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第一章 第二节 内能与热量》导学案

合集下载

1.2《内能和热量》教案--2023-2024学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

1.2《内能和热量》教案--2023-2024学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

1.2《内能和热量》教案——20232024学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第2节《内能和热量》。

本节课主要介绍内能的概念、内能与热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具体内容包括:1. 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热量的概念: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3.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内能发生变化。

4.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能描述内能的特点。

2. 让学生掌握热量的概念,能解释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的作用。

3. 让学生了解内能与热量的关系,能分析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时内能的变化。

4. 让学生掌握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内能的概念、内能与热量的关系、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

2. 教学重点:内能的概念,内能与热量的关系,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讨论冬天搓手取暖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热量和内能的关系。

2. 知识讲解:讲解内能的概念,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内能的含义。

讲解热量的概念,强调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

讲解内能与热量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时内能的变化。

讲解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改变内能的方式,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两种方式的实质。

3. 例题讲解:讲解课本上的例题,让学生通过例题加深对内能、热量以及改变内能方式的理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内能的概念2. 热量的概念3.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4.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热传递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题(1)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内能和热量内能》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内能和热量内能》教学设计
2.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一天中温度变化对周围物体内能的影响,例如家中热水壶的温度变化、冰箱内食物的温度变化等。
-提交一份观察报告,描述温度变化对物体内能的具体影响。
-分析观察到的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3.分小组进行课题研究,选择一个与内能和热量相关的主题,如“太阳能的利用与转化”、“家用电器中的能量转化”等,进行深入探究。
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习题,巩固内能和热量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
-重点练习内能的计算题,以及热量传递的案例分析题。
-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发散性思维。
c.推荐相关书籍和网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5.教学拓展:
a.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热能发电站、研究太阳能利用等,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b.开展课题研究,鼓励学生针对内能和热量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c.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实验:将热水倒入透明玻璃杯中,观察杯中水的温度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热量是如何传递的。
2.教学策略:
a.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b.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c.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d.注重知识的应用,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3.教学评价:
a.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小测验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2内能和热量教案(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2内能和热量教案(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2内能和热量教案(新版)教科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பைடு நூலக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2内能和热量教案(新版)教科版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的第二个知识点“内能和热量”。具体内容包括:
5.学生可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内能与热量的科普文章或研究报告。
6.学生可利用课后时间,参与内能与热量相关的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2.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数学计算等方法分析内能和热量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内能和热量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科学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1.内能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内能的计算:引导学生利用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计算公式,计算简单物体的内能。
3.热量的传递:介绍热量在物体间的传递方式,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热量传递的条件。
4.热量公式:讲解热量公式Q=cmΔt,使学生掌握热量计算的方法。
2.讨论法:在讲解内能的计算方法和热量公式的应用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在讲解分子动理论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如分子运动实验,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内能的关系。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2内能和热量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2内能和热量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二)物体的内能
1.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影响内能的大小的因素出去温度外,还和物体内部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状态等因素有关。
[讨论交流]南极的冰山有内能吗?
[总结结论]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1.列举事例说明热传递的现象。并引导学生概括热传递共同特点:
①物体间存在温度差——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直到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②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
③热传递现象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即是内能的转移)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由于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叫做吸收了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放热物体和吸热物体,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的改变越大。
一.复习 :(1)什么叫做物体的内能?(2)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
二.引入新课
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也就是说当物体的温度发生了变化时,它的内能就发生了变化。如何改变物体的温度,同学们能够从生活实际中举出许多的事例。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改变内能的方法。
三.进行新课
课题
2.内能和热量(3课时)
执教
教学
目标
1.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知道什么是内能,知道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影响内能多少的因素。
4.了解热量的概念、符号、单位,知道燃料热值的概念和单位,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2019-2020最新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2节 内能和热量》教案 教科版word版

2019-2020最新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2节 内能和热量》教案 教科版word版
(2)纠正学生错误认识:“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温度”
(3)强 调: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才会体现出来。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不能说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三.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I)
一.复习:
1.机械能分哪些?
2.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3.扩散现象表明了什么?
二.新课讲授。
1.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
(1)演示实验,
(2)实验表明什么(教师作适当启发)。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物体内能就越大。
①热传递现象: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停止。
②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异,或物体不同部分间存在温度差。
③热传递的实质 :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之一。
④热传递的方向: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不存在内能 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的现象。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2019-2020最新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2节 内能和热量》教案 教科版word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1.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的内能是另一种形式的能。
(2)分析现象:组织学生议论"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从而得出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引起棉花燃烧。
(3)生活事例:实际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也遇到过。例如,在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打气筒也会变热,这也是由于压缩空气的缘故。用其他的方法对物体做功,也能使物体内能增加,摩擦生热就是一个例子。让学生解释课本图2-9、图2-11的事例,并列举其他事例。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2内能和热量教案新版教科版0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2内能和热量教案新版教科版0
讨论交流:使用燃料
例3
小结:
作业
必作
媒体
运用
摩擦盛有乙醚的铁管的实验
气体压缩做功
电锯锯木头
拖拉机打火、行驶
选作
后记
第2节 内能和热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3.知道人类改变和利用内能的两种方式。
4.了解热量的概念,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3)热量的多少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暖程度的物理量。表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2)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增高是,内能增大。
(3)热量是在热传递时,传递能量的多少。
联系: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一个物体的内能,传递热量的多少可以量度物体内能转移的多少。物体吸收或防出热量,它的内能将发生改变,但温度不一定改变。
5.通过实例认识做功过程、热传递过程都是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内能及内能的改变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具有普遍性,提高利用内能服务人类社会的意识。
2.认识使用燃料的价值,知道合理使用不同燃料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认识到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
C、物体降温时,其机械能必减少。
D、摩擦生热是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
答案:D
二、改变内能的方式:
实验探究:让笔杆热起来
热传递:内能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直接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转移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内能和热量--内能》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内能和热量--内能》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内能和热量内能》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内能和热量内能》。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内能的概念、内能的单位、内能的改变方式以及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的单位和改变方式。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内能的概念、内能的单位、内能的改变方式。

难点: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玻璃球、铁块。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内能现象,如烧水、做饭等,引导学生关注内能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介绍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讲解内能的单位:焦耳(J)。

(3)阐述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内能的改变方式,如物体受热膨胀、物体被压缩等。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内能的改变现象,如热水降温、冰块融化等。

5.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讲解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强调内能是物体内部能量,而机械能是物体外部能量。

6. 作业布置:(1)请解释内能的概念及其单位。

(2)举例说明内能的改变方式。

(3)阐述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六、板书设计:1. 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内能的单位:焦耳(J)。

3. 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热传递。

4.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能量,机械能是物体外部能量。

七、作业设计:1. 解释内能的概念及其单位。

答案: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单位是焦耳(J)。

2. 举例说明内能的改变方式。

答案:内能的改变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例如,物体受热膨胀、物体被压缩等。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内能和热量----内能 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内能和热量----内能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内能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J。

*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 内能的影响因素有:温度、质量(分子数)、物质状态等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1.热传递:
①发生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②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 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3热传递的本质:内能的转移
2.做功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②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3做功的本质: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教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章《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教案

教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章《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教案

教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章《第二节内能和热量》教案一、教学内容1. 内能的概念及其与物体分子的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2. 热量传递的两种方式:传导和对流。

3. 热量传递的定量关系:热量Q=mcΔT。

4. 热量的单位:焦耳(J)。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能够解释物体温度变化与内能的关系。

2. 掌握热量传递的两种方式和定量关系,能够运用公式Q=mcΔT解决简单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内能的概念、热量传递的两种方式和定量关系。

难点:热量传递的定量关系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热水瓶、温度计、金属棒等)。

2.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烧水时水温升高,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变化与物体内部能量的关系。

2. 讲解内能的概念:解释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之和,并说明内能与物体温度之间的关系。

3. 讲解热量传递的两种方式:传导和对流,并通过实验演示这两种方式。

4. 讲解热量传递的定量关系:热量Q=mcΔT,解释各符号的含义和公式的应用。

5. 课堂练习:运用热量传递的定量关系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内能的概念。

2. 热量传递的两种方式。

3. 热量传递的定量关系公式Q=mcΔT。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铜块的温度从20℃升高到100℃,铜的比热容为0.39×10^3 J/(kg·℃),铜块的质量为2kg,求铜块吸收的热量。

答案:Q=mcΔT=0.39×10^3J/(kg·℃)×2kg×(100℃20℃)=6.24×10^4 J。

2. 题目:一个水壶中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100℃,水的比热容为4.18×10^3 J/(kg·℃),水壶中水的质量为2kg,求水壶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2017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2 内能和热量 教案

2017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2 内能和热量 教案

2017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2 内能和热量教案我的教案设计意图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内能和热量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能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内能和热量的定义,理解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内能和热量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内能和热量的基本概念。

为了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温度计、烧杯、热水等。

第一步:引入新课。

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比如烧水时水温的变化,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个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第二步:讲解内能和热量的定义。

通过示教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内能和热量的概念,并能够区分它们。

第三步:实验验证。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温度计的变化,从而验证内能和热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第四步:应用拓展。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冬天感觉冷的原因。

活动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内能和热量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掌握内能和热量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同时,学生应该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并掌握内能和热量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是整个教案的基石,也是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关键。

2. 教学难点的处理:内能和热量之间的转化关系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

我计划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互动讨论,让学生在这个环节上能够有所突破。

3. 活动过程的设计:活动过程的每一步都应该紧扣教学目标,同时要有趣味性和参与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对于这些重点细节,我将会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1.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我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不仅能够记住内能和热量的定义,更重要的是能够理解这些概念背后的物理原理,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1.2内能和热量(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材(教科版)

1.2内能和热量(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材(教科版)

教案:1.2 内能和热量学年:20232024学年学期:九年级上学期教材:物理(教科版)一、教学内容1. 内能的概念:介绍内能的定义,内能与物体分子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

2. 热量的概念:解释热量的含义,热量是能量的一种传递方式,表示能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

3. 内能的改变:讲解内能的增加和减少,包括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

4. 热量传递的规律:介绍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规律,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5. 热量计算公式:学习热量计算公式Q=cmΔt,其中Q表示热量,c表示比热容,m表示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内能的概念,能够解释内能的含义及其与物体分子运动的关系。

2. 掌握热量的定义,了解热量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

3. 学会计算热量,能够运用热量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4. 能够分析热量传递的规律,解释热量如何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5.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实验观察热量传递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热量计算公式的运用,热量传递规律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内能的概念,热量传递的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水瓶、热水、冰块、温度计、实验器材一套。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热水瓶,让学生观察热水瓶内水的温度变化,引发学生对内能和热量的思考。

2. 内能的概念:讲解内能的定义,用具体例子解释内能与物体分子运动的关系。

3. 热量的概念:解释热量的含义,通过实验观察热量传递的现象,让学生理解热量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

4. 内能的改变:讲解内能的增加和减少,通过实验演示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对内能的影响。

5. 热量传递的规律:介绍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规律,通过实验观察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6. 热量计算公式:学习热量计算公式Q=cmΔt,通过例题讲解公式的运用。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2节 第1课时 内能导学案 (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2节 第1课时 内能导学案 (新版)教科版

第二节内能和热量第一课时内能【学习目标】1.了解物体的温度与热运动的关系。

2.知道内能的概念和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

3.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观察上面插图思考:冬天手冷时为什么搓手能取暖?为什么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有灼热感?钻木为什么可以取火?认真学习本节内容,我们自然可以找到答案。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温度与热运动自主阅读教材P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把两滴墨水同时滴入10℃的冷水和50℃的热水中,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知:(1)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

(2)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知识板块二物体的内能自主阅读教材P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2.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3.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内能越大;内能和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种类、结构、状态等因素有关。

4.对于下图中两只企鹅的对话,你有什么看法?答:右边企鹅说得对,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知识板块三改变内能的方式自主阅读教材P8~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5.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另一种是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6.如图所示的情景分别说明了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其中A和B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和D 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对学分享独学1~6题:①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②对子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对子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研讨:①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②针对展示的方案内容展开小组内交流讨论,帮助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方案一两个杯子中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热水和冷水,向杯中分别注入一滴红墨水,观察两个杯中有什么不同?请你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

方案二(1)每小组在老师处领一根铁丝,尝试着用多种方法升高铁丝的温度。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1.2内能和热量-1》导学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1.2内能和热量-1》导学案

成小水滴而形成的;由此可得出:物体对外做功,物体
当堂检测
1.将一壶水置于炉火上加热,水的温度会升高,它的内能将,这是通过的方法改变水的内能。

2.“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由于空气摩擦,外壳烧得通红,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的,返回舱在距离地面几米处时,向下迅速喷出高温高压气体,这时返回舱的机械能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3.冬天孩子们围着火炉取暖,这是利用的方式获取内能;而远离火炉的孩子同时还要靠双手反复摩擦让手感到温暖,这是利用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以上两空选填“做功”或“热传递”)4.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两个铁块,温度的具有的内能大;温度相等,质量不等两个铁块,质量的内能大。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温物体有内能,低温物体没有内能B.0℃的冰块没有内能
C.有内能的物体一定有机械能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6.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迅速压缩筒内空气做功,使筒内空气()
A.机械能增加,温度升高B.内能增加,温度不变
C.内能增加,温度升高D.内能减小,温度下降
7.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8.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物体内能越大
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
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

初三物理教科版第一章第二节内能与热量学案

初三物理教科版第一章第二节内能与热量学案

教案- 内能与热量知识点1:温度与热运动思想导图:1.将复写纸夹在两张白纸之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分别取两个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同样铝质易拉罐在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纸上留下印迹的颜色深浅不一样,该现象说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有空隙2.用分子动理论的看法对以下观象的解说不正确的选项是〔〕A: 海绵简单被压缩——分子间有间隔B: 滴在热水中的红墨水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那么运动越强烈C: 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断地运动D: 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联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扩散就越快 B.扩散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能进行C.全部物体的分子都在不断地做无规那么运动 D.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其分子间有较大的引力4.毛毛雨同学夏初在公园看到粉红色的樱花,到中正午感觉到闻到的花香比清晨浓郁,她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不正确的选项是练习:〔〕A.分子不断的做无规那么运动 B.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决定于它反射的光的颜色C.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 D.气体流速越快的地点压强越小5.以下对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B.一块海绵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减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C.“灰尘飞扬〞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那么运动D.对比于腌肉,在炖肉时盐更简单入味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越强烈6.以下现象周分子的有关知识解说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快慢与温度有关B.成熟的菠萝蜜会发散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高升而增大D.液化石油气能加压后储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知识点2:内能思想导图:第 1 页1. 例 2 温度低于 0℃的冰,它的〔〕A.分子不运动 B.内能为零;C.内能在汲取热量后保持不变 D.分子间有互相作使劲2.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那么〔〕A.甲的内能比乙大 B.甲物体中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比乙强烈;C.甲物体的机械能比乙物体的大 D.甲物体的分子动能的总和比乙大3.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以下对剖析正确的选项是〔〕A.该物质必定是晶体 B.T2 必定是物质的沸点C.0~t1 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 D.t 1~t 2 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4.对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的内能增添,可能是从外界汲取了热量 B.0℃的冰融化成 0℃的水内能不变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变为机械能 D .热量老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5.对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的温度只需不变,内能就必定不会变 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大C.温度同样的同种物质,内能可能会不一样 D .温度同样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6.对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南极的冰山因为温度较低,不拥有内能 B.让铅笔变热,只好经过加热的方法来实现C.铁块融化成铁水后内能增添 D.内能增大必定是由分子的热运动惹起的练习:7.如图,认真察看甲、乙、丙三杯水,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甲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B.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C.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D.乙、丙杯中水的内能同样大8.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同样,温度均为 0℃.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 10 米高处,这两个冰块〔〕A.机械能同样大 B.甲的机械能大 C.内能同样大 D .乙的内能大9.物体内 _____________分_ 子的 ____________运_ 动叫做热运动。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1.2内能和热量-word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1.2内能和热量-word

1.2内能和热量教材解读本节教材首先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对扩散的影响,在上节分子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并借助讨论与交流,了解内能的普遍性,认识内能是能量的又一种形式。

接着通过实验探究“让笔杆热起来”,鼓励学生归纳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具体了解人类广泛利用内能的手段和方法。

最后通过讨论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过程,引出燃料的热值这一概念,注意使学生从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对内能以及能量转化的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②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一切物体都有内能;③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影响内能的因素;④了解热量的概念、符号、单位,知道燃料热值的概念及单位。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②通过信息处理认识燃料热值的含义,了解常用燃料的热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探索精神;②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①影响内能多少的因素;②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③燃料热值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建议本节是概念性很强的一节课,不能从物理实验或物理现象直接得出结论。

对于物理概念要知道引入的目的、确切的含义、与其他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做几个与生活相关的实验,例如开啤酒瓶,观察瓶口发生的现象等,帮助学生理解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同时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做“让笔杆热起来”的小实验,借助实例、练习,使学生了解温度、内能、热量、做功的区别与联系。

[小结](1)热传递①现象: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停止。

②产生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间存在温度差。

③实质:内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之一。

④方向:内能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在无外界影响的情况下不存在内能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的情况。

初三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内能和热量教案新版教科版202206113113

初三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内能和热量教案新版教科版202206113113

初三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内能和热量教案新┃教学过程设计┃第1课时┃教学小结┃┃教学过程设计┃第2课时学生讨论交流能够采纳的方法,同时能够具体试一试。

学生的举例可能有:①用火烤;②放入热水中;③用砂纸摩擦;④来回弯折;⑤用锤子敲打等。

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一是热传递,二是做功。

2.热传递。

(1)热传递现象: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停止。

(2)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异,或物体不同部分间存在温度差。

(3)实质:内能的转移,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4)方向: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不存在内能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的现象。

3.做功和物体内能的改变。

(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2)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还能够采纳图1-2-1所示的器材演示说明“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这一规律。

事前组装好仪器,课前在瓶内装入少量的水。

实验时告诉学生,由于水的蒸发,瓶内存在水蒸气。

由于水蒸气是无色透亮的,因此水蒸气是看不到的。

提醒学生注意观看瓶塞跳起时容器中有什么现象。

分析现象:瓶塞跳起是水蒸气对瓶塞做功,那么水蒸气的内能就减小,温度就降低,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珠,确实是我们看到有雾的产生。

4.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四)燃烧:放出热量。

多媒体展现篝火情境。

还能够结合教材第10页图文内容展现篝火情境。

1.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讨论交流:认识燃料。

教师点拨:燃料依照其状态不同能够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

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同。

如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是3.0×107J,1kg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是4.6×107J。

3.热值(1)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能增大,学生生活体会专门少,能够让学生具体操作验证一下。

【初中教育】最新九年级物理上册 1、2《内能和热量》导学案 教科版word版

【初中教育】最新九年级物理上册 1、2《内能和热量》导学案 教科版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九年级物理上册1、2《内能和热量》导学案教科版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3.知道人类改变和利用内能的两种方式。

4.了解热量概念5.通过对比演示或自主实验探究,知道物体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课前学习一、复习回顾1.温度表示物体的。

2.分子动理论:物体是由大量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分子间存在着。

二、尝试学习(看书P6—8完成)1.通过做P6图书馆1-2-2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什么叫热运动?2.叫物体的内能,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怎样?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和,你能举例说明吗?4.叫做热量课堂学习一、温度与热运动科学探究:温度对扩散的影响猜想:温度越高,扩散越。

(依据是什么?)进行实验:把两滴蓝墨水分别同时滴入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书P6图1-2-2)。

你观察到什么?答。

结论:物体的温度越高,扩散越,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

人们常常把叫做热运动。

[及时练习1]校门口新搬来一个烤臭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

二、物体的内能1.内能的定义:。

交流讨论:南极的冰山有内能吗?结论是(依据是什么?)进一步分析得出:内能是储存在物体内部的能量,一切物体都有,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越,分子动能越,内能也越。

[及时练习2]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0oC的冰块内能为零 B.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C.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2.改变内能的方式交流讨论:怎样让笔杆热起?、等等。

归纳总结:改变内能的方式有:、。

交流讨论:看书P8图1-2-7,分别是怎样改变和利用物体的内能?[及时练习3]下例事例分别是用什么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锯条锯木头,锯条发烫;(2)擦划火柴,火柴头着火;(3)冬天对着手呵气,手变暖;(4)电流通过导体,导体会发热
A.(1)(2)B.(2)(3)C.(1)(2)(3)D.(1)(2)(4)
2.两个物体相接触,热量不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传递的原因,是两个物体具有相同的________。
3.关于做功和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液化石油气能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知识点2
内能
思维
导图
练习
1.温度低于0℃的冰,它的()
A.分子不运动B.内能为零
C.内能在吸收热量后保持不变D.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2.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
C.在光的反射现象中的光路D.一只玻璃杯落地跌碎
7.冬天,我们盖着棉被,感到被窝里很暖和,而夏天,我们看到卖冰棍的人也用棉被盖着冰棍。那么,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卖冰棍的人不懂物理,其实,这样冰棍更容易熔化B.他这样做是为了给冰棍保温,不让冰棍太冷
C.给冰棍盖棉被是为了阻碍冰棍从外界吸热熔化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如图为晶体熔化图象,物体t3时刻的内能_________t2时刻的内能(大于,小于,等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同一物体,_________越高,内能越大;冰冷的冰块_________内能。(选填“有”或“没有”)
知识点3
改变内能的方式
思维
导图
练习
1.下述各种现象中,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
B.一块海绵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C.“尘土飞扬”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相比于腌肉,在炖肉时盐更容易入味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6.下列现象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快慢与温度有关
《第二节内能与热量》导学案
知识点1
温度与热运动
思维
导图
练习
1.将复写纸夹在两张白纸之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分别取两个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相同铝质易拉罐在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纸上留下痕迹的颜色深浅不同,该现象说明()
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有间隙
2.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对下列观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甲的内能比乙大B.甲物体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比乙剧烈
C.甲物体的机械能比乙物体的大D.甲物体的分子动能的总和比乙大
3.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下列对分析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晶体B.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
C.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A.甲杯中水的内能最大B.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C.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D.乙、丙杯中水的内能一样大
8.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10米高处,这两个冰块()
A.机械能一样大B.甲的机械能大C.内能一样大D.乙的内能大
9.物体内________分子的___________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因热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__________能;分子间由于相互作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__________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叫做物体的________,内能的单位是________。
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内能可能会不同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
6.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极的冰山由于温度较低,不具有内能B.让铅笔变热,只能通过加热的方法来实现
C.铁块熔化成铁水后内能增加D.内能增大一定是由分子的热运动引起的
7.如图,仔细观察甲、乙、丙三杯水,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时水的温度降低得多
5.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热量从甲传递到乙,则下列说法成立的是()
A.甲的比热大,初温低B.甲的比热小,初温高
C.甲乙的比热相同,乙的初温高D.甲乙初温相同,甲的比热大
6.下列实例是可逆过程的是()
A.内能从高温物体自发转移到低温物体B.黄豆种子正常萌发的过程
4.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B.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5.关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只要不变,内能就一定不会变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大
A.海绵容易被压缩——分子间有间隔
B.滴在热水中的红墨水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扩散就越快B.扩散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能进行
C.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其分子间有较大的引力
4.小雨同学夏初在公园看到粉红色的樱花,到中午时感觉到闻到的花香比早晨浓烈,她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B.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决定于它反射的光的颜色
C.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D.气体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
5.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8.如图所示是“多功能组合式太阳能房”中的太阳能积热墙。在墙上用胶粘一层黑炉渣在外面安装双层玻璃。黑墙能吸收太阳的辐射热,与玻璃之间形成了空气加热系统,这个系统上下有两个管子与室内相通。
A.做功只能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B.热传递过程实际上就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C.做功热传递是没有区别的D.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而言效果总是不同的
4.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汽车在冬天时挡风玻璃上会起雾,这是汽化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