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的人才选拔思想述论

合集下载

明太祖朱元璋的几点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明太祖朱元璋的几点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明太祖朱元璋的几点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这句话对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说得简易而又明确透彻。

在郭子兴的部队里,因为各首领相处不和谐,朱元璋“度无足以共事”。

于是让手下兵士归属其他将领,只带着徐达、汤和等一些重要人力资源,南去定远发展。

这些人力资源,就是朱元璋的“桩”和“帮”。

在新的起点上,他们作为朱元璋杰出团队的星星之火,计取武攻,巧夺驴牌寨三千民兵,横涧山夜袭元将张知院,又得到二万兵士,有了这些基层人力资源,他们有了攻城略地的基础力量。

行军中遇到李善长,后来又遇到常遇春;准备渡江作战,正愁无舟时,得到廖永安、俞通海带着战船来归附。

这些看似路遇或自来归附的人,其实都是朱元璋强大的感召力引来的,这说明朱元璋的领导力已经引起社会上大量高级人力资源的注意并正在得到他们的认可。

而朱元璋对这些草根人力资源和有军职的人力资源,独具慧眼地接纳识别,领导他们建功立业,让他们的才能充分发挥。

这些人有的在朱元璋领导下,后来做到了将相之位,成为历史天空耀眼的明星。

汉代马援曾对汉高祖说:“当今之世,不独君择臣,臣亦择君。

”在朱元璋所处的时代也是一样,为君者要对人力资源有高级的识别能力,发挥领导能力,为臣者也要有对君的识别能力,投到明君贤君的团队中,才会形成明君贤臣团队,才可能干出彪柄史册的绩效。

朱元璋的团队有了一些不可多得的高级人力资源,从此,战元军,斗群雄,高级人力资源和基层人力资源不断发展,而这些人力资源产生的绩效也越来越大。

渡江作战初战告捷后,有些将士想带着财物粮食返回,这种衣食饱暖层次的愿景和朱元璋攻城略地建功立业的愿景差距很大。

为了把将士的低层次愿景统一到他的高层次愿景上,形成高层次的军事团队愿景,朱元璋与徐达颇费思量。

怎样才能把全部人力资源的愿景,上升和统一成朱元璋层次的愿景呢?他们想到,只有把实现低层次愿景的船忍痛丢掉,让低层次愿景失去达成的条件,使通向高层次愿景的道路成为唯一可行的道路,让所有的人力资源除了此路,别无选择。

朱元璋的官员选拔与官僚体制

朱元璋的官员选拔与官僚体制

朱元璋的官员选拔与官僚体制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一位杰出的帝王。

他以其创立明朝的成就而闻名,但是他在官员选拔和管理方面的策略同样对明朝的繁荣与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朱元璋的官员选拔方法以及他实施的官僚体制,以揭示其对明朝治理的重要性。

一、皇帝的选拔方式朱元璋非常看重官员选拔,他认为只有选拔适任的官员,才能确保朝廷的稳定和国家的繁荣。

为此,他采取了多种方式来选拔官员。

首先,朱元璋设立了举孝廉的制度。

孝廉即通过举荐孝子贤孙获得官职的制度,这种制度注重个人品德、道德修养和家族背景。

通过这种方式,朱元璋希望能够选拔到忠诚有德行的官员,以维护朝廷的清廉与稳定。

其次,朱元璋还注重选拔有才能的官员。

他对文学和军事才能都给予了高度重视。

他设立了文庙,以鼓励学术研究和思想发展。

在军事方面,他重视选拔武将,并推行了以勇武为标准的选拔制度。

这些举措有效地提高了朝廷官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除了以上两种方式,朱元璋还注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他设立了明代的科举制度,即乡试、会试和殿试。

这种制度通过考试评判官员的学识和能力,为他们提供了公平的竞争机会。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官员选拔更加系统、客观和公正。

二、官僚体制的建立为了管理官员和确保政府的正常运转,朱元璋还建立了严格的官僚机构。

这一机构体系成为明代官僚体制的基石,确保了朝廷的权力稳定与顺畅。

首先,朱元璋在中央设置了各类官署和部门,如吏部、刑部、兵部等。

这些机构各司其职,负责管理各类事务。

它们具有明确的职责范围和权限,使得朝廷能够高效地运转。

其次,朱元璋开始实行三班奏议制度,以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

三班是指参与奏章的官员分为三班,轮流上奏,由皇帝亲自阅览和决策。

这一制度使得朱元璋能够更好地掌握政务和监督官员,提高了政府的决策效率和公信力。

另外,朱元璋还注重区分地方行政和中央行政,实行地方官员的轮任制。

这样的制度安排有助于维持地方官员的稳定性和廉洁性,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引发的弊端。

朱元璋人才观

朱元璋人才观

朱元璋“治天下以人才为本”的人才观在古代帝王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注意重用人才的历史人物。

他出身贫寒,了解民间疾苦,知道重用人才的重要性。

在军事战争年代,凡攻克一地之后,朱元璋必马上访求当地的知识分子,用秘书、顾问、参谋一类的名义重用他们。

如至正二十七年(1357)攻占赘州之后,便聘用范祖韩、叶珊玉、胡翰、汪仲山等十余人,为他讲解经书历史,出谋划策。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高度重视人才的作用,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人才理论。

据《大明太祖高皇帝宝训》卷六记载,洪武二年(1369)六月朱元璋又提出“治天下以人才为本”[781页]l7】的观点。

据《大明太祖高皇帝宝训》卷五记载,洪武六年四月他又对吏部大臣说:“世有贤才,国之宝也”! (17)页742]。

洪武八年七月,他对大臣说:“举大器者不可独运,居大业者不能以独成”。

他总结了古代帝王的经验教训,下结论说:“是故择贤任能,列布庶位,安危协心,盛衰同德者,殷周之兴也。

用伊尹、周公诸贤,故卜世永久,历柞灵长;秦隋之季,弃群策于汉高,委英雄于唐主,独任其智,未几而亡”17页’742]。

朱元璋广泛采用了比喻的方法。

首先,朱元璋将人才对帝王的帮助作用比作树木与树根的关系,认为:根疏者易植。

因此,人君欲弘其德,惟当广览兼听博达群情,则治益盛隆,道益光大矣。

其次,又用人间的建筑来比喻。

据《大明太祖高皇帝宝训》卷五记载,洪武十二年底朱元璋对礼部大臣说:“为天下者,譬如作大厦非一木所成,必聚材而后成。

”因此,“天下非一人独理,必选贤而后治,故为国得宝,不如孝贤”17][742]。

次年,又谓吏部大臣天下之务,非贤不治,求贤之道,非礼不行”17]页743]。

又用禽畜做比喻,他说:“鸿鹊之能远举者,为其有羽翼也,蛟龙之能腾越者,为其有鳞髦也。

”因此,可知“人君之能致治者,为其有贤人而为之辅也”[”17[745],故大臣要广泛收罗人才为君主所用,方能致治。

.2朱元璋在长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人才观。

朱元璋用人的得与失

朱元璋用人的得与失

朱元璋用人的得与失作者:黄建东来源:《领导之友》2014年第03期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四,意气风发的朱元璋在南京即皇帝位,国号大明。

从一无所有的小和尚,到登上大明王朝开国皇帝的宝座,朱元璋仅仅用了17年的时间,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朱元璋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众多的杰出人才,这使得他在元末明初动荡的社会中迅速地脱颖而出,并最终走向成功。

细细分析,朱元璋在用人方面,在立国前后呈现着显著的不同。

由于起自草莽,朱元璋深知笼络人才的重要性,故而创业时期基本可以做到“豁达大度,知人善用”,而且从谏如流,对待东征西讨的武将,平日里更是尊敬有加。

史载,每当大将徐达凯旋回师之时,朱元璋都要亲自召见并赐宴,特别是每次见面,朱元璋都亲切地称呼徐达为“布衣兄弟”;大将常遇春在北伐胜利后不幸病逝,消息传来,朱元璋拊膺恸哭,亲自率领大臣从南京出发,直至长江岸边,去迎接常遇春的灵柩。

在对待儒士上,朱元璋也颇为礼遇。

首次接见刘基、宋濂、叶琛、章溢四人,一见面,朱元璋便谦逊地说:“我为天下屈四先生。

”不仅主动降低了自己的身价,同时也使读书人感受到了自身在动乱年代的重要。

朱元璋深知,采纳儒士正确的建议,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

朱元璋曾专门去向儒士朱升问政,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被朱元璋欣然采纳,这对明王朝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有件事最能体现出朱元璋豁达的气量。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克镇江宁镇,获敌三万六千余人,为了打消降将降卒的疑虑,朱元璋亲自从中挑选了五百名壮士作为自己的亲兵,而且当晚就担任宿卫工作,原来的亲兵卫士则全部调离,那一晚朱元璋鼾声如雷。

有什么能比把自己的生死交到降兵降将手里,更让他们放下疑忌之心的呢?事实胜于雄辩,日后这些人当中有不少都成为了朱元璋手下冲锋陷阵的猛士,这就是古人所谓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大明立国后,由于地位的变化,也出于使大明王朝长治久安的考虑,朱元璋开始着手改革吏制,希望从官僚体制上保证各级官员在施展才华的同时,权力又不会过于膨胀,从而产生僭越的野心。

明朝科举制度的启示与反思

明朝科举制度的启示与反思

明朝科举制度的启示与反思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人才选拔制度。

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从唐朝到清朝,科举制度成为了中国官员选拔的主要形式。

其中,明朝的科举制度更是进一步完善,并不断改革,成为历史上最为独特、优秀的一种。

作为后人,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发扬科举制度的优良传统,还需要反思和清醒地看待其存在的局限性和弊端。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明朝科举制度的启示与反思。

一、科举制度培育人才的优良传统明朝科举制度为培育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明代的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共六次考试,每三年一次。

科举制度最大的特点是按照一定的体制规范和考试体系,培养和选拔优秀的人才。

各级朝廷在进行考试的时候,都要对考生的回答进行认真、详尽、严格地审查和打分。

在明朝的科举制度中,选拔官员不仅是要看好他的学养,更重要的是要看好他的品德和社交技巧,具有几方面的优点:首先,考试制度培养了社会精英。

在一种社会中,精英也是不可或缺的。

他们在特定的领域内具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可以为社会的良好发展作出有效贡献。

其次,考试制度提升了教育水平。

在明朝科举制度中,由于思想开放和新知识的不断探索,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随着科技和文明的进步,学校和教育的普及,知识和文化的传承也更加延续和深入。

因此,科举制度的优秀传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二、科举制度的局限性明朝的科举制度存在一些可以被改进的方面,其发展缺乏某些方面的领导和挑战。

一方面,考试内容存在一定程度的陈旧和单一性,不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要。

另一方面,“铁饭碗”文化的影响,缺乏选拔灵活度和差异化,导致官场腐败、人才流失等问题。

此外,科举制度的选拔方式虽然在人才选拔方面具有普遍性和纠正性,但缺乏机会平等性和公平性,削弱了考生的竞争意愿和激情。

三、科举制度的启示及在现代人才选拔中的借鉴1. 坚持公平公正、激发竞争热情。

竞争是人才选拔的基础。

要想选拔出人才,就必须保障公平公正,并激发竞争热情。

简论明代的科举考试思想

简论明代的科举考试思想

简论明代的科举考试思想摘要:明代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发展的鼎盛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为明代科举考试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广阔的空间,本文主要对明代的科举考试思想、以及一些著名思想家和知识分子对科举考试思想的认识和看法进行系统阐述和总结。

关键词:科举制;考试;学校明代“科举考试必由学校”把学校教育与科举开始紧密结合起来,考试的主导功能日显突出,有关科举考试的思想理论的阐发和提出也逐步形成多视角、重实践和系统完备的特点。

明代科举考试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并使明代的科举考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反映在科举考试宗旨、科举考试内容、方式、录取标准及科举考试选任授官方面均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

一、科举考试思想论述明代科举考试思想在总的方向和原则上是继承了中国古代“选贤任能”的人才选拔思想,但选贤任能在中国古代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自科举制度建立以来,选贤任能是其主要的取士和选官原则,但各代各朝的贤能标准不尽相同,具体结合明代考试的时机和明朝政府选官的实际需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儒家思想对儒学的尊崇,是明代科举考试的一个主要和基本的思想内容。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考试原则上尊崇儒学。

史载“国朝崇尚儒术,春秋祭享先师,内外费至巨万,尊师之道可谓隆矣”①。

“洪武二十四年,诏科举岁贡命题于《大诰》中科取”②。

《大诰》是洪武年间的法律文书,其特点是按照儒家伦理道德和纲常明教的思想体系所颁布的明代法律文献,它是明朝政府指定的参加科举考试必读和必考的内容。

“自永乐中命儒臣纂修《四书大全》,颁之学官,而诸书皆废”③。

由此可见,儒家经书成为科举考试中唯一要求和必学的内容。

这一考试思想的最直接来源就是明代以皇帝为核心的君臣政治统治思想和选官思想。

明代中期以后,科举取士所规定的课业内容除了儒学以外就几乎没有其他内容。

尊崇儒学①《明太祖实录》卷一五二②查继佐《罪惟录》志卷一八,《科举制》③顾炎武《日知录集释》的科举考试思想与教育思想导致了士人学子只读只做经义文章,进而出现了专以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理念和考试方法。

论明代科举制度

论明代科举制度

论明代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采用分科取士的方法。

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年间举行最后一场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

唐朝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武则天时期添加了殿试和武举。

将科举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

宋代重文轻武,放宽了录用和作用的范围,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即州试,省试和殿试。

明王朝建立,科举制度进入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式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朝统治者开始重视学校教育,将科举分为童试,乡士,会士与殿试。

清朝科举制度逐渐走向衰亡。

朱元璋在争夺天下时,就已将选拔人才作为第一要务,他说:“为天下者,譬如作大厦,非一木所成,必聚材而后成。

天下非一人独理,必选贤而后治。

故为国得宝,不如荐贤。

”有鉴于重开科举制度不成熟,他认为解决人才匮乏的最有效方法是荐举人才。

朱元璋刚刚号称吴王之时,就下令各地举荐贤才。

朱元璋将荐举人才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

并且他对,荐举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告诫前往各地寻访的官员:察举人才时要根据人才的外表来判定他的性格和为人,他说:“明锐者质货漂轻,敦厚者性或迂缓,辩给者行或不逮,沉默者德或有余,卿等宜加精荐。

”“金石之有声,击之而后鸣;舟航之能远,操之而后动;贤者之有才,用之而后见。

然人之才智或有长于彼而短于此者,若困其短而并弃其长,则天下之才难矣。

”必须考察人才的长处,而不能见其短处就,否则就会觉得天下无贤才了。

朱元璋采用荐举制度十多年,选拔了大量的人才,并根据个人的才能委任不同的官职。

根据王世贞的《弇山堂别集》职官表所载的洪武年间内阁大臣和六部官员中任职情况,将荐举任职者的比例统计如下:官职名称官员总数被举荐人数荐举的名目及人数所占的比例(%)内阁大臣7 2 杨士奇和胡俨28.6吏部尚书37 14 以“文学荐举”的五人,“明经”、“才能”、“文孺”各二人,“乡举”、“秀才”、“行义”各一人37.8户部尚书32 14洪武初年荐举10人,“贤才”、“文学”、“人才”、“乡举”各一人43.7礼部尚书8 7 “人才”、“文学”和未记名目者各2人,“文学”一人87.5兵部尚书21 7未记名目者4人,“人才”、“文33.3学”、“儒士”各一人。

简述明朝官员选拔制度的主要内容。

简述明朝官员选拔制度的主要内容。

简述明朝官员选拔制度的主要内容。

古代的人们常说:“宰相必起于州郡。

”那么,简述明朝官员选拔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选拔官吏上,从秦汉开始,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官吏选拔任用制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朝代又都对其进行了调整与完善。

明太祖朱元璋是最早为中国选拔制度确立了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的皇帝。

他在创建明王朝时,首先规定凡全国文武官员的录用和升迁,必须通过统一的考试,严格把关。

洪武八年( 1381年)九月,朱元璋令礼部尚书刘三吾“会通经史,讲求治体”,编纂《御制大诰》。

次年正月,又诏中书省和六部,“以历代为鉴,详定官制”。

《大诰》共分两篇,第一篇为《祖训》,第二篇为《百官公卿职掌》。

在“职掌”中,朱元璋要求地方的长官在政务繁忙时,要亲自参加考试,而且规定殿试不能由阁臣主持。

在他看来,官员的录用“非通儒硕学,不能为相”。

在这些法律条文的指导下,又根据现实需要和当时存在的弊端,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朱元璋又诏修《大明律》,颁布实施。

明朝前期官员选拔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采取科举制,即通过国家设置的考试选拔官吏。

明朝的科举考试有两级,一是乡试,二是会试。

乡试由皇帝派出的主考官到各地举行,考试合格者才能称为举人。

会试由礼部主持,考试合格后,才能称为贡士。

应试的人员除了本人及其父母兄弟之外,不许带任何私人的仆从,“执役者斩”。

考试结果,分为三等,一等称为“,二等称为“,三等称为“,第一名称为“。

中了举人之后,才能称为秀才。

二、采用九品中正制,即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品德才能出众、家庭清白的庶民为官,以便为朝廷补充官吏。

为保证官吏的来源纯正,明朝规定:各地州县官的选用,都由户部负责,每年更换,不得连任;各地举荐孝廉的数额也有限定,不得超过额定名额的三倍。

“孝廉”二字,取自《孝经》。

这样做,目的是把品行端正的士人从地方集中起来,作为官员队伍的补充。

三、采用推举和学校培养两种方式,即地方官吏可以采用地方举荐和公开考试的方式选拔。

封建社会时期选拔人才制度的演变

封建社会时期选拔人才制度的演变

封建社会时期选拔人才制度的演变(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封建社会时期选拔人才制度的演变封建社会时期选拔人才制度的演变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朝代都在官员的选拔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明朝文武科举制

明朝文武科举制

明朝文武科举制明太祖朱元璋,是元末农民大起义中产生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很懂得人才对于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意义。

早在明王朝建立之前,他就十分重视争取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

以朱升、宋濂、刘基为首的一批儒生在他的帐下效力,备受尊重。

为了迎接即将取得的全国性的胜利,1367年,朱元璋发布了“设文武二科取士”的命令,要求各级地方官“劝谕敏健秀士及智勇之人,以时勉学。

俟开举之岁,充贡京师”(《明史》卷七十,《选举制》二),解开了明代科举制的序幕。

明初科举与荐举的更迭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昭告天下:“自今年八月始,特设科举。

务取经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实相称者。

朕将亲策于廷,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

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

”(《明史》卷七十,《选举制》二)这年,京师和行省部分分别举行乡试。

出场试经义一道,《四书》义二道;二场,论一道;三场,策一道。

发榜后十天,还对被录取者进行以起码、射箭、书法、算术、律令为内容的考试。

录取名额除直隶为一百人、广东、广西各二十五人外,其余各省均为四十人。

在特殊情况下亦可不拘额数。

还允许高丽、安南、占城等国的士子在本国乡试后,贡赴京师。

第二年举行会试,朱元璋亲制策问,试于奉天殿,录取了吴伯宗等一百二十人。

这时,明王朝建立不久,官员缺额很多。

洪武四年(1371)正月,令各行省连续三年举行乡试,所有举人都免予会试,赴京师听候选官。

又从各行省的举人中选拔一些“年少俊逸者”担任翰林院编修、秘书监直长等官职,让他们在宫中的文华殿肄业,由著名学者宋濂等负责教学。

连考三年后,朱元璋发现所录取的人才,大多是“后生少年”,文章虽然写得头头是道,却缺乏实际工作的能力。

于是,他在洪武六年(1373)二月决定暂停科举,“别令有司察举贤才。

必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

(《明太祖实录》洪武六年二月)举荐的科目有聪明正直、贤良方正、孝弟力田、儒士、孝廉、秀才、人才、耆民等。

由各地方长官举松京师破格录用。

明代的用人制度 -回复

明代的用人制度 -回复

明代的用人制度-回复明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它的用人制度也相当特殊和独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逐步回答关于明代用人制度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明代的用人制度是如何运作的。

明代的用人制度主要分为科举和举荐两种方式。

科举是指明代实行的士人选拔制度,通过乡试、会试和殿试的考试,选拔合适的人才。

举荐则是官员推荐人才入仕的方式,官员可以通过直接向皇帝推荐人才,或通过官方渠道递交推荐名单。

其次,我们可以探讨科举制在明代用人制度中的作用。

科举制实行的目的是为了选拔有才干和品德的人才,以填补政府的官职。

在明代,科举考试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官员识别和选拔合适的人才。

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考试内容和要求。

乡试是基层选拔,会试是省级选拔,殿试是最终选拔,以决定考生是否能够成为进士。

科举制有效地在明代帮助选拔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成为了明代政府中的重要官员。

第三,举荐制在明代用人制度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举荐制是通过官员推荐人才入仕的方式。

这种方式灵活度更高,官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力和经验,选择合适的人才。

但是,举荐制也容易被滥用,官员有可能通过举荐亲信或亲族来提高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明代政府为了避免滥用举荐制,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设立监察机构来监督举荐制的公正性。

第四,明代用人制度中的官职等级也是非常重要的。

官职等级决定了官员的地位和工资待遇。

明代设立了许多不同的官职等级,比如文官的进士、举人、监察御史等,武官的武举、武舉及各级将领等。

官员的晋升和升迁是根据他们的能力和表现来决定的。

明代用人制度非常注重能力和品德,一个官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品德和出色的才能才能得到晋升和升迁的机会。

最后,我们可以谈论明代用人制度的一些变化和特点。

明代的用人制度相对于其他朝代来说较为灵活和公正。

科举制的实行使得政府不再完全由世袭的贵族统治,而是通过考试选拔有才干和品德的士人。

这一制度改革为社会流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得社会上层结构相对宽松和开放。

朱元璋选拔人才之神一样的逻辑

朱元璋选拔人才之神一样的逻辑

朱元璋选拔人才之神一样的逻辑33、秀才剁指只是秦大一统之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再不是一句空话。

当支撑国家机器运转的官僚系统一直延展到中国的最基层之时。

文人即便声称自己是“隐士”,想拒绝为朝廷效力已不可得。

比如朱元璋最初登基之洪武元年,天下逐鹿未已,他呢,当其时就态度很是谦卑的写了一篇《谕隐逸诏》来征求人才——朕考虑到以天下四海之广大,并不是朕一个人所能治理,一定要得到天下的贤人的辅助才能实现太平盛世……只可惜的现在有才华的贤德之士因为战乱,都隐居到山林之中……现在,天下刚刚安定,朕天天和饱学的文人谈论如何治理大明朝,他们的建议总是能给予朕启发,在他们的启发,朕怎么能不过古代贤明的君主作为自己的榜样呢。

因此,隐居的文人们啊,如果你们想贡献自己的才能来辅助大明朝,以仁德之心救济苍生,一定不会嫌弃朕的。

所以,我特此诏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朝廷求贤若渴之心。

[1]而到了洪武十八年,朱元璋扫平群雄之后,对于隐士就一点也不客气了。

不客气到什么程度呢?朱元璋是这样说的——呜呼!!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种说法由来已久了,(已经成为中国伦理的一部分)。

天下之士大夫拒绝和政府合作,就是背弃中国伦理。

对于这种臭屁的士大夫,政府砍下他们的脑袋,屠戮他们的家族,并没有什么不对的。

[2]对于拒绝和政府合作的隐士,朱元璋放言不惟要诛杀之,还要族灭之,这话是单纯的恐吓么?朱元璋还真的做了出来,因为元末之士大夫不肯为新朝效力的很多,为了让隐士们进朝做官,朱元璋最初还很用心思,但是渐渐的就失去耐心了。

于是,他创造性的发明了一个罪名,叫做——“寰中士夫不为君用”之罪,这一罪名编入“真犯死罪”和“应合抄札家属”条例,写进他的《大诰》里。

按照中国人的通俗观念,隐士有官不当,有荣华富贵不享,大大的有骨气,怎么会招来杀身甚至是族诛之祸呢?还好,现在留存下来的朱元璋御制《大诰三编》中,有一则秀才剁指的案例,足以让我们了解朱元璋的暴君逻辑。

第五章(1)朱元璋的科举取士制度

第五章(1)朱元璋的科举取士制度

第五章(1)朱元璋的科举取士制度同学们好,这次我们来讲讲科举在明代的发展。

明代是中国科举发展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而明太祖朱元璋执政时期所定的科举程式是明清两代科举制度日臻完善的基础。

尽管朱元璋对科举制度的完善有如此大的贡献,但他与唐宋历代统治者不同,朱元璋并非一开始就对科举取士的是在荐举取士与科举取士的比较中逐渐疑虑,进而坚定他将科举视为“永制”的选士方略。

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会在实践中,反复荐举选才和科举取士这两种方式呢?在长期征战厮杀过程中,朱元璋确立了自己的人才标准,即不但要求德才兼备,而且具有实际的行政管理能力。

按照这样的人才标准,通过反复比较荐举、科举两种选材方式的优劣,最终将科举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

尽管人才标准是决定其选材方式的最直接因素,朱元璋作为出身于平民的领袖,早在征讨元朝的过程中,他就已经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而此时朱元璋尚处于积蓄力量,谋取天下之时,他不可能招揽为元朝廷服务的人才,因此,在他看来,栋梁之才多隐逸在民间。

正是有见于此,他将荐举和征求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

朱元璋多次下“荐贤令”,要求各地举贤荐能。

在征伐期间或者甫国初定之时,不具备举行全国大规模统一考试的条件,荐举和征求人才确实能解朝廷人才匮乏的燃眉之急。

为朱元璋建立明代立下汗马功劳者中,有多位是通过荐举选拔上来的,如至正十八年(1358),通过荐举获得儒士范祖幹、叶仪、许元、叶瓒玉、胡翰等人。

至正二十年(1360),举荐了青田刘基、龙泉章溢、丽水叶琛、金华宋濂至建康,此四人号称“浙东四贤”,他们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再如,明初布衣士人杨士奇被荐举入朝之后,成为明初朝廷的重要典章制定者、修国史的主持者。

尽管如此,朱元璋从选拔有实际行政能力的角度而言,他对荐举的人才并不满意,到洪武四年,他发现之前通过荐举选拔的官员中,很难有人能管理“刑名钱谷”之类的实际工作。

然而,科举作自隋代创立以来,唐、五代、宋与元都将其作为文官选拔制度,已经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700余年。

明代科举考试思想述论

明代科举考试思想述论

〔收稿日期〕2005-07-20〔作者简介〕王凯旋(1969-),男,辽宁大连人,历史学博士,副编审,主要从事明清史、中国社会史研究。

 【古代史研究】明代科举考试思想述论王凯旋(沈阳出版社,辽宁沈阳110011) 〔关键词〕明代科举;考试思想;科举制度 〔摘 要〕科举考试思想是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是科举制度日趋完善、走向成熟的时期。

相应地,科举考试的相关理论和思想较之前代也更为丰富、深刻。

具体言之,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在科举考试的实施过程中,为保证其公平公正和实效性,分地选拔、职前培训、立足实用综合考核,科举与学校一体化、科举必由学校以及反舞弊等一系列规章、举措得以实施,在人才选拔上,明代科举考试坚持宁缺勿滥,不以一试定优劣的原则。

总之,明代科举考试思想在选拔标准、选拔途径、考试内容、取录方法诸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

〔中图分类号〕K 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5)06-0133-06 有明一代,“科举必由学校”,科举制度的发展为明代科举考试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广阔的空间,把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紧密结合起来,考试的主导功能日益突出。

明代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主要来源于明代历任帝王和朝廷大臣的科举考试观点与基本见解,一些著名思想家和知识分子对科举考试思想的形成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明代科举考试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并使明代的科举考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反映在考试宗旨、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录取标准及科考选任授官方面均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

明代科举考试思想在总的方向和原则上是继承了中国古代“选贤任能”的人才选拔思想,但选贤任能在中国古代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具体结合明代科举考试的实际和明朝政府选官的实际需要,则大体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儒家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 11尊崇儒学的考试原则。

文学、军事、科学,明代科举为何总能出“全”方面人才

文学、军事、科学,明代科举为何总能出“全”方面人才

文学、军事、科学,明代科举为何总能出“全”方面人才科举制度始于隋朝,虽然未能构建起完整的体系。

但是这个想法的提出启发了唐初精英,在唐代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制度。

其在中国施行了以前三百多年。

这种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官吏的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综合产物。

自唐宋发展起来的科举制,在元代经过短暂的回落之后,所幸到了明代,不仅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而且走上了它的鼎盛时期,为朝堂输送了无数人才。

那么为何明代科举可以培养出“全方面”的人才呢?一.君臣的科举观1. 君主的全面人才观明太祖在明代科举制度的建立上,起了重大作用。

曾有人说:“国朝开科,自洪武三年始定条例。

”他通过起义从元代人手中得到了江山,因为出身贫寒,真正了解民间疾苦,知道重用人才于一个国家而言意味着什么。

早在军事战争的时候,朱元璋就不仅仅只收罗军事方面的人才,也广泛收纳儒、法、道等各家知识分子。

更何况当时他从元朝皇帝手中接手时,旧的官僚机构已经被打碎,而当务之急就是快速建立起新的官僚机构。

而同时最重要的是他意识到元朝之所以会国家衰亡,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设官不任贤。

长期的社会经验让他意识到:没有众多人才,特别是特殊人才的帮助,一个泱泱大国是很难靠国家一个人治理好的。

所以其在初开设科举考试的时候就对中书省大臣说:“政治之道在于任贤”。

他在长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人才观念,他认为人才应该是文武兼备的,反对单一的人才。

在天下太平的时候,学生虽然应该专心于文学一事,但是对骑射等武事,也不能不学习。

只有文武双全的人才,才是定国安邦的人才。

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年)诏令实行科举考试。

当时,朱元璋明确指出,汉、唐、宋取士虽有定制,然而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重诗赋和文字,轻品德和才干。

当时他对礼部官员提出要求,因“科举是国家取人才第一路”,所以必须对其重视。

而后,明仁宗、明世宗等都继承了他的这种科举取士的思想,对科举予以了相当高的关注。

他们不断重申他们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核心几乎对明代科举制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从朱元璋的游移入手,浅析明初科举制度建立的过程

从朱元璋的游移入手,浅析明初科举制度建立的过程

从朱元璋的游移入手,浅析明初科举制度建立的过程自隋唐之后,科举就成为我国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

但是,科举制度并非一直都被历代的封建王朝所接受,科举制度在后世也曾一度被废止,例如在元朝,科举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举行。

实际上在明朝,科举制度也并不是从始至终就存在的。

只是明太祖朱元璋在明初一直对科举制度抱有游移的态度,在荐举制度与科举制度之间游移不定,直到建国十几年后,科举制度才被作为定制确定下来,自此之后,直到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科举一直都是明清两朝选拔人才的主要制度。

本文的目的,便是向读者展示明初朱元璋在荐举制与科举制之间游移的过程,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明朝科举现场还原图从荐举为主到专用科举早在元末争霸之时,朱元璋就已经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但是,当时他离掌握政权尚远,自然没有办法通过科举选材,因此,朱元璋便主要通过荐举来选拔人才。

元至正十六年,朱元璋发布征召令:“贤人君子有能相从立功业者,吾礼用之”。

至正二十五年,朱元璋明确要求在自己控制范围内的官员必须上报所辖地区内的人才,这些人才可以担任地方郡县官府的中书。

朱元璋还建立了荐举选材的相关制度,以中书令作为负责荐举的官员,明确规定州县官员必须每年荐举人才,同时还派人到各地寻找人才。

这一制度持续到了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的洪武年间。

朱元璋特别要求各地荐举人才的官员要根据每个人的个性来具体对待与评价:“天生人材必为世用,然人之材器有不同,明锐者质或剽轻,敦厚者性或迂缓,辨给者行或不逮,沉默者德或有余”。

明朝开国帝王朱元璋但是,荐举制度此时已展现出其弊端,比如说许多人才名不副实,荐举德人才太过泛滥,因此,朱元璋又再次提出考察人才德方法,要求各级官员严格按照要求荐举:“观人之法,即其小可以知其大,察其微可以见其著,视其所不为可以知其所为,但严举主之法,则冒滥自革矣”。

到此时,朱元璋已经对荐举制度有些怀疑,而转而考虑采用科举制度了。

朱元璋之所以没有在建立政权之初就采取科举制度,主要是因为他认为之前的科举制度存在着各种弊端。

明朝选拔人才的制度

明朝选拔人才的制度

明朝选拔人才的制度
1. 明朝的科举制度啊,那可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呢!就好比现在的高考,大家都拼命去争取好成绩。

你想想看,范进中举都高兴得疯了,这科举的吸引力多大呀!
2. 还有那荐举制度呢,有人推荐你,你就有可能当官啦!这就好像在工作中,有个厉害的人赏识你,给你机会往上走一样。

3. 明朝的学校教育也不能小瞧呀,那可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呢!这不就跟现在的好学校一样,能让你学到更多知识和本领。

4. 明朝还有个特殊的制度叫铨选呢,就像是一场大筛选,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好比一场精彩的球赛,教练要选出最适合的球员踢不同的位置。

5. 军功封爵制度也很牛啊!在战场上立了功,就能得到封赏,多威风啊!这就像在游戏里打了大胜仗,获得超级奖励一样让人兴奋。

6. 荫叙制度呢,先辈有功劳,子孙就能沾光。

哎呀,这跟现在有些人靠家里关系找好工作有点像呢。

7. 明朝的岁贡制度也值得说一说呀,每年选一些优秀的人出来。

这就好像每年评选优秀员工一样。

8. 吏员入仕制度也有意思,从吏员中选拔人才当官。

这就好比从基层员工中提拔干部,给他们更大的舞台。

9. 特殊技能选拔制度也有呢,你有别人不会的本事,那就有机会出头啦!就像现在那些有独特技艺的人能脱颖而出一样。

10. 纳赀入仕制度呢,花钱买官,这可真是个特别的存在呀!就好像有时候有钱能使鬼推磨一样。

我觉得明朝这些选拔人才的制度各有特点,有的很公平,有的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明朝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民 乃邦之 本 ,国安 则士 人 出 元朝 末 年 ,群雄逐 鹿 ,战乱 不 断 ,民 不 聊 生 , 国家 处 于 长 期 的动乱 之 中。它 预 示 着 一 个 新 兴帝 国 即 将 诞 生 时 临 盆 前 的阵 痛 。
务 实的根 本 。 由此 可 以看 出 ,他 对 人才 的要 求 极 高 ,需 要 文 武 兼 备 ,德 常兼备 的 全 材 。同 时 ,他 以德 文 本 ,求 真 务 实 的选 拔 人 才 的态度 和思想 为后 世帝 王提 供 了典范 并产 生了深 远影 响 。 3 .2 兴 办学 校 ,培 育人 才 朱元 璋认 为 ,人 才是 国家 的宝 贵财 富 ,人才 来 自于学 校 的培 养 。因此 ,他 于 1 3 6 5年将 应天 府 改 为 国子 学 ,创 建 了 当时 中央最 高 学府 。他 在加 强 中央 学 府 建 设 的 同时 ,也 在 积 极 发 展地 方 教 育 并 于洪 武二 年 发布 兴 学 令 ,在 全 国 各地 兴 办 学 校 ,发 展 教 育 。 洪 武 八年 ( 1 3 7 5 年 )又再 次 下 令 ,设立 社 学 ,让 民间子 弟 获 得 受 教 育 的权利 。洪武 时期 全 国府 州县 总数 为 1 4 3 5 ,共设 府 州 县学 为 1 2 9 7 所,重建 者有 1 0 6 3 所 ,占 8 1 . 9 6 % 。由此 可见 ,明太祖朱 元璋通 过构 建全 国学 校教育网络 体系 , 一方面加强 了 中央 集权 ,从而确 立 了明朝 “ 治 国以 教化为先 , 教化 以学校为本 ” 的文 教政策 ,另一方面也 反映 出了朱元
科举和荐举的并行拓宽了人才人仕的渠道提高了国家民众整体受教育水平激活了国家人才培养的活力充实了人才的数量和刺激了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能够更好的为国家选拔出治国急需的专才和人才干部的储备
明太 祖 朱 元 璋 的 人 才 选 拔 思 想 述 论
田 春
(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 学院 云 南 昆明 6 5 0 5 0 0 )
作者 简介 :田春 ( 1 9 9 2 .0 2 一) ,男 , 汉 族 ,贵州 六盘 水人 ,云 南师 范 大 学教 育 科学 与管 理 学 院在 读 硕士 研 究 生 ,研究 方 向 :课 程 与教 育基 本原 理 。
摘 要 :朱元 璋是 中国历史上 极具 影响 力 的一位 帝王 之一 。 他在 位期 间所采 取 的人才 选拔 标 准 、不拘 一格 用 人 的风 格和 独 树 一 帜的 人才 观 仍 然对今 天 人才 的培 养和选 拔产 生重 要 影响 。 关键 词 :朱 元璋 ;人 才选拔 中图分 类号 :B 2 4 4 . 6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1 6 7 2— 5 8 3 2( 2 0 1 7 )0 7— 0 1 2 6— 0 1
元至 i E _ -十 年 ( 1 3 6 0 ) ,当他 向乐 平 儒 士 许 瑷 请 教 夺 取 天 下 良策 时 ,许 瑷 就 曾建议 到 ,你 若 想 要 建 立一 个 稳 定 统 一 的 国家 ,人 才 和英 雄是 必不 可 少 的决 定 因素 。于 是 ,他 将 目光 投 向 了 隐藏 于 民 间 的有志 之士 和 奇伟 之 才 ,多 次下 “ 荐 贤令 ” 求 取人 才 ,这 也 为 后来 明朝 建立 后 实行 的 “ 荐 举 ” 制 奠 定 基 础 。在 他看 来 ,天 下不 乏人 才辈 出 ,只是 缺少 了一 双 发 掘 的 慧 眼 和 提供 他 们 展 示 才 华 的 平 台 。经 过朱 元璋 多 次 的 征 召举 贤 ,其 身 边 已经 聚 集 了无 数 精 英 之 士和雄 伟之 才 ,比较具 有 典 型代 表 的 是 号称 “ 浙 东 四 贤 ” 的青
2 举 贤任 才 ,霸业 之基 、立 国之本 法进 行统 一 的考试 。在 这里 要 特 别 指 出 ,科 举在 明朝 洪 武 年 间经
早 在 明朝建 立 之 前 ,每 当 朱元 璋 攻 克 一 个 地 方 ,就 会 亲 自下 召 ,网罗 当地人 才 以 为 己用 ,他充 分 认 识 到 人 才对 建 立 霸 业 的重 要性 ,也 是其 后 来 “ 治 天下 以人 才 为 本 ” 的人 才 观 形成 的雏 形 。
介 “ 濠 梁之 民 … ‘ 淮 右布 衣 ” 的朱元 璋凭 借逐 渐积 聚 的实力 征 服 群 雄 ,推翻 了元 王 朝 的统 治 ,建 立 起 了一 个 新 兴 封 建 帝 国一 大 明

王 朝 。出身 寒微 的朱 元 璋 深 知 百 姓 疾苦 ,长期 的战 乱 让 国家 国力 尽 衰 。正如 他所 言 : “ 民乃邦 之 本 ” 。为 此 ,他 提 出 了 “ 凡治 以安 民为本 ,民安则 国安 ” 的思 想 。从 上 可 以看 出 明太 祖 朱 元 璋 是 一
璋x C A p j - 培养的重视和对 系统化 人才 的追 求 。 位 顺 民意 ,体 民心 的好 皇 帝 ,只有 做 到 心存 百 姓 ,国 家 稳定 ,才 3 .3 科 举 与荐举 并举 ,多方位 选拔 人才 能广 开招 贤纳 士 之 门 ,不 拘 一 格 的 选拔 和任 用 人 才 ,国家 才 能 获 在朱 元璋 看来 ,科 举 和 荐 举 可 以更 好 的 招 纳 人才 。其 实 ,荐 得 进一 步 的发展 和繁 荣 ,百姓 方可 安居 乐业 。 举制 在朱元 璋 反元 斗争 中早 已成 形 ,由 于 当时 全 国未 能 统 一 故 无
历 了开科 取士 继而 罢停 ,又复 而重 开科举 ,最终 形 成 “ 三 年大 比” 的模 式后 而成 为永 制 。在 科举 停开 期 间 ,主要 是通 过 举荐 向国家输 送^ 、 才 ,后来演变成将两者并 举 的人 才选拔 制度 。洪 武十 五年 ( 1 3 8 2 年) , 朱元璋改 国子学为 国子监 。洪 武二十 四年 ( 1 3 9 1 年) ,国子监 生
朱元 璋 1 3 2 8年 出生 于濠州 钟 离 ( 今 安 徽凤 阳) ,原 名朱 重 八 ,
字 国瑞 ,著 名 的 军 事 家 、政 治 家 和 改革 家 。 出身 贫 苦 低 下 阶 层 , 年青 时 曾为 地主 家 的 佣 工 ,当过 短 期 的 和 尚 ,二 十 五岁 时参 加 郭 子 兴领 导 的反元 红 巾军 。1 3 6 1年 被龙 风 政 权 封 为 吴 国公 ,后 来 随 着 力量 逐渐 壮大 ,荡平 群雄 ,于 1 3 6 8年在 应 天 ( 今 江 苏 南京 )称 帝 ,建立 大 明王 朝 ,年号 洪 武 ,庙 号 明太 祖 ,逝 世 于 1 3 9 8年 ,在 位 时 间达 3 1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