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课件 第26课 新中国外交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岳麓版必修一 导学课件高频考点26中美关系正常化

高中历史 岳麓版必修一 导学课件高频考点26中美关系正常化

4.“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和“参与地区性国际组
织外交”有什么区别?
提示: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 联合国合法席位以后,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 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如:中国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等。 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外交: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参与当今地区
性国际组织(如:欧盟、非洲联盟、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等)
高频考点26 中美关系正常化
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是什么? 提示:中美关系的缓和。 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
3.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美建交有何区别?
提示: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 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 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建交:1979 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解析
尼克松访华使中美结束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20多年的
对抗和关系紧张局面,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如果没有中国
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 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 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 )。
A.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C.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解析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西方
国家掀起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这些为中国的发展特别是经济
社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A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为A。 答案 A
的史实不符。
答案
D
2.1972年尼克松与周恩来相见被媒体评为“两国领导人横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高一历史导言课课件(26张PPT)优质课件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高一历史导言课课件(26张PPT)优质课件
——E·H·卡尔《历史是什么?》
《中央日报》
《大公报》
《解放日报》 《西北文化日报》
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 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 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 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主观性
通过现存文献来书写历史,如同要完成一幅多数
史论结合
史由证来 证史一致
证 (史料)
(史法、史观) (史法、史观)
历史认识 历史结论
时间 知识体系
文字、图片 地图、表格 漫画、文物
2、高中历史课程体系
——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和递进性
采用通史框架, 按照历史时序, 分为24个专题。
中国史14个 世界史有10个
专业发展
史学入门
史料研读
延伸
递进
拓展
选修
思维转变:基础性、感性认识
深刻性、理性认识
能力提升:史实、感想
原因、概括、阐释等
素养突出:判断、理解
比较、综合、论证等
高中历史学习要注意:
1.角度拓宽(政治、思想,对当时和后世等); 2.深度增加(前因后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等) 3.逻辑性强(单元之间、单元与课时之间等联系)
论从史出


(史论)
(史实)
——吕思勉
科学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 技术告诉我们能够做什么
历史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
三、高中历史课程有哪些内容?
必修
选择性必修
选修
中国历史纲要 外国历史纲要
国家制度与 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史学入门 史料研读
文化交流与传播
高一阶段,所有学生必学,并将进行学业水平考试, 其成绩会对高二的选科分班产生一定影响。

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6

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6
讨论生成郡县制比分封制的历史进步性等问题
PPT
训练
提供纸质限时训练题,主要以贴近课本基础知识为主
限时训练,巩固知识
限时训练当堂模拟PPT展示答案
总结
对本课内容进行整体概括总结生成本课知识网络
学生笔记
PPT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视频导入:利用视频直观了解秦朝统一六国结束分裂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秦朝统一的历史过程,简单了解统一中发生的历史事件。
角色扮演:利用现代网络多媒体技术找一些历史剧剧情让学生角色扮演参与其中了解皇帝制度以及三公九卿制内容特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学生对于初中知识—秦朝统一有大体的了解和学习并且多秦朝统一后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也很熟悉,但是对于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的概念不了解,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因此要不概念性问题讲清楚方便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识记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2、深刻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和影响
四、教学环境
总结评古论今:秦朝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具有深远意义,联系今天祖国尚未完成统一我们应该加强自身学习,增强国家实力,为完成祖国统一而努力。

姓名
蔺孟孟
电话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一
邮件
单位
山东省青州第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秦朝统一以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两块内容,教材对秦朝大一统概况做了介绍作为初中与高中知识的衔接,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成为本节方法、手段等)

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课件 第15课 辛亥革命26

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课件 第15课 辛亥革命26

第15课
课标要求:
辛亥革命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 君主专制、建立中国民国的历史意义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一篇章——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辛亥革命
请仔细观看视频,提取有效信息
结合图片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 辛亥革命的背景
继许许多多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腐败 无能的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成为列 强在华的代理人。他们就像列强手中的木 偶任列强摆布。
人民主权 自由平等 三权 分立 责任 内阁
铁血共和终成空
第三篇章——辛亥革命 的结果
探究革命之果
佩弗在《远东》中说:1912年在中 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 可笑。这种政体悲剧的结束了。” 设问一:这里的仿制品指的是什么? 设问二: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政体悲剧的 结束?
设问二: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政体悲剧的结束?
惊天动地写春秋
第二篇章——辛亥革命 的过程
准备
开始 武昌起义 发展 全国十几个省相继宣布独立 高潮
1912 年 3月 1912 年 1月 1日 1905 年同盟会成立 1894 年兴中会成立 1911 1912 1911 年 年 年 10 3 4 月袁世凯任职 月 月广州起义 10武昌起义 2 月宣统帝退位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悲剧二: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缺少民众的支持
设问二: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政体悲剧的结束?
“……他尽管不好,我们要希望他好, 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 励他,使他不可能不好……” ——孙中山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 思考:孙中山说的他是谁? 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名存实亡
温故而知新……

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教案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1

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教案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1

教学设计:第26课现代科学革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经典力学的三大定律、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等基础知识。

牛顿、普朗克、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的主要事迹,学会观察,培养敏锐的洞察力。

理解科学进步中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

提高收集、分析相关资料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分析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科学家为科学进步所作出的努力。

学习他们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形成科学的态度。

知道在科学的道路上荆棘遍布,增强面对挫折的能力。

增强毅力,树立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伽利略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贡献;经典力学的建立;相对论的提出;量子论的诞生。

难点:物理学各阶段发展的原因;对科学发展创新性的理解。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讲述和提问法进行,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师课堂上可多采用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教学。

使学生从感知历史中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借助物理学方面比较丰富的课外资料、图片、人物等资料,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导入新课】我们在前面一个单元学习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今天一起来学习下世界近代的科技发展历程。

在这个时期科学家们把自然界划分成不同领域,分门别类进行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众多领域出现了一大批科学巨匠。

如:众所周知的牛顿、爱因斯坦、瓦特、伽利略等。

下面我们就具体来学习。

在这些领域科学家们都做了什么?在科学发展又有什么变化呢?【讲述内容】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首先看物理学方面进展,大家先看这几个人都是谁?(伽利略、牛顿、安因斯坦、普朗克)物理学上进展我们主要围绕这几位科学家来学习 11课主要学习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岳麓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岳麓版)

5.日内瓦会议(1954.4-7 )
6. 万隆会议(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
二、 中国外交新突破(20世纪70年代)
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1971.10;第26届联大)
2、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和中美正式建交: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中美联合公报》的
发表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3、中日邦交正常化:
思考讨论
是什么促使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原因)
材料一: 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
重大进展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我们必须与他们有比今天更多的联系。 如 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 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国际秩序是 不可设想。
——尼克松
思考讨论
是什么促使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原因)
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弱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增强
2、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个较长 的过程。请按表完成此过程。
时间
事件
1971
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
尼克松访华
1978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1979
中美正式建交
1971年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在机场握手
③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2、中日关系的改善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敌视中国; ②中美《联合公报》震动了日本; ③主张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田中角荣当选首相。 (2)过程: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3)中美、中日建交的影响: 国际上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
交出现了新局面。
新中国外交的三个阶段
一、建国初期外交(1949--20世纪50年代期) 二、中国外交新突破(20世纪70年代) 三、新时期外交(改革开放以来)

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课件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课件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5 隋朝以后,科举制
评价科举制:或者影响
积极
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世袭的传统模式,促进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 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②外部:与分封制的关系。
三个宗法形式:①家谱;②宗祠;③族规。
四个重要观念: ①“亲亲尊尊”; 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③“男尊女卑”; ④“裙带风气、荫庇心态”。
礼乐制度
1.含义: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2.作用: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 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1.秦朝中央集权的特点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 正、郎中令、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 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这种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机构看, 皇室的家事和政府机构逐渐分离。这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可以 看出来,这些机构都是为国家政治服务的。但另一方面君主专制 的不断强化和儒家不断强化的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本质上还是 强化了家国同构现象。
三、监察与谏议制度
(1)秦朝:御史大夫掌管监察。
(2)汉代:专设御史府,汉武帝时在地方上设置, 刺史,以 监察地方官员。
(3) 唐朝:门下负责谏议
(4)明清:监察制度发展到顶峰。在中央,有都, 察院、六 科给事中;在地方上有按察使司。
(4)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深层点拨
三省六部制的设立并不是民主的体现,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 的三权分立制度。相反,它是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是“皇权 下的民主”。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教案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外交》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识目标:建国初三大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美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新时期多边外交、四项原则、中国加入WT。

\APEC、建立中国一东盟贸易区、发展同大国的关系、上海合作组织、维护联合国权威。

(2)能力目标:①识记建国之初、七十年代、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②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③能分析“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新时期多边外交的原因、且的、和意义。

④通过学习能认识到外交活动的本质一“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外交活动和外交目的的出发点,就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过程与方法(1)阅读材料,分析新中国外交与半殖民地屈辱外交的本质区别。

(2)通过材料与历史照片,再现历史场景,进行历史回顾。

(3)师生共同探究一些历史问题。

(4)教师精心分析,从理论上提高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新中国外交是我国政治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体现。

(2)新中国外交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各国的信赖和赞誉。

(3)我国外交战线人才济济,周恩来、乔冠华等人都是外交领域的“天之骄子”。

新中国外交成就斐然,与旧中国外交有天渊之别。

重点与难点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和意义,新时期外交成就。

难点对以上历史概念的准确记忆和理解,能史论结合地进行分析,以及构建新中国外交历史的总体框架。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外交”同“屈辱”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说:“中国的反对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26

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26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
理解: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及历史地位。
知识的运用: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角色扮演,锻炼其合作精神,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创造性。通过自主学习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介绍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高尚情操。通过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强国之志。通过模拟法庭,加深学生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的理解。
二、学生分析
《抗日战争》同学都很熟悉,很多同学对这部分知识比较感兴趣,知识储备较好,经过一段时间的高中历史学习,学生已经对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也已经学会在阅读中提取有效信息。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理性分析不够全面,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和开阔的视野,所以要通过本课让学生在感情升华的同时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站在更高的视角理性分析这场战争,全面认识中国的抗战。
强化“牢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观看抗战胜利70周年的国庆阅兵视频,播放国歌。牢记中华民族什么时候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什么原因导致的?

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5

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5
(2)在“内容”一目中,通过虎符、秦朝疆域的展示,显示皇权至上、中央集权。
(3)在“影响”一目中,通过柳宗元等人的评价等文字资料,理解郡县制对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
3.课堂小结出示本课知识结构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学生分析
本课大部分内容学生初中都已经学习过,而且本校学生基础较好,这为本课教学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因而要重点加强概念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秦朝统一;皇帝制度的确立,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郡县两级制。理解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皇权是封建专制国家的权力中心,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郡县制。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秦朝统一的历史必然性,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姓名
张璐璐
电话
学科
高中历史
年级
高一
邮件
单位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教材分析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虽然时间短暂,二世而亡,但是在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并极具有开创性。本课以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和影响为中心讲述秦朝政治制度史。内容丰富,充实而课时较为紧影响
出示表格
对于分封制和郡县制异同,理解郡县制对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
表格展示
小结
出示知识结构
掌握本课线索,消化吸收
课件出示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9

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9

姓名
葛均秀
单位
莒县二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据重要地位。从纵向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史的核心内容,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对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横向看,“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与以古代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生发展,相映成趣,相映生辉.。学好本课是我们解开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结构的钥匙
二、学生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在初一时已经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有简单的知识积累,平时也经常接触秦灭六国题材的影视作品,对这段历史及秦始皇等人物较为熟悉且感兴趣。但是对于刚刚入学的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水平仍然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还没有完全具备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而本课内容是专门讲述秦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确立,理论性较强,更注重学生的理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入
媒体展示影视作品中《秦始皇》的主题曲
分析歌词:
畅所欲言:你知道歌曲中所涉及人物的功绩有哪些?
PPT音频
讲授
明确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内容、影响作为本课主题。出示史料。
阅读课本与史料,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动手总结、竞答
PP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探究
结合问题化设计引导小组对个性化疑难进行探讨,提出必须讨论的典型疑难(重点)
3、观看视频《秦朝郡县制的设立》,明确了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区别,及其进步性。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归纳总结,完善答案。

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6课新中国外交20

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6课新中国外交20

姓名
李玲
电话
学科
历史
年级
邮件
单位
莱阳四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教材分析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二、学生分析
这部分知识点比较难懂,但非常重要;要结合学生分析总结,分析透彻,讲解到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讲授
教师讲解为主
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学生小组长分工引导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思维导图
复习
探究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小组合作学习。课前进行新政背景的的微课自主学习,为上课做好准备。对于教师设置的探究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小组长做好分工,做好记录,并进行展示,当堂小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在展示过程中的倾听思考、质疑、判断能力。
1微课程《经济大危机》,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做到自己了解罗斯福新政发生的原因和目的。
2微课程《如何进行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课后如何自主学习,并展开相应的讨论,为课堂交流做好准备。
3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知识整体构建能力。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三、教学目标
在谈话、讨论等探索的过程中,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22

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22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为学生生动、直观再现历史风貌。
(2)解读文字史料,进行归纳分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3)分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锻炼个人的归纳与表达能力。
(4)通过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将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观看视频,能够说出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及其重大意义。
(2)、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的学习,能够说出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和土地革命的基本史实。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够归纳总结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
(3)、通过自主阅读课本,能够说出红军长征的基本史实,并且观看视频说出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借助音频、地图以及长征途中图片的展示,让学生跟随着老师一起去感受那段峥嵘的艰苦岁月,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培养学生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红色革命精神!
四、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利用PPT的展示为学生呈现本课知识的三部分,分为三大篇章的学习——第一篇章:南昌起义铸雄狮;第二篇章:土地革命破枷锁;第三篇章:红军长征树丰碑。
2、播放《南昌起义》视频,,培养学生捕捉重要历史信息的能力。归纳视频中关于南昌起义的重要的历史信息——起义的时间、主要领导人以及重大的历史意义。
3、情景模拟学生角色扮演当时的农民,来看一下当时根据地的人民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中共又是如何满足他们的愿望的。由这个活动,让学生直观了解土地革命的重要内容以及意义。这也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土地革命。

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6课新中国外交5

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6课新中国外交5
数据分析
研讨疑难,当堂解决
明确讨论疑难题目,必讨论,个性化疑难
学生讨论展示解决疑难
历史启示和感悟
学生体会,体验,感受,情感升华
PPT
作业,学生历史思维训练
教师针对重点和学生的思维难点(创新新思维训练)
学生完成训练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二、20世纪60年代的外交——“一大片”外交
背景:美苏争霸,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继续敌视新中国,中苏关系恶化。
政策:一大片策略,重点发展同亚非国家之间的关系。
三、20世纪70年代外交——“一条线”外交
1、国际环境:这一时期,苏美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苏美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
态势。美国为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挑战,谋求从越南脱身,寻求同中国接近。苏联则在加紧同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建国初三大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和史实、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美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四项基本原则和表现(中国加入WTO、APEC、建立中国-东盟贸易区)、发展同大国的关系、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在联合国的活动及贡献。
1.微课程导学,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发现自己的个性化疑难,通过合作学习,并能够在课堂上解决个性化疑难。
2.小组合作学习,精细化管理,并展示,当堂小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在展示过程中的倾听思考、质疑、判断能力。
3.学习方法指导,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辩证全面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6课新中国外交16

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6课新中国外交16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播放图片
观看图片
图片
讲授
幻灯片展示图片、史料
思考回答
ppt、图片20120102200942001.jpg
探究
幻灯片展示问题
讨பைடு நூலகம்回答
ppt、图片
小组合作学习
幻灯片展示问题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文字、图表、影视资料,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借助形象思维感悟历史。(2)引导学生多方面搜集材料(图书馆、网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的改善,说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并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环境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和外交比较感兴趣,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心情,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教学主题
外交关系的突破
一、教材分析
70年代的外交作为现代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而言则是一个突破的时代,而外交关系的关键又在于中美关系的缓和,因为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建交,使中国出现了第三次建交高峰,中国外交也由原来的半个舞台扩展到整个世界舞台,所以本课有着承前启后的特殊意义。

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课件第26课新中国外交25

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优秀作业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课件第26课新中国外交25
★维护成立, 推动了地区和平与稳定。
★与时俱进谋新篇-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二)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维和部队在行动
胡锦涛会见安南,强调中国是 联合国的强力支持者。
★小结
纵观新中国几十年外交风云,中国自始至终坚 持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逐渐成长为举 足轻重的世界政治大国。这是中华民族复兴的 重要表现。曾几何时,中国一直处于弱国地位; 正是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最终 改变了中国的性质,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而这也恰恰说明 了一个道理:197弱2年国,尼无克松外访华交,中;美发关系展解冻才。 是实现民族 复兴的唯一途径。 国际政邓治19小上5平0,外年应中1务29邀进月1国大1599访41是1入我,日臣77年9912问1我新国《889渐大年年64841美国1世中坚中月年年9显平91,9年5月国9外纪国持苏,9,,示正5经581,,年交,与独4友周中中年1出芳0过年9毛随月5上 中 地立好恩英葡6政中。努4月41月后泽2的国区新自同来月9关签9治俄两力日,8,签东重同性中主年盟受,于署9大两天,,周美年署接大世经国的互邀周香关国,后五苏恩国,《见胜界济第和助访恩港于的领,星联来新总中8日利大组一平条问来问澳气导中·红第率统1苏本国织份中外约印率题门势人7日旗一团克关公首的之国交缅》团问《,会国发开个参林系报相关间书政,签参题联积晤表始与加成顿恢》田系的策提订加的合极联在中万访复,中进联立出,。日声《支合联国隆问中角一系和这内明联持公合建会国中美荣步也平是瓦》合联报国交议际国关密在(共新会发声合,飘地系切加中处中议表明国正扬位进。强)五国,》事式。显入、项第务建著新原一,交提阶则个维。高段。条护。约世。界和平
导入
新中国的建立,震撼了世界,各国不得 不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而中华文明源远 流长也离不开对其他文化的兼收并蓄。新的 政权,新的时代,在复杂的形势下,新中国 的外交之路又经历了怎样的风风雨雨?让我 们一起回顾历史,重温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外 交之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签订“二十一条”
知识结构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
一、外交方针的制定
背景
第 26 课 具体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一次建交高潮 —— 新中国外交 二、外交成就的取得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学习目标: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C
(2010· 上海高考)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 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 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返联合国 ③参加万隆会议 A.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
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4月17日)
求同存异
同:
相似的历史 相同的现实 共同的愿望
异: 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在这次会议 上,乔冠华 开怀大笑, 西方记者把 乔冠华的笑 描述为“震 碎了议会大 厦的玻璃”
世界局势变化,双方共同要求 原因 :
中苏关系恶化
美国 中国
1949年10月3日,
中国与苏联正 式建立外交关 系

1950年2月14日, 中苏签订《中苏友 好同盟互助条约》
1949年12月,毛泽 东主席访问苏联。
1954年4月至7月,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中国代表 团出席日内瓦会议。图为周总理一行步入会场
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 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的 国际会议
A
20世70年代美国决定放弃敌视中 国的政策,改善对中国的关系,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原因在于( ) A、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B、美国遏制战略的失败,出于国家 利益的需要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美国试图同中国一起建立持久稳 定的国际秩序

B
“三大政策 内容 ”
含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新建外交 “另起炉灶” 关系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
(一)经济:国际交流与合作
1.原则: 2.成就: 四项原则
(1)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2)加入世贸(2001,WTO) (3)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1991,APEC) (4)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二)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 ——战略伙伴关系 2.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上海合作组织 3.积极开展“反恐”外交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70年代以及
新时期的外交史实。 2、理解新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政策与当 时国际形势的复杂关系,认识到我国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
新中国外交的三个阶段: 一、50年代的中国外交 二、70年代的中国外交
三、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一、困境抉择寻方向-50年代
1.基本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等外交基本方针,表明新中国要: A.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B.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团结 D.断绝与欧美列强的外交关系
B
(2011· 上海高考)“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
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 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 是互相疑虑和恐惧、相互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外交政策:
3.外交成就:
(1)与苏联等17国建立外交关系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参加日内瓦会议
(4)参加万隆会议
二、打破坚冰获转机-70年代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
2.中美建交(1972、1979年)
3.中日建交(1972年)
三、与时俱进谋新篇-新时期
知识结构: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三大政策
50年代:
新 中 国 70年代: 的 外 交
新时期:
成就:
与苏联等国建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两次会议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中美建交、中日建交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思考: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 的因素有哪些?

国际、国内形势 国家利益 国家实力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 再与西方国家建交
“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中 国
苏 联
美 国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什么要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当时的国际形势是美国 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 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 锁、军事上包围,中国 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
美 国 海 外 驻 军 和 军 事 基 地
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苏联
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失败
“乒乓外交”
毛泽东会见基辛格博士
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在机场握手
1972年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 《中美上海公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