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王君谈 备课
特级教师王君谈_备课
名师教师王君谈备课这是一篇关于特级教师王君,王君特级教师,特级教师谈备课的文章。
如何收到预习的效果 1、教师如果不充分认识预习的重要性,学生就不可能重视。
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学,在教学的指导下预习,是语文课程的一条定律。
不预习而上课,是常有青年教师问起“如何备课”“如何批改作文”等等教学中很具体的问题。
如果不结合课例,说起来总是太原则,而且难免琐碎。
现就所问——事实上也是需要共同探讨的十个问题,做个抽象归纳。
为省篇幅计,例子只好从略。
一、如何备好一篇课文1、备课前要先“粗备”一个单元,了解“这一篇”在一个单元里的地位和作用。
既不能游离于单元之外;也无需将整个单元的任务,让一篇全承包了。
2、要让自己处在双重阅读者——理想阅读者和学生阅读者——的位置,多做换位思考,而不是一下子就站在教学者的角度,先入为主,老是想着应该怎么教怎么教。
3、不要忙着读“教参”。
相信自己的“第一感”。
写出了阅读的心得(批注、笔记)或教案的初案之后,再参考别人的文章不迟。
切忌用他人的纸样裁自己的衣裳。
二、如何确定教学内容1、先问自己这一篇为什么要“学”。
如果回答因为是精品甚至是经典。
那么,让学生知道“精”之所以为“精”,“典”之所以为“典”,就是这一篇的教学内容。
如果回答的是,因为既然编进了书本,所以要学,那么实际谁学不学它也就无所谓了。
2、再问这一篇为什么需要“教”。
通常一篇文章不“教”也能“学”懂,否则它先就不会有读者。
那么为什么还需要“教”?你应该找出需要“教”的三条五条理由,再根据“课标”“学情”等筛选提炼一下,教学内容就出来了。
3、最后,你还是先要确定“什么不教”。
学生(一般)已经知道的“不教”,今天学生还不需要知道的“不教”,不是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不教”。
尽可能多剔除“不需要教”的,才能把教学内容提炼得很精粹,任务规定得很集中。
读一读陈中樑教《风筝》的课堂实录,可能茅塞顿开。
三、如何收到预习的效果1、教师如果不充分认识预习的重要性,学生就不可能重视。
听王君老师聊课:关于《活板》
听王君老师聊课:关于《活板》听王君老师聊课:关于《活板》这是个男徒弟的课。
北京和老家一样,男老师奇缺。
所以,男老师都是宝贝。
这个徒弟也忒不容易。
意气风发刚工作一年就得了重病倒下了。
我觉得是累坏了。
在初中,任班主任,带两个班,如果身体略差一点儿,真的不一定扛得下来。
中学教师的活路,既是脑力活儿,又是体力活儿。
现在教书这碗饭,越来越不好吃。
这是个专业要求极高的工作。
还必须在道德追求上略高过其他职业,否则,根本干不好。
年轻老师们都是雄心勃勃地走上工作岗位的。
但往往一两年就会产生严重的身体和心理的倦怠。
如果不及时调整,努力学习,多方面寻求“救援”,在心灵上迅速拯救自己,很快就会失去职业兴趣。
这是要命的事。
这个男徒弟虽然倒下了,但他的开门弟子们极爱他。
在今年教师节的时候在操场主席台上呼天抢地般朗诵着怀念呼唤他们的老师,泪水顿做倾盆雨。
那场面相当感人。
所以,老有朋友问我,如果不排名了,不看分数了,那怎么检验一个老师的价值呢?我觉得这些问题问得太功利,很愚蠢。
评判一个老师的维度丰富得很,最核心的一条乃是:学生的口碑。
学生对你的感情。
特别是你离开这些学生后他们对你的感情。
一个老师,不管其他方面怎么样,如果学生爱他,我想,他都是一个好老师,起码有成为好老师的最基本的潜质。
相反,一个老师,不管其他方面怎么样,如果学生讨厌他,一般来说,这个老师一定有问题。
这个男弟子开课,选的是毕升的《活板》。
下边就是对他的课的唠叨:我听你的课,每一次都会有一种感动。
因为总能感觉到你渴望创新的冲动。
这很珍贵。
无论如何,最不完美的创新也比最完美的守成伟大一百倍。
要保持这样的情怀。
终生保持。
文言文教学有其特殊之处。
加之《活板》属于文言文中的说明文。
说明文教学比其他文体又较难上一些。
所以,以《活板》这样的课文上公开课,是很具挑战性的。
你很勇敢。
你的教学过程基本分为三个部分:1、看了一个关于《活板》的介绍视频。
2、介绍作者沈括和《梦溪笔谈》。
一字“搅”起满堂精彩
语文本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科,语文教学本应该是“满堂精彩”的课堂。
但事实上语文及语文课在很多情况下已经成为“枯燥无味”的代名词——课堂教学方式呆板僵化,往往会让学生失去学的兴趣,也会让老师失去教的激情。
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满堂精彩”?语文特级教师王君是一位有教学“谋略”、教学思维活跃的老师,她在语文课上常有“满堂精彩”的高招。
【案例展示】王君教学《醉翁亭记》片段师:欧阳修被贬滁州时,其实只有39岁,他为什么居然自称“翁”,还把自己描写成“苍颜白发”呢?先在课文中找找理由。
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师:哦,在他们喝酒的客人朋友中,他的年龄最大。
这是表层原因。
请继续思考。
生:“翁”给人感觉是很受人尊重的。
师:一般的老头子文言文中叫啥?生:叟。
师:哈哈,就是,《愚公移山》中,那个被批判被讽刺的老头子就叫“智叟”。
生:欧阳修自称为翁,表达出一种自得的心境,滁州的老百姓都很敬重他。
生:欧阳修是滁州的长官,他在心理上有一种优势。
师:有道理。
你看王老师,还不算老。
但在学校校龄算长的,资历算深的,所以,很多年轻老师就叫我“老王”,我一点儿都不生气,还高兴得很呢。
(众笑)师:中国是有崇拜老人的心理的。
你看中国神话中很多重要的神仙都是老人,比如玉皇大帝,龙王等等。
《愚公移山》中开篇就是: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你看,把愚公写得这么老,一方面是主题的需要,一方面呢,中国人就是非常尊重老人的。
人的年龄越大,好像智慧就越多。
比如孔子在《论语》中怎么描写人的一生的变化的——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师:人到了七十岁以后就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了,年龄不仅是身份的象征,也是学识、风度的象征。
生:老人已经经历了生命的各个阶段,对世事理解很深,能够做到与世无争了,无功利之心了。
所以,欧阳修自称为“翁”,想表达自己的追求是没有功利的。
全国语文特级教师王君的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评价
主题:全国语文特级教师王君的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评价一、引言全国语文特级教师王君,以其高超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闻名于业内,其语文课堂备受瞩目。
在其教学中,他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和情感熏陶,他的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评价也备受关注。
二、学生对王君语文课堂的评价1. 学生认为王君的语文课堂富有启发性和深度,他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找到自己的思路和风格。
2. 学生表示,在王君的语文课堂上,不仅学会了语文知识,还收获了人生道理和情感体验,他的课堂让学生感受到了文学之美、语言之美,并受益匪浅。
3. 学生们纷纷表示,王君的语文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陶冶,他用自己的学识和情感感染着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真正的成长。
三、教育专家对王君语文课堂的评价1. 教育专家认为,王君的语文课堂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他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 教育专家指出,王君善于引导学生探索、质疑,并能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启发,使学生在思考和表达中得到提升,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 教育专家强调,王君的语文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他通过文学作品和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美好。
四、王君自身对自己语文课堂的评价1. 王君表示,他的语文课堂旨在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上的双重提升。
2. 王君坦言,在语文教学中他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王君强调,他的语文课堂更注重学生成长的全面发展,除了语文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思维、情感和品德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变得更加综合和完善。
五、结语全国语文特级教师王君的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评价可谓是一致好评,他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得到了学生和专家的认可和赞扬。
特级语文教师王君的教材观及启示
特级语文教师王君的教材观及启示作者:刘琢卓来源:《文学教育》2020年第08期内容摘要:王君老师是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也是“青春语文”的倡导者。
作为一个一直在一线奋斗的语文教师,王君老师在从事教学的二十多年以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材观。
本文主要以王君老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为依据,从多个方面探究其教材观。
关键词:特级教师王君教材观启示王君是任教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语文特级教师,也是“青春语文”教学理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青春语文提倡通过激活汉语言文学本身的生命力等手段使语文教学过程保持青春状态,进而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整个人生的青春状态(即幸福人生)做准备。
[1]18王君老师认为语文是有生命力的,教师和学生也是如此,所以要时刻保持一种青春的状态,让语文“活”起来。
本文旨在通过王君老师的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分析其教材观,希望对广大一线教师有所启发。
首先明确什么的教材观?教材观就是人们对教材的性质、价值、内容、编辑等问题的基本看法,不同的专家学者具有不同的教材观。
王君老师的教材观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创造性的教材整合王君老师特别注重教材的整合,她认为教师要积极地面对教材,在不脱离语文学习目标的前提下,一方面结合当前的社会情况,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取舍和改造,从而充分展示教师和教学的个性。
[2]46王君老师认为教材的整合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要有取舍的选择教材内容,可將学习内容分为精读和略读学习;二是教师对教材首先要进行一个整体预览,其次要科学合理的规划教材顺序,使教材的使用有层次性和实用性;三是教师要以教材为主,根据不同地域和学生的区别进行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合理的使用课外材料,使教学内容更加的合理与丰富。
例如,王君老师从整合的角度发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五篇课文汇聚了各种美,于是她将这些课文整合学习,为学生呈现了一个鲜活生动的美的体现的课程。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教学中,王君老师整合了第一、二单元的所有课文,确定了一个共同的主题——“热爱生命”,使原本散乱的单篇教学呈现出一个新的格局。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君在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评价
题目: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君在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评价一、概述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君是一位备受学生和家长喜爱的教育工作者。
在他的语文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详细解析王君在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和标准,旨在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
二、王君对学生的评价方式1. 素质评价王君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注重全面素质的培养,不仅仅看重学生的学术成绩,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交流能力。
他会从学生的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参与互动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2. 肯定和鼓励王君在对学生评价时善于肯定学生的优点和突出表现,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和生活中持之以恒,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他相信,通过肯定和鼓励,可以激励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
3. 指导和建议除了肯定和鼓励,王君还会在评价学生时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方向。
他会耐心倾听学生的困惑,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三、王君对学生评价的标准1. 学习态度王君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认为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对待学习,勤奋努力,不断追求进步。
他对学生的评价会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和互动,以及是否有对待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
2. 学业成绩尽管王君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但他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也会进行评价。
他认为优秀的学术成绩是学生认真学习和努力付出的结果,因此在评价学生时会综合考虑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考试成绩。
3. 语文素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王君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极高。
他会评价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作文水平等方面,并且会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潜力提供有针对性的培养建议。
四、结语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君在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评价注重全面素质的培养,既注重学术成绩的评价,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语文素养等方面。
他在评价学生时注重肯定和鼓励,同时也会提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听特级教师王君的示范课
听特级教师王君的⽰范课害怕时间的威⼒,抹去⼀切想记的,不想记住的,如拂过脸的春风,⼿中的沙粒。
于是,写下关于上周⼆在101中学参加市特级教师培养平台项⽬“语⽂教学论坛”之听特级教师王君⽼师⽰范课的点滴。
她很年轻,评上特级时。
之后,从重庆来到北京,先在⼈⼤附中西⼭分校任教,现在则在清华附中,像当初的赵谦祥⽼师。
她作的⽰范课的教材⽂本是最新⼈教版教材安排在七上,⽽苏教版教材中是在七下的《散步》。
这是莫怀戚的⽂章。
材料中还特别注明是重庆师范⼤学教授,作家。
在课上,王君⽼师⾃曝是莫怀戚⽼师的学⽣。
后来,在讨论“中考改⾰背景下的语⽂教学”环节,还谈到了⾃⼰当学⽣时,听说的莫⽼师和别⼈不⼀样的举⽌——穿着邋遢,头发很长,骑着⼀辆破⾃⾏车——及王君⽼师后来的思量:也许那是⽼师对现实⽣活的⼀种反抗。
⽹上流传王⽼师的视频、教案很多,在《中学语⽂教学》,⼈⼤复印资料《初中语⽂教学》中也刊发不少,还有她的博客部分。
⾃⼰仿佛看到过王⽼师上过的《散步》这篇课⽂的课件。
和这次相⽐,应该差不多。
即使有改动,也许只是微调。
课件和课堂板块,基于“聊⼀聊”和“我们”构成:⼀则放松学⽣的⼼情,引导他们快速进⼊⽂本;⼆则基于阅读主体,也是课堂主体的学⽣,在此基础上进⾏⽂字、⽂学的探究。
为了让学⽣更好地把握⽂本的内容,体会作家的情感,王君选择了体验式教学法,让学⽣以五岁孩⼦的⼝吻、七⼗岁“母亲”的⼝吻、四⼗岁“我”的⼝吻分别诵读⽂中⼈物的语⾔,⽤恰当地朗读表达⾃⼰对⼈物、对⽂本的理解,以及对成年⼈“我”处理家庭⽭盾⽅式的理解。
不得不承认,当阅读者没有作者同样经历——成年、结婚,上有⽼下有⼩,还有⼀个温柔贤惠的妻⼦——的情况下,⼜想让⼗三、四岁处于⾖蔻年华的学⽣很好地理解家庭的责任与和谐之不易,⽽这也是该⽂本教学最⼤难点。
但王⽼师抓住⼈物语⾔的体验法,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再由⼈⽽及景,由⽂中⼈眼中景⽽学⽣眼中景,体验的视野进⼀步拓宽,然后进⼊从⽂⽽阅读者、学习者的⽣命层次,体验都市⽣活中散步的美妙,虽然在⽬前的北京,雾霾肆虐,⾃由散步成了奢侈。
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王君、韩军老师课堂设计浅析
教师在教学时应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斟词酌句 ,咬文嚼 字 ,领悟文 字背后的智慧 。语文教学切 不可以脱离文 本 ,要走进文本 ,让学生在与文本的不断碰撞中擦 出火
花 ,领 悟 文 章 的真谛 。 王 君 老 师和 韩 军 老师 都特 别 重 视 立 足文 本 ,进 行 文
本细读 。王君老师曾说 “ 真正的语文课 ,应该脚踏实地 的回归文本 ,聚焦于语言文本本身 ,凸显语文课堂 的本 色 ,着 力于学 生的语 言 ‘ 内 力 … 。『 3 1 韩 军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师 曾说 : “ 语文课应该特别 注重有效的语言文字 的训练, 语文课
二 、 立足 文本 。品 出语 文 昧
味道 来 。
总之 , “ 语文味 ”是语文课的灵魂 。让我们把抛弃
浮华 、重视 朗 读 ,立 足文 本 ,把 灵魂 找 回 来 ,让 语 文课 散 发独 特 魅 力 。 参考文献:
[ 1 ] 张雨仁 . 当前语 文教 学 中值 得关 注的四个 问题 Ⅱ 】 . 语 文 教学通讯, 2 0 0 7 , ( 3 ) : 6 4 - 6 5 . [ 2 ] 中华人 民共和国教 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N 】 . 北
渚 清沙 白 鸟飞 回 ”一 句 时 ,他 说 : “ 诵读 一 下这 两 句 :
系,引出 “ 心安”一说 ,进而让学生默读全文 ,体会杨 嚼文本 ,也是对 文章中心的深 层体 验 ,让学生 沉下心 来 ,去体味去思考。学生由此深刻体会了杨绛与老王之 韩军老师执教 《 登高》时 ,在首联的教学中,抓住
“ 飞 鸟 ”这一 意 象 ,让 学 生思 考这 是 一种 什 么 处境 的 鸟 ,
高》时 ,就特别注重对学生 绛该不该心安。这一环节 ,既是引导学生咬文嚼字 ,咀
王君的教学理念
王君的教学理念
王君是一位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她提出了“青春语文”教学理念。
这个理念的核心是通过激活汉语言文学本身的生命力等手段使语文教学过程保持青春状态,进而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整个人生的青春状态(即幸福人生)。
“青春语文”的教学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灵性阅读:灵性阅读是青春语文基于阅读教学,打通教法和语法的探索。
它强调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发现各种“我”。
解读一个文本,就是安顿一次心灵。
生命写作:写作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心灵的能力,是一种灵魂的状态。
在写作中,就是通过解读文本和课堂教学观照自我,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发现各种“我”。
王君老师说:“解读一个文本,就是安顿一次心灵。
”。
激情生活:激情生活是青春语文,让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相融,让职业和日常生活共鸣的实践。
力图将教法与活法打通,将教学状态与生命状态相融。
在教语文的同时教生活,教人如何活在更好的生活中,如何更好的生活中发现自我,成长自我,如何在生活中“见众生,见天地”。
特级教师王君老王课堂实录
特级教师王君老王课堂实录
特级教师王君老王课堂实录:
本次由特级教师王君老王主讲的课堂,受到全体学生的热烈欢迎。
为了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老王先来讲解了一些注意事项。
他告诉学
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要出现“调皮”的情况;在老师开讲时,应该保持安静,不要出现闲聊、休息、玩手机等动作;课堂上不
要问太多外题,务必将老师教授的知识学好;学习时尽量利用课余时
间多思考实践,及时查漏补缺;课下努力把课堂上所学知识消化吸收,加强练习,逐步提高自身水平。
之后,老王根据学生情况,结合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课堂的讲
解进度,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做到讲解、练习、例题三者紧密衔接。
老王的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大家都在认真讨论,老师也一直在指导、
讲解。
老师还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他们要多思考,勤加练习,
相信会有更好的成绩。
回顾这次由特级教师王君老王主讲的课堂,老师充分考虑到学生
的实际情况,调整课堂讲解进度,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激励学生要
多思考,勤加练习。
老师的认真、耐心、负责任的教学态度受到全体
学生的一致赞许,受益匪浅。
【参考借鉴】著名特级教师王君青春语文作文写作示范课.docx
著名特级教师王君青春语文作文写作示范课《写作与负能量》实录与研究(上)一、聊课导入师:这节课我要上的可能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思考,最后就确定这样一个话题。
备课到最后时,我觉得这已经不是一节课了,其实有点像一个讲座。
我也不想教什么具体的写作技巧,主要是跟同学们聊一聊这些年在写作上的一些体验,希望对同学们爱上写作文有点儿帮助,明白吗?学生:(自信地回答):明白!师(和蔼地笑):上课你不要怕说错,关键是要胆大。
师:好,上课!生:起立。
老师好!(学生大声问好)【出示幻灯片一】正能量•人正面情绪的集合,他可以使人拥有积极心态。
师:一看咱们班的学生就特别有正能量,特别是最后几个男孩子。
正能量是个热词,现在我们动辄就要传播正能量,非常好,但是有一个问题,当我们说传播正能量的时候就一定会有另外一个词跳出来——生:(学生大声接词)负能量。
(课堂刚开始,学生的声音特别响亮)【出示幻灯片二】负能量•人负面情绪的集合,他可以使人沉溺于消极心态。
师:有人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有一天还会……生(插嘴大声带拖腔说):笑着走。
师:那不是你说了算,到时候肯定会在很多人在哭声中离开,这是一定的。
人活着真不容易,时时刻刻都有糟糕的事情、糟糕的情绪,然后产生负能量。
小伙子(刚才插嘴的学生)我看你特别乐观,充满正能量,你告诉我句实话,你有没有过负能量?有没有过糟糕的情绪?学生:有!师:你举个例子?生:作业太多,写不完。
(在座教师会心大笑,掌声响起)师:这说的是实话,我知道他(师面向全体学生)还在心中暗暗地说,今天应该我们休息,学校凭什么让我们来上课?说不定有些同学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
这说明我们随时随地都可能产生负能量。
所以咱们这节课,老师要给同学们聊的主题是《写作与负能量》。
【出示幻灯片三】师:你不开心啦,痛苦啦,甚至抑郁啦,你怎么办?生:会发泄。
(一女生回答)师:怎么发泄?生:分为两种,正确的方式和不正确的方式。
从王君老师的诗词五首探有效教学的秘诀
从王君⽼师的诗词五⾸探有效教学的秘诀开学前,给王君⽼师的《诗词五⾸》写课评,发现⽼师对《诗词五⾸》的整合教学设计得真是太巧妙了,我们⼀次⼜⼀次教学这⼀课,却从没有想到过会以“愁”来整合设计教学。
记得王荣⽣教授说,评价⼀个好⽼师有两条标准:其⼀,深厚的⽂本解读能⼒;其⼆,课堂教学的设计能⼒。
反复读王君⽼师的课堂实录,不仅读到她深厚的⽂本解读能⼒和课堂教学设计能⼒,更感受到她的真纯和热忱。
她⽤满怀的智慧和真诚的⿎舞点亮孩⼦们的世界,不仅教诗词,更教学⽣体验诗词背后的⼈⽣。
课评交过的这些天,我意犹未尽,结合个⼈思考的有效教学研究,再⼀次从王君⽼师的《诗词五⾸》⾥品匝出如下的收获,分享如下:从王君⽼师教《诗词五⾸》探有效教学的秘诀⽂/陈海波王君⽼师《诗词五⾸》的教学⾃始⾄终焕发着⽣命的活⼒,充满着⽣⽓,从内容到⽅法,从剖解关键词句到诗歌的情感、主题,从旧有的⽣活体验到诗词背后的⼈⽣,学⽣们兴致昂扬,⼀点⼀点,从浅⼊深,带着丰富的思辨⾊彩把五⾸诗词的“前⽣今世”探究挖掘个“底朝天”,充分体现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反复阅读,发现了如下秘诀。
⼀、有具体明确的学法指导陶⾏知说,教学不是教学⽣,⽽是教学⽣学。
王君⽼师正是秉承着这样的思想,整个设计都注重对学⽣进⾏⽅法的指导,也正是在“⽅法”的引领下,学⽣不断地打开⼼扉,洞开⼼窍,让课堂不时绽放出思想的⽕花。
1.引导学⽣在对⽐中学会发现。
五⾸诗词,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情感和主题,需要教学的内容很多,课堂的容量很⼤,但王君⽼师并不割裂五⾸诗词,⽽是巧妙的引导学⽣把五⾸诗词放在⼀起对⽐,⽤对⽐的⽅法去发现五⾸诗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简单的导⼊过后,⽼师抛出了⼀个有导向性的整合问题:师:说⼀说如果以愁为分类标准,这五⾸词可以怎样简单地分⼀下类?⽣:词中有些⼈很愁,有些⼈不愁。
⽣:词中有些⼈愁的很厉害,有些⼈只是⼀般的愁。
⽣:有男⼈的愁,也有⼥⼈的愁。
⽣:有男⼈描绘的愁,也有⼥⼈描绘的愁。
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对王君老师《谈生命》课例的研究
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对王君老师《谈生命》课例的研究○张继云(江苏省丰县华山中学,江苏 徐州 221744)[摘 要]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推进,“学讲计划”的理念被提上日程,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偏颇。
教师演变为课堂的策划者,学生演变为演员。
看似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其实包含了太多的虚假造作。
王君老师通过《谈生命》给我们深刻揭示了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的做法。
[关键词] 学生; 成为; 课堂主体[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5)11-0175-02 近年来,本着“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新的课程改革提倡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的理念,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市教育局推行了“学讲计划”,要求学生“学进去”“讲出来”。
随着课改轰轰烈烈地进行,我们的课堂出现了怪现象,并愈演愈烈。
教师演变为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甚至是排练者,学生演变为演员,课堂则演变为舞台、剧院。
上课时,教师是旁观者,任由学生按照程式充分发挥表演,教师很少点评,师生之间没有质疑,没有追问,没有思考,教学中没有对话,没有生成,或者“对话”过于流畅,“生成”过于生硬。
总之,这种课堂看似汹涌起伏,其实波澜不惊,看似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其实包含了太多的虚假造作。
面对课堂的异化,我不禁发出疑问和反思,我们真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了吗?如何才能真正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教改新星、“青春之语文”的倡导者王君老师,“坚信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沉迷于课堂上不期而遇的一种美:那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倾情交流而形成的神思飞扬鲜花烂漫。
”她痛心于当前模式化表演性的课堂,指出“纯粹的课堂展示不是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动缺席,以节目的形式表演的课堂态势是课改初期拨乱反正期间的一种模式。
对话:架起深度阅读的桥梁——读王君老师《背影》课堂实录有感
对话:架起深度阅读的桥梁——读王君老师《背影》课堂实录有感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由于教师执教水平的差异,阅读教学深度不够的问题,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何通过教学设计和课堂有效的启发,引导学生深入研判文体。
是目前阅读教学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今日拜读《语文名师经典课堂》中王君老师《背影》一课的教学实录,深受启发。
【课堂实录的解读与感悟】王君老师和学生们在《背影》这篇课文中艰难的对话,是相当精彩、成功的深度阅读教学。
她为人称道的三个部分的精彩的教学设计,深度、多元化的解读了《背影》这篇传统经典散文,加深了对父爱亲情的认识。
尤其是第三部分——读“父”与“子”中的对话设计,堪称神笔。
(一)第一部分读“父”首先,王君老师眼中有学生,在备课中预设到学生的阅读体验,把握最佳时机,课堂聆听和课堂反应非常机敏。
王老师没有按照《背影》文本的先后顺序来组织学生阅读,而是抓住学生最直接的感受:爬月台买橘子最能表现父爱的特点,先把第五段“描写父亲翻月台买橘子”作为阅读的切入点,把握住学生阅读体验的先机,直奔主题阅读。
当学生用概念化的词语,比如伟大、无私、生动、形象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钥匙”来分析课文、回答问题时,王君老师没有避重就轻,而是和学生“较真”:学生针对“《背影》是一篇写的散文”的回答,王君老师不是否定,而是点评学生的回答:“伟大的父爱”是笼统,抽象,不具体;“无私”涉及“爱”的特点;“无微不至”没有理解到孤身一人买橘子。
当学生迷茫,低头,答不出来的时候,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并且巧妙的用年轻的作者和中年的父亲对比,抓住几个富有特征的动词:踏上-爬上;手拉-手攀;脚蹬-脚缩;轻纵-微倾等,让学生体会到父亲努力的,竭尽全力的爱。
从父亲身材肥胖,穿着臃肿,即使身穿正装,也要拖泥带水,不怕劳累,不管狼狈,亲自买橘子的亲力亲为中,引导学生透过这些人物行为描写和服饰描写,看到父亲买橘子背后的生活困窘与艰难,衰老与疲惫,从而激发出学生和作者一样的感动之泪。
语文教学设计与重构 心得体会
语文教学设计与重构心得体会有幸聆听了重庆市特级教师王君老师的报告《我的青春语文观一一我的语文教学探索之路》。
报告中,王老师讲述了十几年来的语文探索经历,详细阐述了自己语文教学创新的四个层次。
王老师语文教学创新的四个层次是这样的:1、在新颖独特的课堂设计中创新。
2、在灵活扎实的语文味中创新。
3、在诚恳机智的学情应变中创新。
4、在把握语文学习规律和健全语文学习制度中创新。
从她讲述的内容中,我窥探出,这所谓四层次,其实包含着她走过的语文教学的四个阶段。
一是对教材钻研的课堂设计阶段,二是以语文训练为主的导学阶段,三是学生为主体的以学论教阶殷,四是建立语文学习规范的自主学习阶段。
这四个阶段,就是王老师探索语文教学的主要思想历程。
王老师第一个阶段的重点在教材钻研上。
她总是在对教材深入细致研读的基础上,着力于巧妙的课堂教学设计。
要么寻找到巧妙的突破口,要么设计出新奇的板书,要么思考出富有创意的处理方式。
如《沁园春雪》根据理解设计诗词TV,《题湖阴先生壁》把湖阴先生家的情号画出来,《苏州园林》四张园林图片四个导游解说,《木兰辞》设计木兰明星档案,《俭以养德》填充“靶子图”,《珍珠鸟》设计小鸟宝贝成长日记、人鸟对话,《济南的冬天》你选谁当济南的形象代表,《羚羊木雕》请你给同情的对象写一封信,《石壕吏》课本剧改编和表演,《落棋有声》辩论“如果你是厂长,你选谁当车间主任”,《中国石拱桥》作石拱桥的设计师重现赵州桥卢沟桥的形象……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青年教师打下坚实基础的过程,这个过程王老师经历了整整五年时间。
对教材的研谴,是一个语文教师最基本的基本功。
投有对教材的钻研,就投有对教材的处理,教材钻研得越探,教材的处理就会越浅舄,所谓“深入浅出”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教师如果不经过这样一番历练,不能养成深入研读文本的习惯,那么他的教学之路必然是浅薄而空虚的。
王老师的第二个阶殷重点是放在学生学习的引导上。
如果说前一阶殷王老师更着眼于从篇章的角度去设计教学,那么这个阶段则更加重视文本,重视语言的深层挖掘。
创设教学情境,丰富语文课堂——以王君公开示范课《老王》与《湖心亭看雪》为例分析
创设教学情境,丰富语文课堂——以王君公开示范课《老王》与《湖心亭看雪》为例分析[摘要] 教学情境是指“对教育效果产生影响的由特定要素构成的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氛围与环境。
”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王君讲授的《老王》与《湖心亭看雪》,都是十分成功的教学情境的运用案例。
本文试以此为切入点,分析教学情境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及具体操作方式。
[关键词] 王君;语文;教学情境;操作方式情境,《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或境地。
”教学情境则是指“对教育效果产生影响的由特定要素构成的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氛围与环境。
”王君老师讲授的《老王》与《湖心亭看雪》,都是十分成功的教学案例,二者在教学设计方面的一大共同点即是对教学情境的运用。
新课改要求革新教师教育理念,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如何将这三者有机结合,教师如何引导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教学设计是关键一环。
可以说,教学设计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而课堂教学方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因此,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往往能吸引学生眼球,是课堂成功的前提条件。
然而,优秀的教学设计在对学生的学习有诸多益处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如何通过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巧妙吸引学生注意力,在丰富课堂的同时,又不脱离语文学科的本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这是对语文教师的一大考验。
谈教学情境的创设问题,首先要明晰的就是教学情境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我们要树立的观念是将教学情境作为教学方法,让它“为我所用”,千万不能仅仅为了激趣或课堂形式的新颖盲目运用情境教学。
“情境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从根本上改进学生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和良好人格的养成。
”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教学情境应该能反映学科的独特性,切合教师所要讲授的文本,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和教学的背景环境,并且必须在教师的能力掌控范围之内。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考虑。
让青春激情在课堂上燃烧——记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君与她的“青春教学”
我是买牛 的人 , 你是安恩 。我是第一个买
牛 的人 , 是第 二个 买 牛 的人 … … 两个 买 我
这个话题是 :结合 《 故乡》 《 、我的叔叔于
勒》 重点探讨《 , 孤独之旅 》 中的景物 描写
的作 用 。选 择 “ 物 描 写 ” 为 话题 , 君 景 作 王 是 从 以 下 三个 角度 思 考 的 :. 个 单 元 的 1 这 景 物 描写 很 有 特 点 ,可 圈可 点 之 处 甚 多 ,
牛的人 , 修养是不 同的 , 寻找文 中的细 请
节 。接 着 , 向学 生 抛 出 问题 :他 们来 的 ” 又 “
时候是怎么观察这头牛的?” 当学生回答 “ 端详 ” , 时 又追问 :端详 , 么是端详? “ 什 看
着 王 老 师 , 详 王 老 师 。 直至 引导 学 生 们 端 ”
青春语 文 之课堂 魅力
王君认为 , 语文教师应该在完成传授
语 文知 识 ,培 养 学生 语 文 能 力 的基 础 上 ,
名教师迅速走 向成熟并 形成教育理念
走上讲台 ,先使 出重庆妹子的泼辣劲儿 ,
语 重 心 长 地 把 学 生 教 育 了一 顿 ,把 这 帮
使学生对生命有一种健康的认识 , 对人生 有一种最初 的规划 , 对青春理想有一种最 初的描摹 。在初 中的三年 时间里 , 语文教 育就是要给学生树立成人意识 , 要让学生
的生命 力等手段 , 使语 文教学过程保持青
春状态 , 进而为教 师和学生创造 、 保持 、 享 受整个 人生 的青春状态做准备。王君说 :
听全国特级教师王君授课有感
听全国特级教师王君授课有感王君老师,年轻而充满朝气,朝气中充盈着老成。
真是小女人彰显大语文,小才女满腹经纶。
听“君”一节课,胜教十年书,受益颇多。
一、做一名时尚女教师,未尝不可。
谁说教师,就得有板有眼,教条主义呢?王君教师就是一名非常时尚女教师,我指的不仅仅是她的穿着,时尚更表现在她的语言当中,她的评价语言是那么符合时代气息,“孩子你讲的是一个鬼故事吧?”“这更像一个科幻故事。
”“你真是一个天才的演员。
”她丰富的网络知识也增添了她时尚女性的魅力,网络名词“亲”“神马都是浮云”在她眼中这是一种网络文化,学生不用摒弃而且可以接纳,这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教师。
她的教学理念时尚,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并不禁锢学生思想,允许学生出现个性化甚至不可思议的作品,如她的学生作文有的用数字代替,有的在别人眼里可以视为政审不合格,她都可以接受,因为她认为这是学生的暂时行为,而非一生思想。
二、做一名心胸宽容的女教师,威严四射。
现在的学生,叛逆心强,道理个个明白,就是不喜欢老师板着面孔,“之乎者也”。
而王君老师面对学生的错误,并非以理服人,而是用眼神,用心理智慧,用对学生不同个性的了解,踏雪无痕的化解。
三、做一位学识渊博女教师,字字珠玑。
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每一句话都那么有意义,每一句话都那么似曾相识,而自己却又不会说。
每一句话都那么富有哲理,而自己明其意却又不会言明。
听课感受她怎么知道这么多方面的知识,语言表达竟如此精准。
四、做一名激情洋溢女教师,永驻青春。
激情,彰显个人魅力,激情,荡涤学生心灵,激情,永驻课堂青春,王君老师的课堂就是这样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语文特级教师王君讲述班主任的五层境界
2015-10-28王君编者按: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在一个班级的成长过程中,班主任相当于统帅的将军。
可怎样做好一名班主任?让不少老师头疼。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君从一参加工作就开始担任班主任,如今已经获得多种班主任奖项!她是怎么做的,她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经历过哪几重境界?她如何不断反思,快来看看吧!境界:我的第一次“就职演讲”就把全班孩子“拿下”了。
我为班级的发展画蓝图订方针,总之:没有第二,只有第一!我的行动也很有力。
那是我做班主任最雷厉风行的几年,每天早上我很早起床,亲自把学生从被窝里赶起来跟着我到川黔公路上长跑。
他们还没有吃完早饭我就又跟到了教室。
“打造铁血团队”还渗透到了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
从当班主任第一年开始,我便带领学生坚持长跑。
每一届学生报名的时候我就开始做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为班级长跑定调子造声势。
我身先士卒,每天都带领学生跑步,每周还和学生长跑比赛。
从开学第一周的每天300米开始,到初三结束时的每天3000米,我的每一个班级,都是体育异常强大的班级,运动会成绩多次超过高中班获得全校团体总分的第一名。
体育传奇成为了我班级的传奇。
这样的管理方式持续了很多年。
凭着我的激情和“铁血政策”,班主任工作顺风顺水。
我带的每一个班都是镇上、县里、市里、省里的优秀班级。
我因此评上了四川省优秀班主任。
我也因此从乡镇渐渐调进了上一级,更上一级的学校。
我踌躇满志,颇有到中流激水,浪遏飞舟的豪情快意。
我原本以为,靠着这样的铁血政策,我可以把管理的成功进行到底。
2009年,我来到了北京。
因为在老家带的每一个班都是当地赫赫有名的优秀集体的缘故,我自信经验丰富底气十足。
但是,在京城,我的“铁血政策”遭到了挑战。
我向来习惯高标准严要求,雷厉风行,精益求精——当已经得心应手的教育方法频频受挫时,我一度陷入了对自己秉承的传统教育理念的迷失之中。
在经历了痛苦的思索和选择之后,我决定避开传统班级教育的近期目标,转换教育重心:回归教育原点,摒弃急功近利,循孩子天性而为,再寻找最佳的教育生长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级教师王君谈备课 来源:厚德载物发布时间:2010-7-23 4:40:09 这是一篇关于特级教师王君,王君特级教师,特级教师谈备课的文章。
如何收到预习的效果 1、教师如果不充分认识预习的重要性,学生就不可能重视。
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学,在教学的指导下预习,是语文课程的一条定律。
不预习而上课,是常有青年教师问起“如何备课”“如何批改作文”等等教学中很具体的问题。
如果不结合课例,说起来总是太原则,而且难免琐碎。
现就所问——事实上也是需要共同探讨的十个问题,做个抽象归纳。
为省篇幅计,例子只好从略。
一、如何备好一篇课文1、备课前要先“粗备”一个单元,了解“这一篇”在一个单元里的地位和作用。
既不能游离于单元之外;也无需将整个单元的任务,让一篇全承包了。
2、要让自己处在双重阅读者——理想阅读者和学生阅读者——的位置,多做换位思考,而不是一下子就站在教学者的角度,先入为主,老是想着应该怎么教怎么教。
3、不要忙着读“教参”。
相信自己的“第一感”。
写出了阅读的心得(批注、笔记)或教案的初案之后,再参考别人的文章不迟。
切忌用他人的纸样裁自己的衣裳。
二、如何确定教学内容1、先问自己这一篇为什么要“学”。
如果回答因为是精品甚至是经典。
那么,让学生知道“精”之所以为“精”,“典”之所以为“典”,就是这一篇的教学内容。
如果回答的是,因为既然编进了书本,所以要学,那么实际谁学不学它也就无所谓了。
2、再问这一篇为什么需要“教”。
通常一篇文章不“教”也能“学”懂,否则它先就不会有读者。
那么为什么还需要“教”?你应该找出需要“教”的三条五条理由,再根据“课标”“学情”等筛选提炼一下,教学内容就出来了。
3、最后,你还是先要确定“什么不教”。
学生(一般)已经知道的“不教”,今天学生还不需要知道的“不教”,不是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不教”。
尽可能多剔除“不需要教”的,才能把教学内容提炼得很精粹,任务规定得很集中。
读一读陈中樑教《风筝》的课堂实录,可能茅塞顿开。
三、如何收到预习的效果1、教师如果不充分认识预习的重要性,学生就不可能重视。
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学,在教学的指导下预习,是语文课程的一条定律。
不预习而上课,是语文教学低效率的一个症结。
一节课有预习垫底,就会出现高度;有预习先行,就会出现深度。
2、预习需制订“常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不要一下子布置太多,要求很高。
这是习惯的事,要有耐心。
刚开始,甚至只要熟悉若干字音字形和词义,也是“养习”的良好开始。
只要师生共同重视,持之以恒,大概花一个学期,就能够把预习的习惯培养起来。
3、教师应做出“示范”,不要徒托空言。
更不能没有检查,听之任之。
凡有新课,必有布置,凡有布置,必有检查。
用课前5分钟,有目的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放弃检查,预习全空。
4、预习最能使学生感觉受用的,是发生疑问而引起对话交流的兴趣,以及由此获得探究的自信和满足感。
所以预习应以“问疑”为主项,而“识记”次之。
四、如何组织一堂课的教学1、语文课最容易变成废话的集散地。
孙绍振说“中国的语文课上,师生的生命浪费是世界之最”,一半缘于教学内容,一半缘于教学组织。
因此必须谨记“45分钟”这一稍纵即逝的数字!要一分钟掰做两分钟来用,珍爱生命,精打细算,惜唾如金!2、最好不要仅仅告诉别人:今天这节课,只教课文的××段(或××内容),剩下的××段(或××内容)是下一节上。
这等于是影视节目广告,告诉你今天演几集,什么时候演完。
要让听课的,听出你是围绕一个课题,在进行有序地展开,逻辑地推进。
有经验的听课者,不会关心你上到哪里,关心的是你上到了什么关节眼,他会预想你的下一个动作是如何衔接,会走到一个什么合适的站点。
3、一节好的语文课的“序”,一般是用有意义有关联的问题,将教学内容,通过思考探究的方式相互衔接起来。
当然,也有的是按照课文自身的顺序,然而,也不能没有问题的接续和展开。
教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段段地解读下去,未尝不是一个可选择的方法,但如果在通读课文之后,问道:文中有一个起着枢纽作用的关键句“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那么,既然有个“所以”,就应当有个“因为”,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必须“拿来”呢?这个问题的设计,就包含了“组织教学”的用心在其中。
学生如果头脑清楚,或训练有素,他必然会自觉地去发现课文前面几个段落的思路是如何进展的。
因此,一个或几个好的问题的设计、启发和运用,几乎是一节课组织教学的全部内容,也是效率的基本保证。
语文课的内容组织,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和数理化的课媲美。
她的美,在隐显之间,“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4、一节课的开头很重要。
但不是那种专为表演给人看的故作姿态的“导入”,才算是像样的“开头”。
为导入而导入,徒然是浪费时间。
还是以有启发性和有趣的问题导入为佳。
上课的第一分钟,就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开头的几句话,就应该能够产生“热身“的效果。
5、不妨在讲台上放一块手表,学会随时控制时间。
在教案里标明什么教学内容用多少时间,也不见得没有必要。
结束一堂课,切不可急急匆匆。
习惯于用3—5分钟进行总结,会有助于提高课的质量。
否则,让下课铃声催赶着匆忙收拾残课,既煞风景,也斫伤课的灵魂。
五、如何设计和使用板书1、语文课上没有板书是不可思议的。
或者是为了突出强调需要识记的教学内容,或者为了使某一内容重点更加醒豁,条理更加清晰;当然,也可以使教学过程富于节奏感,不至于出现听觉疲劳。
如果怕字写得不好,自惭形秽,有意藏拙,那是失职。
2、板书设计,应该在整篇教案完成之后。
此时需要下一番提炼的工夫,使之成为鲜亮的纲目,闪光的课眼。
平庸的全然可以用口说代替的板书,比不做更糟。
表示结构的板书,用语尽量做到准确工整。
带有概括或总结性的板书,用语宜多加斟酌,要简练而有力。
板书一般不宜太繁,表述条畅,言简意赅,最是上乘。
3、预设的板书,书写在需要讲解或讨论的内容之前还是之后,是需要考虑的。
像史地政治的课程那样,先列出提纲再进入程序,语文课未必可取。
语文课程的特点适合采用归纳法,而不太适用演绎法。
4、即兴板书在语文课上作用不小。
但也要防止率意涂鸦,狼藉一片。
至少要在黑板上划出三分之一的“特区”供其挥写,以避免和“预设板书”错杂混淆。
5、一翻开课本就了然,还有必要再把课文标题和作者板书出来吗?除非你想在标题上“做文章”。
至于连第几课都要写一写,是否拿它提醒学生:你们要与时俱进啊?6、投影的“板书”,就更需要字斟句酌。
一旦映现,更改为难。
而冷森森地打在幕上,似乎总不如临场书写而富于动态感和亲切感。
我因此更钟情指间一支粉笔,用来得心应手。
六、课堂如何对话1、不要片面理解“对话”。
师生就文本互为问答讨论(所谓“三向”),是对话。
一方说话,一方倾听,也是对话。
朗读默读难道不是对话吗?当然也是。
对话即交流。
只把有形的外在的交流视为对话,把无形的内在的斥为“一言堂”、“注入式”,是机械论思维在作怪。
2、教师课堂提问有三忌:一忌问不明白,答非所问。
二忌立问即答,思不及义。
三忌答了不置可否,“坐下拉倒”;或一概称好,还要“掌声鼓励”;或是干脆把学生的回答“直接”教师的标准答案:“你的就是我的”。
再简单的问题,也需要多想想,该怎么问才能让学生明白问题的要求和回答的要点。
一般须给予十几秒钟的思考准备,包括口头表达的临场组织。
如果有太长的“冷场”,就需要考虑引导,还要反思问题是否恰当。
3、任何一种“对话”,都应视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部分。
善于听“答话”,随机引导,高明点拨,让学生开窍,要比给出“标准答案”更有价值。
一个问题由几个人的讨论回答而补充修整,要比“一次性通过”更有意义。
过程与方法重于结论,是课标的精神,在“对话”中最应得到贯彻。
七、如何布置课后的复习1、大多数情况下,语文课几乎放弃了课后复习的布置,自承乏软无力,把合理支配的时间拱手让人,好像比封建历史上的削土割地还要无奈。
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一下,到底语文需不需要复习?复习什么?有没有时间保证?有没有可能每天检查?2、如果当仁不让,照理一节语文课至少应有半小时的复习或作业的时间。
预习新课和复习旧课,大约是3:2或4:1的比例。
复习的项目,主要是课文重点内容的识记和语文知识(方法、习惯、技能等)的运用。
形式一般是口答题和文答题。
题目必须能够激发探究的兴趣,与其笼统题目,泛泛布置,不如要求把课文朗读一两遍,或者抄写若干段落,也可以印发相关的辅读材料指导阅读参考。
3、同预习一样,复习应不时进行检查,否则时间一久,终成虚话。
八、如何批改作文1、先把作文看一遍再改。
不要边看边改。
以“语批”为主,修改次之。
修改处需令比较,让写作者知道为何需要改,也允许持不同看法,鼓励同教师上来交流。
2、一次作文纵有参差不齐,但大体还是能按不同情况或不同标准归出几种类型。
一边批改一边就得归类。
发现和研究类型和典型,将决定作文批改的质量,不可因费工耗时而不为。
选择类型重点批改,不失为一种多快好省的办法,而典型批改尤须着力。
3、注意发现每一篇作文的闪光点。
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精当,一个句子表达得精彩,都不吝可圈可点。
鼓励之于作文,效果有时会出乎意料地惊人。
九、如何进入课文的分析1、不同类型(文体)的课文有不同的进入方式。
但是首先还是要明确为什么需要分析。
一篇好文章,本是有机的整体,干吗要去分析它?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在于披文入情,提要钩玄,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到达言辞的内蕴。
分析不是肢解,不是剁碎,分析之后,是让读者更加看到整体,是从局部或细部识通篇,窥全豹。
现在主张不论教什么课文,都先“整体感知”,但整体感知却并不一定非从“整体”入手不可,有时从一个字词,一截短语,一个句子,也可以感知通篇文章,甚至把握全文的主旨。
例如教《兰亭集序》,问其中的“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一句是怎么来的?让学生从这一句上下寻绎,了解作者整体的构思,行文的脉络。
所以说,从哪里进入,是可以因文而异,也可以根据教师的匠心独运,作出最佳选择。
2、不管是否按照课文的顺序教,进入“分析”的方法大体有三种: 其一是:寻找“紧要语”(朱熹),包括孙绍振所说的“关键词”,或文章中精要、精彩、精妙的语句。
其二是:发现“关节眼”。
也就是通篇文字的联络照应。
不仅是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更有词语句子的配合呼应。
其三是:比较“新异处”。
这一般是在和(同类)的其它作家作品作比较中,发现其内容的丰富深刻,形式的独特新颖等。
3、进入“分析”的途径也大抵有三种:其一是聚焦“形象”的特写与细节。
一般适合于小说、戏剧等有人物、情节的作品。
其二是揣摩品味新异传神的语句,或波澜迭起、摇曳生姿的行文布局。
但也不忽略平字见奇、朴字见色的语言表达。
一般适合于叙事言情写景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