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高中语文 项羽本纪教学案课时2

合集下载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项羽本纪》,了解项羽的历史背景、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

2. 分析《项羽本纪》的文学价值,掌握史记的叙事手法和人物描写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阅读和分析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项羽本纪》的背景介绍:楚汉争霸的历史背景,项羽和刘邦的关系。

2. 项羽的生平事迹:江东起兵、垓下之战、乌江自刎等。

3. 项羽的性格特点:英勇善战、刚愎自用、妇人之仁等。

4. 史记的叙事手法和人物描写技巧:对比、烘托、细节描写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项羽本纪》的背景、人物和事件。

2. 阅读法:学生自主阅读《项羽本纪》,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对项羽的评价和感受。

4. 写作法:写一篇关于项羽的人物分析essay。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楚汉争霸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项羽的兴趣。

2. 阅读:《项羽本纪》全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讲解:讲解项羽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分析史记的叙事手法和人物描写技巧。

4. 讨论:分组讨论,交流对项羽的评价和感受。

5. essay:写一篇关于项羽的人物分析essay。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发言质量。

2. essay: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项羽人物分析的深度。

3. 知识掌握:测试学生对《项羽本纪》和史记叙事手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史记》原著:《项羽本纪》的相关文本,便于学生对照学习和参考。

2. 相关注释资料:对《项羽本纪》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3. 项羽相关历史资料:关于项羽的历史背景和生平事迹的资料,以便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项羽。

4. 视频资料:关于楚汉争霸和项羽的视频资料,可以用来为学生直观地展示历史背景。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项羽本纪》,使学生了解项羽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掌握史记的叙事手法和人物描写技巧。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项羽本纪》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了解项羽的生平和英雄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项羽的英勇与悲壮,体会忠诚、勇敢、坚韧等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理解《项羽本纪》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 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体会其英雄气概和悲剧命运。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实词、虚词理解和运用。

2. 对项羽形象的多角度分析与评价。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项羽为例,探讨英雄形象的形成与特点。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史记》和项羽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项羽本纪》,了解故事情节,梳理人物关系。

3. 课堂讲解:讲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式和事件,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英4. 案例分析:选取项羽生平的典型事件,分析其英勇、悲壮、忠诚等品质。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推荐阅读《史记》其他篇目,如《刘邦本纪》、《韩信世家》等,加深对史记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关注项羽相关的历史文化遗址和传说,如项羽戏下之战遗址、项羽墓等,增强对历史文化的感知力。

七、评价策略: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方面的表现,鼓励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详细点评,关注对项羽形象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3. 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扮演和贡献,包括讨论参与度、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选修)《项羽本纪》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选修)《项羽本纪》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选修)《项羽本纪》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省级名师教案】1教学目标学会分析传记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能够了解项羽的性格与其悲剧命运的关系,对项羽进行辨证的认识、评价。

2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必修一至必修四的文言文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具备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并且已经学习了《鸿门宴》,对《项羽本纪》的相关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这篇文章虽然较长,但是语言比较浅显,学生阅读时文言的字词障碍不多,难点在于能够结合作品辩证认识、评价项羽的性格特征。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分析传记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能够对项羽进行辩证的认识、评价。

教学难点:分析项羽的性格特征,了解项羽的性格与其悲剧命运的关系。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一、检查预习情况请两位学生谈自己看完这篇文章后对项羽的一些看法。

2【导入】二、导入课文稍作评价(从是否从文章本身的角度得出的看法)后加以明确:项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历史人物,作为一个“失败的英雄”,他的故事无数次地被搬上舞台,后人既为他的英勇善战,霸王之气所折服,同时又为他的失败命运而扼腕叹息。

那么项羽在与刘邦的对峙中怎么会一步一步走向衰败,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呢?在“垓下之围”时,项羽哀叹:“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羽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天”,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作为旁观者、后来者,似乎应该可以以一种更加客观,更加公正的态度来评价项羽。

今天我们就从项羽的性格入手,来寻找他失败的真正原因。

3【讲授】三、概述《项羽本纪》主要情节,明确本节课教学任务《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历程,其中着重描绘的是这个英雄人物在短暂而大起大落生平中的四个关键阶段:。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史记》的文学地位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分析《项羽本纪》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文学特色。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细读、讨论和写作,提升文本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文学鉴赏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通过学习《项羽本纪》,领会传统文化中的英雄情结和忠诚精神。

2.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培养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项羽本纪》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史记》的文学特色和历史价值。

教学难点:1. 古代汉语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 对历史人物复杂性格和命运的深入分析。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学生预习《项羽本纪》,了解史记的基本知识。

2. 教师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具和辅助阅读材料。

1. 导入新课:介绍《史记》和司马迁,激发学生兴趣。

2. 文本细读:学生分段阅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深入理解。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人物性格、事件意义和文学手法。

4. 应用拓展: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历史场景。

四、教学评价学生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教师评价:1. 学生对《项羽本纪》的理解深度。

2. 学生对《史记》文学特色和历史价值的认识。

五、教学资源教具:1. 多媒体投影仪。

2. 《史记》相关书籍和学术论文。

3. 历史地图和图片资料。

辅助材料:1. 史记全文或选段。

2. 项羽本纪的注解或解读文章。

3. 历史背景资料介绍。

六、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表或时间线的方式梳理《项羽本纪》的主要事件。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项羽与其他历史人物的对话,增强对历史场景的理解。

小组合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2. 每组准备PPT,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和分析。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史记·项羽本纪》,使学生了解项羽的一生及其评价,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和评价能力。

2. 分析《项羽本纪》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对史记文学价值的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项羽本纪》,使学生掌握史记的叙事方法和人物描写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项羽的一生及其评价。

2. 《项羽本纪》的艺术特色。

3. 史记的叙事方法和人物描写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对项羽的评价,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人物。

2. 分析《项羽本纪》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项羽本纪》的叙事方法和人物描写技巧。

3. 采用讨论法,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讨论热情,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历史情景的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史记》及《项羽本纪》的地位和意义。

2. 阅读指导:指导学生阅读《项羽本纪》,引导学生关注史记的叙事方法和人物描写技巧。

3. 内容分析:分析项羽的一生及其评价,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人物。

4. 艺术鉴赏:分析《项羽本纪》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对项羽的评价及《项羽本纪》的艺术特色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6.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重难点进行巩固。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8.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1. 通过阅读《史记·项羽本纪》,了解项羽的生平事迹,评价其人格特点和历史地位。

2. 分析《项羽本纪》的文学艺术特色,探讨司马迁在人物塑造和叙事手法上的独特之处。

3. 学习《项羽本纪》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如鸿门宴、垓下之战等,理解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意义。

高中语文项羽本纪教案2苏教版选修史记蚜 教案

高中语文项羽本纪教案2苏教版选修史记蚜 教案
项王则夜起,饮(于)帐中(状略)
常幸从(被动)
何如(宾前)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动)
“此项王也。”(判断句)
⑦.固定句式:
无以渡:无以,没有…的办法
何渡为:何…为,表反问语气。
3)项羽英雄末路原因:
天真英雄,贵族打不过流氓。个人原因。
三.课堂小结
3.归纳3-6节重要文言现象。
4.小组讨论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强调以文本为理论依据。)
1)速读3-6段。
2)归纳重要文言现象:
①.重要实词:
战少(稍微)利(胜利) 楚兵冠(称冠)诸侯
虞兮虞兮奈若(你)何!骑能属(跟随)者
汉军皆披靡(溃败)纵江东父兄怜(怜惜)而王我,
②古今异义:
期(约定)山东为三处:山东,古:山的东面。
今:地名。
③.一词多义:
为:
自为诗曰:写
愿为诸君快战:替
吾为若德(好处):给岸
亦足王也:王,名-动,称王
渡江而西:西,名-动,西进,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王,名-使动,使…称王
马童面之:面,名-动,背向。
⑤.通假字:
⑥.特殊句式:
名闻(于)诸侯(状略)
自烧杀(宾前)
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定后)
项王军壁(于)垓下(状略)
是何楚人之多也!(定后)
项羽本纪
课题
项羽本纪(二) 司马迁
总课时数
第节
教学目标
1.研习3-6节,归纳重要文言现象。
2.分析项羽早期的人物性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2
教学参考
教材、教参
授课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手段
多 媒 体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史记》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2)能够理解《项羽本纪》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3)能够分析《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和历史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项羽本纪》;(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学会运用文献资料,进行历史分析与思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2)认识历史人物的多面性,培养客观评价历史的能力;(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文本解读:《项羽本纪》是《史记》中的重要篇章,记述了项羽的一生,包括他的英勇事迹、性格特点以及与刘邦的斗争等。

2. 知识点梳理:(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2)掌握《项羽本纪》的基本内容;(3)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4)探讨《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与历史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史记》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2)掌握《项羽本纪》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3)分析《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和历史价值。

2. 教学难点:(1)如何深入解读《项羽本纪》,理解项羽的性格特点;(2)如何分析《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和历史价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史记》与《项羽本纪》的相关知识,阐述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及文学特色等;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项羽本纪》,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品情感;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提高分析与思考能力;4. 文献资料法:引导学生运用文献资料,进行历史分析与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史记》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引导学生关注《项羽本纪》;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项羽本纪》,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品情感;3. 课堂讲解:讲解《项羽本纪》的相关知识,阐述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及文学特色等;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提高分析与思考能力;5. 文献资料展示:引导学生运用文献资料,进行历史分析与思考;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史记》的兴趣。

高中语文 项羽本纪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教案

高中语文 项羽本纪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教案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项羽本纪导学案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 [知识目标]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能力目标}1.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2.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思想目标]感受历史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砥砺自我人生修养。

第一课时一. 导入1、复习三首写项羽的诗。

2、两首诗对项羽失败原因的看法有何不同?明确:杜牧这首诗体现了他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敏锐触角和非凡气度,他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而真正的男子汉是不怕失败,而能忍辱负重,病败雄心在。

(正如刘欢所唱《从头再来》)诗句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包羞忍耻,不肯总结教训,惋惜其英雄事业归于覆灭。

王安石以一个大政治家的非凡气度和远见卓识,对于项羽之死又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

如果说杜牧对项羽评价注重“该不该”,王安石则看重“能不能”,杜牧认为项羽不该乌江自刎,该重整旗鼓,以便东山再起;王安石则深入分析了民心的向背和大势所趋。

楚汉相争,战乱频仍,百姓饱受战乱之苦,而望烽烟止息。

此时刘邦已稳定了大局,项羽则一败涂地,回天无力,民心和形势都决定了项羽不可能再有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的辉煌。

其中民心的向背和顺应形势的高论,就很发人深思,时至今日,更显得是至理名言!启示:引领我们如何正视打击和挫折,如何在困境中奋起。

二.初步感知思考:项羽是英雄吗?(结合原先你对项羽的了解,谈一谈你心目中的项羽形象?)三.浏览预习课文(1)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

(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第二课时一.问: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明确:第一部分:项羽家世(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少年言志(第2自然段)第三部分:巨鹿之战(第3自然段)第四部分:霸王别姬(第4自然段)第五部分:东城之战(第5自然段)第六部分:乌江自刎与尾声(第6——8自然段)第七部分:项羽本纪赞(第9自然段)二.项羽成长个人小档案明确:《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的历程,其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史记选读项羽本纪导学案2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史记选读项羽本纪导学案2

学习目标:
1、掌握4—6节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并能翻译课文重要句子。

2、重点研读第5节,分析刻画人物的手法。

预习4—6小节,完成下列题目。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垓.下()骓.()阕.()舣.()刈.()旗辟.()易
田父.()瞋.()叱.()翳.()绐.()曰创.()伤二、解释加点的词语
三、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2、项王则夜起()
3、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4、田父绐曰:“左”()
5、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6、直夜溃围南出()
7、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8、马童面之()
四、重点语句翻译,如是特殊句式,请指出。

高中语文 项羽本纪教案课时2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 项羽本纪教案课时2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项羽本纪教案课时2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字词。

2.把握项羽乌江自刎的形象。

3.掌握司马迁人物刻画的艺术。

教学重点:分析项羽的形象。

教学难点:人物刻画艺术的分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一.导入:李清照曾写过一首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高度赞美了项羽。

项羽是何许人也/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以其辗转腾挪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这一人物形象。

今天让我们进一步走进《项羽本纪》。

二.检查预习。

一人回答一题,其他同学觉得有问题的指出来。

三.品评鉴赏:回顾项羽早年情况:1。

要学万人敌,又不肯竟学。

心有大志,但做事虎头蛇尾。

2.彼可取而代也。

胸有大志,无所畏惧,胸无城府。

(与刘邦“大丈夫当如此也”进行比较。

)巨鹿之战:勇猛善战,有杰出的军事才能。

帐中别姬:着重分析“泣”一字。

四面楚歌,走投无路时内心无可奈何、回天无力之悲。

师生共同对“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一段进行品评鉴赏。

(1)项羽在“东城快战”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特点?神勇不减,所向披靡。

(2)项羽为什么这么英勇作战,是为了突出重围吗?不是,为了证明“天要忙我,非战之罪”(3)由此可以看出项羽什么样的性格?刚愎自用盲目自信(4)乌江自刎:着重分析“笑”一字。

(学生讨论)下定决心拒渡乌江,坚守自己的尊严、人格、血性。

也有无可奈何,天要亡我之意;也是歉意的笑。

联系后人诗题乌江亭夏日绝句[唐] 杜牧 [宋] 李清照胜败兵家事不期,生当做人杰,包羞忍耻是男儿。

死亦为鬼雄。

江东子弟多才俊,至今思项羽,卷土重来未可知。

不肯过江东。

总结项羽:勇猛善战,胸有大志,无所畏惧,胸无城府,鼠目寸光,妇人之仁,残忍狠毒。

(联系鸿门宴和屠咸阳)(5)对于项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

分析以下评价,说说你认为项羽是否应该自刎乌江?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高中语文 《项羽之死 》教学2课时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 《项羽之死 》教学2课时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点评)项羽把人的尊严放到至高的位置,放弃了生命,却赢 得了尊严,赢得了千古美名。
(现实)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了一点远不如生命宝贵的虚名浮 利,竟能轻易丢掉尊严,虽然活着,却比死去更可悲。
可编辑ppt
17
方法小结:
1、观点明确——有观点句
2、论据充分——结合实例,联系 现实
3、论述有序——突出层次
• 先发制人
(■秋毫无犯)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 破釜沉舟
■竖子不足与谋
■慷慨悲歌
• 以一当十
■沐猴而冠
■霸王别姬
■楚汉相争(楚河汉界) ■垓下之围
■判若鸿沟
■无颜见江东父老
■离间之计(计间项王) ■乌江自刎
■分我杯羹
■卷土重来
■一决雌雄可编辑ppt
2
新温 故 知
再读课文,根据文中重点描写的 三个场景,运用积累的成语(典故) 分析项羽的形象特点及运用到的主要 手法。
可编辑ppt
18
形象补充
可编辑ppt
19
相传楚汉相争时,项羽被韩信围困 于垓下,韩信令汉兵齐唱楚歌,触动了 楚兵的无限乡思顿生厌战情绪。项羽见 兵心涣散,自知灭亡的厄运即将到来, 便在帐中饮酒浇愁。他边饮边对爱妾虞 姬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 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其奈何,虞兮虞 兮奈若何?”
2、运用他人及场景进行对比和烘托;(鲜明性) 3、作者的主观想象及艺术加工;(抒情性)
可编辑ppt
9
重点探究:
项羽该不该过江东,历来意见 不一。请你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 看法。(8分)
要求:
1、观点明确
2、论据充分
3、论述有序
可编辑ppt
10
理解司马迁的评价(《项羽本纪后赞》):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史记》及《项羽本纪》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2. 掌握并运用史记的编撰体例和语言特色。

3. 分析并评价项羽的人物形象。

4. 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史记》的文学特点及历史价值。

2. 项羽的人物形象分析。

3. 史记的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史记的编撰体例和语言特色。

2. 项羽的人物形象评价。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史记》及《项羽本纪》的相关资料。

2. 学生预习《项羽本纪》。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史记》及《项羽本纪》的背景和文学价值。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项羽本纪》,理解故事情节,体会史记的语言特色。

3. 分享交流:学生分享阅读体会,讨论项羽的人物形象。

4. 深入探讨: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评价其优缺点。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史记的文学价值。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程度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项羽人物形象分析文章的质量,关注其对史记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知识测试:通过小测验或提问方式检验学生对《史记》编撰体例和语言特色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史记》其他篇章的阅读,比较其与《项羽本纪》的异同。

2. 邀请历史学者或文学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解读《史记》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史记的特点和项羽的形象。

2. 考虑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九、课程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史记》及《项羽本纪》背景,学生自主学习。

2. 第二课时:分享交流阅读体会,分析项羽人物形象。

3. 第三课时:深入探讨项羽的评价,总结提升学习内容。

4. 第四课时:完成课后作业,评估和反思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项羽本纪》(二)教案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项羽本纪》(二)教案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项羽本纪》(二)【学习目标】1、疏通课文,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归纳特殊文言现象2、通过品读第4--8节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3、总结把握文章中塑造人物的手法【学习重难点】1、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归纳特殊文言现象2、分析人物形象,总结把握文章塑造人物的手法【学习过程】一、温习回顾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项梁尝有栎阳逮.()盖当寥洲周公之被逮.()毋妄言,族.矣()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侯皆属.焉()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2、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

力能扛鼎:破釜沉舟:作壁上观:二、整体感知诵读4—8节,说说这部分写了那几件事情,表现了项羽什么样的处境?三.重点研讨(一)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4—8节,完成下列学习任务1、解释下列加点字兵少.食尽()战少.利,陈余复请兵()是何..楚人之多也()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平明,汉军乃.觉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田父绐.之曰()无以.渡()以.五千骑追之()以.故汉军追及之()期.山东为三处()汉军皆披靡..()原大王急.渡()籍独.不愧于心乎()2、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并解释:项王军壁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直夜溃围南出()()亦足王也()独鲁不下()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①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古义:;今义:表示后一件事情紧接着前一件事,后一件事往往是由前一件事引起的。

)②地方千里。

(古义:;今义:某一区域、地区、部分。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5、翻译下列句子(1)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2)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3)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4)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6、问题探讨(1)比较项羽《垓下歌》与刘邦《大风歌》,各自表现的思想有何不同?(抓住“泣数行下”的细节分析)(2)“东城快战”与“巨鹿之战”相比,表现手法有何不同?刻画了项羽怎样的形象?(3)品读“垓下悲歌”和“乌江自刎”两部分内容,体会其悲壮美,并思考:项羽本可以东渡乌江,为什么最终选择自刎?我们在前几课中已经从各个角度分析了项羽这个人物:他神勇无敌,却又不懂战略,徒逞匹夫之勇;他仁而爱人,却又不懂用人,特具妇人之仁。

高中语文 项羽本纪教案2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苏教版高二选修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项羽本纪教案2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苏教版高二选修语文教案

亚父者,范增也
此亡秦之续耳
2.状语后置:
与籍避仇于吴中
项王军壁(于)垓下
乘势起陇亩之中
饮于帐中
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状语后置)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状语后置)具告以事(状语后置)
3.省略句
以(之)赐公
汉王为(之)发哀
吾闻之(于)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乘势起(于)陇亩之中
4、被动句
吾属今为之虏矣
5、宾语前置
乃谓其骑曰:“何如?”
籍何以生此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6、固定句式
孰与君少长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三、练习巩固:
限时做三维设计习题。

高中语文:《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项羽本纪》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学习《项羽本纪》的人物刻画艺术。

2、学会辨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思考。

3、感受项羽独特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情感,加深对人生的认识。

[教学重点]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学习《项羽本纪》的人物刻画艺术。

[教学难点]探究项羽的性格特点及辨证地评价项羽。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1〕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

不能解决的课堂上提问。

〔2〕了解课文节选部分内容,并结合必修三《鸿门宴》和查找的项羽生平资料,为他写一个五十字左右的简介。

二、导入课堂:导语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假设何!这是项羽与自己宠妾虞姬离别时的感慨悲歌,他是被誉为历史上最猛的勇将,他又拥有一腔侠骨柔情,他就是让人有怜又怨、又赞又恨的项羽们就来打开尘封的历史大门,走进项羽这位悲剧英雄。

三、疏通文意《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精彩的一篇,同学们要想领略其中的奥妙,先要解决字词障碍。

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自己疏通文意,接下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成果。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请学生起来回来〕〔1〕为秦将王翦所戮.者〔〕〔2〕狱掾.〔〕〔3〕力能扛.鼎〔〕〔4〕时不利兮骓.不逝〔〕〔5〕田父绐.曰“左〞〔〕〔6〕项王嗔.目而叱之〔〕〔7〕刈.旗〔〕〔8〕项王身亦被十余创.〔〕〔9〕乃自刎.而死〔〕〔10〕舜目盖重瞳..子〔〕〔11〕自矜.功伐〔〕〔12〕岂不谬.哉〔〕2、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字词。

〔学生自己校对,用红笔订正。

个别字词老师重点强调〕〔1〕毋妄言,族.矣〔2〕又不肯竟.学〔3〕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4〕以故.事得已〔5〕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6〕楚兵冠.诸侯〔7〕无不膝.行而前.〔8〕九.战,绝.其甬道〔9〕项王军壁.垓下〔10〕辟.易数里〔11〕骑皆伏.曰〔12〕田父绐.曰〔13〕于是..千里..项王乃欲东渡乌江〔14〕地方〔15〕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16〕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17〕项王身亦被.十余创〔18〕乃.引“天亡我〞〔19〕何兴之暴.也积累和掌握文言知识是学习《史记选读》的重要方面,大家要稳扎稳打,不可懈怠。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史记》选读学案《项羽本纪》2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史记》选读学案《项羽本纪》2

2016-2017学年苏教版《史记》选修《项羽本纪》2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字词句用法。

2、在字里行间对人物进行辩证地认识、评价,砥砺学生自我的人生修养;3、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课时安排】两课时【资料链接】1、项羽其人项羽(前232—前202),姓项,名籍,字羽,秦末重要的反秦领袖之一,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

汉族,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起义军领袖,著名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

中国史上最强武将。

是力能举鼎气压万夫的盖世豪杰。

大泽乡起义不久,项羽在江东斩郡守后崛起,举兵反秦。

率军入关中,以五诸侯灭暴秦,威震四海,分裂天下,册封十八诸侯,大政皆由羽出,号为“霸王”,权同皇帝.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他的出现,为中国的历史掀起了一场风云,写下了一段不朽的神话.2、前人对项羽的不同评价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唐·杜牧《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北宋·王安石《乌江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3、关于《项羽本纪》①《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

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

②《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项羽本纪学案2(无答案)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苏教版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项羽本纪学案2(无答案)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苏教版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项羽本纪学案2(无答案)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苏教版项羽本纪一、教学目标:1.诵读3-6节,归纳重要文言现象。

2. 分析项羽在由盛转衰的原因。

二、教学内容:1〕研习3-6段,归纳重要文言常识: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

战少〔〕利〔〕,陈余复请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那么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及楚击秦,诸将皆坐壁上观。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那么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假设〔〕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项羽本纪教学案课时2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让学生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步骤与方法:1.利用课件听录音,要求听清字音和句读,听出语气的变化;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文章的感情与气势;教师板书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3.重点朗读第三、四两段,要求熟读成诵;4.检查朗读第三、四两段,了解学生的朗读情况;5.布置作业:找出本文的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以及成语。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手法。

步骤与方法:1.检查字词,利用课件解决文章中的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以及成语;2.结合课件,引导学生弄清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内容;3.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刘邦、项羽,张良、范增,樊哙、项伯;4.引导学生讨论、体会、学习作者的人物塑造手法: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运用人物自己的言行、神态,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刻划;5.布置作业:进一步朗读、熟悉、理解课文。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写作目标是材料取舍详略的重要依据;了解项羽的生平,并初步了解人物评论的写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置疑能力)、认识能力(尤其是认识的深刻性)、辨证思维和探索性思维能力;德育目标: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情感。

教学重点:材料取舍详略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写作目标。

教学难点:选材的过程,也就是客观材料主体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课件显示十二幅图画,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教师总结,导入新课,从而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课文名为《项羽本纪》,实际上,只是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后来已经成为专有名词的“鸿门宴”的故事。

《史记》中,“鸿门宴”的故事出现了四次,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另外三处作者的描绘。

讲授新课:1.课件显示、朗读“阅读材料一”,学生结合有关注释自学,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相互讨论自己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教师点拨解决。

2.结合课件,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讨论1、为什么《项羽本纪》中的描绘最为具体,也最具艺术魅力?2、鸿门宴是刘邦性命攸关的重要关口,为什么在《高祖本纪》中只有短短的二百来字?3、《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都提到了曹五伤,而《留侯世家》和《樊郦滕灌列传》只字未提?4、樊哙是鸿门宴的一个重要人物,为什么在《留侯世家》中没有涉及?2、师生共同研讨,解答问题,并利用课件,总结出下图;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司马迁对“鸿门宴”故事的不同处理,给我们的写作选材以怎样的启发?组织学生思考、讨论;4、教师结合课件讲解、总结:选材的过程,也就是客观材料主体化的过程,由观察而表象而感受,再由感受沉淀情感记忆而熔铸成写作素材;材料取舍详略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写作目标。

然后,自然过渡到下面的内容。

5、利用显示课件显示、朗读“阅读材料二”,学生结合有关注释自学,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相互讨论自己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教师点拨解决。

6、利用课件显示、朗读“阅读材料三”,引导、点拨学生体会司马迁、杜牧、李清照、毛泽东对项羽的不同评价。

7、师生研讨后教师总结:要写出优美的文章,要在阅读中获得美的享受,就必须提高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热爱生活、贴近生活。

8、布置作业:写一篇以项羽为对象的人物评论;结合课件,讲解人物评论写作的切入角度与基本要求。

切入角度: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评论作者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阐述人物的典型意义。

基本要求:叙议结合,评析结合。

阅读材料一鸿门宴的另外三种写法《高祖本纪》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欲以求封。

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

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

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归,立诛曹无伤。

《留侯世家》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

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乃具以语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将奈何?”良曰:“沛公诚欲倍项王邪?”沛公曰:“鲰生教我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故听之。

”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王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

为之奈何?”良乃固要项伯。

项伯见沛公。

沛公与饮为寿,结为婚姻。

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

《樊郦滕灌列传》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

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欲谋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营。

营卫止之,哙直撞入,立帐下。

项羽目之,问为谁。

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

”项羽曰:“壮士。

”赐之卮酒彘肩。

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

”项羽默然。

沛公如厕,麾樊哙去。

既出,沛公留车骑,独骑一马,与樊哙等四人步从,从间道山下归走霸上军,而使张良谢项羽。

项羽亦因遂己,无诛沛公之心矣。

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阅读材料二:《项羽本纪》中项羽的其它故事故事一:求学项梁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季父)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故事二:观帝出游秦始皇帝游会稽,度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故事三:巨鹿鏖战项羽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

战不利,复请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当是时,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从兵。

及楚击秦。

诸将皆从壁上观。

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故事四:垓下悲歌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故事五:东城慨叹于是项王乃上马,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溃围而出,弛走。

汉军觉,令五千人追之。

项王渡滩,百余人耳。

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夫,田夫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军追及。

项王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故事六:乌江自刎于是项王乃欲渡乌江。

乌江亭长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焉!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想望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阅读材料三:前人对项羽的不同评价司马迁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羽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自矜攻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欲以力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矣”,岂不谬哉!题乌江亭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从司马迁来说,壮游时期,年轻人的浪漫情怀。

而项羽斗力不斗智的狂飙突进的少年精神与司马迁产生强烈共鸣。

因而倾注了自己的满腔豪情与无限仰慕。

从项羽来说,就性质而言,是命运的转折点。

而且,通过众多人物的刻画,揭示了项羽必然灭亡的深刻原因。

《高祖本纪》重在写刘邦的君王气度和成功业绩,而鸿门宴却是其一生当中特别窘迫和狼狈的一幕。

如果再浓墨重彩,主题就会受到影响。

《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重在叙述鸿门宴的过程,而曹无伤的告密和被诛是事件的起因与结局,所以必须写出。

《留侯世家》和《樊郦滕灌列传》重在叙述两人的谋略与贡献,曹无伤便成了可有可无的人物。

张良在鸿门宴上的主要贡献是在宴前的“要项伯”,突出其谋略。

在宴席中虽然他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不是举足轻重,所以一笔带过,自然也就无须提到樊哙了。

对写作的启发同样的素材,可以有不同的处理。

选材,决不意味着从生活里或资料里原原本本地“移植”一个现成的材料。

选材的心理整合,也就是客观材料主体化的过程。

由观察而表象而感受,再由感受沉淀情感记忆而熔铸成写作素材。

这是由生活材料形成写作素材的一条内化的规律。

取舍详略的依据之一是作者的写作目标。

领会作者对项羽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