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语言学和语言世界图景理论介绍
俄汉语言世界图景中“огонь火”的观念对比研究
目录Автореферат (I)摘要 (1)第1章引言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1国内外有关语言世界图景的研究 (2)1.1.2 国内外有关“огонь/火”的研究 (1)1.2研究目的 (3)1.3研究方法 (2)第2章“огонь/火”观念与语言文化学的相互关系 (4)2.1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语言世界图景 (4)2.2语言文化学的基本单位——观念 (4)第3章“огонь/火”观念在俄汉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共性表达 (5)3.1 “огонь/火”的本质观念 (5)3.2 “огонь/火”表示的情感观念 (6)3.3 “огонь/火”表示的战争、武器观念 (8)3.4 “огонь/火”表示的危险、冲突、死亡观念 (9)第4章“огонь/火”观念在俄汉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差异性表达 (11)4.1俄语“огонь”特有的观念 (11)4.1.1表示敬畏之情 (11)4.1.2表示(人或马)的美好 (11)4.1.3作为清洁、净化的力量 (11)4.1.4作为审判、惩罚的力量 (12)4.1.5作为预测力量 (12)4.1.6象征死亡 (12)4.1.7文艺茶话会 (13)4.1.8代表《星火》杂志 (13)4.2汉语“火”特有的观念 (13)4.2.1表示发生火灾;焚烧,烧毁,毁灭 (13)4.2.2表示程度 (13)4.2.3比喻紧急 (14)4.2.4比喻兴旺、兴隆 (14)4.2.5指古代服饰中的火焰形图案 (15)4.2.6五行(金、木、水、火、土)之一 (15)4.2.7火星之简称 (15)4.2.8代指子嗣、人群 (15)4.2.9姓 (16)第5章结论 (17)参考文献 (19)摘要语言世界图景理论是当今在语言文化学范畴中最受瞩目的理论之一。
而“огонь/火”作为俄汉语中都存在的基础词汇,看似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事物,但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溯源。
由于对客观存在的直接反映、相似的认知,俄汉民族对火产生了共同的理解;由于双方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两个民族的人们对“огонь/火”的理解会有所差异。
从语言世界图景的角度看汉俄酒文化
从语言世界图景的角度看汉俄酒文化摘要:“语言世界图景是语言中折射出来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思维。
”(冯未卿.2008)了解语言世界图景有利于了解两国的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的深入有利于对语言世界图景进行更全面的研究。
因此,为了提高汉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必须要掌握汉俄的语言世界图景。
本文就是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出发点,从语言世界图景的角度对汉俄酒文化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对汉俄的民族性格进行对比。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言世界图景汉俄酒文化对比汉俄民族性格对比前言跨文化交际与语言世界图景都把语言和文化巧妙的联系在一起。
了解语言世界图景有利于了解两国的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的深入有利于对语言世界图景进行更全面的研究。
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也是各民族民族语言世界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酒为载体而产生的酒文化,因地域的不同而不同。
不同的酒文化里又蕴含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
中国、俄罗斯酒文化有许许多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了解把握两国酒文化,对于了解汉俄两国的民族性格和提高汉俄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语言世界图景简介语言世界图景是语言文化学的核心概念,简单的说,语言世界图景就是语言中折射出来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思维。
语言世界图景理论来源于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提出的“语言世界观”理论。
该理论认为:语言的功能并不是表达思想和交际,而是塑造语言主题的世界观。
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的把某种独特的主观意识带入自己的语言,在语言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
而语言有制约着民族的思维和心理,从而对民族世界观产生巨大的反作用。
人生下来就注定要用自己的母语来认识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所认识的世界并不是真正的客观世界,而是一个由民族语言构建起来的世界。
因此,在人与客观世界之间存在着一个“语言中间世界”即语言世界图景的形象概括。
语言世界图景对思维,认知的影响是通过概念世界图景来实现的。
语言世界图景理论的形成及其研究现状初探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7.07语言世界图景理论的形成及其研究现状初探张培琳【摘 要】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世界观,并用该种世界观勾勒并定义着世界。
每一个民族及其人民对其周围世界、周围人以及其他文化的代表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即都存在其独特的看待世界的方法。
本论文主要通过对洪堡特等学者的相关理论的论述,浅析了语言世界图景的起源和形成,同时简要介绍了该理论在俄罗斯的研究状况和研究内容。
【关键词】语言世界图景 洪堡特 研究状况 俄罗斯一、引言语言世界图景理论认为,每一种语言都是感知与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通过语言,现实世界得以观念化表达,从而形成该民族世界认知的统一的观念系统。
由于各种语言之间共性与个性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语言世界图景既有普适性,又有民族性,可以进行文化阐释性的对比研究。
二、语言世界图景理论的形成语言世界图景理论最早脱胎于世界图景理论。
世界图景,简单来说就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总和。
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在其研究领域首次使用了这一术语。
他将物理学世界图景定义为外部事物的内部形象的总和,通过这些形象并采取逻辑方法可以获得关于这些事物的行为信息。
通常认为语言世界图景理论源自洪堡特提出的“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的著名假说,又称“语言世界观”。
但是语言世界图景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并非洪堡特的一家之言,它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发展与完善过程,它凝聚了几代学者的思考和探索,其中突出的就有赫尔德、施坦塔尔、维特根斯坦等。
洪堡特(1767—1835)是第一位明确提出提出“语言世界观”术语的语言学家,是语言世界图景理论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的这项理论假说,既是对18世纪德国哲学家赫尔德的观点的继承,更是建立在他本人对人的本质、语言的本质以及语言与精神的相互作用机制所做的深刻和独到的思考基础之上的。
他构建该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他对人的本质的深刻认识,是其语言世界观理论的思想源泉。
莫斯科语义学派语言世界图景观
莫斯科语义学派的语言世界图景观摘要:语言世界图景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
国内外的语言世界图景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学领域,而莫斯科语义学派提出的语言世界图景观则与此不同,该学派把揭示语言世界图景的研究定位于词汇语义学领域,并通过将词汇学研究成果词典化,对语言世界图景进行自己的阐释。
而本文则对莫斯科语义学派语言世界图景观的地位和研究特点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论述。
关键词:语言世界图景,莫斯科语义学派,集成化描写,系统词典学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7-0000-02一、语言世界图景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按照自己的意志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
于是在人的观念中形成了对世界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形成了对世界各个方面的知识。
人类对世界知识的总和就是世界图景。
在世界图景的生成过程中,语言的作用至关重要。
没有语言,世界图景就无法完整地表达。
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语言在认知世界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当认知主体受到认知客体的刺激反映生成表象之后,必然要寻求认知和思维结果的表达方式,而这一表达方式主要需要借助语言来实现。
于是语言就成了表达世界图景的核心。
人类语言学家本杰明?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提出了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他指出:语言结构对世界概念的构想方式有着强烈的影响。
语言范畴影响着人的思维和认知(серебренников1988:9)。
也就是说,“语言结构部分地或全部地决定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
”(转引自胡文仲 1999:61)根据这一假说,人类周围世界中许多现象都是由语言结构所决定。
沃尔夫认为,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知不觉地建立在人群集体的语言习惯之上的。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受到民族语言的制约(转引自申小龙 2000:14)。
如“暴风雪”只在生活在北方人的观念中存在。
在俄罗斯更有снежнаябуря,буран,вьюга,метель,пурга等不同的表达方式。
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概论笔记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第一章发展论第一节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
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
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
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法国文学对日耳曼文学的影响”等。
俄语语言文学-信息公开-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202)所属学科门类:文学所属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所属院系部所:俄语系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从事创造性学术活动能力和独立科学研究能力,富有团队合作与学术竞争精神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一)思想政治方面,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恪守科学道德,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和诚挚合作的工作作风,有为科学事业奋斗和献身的精神。
(二)业务学习方面,要求扎实掌握本门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通晓本学科研究方向的前沿理论和最新科研成果,勇于进行理论创新。
具有从事高层次理论研究、课堂教学和独立担负专项工作的能力。
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俄文资料,并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通晓2门以上外语,学位论文具有创造性。
二、学制与修业年限博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原则上应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一般不得延长。
如有特殊原因未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应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学习年限可酌情适当延长。
延长期一般为半年,最多不能超过一年(含休学)。
成绩优秀,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一定数量论文的博士研究生,在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和论文撰写工作,达到申请学位要求的情况下,可由本人提出提前毕业申请,经导师及主管部门同意后,由学科点提前半年或一年组织学位论文答辩,并按规定程序提前毕业和申请学位。
除学习成绩优秀、科研成果特别突出者以外,原则上不鼓励提前毕业。
三、学位与学分要求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23学分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文学博士学位。
浅析从符号三角形和语义三角形的角度看语言世界图景
浅析从符号三角形和语义三角形的角度看语言世界图景作者:陈佩佩来源:《新教育时代》2015年第08期摘要:在语言学中,皮尔斯的符号三角形与奥格登和理查兹的语义三角形图颇为相似。
这两个图都蕴涵着丰富的意义,都是借助于一种桥梁来反映客观世界。
这两个理论对语言文化学中的语言世界图景理论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对我们的外语学习也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了解这些理论,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异文化,在交际中能尽量理解和尊重对方,在对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上更加客观。
关键词:符号三角形语义三角形语言世界图景跨文化交际一、符号学和语言符号学1.1符号学符号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二十世纪的法国,税后兴起于苏联及美国等国家。
现代符号学思想有两个源头,一个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另一个是美国逻辑学家皮尔斯。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写道:“我们可以设想有一门研究社会中符号生命的科学;它将是社会心理学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整个心理学的一部分;我们管它叫符号学。
它将告诉我们符号是由什么构成的,受什么规律的支配。
因为这门学科还不存在,我们说不出它将会是什么样子,但是它有存在的权利,它的地位是预先确定了的。
在索绪尔和皮尔斯提出这一概念之后,法国的罗兰?巴特在1964年问世的《符号学原理》一书标志着符号学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
现如今,随着符号学呈现出的跨学科特点的越发明显,对符号学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中热潮。
我国对符号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说文解字》一书。
我们的祖先早在古代就开始了对汉字这种符号的研究。
从现代符号学观点看,《说文解字》中蕴涵这丰富的符号学思想,把汉字作为一个符号系统来理解和阐释是《说文解字》中体现的语言文字思想的核心。
对符号学的研究,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有相当久的历史。
但客观的讲,仅从现在符号学的角度看,符号学作为一门科学,主要还是西方学术思想的产物。
现代符号学运动的兴起,实质上是符号这一古老问题在现代社会文化条件下的重生。
世界图景、语言世界图景与概念世界图景的语言学研究之窥见
K 6  ̄ o a T. . B H F B K n H K f, y p K B , B UH b H, . . o ma C  ̄f
的同时不 自觉 地 就接 受 了 隐含 在 其 中 的世界
B A Ma o aB B K al I 等人 就 此发 表 过 . . c B,. .pcb n tX
一
点 。所 以这种 成 份 并不 能 被列 入 语 言世 界
世界 图景是上 世纪初 由德 国 的赫 兹 , 朗 U B 1 9 5 还有 的学者 指 出 : 映在 人们 图 景 里 。 普 H b 9 0: 反
克 等物理学 家最早 提 出使 用的 。上世 纪 6 0年 意识 中的 世 界 图 景 是 客 观 世 界 的 二 级 存 在 。
言学等 的研究 中。
客 观性 , 即以符 号 构 成体 或 文本 的形 式存 在 , 乎 明 白了什 么是 神 秘 的俄 罗 斯人 的内 心。我 爱 恋一位俄 罗斯 女孩 , 是她对 我 的感情 没有 但
资治l 薰黉雾 文摘
文化艺术
世 界 图 景 、语 言 世 界 图 景 与 概 念 世 界 图景 的 语 言 学研 究 之 窥 见
耿 ; 4 . -
( 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国立大学 , 罗斯 ) 俄 【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 阐述 了“ 界图景”、语言世界 图案” 概念世界 图景 ” 世 “ 和“ 这三 个重要 术语在语 言学研 究 中的概念、 内涵、 自的特 各
例如英 语 中 su一 词 经 常用 来谈 论 神 秘 ol
代 , 世 界图景 ” 一术 语 广 泛 应用 于苏 联 的 [ . omaCH 19 :8 世 界 图景是 理 想 的俄罗 斯人 的 心 灵。一 为 年轻 的美 国记 者 为 ” 这 r B K ] HK Y 9 02 ] I 4
超语言学和语言世界图景理论介绍
超语言学和语言世界图景理论介绍超语言学和语言世界图景理论是 20 世纪语言学界兴起的两个特殊的语言文化理论体系。
这两种理论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认知里的语言学概念,逐步转向了以语音、语汇等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纯粹的语言学之外的语言文化。
用语言来解释文化,挖掘了文化理念里的语言角色。
一、两个理论体系的内涵超语言学:20 世纪以来,语言学的研究流派如映日荷花一般别样芬芳,在这种社会语言学研究背景之下,巴赫金及其复调小说理论在整个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非常大的语言学讨论风潮。
巴赫金认为,复调小说不仅应该有一般所说的多结构、复式结构小说的特点,同时还应该是一种“多声部性”“全面对话”的小说。
在这种小说里,作者与所有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平等的,主人公的意识不是通过刻意的描写表现出来,而是通过另一种形式在小说中通过与各主人公以及自己之间的对话表达出来,主人公是自己直抒己见的主体。
在此种复调小说理论体系的支持下,巴赫金建立了超语言学的方法论体系,突破了一般纯粹的语言学规范,把研究的主要对象转向双声语,分析小说中主人公语言的精微、独特之处,展现特殊的“微型对话”艺术世界,以对话为基础的超语言学理论成了“复调”小说的理论基础。
语言世界图景:关于语言世界图景理论,人们普遍的认知是源自于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提出的关于语言学的著名假说“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 之后在西方的关于语言学的一些著作中则称之为“语言世界观”.之后经过相关语言学家的研究和探讨逐步发展成为了“语言世界图景”理论体系。
语言世界图景理论脱胎于世界图景理论。
世界图景理论是人类对于周围事物的一个认知的总和的再现。
而语言世界图景则是在“人类中心论”的影响下,将语言、思维、现实三者有机结合之后,主要研究“说话的人” “交际的人”两个集体概念。
把现实世界通过观念化、现实化和语言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说起复调小说必须要追溯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问题》后改名修订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巴赫金在这本书里相继阐述了复调小说理论以及超语言学学理状态。
谈语言世界图景
谈语言世界图景作者:哈冼每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7年第02期本文通过对世界图景的起源与发展的过程的阐述对语言世界图景这一概念进行了讨论,语言世界图景是世界图景语言化的结果。
世界图景为语言世界图景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因此深入研究语言学与分析语言世界图景是密切相关的。
在当今语言文化发展迅速的时代,语言世界图景作为新兴学科早已成为语言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世界图景从宏观的角度展现出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而语言世界图景则是世界图景具体化、语言化的结果。
由于人类的发展进步的过程就是对世界不断地认知和改造的过程。
于是在认知的过程中便对世界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形成了自己的认识、评价和理解。
这种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的对世界认知的总和被称之为世界图景。
一、世界图景概述“世界图景”一词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H.Herez)首次提出。
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将物理学中外部世界与内部结构的总和称之为物理学中的世界图景,并且其所采用的认知方式由主体的意志决定。
由此可见,世界图景是具有现实性的,同时也具有理念性。
世界图景的现实性体现在它自身就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而理念性在于它是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人类思维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并且需要主体的抽象思维进行诠释和演绎。
即为人类思维活动的一部分,那么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便会导致所形成的世界图像的差异。
这种世界图像的差异与主体在所经历的现实实践和生活的文化环境等因素都是分不开的。
人类认知世界的全过程概括地说是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认知活动的主体。
主体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群体组成的。
2.认知活动的客体。
客体可能是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或者具象世界与抽象世界。
3.认知活动的结果。
结果指的是通过某些认知活动的方式所得到的世界景象。
由这三个组成部分可以看出,作为认知活动的结果世界图景是受一些客观条件制约的。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人类的认知活动对象和社会意识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建立在社会意识基础之上的世界图景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谈语言世界图景
谈语言世界图景作者:哈冼每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第2期在当今语言文化发展迅速的时代,语言世界图景作为新兴学科早已成为语言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世界图景从宏观的角度展现出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而语言世界图景则是世界图景具体化、语言化的结果。
由于人类的发展进步的过程就是对世界不断地认知和改造的过程。
于是在认知的过程中便对世界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形成了自己的认识、评价和理解。
这种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的对世界认知的总和被称之为世界图景。
一、世界图景概述“世界图景”一词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H.Herez)首次提出。
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将物理学中外部世界与内部结构的总和称之为物理学中的世界图景,并且其所采用的认知方式由主体的意志决定。
由此可见,世界图景是具有现实性的,同时也具有理念性。
世界图景的现实性体现在它自身就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而理念性在于它是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人类思维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并且需要主体的抽象思维进行诠释和演绎。
即为人类思维活动的一部分,那么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便会导致所形成的世界图像的差异。
这种世界图像的差异与主体在所经历的现实实践和生活的文化环境等因素都是分不开的。
人类认知世界的全过程概括地说是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认知活动的主体。
主体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群体组成的。
2.认知活动的客体。
客体可能是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或者具象世界与抽象世界。
3.认知活动的结果。
结果指的是通过某些认知活动的方式所得到的世界景象。
由这三个组成部分可以看出,作为认知活动的结果世界图景是受一些客观条件制约的。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人类的认知活动对象和社会意识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建立在社会意识基础之上的世界图景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人类认知活动的客体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
我们认知的对象从宏观世界的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的微小细菌,从真实存在的具体事物到虚拟想象的虚构形象,从具体的物体到抽象的情感。
语言世界图景理论关照下的俄文名Иван
语言世界图景理论关照下的俄文名Иван作者:张帅臣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06期摘要: 世界图景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总和,是一个世界观的基础。
语言是世界图景主要的表达手段,语言世界图景是指该语言民族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在语言中的集中体现。
了解Иван隐含的语言世界图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熟悉俄罗斯语言和文化。
关键词: 世界图景语言世界图景Иван一、世界图景世界图景(картина мира)作为一个专门术语,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研究领域,德国物理学家赫兹(H.Herez)是最早使用这一术语的学者之一,他将“物理学世界图景”定义为外部事物的内部形象总和,通过这些形象,采取逻辑方法可获得关于这些事物的行为信息。
此后,随着物理学的发展,“世界图景”这一术语逐渐进入哲学、文化学、语言学等若干学科领域并得到广泛使用。
世界图景已成为现代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语言学界一般认为:“世界图景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总和,是一个世界观的基础,表现为其携带者对世界本质特点的认识,是人所有精神能动性的结果。
”[1]世界图景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全过程,它由三个部分组成:(1)认知活动的主体,包括个体和群体;(2)认知活动的客体,包括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具体世界和抽象世界;(3)认知活动的结果,通过一定认知活动方式获得的世界形象。
世界图景是客观世界在人大脑中的主观反映,是人类关于世界的知识的总和。
世界图景这一概念是建立在人对世界的概念化和范畴化的基础上的。
在世界图景的生成过程中,语言的作用至关重要。
没有语言,世界图景就无法完整地表达。
每一种语言都是感知与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通过语言,现实世界得以观念化表达,从而形成使用该种语言的民族世界认知的统一系统,这种系统因为不同民族所使用语言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异。
二、语言世界图景语言世界图景(языковая картина мира)最早源于洪堡特(Гумбольдт В.)提出的“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的理论假设,因此,西方学者也称其为“语言世界观”。
对语言文化学及语言文化意象解读
对语言文化学及语言文化意象解读:俄罗斯语言学中,语言文化学是最具前言的学科。
语言文化学化主要理论内涵为,语言世界图景,语言文化理论中,语言文化单位,是世界性语言图景。
语言文化意象不同,是导致文化交易障碍问题出现主要原因。
因此,需增加对语言文化和语言文化意向深入了解。
【关键词】:语言文化学;语言文化意象;解读前言语言文化学,是语言学与文化学整合发展学科。
语言文化学主要内涵是文化学自身,语言文化学是一种民族现象,也是一种文化原型现象体现。
意象是俄语中,一个外来词汇,代表心中的影象图象,在和语言文化学结合后,称之为语言文化意象。
不同民族和国家,具有不同语言文化意象,但是其语言为内化全部体现民族特色,是全新全新文化符号。
1.语言与文化意象语言是人们情感交流和表达工具,也是文化载体,是文化主要组成部分。
语言可以真实展现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政治经济、生态地域、物质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内容。
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式、行为方式,受到不同语言影响。
文化意象包括寓象和物象两个部分,文化意象主要是利用具体事物,表达抽象化概念。
利用已经知道和容易获得事物知识,启发未知和难以获得事物知识,对事物更深层次理解。
物象具有感性特点,是一种具有感性化经验,可以是多种感官,也可以为一种感官,对具体事物进行感知。
物象是信息意义和内涵载体,也是文化意象中,是客观存在的内容。
寓象具有抽象化特点,但是物象抽象化体现在感情和思想方面,物象是文化意向系統中主观组成部分,物象在相应文学环境,语言环境,对整个文化环境中的延伸和拓展。
文化意象的不断发展,使物象在不同民族语言中成为全新文化符号,具有深远联想意义和文化价值。
文化意象利用不同形式,为人们展现某一民族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意象这一词来源于俄语中,是一个外来类型词汇。
意象代表图象,是心中影象体现。
意象引入到语言文化中,被叫做语言为文化意象,在语言文化中,语言文化意象,是最为丰富和灵活语言表达方法,是涵盖文化理论内干的基础语言单位和文化单位,和世界图景语言相似。
俄语语言文学硕士生课程设置
A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必修);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以上三门任选一门,1学分);硕士生英语(4学分,必修)。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编号
授课教师或团队
学分
课程类别
(转型期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方法实践类课程、交叉前沿类课程)
二十世纪西方批评理论
0502B0200
2
转型期基础课程
本课程旨在介绍二十世纪西方人文思潮在文艺文化领域里的发展,反映该领域研究的前沿。课程涉及西方主要国家(英、美、法、德、俄)二十世纪文艺文化批评理论的主要流派(俄苏形式主义,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性别研究,文化研究,新历史主义等),阅读代表性文本,讨论握背景,理解术语、概念、主旨,完成思考题和讨论题,力求融会贯通,尽量融入中国批评视角,力求中西古今融会打通。本课程有助于把握外国文学文化,进一步加深对它的理解,掌握语言学、翻译学、文化研究、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的手段和方法,提高硕士论文撰写的质量。
D
俄语语言学理论(上、下)
050202D18
4
转型期课程
本课程阐述现代俄罗斯标准语语音、构词、词法、句法、词汇体系的基础语言理论,系统介绍现代俄语语言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重点讲解国内外俄语学界公认的,即当前俄罗斯及我国多数教科书普遍采用的理论观点和体系;适当反映当代俄语语言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新动向。课程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俄语语言现象实质以及俄语语言体系的理解,从而有助于实践掌握并正确运用俄语;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俄语语言理论水平;提高学生自学相关俄语原文文献、撰写俄语语言研究论文的能力。课程具体内容包括绪论、语音学、构词学、词法学、句法学、词汇学、成语学、篇章语言学8个部分。
当代中国外交史研究应当注重多国档案文献互证
1984年取得首枚奥运金牌都是在美国的洛杉矶。
1980年中国抵制莫斯科夏季奥运会也是在美国的倡议下进行的。
自2008年以来,在四年一度的奥运比赛盛事上,中美两国之间的较量也最引人注目,两国在奥运金牌榜上的名次常常成为政治和国际关系学者甚或平民百姓解读中美国力及世界影响力的坐标或参照系。
国际体育在研究当代中国外交历程方面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和及时的窗口与视野。
当然,除国际体育外,还有其他可供研究的好题目,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一一枚举。
三、简短的结论本文旨在通过笔者的一些研究和一孔之见来说明“跨国史”和“共有的历史”之理念对于当代中国外交史学科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双重视角无疑可以帮助学界全方位地解读1949年以来的中国外交史。
当然,两种方法运用起来显然相当困难,极具挑战性。
两个视角都具有下述特质:其一是国际视野;其二是跨越“民族—国家”的分析框架;其三是侧重民间交流、文化层次及“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其四是要求对中外历史都要有很深造诣;其五,能够熟练掌握外语。
所以,除了要具有深厚的学术根底,利用两种研究方法最重要的是多国档案、多种资料的应用。
遗憾的是,当代中国外交史研究面临的一大瓶颈,就是档案和资料问题。
早在1985年,在复旦大学举行的首届中美关系史学术讨论会上,笔者记得当时就有学者呼吁要开放档案,否则中国学者在中美关系史研究方面将永远无法突破,所用的资料大多只能根据美方档案。
如今30多年过去了,我们在档案利用方面仍是一个突出问题。
但无论挑战多大,笔者还是坚信在中外同仁的共同努力以及时代大潮的推动下,当代中国外交史研究一定会取得重大成绩。
笔者也衷心希望“跨国史”和“共有的历史”作为新的研究方法在当代中国外交史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不断拓宽研究范围。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美建交40周年、巴黎和会100周年,笔者期待在多种不同周年的纪念史学推动下,当代中国外交史研究能够脱胎换骨,除旧布新,与时代同行。
语言世界图景下茨维塔耶娃诗中的“душа”
新闻传播
News Dissemination
学术园地
语言世界图景下茨维塔耶娃诗中的“душа”
孙宇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福建 ,以语言世界图景理论为中心,运用观念分析法,将茨维塔耶娃的诗篇作为研究 语料,对“душа”这一核心观念进行研究与分析,阐述出“душа”这一词语的俄语语言图景的丰富含义:精神实质、人 内心情感的总和、宗教观念中的灵魂、人的本性。并且在俄语中经常把“душа”这一词语隐喻为:人、鸟、容器、街道、 客观实体。
一、语言世界图景理论简要阐述 1.语言世界图景理论 “世界图景”这一术语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鲁 道夫·赫兹首次在物理学领域提出。随后,“世界图景”这 一术语在科学、哲学、文化学和语言符号学等领域得到了 广泛的关注与应用。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是语言世界图景 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学者А. Вежбицкая认为,任何一种文 化都可以通过一些“关键词语”来分析和研究。现今,语 言学界主要从两个角度研究语言世界图景:一是从整体上 探寻和构建语言所特有的、完整的语言世界图景;二是从 词汇语义入手,探讨分析带有民族特征意义的观念词。本 文中把语言世界图景定义为铭刻于某种语言中的对世界的 观念和看法,通过对这种观念或看法的分析,可以挖掘出 民族精神与民族特性。 2.语言世界图景下的“观念” 俄语中“концепт (观念) ”是由拉丁文 conceptus 演 变而来,А. Вежбицкая 把观念定义为“理想中的客观存 在,它反映文化条件下人们对世界中客观存在的看法。” 语言世界图景是通过不同层面的语言单位的传播,从而反 映在语言上对世界的客观认识。 3.隐喻在语言世界图景中的构成 在语言文化学中,隐喻被认为是一种文体手段或艺术 手法,鲜少被认为是语言世界图景的构成方式。然而,隐 喻手段也是对事物赋予另外一种意象,隐喻的使用是对作 者语言表达的考验,也是作者个人认知的体现。语言性是
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星辰”观念分析
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星辰”观念分析张春波【摘要】观念研究的实质是思维或心智的语言化研究,它揭露了在不同语言使用者的意识中关于世界的不同认识.把звезда(星辰)作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звезда一词所体现的相应观念,阐述其在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言语化表达,研究其在俄语语言文化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特点.【期刊名称】《林区教学》【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2页(P51-52)【关键词】语言世界图景;民族文化特点;言语化;观念;星辰【作者】张春波【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59随着语言学研究中人类中心范式的兴起,俄语文化语言学迅猛发展,观念分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当前观念分析的研究呈现出多样性特点,分析的对象主要以抽象名词表达的观念为主,但并不局限于此,观念分析的逐步深入有利于揭示语言与民族文化的相互关系。
以观念词“星辰”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俄罗斯神话、词典释义、成语/熟语语义等方面对俄语中的“星辰”观念进行分析。
俄语中звезда一词起源于共同斯拉夫语词汇gv zda,在古俄语中有“自发光天体的意义”。
在东斯拉夫神话中星辰与太阳和月亮一样是宇宙空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关于звезда的起源上存在许多不同的传说,这些传说揭露了大地和宇宙生命之间的联系。
其中一些神话认为,天空反映了大地,因此星辰就像定居在大地上的生命一样,存在于天空之中,因此,许多著名的星座的名称与动物、鱼、鸟和昆虫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另一些则认为,天空中的星星守卫着人类,星辰的陨落则意味着死亡。
还有的传说认为星辰是心灵纯洁的人死后的灵魂。
俄罗斯许多神话传说解释了звезда的意义,由此揭示了该观念在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意义。
许多语言学家认为,解释观念词最有效的方法是分析不同类型词典对观念词的阐释,从这些阐释中提炼所有可能性特征。
在В.И. Даль《俄语详解大辞典中》对звезда进行了以下解释:(1)Звезда,одно из светящих (самосветных) небесных тел, видимых вбезоблачную ночь.(星星,在晴朗的夜晚可以看到的一种自发光天体)На небе мерцают звёзды.(星星在天空中闪耀)(2)подобие небесной звезды(星状物):шестиугольная звезда(六角星)。
经济学的语言问题和语言的经济学分析
要研究内容是人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及其相应后 果。既然经济 学 尤其 是经济学 的制度 分析 要研究人的 ( econom ic analys is of ins titutions)
经济行为和解释人们经济行为的社会后果, 那么 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是 : 人作为人的维度是什么 , 人 与人交往 ( 包括市场交换和社会博弈 ) 的工具与 手段是什么。也许 , 大多数经济学家还没有认识 到 , 这两个问题均与人类的语言紧密相关。正如
2000 : 114) 。另外, 语词 并不是由 人任意操 纵的 符号, 它们甚至也不是人们造出正属于事物的语词 , 从而使事物在词语中表述 出来 ( 伽达默尔 1999 : 533)。因此 , 经济学, 尤其 是经济学的秩序范例分析, 作为一种特定的人文 社会科学, 它不能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日常语词的 描述, 完全变成由一种纯数学建摸推理而来的理 论性逻辑建构。即使如此 , 也必须由语言来表述。 尽管数学也是一种语言, 一种理想的理性语言 , 尽 管人们在交往和交易中离不开数量计算与数理推 理 , 但完成人们交易与交往的主要媒介工具仍然 是日常语言。就世界的本质来说 , 尽管对世界没 有人也能够存在, 但 世界就是语言地组 织起来 的经验 和 与 之 相关 的 整 体 ( 伽 达 默 尔 1999 : 572) 。从 这一 视角 出发 思考 问题, 就可 以认 识 到 , 作为研究人们经济行为的一门学问的经济学, 如果不思考人们交往与 交易中的语言和 语言问 题 , 如果不反思经济学作为一种话语体系的内在 本质及其局限, 恐怕很难向人自身提供和展现一 种相对真实图景。 这里我们 不妨拿利奇 ( G eo ffrey L eech) 在其 语义学 第 4 章一开头就举出 的一个例子来说 明上述担忧 : 假如存在一个理想的机器人社会 , 每 个机器人都能发出和接受某种信号 (我们可以把 这种信号认作某种 机器人语言 ) , 并且每个机 器人接受到某种信号后 , 都 进行自己的 逻辑计 算 , 然后按自己的逻辑计算进行活动和 执行任 务 。这个理想的机器人社会中, 语言的唯一功能 是讲述知识和传递信息, 以便使各个机器人互动 和相互合作 。 ( 利奇 1987) 这是否真的就像施瓦 辛格所演的科幻电影 超级警察 中的故事所展 示的那样, 能够反映人类社会的真实生活 ? 其实, 这种机器人社会与真实 的人类生活世界 相去甚 远。因为, 人类社会的语言要比这种只传递信息 的 机器信号 的功能和内涵的差异要复杂得多。 在新古典的 超理性的 机器人社会中 , 道 德、 情 感和语言的多重作用根本不起作用。因为, 他们 根本不考虑伦理判断、 价值规范、 人们的即时情绪 和心境会通过所用言辞、 语音甚至语调影响人们 的决策 , 尤其是影响博弈对手的策略选择 , 从而改 变社会博弈的后果。因此, 单从语言和人们言语 活动的视角来看 ,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假设, 实际 上可能比任何生化实验室的 无菌 和 真空 条 件要求还要严格得多。 即使我们不对语言与种种社会博弈活动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语言学和语言世界图景理论介绍
超语言学和语言世界图景理论是 20 世纪语言学界兴起的两个特殊的语言文化理论体系。
这两种理论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认知里的语言学概念,逐步转向了以语音、语汇等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纯粹的语言学之外的语言文化。
用语言来解释文化,挖掘了文化理念里的语言角色。
一、两个理论体系的内涵
超语言学:20 世纪以来,语言学的研究流派如映日荷花一般别样芬芳,在这种社会语言学研究背景之下,巴赫金及其复调小说理论在整个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非常大的语言学讨论风潮。
巴赫金认为,复调小说不仅应该有一般所说的多结构、复式结构小说的特点,同时还应该是一种“多声部性”“全面对话”的小说。
在这种小说里,作者与所有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平等的,主人公的意识不是通过刻意的描写表现出来,而是通过另一种形式在小说中通过与各主人公以及自己之间的对话表达出来,主人公是自己直抒己见的主体。
在此种复调小说理论体系的支持下,巴赫金建立了超语言学的方法论体系,突破了一般纯粹的语言学规范,把研究的主要对象转向双声语,分析小说中主人公语言的精微、独特之处,展现特殊的“微型对话”艺术世界,以对话为基础的超语言学理论成了“复调”小说的理论基础。
语言世界图景:关于语言世界图景理论,人们普遍的认知是源自于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提出的关于语言学的著名假说“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 之后在西方的关于语言学的一些著作中则称之为“语言世界观”.之后经过相关语言学家的研究和探讨逐步发展成为了“语言世界图景”理论体系。
语言世界图景理论脱胎于世界图景理论。
世界图景理论是人类对于周围事物的一个认知的总和的再现。
而语言世界图景则是在“人类中心论”的影响下,将语言、思维、现实三者有机结合之后,主要研究“说话的人” “交际的人”两个集体概念。
把现实世界通过观念化、现实化和语言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说起复调小说必须要追溯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问题》后改名修订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巴赫金在这本书里相继阐述了复调小说理论以及超语言学学理状态。
而阐述的根本则是巴赫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进行的极其详尽的解析和探讨。
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当成音乐一样看待和解析,人物之间的对话关系是双声部的,是多层次多角度的。
下面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几部作品为例,简单地对本文提出的相关理论进行探析。
二、书信体中的多重对话图景---《穷人》
《穷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第一篇长篇小说。
在该篇小说中,陀思妥耶夫斯基采用了两个主人公之间通信的形式表达了在那个生活艰难的时代里人们内心世界的点滴感受。
主人公自己不仅仅是生活在现实社会里的真实存在的人,同时也是作者一种思想意识的集中体现。
在小说里男主人公马卡尔·杰符什金生活在圣彼得堡一条污
秽不堪的巷子里,住在廉价、窄小的公寓里。
他经常与住在附近的瓦尔瓦拉通信,讲述自己的生活状况,送去关心。
在与瓦尔瓦拉的信中,杰符什金说出了小人物内心的悲哀,但同时也是敞开心扉地
感叹自己的命运,是对生活的一种追问。
例如:“我习惯了,因为我对什么都能习惯,因
为我是一个温顺的人,因为我是一个小人物;然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呢? 我伤害过谁吗?我夺过谁的官位还是怎么的?我在上司面前毁谤过任何人吗? 我请求过奖赏吗? 我搞过
什么阴谋还是怎么的?……是啊,公民的最大的美德是什么?前两天在私人谈话里,叶夫斯
塔菲发表意见说,公民最重要的美德就是会赚钱。
他开玩笑说(我知道他是开玩笑),
道德是一个人不该成为任何人的累赘,而我没有成为任何人的累赘……他们说:‘他在抄写’他们说:‘这个耗子般的小官吏’”通过以上杰符什金的自言自语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杰符什金在同瓦尔瓦拉对话,他与瓦尔瓦拉无话不谈,在倾诉似地闲聊,更是一种自身状况的自我感受;他与自己在对话,告诉自己要对现在的生活感到知足,不要参与别人的钩心斗角;他在与那些耻笑他的人对话,满满的都是责问和不解,问这些人为什么他要受到这样的待遇;他在与生活对话,质问生活,为什么自己会受到如此待遇,更是在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这个社会生活状况的不满。
与此同时,透过这些多重对话,我们看到了其展现的语言世界图景:在 19 世纪的俄
国社会纷繁复杂,人们生活状况颠沛流离,社会基本情形危机四伏,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人们生活艰难。
语言就是一面社会生活的镜子。
通过语言,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社会
的存在状况。
在《穷人》的对话体系中体现出的语言世界图景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当时俄国社会显示的真实写照。
三、梦想追求图景---《白夜》
《白夜》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部伤感的浪漫爱情小说。
在小说里讲述了一个始终追
求自由、向往浪漫爱情的年轻姑娘纳斯金卡在圣彼得堡情迷的朦胧中与梦想者相识,经过四个夜晚,他们心与心交流,直至相知、相恋。
纳斯金卡自幼失去父母,与奶奶在一起艰难度日,心中孤独,始终向往自由。
而梦想者是一个喜欢幻想,缺少现实,心中压抑无处倾诉的梦想家。
他们的爱情抛开现实主义,虽然也有心与心的碰撞,但是最终都逃离不开社会现实的残酷和无情。
在爱情里,有的是俗世繁华中那一抹最平凡却又矢志终身的信念;似乎爱就是为了最原始的相遇。
但是在现实里,似乎一切又都显得那样的灰白无力。
“‘信!谁寄来的?'我从椅子上跳起来……我打开了封漆.是她写来的. '啊,请原谅,原谅我! '纳斯金卡给我的信这样写着,'我跪下来向您恳求,原谅我!我欺骗了您和我自己.这是一场梦,一场幻境……我今天为您感到痛心;请原谅,原谅我! ……'请别责怪我,因为在您面前我一点也没有变;我告诉过您我会爱您的,我现在就爱着您,我对您不只是爱.天啊!要是我能同时爱你们两个有多好!哎,您要是他有多好啊! ”
在这段主人公之间交集的话语我们可以看到,梦想者看到信件的同时自己内心在与自己对话,和自己探讨信件到底是什么内容,到底是不是自己心中那份爱的追求;而在信中纳斯金卡的话语里我们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她自己思想里的矛盾,在现实面前,她放弃了,觉得这是一个梦。
这不仅仅是她和梦想者之间的对话,更是她同自己同生活的对话。
而在这段对话中同时也诠释出了当时的现实世界图景。
这种语言世界图景不仅仅是当时现实生活的真实描述,更是现实生活的本质展现。
经过其中对话的语言,洞察出了现实生活中人物心理和当时社会的真实图景。
在纳斯金卡的细腻感情世界里,梦想者经历了感情失败的痛苦,也致使他摆脱了虚无缥缈重新走进了现实生活。
在那个思想纷呈、社会动荡的生活里,能够拥有梦想并为之不断努力和追求,这种精神已经令人赞叹不已。
正是在对话里表达对这种梦想精神的赞叹,在不断彰显着那个年代梦想精神的缺失。
四、结语
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两部作品《穷人》和《白夜》的简短分析,可以看到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对话是所有交流的最终手段和思想内涵。
单一的声音是什么也解决不了的,只有通过两个声音的交流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
在复调小说里,超语言学是最基本的方法论意义,是最终极的理论体系。
巴赫金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些作品进行细化和具体化总结出了超语言学的特殊语言研究模式。
在这种模式里,任何语言都是以人为核心,对于周边现实存在的所有认知的总和,这种思维语言呈现出的是语言世界图景的现实存在性、个体性和民族性,对当时的民族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经验都进行了展现。
所以说超语言学中的大部分研究对象都是语言世界图景。
总之,对超语言学中的语言世界图景的探析,对在今后两个理论体系的研究会有些许帮助,同时对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巴赫金。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88.
[2] 钱中文。
陀思妥耶夫斯基精选集[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
[3] 巴赫金。
巴赫金全集(1)(2)(3)(4)(5)[M].钱中文,主编。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4] 赵爱国。
语言文化学论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