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下册 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课件 (新版)北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北师大版初三下册--第一单元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第一课时)》习题课件
答:这架无人机的长度AB为5 m.
9. 【中考•内江】如图,某人为了测量小山顶上的塔ED的 高,他在山下的点A处测得塔尖点D的仰角为45°,再 沿AC方向前进60 m到达山脚点B,测得塔尖点D的仰角 为60°,塔底点E的仰角为30°,求塔ED的高度(结果 保留根号).
解:由题知,∠DBC=60°,∠EBC=30°, ∴∠DBE=∠DBC-∠EBC=60°-30°=30°. 又∵∠BCD=90°, ∴∠BDC=90°-∠DBC=90°-60°=30°. ∴∠DBE=∠BDE. ∴BE=DE. 设EC=x,则DE=BE=2EC=2x, DC=EC+DE=x+2x=3x, ∴BC= BE2-EC2=(2x)2-x2 3x.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第1课时 视角在测量中的应用
1 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测距问题 2 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不能到达底部的物高问题 3 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同一位置的视角问题 4 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测量有视线障碍的物高
8.【中考•株洲】如图,一架水平飞行的无人机AB的尾端点A测
结果精确到0.1 m,参考数据: 2 ≈1.41, 3 ≈1.73).
解:如图,过点C作CM⊥AB于点M,则四边形MEDC是矩形, ∴ME=DC=3,CM=ED. 在Rt△AEF中,∠AFE=60°, 设EF=x,则AF=2x,AE= 3 x. 在Rt△FCD中,CD=3,∠CFD=30°, ∴DF=3 3. 在Rt△AMC中,∠ACM=45°, ∴MA=MC.∵ED=MC,∴AM=ED.
得正前方的桥的左端点P的俯角为α,其中tan α=2 3 ,无 人机的飞行高度AH为500 3 m,桥的长度为1 255 m.
(1)求点H到桥左端点P的距离; (2)若无人机前端点B测得正前方的桥的右端点Q的俯角为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3. 如图所示,某数学活动小组要测量山坡上的电线杆PQ 的高度.他们采取的方法是:先在地面上的点A处测 得电线杆顶端点P的仰角是45°,再向前走到B点,测 得电线杆顶端点P和电线杆底端点Q的仰角分别是60° 和30°,这时只需要测出AB的长度就能通过计算求出 电线杆PQ的高度.若测出AB的长度为1 m, 3+ 3 则电线杆PQ的高度是___6____m_.
解:若选择条件①,由题意得CCDE=BACB,∴11..28=A9B, 解得 AB=13.5 m,∴旗杆 AB 的高度为 13.5 m. 若选择条件②,如图,过点 D 作 DF⊥AB,垂足为 F, 则易得四边形 BCDF 是矩形,∴BF=CD=1.8 m,DF=BC=9 m, 在 Rt△ADF 中,∠ADF=52.46°, ∴AF=DF·tan 52.46°≈9×1.30=11.7(m), ∴AB=AF+BF≈11.7+1.8=13.5(m), ∴旗杆 AB 的高度约为 13.5 m.
(参考数据:sin 67.38°≈1123,cos 67.38°≈153,tABC 中,
∵∠ABC=90°,∠ACB=67.38°,∴BC=tan∠ABACB≈1x2=152x(米), 5
∴BD=BC+CD≈152x+11米.由题意得 AD∥EF, 则∠FED=∠ADB,∴tan∠FED=tan∠ADB,即DDEF=BADB, ∴21..48≈152x+x 11,解得 x≈12,经检验,符合题意.
变式3 [2024西安高新一中模拟]如图,小明想测量 城墙AB的高度,他在围栏点C处测量城墙顶 点A的仰角为67.38°,在阳光的照射下,他 发现城墙上点A的影子落在了他身后11米的 点D处,于是他站在D点发现他的影子落在 地上的点E处,测量得ED长为2.4米,小明身 高为1.8米,E,D,C,B在一条直线上,且 FD⊥ED,AB⊥BE,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帮助 小明算出城墙AB的高.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函数的应用》精品课件PPT
都来当个小专家!
A
B 咋 办
2 如图,水库大坝的截面是梯形
ABCD,坝顶AD=6m,坡长CD=8m.坡底
D
BC=30m,∠ADC=1350. (1)求坡角∠ABC的大小;
(2)如果坝长100m,那么修建这个 C 大坝共需多少土石方(结果精确到
0.01m3 ).
先构造直 角三角形!
2020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5《 三角函 数的应 用》课 件(共 16张pp t)
1 如图,有一斜坡AB长40m,坡顶离地面的
高度为20m,求此斜坡的倾斜角. 2.有一建筑物,在地面上A点测得其顶点 A
C的仰角为300,向建筑物前进50m至B处,又 A
测得C的仰角为450,求该建筑物的高度(结
果精确到0.1m).
B
3. 如图,燕尾槽的横断面是一个等腰梯 形,其中燕尾角∠B=550,外口宽AD=180mm, 燕尾槽的尝试是70mm,求它的里口宽BC(结 果精确到1mm).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2020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5《三角函数的应用》课件(共16张ppt)
2020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5《 三角函 数的应 用》课 件(共 16张pp t)
2020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5《 三角函 数的应 用》课 件(共 16张pp t)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看我露一手
解:要知道货轮继续向东航行途中有无触礁的危险,只
要过点A作AD⊥BC的延长线于点D,如果AD>10海里,则无
触礁的危险.根据题意可知,∠BAD=550,∠CAD=250,BC=
20海里.设AD=x,则
北
A
tan 550 BD , tan 250 CD ,
九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课件: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AP=33+30=63(米),在Rt△DMH中,tan30°=
MH DM
,即
x-30 63
=
33,解得:x=30+21 3,即建筑物GH的高为(30+21 3)米
(1)若修建的斜坡BE的坡比为 3 ∶1,求休闲平台DE的长是多少 米?
(2)一座建筑物GH距离A点33米远(即AG=33米),小亮在D点测 得建筑物顶部H的仰角(即∠HDM)为30°,点B,C,A,G,H在同 一平面内,点C,A,G在同一条直线上,且HG⊥CG,问建筑物GH 高为多少米?
解:∵FM∥CG,∠BDF=∠BAC=45°,∵斜坡AB长为60 2
米,则山高CD等于( A )
A.30(1+ 3)米 B.30( 3-1)米 C.30米 D.(30 3+1)米 6.如图,太阳光与地面成60°角,一棵倾斜的树AB与地面成 30°角,这时测得大树在地面的影长约为10 m,则大树AB的长大约
为___1_7_.3__m.(精确到0.1 m)
7.(2014·青岛)如图,小明想测山高和索道的长度,他在B处仰 望山顶A,测得仰角∠B=31°,再往山的方向(水平方向)前进80 m 至索道口C处,沿索道方向仰望山顶,测得仰角∠ACE=39°.
求AD的长.
解:过A作AH⊥CB于H,设AH=x,CH= 3 x,DH=x,∵ CH-DH=CD,∴ 3x-x=10,∴x=5( 3+1),∴AD= 2x=5 6 +5 2
9.为了对一棵倾斜的古杉树AB进行保护,需测量其长度,如 图,在地面上选取一点C,测得∠ACB=45°,AC=24 m,∠BAC =66.5°,求这棵古杉树AB的长度.(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 2 ≈1.41,sin66.5°≈0.92,cos66.5°≈0.40,tan66.5°≈2.30)
九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习题课件第一章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1.(5分)在“测量旗杆的高度”的数学课题学习中,某学习小组测得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7°(tan 27°≈0.
2为._(_5_分_解_)_如__图:__,__过小_ 明m点.在楼A顶作上的A点EA处⊥测C得D楼前交一棵C树DC的D的延顶端长C的线俯角于为6点0°,E又,知水则平距A离EB=D=B10Cm,=楼高78AB=m24,m,则树高CD 8C.D∴之(15间分C的)E(距聊=离城A中AC考为E)3如·5 图tma,,n后小站莹∠在在CM数点A学处E综测合=得实7居践8民活t楼动anC中D,的5利8顶用°端所D≈的学7仰的8角数×为学14知5.°识6,对0=居某民小1楼区2A居4B民.的8楼(顶mA端B)B的,的高仰度D角进E为行=5测5°量A,,E已先·知测t居a得民n居楼民C楼DA的B高与
51解1.):,(5过此分点时)在A旗“解作杆测A:在E量⊥水∵旗C平杆D在地交的面C高DR上度的t的”△ 延影的长子C数线的E学于长D课点度题E中为,学2则,习4Am中∠E,,=则C某B旗CE学=杆习D7的8小=m高组,度5测∴8约得°C为太E(=,阳A光tEa线·)tna与n ∠水∠C平AC面EE=的D7夹8t角=an为5CD82°7DE°≈7(t8,a×n 21∴7. °D≈0E. =tanC5D8°
解:过点 A 作 AH⊥CD 于点 H,设 CH=x m,在 Rt△ACH 中,∵∠CAH=
30°,∴BD=AH=tanC3H0° = 3 x (m),∴在 Rt△ECD 中,tan ∠CED=ECDD
=
x+10 3x-6
=
3
,解得 x=5+3
3 ,∴CD=(15+3
3 )(m),∴CF=CD-DF
解答题(共60分) 7.(14分)如图,AB是某景区内高10 m的观景台,CD是与AB底部相平的 一座雕像(含底座),在观景台顶A处测得雕像顶C点的仰角为30°,从观景台 底部B处向雕像方向水平前进6 m到达点E,在E处测得雕像顶C点的仰角为 60°,已知雕像底座DF高8 m,求雕像CF的高.(结果保留根号)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练习
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基础题知识点1 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1.如图,为测量一棵与地面垂直的树OA的高度,在距离树的底端30米的B处,测得树顶A的仰角∠ABO为α,则树OA的高度为(C)A.30tanα米 B.30sinα米C.30tanα米D.30cosα米2.如图,王师傅在楼顶上A点处测得楼前一棵树CD的顶端C的俯角为60°.若水平距离BD=10 m,楼高AB=24 m,则树CD高约为(C)A.5 mB.6 mC.7 mD.8 m3.如图,从一栋二层楼的楼顶点A处看对面的教学楼,探测器显示,看到教学楼底部点C处的俯角为45°,看到楼顶部点D处的仰角为60°,已知两栋楼之间的水平距离为6米,则教学楼的高CD 是(A)A.(6+63)米B.(6+33)米C.(6+23)米D.12米4.如图,某建筑物BC上有一旗杆AB,小明在与BC相距12 m的F处,由E点观测到旗杆顶部A的仰角为52°,底部B的仰角为45°,小明的观测点与地面的距离EF为1.6 m,求旗杆AB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 m,参考数据2≈1.41,sin52°≈0.79,tan52°≈1.28).解:过点E作EH⊥AC于点H,则EH=FC=12 m,在Rt△AEH中,AH=EH·tan∠AEH=12×1.28=15.36(m).∵∠BEH=45°,∴BH=EH=12 m.∴AB=AH-BH=3.36≈3.4 m.答:旗杆AB的高度约为3.4 m.知识点2 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5.如图,在高度是21 m的小山A处测得建筑物CD顶部C处的仰角为30°,底部D处的俯角为45°,则这个建筑物的高度CD 6.如图所示,河对岸有古塔AB ,小敏在C 处测得塔顶A 的仰角为α,向塔走s 米到达D ,在D 处测得塔顶A 的仰角为β,则塔高是stanαtanβtanβ-tanα米.7.盐城电视塔是我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如图,在一次数学课外实践活动中,老师要求测电视塔的高度AB.小明在D 处用高1.5米的测角仪CD ,测得电视塔顶端A 的仰角为30°,然后向电视塔前进224米到达E 处,又测得电视塔顶端A 的仰角为60°.求电视塔的高度AB(3取1.73,结果精确到0.1米).解:设AG =x.在Rt△AFG 中,∵tan∠AFG=AGFG ,∴FG=x tan60°=x3.在Rt△ACG 中,∵tan∠ACG=AG CG ,∴CG=xtan30°=3x.∴3x -x3=224.解得x≈193.8. ∴AB=193.8+1.5=195.3(米). 答:电视塔的高度AB 约为195.3米. 中档题8.(2019·吉林)数学活动小组的同学为测量旗杆高度,先制定了如下测量方案,使用工具是测角仪和皮尺,请帮助组长林平完成方案内容,用含a ,b ,α的代数式表示旗杆AB 的高度.数学活动方案活动时间:2018年4月2日 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填表人:林平解:计算过程:∠ADE=α,DE =BC =a ,BE =CD =b. 在Rt△ADE 中,∠AED=90°. ∵tan∠ADE=AEDE ,∴AE=DE·tan∠ADE. ∴AE=atanα.∴AB=AE +BE =(b +atanα)米.9.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在活动课上测量学校旗杆高度.已知小明的眼睛与地面的距离(AB)是1.7 m ,看旗杆顶部M 的仰角为45°;小红的眼睛与地面的距离(CD)是1.5 m ,看旗杆顶部M 的仰角为30°.两人相距30米且位于旗杆两侧(点B ,N ,D 在同一条直线上),求旗杆MN 的高度(参考数据:2≈1.4,3≈1.7,结果保留整数).解:过点A 作AE⊥MN,垂足为E ,过点C 作CF⊥MN,垂足为F. 设ME =x ,Rt△AME 中,∠MAE=45°, ∴AE=ME =x.Rt△MCF 中,MF =x +0.2, CF =MF tan30°=3(x +0.2),∵BD=AE +CF , ∴x+3(x +0.2)=30.∴x≈11,即AE =11. ∴MN=11+1.7≈13.答:旗杆MN 的高度约为13米. 综合题10.九(1)班同学在上学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学校旁边的山坡护墙和旗杆进行了测量.(1)如图1,第一小组用一根木条CD 斜靠在护墙上,使得DB 与CB 的长度相等,如果测量得到∠CDB =38°,求护墙与地面的倾斜角α的度数;(2)如图2,第二小组用皮尺量得EF 为16米(E 为护墙上的端点),EF 的中点离地面FB 的高度为1.9米,请你求出E 点离地面FB 的高度;(3)如图3,第三小组利用第一、第二小组的结果,来测量护墙上旗杆的高度,在点P 处测得旗杆顶端A 的仰角为45°,向前走4米到达Q 点,测得A 的仰角为60°,求旗杆AE 的高度(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tan60°≈1.732,tan30°≈0.577,3≈1.732,2≈1.414). 解:(1)∵BD=BC ,∴∠CDB=∠DCB. ∴α=2∠CDB=2×38°=76°.(2)设EF 的中点为M ,过点M 作MN⊥BF,垂足为N ,过点E 作EH⊥BF,垂足为H , ∴MN //12EH.又∵MN=1.9, ∴EH=2MN =3.8.答:E 点离地面FB 的高度是3.8米. (3)延长AE 交PB 于点K. 设AE =x ,则AK =x +3.8.∵∠APB=45°,∴PK=AK =x +3.8. ∵PQ=4,∴KQ=x +3.8-4=x -0.2. ∵tan∠AQK=AKQK =tan60°=3,∴x +3.8x -0.2= 3.解得x =3.8+1533-1≈5.7. 答:旗杆AE 的高度约为5.7米.。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优质课件
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C=a, 可求出MN的高度。
MN=ME+EN=L·tanα+α
理论实践 如图,为测量一棵与地面垂直的树OA的高度,在 距离树的底端30米的B处,测得树顶A的仰角
∠ABO为α,则树OA的高度为( C )
A.tanα米 B.30sinα米 C.30tanα米 D.30cosα米
二.实践活动(二)
一.实践活动(一) M
C 34
E
1.6米
19米
A
N
ME 19 tan 34( m)
MN ME EN
MN (19 tan 34 1.6) 14.4(2 m)
测量底部可以直接到达的
M
物体的高度
在观测点A安置测倾器,测
得M的仰角∠MCE=α
Cα
E
a
L
量出观测点A到物体底部N
A
N
的水平距离AN=L
理论实践
如图所示,河对岸有古塔AB,小敏在C处测得塔顶
A的仰角为α,向塔走s米到达D,在D处测得塔顶A S tan tan
的仰角为β,则塔高是 tan tan 米.
小组成员的自我反思
课堂小结
1.到目前为止,你还有哪些方法可以 测得国旗杆高度和居民楼高度?
2.你还有哪些收获,想跟大家分享?
1. 分组制作简单的测倾器.
2.选择一个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测量它的高度并撰写一份活 动报告,阐明活动课题、测量示意图、测得数据和计算过程等.
3.选择一个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测量它的高度并撰写一份 活动报告,阐明活动课题、测量示意图、测得数据和计算过程 等.
课题
测量示意图
测得数据
测量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三角函数的计算课件
不同的计算器操作步 骤可能有所不同
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小(或增大); 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知识点1 利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值
1.如图,在△ABC中,∠ACB=90°,∠ABC=26°,BC=5.若用科学计算器 求边AC的长,则下列按键顺序正确的是( D )
•例1 用计算器计算:(结果精确到万分位) • (1)sin 26°≈ 0.4384 ; • (2) sin82°48′15″≈_0_.9_9_2_1___. 已知锐角求三角函数值,按照正确的按键顺序按键, 将屏幕显示的结果按要求取近似值即可. (1)依次按sin 2 6 =键,得到数据再精确到万分位即可; (2)依次按sin 8 2 °’ ” 48°’ ”15°’ ”=键,得到数据再精确 到万分位即可.
sin 7 2 25
38 =
由于计算器的型号与功能不同,请按照相应的说明书使用.
在Rt△ABC中,∠ACB=90°,BC=ABsin 16°=200sin 16°. 你知道sin 16°是多少吗?
我们可以借助科学计算器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怎样用科学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呢?
用科学计算器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要用到以下按键:
【跟踪训练】 1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sin 56°. (2) sin 15°49′. (3)cos 20°. (4)tan 29°. (5)tan 44°59′59″. (6)sin 15°+cos 61°+tan 76°.
【解析】 (1)0.829 0. (2)0.272 6. (3)0.939 7. (4)0.554 3. (5)1.000 0. (6)4.754 4.
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学会使用正弦、余弦、正切函数测量高度。
3.掌握解决与高度和角度相关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内容1.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用法。
3.利用三角函数测量高度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1.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用法。
3.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1.学习如何应用三角函数测量高度。
2.解决与高度和角度相关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1.讲解与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视频和实物模型展示三角函数测高的应用。
3.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提问和引导,导入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对测量高度的需求。
2. 讲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利用教材和课件,详细讲解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并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解释三角函数与高度的关系。
3. 演示三角函数测高的方法通过播放视频或展示实物模型,演示如何使用三角函数测量高度的方法和步骤,并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4. 实际操作和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配备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例如利用三角函数测量树木高度、建筑物高度等。
教师和助教进行指导和解答疑惑。
5. 总结与归纳让学生整理笔记,总结三角函数测高的方法和步骤,并与实际问题进行对比,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七、教学评价1.在实际操作中,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使用三角函数测量高度。
2.组织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三角函数测高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布置练习题,检查学生对三角函数测高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延伸利用三角函数测高的方法,引出其他与高度和角度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建筑物的倾斜角度、塔吊的工作范围等。
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解答。
九、板书设计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用法- 测量高度的实际问题十、教学反思本节课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测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1.6 三角函数的应用-测高问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1.6 三角函数的应用-测高问题一、单选题1.如图,小明在300米高的楼顶上点A处测得一塔的塔顶D与塔基C的俯角分别为30°和60°,则塔高CD 为()A.100米B.1003米C.180米D.200米2.休闲广场的边缘是一个坡度为i=1:2.5的缓坡CD,靠近广场边缘有一架秋千.秋千静止时,底端A到地面的距离AB=0.5m,B到缓坡底端C的距离BC=0.7m.若秋千的长OA=2m,则当秋千摆动到与静止位置成37°时,底端A′到坡面的竖直方向的距离A′E约为()(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A.0.4m B.0.5m C.0.6m D.0.7m3.如图,AB是一垂直于水平面的建筑物,某同学从建筑物底端B出发,先沿水平方向向右行走20米到达点C,再经过一段坡度(或坡比)为i=1:0.75、坡长为10米的斜坡CD到达点D,然后再沿水平方向向右行走40米到达点E(A,B,C,D,E均在同一平面内).在E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的仰角为24°,则建筑物AB 的高度约为(参考数据:sin24°≈0.41,cos24°≈0.91,tan24°=0.45)()A.21.7米B.22.4米C.27.4米D.28.8米4.(2017重庆A卷第11题)如图,小王在长江边某瞭望台D处,测得江面上的渔船A的俯角为40°,若DE=3米,CE=2米,CE平行于江面AB,迎水坡BC的坡度i=1:0.75,坡长BC=10米,则此时AB的长约为()(参考数据:sin40°≈0.64,cos40°≈0.77,tan40°≈0.84).A.5.1米B.6.3米C.7.1米D.9.2米二、填空题5.学校两幢教学楼的高度AB=CD=20m, 两楼间的距离AC=15m,已知太阳光与水平线的夹角30°,则甲楼投在乙楼上的影子的高度为_____m高.(保留根号)6.如图所示,在两建筑物之间有一高为15米的旗杆,从高建筑物的顶端A点经过旗杆顶点恰好看到矮建筑物的底端墙角C点,且俯角a为60°,又从A点测得矮建筑物左上角顶端D点的俯角β为30°,若旗杆底部点G为BC的中点(点B为点A向地面所作垂线的垂足)则矮建筑物的高CD为_____.三、解答题7.如图1,2分别是某款篮球架的实物图与示意图,AB⊥BC于点B,底座BC=1.3米,底座BC与支架AC所成的角∠ACB=60°,点H在支架AF上,篮板底部支架EH∥BC.EF⊥EH于点E,已知AH=22米,HF=2米,HE=1米.(1)求篮板底部支架HE与支架AF所成的∠FHE的度数.(2)求篮板底部点E到地面的距离,(精确到0.01米)(参考数据:2≈1.41,3≈1.73)8.如图,王明站在地面B处用测角仪器测得楼顶点E的仰角为45°,楼顶上旗杆顶点F的仰角为55°,已知测角仪器高AB=1.5米,楼高CE=14.5米,求旗杆EF的高度(精确到1米).(供参考数据:sin55°≈0.8,cos55°≈0.57,tan55°≈1.4.)9.图1是一台实物投影仪,图2是它的示意图,折线表示固定支架,垂直水平桌面于点,点为旋转点,可转动,当绕点顺时针旋转时,投影探头始终垂直于水平桌面,经测量:c , c , c , c .(结果精确到0.1)(1)如图2,,.①填空:_________°;②求投影探头的端点到桌面的距离.(2)如图3,将(1)中的向下旋转,当投影探头的端点到桌面的距离为c 时,求的大小.(参考数据:sin,cos,sin,cos)10.如图,男生楼在女生楼的左侧,两楼高度均为90m,楼间距为AB,冬至日正午,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所成的角为32.3°,女生楼在男生楼墙面上的影高为CA;春分日正午,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所成的角为55.7°,女生楼在男生楼墙面上的影高为DA.已知CD=42m.求楼间距AB的长度为多少米?(参考数据:sin32.3°=0.53,cos32.3°=0.85,tan32.3°=0.63,sin55.7°=0.83,cos55.7°=0.56,tan55.7°=1.47)11.如图,某消防队在一居民楼前进行演习,消防员利用云梯成功救出点B处的求救者后,又发现点B正上方点C处还有一名求救者.在消防车上点A处测得点B和点C的仰角分别是45°和65°,点A距地面2.5米,点B距地面10.5米.为救出点C处的求救者,云梯需要继续上升的高度BC约为多少米?(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tan65°≈2.1,sin65°≈0.9,cos65°≈0.4,2≈1.4)12.如图,某学校体育场看台的顶端C到地面的垂直距离CD为2m,看台所在斜坡CM的坡比i=1:3,在点C处测得旗杆顶点A的仰角为30°,在点M处测得旗杆顶点A的仰角为60°,且B,M,D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求旗杆AB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m,参考数据:2≈1.41,3=1.73)13.如图所示,山坡上有一棵与水平面垂直的大树,一场台风过后,大树被刮倾斜后折断倒在山坡上,树的顶部恰好接触到坡面.已知山坡的坡角∠AEF=23°,量得树干倾斜角∠BAC=38°,大树被折断部分和坡面所成的角∠ADC=60°,AD=4m .(1)求∠CAE 的度数;(2)求这棵大树折断前的高度? (结果精确到个位,参考数据:2 1.4≈,3 1.7≈,6 2.4≈).1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时尚.为 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我市对某山区进行调查,发现一瀑布.为测量它的高度,测 量人员在瀑布的对面山上 D 点处测得瀑布顶端 A 点的仰角是 30°,测得瀑布底端 B 点的俯角是 10°,AB 与水平面垂直.又在瀑布下的水平面测得 CG=27m ,GF=17.6m (注:C 、G 、F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CF ⊥AB 于点 F ).斜坡 CD=20m , 坡角∠ECD=40°.求瀑布 AB 的高度.(参考数据:3≈1.73,sin40°≈0.64,cos40°≈0.77,tan40°≈0.84,sin10°≈0.17,cos10°≈0.98,tan10°≈0.18)15.如图1,滑动调节式遮阳伞的立柱AC 垂直于地面AB ,P 为立柱上的滑动调节点,伞体的截面示意图为PDE ∆,F 为PD 中点, 2.8AC m =,2PD m =,1CF m =,20DPE ∠=.当点P 位于初始位置0P 时,点D 与C 重合(图2).根据生活经验,当太阳光线与PE 垂直时,遮阳效果最佳.(1)上午10:00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65(图3),为使遮阳效果最佳,点P 需从0P 上调多少距离?(结果精确到0.1m )(2)中午12:00时,太阳光线与地面垂直(图4),为使遮阳效果最佳,点P 在(1)的基础上还需上调多少距离?(结果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sin 700.94≈,cos 700.34≈,tan 70 2.75≈,2 1.41≈,3 1.73≈)16.如图是某路灯在铅垂面内的示意图,灯柱AC 的高为11米,灯杆AB 与灯柱AC 的夹角∠A =120°,路灯采用锥形灯罩,在地面上的照射区域DE 长为18米,从D ,E 两处测得路灯B 的仰角分别为α和β,且tanα=6,tanβ=34,求灯杆AB 的长度.17.如图,校园内有两幢高度相同的教学楼AB ,CD ,大楼的底部B ,D 在同一平面上,两幢楼之间的距离BD 长为24米,小明在点E (B ,E ,D 在一条直线上)处测得教学楼AB 顶部的仰角为45°,然后沿EB 方向前进8米到达点G 处,测得教学楼CD 顶部的仰角为30°.已知小明的两个观测点F ,H 距离地面的高度均为1.6米,求教学楼AB 的高度AB 长.(精确到0.1米)参考值:2≈1.41,3≈1.73.18.如图,在某街道路边有相距10m 、高度相同的两盏路灯(灯杆垂直地面),小明为了测量路灯的高度,在地面A 处测得路灯PQ 的顶端仰角为14°,向前行走25m 到达B 处,在地面测得路灯MN 的顶端仰角为24.3°,已知点A ,B ,Q ,N 在同一条直线上,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助小明求出路灯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sin14°≈0.24,cos14°≈0.97,tan14°≈0.25,sin24.3°≈0.41,cos24.3°≈0.91,tan24.3°≈0.45)19.如图,在大楼AB 的正前方有一斜坡CD ,CD=4米,坡角∠DCE=30°,小红在斜坡下的点C 处测得楼顶B 的仰角为60°,在斜坡上的点D 处测得楼顶B 的仰角为45°,其中点A 、C 、E 在同一直线上.(1)求斜坡CD 的高度DE ;(2)求大楼AB 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20.如图,学校教学楼上悬挂一块长为3m 的标语牌,即3CD m =.数学活动课上,小明和小红要测量标语牌的底部点D 到地面的距离.测角仪支架高 1.2AE BF m ==,小明在E 处测得标语牌底部点D 的仰角为31︒,小红在F 处测得标语牌顶部点C 的仰角为45︒,5=AB m ,依据他们测量的数据能否求出标语牌底部点D 到地面的距离DH 的长?若能,请计算;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图中点A ,B ,C ,D ,E ,F ,H 在同一平面内)(参考数据:tan 310.60︒≈,sin 310.52︒≈,cos310.86)︒≈21.如图,为了测量建筑物AB 的高度,在D 处树立标杆CD ,标杆的高是2m .在DB 上选取观测点E 、F ,从E 测得标杆和建筑物的顶部C 、A 的仰角分别为58、45,从F 测得C 、A 的仰角分别为22、70.求建筑物AB 的高度(精确到0.1m ) .(参考数据:tan 220.40≈,tan 58 1.60≈,tan 70 2.75≈.)22.小明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本地的一座古塔进行了测量.如图,他在山坡坡脚P 处测得古塔顶端M 的仰角为60︒,沿山坡向上走25m 到达D 处,测得古塔顶端M 的仰角为30︒.已知山坡坡度3:4i =,即3tan 4θ=,请你帮助小明计算古塔的高度ME .(结果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3 1.732≈)23.如图所示,某数学活动小组选定测量小河对岸大树BC 的高度,他们在斜坡上D 处测得大树顶端B 的仰角是30º,朝大树方向下坡走6米到达坡底A 处,在A 处测得大树顶端B 的仰角是48°. 若坡角∠FAE=30°,求大树的高度. (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sin48°≈0.74,cos48°≈0.67,tan48°≈1.11,≈1.73)24.为积极参与鄂州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某校在教学楼顶部新建了一块大型宣传牌,如下图.小明同学为测量宣传牌的高度AB,他站在距离教学楼底部E处6米远的地面C处,测得宣传牌的底部B的仰i=角为60,同时测得教学楼窗户D处的仰角为30(A、B、D、E在同一直线上).然后,小明沿坡度1:1.5的斜坡从C走到F处,此时DF正好与地面CE平行.(1)求点F到直线CE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2)若小明在F处又测得宣传牌顶部A的仰角为45,求宣传牌的高度AB(结果精确到0.1米,2 1.41≈,≈).3 1.7325.某学校教学楼(甲楼)的顶部E和大门A之间挂了一些彩旗.小颖测得大门A距甲楼的距离AB是31cm,在A处测得甲楼顶部E处的仰角是31°.(1)求甲楼的高度及彩旗的长度;(精确到0.01m)(2)若小颖在甲楼楼底C处测得学校后面医院楼(乙楼)楼顶G处的仰角为40°,爬到甲楼楼顶F处测得乙楼楼顶G处的仰角为19°,求乙楼的高度及甲乙两楼之间的距离.(精确到0.01m)(cos31°≈0.86,tan31°≈0.60,cos19°≈0.95,tan19°≈0.34,cos40°≈0.77,tan40°≈0.84)i 的山坡CF,点C与点B在同一水平面上,26.如图,在岷江的右岸边有一高楼AB,左岸边有一坡度1:2CF与AB在同一平面内.某数学兴趣小组为了测量楼AB的高度,在坡底C处测得楼顶A的仰角为45,然后沿坡面CF上行了205米到达点D处,此时在D处测得楼顶A的仰角为30,求楼AB的高度.27.(2017四川省达州市)如图,信号塔PQ座落在坡度i=1:2的山坡上,其正前方直立着一警示牌.当太阳光线与水平线成60°角时,测得信号塔PQ落在斜坡上的影子QN长为25米,落在警示牌上的影子MN长为3米,求信号塔PQ的高.(结果不取近似值)28.如图,小明在教学楼的窗户A处,测量楼前的一棵树CD的高.现测得树顶C处的俯角为45°,树底D 处的俯角为60°,楼底到大树的距离BD为10米.请你帮助小明计算树的高度(精确到0.1米).29.(2017湖北省鄂州市)小明想要测量学校食堂和食堂正前方一棵树的高度,他从食堂楼底M处出发,向前走3米到达A处,测得树顶端E的仰角为30°,他又继续走下台阶到达C处,测得树的顶端E的仰角是60°,再继续向前走到大树底D处,测得食堂楼顶N的仰角为45°.已知A点离地面的高度AB=2米,∠BCA=30°,且B、C、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1)求树DE的高度;(2)求食堂MN的高度.30.如图,BC是路边坡角为30°,长为10米的一道斜坡,在坡顶灯杆CD的顶端D处有一探射灯,射出的边缘光线DA和DB与水平路面AB所成的夹角∠DAN和∠DBN分别是37°和60°(图中的点A、B、C、D、M、N均在同一平面内,CM∥AN).(1)求灯杆CD的高度;(2)求AB的长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3=1.73.sin37°≈060,cos37°≈0.80,tan37°≈0.75)参考答案1.D【解析】【分析】构造AD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相应的三角函数求出CE、DE的长,进而求解即可【详解】解:延长CD交过A的水平线于点E.∵在300m高的峭壁上测得一塔的塔基的俯角为60°.∴BC=3003.易得AE=3003,CE=AB=300.∵在300m高的峭壁上测得一塔的塔顶的俯角分别为30°,且BC=3003.∴DE=100 ∴CD=200.故选:D.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以及仰角俯角问题,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 2.D 【解析】 【分析】延长OA 与BC 交于点B ,延长A 'E ,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过点A '作A 'H ⊥OB 于点H . 根据三角函数得到AH ,HB ,进而得到CF ,由1=2.5EF CF ,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如图,延长OA 与BC 交于点B ,延长A 'E ,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过点A '作A 'H ⊥OB 于点H .在Rt △OHA '中,=cos370.8OHOA ︒=、,=sin370.6A HOA ︒=、、, ∴OH =0.8OA '=0.8×2=1.6(m ),A 'H =0.6OA '=0.6×2=1.2(m ),∴AH =OA ﹣OH =2﹣1.6=0.4(m ),HB =HA +AB =0.4+0.5=0.9(m ),A 'F =HB =0.9(m ),BF =HA '=1.2m , ∴CF =BF ﹣BC =1.2﹣0.7=0.5(m ), 在Rt △EFC 中, 1=2.5EF CF , EF =25CF =25×0.5=0.2(m ),∴A 'E =A 'F ﹣EF =0.9﹣0.2=0.7(m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函数的计算及实际应用.3.A【解析】【分析】作BM⊥ED交ED的延长线于M,CN⊥DM于N.首先解直角三角形Rt△CDN,求出CN,DN,再根据tan24°= AMEM,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作BM⊥ED交ED的延长线于M,CN⊥DM于N.在Rt△CDN中,∵140.753CNDN==,设CN=4k,DN=3k,∴CD=10,∴(3k)2+(4k)2=100,∴k=2,∴CN=8,DN=6,∵四边形BMNC是矩形,∴BM=CN=8,BC=MN=20,EM=MN+DN+DE=66,在Rt△AEM中,tan24°=AM EM,∴0.45=866AB +,∴AB=21.7(米),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A【解析】如图,延长DE交AB延长线于点P,作CQ⊥AP于点Q,∵CE∥AP,∴DP⊥AP,∴四边形CEPQ为矩形,∴CE=PQ=2,CQ=PE,∵i=140.753 CQBQ==,∴设CQ=4x、BQ=3x,由BQ² +CQ²=BC²可得(4x)²+(3x)²=102,解得:x=2或x=−2(舍),则CQ=PE=8,BQ=6,∴DP=DE+PE=11,在Rt△ADP中,∵AP=11tan tan40DPA=∠︒≈13.1,∴AB=AP−BQ−PQ=13.1−6−2=5.1,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俯角与坡度的知识.注意构造所给坡度和所给锐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难点,利用坡度和三角函数求值得到相应线段的长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2053-【解析】【分析】延长MB与CD交于E点,过E作EF垂直于AB与点F,由题意得∠E=∠MBN=30°,在Rt△BEF中,可求出BF,则EC=AF=AB-BF.【详解】如图所示,延长MB与CD交于E点,过E作EF垂直于AB与点F,由题意得∠E=∠MBN=30°,EF=AC=15m,在Rt△BEF中3BF=EF tan E=15=533∠⨯,∴EC=AF=AB-BF=20-53.【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正确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6.20米【解析】【分析】根据点G是BC中点,可判断EG是△ABC的中位线,求出AB,在Rt△ABC和在Rt△AFD中,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别求出BC、DF,继而可求出CD的长度.【详解】解:过点D作DF⊥AF于点F,∵点G是BC中点,EG∥AB,∴EG是△ABC的中位线,∴AB=2EG=30米,在Rt△ABC中,∵∠CAB=30°,∴BC=ABtan∠BAC=30×=10米.在Rt△AFD中,∵AF=BC=10米,∴FD=AF•tanβ=10×=10米,∴CD=AB﹣FD=30﹣10=20米.故答案为:20米.【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求解相关线段的长度.7.(1)45°;(2)2.75米【解析】【分析】(1)由cos∠FHE=HEHF=22可得答案;(2)延长FE交CB的延长线于M,过点A作AG⊥FM于G,过点H作HN⊥AG于N,据此知GM=AB,HN=EG,Rt△ABC中,求得AB=BC tan60°=1.33;Rt△ANH中,求得HN=AH sin45°=12;根据EM=EG+GM可得答案.【详解】解:(1)在Rt△EFH中,cos∠FHE=HEHF=12=22,∴∠FHE=45°.答:篮板底部支架HE与支架AF所成的角∠FHE的度数为45°;(2)延长FE交CB的延长线于M,过点A作AG⊥FM于G,过点H作HN⊥AG于N,则四边形ABMG和四边形HNGE是矩形,∴GM=AB,HN=EG,在Rt△ABC中,∵tan∠ACB=AB AC,∴AB=BC tan60°=1.3×3=1.33(米),∴GM=AB=1.33(米),在Rt△ANH中,∠F AN=∠FHE=45°,∴HN=AH sin45°=22×22=12(米),∴EM=EG+GM=12+1.33≈2.75(米).答:篮板底部点E到地面的距离大约是2.75米.故答案为:(1)45°;(2)2.75米.【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记住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属于中考常考题型.8.5米.【解析】【详解】易知四边形ABCD为矩形,CD=AB=1.5米,∴DE=CE-AB=13.在Rt△ADE中,∵∠EAD=45°,AD=DE=13米,在Rt△ADF中,∠FAD=55°,DF=AD·tan55°=13×1.4=18.2,∴EF=DF-DE=18.2-13=5.2≈5(米).答:旗杆EF的高约为5米.【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解答本题要求考生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来做题,要会做有关三角函数的题.9.(1)①160°,② c ;(2) 当投影探头的端点到桌面的距离为c 时,为33.2°.【解析】【分析】(1)①过点作,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便可;②过点作于点,解直角三角形求出,进而计算使得结果;(2)过点于点,过点作,与延长线相交于点,过作于点,求出,再解直角三角形求得便可.【详解】解:(1)①过点作,如图1,则,,,,,故答案为:160;②过点作于点,如图2,则sin sin,投影探头的端点到桌面的距离为:;(2)过点于点,过点作,与延长线相交于点,过作于点,如图3,则,,,,,,sin,,.【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充分体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解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10.50m.【解析】【分析】如图,作CM⊥PB于M,DN⊥PB于N.则AB=CM=DN,设EM=xm,AB=DN=CM=ym.根据题中所给角度的正切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作CM⊥BE于M,DN⊥BE于N.则四边形CDNM是矩形,设EM=xm,AB=DN=CM=ym.在Rt △CEM 中,∵tan ∠ECM =EMCM=0.63, ∴xy=0.63 ①, 在Rt △DEN 中,∵tan ∠EDN =ENDN=1.47, ∴42x y+=1.47 ②, 由①②可得y =50,答:楼间距AB 的长度为50m . 【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组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1.云梯需要继续上升的高度BC 约为9米. 【解析】 【分析】过点A 作AM EF ⊥于点M ,AD BC ⊥于点D ,在Rt ABD ∆中,求得AD 的长;在Rt ACD ∆中,求得CD 的长,根据BC=CD-BD 即可求得BC 的长. 【详解】过点A 作AM EF ⊥于点M ,AD BC ⊥于点D ,∵CN EF ⊥ , ∴90AMN MND ADN ∠=∠=∠=︒, ∴四边形AMND 为矩形.∴ 2.5DN AM ==米. ∴10.5 2.58BD BN DN =-=-=(米), 由题意可知,45BAD ∠=︒,65CAD ∠=︒, ∵AD BC ⊥, ∴90ADB ∠=︒,在Rt ABD ∆中,tan BDBAD AD∠=, ∴88tan tan45BD AD BAD ===∠︒(米).在Rt ACD ∆中,tan CDCAD AD∠=, ∴tan 8tan658 2.116.8CD AD CAD =⋅∠=︒≈⨯=(米). ∴16.888.89BC CD BD =-≈-=≈(米). 答:云梯需要继续上升的高度BC 约为9米.【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仰角俯角问题,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建立直角三角形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旗杆AB的高度约等于8.2m【解析】【分析】过点C作CE⊥AB于点E,设BM=x,根据矩形的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过点C作CE AB⊥于点E,2 CD=,1 tan3CMD∠=,6MD∴=,设BM x=,6BD x∴=+,60AMB∠=︒,30BAM∴∠=︒,3AB x∴=,已知四边形CDBE是矩形,2BE CD∴==,6CE BD x==+,32AE x∴=-,在Rt ACE∆中,tan30AECE︒=,∴13263x x -=+, 解得:33x =+, 33338.2AB x m ∴==+≈【点睛】此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矩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题关键在于作辅助线和列出方程组. 13.(1)75°;(2)这棵大树折断前高约10米. 【解析】 【分析】(1)延长BA 交EF 于点G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GAE 的度数,再由补角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 (2)过点A 作AH ⊥CD ,垂足为H ,在△ADH 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DH 的长,同理可得出AC 的长,由AB =AC +CD 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延长BA 交EF 于点G ,在Rt AGE 中,E 23∠=︒, ∴GAE 67∠=︒. 又∵BAC 38∠=︒,∴CAE 180673875∠=︒-︒-︒=︒; (2)过点A 作AH CD ⊥,垂足为H ,在ADH 中,ADC 60AD 4∠=︒=,,DHcos ADC AD∠=, ∴DH 2=.AHsin ADC AD∠=, ∴AH 23=,在Rt ACH 中,C 180756045∠=︒-︒-︒=︒, ∴AC 26=,CH AH 23==.∴AB AC CD 2623210=+=++≈(米). 答:这棵大树折断前高约10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熟记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瀑布AB 的高度约为45.4 米.【解析】【分析】过点D 作DM⊥CE,交CE 于点M,作DN⊥AB,交AB 于点N,在Rt△ CMD 中,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可求出CM 的长度,进而可得出MF、DN 的长度,再在Rt△BDN、Rt△ADN 中,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N、AN 的长度,结合AB=AN+BN 即可求出瀑布AB 的高度.【详解】如图,过点D 作DM⊥CE,交CE 于点M,作DN⊥AB,交AB 于点N,在Rt△CMD 中,CD=20m,∠DCM=40°,∠CMD=90°,∴CM=CD•cos40°≈15.4 ,DM=CD•sin40°≈12.8 ,∴DN=MF=CM+CG+GF=60m,在Rt△BDN 中,∠BDN=10°,∠BND=90°,DN=60m,∴BN=DN•tan10°≈10.8 ,在Rt△ADN 中,∠ADN=30°,∠AND=90°,DN=60m,∴AN=DN•tan30°≈34.6 ,∴AB=AN+BN=45.4m,答:瀑布 AB 的高度约为 45.4 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坡度坡角问题,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求出 AN 、BN 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15.(1)点P 需从0P 上调0.6m ;(2)点P 在(1)的基础上还需上调0.7m . 【解析】【分析】(1)如图2,当点P 位于初始位置0P 时,02CP m =. 10:00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65,点P上调至1P 处,165CPE ∠=.11145.1,45CPF CF PF m C CPF ∠===∠=∠=,1 CP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2CP m =,即可求出点P 需从0P 上调的距离. (2)中午12:00时,太阳光线与PE ,地面都垂直,点P 上调至2P 处,过点F 作2FG CP ⊥于点G ,22cos7010.340.34GP P F m =⋅=⨯=,2220.68CP GP m ==,根据1212PP CP CP =-即可求解.【解答】(1)如图2,当点P 位于初始位置0P 时,02CP m =. 如图3,10:00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65,点P 上调至1P 处,190∠=,90CAB ∠=,∴1115APE ∠=, ∴165CPE ∠=. ∵120DPE ∠=,∴145CPF ∠=. ∵11CF PF m ==,∴145C CPF ∠=∠=, ∴1CP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2CP m =,∴0101220.6P P CP CP m =-=-≈,即点P 需从0P 上调0.6m .(2)如图4,中午12:00时,太阳光线与PE ,地面都垂直,点P 上调至2P 处, ∴2//P E AB .∵90CAB ∠=,∴290CP E ∠=.∵220DP E ∠=,∴22270CP F CP E DP E ∠=∠-∠=.∵21CF P F m ==,得2CP F ∆为等腰三角形,∴270C CP F ∠=∠=. 过点F 作2FG CP ⊥于点G ,∴22cos7010.340.34GP P F m =⋅=⨯=, ∴2220.68CP GP m ==,∴121220.680.7PP CP CP m =-=-≈,即点P 在(1)的基础上还需上调0.7m .【点评】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熟练运用三角函数是解题的关键.可以数形结合.16.灯杆AB的长度为2米.【解析】分析:过点B作BF⊥CE,交CE于点F,过点A作AG⊥AF,交BF于点G,则FG=AC=11.设BF=3x知EF=4x、DF=BFtan BDF∠,由DE=18求得x=4,据此知BG=BF-GF=1,再求得∠BAG=∠BAC-∠CAG=30°可得AB=2BG=2.详解:过点B作BF⊥CE,交CE于点F,过点A作AG⊥AF,交BF于点G,则FG=AC=11.由题意得∠BDE=α,tan∠β=34.设BF=3x,则EF=4x在Rt△BDF中,∵tan∠BDF=BF DF,∴DF=31=62BF xx tan BDF=∠,∵DE=18,∴12x+4x=18. ∴x=4. ∴BF=12,∴BG=BF-GF=12-11=1, ∵∠BAC=120°,∴∠BAG=∠BAC-∠CAG=120°-90°=30°. ∴AB=2BG=2,答:灯杆AB 的长度为2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直角三角形-仰角俯角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题意构建直角三角形并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其应用能力.17.教学楼AB 的高度AB 长13.3m . 【解析】 【分析】如图,延长HF 交CD 于点N ,延长FH 交AB 于点M ,由题意可得,MB=HG=FE=ND=1.6m ,HF=GE=8m ,MF=BE ,HN=GD ,MN=BD=24m ,设AM=xm ,则CN=xm ,在Rt △AFM 中,可得MF=x ,在Rt △CNH 中,可得HN=3x ,根据HF=MF+HN ﹣MN 可得关于x 的方程,解方程求得x 的值,继而可求得AB 的值. 【详解】延长HF 交CD 于点N ,延长FH 交AB 于点M ,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MB=HG=FE=ND=1.6m ,HF=GE=8m ,MF=BE ,HN=GD ,MN=BD=24m , 设AM=xm ,则CN=xm , 在Rt △AFM 中,MF=tan 451AM x=︒=x ,在Rt △CNH 中,HN=3tan 3033CN xx==︒, ∴HF=MF+HN ﹣MN=x+3x ﹣24,即8=x+3x ﹣24, 解得,x≈11.7, ∴AB=11.7+1.6=13.3m ,答:教学楼AB 的高度AB 长13.3m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正确添加辅助线构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8.路灯的高度约为8.4m . 【解析】 【分析】设PQ =MN =xm ,根据正切的定义分别用x 表示出AQ 、BN ,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解:设PQ =MN =xm ,在Rt △APQ 中,tanA =PQAQ, 则AQ =tan x A ≈0.25x=4x ,在Rt△MBN中,tan∠MBN=MN BN,则BN=tan MNMBN≈0.45x=209x,∵AQ+QN=AB+BN,∴4x+10=25+209x,解得,x≈8.4,答:路灯的高度约为8.4m.【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掌握仰角俯角的概念、熟记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9.(1)2米;(2)(6+4)米.【解析】【分析】(1)在在Rt△DCE中,利用30°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DE=2米;(2)过点D作DF⊥AB于点F,则AF=2,根据三角函数可用BF表示BC、BD,然后可判断△BCD是Rt△,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BF 的长,AB的高度也可求.【详解】(1)在Rt△DCE中,∠DEC=90°,∠DCE=30°,∴DE=DC=2米;(2)过D作DF⊥AB,交AB于点F,则AF=DE=2米.∵∠BFD=90°,∠BDF=45°,∴∠BFD=45°,∴BF=DF.设BF=DF=x米,则AB=(x+2)米,在Rt△ABC中,∠BAC=90°,∠BCA=60°,∴sin∠BCA=,∴BC=AB÷sin∠BCA=(x+2)÷=米,在Rt△BDF中,∠BFD=90°,米,∵∠DCE=30°,∠ACB=60°,∴∠DCB=90°.∴,解得: 或 (舍) ,则AB=米.考点:1特殊直角三角形;2三角函数;3勾股定理. 20.能,点D 到地面的距离DH 的长约为13.2m . 【解析】 【分析】延长EF 交CH 于N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N NF =,根据正切的定义求出DN ,结合图形计算即可. 【详解】 能,理由如下:延长EF 交CH 于N , 则90CNF ∠=︒,45CFN ∠=︒, CN NF ∴=,设DN xm =,则(3)NF CN x m ==+, 5(3)8EN x x ∴=++=+,在Rt DEN ∆中,tan DNDEN EN∠=,则tan DN EN DEN =∠,0.6(8)x x ∴≈+,解得,12x =,则12 1.213.2()DH DN NH m =+=+=, 答:点D 到地面的距离DH 的长约为13.2m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掌握仰角俯角的概念、熟记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1.建筑物AB 的高度约为5.9m . 【解析】分析:在Rt CED 中,用三角函数表示DE 的长度, 在Rt CFD 中,用三角函数表示出DF 的长度,从而得到22tan22tan58EF =-,同理得tan45tan70AB ABEF =-,建立等量关系,求出即可. 详解:在Rt CED 中,58CED ∠=,∵tan58CDDE=. ∴2tan58tan58CD DE ==.在Rt CFD 中,22CFD ∠=,∵tan22CDDF=∴2tan22tan22CD DF ==. ∴22tan22tan58EF DF DE =-=-. 同理tan45tan70AB ABEF BE BF =-=-. ∴22tan45tan70tan22tan58AB AB -=-. 解得()5.9m AB ≈.因此,建筑物AB 的高度约为5.9m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仰角与俯角问题,根构造两个直角三角形求解.考查了学生读图构造关系的能力. 22.古塔的高度ME 约为39.8m . 【解析】 【分析】作DC EP ⊥交EP 的延长线于点C ,作DF ME ⊥于点F ,作PH DF ⊥于点H ,先在Rt △DCP 中利用已知条件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C 和PC 的长,从而可得DH 和EF 的长,设MF y =,分别在Rt △MPE 和Rt △MFD 中根据60°和30°的三角函数用y 的代数式表示出PE 和DF ,再根据PE 、DF 和DH 的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后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解:作DC EP ⊥交EP 的延长线于点C ,作DF ME ⊥于点F ,作PH DF ⊥于点H ,则DC PH FE ==,DH CP =,HF PE =,设3DC x =,∵3tan 4θ=,∴4CP x =, 由勾股定理得,222PD DC CP =+,即22225(3)(4)x x =+,解得,5x =,则315DC x ==,420CP x ==, ∴20DH CP ==,15FE DC ==, 设MF y =,则15ME y =+,在Rt MDF V 中,tan MF MDF DF∠=,则3tan 30MFDF y ==o , 在Rt MPE V 中,tan ME MPE PE ∠=,则3(15)tan 603ME PE y ==+o , ∵DH DF HF =-,∴33(15)203y y -+=,解得,7.5103y =+, ∴7.51031539.8ME MF FE =+=++≈. 答:古塔的高度ME 约为39.8m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和仰角、坡度等概念,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灵活运用数形结合和方程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23.13米.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矩形性质得出DG=CH ,CG=DH ,再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求出问题即可. 试题解析:如图,过点D 作DG ⊥BC 于G ,DH ⊥CE 于H ,则四边形DHCG 为矩形. 故DG=CH ,CG=DH , 在直角三角形AHD 中, ∵∠DAH=30°,AD=6,∴DH=3,AH=33, ∴CG=3, 设BC 为x ,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tan BAC BC ∠=x1.11,∴DG=33+x1.11,BG=x ﹣3, 在直角三角形BDG 中,∵BG=DG•tan30°,∴x ﹣3=(33+x 1.11)33⋅解得:x≈13,∴大树的高度为:13米.【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24.(1)点F 到地面的距离为23米;(2)宣传牌的高度约为4.3米.【解析】 【分析】(1)过点F 作FG EC ⊥于G ,依题意知FG DE ,DF GE P ,90FGE ∠=o ;得到四边形DEFG 是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FG DE =;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 (2)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1)过点F 作FG EC ⊥于G ,依题意知FG DE ,DF GE P ,90FGE ∠=o ; ∴四边形DEFG 是矩形; ∴FG DE =; 在Rt CDE ∆中,tan DE CE DCE =⋅∠; 6tan 3023=⨯=o (米);∴点F 到地面的距离为23米; (2)∵斜坡CF :1:1.5i =.∴Rt CFG ∆中, 1.523 1.533CG FG ==⨯=,∴336FD EG ==+. 在Rt BCE ∆中,tan 6tan 6063BE CE BCE =⋅∠=⨯=o .∴AB AD DE BE =+-.336236363 4.3=++-=-≈(米).答:宣传牌的高度约为4.3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正确标注仰角和俯角、熟记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5.(1)甲楼的高度为18.60m ,彩旗的长度为36.05m ;(2)乙楼的高度为31.25m ,甲乙两楼之间的距离为37.20m . 【解析】试题分析:(1)在直角三角形ABE 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AE 与BE 的长即可;(2)过点F 作FM ⊥GD ,交GD 于M ,在直角三角形GMF 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表示出GM 与GD ,设甲乙两楼之间的距离为xm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 试题解析:解:(1)在Rt △ABE 中,BE =AB •tan31°=31tan31°≈18.60,AE =cos31AB =31cos31≈36.05,则甲楼的高度为18.60m ,彩旗的长度为36.05m ;(2)过点F 作FM ⊥GD ,交GD 于M ,在Rt △GMF 中,GM =FM •tan19°,在Rt △GDC 中,DG =CD •tan40°,设甲乙两楼之间的距离为xm ,FM =CD =x ,根据题意得:x tan40°﹣x tan19°=18.60,解得:x =37.20,则乙楼的高度为31.25m ,甲乙两楼之间的距离为37.20m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26.楼AB 的高度为()50303+米.。
三角函数的应用-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北师大版)
解:设 = 米,由题意得: ⊥ ,∠ = 30°,∠ = 45°,
∴∠ = ∠ = 90°,∴ =
∵ + = = 100米,∴
3
3
3
3
=
3
3
米, = = 米,
+ = 100,解得: = 150 − 50 3,
参考数据: ≈1.414, ≈1.732
【详解】
解:在Rt△CDE中,
∵sin∠C= ,cos∠C=,
1
3
2
∴DE=sin30°×DC=2×14=7 m ,CE=cos30°×DC= ×14=7 3≈12.124≈12.12 m ,
∵四边形AFED是矩形,∴EF=AD=6m,AF=DE=7m,
解法2:如图,根据题意知,∠A=30º,∠DBC=60º,AB=50m.
则∠ADC=60º,∠BDC=30º, ∴∠BDA=30º
∴∠A=∠BDA∴BD=AB=50
在Rt△DBC中,∠DBC=60º则sin60º=
∴DC=50×sin60º=25 3 ≈43 m
答:该塔约有43m高
50
30º
50 m
∵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AC=240 m
∴设BD=x,则AB=2x,由勾股定理得2 = 2 + 2
B
α
A β
D
解得x= 40 3 m,同理求得DC= 120 3 m
则BC=BD+DC=160 3≈277 m 答:楼高277米
俯角
C
水平
线
情景引入
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仰角为30°,看这栋高楼底部的俯角为60°,
06-第一章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栏目索引
发挥直观想象,构造直角三角形 素养解读 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 化,利用空间形式特别是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主要包括:借助 空间形式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利用图形描述、分 析数学问题;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探索解决问题 的思路. 直观想象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探索和形成 论证思路、进行数学推理、构建抽象结构的思维基础. 直观想象主要表现为:建立形与数的联系,利用几何图形描述问题,借助几 何直观理解问题,运用空间想象认识事物.
知识点二 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工具
步骤
图例
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 的物体的高度
测倾器、皮尺(卷尺)
如图,测量物体MN的高 度:(1)在测点A处安置 测倾器,测得此时M的 仰角∠MCE=α.(2)在测 点A与物体之间的B处 安置测倾器(A、B与N 在同一条直线上),测得 此时M的仰角∠MDE= β.(3)量出测倾器的高度 AC=BD=a,以及测 点A、B之间的距离AB =b.(4)根据三角函数求 出物体MN的高度,MN=
在Rt△CDE中, CD =tan∠CED,即
x
= 3,
DE
30 3- 3x-10 3
图1-6-5
解得x=15-
5
3 3
.答:立柱CD的高为15-
5
3 3
米.
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栏目索引
素养呈现 (1)了解角之间的关系,找到与已知和未知相关联的直角三角 形,当图形中没有直角三角形时,要通过作高或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作CH ⊥AB于H,得到Rt△AHC和矩形BDCH. (2)由矩形BDCH得到BD=CH,设CD=x米,根据正切的定义用x表示出HC,根 据题意用x表示出ED. (3)在△CDE中,根据正切的定义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2020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0002页 0047页 0108页 0147页 0170页 0205页 0223页 0233页 0272页 0316页 0347页 0384页 0429页 0475页 0531页 0573页 0615页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4 解直角三角形 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复习题 1 二次函数 3 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5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复习题 1圆 *3 垂径定理 5 确定圆的条件 *7 切线长定理 9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 复习题 视力的变化 哪种方式更合算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020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1 锐角三角函数
2020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 值
2020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3 三角函数的计算
2020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4 解直角三角形
2020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5 三角函数的应用
2020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2020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利用三角函数测高》PPT课件
故BE=DE tan39°. 因为 CD=AE,所以 CD=AB-DE·tan39°=610-610×tan39°≈116(米)
4. 小明家所在居民楼的对面有一座大厦 AB,AB=80
米.为测量居民楼与这座大厦之间的距离,小明从自
∠α
第一次 30°16'
第二次 29°44'
平均值
30°
G B
∠β 45° 5' 44°25’'
45°
CD 的长 60.11 m 59.89 m
60 m
解:由表格中数据,得α = 30° ,β = 45°,
tan AG , tan AG ,
EG
FG
EG AG AG 3AG,
tan tan 30
E
或 BN 的长度.
A
B
N
问题 2:测量东方明珠的高度的步骤是怎么样的M 呢?
ME ME b, MN ME a
tan tan
CαD β
E
AB
N
1. 在测点 A 处安置测倾器,测得此时 M 的仰角∠MCE=α;
2. 在测点 A 与物体之间的 B 处安置测倾器,测得此时
M 的仰角 ∠MDE = β;
D′
C′
B′
x
50
25 3 43.3(mD)
tan 60 tan 30
C
B
x 43.3 1.5 45(m)
3.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电视塔是广州新电视塔.如图所示,
新电视塔高 AB 为 610 米,远处有一栋大楼,某人在楼 底 C 处测得塔顶 B 的仰角为 45°,在楼顶 D 处测得塔 顶 B 的仰角为 39°.(tan39° ≈ 0.81) (1)求大楼与电视塔之间的距离 AC; (2)求大楼的高度 CD(精确到 1 米) 解:(1)由题意,AC=AB=610(米);
3045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ppt课件
怎样 做?
3 2 sin450 sin600 2cos 450.
2
4 2 sin2 300 cos 2 600 2cos 2 450.
2
便是欣赏P171
真知在实践中诞生
驶向胜利 的彼岸
例2 如图:一个小孩荡秋千,秋千链
子的长度为2.5m,当秋千向两边摆动
时,摆角恰好为600,且两边摆动的角
CA
∴tan60°=
AD
∴CA= 3 3 ∴BC=CA-BA=( 3 3 -3)米 答:路况显示牌BC的高度是( 3 3 -3)米
5.如图,身高1.7m的小明用一
个两锐角分别是30°和60°
的三角尺测量一棵树的高度.
已知他与树之间的距离
为5m,那么这棵树大约
有多高?(精确0.1m)
解:在Rt△ACD中,∠CAD=30°
驶向胜利 的彼岸
三角函数 锐角α
正弦sinα
余弦cosα
正切tanα
要能记 住有多 好
300
1
2
3
3
2
3
450
2 2
2 2
1
600
3
1
3
2
2
这张表还可以看出许多 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表
三角函数
锐角α
正弦sinα
余弦 cosα
正切 tanα
300
1
3
3
2
2
3
450
2
2
1
2
2
600
2.如图,河岸AD,BC互相平行,桥AB垂 直于两岸.桥长12m,在C处看桥两端 A,B,夹角∠BCA=600. 求B,C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