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西学东渐

合集下载

第20课 西学东渐

第20课 西学东渐

1.重点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 术;2.主要通过翻译西方书籍,著书立说的方 式宣传,没有实践活动;3.确立了抵御外侮, 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富强,探究西方、学 习西方的思想主流,具有开先河、启迪的作 用。4.由于认识不足,对西方的学习只是停留 在技术层面上。
问题1:李鸿章等洋务派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 • • • • • • • •
我面对蓝色文明的海洋, 问何处是船,渡我华夏泊向国富民强? 问什么是灯,照我民族航船前途敞亮? 可那些阅尽历史风雨的智者, 兀自在继续他的哲学徜徉。 我忽然醒悟,岁月里潮退潮涨, 引领前沿的,始终是不断变革的先进思想。 惟此,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指南和力量! 惟此,继往开来高山流水长!
严复
问题2:了解维新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和思想主张。 (自主学习)
代表 人物 康有为 主要思想 主张 反对君主专制 主张君主立宪 主张变制度 伸民权、设议院 变君主专制 变法图存 为君主立宪 用民权否定君权 共同 思想
代表作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
梁启超
共同点:挽救民族危机,倡西学,兴民权, 从根本上改变政治制度
严复
《天演论》
问题3: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有什么特点?
马克思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借用他 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 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顽固派指责康有为: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特点:将中国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相结合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儒家思想处于正统地位,运用它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反对利用西方技术 (洋为中用、中体西用)

第20课 西学东渐

第20课 西学东渐
新、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等展开激烈的论战,这场论 战使维新思想传播开来。
引发了百日维新,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近 代化的进程
5、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 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1对1强是1888付3盗进69915他年大行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年年的英肆一雨日唯国抢场果本一人劫洗:首办巴,劫相“法麦另的伊有就尊一两藤一—是:—个个博天—先“—强征文,李揍中林盗服:两点: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他国、纵者“个张一是魏火平我强:顿一:焚分一盗中,个师烧赃声闯体然泥夷,物令进西后足长原。下了用再巨技来”,圆、做人以‘大明富解,制胜军园国释不主 题 : 救 亡 图 存夷利开,强。堪’赴一兵一”就个击,
材料三 最初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时,缺乏对 西方文化全面认识,往往采取重其形的方式,康 有为也不例外。 (2)据材料二、三思考,康有为为什么要借助孔 子这个“亡灵”来宣传维新思想?(4分)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封建势力强大,为减少改革阻力 传统儒学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维新思想是从西方引进,认识肤浅。
B.林则徐重视法律,亲自编写了《各国律例》 C.林则徐精通谋略,通过派人翻译澳门的外国报刊掌握 敌情
D.林则徐把《四洲志》送给好友魏源,魏源随后写成 《海国图志》
2.起初林则徐相信夷人膝盖不能弯曲,没有中国茶叶、大 黄就会“大便不通而死”,然而在赴广东查禁鸦片后,他 逐渐改变一些陈腐观念,并发现夷人有很多值得学习的长 处,这表明 ( ) ①长期闭关锁国禁锢人们的思想②他因为爱国而研究西方 ③他开始关注世界各国情况 ④他与封建顽固派有区别 A.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这一思想最早体现在 ( ) A.《海国图志》 B.《新学伪经考》

第20课 西学东渐

第20课 西学东渐

巩固练习
2.观察右图,你认为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A.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 长技以制夷” B.该漫画描绘的是清末“新政” C.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 想的特点 D.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 西用”
3.《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一文认 为: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 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 觉上又进一层。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力点是 A.经济的现代化 B.器物的现代化 C.制度的现代化 D.精神的现代化 4.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两大使命:①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即民族民主革 命)。 ②推进近代化。(国家富强) 关系:①民族民主革命是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工业化的发展为近代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 近代革命又为工业化的开拓前进扫清了道路。 ③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 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 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
张 之 洞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式,清政府 内部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 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于是,他们提出 “中 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材料二: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顽固派说“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 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 干橹”。 思考:清政府内部关于“西学”观点是否一致?有何异同?体用之 争的实质是什么?体用之争的结果如何?影响如何? 答:不一致。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顽固派反对 “西学为用”。 比较:同:根本上都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异:洋务派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实现国家富强;顽固派主 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反对任何变革。 体用之争实质上是维护清王朝统治秩序的手段之争。 体用之争的结果洋务派获胜,掀起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第20课 西学东渐

第20课 西学东渐

论战的问题
顽固派
维新派
祖宗之法不可变, 变者天下之公理 宁可亡国不可变 要不要维新变法 法 反 对 兴 民 权 , 设 实行君民共主的 要不要兴民权, 议 院 , 反 对 君 主 君主立宪政体 实行君主立宪制 立宪 变法之本,在育人 要不要提倡西学, 坚持科举取士, 才;人才之兴,在 改革教育制度 开学;学校之立, 反对西学 在变科举
3、洋务运动推动了我国的外语和科技教育。然而,当 初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报名入学者寥寥无几, 主要原因是: A、欧洲列强的干涉 B B、顽固势力的反对 C、洋务官员的无能 D、维新人士的抵制
4、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C A、得不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B、顽固派的阻挠 C、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D、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3、影响
二、中体西用
1、背景
洋务派
①19世纪60年代清朝政府面对严峻的内忧外患 ②西学传入日益影响中国传统文化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主张 3、实质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目的
4、结果 洋务派占上风,开展了洋务运动。
5、影响
积极:冲击了“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传播创造 了 良好的舆论环境。 局限:只是局限于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
中国应对态度: 排拒---接受---全盘西化
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
林则徐、魏源
①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对中国冲击日益加剧 ②腐朽的清王朝被迫向世界开放,加强了同世界的联系 ③先进的中国人积极探寻抵御侵略、强国富民之路
2、主张 编译图书介绍世界概况,提出“师夷 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为一股社 会思潮,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 思想主流

第20课 西学东渐

第20课 西学东渐

第20课西学东渐【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3.人物:(1)林则徐:设立译馆,组织翻译外文报刊和《各国律例》,编译,2.历史背景①清政府内忧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国内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2)局限性:仍然局限于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未触及根本的封建政治制度。

三、维新思潮——资产阶级维新派(一)早期维新派的转变(1)原因:的结局暴露出洋务运动种种弊端。

1、背景:①政治:19世纪90年代,失败,民族危机加深。

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

③思想:西学的进一步传播;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

2、代表人物及主张3、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特点(1)特点:把西学与儒学相结合,利用孔子和儒学的权威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以此宣传维新变法。

(2)原因: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妥协性,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

②借用儒家的方式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减少阻力。

③西学在我国的传播水平低,特别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4、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论战(1)论战内容:(2)实质: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

(3)影响:①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运动。

②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5、实践——戊戌变法(1898)(1)性质: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2)目的: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

(3)失败原因: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结论: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6、影响(1)政治: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推动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2)经济:使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思想:冲击传统封建思想,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形成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推动西方科学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预习作业】1、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一股新思想萌发了。

历史必修三:第20课 西学东渐

历史必修三:第20课 西学东渐

变制度 ——瓜分危机下的警醒
问题5:哪些因素推动维新思想在19世纪末走向成熟?
1.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 图一 签订《马关条约》
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
图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王韬
3.早期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图三 早期维新派
郑观应
问题6:了解维新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和思想主张。
问题4:1.材料中的破屋子指的是什么? 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2.裱糊匠指的是哪些人? 洋务派
3.裱糊匠们用什么“材料”东贴西补? 西方的科学技术等
局限:局限于学习物质文化层面,没能触及封建制度。
洋务之树
嫁接 封
西方先进技术



小农经济
积极:冲击了传统的保 守观念——体用之争
为西学传播(维新思潮、 新文化运动)创造了良 好的舆论环境
西方军事技术 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清王朝统治
意义: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也开启了学习西方这一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
局限: 只学习西方的器物,甚至只是军事技术;主要通 过翻译西方书籍,著书立说的方式传播,没有应 用于社会实践
用西学 ——内忧外患中的抉择
内忧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外患
知识升华 (李鸿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主张 影响与地位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 西学与儒学相融 《孔子改制考》 合,托古改制
当时思想界的 “大飓风”、 理论依据
梁启超
宣传民权,阐述君 维新派的宣 《变法通议》主立宪制,改科举 传家
谭嗣同
批判专制君权、纲 冲决纲常礼教网 《仁学》 常礼教,倡导男女 罗的维新勇士

第20课西学东渐

第20课西学东渐

(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起点) ⑵ 局限
这一时期的“西学东渐”还仅限于知识分子阶 层个人行为的介绍性著作,带有政治指向性和实践 性的活动不多。 (没有冲破封建主义束缚)
第20课 西学东渐
巩固练习
1、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一些爱国 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新思想萌发 了,林魏新思想的核心是 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侮之道 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第20课 西学东渐
2.体用之争大致情况:
体用之争最早出现 在19世纪60年代
背景: ①战后列强加强经济侵略 ②太平天国运动的威胁
3、体用之争
第20课 西学东渐
材料一 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 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 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 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的物质基础。 (3)引发了思想、文化领域的轩然大波——“体用之争”
(2)传播近代科技知识,培养中国第一批近代科技人才。
第20课 西学东渐 三.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新突破 代表:王韬、郑观应
第20课 西学东渐
材料: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先在振 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 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代表作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主张 影响 否定专制,传播西学,宣扬维新 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 价值的理论依据;在当时的思想 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20课 西学东渐
思考: 1.康有为变法为何要借用经学和孔子的外衣? (怎样评价康有为的“移花接木”法?)
原因:①康有为主观上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 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 级力量始终弱小。 2.这一时期论战的顽固势力中包括洋务派,是不是表明这 一派别比洋务运动时期落后了?

第20课西学东渐

第20课西学东渐

• 简述“开眼看世界”思 潮刮起的时代背景。
• 分析归纳“开眼看世界” 这一阶段,中国学习西 方的特点。
• 洋务派和顽固派在对待 西学问题上有什么不同 点?二者是否根本对立?
• 分析归纳洋务派学习西 学的主要特点。
• 简述维新思潮出现的历 史背景。
• 分析归纳维新派在学习 西学方面的进步性
• 你怎样看待康有为托古 改制、传播西学的“移 花接木”法?
• 分析理解鸦片战争前后 至19世纪末,西学东渐 的发展历程所体现出的 规律和特点。
•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西学东渐”这一课, 你有哪些收获?
Hale Waihona Puke • 少年智则国智, • 少年富则国富, • 少年强则国强, •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第20课西学东渐
• 西学东渐简析: • 西学:泛指西方的科技、思想、文 化; • 东渐:指向东方逐渐传入、渗透。 • 西学东渐: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 传播的历史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 阶段(1)明末清初(2)鸦片战争 期间直到五四运动运动前后。

第20课 西学东渐

第20课 西学东渐
中学
西学
中学西传:以四大发明著称的东方文明
中心的中华文明,以其辉煌灿烂的文化 积极贡献于世界,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中学
西学
西学东渐:随着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古老的中国文明日益黯淡,鸦片战争的
失败凸现了西方文明的先进,中国被迫
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显示,近代西 方文化传入中国。
昂首阔步的西方
(2)没有付诸实践。
郑观应、王韬等
人物: 前期 支持“中体西用”洋务派、参与洋务运动
主张:
西 政治: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
后期
体 西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用 文化:办学校 培养新式人才。
三、维新变法 行宪政
①政治:民族危机加深 ,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 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③思想:西学的进一步传播,早期维新思想 的
工业化 理性主义 民主化 殖民扩张
固步自封的中国
小农经济 君主专制 文化专制 闭关锁国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
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
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梦幻惊醒 看世界





Hale Waihona Puke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和《海国图志》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 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 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思考:先进的中国人在学习西方过程中表现 出怎样的趋势?出现这样趋势的主要推动因素是 什么?
趋势和影响因素:
趋势:由浅入深,由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
方向是明确的 历程是艰难的 过程是渐进的 效果是明显的

第20课 西学东渐

第20课 西学东渐

开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魏源
阅读这 两则材 料,理 解“师 夷长技 以制夷”
“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 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 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 ·序>>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 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武装自己, 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 富强的道路。
C 是否要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D 是否要改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
如何认识评价体用之争?
提示: ①有进步的一面:冲击了传统的“夷夏之辨” 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 的舆论环境;开展了变革中国近代社会现状的 首次实践(指:____________) ②有保守的一面:局限于学习西方物质文明的 层面。(鲁迅:“……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 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
学什么?
西方的军事技术
2、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不断涌入,形 成了“西学东渐”的局面,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是 D A、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抵御外国侵略 C、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发展资本主义 D、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封建文化的冲击
二、体用之争(19世纪60-90年代)
梁启超
《变法通议》
谭嗣同
《仁学》
维新派的宣传 家 冲决纲常礼教 网罗的维新勇 士。
系统介绍西方近 代文化第一人
严复
《天演论》
借用进化论原理阐明维新 变法的必要性
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
内容: 要不要维新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要不要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意义:论战有利于维新思想传播,形成 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 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第20课 西学东渐

第20课 西学东渐

思考:以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在抵抗侵略时 主张学习西方哪一层面的内容?
器物(科技)层面
有何局限性?
只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没有认识到器物之 上的先进政治经济制度,且基本上没有付诸实践。
一、开眼看世界(19C40—50年代)
4、评价:
(1)积极作用:
对于探究西方、学习西方的思想潮流,具有开 先河的作用,启迪了中国人去了解世界,反映 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走向。
郑观应
王韬
三、维新思潮(19C末)
1、早期维新派: (2)思想变化:
①中法战争之前——认同“中体西用”,支持 洋务派,投身洋务运动
②中法战争之后——主张改良政治、实行君主 立宪
三、维新思潮(19C末)
1、早期维新派: 早期维新派为什么会与洋务派分道扬镳?
(3)思想变化原因:
中法战争的结局暴露出洋务运动的种种弊端;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形成;西学的 进一步传播。
开端——耶稣会传教士 ②鸦片战争期间直到五四运动前后:
深入——列强侵华加剧
一、开眼看世界(19C40—50年代)
思考: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沉睡了多年的清 王朝,为什么在19世纪40年代会有人猛醒,要跳 出井底看看外面的世界?
“鸦片战争展现在中国人眼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 西洋人坚船的迅速,利炮的声势……在两年多时间 里,中国调动了数十万军队,先后有1名总督、2名 提督、7名总兵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 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两千年 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 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单纯学习西方技术,忽视政治经济制度。
二、体用之争(19C60—90年代)
试比较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异同点

第20课西学东渐

第20课西学东渐
第20课
西学东渐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 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 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西学东渐
• 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 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 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 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 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 民初(鸦片战争前后直到五四 运动前后)两个时期之中,欧 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抵抗派 林则徐 开眼看世界 鸦片战争;外国资 (封建地 师夷长技以制夷 本主义的冲击 主阶级) 魏源
曾国藩 洋务派 李鸿章 (封建地 左宗棠 主阶级) 张之洞 资产 早 阶级 期 维 晚 新 期 派
中体西用
二鸦战败(外); 太平天国运动(内)
鸦片战争后,面对西学东渐的冲击,先进的中国 人是如何应对的? 派别 代表人 核心主张 背景 评 价
民资初步发展
1 维新 代表及 其主张
维新代表 康有为 梁启超 维新主张
借助孔子,否定专制,传播西方政治学说, 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 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 专制的必要性;变科举; 以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君主专制、宗法等级制、 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实行变法维新;
中体西用
资产 阶级 维 新 派
早 王韬 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 ,和外国进行商战 期 郑观应 政治:君主立宪制
晚 康、梁 期 谭、严
鸦片战争后,面对西学东渐的冲击,先进的中国 人是如何应对的? 派别 代表人 核心主张 背景 评 价
抵抗派 林则徐 开眼看世界 (封建地 师夷长张
•“中学为体”——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 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 近代科技,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 下的清王朝。

高二历史第20课西学东渐

高二历史第20课西学东渐

5、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A、得不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B、顽固派的阻挠 C、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D、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6、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是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学思想结合 C、附和西方基督教教义 D、依靠儒学思想,托古改制
7、晚清奏折说“今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 只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空会匪 闻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 是 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
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
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商富即国 富……此西 国所以恃商 为国本欤。 --王韬 《弢园文录》 卷十
王韬
初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 商战--郑观应《盛世危言》
郑观应(塑像)
思想嬗变: (1)中法战争之前 ——支持洋务派,投身洋务 支持中体西用 A、思想立场: B、主要活动: 斥责顽固派;投身洋务运动 王韬、郑观应 C、代表人物: (2)中法战争之后 ——与洋务派分道扬镳 洋务弊端暴露,发觉富强之本在于 A、原因: “通民情,参民政,上下同心” 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 B、思想主张: C、影响: 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 启蒙作用
视野拓展:
倭仁(1804—1871),蒙古正 红旗人。长期反对清政府兴办洋 务。1871年授文华殿大学士,遗 著辑为《倭文端公遗书》。
“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 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 在技艺。古今来未闻有持术数 而能起衰振弱者也。”
——《同治六年25日大学 研究保守派倭仁的著作 士倭仁折》
二、内容 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体用之争 洋务派 顽固派
视野拓展: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 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第20课 西学东渐

第20课 西学东渐




B.使清政府开始学习西方
C.启迪了知识界解放思想,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D.使人们意识到了清政府的落后

救世方案二:中体西用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83—84页内容, 【概念】1 材料三 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
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 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四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 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 募覃思(深思)志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 造,不达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员通行之物,可 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救世方案三:维新变法思潮 【论战】
维新派和顽固势力的论战 论战的焦点 要不要维新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 要不要废八股、改 革教育制度
两派论战的主要内容 顽固势力 祖宗之法不可变, 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维新派
变者天下之公理
反对兴民权,设议院, 实 行 君 民 共 主 的 君 主 反对君主立宪 立宪政体 坚 持 科 举 取 士 , 反 对 变法之本,在育人, 西学 在开学;在变科举
【主张】
【影响】
救世方案三:维新变法思潮 【
资 产 阶 级 维 新 派 】
甲午战争形势图
【背景】
(1)上面两幅图反映了怎样的时代主题? (2)此时的中国在经济上有何新发展?
民族危机的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题 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
救世方案三:维新变法思潮 康有为在奏章里往往采用在“中体” 【特点】 中偷运西学的“移花接木”方法,给
随着西学东渐,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相遇 【特征】呈现出交流融合;冲突碰撞的特征。
逐渐沦为半殖半封 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时代主题: 救亡图存

第20课 西学东渐

第20课 西学东渐
第20课
课标要求
西学东渐
课标解读
1、掌握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 界的基本主张及影响 2、理解洋务派“中体西用”的 主张及影响 3、了解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 法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所谓西学,是指近代的西方科学知识、社会知识。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的科学文化逐渐向中国渗透 的过程。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 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 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 所起的作用
封 建 制 度
3.体用之争
论战双方 洋务派代表: 李鸿章、曾国藩
顽固派代表: 倭仁、张盛藻
3、体用之争
不同点
焦点
相同点Biblioteka 洋务派主张学 习西方先进的 科学技术; 顽固派坚决反 对向学习西方 。
要不 要以 西学 变革 救世 的问 题
根本目的: 都是巩固清 王朝统治。
二、内忧外患下的自救——洋务派“中体西用” 二、再辱后的抉择——洋务派“中体西用”
(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内忧外患
2、“中体西用”含义及实质:
3、体用之争
4、实践:洋务运动(工业、教育、军事等)
5、评价 (1)积极: 冲击传统的保守观念,促 进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李鸿章
曾国藩
张之洞
将“师夷长技”思想付诸 实践,开启近代化的第一
三、甲午前后的突破——康、梁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赛一赛】
3.概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的思想历程。
第一阶段是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积极翻 译介绍西方的地理、法律等等学说,开始了学习西方的第 一步。 第二阶段是洋务派大规模地运用和采纳西学,他们所开展 的洋务运动以及与顽固派的争论,将西学的传播推进到下 一个阶段。 第三阶段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他们在 吸取、借鉴和批判前人的基础上,主张从制度上学习和借 鉴西方,要求变法革新,通过著述、翻译、办报等等活动, 极大地解放了时人的思想。

第20课 西学东渐

第20课 西学东渐
3、为什么要“开眼看世界”?
魏源
“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 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 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 · 序>>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 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武装自己, 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 富强的道路。
大国的又一次耻辱: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第20课 西学东渐
什么是西学东渐呢?

西学,泛指当时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 东渐,意为向东方逐渐传入、渗透。
西学东渐:简单来说就是近代西方 文化传入中国的过程。
拿 破 仑
China — a sleeping lion 东亚睡狮
问题:
1、什么时候“开眼看世界”?
2、哪些人在“开眼看世界”怎么看?
①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系统介绍 ②享有自由权利 西方近代 ③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 文化的第
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旗号?
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 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皇帝 是旧中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康有为的
康有为
实际政治工作是从抓住皇帝下手。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减少变法阻力 自身经历学识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谢 谢 大 家
影响:传播维新思想,解放思想,开辟道路,
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
★近代前期西学东渐 经历了三部曲
西方技术 西方制度 西方思想文化

【思路引导 】 近代前期社会各阶层对西学的态度及结果 1.地主阶级: ①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③顽固派:盲目排外。 2.农民阶级 ①太平天国:《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 ②义 和 团: 扶清灭洋—盲目排外 3. 资产阶级: ①早期维新派:中体西用到“君主立宪”制度 ②维新派:宣传西方民主政治,主张君主立宪制 ③革命派:推翻君主专制政体,主张民主共和制 ④激进派: 民主与科学,全盘西化

第20课 西学东渐

第20课 西学东渐

第20课西学东渐【课标要求】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重点难点】1、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思想2、维新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概念解析】西学东渐:指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也指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

【自主学习】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年代地主阶级抵抗派)(一)为什么要“开眼看世界”?(背景)1、鸦片战争前后,。

2、。

3、为了解西方,抵御外侮,。

(二)先进的中国人是怎么看世界的?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三)“开眼看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二、中体西用(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一)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是在清政府面临什么境地下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加剧,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的威胁,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2、19世纪60―90年代,西学的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猛烈冲击。

(二)“体用”之争的核心问题:是否采用西学变革救世的问题。

(三)基本主张:(1)洋务派:。

(2)顽固派:。

思考:1、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19世纪60-90年代厌恶拍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结果如何?如何评价洋务运动?2、如何正确认识“体用”之争?三、维新思潮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一)早期的维新思想1、代表人物:2、思想主张:前期。

中法战争以后:在政治上;经济上主张发展工商业,与洋人进行商战;思想上主张西学。

3、作用:起到了启蒙作用,没有形成理论体系,但是没有付诸于实践。

(二)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发展为一股潮流)1、维新思潮产生的条件有哪些?(1)政治:民族危机的加深,19世纪90年代,甲午战败,“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

(2)经济:(3)阶级:(4)思想:西学知识的积累;早期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第20课 西学东渐

第20课 西学东渐
第20课
西学东渐
概念:
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末年到近代的西方学
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第一章:冲破藩篱看世界 1、背景:
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日益加剧
(1)政治上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3)思想上仁人志士为抵御侵略,了解西方。
怎么向学习西方
④思想意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发展。
(2)代表人物及主张: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阅读课本整理他们的维新观点和主张
代表人物
代表论著
主要主张
影响 为变法提供 理论依据
康有为
《 新 学 伪 经 考 》 托古改制, 《孔子改制考》 传播西学 《变法通议》 《仁学》
梁启超
宣传民权思想和 维新派的宣传家 君主立宪 抨击纲常礼教、 批 判 纲 常 礼 专制君权 ,倡 教最激烈 导男女平等 主张人民享 系统介绍西 有自由权利; 方近代文化 进化论观点 的第一人
第三章:痛定思痛图改良
1、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要分析(
A、要不要反对外来侵略 B、要不要维护清朝统治 C、要不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C

D、要不要镇压太平天国革命
2、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A、得不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B、顽固派的阻挠

C、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D、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1、早期维新思想(19C60、70S)

1)“开眼看世界”成为社会思潮; 2)抵御外侮、探究和学习西方成为思想主流。 3)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分析,这一时期学习西方有何局限性?
材料: “是书何以作?曰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4)局限性:仅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未付诸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探究一:地主阶级抵抗派西学是学习哪一层
面的内容?直接目的?根本目的(实质)?有何局
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年代)
主干知识回顾
巩固练习【学案】
1、背景:①②③ 2、代表人物:林则徐活动及地位? 魏源思想主张? 3、局限:?
实质:? 影响:?
只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没有认识到 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且基本上没有 付诸实践。 地主阶级抵抗派为抵御外侮、维护封建统 治的西学思潮。
5、新文化运动 — 民主科学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开 眼 看 世 界 第 一 人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是悉夷、师夷、制夷三 位一体,出发点和立足 点是“制夷”,方法是 “师夷长技”。 魏源和《海国图志
魏源认为要师夷制夷,先从洞悉夷情开始。夷之 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
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 倡西学,兴民权,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西体西用)
实践影响 掀起洋务运动
掀起维新变法
【思路引导 】 近代前期社会各阶层对西学的态度及结果 1.地主阶级: ①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③顽固派:盲目排外。 2.农民阶级 ①太平天国:《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 ②义 和 团: 扶清灭洋—盲目排外 3. 资产阶级: ①早期维新派:中体西用到“君民共主”制度 ②维新派:宣传西方民主政治,主张君主立宪制 ③革命派:推翻君主专制政体,主张民主共和制 ④激进派: 民主与科学,全盘西化
戊戌六君子
问题探究三: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分 析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先进的中 国人在学习西方过程中表现出怎样的 趋势?
趋势:由浅入深,由学习工艺技术到政治制 度。

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 西学东渐历程:
1、开眼看世界 西学东渐不断深化的因素 (19世纪40年代;地主阶级抵抗派) ①民族危机的加深 器物 2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②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 (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 变化 3、维新思想 ③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等 ( 19 世纪末;资产阶级改良派) 制度 ④近代教育的发展培养大 4 、革命思想 批人才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
知识巩固运用
要求:认真审题,把握方向;
学以致用,逐项分解。
鸦片战争后,为强国御侮,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 “贵华夏”“贱夷狄“的传统偏见,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 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请回答: ⑴以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开眼看世界的先行者、洋务派、康梁 为代表的维新派,在学习西方,强国御侮方面,各有什么侧重点?
这堂课我们复习了从鸦片战争后至 19 世纪末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近代思想开始了向西 方学习的艰难历程: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维新变法思想。学习的层面由学造 器物到仿行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层递深化,而且 经历了两次思想论战,掀起了两次思想解放的潮 流。西学的传播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文明的发展。
《同治六年二月十五日大学士倭仁折》
主干知识体系
1、背景:内忧外患 2、论争: 中体西用
原封不动
洋务派 顽固派 3、评价:物质文化层面; 冲击旧观念,创造新舆论 4、实践:洋务运动
三.维新思潮 代表作
人维 ( 新 南 海 康变 先 有法 第 生 为一 家维 新 梁变 启法 超鼓 吹 —— —
活动、思想
开眼的先行者:学习西方自造坚船利炮的工艺技术, 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军事技术,引进大机器生产 维新派: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进行政治改革。
⑵根据上述问题的思考,总结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先进的中 国人在学习西方过程中表现出怎样的趋势?结合历史背景指出出现 这样趋势的三大主要因素。
趋势:由浅入深,由学习工艺技术到学习社会科学和政 治制度。因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危机的加深; 对西学了解日益深入。
二.中体西用(19世纪60年代)
曾 国 藩
1、背景:内忧外患 2、主张和争论:
左 宗 棠
李 鸿 章 奕
张 之 洞
中国近代第一次论战
• 材料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 及。” “今日当务之急,莫若借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富 强……。” ——李鸿章 • 材料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 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材料 。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古今来未闻有持术数而能 起衰振弱者也。
影响
实践:万、变法 《新》 特点:中+西 《孔》 方法:移花接木?
提供依据 “大飓风” “大喷发”
最 激 勇 进 士 的 维 新
西 学 第 复一 人
①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天 演 ②享有自由权利 挽救民族危机,倡西学、兴民权主张 第一人 论 ③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 从根本上改变政治制度 严法,》
共同点 : 《
文化,因交融而激扬 思想,因交流而进步
1、开眼看世界 — 师夷长技
2、中体西学
—— 师夷长技
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后西学东渐历程
(19世纪40年代;地主阶级抵抗派)
(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
3、维新思想 — 君主立宪
(19世纪末;资产阶级改良派)
4、革命思想 — 民主共和
(19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
第 20 课
西学东渐
泰安一中梁玉华
2013年11月29日
学 习 目 标
• 1.知道“开眼看世界” 代表人物、洋务派、维新 派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观点。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 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 2.理解“开眼看世界” 思想产生的原因,理解维 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西学东渐是近代思想解放的 特点,认识近代思想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5、新文化运动 文化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比较19世纪60—90 年代与19世纪末西学东渐 的不同 (实质:比较“中体西用”和“维新思
项目 背景 领导 内容
潮”) 中体西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列强经济侵略加剧
维新思潮
1895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民族危机加重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地主阶级洋务派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模块整合 (增强意识、习惯)
必修三· 思想 开眼看世界 20 体用之争20
维新思想20
必修一· 政治
必修二· 经济
鸦片战争的背景、 鸦片战争后的社 结果、影响 会经济10 Ⅱ鸦片战争影响 太平天国的影响 甲午战争的影响 洋务与官办企业 11 民族资本主义经 济的初步发展11
民主共和思想 八国侵华和瓜分 中国民族工业的 狂潮;辛亥革命 黄金时期12 22 辛亥革命失败 同上 新文化运动 21 据此理解【理论 】 和【运用】 的内涵
①民权思想 《变法 ②君主立宪的必然性 通议》 ③变革教育(科举) 提倡自由、平等 勇士 《仁学》 批判专制、等级、纲常 最强音 礼教

问题探究二:康有为维新思想呈现什 么特点?试分析其原因。
• 特点:把西学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 经史相融合。
材 料
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刚刚形 成,其力量是无法对抗旧势力的,同时以儒学为主的 传统文化已经内化、积淀、渗透于每一代社会成员的 心理深处。康有为采取托古改制的方式,不失为一个 很好的策略 。
最初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时,缺乏对西方文化全 面认识,往往采取重其形的方式,康有为也不例外。
参考答案
原因: 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反对力量强大 ②传统思想影响深厚。 ③减少改革阻力 ④维新派的思想是从西方引进的,认 识肤浅
主干知识体系
1、条件: 2、代表人物: 康——维新改革 梁——兴民权、君主立宪 谭——批判专制 严——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3、论战:资本主义 封建主义 4、意义:思想启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