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规程

合集下载

中学教学工作常规

中学教学工作常规

中学教学工作常规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遵守的一些规范和要求。

这些规范和要求旨在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维护学校秩序和教师形象。

下面是中学教学工作常规的一些要点。

一、备课准备1.认真研究教材,了解每一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2.制定教学计划,安排合理的教学进程和教学活动。

3.准备教学用具和教具,确保教学所需材料的充分准备。

4.熟悉教学环境,准备好教室和教学工具,保证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转。

二、教学组织1.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确保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

2.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应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3.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和讨论。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的意愿。

5.注重教学的巩固和复习,及时总结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教学评价1.及时收集和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表现、成绩和反馈意见。

2.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评价,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

四、班级管理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建立亲近的关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严格遵守学校的管理规定和纪律,维护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安全。

3.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个人素养1.热爱教育事业,保持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

2.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参加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3.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维护教师职业形象和社会责任。

六、与家长沟通1.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和教育需求。

2.与家长共同协商和制定学生的学习计划和培养目标。

3.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和进步。

七、学科建设1.关注学科发展动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和资源。

2.参与学科教研活动,和同事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和分享。

小学教学规程

小学教学规程

小学教学规程第一章教学目标第一节教学宗旨小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受教育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如下:(一)具备一定知识和技能;(二)具备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三)具备基本经验和自主学习能力;(四)具备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五)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

第二节教学目标原则为了达成以上的受教育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小学教学的目标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二)以德育为中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价值观;(三)以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四)以突出特长为特色,培养学生的特长和特殊能力;(五)以社会实践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六)以评价激励为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章教学组织第一节教学组织原则(一)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二)重视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和集体观念;(三)重视综合实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精神;(四)注重团队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校之间形成团队合作的良好氛围;(五)重视评价导向,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第二节教学措施(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问题解决法等;(二)分类教学和个别辅导: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个体差异,采取分类教学和个别辅导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三)合作学习和课外拓展: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课外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四)信息技术的应用: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的效益和吸引力;(五)情感态度和道德价值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和活动课程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

第三章学科教学第一节语文教学(一)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推理和文学创造能力;(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中学教学基本规范文

中学教学基本规范文

中学教学基本规范文中学教学的基本规范一、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在中学教学中,第一条基本规范就是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潜力,并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思考和表达意见。

教师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

二、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教学应当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互相尊重、帮助与合作。

教师应当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同时,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开展合作学习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中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内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特点,适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中学教学应当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采用讲授、讨论、实验、示范、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和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及时反馈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中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及时反馈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教师可以通过作业、测验、小组讨论、课堂表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

教师还应当及时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同时,教师还应当与学生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

六、注重情感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在中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

课堂教学规范

课堂教学规范

课堂教学规范一、教师教学准备一堂教学课需要经过充分的准备,教师应提前组织教案、教学素材和教具等教学资源,并准备好相关的图表、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丰富性。

二、教学目标明确在每节课开始之前,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的目标。

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合理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学习能力和学科特点进行科学地选择和编排。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力,设计合适的教育游戏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多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研究等,以帮助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学习。

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不同情况,教师应灵活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秩序井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严格要求学生的纪律,确保课堂秩序的井然。

教师应当建立起积极、和谐、尊重和支持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六、师生互动密切教师应与学生进行密切的互动,用启发式的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困难,并主动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七、教学评价有效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

评价应注重全面发展,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多个方面,并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八、资源利用充分教师应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材、多媒体设备、图书馆、实验室等,提供学生所需的信息和资料。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九、情感教育关注课堂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知识传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分享,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十、个性发展重视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幼儿园教学常规制度范本

幼儿园教学常规制度范本

幼儿园教学常规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幼儿园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幼儿园教学常规指导原则是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注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儿童的社会意识和合作精神。

第三条幼儿园教学常规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基本规矩,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幼儿园教学常规适用于幼儿园全体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

第二章教学安排第五条幼儿园教学活动为全日制,每周工作日为5天,每天上课时间为4-6小时。

第六条幼儿园教学活动按照学年度进行组织,每学年分为上学期和下学期。

第七条上学期教学活动主要包括适应期、秋季班,下学期教学活动主要包括春季班和小学准备班。

第八条每学期教学活动范围、内容布置由幼儿园教研组织负责,并向教职工进行通报。

第九条教学活动按照教育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进行安排。

第三章课堂教学第十条幼儿园课堂教学以师幼互动亲密关系为基础,采用情境创设、故事讲述、游戏体验等方式进行。

第十一条幼儿园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他们主动发言、探究、思考。

第十二条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勇于表达和尝试。

第十三条课堂教学要轻松愉快,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丰富教学内容。

第十四条课堂教学要注重综合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第十五条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要按时整理教室,保持学习环境整洁。

第四章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第十六条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由园长统一管理,各教研组负责具体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第十七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安排、实施和评价由幼儿园教导处进行协调和监督。

第十八条幼儿园教师要遵守教育教学计划,按时上课,保证教学质量。

第十九条幼儿园教师要定期参加教育教学培训和学习,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第二十条幼儿园教师要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发展。

音乐教学的操作规程

音乐教学的操作规程

音乐教学的操作规程一、引言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音乐课堂的高效有序进行,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制定一套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音乐教学的操作规程,包括准备工作、课堂管理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二、准备工作1. 教材准备在音乐教学之前,教师应充分熟悉教材内容,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同时,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教材、PPT、音乐设备等教学辅助工具。

2. 教室准备教师应提前进入教室,确保教学环境整洁有序。

检查教室的音响设备、投影仪等设备是否正常运作,并做好相应调试和准备工作。

3. 学生准备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在上课前应提前布置课前作业,并确保学生完成。

三、课堂管理1. 班级秩序教师应在上课前制定好班级管理规范,包括入座次序、用品摆放等。

并在上课时严格要求学生遵守,保持课堂秩序。

2. 学生互动音乐教学是一门社交性强的学科,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教学内容的兴趣,并在课堂上给予正面的激励和鼓励,使学生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例如使用PPT、音乐播放器等。

这样可以更加形象地向学生介绍音乐知识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听、说、唱、演音乐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唱、演能力。

通过开展听音乐、说音乐、唱音乐、演奏乐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培养他们的演艺能力。

3. 分层教学音乐教学中,学生的音乐基础和音乐水平各不相同。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五、总结为了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制定一套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介绍了音乐教学的操作规程,包括准备工作、课堂管理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教师操作规程规范

教师操作规程规范

教师操作规程规范教师操作规程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时需要遵循的具体规范和标准。

遵循规程规范可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教学效果,保障教育质量。

下面将介绍教师操作规程规范的几个方面。

1. 课前准备教师在上课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熟悉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教学内容。

- 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

- 准备教学材料和辅助教具。

- 安排好教学过程中可能用到的活动和课堂讨论。

2. 上课流程教师在上课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确保教学过程的有序性和高效性:- 课堂管理:教师需要确保课堂纪律和秩序,保持良好的教学氛围。

- 课堂导入:教师需通过适当的方式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注意力。

- 知识讲解:教师需清晰、准确地讲解知识点,注重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并与学生互动。

- 学生练习:教师可设计练习题、小组合作活动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巩固和运用。

- 教学总结:教师应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课堂互动课堂互动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 提问技巧:教师应使用各种提问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包括开放性问题和闭合性问题。

- 学生互动:教师可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 激发思考:教师应通过启发性问题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4. 评价与反馈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和帮助学生提高:- 评价方式:教师可采用考试、作业、讨论参与度等多种方式进行学生评价。

- 反馈方式: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学习成绩、表现和问题的反馈,鼓励他们进一步提高。

5. 教师自我发展教师操作规程规范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升:- 继续学习: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知识和技能,参加教师培训和学术研讨等活动。

- 反思总结: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 与同行交流:教师可通过参观其他教师的课堂、与同行交流讨论等方式,互相借鉴和学习。

教师教学常规操作规程

教师教学常规操作规程

教师教学常规操作规程一、备课准备阶段在教师进行教学之前,备课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首先,教师应对教材进行仔细研究,了解教学内容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解和组织。

最后,教师还需要准备教学所需的教具和辅助材料,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课堂前期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做好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课堂氛围的积极和谐。

首先,教师应及时到达教室,检查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行。

然后,教师还需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清晰地呈现在黑板上,以便学生能够明确知道今天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三、教学过程设计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演示、讨论、实践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互动式的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五、注重知识的巩固和扩展在教学过程的中后期,教师需要及时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扩展。

通过复习和讨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已学的知识,并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六、批改作业和评价学生教师在批改作业和评价学生时,应该客观公正,严格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评分。

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给予合理的指导和反馈,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改进和提高。

七、课后总结每节课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师可以从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改进提供借鉴。

八、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教师应与学生的家长保持经常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解决学生在课外的困扰。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家长的积极参与,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九、教学资源的积累与共享教师应积极收集和整理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案、教学PPT、教学视频等,以便日后进行教学时能从中获得帮助。

课堂教学基本规程

课堂教学基本规程

课堂教学基本规程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中最核心的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具有可实现性、可量化性和可评价性。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在一节课或一次教学活动中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示范法等。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辅助教学材料和工具。

教师可以使用黑板、幻灯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和步骤。

教学环节应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的顺序和时间,以确保教学进程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的过程。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七、教学秩序教学秩序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纪律和规范。

教师应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确保学生听课专心、纪律良好。

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情绪管理,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八、教学时间教学时间是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

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充分利用每一分钟的教学时间,确保教学进度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九、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评估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十、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的过程。

教师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总结:课堂教学基本规程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实小教学基本规范文

实小教学基本规范文

实小教学基本规范文一、学科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遵循科学系统、层次清晰的教学思路,提供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应用,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相结合,提供有意义的教材和实例,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科性质和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讨论、实验、观察、实地考察等,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探究精神。

五、教学资源教师需要从多个途径获取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资源、实验器材等,以完善教学内容和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六、教学环境教师应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室的布置、气氛的营造、学生之间的互动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度。

七、课堂管理教师应建立科学严谨的课堂管理制度,包括规范学生的行为、维护课堂秩序等,以确保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安全。

八、评价与反馈教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提升。

九、家校合作教师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变化,与家长共同关心和指导学生的成长。

十、师德要求教师应遵守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以身作则,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任。

以上是实小教学的基本规范,通过遵循这些规范,教师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全面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灵活运用这些规范,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他们的智慧和创新潜能,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在当今社会中,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培养学生的使命与责任。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教师教学工作规范,以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

本文将从教师教学准备、教学内容传授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阐述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一、教师教学准备1.备课准备教师应在每堂课之前进行充分的备课准备。

这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充分理解,重点难点的归纳与总结,以及备课教案的制定。

教案应明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以确保教学有条不紊、高效有序进行。

2.教学环境准备教师还应提前做好教学环境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检查教室设施是否齐全、课堂布局是否合理、多媒体设备是否正常使用等。

只有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3.教师个人形象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教师的个人形象对学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注重个人形象的塑造,要端庄、大方,言行得体,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做好学习和生活的规范。

二、教学内容传授1.培养学生积极性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启发思维,培养创新传授知识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启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学会用多种角度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潜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提供个别教育指导,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三、教学评价1.全面评价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仅依靠单一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小组合作等,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教学工作规程

教师教学工作规程

教师教学工作规程
以下是教师教学工作规程的一些建议:
1. 课前准备: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教学材料,并确保教室设施的正常运作。

他们还应对所要教授的主题进行彻底研究,并将教学目标明确地传达给学生。

2. 课堂管理:教师应保持课堂秩序,确保学生专注于学习。

他们应遵循提前制定的课堂管理计划,并通过清晰的指导和积极的互动来促进学生参与。

3. 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他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研究等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评估与反馈:教师应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提供明确的反馈。

他们可以使用测验、项目作业和课堂讨论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个性化教学: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并根据他们的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个别会谈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来实现这一目标。

6. 持续专业发展: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知识水平。

他们应参加教育研讨会、培训课程和教学交流活动,与同行教师分享经验和教学策略。

7. 与家长合作:教师应与学生的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

总之,教师教学工作规程涵盖了教师的课前准备、课堂管理、教学方法、评估与反馈、个性化教学、持续专业发展和与家长合作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中学教学基本规

中学教学基本规

中学教学基本规中学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其基本规则至关重要。

以下是中学教学的基本规则,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1.明确学习目标:中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每个教学内容的具体目标,并向学生明确传达这些目标,以便学生了解他们将学习什么。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中学教学的关键。

教师应该选择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教材,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来吸引他们的关注,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巩固和复习:巩固和复习是中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在每个知识点的教学结束后进行巩固和复习,以确保学生能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小测验等方式巩固和复习,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鼓励他们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5.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6.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中学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和调整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7.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学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8.鼓励积极参与:中学教学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和参与讨论。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9.及时反馈和评价:中学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

教师教学工作规程

教师教学工作规程

教师教学工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的学习权益,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教师教学工作应遵循“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落实教育部门相关教学政策,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三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制,配备专业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为教师教学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第四条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严禁对学生进行侮辱、体罚或其他侮辱伤害行为。

第五条教师应当自觉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参加教育教学培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第六条学校应当对学校教师进行定期的教育教学检查和评估,对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教育教学不合格的教师给予必要的处理。

第二章教学准备第七条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前,应当认真备课,做好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准备,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第八条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九条教师应当熟悉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做到言之有物,深入浅出,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第十条教师应当做好教学工具和教学材料的准备,保证课堂教学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章课堂教学第十一条教师应当严格遵守教学计划,按时上课,确保每节课的教学时间不少于规定的时间。

第十二条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注重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十三条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注重语言表达的规范和准确性,使学生能够大致理解教学内容。

第十四条教师应当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做好教学内容的串联和渗透,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第四章课后工作第十五条教师应当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和试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表现,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教学流程操作规程

教学流程操作规程

教学流程操作规程一、教学流程概述教学流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步骤和顺序进行的活动和操作。

本文旨在针对教学流程的操作规程进行详细介绍,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升教学效果。

二、1. 教学前准备在正式开始一堂课程之前,教师应充分准备,包括以下内容:- 确定课程目标:明确本次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 教材准备:研读相关教材内容,准备教学所需的教材、工具和素材等。

- 教学环境准备:保证教室内的桌椅、黑板、投影设备等教学设施正常运作,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调试。

- 学生知识准备:了解学生的预备知识和学习情况,为教学内容的呈现作铺垫。

2. 教学过程操作规程教学过程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需按照以下规程进行:- 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引用相关实例或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与本次教学内容建立联系。

- 知识讲解: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进行知识的详细讲解,注重逻辑清晰、深入浅出。

- 实例演示:通过对相关实例的演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他们掌握解题或应用的技巧。

- 学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参与讨论,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或误解。

- 错误纠正:发现学生的错误或误解时,应及时做出纠正,避免形成错误的学习观念。

- 练习巩固:提供适当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和运用,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与前面所学内容进行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更完整的知识体系。

3. 教学后操作规程教学结束后,教师仍需进行相应的工作,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牢固和巩固:- 作业布置:按照教学内容布置适当的作业,提醒学生及时完成并预告下节课的重点。

- 反思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

-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程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三、教学流程操作规程的重要性教学流程操作规程的制定和规范实施,对于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安排和准备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操作规程标准指南

教师操作规程标准指南

教师操作规程标准指南一、引言教师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操作规程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指南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个操作规程的标准指南,以确保教学过程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二、教学准备1. 审定教材:教师在每节课之前,应仔细审定所使用的教材,确保内容准确、完整,并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2. 教具准备:根据课程的特点,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教具和实验器材,并检查它们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3. 教室环境:确保教室的布置整洁有序,教学设备齐全,并检查教室的安全状况。

三、课前活动1. 课堂布置: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应合理布置教室环境,并确保所使用的教具和资源摆放整齐。

2. 检查学生准备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小测验或问题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预习和课前作业,并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

3.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或提出有趣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

四、课堂教学1. 开篇导入:教师应采用启发性的导入方式,将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相联系,并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2. 清晰教学目标: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应明确并清晰地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知道自己需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

3. 讲解与示范:教师在讲解新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逻辑性和系统性,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并进行示范,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4. 互动与讨论: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并及时给予肯定性的回馈,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性。

5. 检查与巩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已学知识,并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和误解。

6. 综合与拓展:课堂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问题或拓展性的活动,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与应用。

五、课后反思1. 教学记录:教师可以在课后记录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学生表现,包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便进行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分享。

[工作规范]教学工作基本规程

[工作规范]教学工作基本规程

(工作规范)教学工作基本规程教学工作基本规程江科大教[2004]140号一、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教育法》、《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中关于教师教学工作的相关规定,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深化教学改革,遵循教学规律,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稳定教学秩序,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保障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现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全日制本、专科教学。

本规程所说教师,是指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并承担教学工作任务的人员。

第三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学工作是教师的主要本职工作。

教师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现代教育思想,努力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第四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体现我校“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遵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受教育权;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积极开展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努力完成教学工作任务。

二、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第五条教学计划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

教学计划在教学工作中是具有法规性的重要文件,它既要符合教学规律,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时地进行调整和修订。

第六条专业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条件。

各专业应根据培养目标、业务规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学校的原则意见和规定,制(修)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第七条制订教学计划的一般程序是:广泛调查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论证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学习、理解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及规定;教务处提出制定或修订教学计划的实施意见及要求,院(系、部)主持制定或修订教学计划方案,经院(系、部)教学工作委员会讨论审议,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分管校领导审核后下发执行。

X小学教学工作规程

X小学教学工作规程

X小学教学工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校教学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江西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制定《红军小学教学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

第二条执行本《规程》应列为学校目标管理、教师岗位责任制的基本内容,是评估学校和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第三条学校的教学工作、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由校长负总责。

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务)主任,具体负责学校教学工作的日常管理。

第二章计划管理第四条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应按学期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第五条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包括:㈠情况分析,㈡学期教学工作目标和要求,㈢学期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重点课改项目和特色建设,㈣具体课改措施。

第六条学科教研组工作计划包括:㈠对上学期教学工作的简要分析,㈡教研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㈢学科组科研课题和具体安排,㈣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和安排。

第七条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包括:㈠学生状况分析,㈡教学进度安排,㈢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措施。

第三章课程管理第八条学校应按照规定开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重视活动和环境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第九条学校应严格按照规定开齐开足国家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组织实施教学,按照规定开设地方课程,根据学校实际开设校本课程。

第十条学校开设校本课程,应编写相应的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

第四章常规管理第十一条教师教学应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与批改作业,认真进行课后辅导,认真评定学生学业成绩。

第十二条教师应超前一周写好课时教案。

每一课时教案应有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具或实验器材以及作业布置等,倡导制作课件、撰写教后记。

第十三条学科备课组每周应不少于1课时进行集体备课。

通过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教学目的要求、能力训练及作业内容、复习检测等,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提出合适的教学方法。

第十四条教师应严格按课表上课。

准时上课、下课,不得私自调课、停课,上课时应关闭通讯工具,中途不得擅自离开课堂。

学校教学工作规程

学校教学工作规程

乌鲁木齐市第中学教学工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为促进教学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保证国家教育方针、课程设置和学校的办学思想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据上级教育部门颁发的有关法令法规,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是教学工作的行为规范和基本要求。

学校以本规程规范教学工作,调控职能部门和师生员工的相关行为,建立稳定、协调、充满活力的教学秩序,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

第三条明确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正确设置教学工作的具体目标,遵循教学规律,科学地组织全部教学活动,创造教学工作的高效率,不断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第四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寓思想教育于各科教学活动之中。

第五条正确处理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关心学生,全面打好基础;注重因材施教,重视个性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第六条重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注意教师的主导不能影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第二章教学计划管理第七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按照部颁《中小学课程方案》以及乌鲁木齐市有关修订意见中规定的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要求安排课程,在按计划开设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高质量的选修课程。

要加强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及其管理工作,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第八条学校在每学期末放假前召开计划工作会,根据会议提出的意见,由教务处主任在主管副校长的直接指导下具体制订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印发《济宁市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基本规程》的通知各县市区教育局,济宁高新区、济宁北湖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市直各初中学校:为推进学校教学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我局制定了《济宁市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基本规程》,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济宁市教育局2013年3月28日济宁市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基本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学校教学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其在教学、教研、教改中的管理、指导、研究、服务等职能作用,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基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基础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章教师工作基本规程第三条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工作任务。

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自觉维护教师良好形象。

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受教育权。

第四条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达到一定的学科专业水平。

掌握并应用现代教学理论,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在教书中育人,不断提高教学综合素质。

第五条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理念,严格执行课标标准。

全面梳理教学任务,科学把握教学进度。

开学初制订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自身专业发展计划。

第六条认真备好每节课,在备课中明确每一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了解学生情况,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因素,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加强集体备课与研讨,避免课上出现科学性错误。

第七条认真上好每节课,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中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好教学目标与任务。

教学语言生动、形象、简明,口齿清楚,教态亲切,语速适中,板书工整。

第八条培养学生预习、质疑、思考、书写、反思的良好习惯。

注重训练学生想象、分析、展示的能力,开发使用学习工具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第九条依据“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有针对性的设计每节课的作业,体现层次性。

依据教材及学生实际适当设计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作业,学生家庭书面作业要实行总量控制,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高中布置作业要涵盖所有学习领域且总量不超过2小时。

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第十条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达到一定的批改量并兼顾到不同层面的学生。

注意收集作业中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反思教学、调整教法。

第十一条课后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对学困生要善于发现,耐心辅导;对中等生要善于激励,热情帮助;对优等生要善于培养,科学指导。

第十二条树立效率意识,实施有效教学。

对作业练习、单元测试、期末考试要及时分析、反馈,根据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十三条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善于利用网络教研,共享教学资源。

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性教学,为学生能学、会学、乐学服务。

第十四条教师要主动加强业务学习,每学期听课(课例探讨)不少于20节次,自觉积累实践经验。

注意收集教学中有研究价值的现实问题,积极开展专项研究。

不断进行教学反思,逐步充实专业成长记录,力争做学习型、科研型、智慧型教师。

第三章教研(备课)组长工作基本规程第十五条每学期初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的学科教研计划,与主管领导商议,制定好学科教研(备课)组活动计划。

第十六条认真落实计划中的各项工作,组织学科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促进学科教师专业素质、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第十七条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认真做好集体活动记录;协助主管领导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帮助教师解决备课、上课中的疑难问题,指导教师确定研究专题,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研究。

第十八条加强团结合作,形成专业成长梯队,营造和谐工作氛围。

发扬团队精神,形成整体优势,做到教学资源共享。

第十九条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专业引领与教学实践能力。

深入学科教学实际,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做到每学期听课(课例研讨)不少于30节次。

第二十条协助学校搞好质量监控,及时了解学科组教学情况,定期检查本学科教师备课、学生作业、特需生辅导等情况,发现问题主动解决,督促教师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十一条每学期末要对本组的教学情况、专题研究情况、学科组活动情况作出书面总结。

第二十二条做好学科教学活动资料、学科教师业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第四章教务处主任工作基本规程第二十三条协助校长(业务校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教育法规及各种规章制度。

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设课程,执行课程计划,开展教学活动。

第二十四条协助制定学校总体教学工作计划、校本教研计划。

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教学具体措施,检查各项计划的执行情况。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适时调整工作计划,做好各项工作总结。

第二十五条组织制定学校课程计划,编排全校课程表、师资安排表、作息时间表。

负责检查、评价和反馈教师执行课表授课情况。

第二十六条组织校本课程的开发,建立学校课程档案。

建立课程评价制度并实施有效管理。

第二十七条指导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发现并培养业务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第二十八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每学期对教学常规工作,如教师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个别辅导等进行检查,并能及时进行指导与反馈。

深入课堂调研,坚持一线兼课。

每学期听课(课例研讨)不少于40节。

第二十九条制定学校教学过程监控制度,组织实施过程质量管理。

制定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案,定期组织测评,评价分析,科学反馈等评价工作。

第三十条全面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向校行政会议提出教学工作建议。

制定学校教师学习培训、校本研修和专业发展制度,组织教师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文化素养、教学能力。

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好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十一条协助校长(业务校长)制定学校教科研工作规划,组织教师开展实效性强的教科研活动。

加强自身教科研理论学习,提高对教科研工作的指导能力。

第三十二条学习有关文件,把握政策尺度,做好招生和学籍管理工作。

加强对毕业年级(结业学科)的管理,做好毕业班的相关工作。

第三十三条做好学生成长档案、教师业务档案、教科研档案、教学辅助材料等各类教学档案的归档整理工作。

第六章业务校长工作基本规程第三十四条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政策,执行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校关于教学方面的决议,抓好落实并及时向有关领导通报。

第三十五条组织制订和实施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学方面的规章制度。

加强对所辖处室的业务指导,审批所辖处室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第三十六条制定教学、教研、教务各岗位职责条例和绩效考核措施,负责对教学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核。

第三十七条组织开展教学改革、教育科研实验和评教评学活动,组织教学检查和总结评比工作。

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三十八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坚持一线兼课,深入课堂调研。

每学期听课(课例研讨)不少于40节次。

第三十九条主持召开教学部门工作会议,布置检查教学工作。

加强对教辅资料的监管,指导教师用好教学资源,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第四十条负责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电教室等的管理和建设。

第四十一条加强对毕业年级(结业学科)的教学指导与管理,做好毕业班学生的心理疏导、中考志愿填报、考试答题技巧训练等工作。

第七章校长工作基本规程第四十二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科学的质量观,积极构建学校特色文化。

第四十三条精心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审查学年、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指导教职工制定具体行动方案。

制定有效措施加强过程监管。

第四十四条提高领导课程教学的水平,有效统筹国家、地方课程的落实,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实施教学,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积极探索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的有效途径。

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管理,有效吸纳社会各类课程资源,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第四十五条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深入课堂听课并对课堂教学进行指导,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

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完善教研训一体的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十六条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向管理要质量。

狠抓教学质量监测制度、领导巡课制度、领导推门听课制度等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

第四十七条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积极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关注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激励教师主动发展。

第四十八条营造宽松的教育科研环境,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指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引导教师将研究重心前移到课堂、渗透到细节、着眼于困惑,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

第四十九条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优化知识结构,努力成为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专家。

坚持深入教学一线指导,每学期听课(参与教学活动)不少于30节次,以掌控教学管理的发言权与指挥权,提高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力和权威性。

第五十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开展校内外合作与交流,鼓励并组织教师参与服务社会(社区)的有益活动、参加外出业务学习培训。

管好、用好教育经费,更好地服务教学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