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
1 2
解方程 3x-2=0 解方程 8x-3=0 解方程 - 7x+2=0
3
当x为何值时,函数 y=-7x+2的值为0? 当x为何值时,函数 y=8x-5 ___________的值为0?
4
解方程 8x-3=2 8x-5=0
x y 7 x 2
(3)画出函数y=2x+20的图象,并确 定它与x轴的交点坐标.
人教版 ·数学 ·八年级(上)
说教材分析 说学法指导 说教学方法 说教学模块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分析
(一) 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是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十四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选自书本123-124页。主 要探究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节课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把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 程融合在一起。用函数的观点来看一元一次方程,同时一 次函数的问题也可以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所以在 本节课的教学中,要注重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是新旧知识 的融会贯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 到函数建模思想的重要性及数形结合在数学中的广泛运用。
-2
o -2
x
o -2
x
A
y
y
B
-2
o
x
-2
o
x
C
D
5.直线y=3x+6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x的值 4 是方程2x+a=0的解,则a• 值是______. 的
6.已知一次函数y = 2x + 1,根据它的图 象回答x 取什么值时,函数的值为1?为0? 为-3?
设计意图:在学生归纳出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关系的基础上, 通过例题的讲解与习题的训练,巩固学生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 程的理解,加强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
课题:14.3.1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是从函数的角度对前面学习过的一元一次方程重新进行了分析,这 种再认识不是原来水平上的简单回顾与复习,而是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的动态分 析。
同时,本节内容包含了两个主要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函数思想, 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在数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了一次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的一般形式,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 对一元一次方程有关知识学生也掌握的比较好,但处理抽象问题的能力还有待 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知识目标:①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相互联系;②能初步运用函数的图象来解决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问题;③提高利用数形结合和函数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对问题 的认识水平。
2 .过程与方法:经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关系的探求过程,初步掌握用函数的观点看待 方程的方法,体验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数学问题的辨证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体验的 学习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四、教法与学法1、教法:“引探式”体验教学法2、学法:自主探究、自主归纳、自主练习等探究式学习方法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老师为了检测大家的数学学习情况,给了三道测试题。
(1)解方程 2x+20=0(2)当自变量x 为何值时,函数y=2x+20的值为0?(3)画出函数y=2封20的图象,并确定它与x 轴的交点坐标;(回顾所学知识,作好新知识的衔接)问题①:对于2x+20=0和当自变量x 为何值时函数y=2x+20的值为0 ,从 形式上看,有什么相同?问题②:从问题本质上看,(D 和(2)有什么关系?问题③:观察直线y=2x+20,你能说说(1)和(2)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吗? (三(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一次函数与一元次方程关系的正确理解,能初步运用函数的图 象来解决一元一 教学难点:对一次函数与 次方程的求解问题。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洪安中学
谢东呈(制作)
2010.11
求ax+b=0(a,b是 常数,a≠0)的解.
从“数”上看
x为何值时 函数y= ax+b的值 为0.
求ax+b=0(a, b是 常数,a≠0)的解.
从“形”上看
求直线y= ax+b 与 x 轴交点的横 坐标.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洪安中学
解法2:速度 y( 单位:米/秒)是时间 x ( 单位: 秒) 的函数 y=2x+5 由 y 2x+5=17 y=2x−12 得 2x−12=0
由图象看出直线y=2x−12与x轴 的交点为(6, 0),得 x =6(秒).
O −12
6
x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洪安中学
谢东呈(制作)
2010.11
四、巩固练习 深化理解
y
y =x+3 1.根据图象你能直接说出 一元一次方程x+3=0的解吗?
−3
解:由图象可知 x+3=0 的 解为 x = −3.
O
x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洪安中学
谢东呈(制作)
2010.11
2.利用函数图象解出 x :5x−1=2x+5.
y
y=3x −6
解法1:将方程5x−1=2x+5变形为3x−6=0, 画出函数 y=3x −6 的图象.
谢东呈(制作)
2010.11
综合运用
例1 一个物体现在的速度是 5 米/秒,其 速度每秒增加 2 米/秒,再过几秒它的速度为 17 米/秒? 解法1:设再过x秒物体的速度为5 米/秒. 列方程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表示一次函数。
(2)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3)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并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
(2)运用代数方法,解决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1)介绍一次函数的定义。
(2)讲解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
(3)引导学生探究一次函数的性质。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1)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2)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引导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运用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和解法。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点。
2. 实例素材: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3. 练习题:针对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引出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 讲解:讲解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特征,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 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一次函数及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一次函数及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能够熟练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定义: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性质: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斜率为k,截距为b。
2. 一次函数的图像图像是一条直线,斜率为k,截距为b。
3. 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价格、距离等问题。
4.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简、求解。
5. 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价格、距离等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教学难点:一次函数的图像,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 讲解:讲解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 案例分析:分析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和练习情况,评价学生对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课件,包括概念、性质、解法等。
2. 教学案例: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讲解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3. 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
七、教学步骤1. 课件展示:利用课件,讲解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
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是华师版教科书八年级(下)第十七章第五节内容.该节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及其图像的综合应用.通过探索“方程”与“函数图像”的关系,培养学生数学转化的思想,通过二元一次方程方程组的图像解法,使学生初步建立了“数”(二元一次方程)与“形”(一次函数的图像(直线))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本节要注意的是由两条直线求交点,其交点的横纵坐标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要得到准确的结果,应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确立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即方程,再联立方程应用代数方法求解,其结果才是准确的.二、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了解方程(组)的基本能力和一次函数及其图像的基本知识,学习本节知识困难不大,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和“形”间的相互转化,从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的问题可以通过“形”来解决,“形”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数”来解决.三、目标分析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关系;(2)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对应的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3)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教材以“问题串”的形式,揭示方程与函数间的相互转化,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会不同数学知识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2)通过“联想”引入例1,进一步发展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1)在探究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对应关系中,在体会近似解与准确解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精神.(2)在经历同一数学知识可用不同的数学方法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变式能力.2.教学重点(1)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关系;(2)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对应的两条直线的关系.3.教学难点数形结合和数学转化的思想意识.四、教法学法1.教法学法启发引导与自主探索相结合.2.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学具:铅笔、直尺、练习本、坐标纸.五、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 自主预习(感知);第二环节 合作探究(理解)第三环节 轻松尝试(运用);第四环节 当堂检测(达标);第五环节 收获盘点(升华);第六环节 拓展延伸(提高);第七环节 课外作业(巩固) 第一环节 自主预习(感知) 1、 方程2x-y=1的解有多少个?写出几个正整数解。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函数与方程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更复杂函数和方程的基础。
教材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一次函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概念,并通过探究一次函数的性质,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培养学生解决方程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实数、代数式、方程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仍有一定难度,对函数和方程的联系和应用可能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函数与方程的联系,能够将函数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函数与方程的联系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实际问题案例。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讲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通过PPT和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函数和方程的概念。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函数与方程的联系,将函数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
14.3.1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四章第3节第一课时。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对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待式等的认识后,从变化和对应的角度,对一次运算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本节的内容为:学习了一次函数后,回过头重新认识已经学过的一些其它数学概念,即通过讨论一次函数与方程(组)及不等式的关系,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用函数的观点加深对已经学习过的方程(组)及不等式等内容的认识,构建和发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
而本节课是用函数的观点重新看一元一次方程,这种再认识不是简单的复习回顾,而是居高临下地进行动态分析,通过本节的教学,要加强知识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发挥函数对相关内容的统领作用,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从而进一步体现函数概念的重要性,加大分析问题的深度。
二、目标分析:重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的理解。
难点:利用一次函数图象确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知识与技能:理解用函数观点从数和形两个角度对解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描述.培养学生发现事物间联系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方程与函数关系问题的探究过程,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数学问题情感态度: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探究的结果。
体验数学的价值,建立自信心。
三、教法、学法分析教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着重采用数形结合,揭示本质,例题讲解重思路和步骤分析的启发式教学。
学法: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即通过“问题——思考——交流——总结”这种模式,让学生猜想、实践、探索、反思,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充分交流,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成功,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四、教学过程分析:(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老师为了检测小明的数学学习情况,编了四道测试题.1.解方程2x+20=02.当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y=2x+20的值为0?3.画出函数y=2x+20的图象,并确定它与x轴的交点坐标;4.问题① ②有何关系?① ③呢?(设计意图:通过已学过的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引入新课,使学生人人都能参与,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很难自发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因此我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提出问题4作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
202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
202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202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是苏科版八下第七章第七节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基础上,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高中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并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及在解决问题时的不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问题的意识及数形结合的解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通过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本课中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是重点,灵活使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课的难点,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教学策略:教法: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八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目标教学的要求,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法;让学生以观察实例为基础,用归纳的方法形成概念,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观察、发现、探究的过程,再现知识的“发生”和“发现”及“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的知识形成网状结构,使知识能相互交融,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学法:建构主义教学构想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学习。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6.6《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6.6《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六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代数式、方程、不等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函数的角度认识方程和不等式,使学生体会方程和不等式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方程和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和转化,还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发现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转化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转化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引导、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3.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
说课稿(初中数学)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第3节第2课时《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下面我将从4个方面对今天的说课内容作个汇报。
1 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基础上,用函数的观点对它们重新实行分析。
这不是简单的复习回顾,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实行动态的分析,引导学生从整体中把握部分。
其中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函数图象,逐步体会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2)感知不等式、函数、方程的不同作用与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自己根据题意列函数关系式,作出函数图象,并能把函数关系式或函数图象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联系起来, 通过自主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唱主角,老师任导演,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探索数学奥秘的愿望,体验成功的喜悦。
3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教学难点:利用函数图象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二说教法1.学情分析我现在所带班级学生整体学习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学习新的知识需要较长的理解过程,加上这个学段的学生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概括过渡的时期,对事物的认知停留在单一知识点上。
他们可能会画一次函数的图像、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但是很难将数与形结合起来,通过抽象归纳得出二者的内在联系。
2.教学方法鉴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本节我将采用以启发探究式为主线、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配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表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
三说学法1.学生自主探索交流,思考问题,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形成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围,体验学习的快乐,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技能。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说课稿《一次函数》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说课稿《一次函数》一. 教材分析《一次函数》是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一次函数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函数,它的一般形式为y=kx+b(k≠0,b为常数)。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会求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解析式。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但对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等活动,加深对一次函数的理解。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练习,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并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学会求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解析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解析式的求法。
2.教学难点:一次函数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一次函数图像的绘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教学模型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引出一次函数的概念。
2.新课导入:讲解一次函数的定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
3.知识拓展:讲解一次函数的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等活动,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
4.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绘制一次函数的图像,加深对一次函数的理解。
5.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件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第三节《用函数的观点看方程(组)》,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设计说明,预期效果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第三节“用函数的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的起始课。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等有关知识后,利用函数回过头重新认识一元一次方程,这种再认识不是原来水平上的简单回顾和复习,而是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的动态分析,通过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可以加强知识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发挥函数对相关内容的统领作用,用一次函数把以前学习过的方程和不等式等不同的数学内容统一起来认识,逐步达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
同时,为九年级的“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本节内容渗透了两个主要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函数思想,数学思想方法是具体的数学知识的灵魂,数学思想方法对一个人的影响往往要大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在数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等相关知识,初步具备了用数形结合思想研究问题的能力,但对这些知识及思想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再来学习用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一次方程,容易造成迷茫,教师应设计必要的铺垫,以便更好的启发诱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体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突破难点。
另外学生可能习惯直接解一元一次方程,不愿用函数的图像来解方程,教师应向学生说明用函数的观点看问题的意义,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应用。
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期望达到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相互联系。
2、初步运用函数的图像来解决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问题。
能力目标:1、培养多元思维的能力。
2、加深数形结合思想的体会。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优秀说课课件
y
y=2x+20
20
-10
0
x
问题2
从问题1得到的结论中,你能否猜想 出如何利用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求 一元一次方程ax+b=0(a,b为常 数,a≠0)的解吗?
■
学法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 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因此本节课我将采用 自主探究、自主归纳、自主练习等探究式学习 方法,让学生在思考、探究中解决问题,通过 问题的解决来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自主探索 归纳新知 归纳总结
例题讲解
拓展提高
(一)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猜想,探究,归纳概括的能力, 理解一 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会根据一次函数图像解决 一元一次方程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关系的探求过程,初 步掌握用函数的观点看待方程的方法,体验用联系的观 点看待数学问题的辨证思想. (三)态度与情感目标: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整个过程,让 学生在自主探究、体验的学习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探索数学奥妙的愿望.
由于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都可转化ax+b=0(a,b 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从图象上看,这相当 于已知直线y=ax+b,确定它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的 值.
Hale Waihona Puke 从形的角度看求ax+b=0(a, b是 常数,a≠0)的解
八级数学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教案人教版
说课稿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太和三中秦福好一、教材分析函数、方程和不等式都是人们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数学模型。
用函数的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使学生不仅能加深对方程(组)、不等式的理解,提高认识问题的水平,而且能从函数的角度将三者统一起来,感受数学的统一美。
本节课是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关系的探究,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这对今后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案目标知识技能: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会用图象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思考:经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关系的探索及相关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学会用函数的观点去认识问题。
解决问题:能综合应用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倾听、欣赏和感悟,体验数学的价值,建立自信心。
三、教案重难点重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关系的探索。
难点:综合运用方程和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法、学法说明教法:启发式、讨论式以及合作探究的教案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案实践活动。
以学生为中心,使其在“生动活泼、民主开放、主动探索”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学法:实验----观察——对比-----交流——分析-----归纳——应用五、教案过程(一)感知身边数学多媒体展示一段情景:令人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中,我国登山队员把奥运火炬举到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当时在登山队大本营所在地的气温为6℃,海拔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x km时,他们所在位置的气温是y ℃。
①写出y与x的解读式②求出登山队员登高多少km时气温为0℃?学生已经学习过列方程解应用题,因此可列出一元一次方程用方程模型解决问题。
自然地提出问题:“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是否有联系呢?”,从而揭示课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14.3.1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讲学稿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目标:1、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相互联系;2、通过观察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函数的图象来解决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问题;3、学习用函数的观点看待方程,初步感受用全面的观点处理局部问题的思想。
学习重点: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的理解。
学习难点: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导学提纲:(一)复习导入1、一次函数y=kx+b满足x=0时,y=-1;x=1时,y=1,则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若直线y=kx+b经过二、三、四象限,则k____,b______(填“>0”、“<0”)3、当k____________时,直线y=(2-k)x-3与直线y=2-5x平行?4、要使函数y=(m-2)x1 n+n是一次函数,应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5、直线y=-3x+2,y=-2x-1 ,y=4-2x共同具有的特征是()A、经过原点B、与y轴交于负半轴C、y随x增大而增大D、y随x增大而减小6、不用画图象,请快速说出直线y=-3x-2经过第______________象限.(二)阅读导学自学课本P123~124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解一元一次方程:2x+20=0.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一次函数y=2x+20的图象,并写出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3、当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y=2x+20的值为0 ?观察思考: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从数上看:方程2x+20=0的解,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形上看:函数y=2x+20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上面问题关系你能进一步得到一次函数y=ax+b(a ≠0)与一元一次方程ax+b=0(a,b 为常数,a ≠0)之间的关系吗?二、应用举例:例:一个物体现在的速度是6米/秒,其速度每秒增加3米/秒,再过几秒它的速度为18米/秒?(用两种方法解)方法1:汽车起初的速度为5米/秒,以后是每秒增加3米,最后速度要达到18米/秒,看需要多时间,用我们前面所学知识可设需要x 秒其速度可达18米/秒.就可以列出方程.方法2:我们可以采用所学函数知识解答.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速度y 随时间x 的变化而变化.写出速度y 与时间x 的函数关系式:(借助图象解答)2、直线y=3x+9与x 轴的交点是( )A .(0,-3)B .(-3,0)C .(0,3)D .(0,-3)3、直线y=kx+3与x 轴的交点是(1,0),则k 的值是( )A .3B .2C .-2D .-34、直线y=3x+6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x 的值是方程2x+a=0的解,则a•的值是______ .B 组3、根据下列图象,你能说出哪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并直接写出相应方程的解?四、学后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写下你在本节课的感言:y y=5x o yy=x+2 o 2-2 y y=-3x+6 o 2 y y=x-o 1 -1。
初中一次函数说课稿
初中一次函数说课稿《一次函数》说课稿篇一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七章第三节《一次函数》第1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设计说明等几个环节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常量和变量及函数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的,学好一次函数的概念将为接下来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以后学习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所以学好本节内容至关重要。
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会根据数量关系求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过程和方法目标:经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和态度目标:运用函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复杂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使用价值,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重点是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由于例2的问题情境比较复杂,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所以本节课采用创设情境,归纳总结和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教师引导性讲解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
根据教材的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了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和实物投影。
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教学过程分为: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归纳总结,得出概念→运用概念体验成功→梳理概括,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为了引入新课,我创设了以下四个问题情境,请学生列出函数关系式:(1)梨子的单价为6元/千克,买t千克梨子需m元钱,则m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m=6t (2)小明站在广场中心,记向东为正,若他以2千米/时的速度向正西方向行走x小时,则他离开广场中心的距离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2x(3)小芳的储蓄罐里原来有3元钱,现在她打算每天存入储蓄罐2元钱,则x天后小芳的储蓄罐里有y元钱,那么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2x+3(4)游泳池里原有水936立方米,现以每小时312立方米的速度将水放出,设放水时间为t时,游泳池内的存水量为Q立方米,则Q关于是t的函数关系式为Q=936—312t 然后请学生观察这些函数,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m=6t;y=—2x;y=2x+3;Q=936—312t学生们各抒己见,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它们中含自变量的代数式都是整式,并且自变量的次数都是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我将通过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方法、过程设计和教学反思五个部分,阐述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数学八年级上册“14.3.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一节课。
2.地位与作用
14.3在学生在对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等以一次运算为基
础的数学模型的已有认识上,从变化和对应的角度,对一次运算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从函数
的角度对前面学习过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分析,这种再
认识不是原来水平上的回顾复习,而是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的动态分析。
用一次函数可以把上
述三个不同的数学对象统一起来认识,由此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函数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的学
习不仅可以加深读对方程(组)与不等式等数学对象的理解,而且可以加深对已经学过的相
关内容之间联系的认识,加强知识间横纵向的融会贯通,提高灵活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内容学习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用函数的观点来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二、目标分析
1.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一次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的一般形式,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而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建立一次函数模型解决
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一元一次方程有关知
识学生也掌握的比较好。
我班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思维较活跃,但处理抽象问题的能力
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也是我本节课想挖掘的着力点。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及前面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⑴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对应关系。
⑵会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问题。
⑶进一步体会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思考】
⑴通过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关系的探究及相关实际问题的解决,学会用函数的
观点去认识问题的方法;
⑵通过利用一次函数解一元一次方程,提高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
【解决问题】
能运用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
⑴学习用函数的观点看待方程的方法,初步感受用全面的观点处理局部问题的思想。
⑵结合现实模型,将教材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有效
激发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本课教学重点设置为:
【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关系的理解,能初步运用函数的图象来解决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问题。
【难点】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的理解。
【难点突破】
本课在设计上采用了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策略.利用类比归纳的思想,由浅入深,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整理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并通过逐步深入的课堂练习,师生互动、讲练结合,从而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认知特点,有以下几点在课堂上需要把握和渗透:
⑴重视书形结合的研究方法。
⑵体现数学建模思想。
⑶加强对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体会函数观点的统领作用。
四、过程设计
结合教材知识内容和教学目标,本课分为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机动:2分钟
环节1创设情境
令人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中,我国登山队员把奥运火炬举到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当时在登山队大本营所在地的气温为6℃,海拔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x km时,他们所在位置的气温是y ℃。
①写出y与x的解析式(y=-6x+6)
②求出登山队员登高多少km时气温为0℃?
解:由题意得6-6x=0
解得x=1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为教学背景,引入新课,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2形成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1、我先请三位同学做三道题:
(1)解方程2x+20=0
(2)当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y=2x+20的值为0?
(3)画函数y=2x+20的图象。
2、请问:
(1)对于2x+20=0 和y=2x+20,从形式上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从问题本质上看,(1)和(2)有什么关系?
(3)观察直线y=2x+20,你能说说(1)和(2)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吗?
从数的角度看:求2x+20=0的解,相当于求函数y=2x+20的值为0时,对应的自变量x.
从图象上看:求2x+20=0的解,这相当已知直线y=2x+20,确定它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一般地表示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从数的角度看
3、结论:由于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转化为kx+b=0(k、b为常数,k≠ 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都可转化为:当一次函数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理解两个问题的同一性)
一个物体现在的速度是
y2元,
你能从这个图象中观察出那个方程的解吗?
今天学习了什么?有什么和老师、同学探讨的吗?.问题
生对于图象的运用仍然不熟练,本章还有许多利用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题,数形结合真是一个难点。
学生对一次函数的性质、图像还达不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函数性质大多数人已掌握,虽然新课堂不提倡死背公式,不过这些性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因为它的应用太广泛了。
暴露的问题有:
1 学生通过图像提取信息的能力差,要加强训练。
学生好像对图像仍然有点陌生,遇到问题不善于有草纸上画图处理问题。
如今天上次作业。
2 听课效率低,班内人数比较多,课堂上总有几个同学走神,不
爱听,还是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