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9095]《管理心理学》大作业满分答案

合集下载

西南大学21年6月管理心理学【9095】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21年6月管理心理学【9095】大作业答案

D激发组织成员的创造性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2题,共30分,写出答案要点,可进行简单分析)1.群体决策有哪些优点?1.个体决策:优点:第一,它能使人们对事物感知得更迅速、更有效;第二,有助于使人们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第三,有助于人们从不完全的情报中获取重要的变化信息;第四,有助于人们形成决心,作出果断而大胆的选择。

缺点:容易使人们在情况发生变化时固守过时的观点,因循守旧,错失成功的良机,以及固执先入为主的成见等。

2.群体决策:优点:第一,群体决策能较好地保证决策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第二,群体决策具有较好的执行性。

第三,群体决策往往更富于创造性。

缺点:第一,决策的时间较长。

群体决策有多个人参加,自然其意见也会纷繁多样,群体决策要达成统一的意见,一般要花去较多的时间去统一认识,所以会使决策的时间延长,在特别紧急的关头,还可能会由此而贻误良机。

第二,决策无明确的负责人,容易造成无人对决策后果负责的局面。

群体决策是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共同参与决策分析并制定决策的整体过程。

其中,参与决策的人组成了决策群体。

决策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体现着时代的特征。

随着环境的变化,决策也日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群体决策受到重视并获得迅速发展2.菲德勒权变理论的三种情景因素和两种基本领导风格是什么?美国的管理学家菲德勒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任何领导方式均可能有效,而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领导方式与所处的环境是否适应,并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

这种模型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三种情景因素,两种基本领导风格和三种情景因素组成了八种不同的环境。

1、三种情景因素。

影响领导风格有效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1)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关系。

指领导者是否得到下属的拥护、尊重和信任,是否能吸引并使下属愿意追随他,反映领导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2)任务结构。

这是指下属工作任务程序化和结构化的程度。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9095]管理心理学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9095]管理心理学大作业答案

9095管理心理学二、答: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Vmom)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了期望理论。

它是一种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行为与其所获得的最终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激励过程,并以选择合适的行为达到最终的奖酬目标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只有在预期其行为有助于达到某种目标的情况下,才能被充分激励起来,从而采取行为,以达到预期目标。

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用公式表达即为:激励力量=期望值x效价M ( motivation ) = E (Expectancy ) X V ( Valence )激励力量是指激励水平的高低。

它表明动机的强烈程度,被激发的工作动机的大小,即为达到高绩效而作的努力程度。

期望值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能否导致所想得到的工作绩效和目标 (奖酬)的主观概率,即主观上估计达到目标、导致奖酬的可能性。

概率的数字范围在0〜1之间变化,受每个人的能力、经验、个性、情感、动机的影响。

效价是指人们对某一目标(奖酬)的重视程度与评价高低,即人们在主观上认为这奖酬的价值大小。

效价与人的价值观相联系,一个人对目标效价的评价因价值观的差异而不同。

效价还有正、负之分,一个人不希望出现这种结果,宁可不要,效价为负值;个人期望这种结果出现,效价为正值。

效价和期望值的不同结合,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水平,规律是:①当效价、期望值均大时,就会产生强大的激励力量;②当效价、期望值中的任何一项数值较小时,所产生的激励力量也小;③当效价、期望值中的任何一项数值为零时,所产生的激励力量也为零,人们根本没有兴趣去行为。

三、答:在群体沟通的过程中,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使沟通受到障碍。

这些障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文化障碍:(1)语义障碍:信息沟通所使用的主要信号是语言和文字。

语言不是客观事物的实体,而是通过人的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符号,它与事物之间只存在间接的关系。

加上客观事物及人的思想意识的复杂多变,使语言的表达范围和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具有很大的局限。

《管理心理学》机考课程参考资料

《管理心理学》机考课程参考资料
该公式说明,假如一个人把目标实现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越高,那么激发的动机就越强烈,焕发的内部力量也就越大。如果期望值和效价有一方为零,激励作用也将消失。
为了使激励力量达到最佳值,佛鲁姆提出了人的期望模式如下:这其中体现着三种关系:
①个人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有没有希望取得成绩,这是人对自己工作的期望。假如认为自己通过努力有能力达到目标,他就会有信心,有干劲,否则,反之。
类别:网教专业:公共事务管理、行政管理2018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管理心理学【9095】A卷
大作业满分:100分
大作业为论述题,一共5个题目,请选择其中2个题目作答,答题时先写答题要点,
然后进行详细论述。(如果 5 道题全做,以得分最高的 2 道题记总分)
一、论述管理心理学研究的观察法。(50分)
3、论述群体沟通的障碍有哪些?(50分)
答:在群体沟通的过程中,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使沟通受到障碍。这些障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文化障碍
(1)语义障碍:信息沟通所使用的主要信号是语言和文字。语言不是客观事物的实体,而是通过人的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符号,它与事物之间只存在间接的关系。加上客观事物及人的思想意识的复杂多变,使语言的表达范围和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具有很大的局限。有时,所用的语言和文字又是多义的,对不同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意思,不同的理解,从而引起误解错译。
在表达方面,书面沟通如果文词不通顺,字迹模糊,意义含混晦涩,内容不明确,则接受者将无法了解对方所要传达的内容。同样,口头表达如果发信者口齿不清,语无伦次不得抓住要点,受信者也无法了解其意义。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观察容易“各取所需”,即所收集到的观察材料会受到观察者能力和主观因素的影响;花费较高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研究的信、效度难以保证。

【免费下载】9095管理心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免费下载】9095管理心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9095)《管理心理学》1:[论述题]论述题1、工作内容的设计包括哪些方面?答:1)工作的广度。

即工作的多样性。

工作设计得过于单一,员工容易感到枯燥和厌烦,因此设计工作时,尽量使工作多样化,使员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进行不同的活动,保持工作的兴趣。

2)工作的深度。

设计的工作应具有从易到难的一定层次,对员工工作的技能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从而增加工作的挑战性,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3)工作的完整性。

保证工作的完整性能使员工有成就感,即使是流水作业中的一个简单程序,也要是全过程,让员工见到自己的工作成果,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

4)工作的自主性。

适当的自主权力能增加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使员工感到自己受到了信任和重视。

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使员工工作的责任心增强,工作的热情提高。

5)工作的反馈性。

工作的反馈包括两方面的信息:一是同事及上级对自己工作意见的反馈,如对自己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的评价等;二是工作本身的反馈,如工作的质量、数量、效率等。

工作反馈信息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效果有个全面的认识,能正确引导和激励员工,有利于工作的精益求精。

2:[论述题]论述题2、工作应激的个人对策有哪些?答:1.锻炼目前,国家正在推行全民健身计划,使各种年龄的人都参加体育锻炼。

一些慢性病患者也遵从医嘱进行适当的锻炼。

散步、跑步、游泳、打球等等体育运动有利于增强人们的体质。

体质的增强可为应付应激奠定基础。

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实的证据表明体育锻炼会直接消除或减轻应激,但体质的增强能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应付应激则是合乎逻辑的。

2.放松放松也是克服应激的有效方法。

一般的放松,如静坐可以使肌肉松弛和头脑平静。

放松也可以采取特殊的技术,如中国的气功和印度的瑜伽都是使人放松的特殊方法,它们都有利于克服应激。

一些研究人员发现,下述一些条件有利于人们真正地处于放松状态:处于一种安静的环境中;闭上眼睛;保持一种舒适的姿势;持续重复一个简单的声音以便在脑海中消除与工作有关的想法。

西南大学《管理心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管理心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9095)《管理心理学》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并在1911年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是()。

A.法约尔 B.韦伯C.莱维特 D.泰勒2.当对一个人某特性形成了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在知觉效应中称为()。

A.晕轮效应 B.刻板印象C.近因效应 D.第一印象3.态度是指个人对待某一对象较为稳定的()。

A.行为倾向 B.心理倾向C.动机倾向 D.兴趣倾向4.公平理论是美国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洛克 B.佛罗姆C.亚当斯 D.麦克利兰5.某地区政工干部在调查所在区域内企业职工状况时发现了三种现象:(1)某机械厂里大龄未婚青年很多,他们常为自己的婚姻问题而苦恼;(2)一家地处市郊的丝织厂,由于周围治安秩序不好,做三班的女工在夜间上下班经常遇到流氓的干扰而不安心工作;(3)某钢铁厂有位电子专业毕业的中年知识分子,曾经利用业余时间在研制小型电脑方面有所创新,他本人迫切要求从事这方面的专门研究,以争取早出成果。

以上三种需要分别属于()。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尊重需要B.社会需要、安全需要和尊重需要C.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D.社会需要、安全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6.某公司总裁老张行伍出身,崇尚以严治军,注重强化规章制度和完善组织结构。

尽管有些技术人员反映老张的做法过于生硬,但几年下来企业还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根据管理方格论观点,老张的作风最接近于()。

A.1.1型 B.1.9型C.9.1型 D.9.9型7.对于高层领导来说,首位重要的管理技能是()。

A.技术技能 B.人事技能C.决策技能 D.心理素质8.产品部门化组织结构形式又称为()。

A.直线制 B.职能制C.矩阵式 D.事业部制9.在某小企业一次中高层管理人员会议上发生了如下争执:“听着,如果我们不进行生产,什么也不会发生。

”生产经理反驳:“你错了”。

研究开发部门的经理打断说:“如果我们不进行设计,什么事也不会发生。

西南大学2020年春季管理心理学【9095】课程考试大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2020年春季管理心理学【9095】课程考试大作业参考答案
(3)上下级关系。指领导者受到下级爱戴、尊敬和信任以及下级情愿追随领导者的程度。根据以上三个因素,将领导所处的环境从最有利到最不利分为八种类型。
菲德勒认为领导者的行为方式应与环境类型相适应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一般来讲,在最有利和最不利的情境下,工作任务型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在中等状态情境下,人际关系型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
(2)职业的障碍:职业的障碍也是社会障碍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社会分工的专门化、复杂化给群体的沟通障碍提供了可能条件。各人的知识体系不可避免地由于职业的确定而朝某个方面转移,由此而形成不同的侧重。职业相同的人由于在兴趣、习惯、情感等方面存在共同区,双方的相容性较大,他们在沟通时往往显得容易,而且这种沟通易于向广而深方向发展。对于职业相去甚远的沟通双方来说,他们的沟通只能在双方的共同范围内,且这种共同范围由于职业的不同显得晦涩。一位艺术家和传统农民交谈时,交谈的障碍是显而易见的。
菲德勒认为决定领导有效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三个:
(1)职位权力。这是指领导者所处的职位具有的权力和权威的大小。一个具有明确的并且高的职位权力的领导比缺乏这种权力的领导者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追随;
(2)任务结构。即工作任务的明确程度和部下对任务的负责程度。任务清楚,工作的质量就比较容易控制,也更容易为组织成员规定明确的工作职责;
5、地理上的障碍
人与人相距的地理位置接近,彼此见面的机会多,自然容易建立人际关系。若地理上有相当的距离,不能时常面对面的交谈,文书传递又需一定的时间,就不一定能够把握时机及时解决问题。虽然可以利用电话沟通意见,但亦受到时间的限制及言语数量限制,或环境的干扰,无法做更详尽的沟通。(3分)
6、信息过量的障碍
2、社会障碍
(1)地位和组织结构障碍:地位是指个人在组织内的阶层与关系。机关组织是一种层级节制体系,意见经过机关层级的传递,容易把原意歪曲或变质,距离原意越离越远。下层人员在沟通时,往往产生大量信息过滤程序,将不好的信息除去或隐藏起来;而上级人员则往往不随便同部属表白,以保持其尊严,权威和神秘性。因此上下级之间的意见不能自由沟通,形成隔阂,产生不利的影响。图4-5反映了多层级组织结构的信息过渡。图中上面的箭头表示允许的理解差异的区域,表示在理解与阐述高层管理者的方针政策和思想时,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某些弹性。图右边的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图中黑点表示多层次的人员在传递信息时对信息理解的正确度。当一个信息传送下来,每经过一个层次,都要产生新的差异,最后就会脱离出这个规定的允许差异范围。

2019年秋季西南大学-[9095]《管理心理学》

2019年秋季西南大学-[9095]《管理心理学》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9095 学年学季:20192单项选择题1、布莱克和莫顿在对密执安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领导行为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概括和提高,提出了既.领导行为四分图.管理方格图.效用曲线.层次分析2、甲方说:“你把这任务完成一下。

”乙方却说:“你不见我正忙着吗?找别人干去吧!”这种相互交往. PP对PP型. CC对CC型. AA对AA型. PC对CP型3、戴维斯的研究结果证明,小道新闻传播的最普通形式是().集束式.单串式.偶然式.流言式4、群体凝聚力与群体团结().是一个概念.内涵不一致.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个概念不同表达5、不是由组织正式规定,而是员工在工作与生活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成为().非正式规章.非正式规范.正式规章.正式规范6、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态度改变的().参与改变态度理论.权变理论.平衡理论.认知失调理论7、沟通改变态度的理论起源于哪位心理学家关于对待黑人的态度的研究?().巴纳德.墨菲.海德.琼斯8、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谁提出的?().弗鲁姆.马斯洛.赫茨伯格.亚当斯9、“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一种典型的().刻板印象.投射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10、皮格马利翁效应在知觉上属于().刻板印象.投射效应.优先效应.自我实现的诺言11、对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高估内在倾向作用而忽视情境因素作用的一般倾向称之为().基本归因偏差.行为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差.利己主义归因偏.特殊归因偏差12、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以倾向性为标准把性格分为().内倾型、外倾型的性格. A型、B型性格.独立型、顺从型性格.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性格13、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30年代)提出来的人际关系学说是构成哪种人性假设的理论基础?().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14、由于目标、任务的需要,通过上级组织或职能部门决定成立并组建的群体是()。

《管理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习题及答案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管理心理学作业一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感觉2.记忆3.意志4.个性5.气质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

A.行为方式B.生活方式C.学习方式交往方式2.有人勤奋有人懒惰,这是性格的()。

A.意志特征8.情绪特征C.态度特征D.理智特征3.使人们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方面表现出个体差异的性格特征是()。

A.理智特征B.情绪特征C.态度特征D.意志特征4.个性倾向性包括()。

Λ.能力C.兴趣D.信念5.下列关于管理心理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管理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B.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已经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C.管理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D.管理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6.研究者通过感官直接或间接的观察并记录个体或团体的行为活动,然后分析记录,判断可能有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方法被称为()。

A.观察法B.访谈法C.测量法D.访问法7.我们把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称为()。

A.气质8.性格C.能力D.心理8.在有关个性的理论中,由弗洛伊德及其学生为主要代表人物的理论是()。

A.社会学习论B.个性类型论C.心理分析论D.特质论9.有人经常处于精神饱满、朗气蓬物、愉快欢乐之中,有人经常处于精神萎靡、抑郁清沉、闷闷不乐之中,这是性格的()。

A意志特征B.态度特征C.理智特征D.情绪特征IO.不同的气质类型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孤僻胆小、行动迟缓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B.抑郁质三、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在组织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常常扮演下面哪些角色()A人际角色B决策角色C操作员角色D信息传递者角色2、下面哪几项属于A型性格的主要特点()A生活节奏通常很快B对很多事情的速度感到不耐烦C总是试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D充分放松而不感内疚3、人们常说的社会知觉过程中的可能偏误有()A第一印象B晕轮效应C近因效应D刻板印象4、常说的态度的三成分是指()A认知成分B行为成分C情感成分D决策成分5、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以下层面()A生理需求B自我实现需要C尊重需要D安全需要E社交需要F爱和归属需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五、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六、2.思维的分类有哪些?七、3.个体的意志品质主要有哪些?八、4.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西南大学管理心理学答案

西南大学管理心理学答案
5.在信息加工处理过程中也需要信息反馈。这是确保信息准确性的一条可靠途径。这种反馈要求是双向的,即下级主管部门经常给上级领导提供信息,同时接受上级领导的信息査询;上级领导也要经常向下级提供信息,同时对下级提供的信息进行反馈,从而形成一种信息环流。一般来说,无论什么信息,在加工处理后,都需做出反馈,只是方式可以不同。有实际价值的信息可以进行决策,采取行动,没有实际价值或哲时用不上的信息必须及时答复,加以反馈。一条简单有效的控制办法,是要把信息加工处理的情况定期反微给信息提供者。 这样做, 一方面可以提高针对性, 减少信息提供部门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问的心理沟通,提高团队士气,调动员工参与管理的秋极性。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经济管理2017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管理心理学【9046】A卷
大作业 满分:100 分
论述题:(在以下五题中任选两题作答,每题50分,共计100分。要求论述紧扣题意,合乎逻辑,对相应答案要点展开论述,仅仅回答要点只给一半的分数。)
1、论述需要、动机和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
2.传速信息要区分不同的对象。这方面是指在传速信息时的目的性,另一方面又指信息传递的保密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但是,价値的大小却因人而异,同一信息对不同的人价值不同。因此,要注意信息传通的目标,确保信息的效用。要研究不同対象的不同需要,追踪信息按受者的视线所向,保证信
息传递的质量,减少无效劳动。此外,在提高信息传递的针对性时,也要注意信息的适用范围,考虑到信息的保密性,防止信息大面积扩散、泛滥, 给员工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影响团队士气。
3.要适当控制信息传递的数量。在管理中,出于分级主管部门的角色不同,每个团体成员所考虑的同理不同,因此,在信息传递时,要适当注意量的控制。这就是说,应该让下级知道的信息必须尽快传递,适用范围有限的信息则力求保密。在这方面,要注意两种価向: 一是信息过分保密的倾向。同行各企业、 各部门成同班组的员工之间相互保密, 妨碍了彼此了解和相互协调。 有些本成共有的信息材料,由于人为地保密,结果没有向下级部门及时传达,从而使信息阻塞,出现了无端指疑,影响了个人社会需求的满足。另一是随意扩散信息的倾向。在传递信息时,不考慮信息的保密程度,不选择信息传递的对象,将所收集的信息随意扩散, 手致信息混乱。对于管理者来说,也要注意信息的审査与清理,不能将所有信息全部捅到会议上,增加会议负担,引起心理疲劳。总之,这两种倾向都会导致谣言和小道消息,不利于组织的团结,影响团队士气和工作效率。

9095(管理心理学)大作业完成

9095(管理心理学)大作业完成
5、建立支持性的关系网络
社会心理学多年的研究证明,人们都需要社会支持。因此,应把社会支持作为一种减轻应激的对策。这就是说,人们需要有一批同事;彼此之间建立亲密无间的友谊关系。当人们产生应激时,可以向同事成朋友倾诉,而他们也会耐心倾听,给予同情,提供支待。这也是消除相减轻应激的一种方法。这种关系被称为支持性的关系网络。虽然社会支持与减轻应激之间的关系很复杂,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但已有的研究表明,建立这种网络关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克服应激状况,这种对策对于管理人员尤其有效。
二、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要求进行详细分析。)
1.试述群体沟通的障碍。
答:1、文化障碍
(1)语义障碍:信息沟通所使用的主要信号是语言和文字。语言不是客观事物的实体,而是通过人的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符号,它与事物之间只存在间接的关系。加上客观事物及人的思想意识的复杂多变,使语言的表达范围和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具有很大的局限。有时,所用的语言和文字又是多义的,对不同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意思,不同的理解,从而引起误解错译。
第四,尊重需要。它包括了"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就是自尊自重,要求人格在社会中的权利、自由、自信和成就,"外部尊重”就是希望能得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并希望在社会上有地位、名望和好的声誉。
第五,自我实现需要。这是最高级的需要。事实上,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都希望自己的能力与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对社会作一些贡献,并在社会贡献中,个人的自我价值同时得到实现。这种需要的满足,才是最大的满足,它可以使人充分体会到自己人生的意义。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
学号:姓名:层次:
类别:专业:2016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管理心理学【9095】A卷

管理心理学大作业答案标准答案

管理心理学大作业答案标准答案
4、社会性
人的个性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更多具有社会属性,因为人的个性主要是因为社会实践和环境影响塑造而成的,故此,带有社会深深的烙印。不同社会时代的人具有不同个性,它主要表现为性格、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的不同。所以,个性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5、倾向性
一个人的个性表现出他在生活中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做什么和怎样做,这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好坏,也反映了个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倾向。个性与人的世界观相联系。
第三,社会交往需要。它包括了二方面,一是感情需பைடு நூலகம்:寻求友谊、帮助和爱,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理解,同事之间、伙伴之间关系融洽。二是归属感的需要:人都希望自己能归属于某一群体。比如,人需要工作单位,需要家庭,这都是出于归属感的需要。人的社会交往需要表现出了人的社会本质。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不能离开群体而生活,人忍受不了孤独,即使是在最基本的生物性要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也还是希望有社会交往。
3.从个体角度而言,人们应对工作应激的措施有哪些?
答:1.锻炼
目前,国家正在推行全民健身计划,使各种年龄的人都参加体育锻炼。一些慢性病患者也遵从医嘱进行适当的锻炼。散步、跑步、游泳、打球等等体育运动有利于增强人们的体质。体质的增强可为应付应激奠定基础。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实的证据表明体育锻炼会直接消除或减轻应激,但体质的增强能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应付应激则是合乎逻辑的。
2、整体性
人的个性是由多种心理特征综合而成的,这些心理特征之间相互联系,并且相互制约,通过内在的联系,使它们表现得丰富、统一和完整。例如,一个能力强的人,他的兴趣爱好较之一般人要广泛,对待生活的态度要积极,性格方面表现得更要强。
3、独特性
由于个性是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后天的环境影响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因此,每个人的这些条件都是不同的,故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形成了个性的独特性。正如世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上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两人。

西南大学 [9095]《管理心理学》大作业满分答案

西南大学 [9095]《管理心理学》大作业满分答案

西南大学《管理心理学》[9095]《管理心理学》大作业满分答案71、介绍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权力、合群和成就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

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V.H.Froom)于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来的。

此理论主要旨在分析使“激励力量”起到更大作用的条件。

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佛鲁姆指出,激励力量的大小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制约,一是对激励因素实现的可能性大小的期望叫期望值;二是激励因素的实现对其本人意义的大小,叫效价,用下列公式表示:激励力量=期望值×效价激励力量即是指焕发人的内驱力的强度,具体地说,就是一个人工作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的强度。

期望值即是指人做事前的一种估价,就是根据他以往的经验,估价一下完成这件事成功的概率有多少。

效价即是指导达到目标以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程度。

佛鲁姆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是期望值与效价的函数值,效价大,期望值大,激励力量就大,人的工作积极性也就高。

该公式说明,假如一个人把目标实现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越高,那么激发的动机就越强烈,焕发的内部力量也就越大。

如果期望值和效价有一方为零,激励作用也将消失。

为了使激励力量达到最佳值,佛鲁姆提出了人的期望模式如下:这其中体现着三种关系:①个人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

有没有希望取得成绩,这是人对自己工作的期望。

假如认为自己通过努力有能力达到目标,他就会有信心,有干劲,否则,反之。

努力与成绩的关系取决于个体对目标的期望概率。

由于期望概率是个体对目标实现的一种主观估价,因此,它一方面受个体知识、态度、信念、性格等个性倾向心理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个体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团体气氛、任务是否合理等。

期望概率是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函数,在同一事物面前,不同人所产生的期望值是不同的。

②个人成绩与组织奖励的关系。

当个人做出成绩后,都希望受到领导的奖励,这是人对自己工作的期望二。

现实生活中的奖励形式是非常多的,有形的、无形的;内在的、外在的;物质的、精神的。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9095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9095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专业:行政管理课程名称【编号】:管理心理学【9095】 A卷大作业满分:100分大作业为论述题,一共五个题目,请选择其中四个题目作答,答题时先写答题要点,然后进行详细论述。

(如果五道题全做,以得分最高的四道题记总分)一、论述管理心理学研究的调查法。

(25分)答: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些设备(如录像机、录音机、照相机等)有计划、有目的地观测人的外在行为进而推断其内在心理活动的一种资料收集方式。

如有些生态学家在自然环境中,利用各种现代化的观测设备,对各种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习俗进行长达1~2年的观察,为研究动物行为和心理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观察法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根据观察者是否参与观察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是观察者直接参与到被观察者的活动中,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进行观察。

如为了了解公司总经理的管理风格,研究者以实习的名义担任总经理的助理,在工作的同时对总经理的日常管理行为进行观察。

在参与观察中,观察者由于身在其中能够得到真实可信的资料,但又不可避免地会渗入观察者的主观因素从而影响了研究的客观性。

非参与观察是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

这种观察方法有助于保证被观察者活动的生态性,但研究者往往只能获得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资料,而不易了解其深层原因。

第二,根据被观察者的情景特点分为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

自然观察是在被观察者不知道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观察,如利用现代化的监控设备对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进行观察。

这种观察最大程度地呈现了被观察者的真实状态,使得观察客观有效,但在自然状况下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干扰因素会影响到观察结果的可靠性,而且对某种现象难以重复观察。

控制观察是在被观察者知道并进行了一些条件控制的非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如在人才选拔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中,把所有的候选人组成一个小组,围绕某一焦点问题进行讨论,考官针对候选人在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分。

西南大学9095《管理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9095《管理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V.H.Froom)于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来的。

此理论主要旨在分析使“激励力量”起到更大作用的条件。

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佛鲁姆指出,激励力量的大小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制约,一是对激励因素实现的可能性大小的期望叫期望值;二是激励因素的实现对其本人意义的大小,叫效价,用下列公式表示:激励力量=期望值×效价激励力量即是指焕发人的内驱力的强度,具体地说,就是一个人工作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的强度。

期望值即是指人做事前的一种估价,就是根据他以往的经验,估价一下完成这件事成功的概率有多少。

效价即是指导达到目标以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程度。

佛鲁姆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是期望值与效价的函数值,效价大,期望值大,激励力量就大,人的工作积极性也就高。

该公式说明,假如一个人把目标实现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越高,那么激发的动机就越强烈,焕发的内部力量也就越大。

如果期望值和效价有一方为零,激励作用也将消失。

为了使激励力量达到最佳值,佛鲁姆提出了人的期望模式如下:这其中体现着三种关系:①个人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

有没有希望取得成绩,这是人对自己工作的期望。

假如认为自己通过努力有能力达到目标,他就会有信心,有干劲,否则,反之。

努力与成绩的关系取决于个体对目标的期望概率。

由于期望概率是个体对目标实现的一种主观估价,因此,它一方面受个体知识、态度、信念、性格等个性倾向心理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个体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团体气氛、任务是否合理等。

期望概率是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函数,在同一事物面前,不同人所产生的期望值是不同的。

②个人成绩与组织奖励的关系。

当个人做出成绩后,都希望受到领导的奖励,这是人对自己工作的期望二。

现实生活中的奖励形式是非常多的,有形的、无形的;内在的、外在的;物质的、精神的。

作为管理者只要求员工多工作,而没有有效的奖励来进行强化,时间一长,那些被激发出来的动力会逐渐消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管理心理学》[9095]《管理心理学》大作业满分答案71、介绍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权力、合群和成就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

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V.H.Froom)于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来的。

此理论主要旨在分析使“激励力量”起到更大作用的条件。

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佛鲁姆指出,激励力量的大小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制约,一是对激励因素实现的可能性大小的期望叫期望值;二是激励因素的实现对其本人意义的大小,叫效价,用下列公式表示:激励力量=期望值×效价激励力量即是指焕发人的内驱力的强度,具体地说,就是一个人工作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的强度。

期望值即是指人做事前的一种估价,就是根据他以往的经验,估价一下完成这件事成功的概率有多少。

效价即是指导达到目标以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程度。

佛鲁姆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是期望值与效价的函数值,效价大,期望值大,激励力量就大,人的工作积极性也就高。

该公式说明,假如一个人把目标实现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越高,那么激发的动机就越强烈,焕发的内部力量也就越大。

如果期望值和效价有一方为零,激励作用也将消失。

为了使激励力量达到最佳值,佛鲁姆提出了人的期望模式如下:这其中体现着三种关系:①个人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

有没有希望取得成绩,这是人对自己工作的期望。

假如认为自己通过努力有能力达到目标,他就会有信心,有干劲,否则,反之。

努力与成绩的关系取决于个体对目标的期望概率。

由于期望概率是个体对目标实现的一种主观估价,因此,它一方面受个体知识、态度、信念、性格等个性倾向心理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个体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团体气氛、任务是否合理等。

期望概率是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函数,在同一事物面前,不同人所产生的期望值是不同的。

②个人成绩与组织奖励的关系。

当个人做出成绩后,都希望受到领导的奖励,这是人对自己工作的期望二。

现实生活中的奖励形式是非常多的,有形的、无形的;内在的、外在的;物质的、精神的。

作为管理者只要求员工多工作,而没有有效的奖励来进行强化,时间一长,那些被激发出来的动力会逐渐消退的。

③组织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人们希望受到奖励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优势需要,这其中便产生了一个效价的问题(就是组织奖励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程度)。

人们由于年龄、性格、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种种差异,因此,希望受到奖励的心理需求是不同的。

为求得奖励最大的效价,作为管理者就应该了解不同的人的不同层次需要,使奖励的内容对员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真正调动起工作积极性。

否则,奖励本身就失去了意义。

权力、合群和成就需要理论,又称“三种需要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1917年-1998年)通过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于20世纪50年代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的。

麦克利兰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结论说,人类的许多需要都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社会性的,而且人的社会性需求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得自于环境、经历和培养教育等。

很难从单个人的角度归纳出共同的、与生俱来的心理需要。

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的需求当然就不同,所谓“自我实现”的标准也不同。

他认为在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的最主要的需要有成就需要、亲和需要、权力需要三种平行的需要,这三种需要在人们需要结构中有主次之分,作为人们的主需求在满足了以后往往会要示更多更大的满足,也就是说拥有权力者更追求权力、拥有亲情者更追求亲情、而拥有成就者更追求成就。

同时,由于他认为其中成就需要的高低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人就称其理论为成就需要理论。

1、成就需求(Need for Achievement):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求。

麦克利兰认为,具有强烈的成就需求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的个人的成就感,他们并不看重成功所带来的物质奖励。

个体的成就需求与他们所处的经济、文化、社会、政府的发展程度有关,社会风气也制约着人们的成就需求。

2、权力需求(Need for Power):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求。

权力需求是指影响和控制别人的一种愿望或驱动力。

不同人对权力的渴望程度也有所不同。

权力需求较高的人对影响和控制别人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注重争取地位和影响力。

他们常常表现出喜欢争辩、健谈、直率和头脑冷静;善于提出问题和要求;喜欢教训别人、并乐于演讲。

他们喜欢具有竞争性和能体现较高地位的场合或情境,他们也会追求出色的成绩,但他们这样做并不象高成就需求的人那样是为了个人的成就感,而是为了获得地位和权力或与自己已具有的权力和地位相称。

权力需求是管理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

3、亲和需求(Need for Affiliation):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求。

亲和需求就是寻求被他人喜爱和接纳的一种愿望。

高亲和动机的人更倾向于与他人进行交往,至少是为他人着想,这种交往会给他带来愉快。

高亲和需求者渴望亲和,喜欢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工作环境,希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他们对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更为敏感。

有时,亲和需求也表现为对失去某些亲密关系的恐惧和对人际冲突的回避。

亲和需求是保持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72、论述群体沟通的障碍有哪些?有哪些改善沟通的方法?在群体沟通的过程中,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使沟通受到障碍。

这些障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文化障碍(1)语义障碍:信息沟通所使用的主要信号是语言和文字。

语言不是客观事物的实体,而是通过人的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符号,它与事物之间只存在间接的关系。

加上客观事物及人的思想意识的复杂多变,使语言的表达范围和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具有很大的局限。

有时,所用的语言和文字又是多义的,对不同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意思,不同的理解,从而引起误解错译。

在表达方面,书面沟通如果文词不通顺,字迹模糊,意义含混晦涩,内容不明确,则接受者将无法了解对方所要传达的内容。

同样,口头表达如果发信者口齿不清,语无伦次不得抓住要点,受信者也无法了解其意义。

(2)知识经验的障碍:当发信者把自己的观念编译成信息,他只是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范围内进行编译,同样,受信者也只能在他们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内进行译解,理解对方传送来的信息的含义。

当双方的知识经验有交叉区即共同经验区时,这时,信息就可以容易地被传送和接受。

相反,如果双方没有共同的经验区,就无法沟通信息,接受者不能译角和理解发送过来的信息的含义。

这样,信息沟通往往受到知识和经验的局限。

有时,小孩子不能听懂成年人的话,因为他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

同样地,如果不能对原子科学一些术语作出通俗的解释,社会科学家就难以正确了解裂变反应和聚合反应。

2、社会障碍(1)地位和组织结构障碍:地位是指个人在组织内的阶层与关系。

机关组织是一种层级节制体系,意见经过机关层级的传递,容易把原意歪曲或变质,距离原意越离越远。

下层人员在沟通时,往往产生大量信息过滤程序,将不好的信息除去或隐藏起来;而上级人员则往往不随便同部属表白,以保持其尊严,权威和神秘性。

因此上下级之间的意见不能自由沟通,形成隔阂,产生不利的影响。

图4-5反映了多层级组织结构的信息过渡。

图中上面的箭头表示允许的理解差异的区域,表示在理解与阐述高层管理者的方针政策和思想时,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某些弹性。

图右边的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

图中黑点表示多层次的人员在传递信息时对信息理解的正确度。

当一个信息传送下来,每经过一个层次,都要产生新的差异,最后就会脱离出这个规定的允许差异范围。

(2)职业的障碍:职业的障碍也是社会障碍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

社会分工的专门化、复杂化给群体的沟通障碍提供了可能条件。

各人的知识体系不可避免地由于职业的确定而朝某个方面转移,由此而形成不同的侧重。

职业相同的人由于在兴趣、习惯、情感等方面存在共同区,双方的相容性较大,他们在沟通时往往显得容易,而且这种沟通易于向广而深方向发展。

对于职业相去甚远的沟通双方来说,他们的沟通只能在双方的共同范围内,且这种共同范围由于职业的不同显得晦涩。

一位艺术家和传统农民交谈时,交谈的障碍是显而易见的。

3、心理障碍当受信者对发信者怀有不信任感、敌意,或者紧张、恐惧的心理时,就会拒绝传递收到的信息,或者歪曲信息的内容。

同一个人由于接受信息时的情绪状态不同,或者场合不同,也可能对同一信息有不同解释,因而采取的反应行动也各不相同。

群体沟通的心理障碍包括认识障碍、态度障碍、情绪障碍、个性障碍。

4、观念障碍观念属于思想范畴,是一个社会条件下人们接受、信奉并用以指导自己行动的理论和观点。

观念本身是沟通的内容之一,同时又对沟通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不良的沟通常因不同的参考架构与缺乏共同的背景,以至双方从不同的观点来推论、解释信息。

个人的动机不同,不仅影响其认知的态度,思考的方式也会产生差异,以至发信者所说的内容,收信者无法了解。

一个偏重于分析推理的人与一个富于想象、喜欢幻想之间就很难互相了解。

5、地理上的障碍人与人相距的地理位置接近,彼此见面的机会多,自然容易建立人际关系。

若地理上有相当的距离,不能时常面对面的交谈,文书传递又需一定的时间,就不一定能够把握时机及时解决问题。

虽然可以利用电话沟通意见,但亦受到时间的限制及言语数量限制,或环境的干扰,无法做更详尽的沟通。

(3分)6、信息过量的障碍在现代组织中,一些管理人员经常埋怨他们被湮没在大量的信息传递中,因而对过量的信息采取了不予理睬而搁置起来的办法。

在缺乏信息的情况下,固然要增加沟通的信息量,但在信息满足,超过承受度的情况下,再增加信息量就是一种浪费,并且形成信息干扰。

沟通信息并不是多多益善的。

改善沟通的方法:1、正确的使用语言文字(1)语言文字要真挚动人,具有感染力。

人皆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情绪化的一面,人际沟通中,不仅要晓之理,还要动之以情,很多时候从情感入手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成功的演讲则更能提供鲜明的例子,即使在说理的演讲中,通篇也洋溢着真挚的感情。

动之以情还包括晓之以利害关系从而引起对方情绪上的反应。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处于一定程度的愧疚、自责、害怕、焦虑等情绪时,较易接受劝说信息。

(2)语意要准确,措词要恰当。

信息传递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具体使用。

如果词义不当,句子结构不合理,丢字少词都会造成信息的含糊不清,隐晦难懂,使接收者对信息理解不明确甚至不正确,从而影响沟通的效果。

一种意思的表达往往有多种方式以适用于各种场合,这涉及到语体和感情色彩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