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法律人才培养相关认识

合集下载

论经济分析法学在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定位

论经济分析法学在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定位

论经济分析法学在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定位摘要:财经院校法学专业特色定位最为基本的是实现法学与经济学的融合。

而实现法学与经济学的融合就要尊重经济分析法学的学科地位,并开设经济分析法学课程。

关键词:经济分析法学;法学;专业特色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202-02一、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定位(一)财经院校法学专业特色定位必须服从时代要求。

现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经济发展不断得到强化而且日益全球化。

我国处于从传统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过渡的转型时期,经济建设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

适应时代潮流,法学专业建设必须必须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服务。

为转型时期经济和法制建设提出的新问题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

(二)财经院校法学专业特色定位还要考虑学校办学层次、自身发展目标和区位优势。

这要求全国性和沿海财经院校法学专业要强调外向型,地方性和内地财经院校法学专业特色定位要以为地方服务为重点。

(三)财经院校法学专业特色定位必须考虑学校自身的优势。

具体来讲就是要实现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与融合。

高等财经院校的法学专业要想办得成功、办出特色必须扬长避短,发挥学校的整体优势,背靠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主流学科,以发展经济法与民商法等相关学科为基础和重点,带动整个法学学科的发展。

(四)财经院校法学专业特色定位还必须考虑法学专业自身的特点。

法学专业兼有理论性和应用性,经济学本身也是经世致用之学,两者的结合都要求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

这一方面要求学科发展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与法制建设服务,同时也要求学科建设和教学过程要突出法学的实践性。

总之,财经院校法学专业特色定位应突出时代性、层次与区位性、交叉性(经济性)、应用性、服务性等。

然而,这些特色之间也不是平行的、随意排列的关系,而应是有机排列的一个完整体系。

我们认为其中法学与经济学交叉与融合(交叉性)是其他几种特色的基础,其他几种特色在一定意义上说都可以理解为法学与经济学交叉与融合的延伸与拓展。

我国财经类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财经类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财经类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财经类人才的培养问题,关系着国家未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本文通过对我国财经类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指出了高校在培养财经类人才方面遇到的挑战与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标签: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现状问题1 我国财经类人才培养的现状1.1 专业、规模与布局1998年财经类专业只有14种,到2004年增加到28种。

1998年财经类本科专业点为1276个,到2004年增加到2866个。

1998年以来,学生规模大幅度增长,截止2005,已达到127万人。

不同学历人才培养规模与社会需求之间仍存在差距。

2005的统计数据显示,博士、硕士、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模均小于需求规模,但是专科层次人才的培养规模远远大于需求规模。

同时,专业布局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本科专业点主要分布在财经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

目前,在全部本科专业点中,理工类院校占33.88%,综合大学占21.74%,财经类院校占18.74%,农医类院校占6.59%。

四大类院校共拥有2320个专业点,占80.95%,形成了专业分布的新格局。

1.2 教师队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跨越式的发展,专任教师队伍的绝对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且增速在不断加快。

但相对于学生规模的增长速度而言,专任教师数量相对不足。

经济学、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任教师数占全部专任教师数的比例不到9%,但需要承担培养15%本科学生的任务。

调查还显示,本类专业教师在实践经历、国际交流经历、学位层次等方面存在不足,素质有待提高。

1.3 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学校、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都比较集中地认为本类专业本科层次教育应主要培养复合型或应用型人才。

教师和学生认为专业设置基本适应经济社会需要,但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有一定矛盾。

各专业课程结构被认为基本合理。

本类专业教授比例比学校平均水平高,双语教学态势好,但教授主讲本科课程比例偏低。

1.4 教师和学生最重视的质量因素专任教师认为,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专业知识和社会责任感是最值得重视的五个质量因素。

高职财经院校会计与法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实践

高职财经院校会计与法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实践

高职财经院校会计与法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实践【摘要】会计与法律像一对双胞胎,会计工作无法离开法律的规范、调整,法律也离不开会计这一前提与基础。

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培养会计与法律复合型人才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本文从开设、优化法务会计专业、加强会计专业中经济法的课程建设、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三个方面对高职财经院校会计与法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实践加以探讨。

【关键词】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培养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着重强调“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

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这充分说明在现代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下,对就业者赖以适应、胜任各种职业的知识结构提出更高要求。

所以近年来,会计专业越来越明显的与其他专业相融合,在专业界线上显得模糊起来,从而带给我们的会计专业教育一个全新的课题,那就是在大学里怎样才能培养出复合型会计人才呢?作为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摇篮的高职院校,这一点更值得其思考。

一、开设、优化法务会计专业法务会计作为一个新兴领域,随着一些西方国家的经济实践发展起来,而进入国内较晚。

1998年3月香港,毕马威事务所召开了“舞弊与法务会计”为主题的研讨会,提出法务会计这一概念。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于2001年9月试办国内第一个法务会计专业。

后来,一些高等院校相继开设法务会计各层次的教育。

但为数较少,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税务事务所等)、法律部门都需要具有较高技能的法务会计专业人才。

所以在高职财经院校开设法务会计专业显得尤为迫切。

法务会计专业人才需要掌握会计学、法学、审计学、经济管理等方面知识,且将它有机结合与综合应用起来,绝对不是想象中的简单拼凑,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些法律,法律专业学生学些会计基础,那成不了法务会计的人才。

因为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基本会计学知识、法学知识,能综合应用审计技巧、方法,运用法律上的程序、步骤获得财务资料与证据,且通过调查或诉讼、或作为出庭作证专家等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复合型人才。

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

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

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探析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批具有一定法律理念、精通和熟悉市场经济法律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财经类法学本科专业可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定位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但财经院校现行法学教育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改变现状寻求适合的特色出路值得我们探讨。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特色教育一、财经院校现行法学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在我国的普通高校中,绝大多数院校均开设了法学专业。

据官方数据统计,截至2009年5月,我国开设法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共643所,其中,财经类院校四十多所。

由于高校法学专业的盲目膨胀,财经院校现行法学教育模式存在以下主要问题,致使法学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定位模糊不清财经法学教育的定位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素质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的问题历年来意见纷呈,有学者提出尽管法学教育随同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到大众教育阶段,但这并不能回避和否认精英化问题;中国法学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应当包含精英教育的内容和特点,应当从一个高质量、高水平和高规格的标准和要求来考虑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水平生源和师资等问题;但也有人认为法学教育是大众教育,不同于精英教育;更有人认为法学教育是职业教育等等。

由于对法学教育整体定位上存在观点分歧,导致各财经院校在人才定位上亦缺乏明确的或坚定的态度。

(二)培养课程雷同目前,财经院校法学教育计划几乎千篇一律,本科生的课程大体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公共课,或称全校公共必修课,如外语、语文、体育政治理论等;第二类是专业必修课,即由法学院自己开设的每个学生必修的法学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包括宪法法理学、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通常有八门课程;第三类是选修课包括一些管理类经济类的课程,如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等。

此外,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在千篇一律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很难彰显财经类院校各自的优势和个性。

(三)跨学科对接不强多数财经类院校将证券会计审计金融税收等作为经济类课程纳入法学教学体系,意在实现了法学教育与非法学教育对接,通过法学与经济学的课程交叉与融合,培养出具有多元知识结构和多重能力的复合型法学特色人才。

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和亮点

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和亮点

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和亮点摘要:1.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的背景和重要性2.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亮点3.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的挑战和应对策略正文:一、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的背景和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经领域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

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财经类专业涉及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等多个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人才,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亮点1.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财经类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人才。

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2.实施精英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财经类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实施精英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校通过开设一系列选修课程和举办各类学术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竞赛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注重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财经类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学校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开展交换生项目和联合培养项目,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文化和教育环境。

此外,学校还开设了双语课程和全英文课程,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的挑战和应对策略1.应对市场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财经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学校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2.提高师资水平,提升教学质量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离不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学校需要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注重实践教学。

财经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问题初探

财经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问题初探

财经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问题初探摘要:教育部提出并启动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强调法学教育培养目标为精英教育和职业教育。

财经类院校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炼财经法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突出财经法律特色。

关键词:卓越法律人才;财经法律人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2011年底,教育部正式启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计划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形成学科设置合理、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理念以及开放多样、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

本文通过对江西财经大学和其他财经院校的考察,进一步厘清和探讨财经法律院校“卓越财经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期在课程设置改革以及强化财经院校法律教学实践方面有进一步提升。

一、财经院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的“财经”特色现代社会法律人才培养的模式各异,法律人才的需求及其应用也各异。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的培养内涵在强调法律人才培养高度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同时,应避免简单的同质化模式。

具体就财经管理类法律人才而言,财经法律职业精英群体,在面对纷繁的法律关系、复杂的法律现象和日益完善的法律制度时,不仅需要夯实法律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法律职业技能,更需匹配相应的财经管理类专业知识来保障其法律职业技术中财经背景知识的有机发挥,从而使复杂的经济法律关系予以理顺,运用法律手段有效地分析和化解各类经济纠纷和社会矛盾,避免和克服单—法律知识背景的局限性,这是卓越法律人才教学改革对财经类法律人才培养的最根本要求。

财经类学校法律专业要借重并发挥财经类学科的优势,才能打造财经类法律专业的卓越人才。

没有特色、千篇一律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是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大忌”。

无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并不明确,普通高等院校的法学教育实行素质教育,而非精英教育。

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和亮点

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和亮点

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和亮点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厚生班”人才培养模式:财经类本科学校通常会实施“厚生班”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采取小班授课,每个班级人数通常不超过30人。

班级配备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校内导师,并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担任校外导师,以双导师制的形式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这种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2.课程设置:财经类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通常紧跟市场需求,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专业基础课程外,还注重开设跨学科的选修课程,涉及经济、管理、法律、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3.实践环节:财经类本科专业通常非常重视实践环节,通过实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实践环节可以包括校内实践、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等,让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专业认证和国际化教育:财经类本科专业通常会积极开展专业认证工作,以确保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达到国际水平。

同时,许多财经类本科专业也注重国际化教育,通过与海外高校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教育环境和实践机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

5.校园文化和学生活动:财经类本科学校通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举办各种学术讲座、财经论坛、技能培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校园文化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综上所述,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亮点主要体现在“厚生班”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专业认证和国际化教育以及校园文化和学生活动等方面。

这些措施有助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财经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财税法律人才的培养思路

财税法律人才的培养思路


财税 法律 人才培养路径 的选择
我 国财税经 济管理人才与财税经济法 律人才培养体系 独立 ,财税经济管 理知识与财税法律 知识 结构脱节 ,不 能
适合依法治 国方 略下依 法理财治税 的客观需要 。自改革 开
放 以来 ,依法治税作 为税 收工作指导思想 和长期坚持的 一 项基本原 则 ,在推 进税 政法制改 革方 面产 生 了重 要 作用 , 但依法治税还存 在着诸多 问题 。每年 因税 务征管与代理 咨
从 目前 法律人才财税化 与财税人才法律化 的人 才培养 趋势 的角度 比较而言 ,财税人 才的法律化虽然存 在经济管

收稿 日期 :2 0 0 2 0 6— 5— 5 立项 课题 :湖南省教育厅 2 0 0 5年教改立项课题 《 财税 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特 色研究》 的阶段性 成果 作者简介 :全承相 ( 9 5一 ) 16 ,男 ,土 家族 ,湖南沅 陵人 ,湖 南财经 高等 专科学校 教授 ,法 学 博士 ,长期从 事财税 宪政法教学研 究
1 03
维普资讯
在市场 就业 导向的教育教学体制下 ,开展财税法律人
系包括人 才财税法律人才专业教学 方案保障 、专业教学 师
才培养模式 特色研 究 ,必须围绕市 场对财税法律人才基本 素质 的需求 特性展 开 ,这有利于根 据财税法律专业人才需
询服务人员素质差 异所 导致的各种偷税 、逃 税 、骗税 、越 权减免等 造成 的税 收流失在一些 地方还 比较突 出。依法 治
税工程 的深入开展还需要大批精 通财税经济管理业务 知识
和财税经 济法 律知 识 的复 合 型税务 管 理与 服 务人 才 。为 此 ,必须改造 我 国现 有高 校 专业 人才 培养 的单 一专 业 模

财经法规个人学习心得总结范文(3)

财经法规个人学习心得总结范文(3)

财经法规个人学习心得总结范文(3)财经法规个人学习心得篇四近段时间我一直在认真地学习《劳动合同法》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办法》,感到受益匪浅,增加了对这部法律的认识和理解,感觉一部好的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则,也是一场革命,它是国家进步的支撑点,也是社会前行的铺路石。

首先,关于《劳动合同法》在中国的劳动关系中,不签劳务合同,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者随意离岗,劳资双方冲突不断加剧,劳动争议数量近十几年间上升20倍以上,群体行争议、上访、信访案件每年多达六千万至八千万以上,贫富差距大,社会安定程度呈下降趋势,农民工的权益受剥夺、受侵犯。

而《劳动合同法》恰恰是在总结了我国的立法经验,借鉴国外的成熟做法,根据劳动关系中的突出问题,开门立法,所以,它是一部切合实际的好法。

《劳动合同法》的主要亮点:一是强化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强资本,弱劳工是最最典型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保护的正是劳动者、弱者的权益,但也绝对不是但方面的保护和过度保护,而是通过恰当、适度调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关系,在劳动关系双方面都保护的同时,倾斜保护劳动者。

二是扩大了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

将民办非企业纳入,对事业单位做了灵活处理,规范了劳动合同的形式,强化了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定立中的责任,对事实劳动关系作了明确的处理。

在劳动合同期限上遏制了劳动合同的短期化,进而解决了因劳动合同不稳定,造成劳动者心态不稳、素质低、质量低、用人单位不愿培训等弊端,从根本上解决了劳资双方的矛盾关系,对于推动企业以及社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深远的历史意义。

以上就是我通过学习《劳动合同法》的心得体会。

然后,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办法》道德是由一系列法律和细节技术保证的。

如果一个国家更依赖法律和专业机构来保护普通人,好心人才会越来越多。

事实上轻易指责一个社会的道德滑坡过于武断,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事在我们的社会每天都会发生,因为救助他人而牺牲的人更是不胜枚举。

论财经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论财经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日 渐完善和依法治国方略在我国的确立 , 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呈现出 快速增长的趋势。由此 , 法学教育赢得 了高速发展的契机。法学专业蓬勃发展培养大量法律人才的同时, 也 带来了盲 目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以及法科学生就业 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根据麦可思研究 院发布的( 2 0 1 2 年 中国大学 生就业 报告 》 显示 , 法学毕 业生 就业率 位列 文科 毕业生 最末位 。然 而 , 从 社会需求 层 面 , 又存 在着 明显的人才缺 口, 众多法务岗位虚席以待 , 高端法律职业人才似乎供不应求 。由此看来 , 积极推进法学教育 改革 、 构建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 是法学教育亟待解决 的问题。而教育部、 中央政法委联合组织实施的 ‘ 卓 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则是适应社会需求 、 实现法学教育重大战略转 向的适时之举 。对于以培养应 用型人才为要务的财经院校来说 , 依托 自 身 的经济学 、 管理学等优势学科资源 , 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

97 ・
专业 的短 板在 于 : 缺 乏深厚 的法学学 科基 础 、 法 学底蕴 不足 。但是 , 依托 经济 学 、 管理 学等优 势学 科资 源 , 以
法学 、 经济学、 管理学知识背景为支撑 , 财经院校的法学人才在财经行业法务岗位竞逐 中无疑处于有利位置。 然而, 对财经院校 的人才培养状况进行观察 , 呈现的却是明显不够清晰 、 立场有些游移的人才定位 : 或纠结于 究竟 是走 学术 型 、 应用 型结 合 的中庸道路 还是走 坚定 的应用 型人 才培养 的单行 路线 , 或在通 才培 养模式 与专
的规律性 设计 ’ 。… 作为 以培养 应用 型人 才为基本 定位 的财 经 院校 来说 , 应在 现代教 育教 学理念 指引下 , 根据 经济社会 发展 对法学 人才 的需求 , 基于差 异化 、 精 细化 、 市 场化 的思路 来设 计和构 建符合 自身 特点 的人才 培

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和亮点

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和亮点

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和亮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经类本科人才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出高质量、创新能力强的财经类本科人才,各高校在该领域的教育中拥有一系列的特色和亮点。

首先,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通过开设实践课程,例如财经实训、模拟企业运营等,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应用财经知识。

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注重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

财经类专业往往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

因此,高校在本科教育中加强了跨学科的教学,通过专业课程的组合,使学生能够广泛接触不同学科的知识,并能够跨领域地进行问题分析和决策。

另外,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财经类本科教育的重要目标。

高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通过实践项目、科研训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他们在财经领域中能够提出新观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化人才成为了财经类本科教育的需要。

高校通过开展国际交流项目、引进海外教师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这样的培养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英语水平,还为他们日后从事国际财经活动打下了基础。

总的来说,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在实践能力培养、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色和亮点。

高校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跨学科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为社会创造了更多优秀的财经类本科人才。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以地方财经类院校商法教学为视角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以地方财经类院校商法教学为视角

近年来 , 地方财经院校 已经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 的新生力量。但这类院校在商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大多处于探索阶段, 商法教学更 多地停留在授课层面
商法专业发展的重点。为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 学校 需全面推进以培养应用能力和实践才能为重点的应用 型本科人才培养 的实践 , 挖掘商法教学的发展潜能, 使 提高法学专业毕 和理念层面 , 从商法专业设置、 商法教学流程、 课程安 商法教育和就业需求能更好地结合 , 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寻找适合商法学专业人才培养 排体系、 学科 内容教学、 师资队伍建设 、 实习基地建设 等层面进行的实践和认识还非常不足。本文以地方财 的应用型培养模式是该专业在财经类院校发展壮大的 瓶 经类院校商法教学为视角 , 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重中之重。人才培养方式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 的“ 探 颈” 。目前在应用型本科财经类院校 的商法专业在其 的培养模式。 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非常有必要进行探讨和分析。 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二、 地方财 经类 院 校 应 用型 本 科 人才 培养 体 系构 2 世纪伊始 , 1 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 了向应用型转 型的发展阶段。但由于教育体制的原因, 使得现在的高 建 思路 ( 新取向: 财经” 一) “ 特色文化育商法实务人才 等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 随着市场经济 向全球化、 科技化、 复杂化方向发 第一 , 学生主动性差。相当一部分法学专业学生 市场对商法提 出了更高、 更迫切的要求。 n 财经 ” 存在分析及解决 问题能力较差、 思维方式单一、 知识面 展 , 狭窄等“ 学习瓶颈”对法律 的掌握仅限于对理论和法 类院校商法专业人才培养 的指导思想要 以社会对法律 , 以学生 自身发展定位为根本 , 结合 条的死记硬背 , 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 的法律 人才的需求为导向, 关心社会人才需求 , 不断调整和 人, 只是“ 片面人” 而不是知识 、 , 能力、 素质综合发展 专业发展特色和优势, 完善商法教学体系、 商法教学 内容 , 创新教学方法 , 强 的“ 面人 ” 全 。

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和亮点

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和亮点

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和亮点1. 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是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验、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积极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机会给学生,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实践。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能够了解到实际工作的要求和挑战,提前适应职场环境,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2. 开设专业实践课程为了更好地培养财经类本科人才,学校开设了一系列专业实践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财经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学校开设了财务实务课程,通过模拟实际财务操作,让学生学会编制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等技能。

此外,还开设了投资实践课程,让学生学习投资分析、投资组合管理等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这些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财经领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强化英语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财经类本科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才能适应全球化的经济环境。

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学校设置了英语专业课程,并提供英语角、英语辅导等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与国外学生进行交流,增加跨文化交流的经验。

通过这样的培养方式,学生能够在跨国企业和国际金融机构等领域中脱颖而出,具备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4. 强调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财经类本科人才需要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为此,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学校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市场分析能力和商业模式设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业潜力。

同时,学校还提供创业实践机会,支持学生的创业项目,并提供创业导师的指导和支持。

论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建设——以吉林财经大学为视角

论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建设——以吉林财经大学为视角

Legal Syst em A nd Soci et y ——团翟固—l鎏銎釜竺竺!型12f叁堕!圭:塾金论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建设——以吉林财经大学为视角王醋王琼摘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财经院校法学教育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

本文指出财经院校法学教育应当依托财经院校学科知识背景,明确目标定位,建设特色课程体系,改革法学教学方法,加强法律职业教育,培养既精通法律又熟悉经济的复合型人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关键词财经院校法学教育特色建设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0-238-02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法学教育发展迅速。

据统计,截至2010年5月,我国开设法学专业的高校共610所,除了政法类院校外,大多数综合类院校、民族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财经类院校、农林类院校均开设了法学专业。

在法学教育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各类高校如何凭借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法学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已经成为我国法学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笔者以吉林财经大学法学教育为视角进行考察,对财经类院校法学教育的特色建设进行分析。

一、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目标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即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作的“规定”。

“1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准和依据,是高等教育功能和属性的决定因粲。

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定向功能能够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高等教育对象的发展方向;它的调控功能能够对高等教育活动进行支配、调节和控制;它的评价功能能够评估、检验教育质量并作出价值判断。

只有对财经院校法学教育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才能把握财经院校法学教育发展方向,才能保证财经院校法学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

根据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我国法学术科专业的任务是:“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专业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和亮点

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和亮点

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和亮点摘要:一、引言二、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注重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3.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实践相结合4.突出个性化发展三、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的亮点1.产学研一体化模式2.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3.优秀的师资队伍4.多元化的就业与创业指导四、案例分析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经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各类高校纷纷开设财经类专业,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财经人才。

本文将探讨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亮点,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财经类人才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如实习、实训、实验等,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体验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注重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财经类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创新实践项目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创业课程、创业大赛等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素质。

3.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实践相结合财经类人才培养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培养具备本土化实践能力的财经人才。

例如,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实习等,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4.突出个性化发展财经类人才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通过个性化辅导、导师制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同时,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不同发展方向的需求。

三、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的亮点1.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是财经类人才培养的重要亮点。

学校与企业、研究机构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财经人才。

企业实习、实训等环节,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了解行业动态,为毕业后就业奠定基础。

财经院校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

财经院校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
仅关 系到 自身 的全 面发 展 , 关 系 到整 个社 会 的和 更 谐 发展 。

律素质 的培养 。“ 学 技术是 第 一生 产 力 ” 大 学生 科 ,
范 下运行 的 , 就决 定 了财经 院校 所 培 养 的经 济 管 便 是我 国潜 在 的生 产 力 。通 过 对 其 进 行 法 律 素质 这 教育 , 以提高 本 身 的法 律 意 识 , 从 事 经 济 活 动 可 在
构 , 进 大学 生 的全 面发展 。 促 大学 生法 律 素 质 的 提 高 有 利 于 我 国社 会 主 义
首先 , 学 生 法 律 意 识 滞后 , 法 律 的理 解 存 大 对
在 片面 性 。有 的学生认 为“ 律万 能 ” 把 法律 看 做 法 ,
÷ 收 稿 日期 :0 0—1 —2 21 1 2
是提高 人 们 的 法 律 素质 。如 果 不 强 化 法 律 素 质 教 育 , 治 精神 就 无 从谈 起 ,国家 就 难 以 实 现法 治 。 法
生 , 作 弊、 术抄袭 等现象 更 已经司空见惯。 考试 学
当务 之急 应该在 大 学生 心 目中树 立法 律 的权威 。 加强 大学 生 的法 律 素 质 培 养 是 保 障 其 自身 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法律素质培养观 念、 优化课程设置 、 完善师资 配备 、 改进教 学方法 、 重视 第二课 堂等方 面 , 出财经 大学生 法律 素质培 养的 提
思路 。
关键词 : 经院校 ; 学生 ; 财 大 法律 素质 ; 培养路径
中 图分 类 号 : 6 2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8 2 ( 0 1 0 —09 —0 10 74 2 1 ) 1 0 7 3

财经类院校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以黑龙江财经学院为例

财经类院校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以黑龙江财经学院为例
(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5) Abstract: Guided by the state’s policy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by law,whether it is the Public Prosecution Law or the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Higher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dealing with various affairs legally and regularly. The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government has made great efforts to improve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escor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requires a large number of legal professionals. Therefore,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training mode of law professionals to meet the nee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higher education.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egal professionals training i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olleges,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orientation of legal professionals training i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olleges,and takes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s an example,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constructing applied legal professionals training i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olleges. Keywords: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s; Application - oriented; Law Major; Talent Training

法学专业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新建财经本科院校为例

法学专业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新建财经本科院校为例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特别是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强调对口法律职业,这一逻辑错误地造成了法律人才供需结构失衡。

事实上,法学专业与法律职业并非必然对应关系,这就要求法学专业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而学科融合是培养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必然路径。

为此,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应该发挥财经学科优势,在“法学+会计”“法学+金融”“法学+商贸”“法学+财税”等学科融合类型上寻求突破以培养几种常见的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

当前,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学科融合面临着一定的现实难题,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学科融合具体模式来予以解决。

[关键词]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学科融合[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2-0151-04[收稿时间]2019-03-18[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5JGB37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梁胜敏(1979-),男,湖北仙桃人,法学硕士,广西财经学院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法、民商法。

University Education法学专业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新建财经本科院校为例梁胜敏(广西财经学院法学院,广西南宁530003)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特别是新建财经本科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主要以传统学科专业教育为主,强调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法律职业能够对口,以至于法律人才同质化比较严重,法律人才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单一,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

这就需要我们从理论上理顺法学专业与法律职业的关系,合理定位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为此,在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培养在某一行业领域具有娴熟技能并能解决该领域法律难题的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自然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教育改革的现实选择。

这也符合2018年4月发布的最新法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法学类专业有关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定,即培养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复合型、职业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课程思政下财会类专业人才财经素养的培养

课程思政下财会类专业人才财经素养的培养

2024年第6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广西财经素养教育研究专项重点课题(2021ZJY893);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1KY0846);广西科技师范学院2022年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22GKSYWK04)㊂作者简介:黄喆(1993-),女,广西柳州人,硕士研究生,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财政税收㊁会计信息化㊁管理会计㊂课程思政下财会类专业人才财经素养的培养黄㊀喆(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广西来宾546199)摘㊀要:新经济形势下的当代大学生拥有着更多支配资金的权利,但是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也让诸多学生容易陷入 校园贷 或各类诈骗案件之中㊂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财意识,加强学生财经素养的培养正在引起各方各面的关注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财经素养的形成与能力还不容乐观,借助 课程思政 的教学内容与手段,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同时,提升大学生理财能力㊂关键词:财会类;专业人才;财经素养中图分类号:F23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4.06.0580㊀引言财经素养是每个人在生活中必备的能力,财经素养能够让居民拥有一定的理财知识,财经技能㊁财富观念和理念,同时也实现了个人㊁家庭乃至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㊂徐久平(2022)认为财经素养是一项由财经观念㊁知识㊁技能和风险防范能力组合而成的能力,财经素养教育应该融入到国民教育之中㊂但是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财经素养教育情况来看,大学生的财经素养能力与高素质教育体系要求并不相符,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对于财经素养教育在政策的形成㊁投入力度及重视程度还不够㊂苏凇㊁龚诗阳等(2023)则利用抽样方法调查发现,我国居民有较好的 守财 观念,但是 理财 能力和 用财 的意识还需要加强㊂辛志勇㊁杜晓鹏等(2023)认为财经素养的经济人指数对投资理财产品和固定资产有较强的正向影响力,但是在日常支出消费意愿仅有微弱的正向影响力㊂刘红宇(2023)则表示广西财经人才的职业素养还未能满足粤港澳大湾区需求,高职及本科院校急需重构财经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课程对策㊂陈洪涛等(2022)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衡量了高校学生的财经素养水平,结果表示大学生财经素养水平整体较低,财经素养的形成受到父母学历㊁教育水平和地区等多因素的影响㊂梁建茵(2022)也表示 校园贷 等案例的层出不穷,主要还是因为财经素养教育的缺失㊂作为财会类学生,在毕业后将进入到企业或银行等,这需要更高阶段的财经素养,因此财会类学生的财经素养教育更为重要㊂1㊀财会类学生财经素养的要求在国际经合组织(OECD)持续不断的推动下,财经素养教育在近年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OECD 认为财经素养是对于财经知识和风险的理解与掌握,要具备能够运用该类知识的能力㊂ 三元 理论把财经素养界划分成财经知识㊁财经能力㊁财经价值观三者的综合体,该理论将经济学和心理学两大学科融合为一体,并强调了符合中国文化的义利观㊂我国对于学生财经素养的培养研究开展相对较晚,2014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构建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该具备的终身发展能力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品格㊂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㊂中国财经素养协同教育中心在OECD 的基础上认为,财经素养是个人后天形成的知识㊁能力㊁概念和信念等内在修养㊂财经素养是人民为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提升大学生的财经素养不仅有助于推动人的全面提升,而且对于确保居民财经福祉㊁维系宏观经济良好运行㊁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㊂对于财经类大学生而言,除了本身财经素养的提高,将来他们更多会在企业从事财经类工作,这对他们应具备的财经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财经类大学生应该具备如下的财经素养㊂1.1㊀职业能力素养职业能力素养一般包括3个方面,分别为职业道德㊁职业社交和职业规划㊂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工作时需要坚持的道德规范与准则㊂作为财经类学生,应该具备诚实守信㊁遵纪守法㊁勤劳肯干的职业道德㊂职业社交是指人们在进行社交活动或与人沟通时具备的交流能力㊁信息传达能力,学生还应额外具备商务礼仪㊁沟通与谈判㊁管理和写作的能力㊂职业规划则是指个人对工作及未来职业生涯持续性㊁系统性的计划过程,财会类学生还需拥有创新创业能力㊁财经市场调查能力㊁人㊃571㊃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6期才市场动态调查能力等㊂1.2㊀具有一定的理财能力近几年来,即使大力宣传 校园贷 网贷 等电信诈骗等案例,依然有不少学生深陷其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缺乏良好的财经素养和理财规划能力,这使得学生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容易作出错误的决策㊂因此,应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财能力,使其具备独立㊁合理分配可使用资金的能力㊂这不仅仅是对金融知识㊁财富支配管理的要求,更是培养大学生建立正确经济理念,具有经济自由的基础㊂1.3㊀拥有一定的财经信息抓取能力随着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当代大学生能够迅速接触到最新的信息与新闻,学生应具备通过信息技术在海量的数据里抓取有用的财经信息的能力,为学生未来合理分配财富,进行投资理财打下合理基础,同时,学生拥有一定的信息抓取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机会㊂学生应该在具备点钞技能㊁会计实务技能的同时,做到能够运用python㊁人工智能㊁财务共享等新技术查找和挖掘所需信息㊂1.4㊀具备一定的投融资能力对于财会类学生而言,受未来就业工作的影响,财会类学生的财经素养要求更高㊂财经类学生除了能够安排和支配自身的财产,还需要根据国家政策和行业情况具有一系列投融资敏锐度与能力,这不仅能为自身带来一定的效益,也能够给企业带来收益,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㊂2㊀目前财会类学生财经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2.1㊀学校对财经素养重视程度不够虽然目前我国对居民的财经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对大学生应具备的财经素养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文件,但是高校对于学生财经素养的培养还处于不够重视的阶段㊂具体表现在只开设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一门与财经素养有关的课程;财经类社团活动也只简单宣传了网贷等诈骗案例,学生的财经素养难以得到提升㊂整体来看,高校对于大学生财经素养的培养并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架构体系,教学效果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㊂2.2㊀大学生自身缺乏一定的财经素养知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我国社会形势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特别是像支付宝㊁微信和云闪付等功能的出现,这给居民带来极大便捷的同时也伴随着盗刷㊁信息泄露的风险产生㊂我国大部分大学生目前存在着一些财经知识的盲点或误区㊂首先,大学生易受不正确的信息干扰对财经理念形成误区,大学生容易受直播或视频的影响,容易出现错误的理财行为㊂其次,大学生有着一定的消费无计划性问题,习惯性超前消费㊂第三,虽然对互联网金融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但是防范能力还不够㊂2.3㊀大学生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理财误区根据有关调查,现在大学生对财务的认知与以往也有所不同,不少学生拥有比以往更多的金钱支配的空间㊂因此,大部分学生表示希望能通过合理的投资获得一定的收益,只有少部分学生持反对观点㊂从现实情况来看,学生很少能利用专业知识与能力做出正确的抉择,主要是因为高校课程设置与知识讲解多注重公司财务与投融资决策,学生对于个人财务和理财管理知识十分匮乏㊂2.4㊀高校教师自身财经素养水平不足大学生财经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帮助与辅导,总体来看,目前高校教师在财经素养方面的知识水平还存在着些许不足㊂首先,未形成完整的财经素养培养教育梯队,老中青教师对财经类知识与理财方案有着不同的见解和认知,但是没有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㊂其次,高校教师参与相关培训不多,将限制教师对最新财经知识的学习和认识,从而难以对学生财经素养能力进行教育㊂第三,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对于财经素养的培养意识还没有形成,教师更多还是集中在理论知识或者实训操作的教学,对学生财经素养或者能力的培养还不足㊂3㊀课程思政下财会类学生财经素养的培养财经素养教育涉及知识面范围广,可融合性程度较高,学校在培养学生财经素养的过程中可注重多学科的融合㊂特别是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更是给每一位高校教师提了个醒:课程要有思政,老师要讲育人㊂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㊁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㊁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㊁诚信服务㊁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㊂3.1㊀要将财经素养融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中目前在财经类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能做到的就是在理论知识教学中穿插素养教育,侧重点集中在人生观㊁价值观等方面,对职业素养的培养还较少㊂例如,在西方经济学课程里,教师是否能讲清楚我国货币政策及财务政策,能否以合适的案例讲清楚利率㊁汇率的变化及金融危机等㊂在会计学原理课程里,教师是否能够在分析和处理经济业务的基础上延伸所涉及的税法㊁项目投资的选择㊁个人社保等有关知识㊂这些知识与大学生未来工作与生活息息相关,除了在第一课堂里融入这些知识,学校也要充分开展第二课堂建设,积极引入校外专家或企业管理人员分享经验及案例,比如以讲座的形式分享贷款的风险或者如何保证自身合法权益等㊂㊃671㊃2024年第6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3.2㊀ 课程思政 下专业课程与财经素养融入 以会计学原理课程为例会计学原理课程作为财经类的一项专业基础课程,其设置学时高,涵盖知识面更广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仅仅能够接触到会计类的知识,教师可根据经济业务将课程所设内容进一步扩展㊂例如,在会计要素的讲解中,教师利用负债㊁收入等要素帮助学生树立个人理财意识的形成㊂通过在课程中融入思政㊁融入国家战略及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培育学生良好的财经素养㊂具体的融入内容与形式见表㊂表1㊀会计学原理课程思政融入点授课要点思政内容融入点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预期成效负债的定义通过引入民间借贷案例帮助学生认识不合法借贷的后果,培养学生树立良好个人理财的意识案例教学㊁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优良的理财意识收入的定义通过引入格力㊁华为等企业案例,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通过 疫情形势下,格力㊁美的集团如何提高企业收入 的案例讨论,助力学生打开战略视角与创新思维;引入 广西富川:美丽乡村㊁美丽经济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乡村振兴等发展战略理论教学㊁小组讨论加深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担当责任与家国情怀筹资过程业务核算学生课前预习查阅企业筹资活动所常用的方式;通过简单筹资业务的会计处理,启发学生对筹措资金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引入 非法网贷 等案例强调青年学生必须遵纪守法㊁诚实守信㊁不可投机取巧理论讲授㊁小组谈论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诚实守信㊁依法懂法应交税费科目的应用应交税费科目作为贯穿采购㊁生产㊁销售等主要资金运动的过程㊂在讲授分析会计业务处理后,介绍我国现行税法体系,通过引入 阴阳合同 ㊁明星偷税漏税巨额罚款事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讲授㊁小组探讨激发同学们的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做一个自觉纳税的遵纪守法好公民㊂销售业务核算利用 康美药业造假 案例分析虚假收入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的危害,强调企业与个人都必须诚实守信㊁合法经营理论讲授㊁小组探讨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诚实守信㊁依法懂法3.3㊀整合社团资源,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活动财经素养教育光依靠课堂或者教师是远远不足的,以笔者所在的院校为例,目前财经素养类课程仅有32学时,学时少㊁内容多,学生往往学而不精或学而不会用㊂社团活动作为大学生学生时代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与运用理论知识,例如,社团组织可以积极开展炒股大赛㊁点钞大赛及理财策划活动㊂通过开展炒股大赛,可以快速的让学生了解中国股票市场,通过大量的信息和数据抓取锻炼,提升自己的信息爬取能力及投融资能力㊂而理财策划活动利用不同的活动主题,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现代财经投资方向,还能提升学生职场规划的能力,让学生在日后的投资理财和职场竞争中有一定胜算㊂3.4㊀整合教师资源,提升教师财经素养知识与能力教师如果没有主动阅读本专业的知识,没有主动通过各类方法和手段了解和认识学科前沿,很难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应用得心应手㊂为了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首先,学校必须提高重视,可以鼓励和安排教师多多参与各类财经主题培训㊂其次,教研室可以定期开展活动,邀请企业人员介绍和分享相关案例,也可安排教师分享最近接触或学习到的新知识与新观点㊂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听课㊁观摩㊁参加教学竞赛等方式,形成合适学生与自己的教学方式,这对学生财经素养的提高非常有帮助㊂4㊀结语财经类大学生的培养要紧跟时代潮流,综合目前的人才市场与企业需求来看,目前对财务类工作人员的要求更加偏向复合型人才,人才需求也由高技能型转化为高素养型㊂高校要注重财会类学生财经素养的培养,要重视第一和第二课堂的应用,将理论知识落到实处㊂教师在课程教学也要注重课程思政,要积极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致力于将国家战略㊁财经政策及法律法规教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㊂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注重社团活动和教师梯度的培养,从多方面帮助学生树立理财意识,提升财经素养㊂参考文献[1]党鹏.全国人大代表徐久平:把财经素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J].中国经营报,2022,(T12):1-2.[2]苏凇,龚诗阳,龚江辉,等.中国居民财经素养:基于全国实地抽样调查的现状分析与理论探索[J].国际金融研究,2023,(02):14-24.[3]辛志勇,杜晓鹏,辛自强,等.中国公民财经素养与支出意愿的关系[J].心理技术与应用,2023,(11):1-18. [4]陈洪涛,安茂琳.大学生财经素养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究[J].高教论坛,2022,(02):60-63.[5]梁建茵.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研究[J].教育教学论文, 2022,(08):185-188.[6]刘红宇.粤港澳大湾区财经人才职业素养需求变化及培养对策 以广西财经人才为例[J].社会科学家,2023,(05):70-76.㊃771㊃。

经济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经济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经济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浅析经济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浅析经济+法律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是现在经济类院校中法学专业必学的课程,这也正是它区别于单纯的经济专业或法学专业的特色之一。

设置经经济加法律这样的专业这样的课程是为了培养适合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为了培养的人才更好的为国家做贡献,也是为了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增强存活率,避免被市场所抛弃。

1 经济法律复合型人才模式培养出现的原因1.1 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要近几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司法体制改革加快,人民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的加强,这些都导致社会上对法学人才的需要不断曾多,但是,单一的法学专业学生无法满足社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这就促使了经济和法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出现。

1.2 为了增多法学人才的就业方向法科毕业生为了让自己不只局限于在司法部门工作,还可以去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公司企业、对外贸易、学校教育等地,就需要在法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其它的各个方面的知识,所以经济+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2 经济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根据现在的社会现状看来,高等院校在教育方面的管理不断完善,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法律教育作为教育中的一种,也在不断的发展当中。

高等法律教育院校为我国培养了很多优秀的职业法律人才,为社会法律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也推动了社会法制的建设。

但是,我国现有的法律教育机构在法律教育模式上还是无法跟得上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对法律人才培养的要求,法律教育理念仍然不是很完善。

从这些学生自身看来,他们更加注重对自身知识的加强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所以,加强对经济法律复合型人才模式的培养仍然十分的重要,是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关注的重点之一。

3 经济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和基本思路3.1 目标定位设立经济+法律复合型的人才模式培养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市场要求的,有广阔就业前景的,掌握多方面知识内容的优秀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求学生无异于揠苗助长。以教学资源较为 丰富的上海某校涉外卓越法律人才班为例 , 该校课程设置中有大量英文原版教材 , 给本 科生带来极大的课业压力。该专业许多涉外 班学生反映 , 感觉在大学期间一直在学习英 语 , 而对法律没有太多理解。
三、 财 经 类 法 律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构 建 的 途径
关键词:财经类;法律人才;培训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K82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22-0043-002
一、引言 法学教育工作,是本着培养法律人才、 传播知识以及弘扬法治精神和内涵的理念为 核心目标,从而以此来培养全国公民的法律 意识,构建法律社会,其也是培养法律人才 的主要基地。由于法律教育给社会来了良性 的促进效益,法律教育的发展也在快速的提 升,其发展规模也在逐渐加大。规模过大的 法科教育虽为我国法制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 力资源,但又带来了素质低,就业难的问题。 在 2016 年的《麦尔斯大学生就业报告》中, 法学学科门类和专业类就业率分别以 84.9% 和 86.1% 成为当年就业率最低的专业。要解 决财经类法律人才素质低,就业难的问题, 必须认清人才培养现状,指出人才培养与社 会需要之间的矛盾。 二、当前我国财经法律人才培养现状 (一)目前我国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单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 虽然有不少高校意识到了这一点,尝试 多样化各类教学模式,但都是“走走过场”, 虽然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缺乏 高校特色和优势,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 践经验,培养的大多都是略通财经的法律人 才或是略通法律的财经人才。郜占川教授在 政法论坛中就提到理工农林医学院校都开办 法学教育,公共课教师摇身一变成为法学教 育师资。更有甚者,由于法学教育开办成本 低 , 各法学院校纷纷举办在职学历教育、各 类培训班等 , 将“创收”作为重要的办学目标。 在此情景之下,培养的人才跟不上社会需要 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本科阶段的教育无法很好满足立 足于国际的需要 经过了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中国 在国际贸易间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培养具有 国际视野的财经类法律人才是我们的必经之 路。但是本科阶段的基本学习任务已经使学 生感觉繁重,再以立足于国际视野的要求来
(三)高校可以通过多方联培,增强学 生的学科实力
近几年众多高校开始以双学位和对外交 流的方式来培养财经类法律人才。我们可以 借鉴处在领先水平的国内高校的教学模式, 如西南财经大学开设的“法律会计”“法律 外语”等双学位班,将最新的政策和准则引 入课堂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 综合素质。
(四)学生应该坚守职业道德,树立“立 法为公、执法为民”的职业宗旨
现在高校的法学培养多以通过司法考试 为目标,所以作为学生自身应该以身作则, 凭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在行业内 立足。
(五)高校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对于学生来说,在上课时的授课内容对 他们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高校的课程 建立中必须建立科学、积极的课程体系,这 些相关的课程应该包括这些方面:(1)基 础的文化课程,在各类文化课程中培养学生 的基础素质以及综合的文化内涵。(2)专 业的法律知识课程,这类课程对法学专业的 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这类专业的 知识课程必须完善,从基础到高阶的各类课 程都必须保障学生完备的学习。(3)开展 一些实践课程,从而加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 力,可以利用相关的实践类课程以及相关实 习等手段来完成。开设针对司法考试考核内 容的模拟练习课程 , 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司法 考试的相关考查内容以及重点 , 强化学生相 关对应考试的技巧 , 促使学生可以轻松地对 待司法考试。 (六)采用灵活丰富的教学方法 对于高校课堂上学习的同学来说,老师 应该适当地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改掉传统 老旧教学方式,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学 生的课堂活跃性,增加课堂的互动性,从而
基于我国财经类法律人才培养的现状, 应该结合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 要,积极及响应国家推进依法治国的号召, 完善财经类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高校应该重视市场需求,结合院 校特色,培养复合型人才
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依据本校办学历 史、办学特色 , 结合财经类院校特色优势学 科 , 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 :“培养出既具 有扎实的法学专业知识 , 又掌握一定经济管 理类专业知识 , 能把法学理论与实践经验有 力结合起来 , 富有创新精神与法律应用能力、 具有明显财经特色的复合型职业法律人才”。
(二)高校和政府政策应该培养应用型 财经类法律人才
这意味着既要重视理论体系的建构,又 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在课程安排上,将专业 课如《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刑法学》 等专业基础类课程提到大一大二开始学习, 大 三 大 四 进 行 具 体 的 实 践, 到 事 务 所 或 者 法庭进行观察学习。师资力量方面,多聘请 “兼职教师”,找在法律行业内有经验有实 力的教师担任课任讲师,这样不但能提高学 生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对财经类法律案例 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校园活动方面,支持 社团举行模拟法庭和辩论赛等活动,鼓励学 生参加学科竞赛,增强学生案件分析和应变 能力。如湘南学院和郴州市人民法院进行联 合培养。3 年内,志愿服务了 280 个工作日, 计 1110 人余次参加志愿服务,发表论文 10 余篇,申报课题 6 项,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可持续发展的法学人才培养的模式,在其课堂教学中提出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导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制人才及后备力量。在课堂教育中,对我国财经法律
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必须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掌握扎实的法律知识和财经技能的人才。
智库时代
财经智库
财经类法律人才培养相关认识
李烨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法律意识以及教育进程也在不断的升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法学教
育也在飞速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解决社会法制人才稀缺的现状。财经类院校必须建立一系列有竞争力、有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