1-3-176.某跳水运动员(可看做质点)参加跳板跳水比赛,t =0是其向上起跳瞬间,其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1-3-17所示 A .t 1时刻开始进入水面 B .t 2时刻开始进入水面[ C .t 3时刻已浮出水面D .0~t 2的时间内,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解析 跳水运动员离开跳板向上跳起,做减速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开始向下做匀加速运动,直到刚进入水面,速度达到最大,进入水面后,又受到水的阻力,开始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减小到零.根据图象可知,t 2时刻速度最大,所以t 2时刻开始进入水面,故A项错误,B项正确;t3时刻速度为零,是在水中减速结束的时刻,故C项错误;跳水运动员离开跳板到刚开始进入水中时,都是只受重力,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D项正确.答案BD图1-3-187.如图1-3-18为两辆汽车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做匀加速运动的v -t图线.已知在第3 s末两辆汽车在途中相遇,则两辆汽车出发点的关系是A.从同一地点出发B.A在B前3 m处C.B在A前3 m处D.B在A前5 m处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图象,意在考查考生利用图象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由v-t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知A的位移为6 m,B的位移为3 m.因为二者在3 s时相遇,所以出发时B在A前3 m处.答案 C8.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1-3-19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图1-3-19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解析乙车在前2小时内沿负方向先加速后减速,2小时后才改变运动方向,A错.在前2小时内甲车的位移x1=12×2×30 km=30 km,沿正向;乙车的位移x2=12×2×30 km=30 km,沿负向;故此时两车相距Δx=(70-30-30) km=10 km,B对.由图象的斜率大小可知C 对.在前4小时内甲车的位移x 甲=12×4×60 km =120 km ,沿正向;乙车的位移x 乙=⎝⎛⎭⎫12×2×60-12×2×30 km =30 km ,沿正向;x 甲-x 乙=90 km ≠70 km ,两车此时不相遇,D 错. 答案 BC图1-3-209.a 、b 两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同方向行驶,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1-3-20所示.在t =0时刻,两车间距离为d ;t =5 s 的时刻它们第一次相遇.关于两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 =15 s 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B .t =20 s 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C .在5 s ~15 s 时间内,先是a 车在前,而后是b 车在前D .在10 s ~15 s 时间内,两车间距离逐渐变大解析 从图象可以看出两车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因第5 s 时两车第一次相遇,第10 s 时速度相同,由对称性可知两车在第15 s 时第二次相遇,A 正确,B 错误;由于两车在第5 s 时第一次相遇,前5 s 内v a >v b ,故a 车在后、b 车在前,5 s 后a 车在前,b 车在后,15 s 后b 车超过a 车,C 错误;第10 s 时两车速度相同,此后v a <v b ,两车间距离逐渐减小,第15 s 时两车相遇,D 错误. 答案 A图1-3-2110.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1-3-21所示,图中△OPQ 和△OQT 的面积分别为x 1和x 2(x 2>x 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x 0处 A .若x 0=x 1+x 2,两车不会相遇 B .若x 0<x 1,两车相遇2次 C .若x 0=x 1,两车相遇1次 D .若x 0=x 2,两车相遇1次解析甲、乙两车速度相同时,位移分别为x2和x1+x2,若x0=x1+x2,则x0+x2>x1+x2,此时甲车仍在乙车的前方,两车不会相遇,选项A对;若甲、乙速度相同时,x0<x1,则x0+x2<x1+x2,此时乙车在甲车的前方,即此时两车已经相遇一次,由于甲车加速度大于乙车加速度,所以甲车速度此后会大于乙车速度,经过一段时间,甲、乙会再次相遇,选项B对;若甲、乙速度相同时,x0=x1,则x0+x2=x1+x2,此时两车恰好相遇,此后甲车在乙车的前方,两车不会再相遇,选项C对;若甲、乙两车速度相同时,x0=x2,则x0+x2=x2+x2,即x0+x2>x1+x2,此时甲车在乙车的前方,甲、乙两车不会相遇,选项D错.答案ABC11.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 5~6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解析:A,0—5s,物体向正向运动,5—6s向负向运动,故5s末离出发点最远,A错B 由面积法求出0—5s的位移s1=35m, 5—6s的位移s2=-5m,总路程为:40m,B对C由面积法求出0—4s的位移s=30m,平度速度为:v=s/t=7.5m/s C对D 由图像知5~6s过程物体加速,合力和位移同向,合力做正功,D错二、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图1-3-2212.(15分)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1-3-22所示.(1)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2)求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解析(1)设t=10 s、40 s、60 s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v2、v3.由图知0~10 s内汽车以加速度2 m/s2匀加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v 1=2×10 m/s =20 m/s ①由图知10~40 s 内汽车匀速行驶,因此 v 2=20 m/s ②由图知40~60 s 内汽车以加速度1 m/s 2匀减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v 3=(20-1×20) m/s =0③根据①②③式,可画出汽车在0~60 s 内的v -t 图线,如右图所示. (2)由右图可知,在这60 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 =30+602×20 m =900 m .④答案 (1)见解析图 (2)900 m13.(15分)某汽车前方120 m 有一自行车正以6 m/s 的速度匀速前进,该汽车以18 m/s 的速度追赶自行车,若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做同方向的直线运动,求: (1)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一次相遇?(2)若汽车追上自行车后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则再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解析 (1)设经t 1秒,汽车追上自行车,由题意得: v 汽t 1=v 自t 1+x ,解得:t 1=10 s.(2)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2 m/s 2,设第二次相遇所用的时间为t 2,则 v 自t 2=v 汽t 2-12at 22,解得:t 2=12 s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用时t 3秒,则:t 3=v 汽a =9 s <t 2,故自行车再次追上汽车前,汽车已停下.从刹车到停下汽车的位移:x 汽=0+v 汽2t 3设经t 4时间自行车追上汽车,则v 自t 4=0+v 汽2t 3,解得:t 4=13.5 s ,再经过13.5 s 两车第二次相遇. 答案 (1)10 s (2)13.5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