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
通用公差(中文版)
参见 DIN 7157(1966-01) 基轴
D10/h9
E9/H9
F8/h9
F8/h6
G7/h6
H8/h9
H7/h6
过渡配合
H7/j6 确切的说配合间隙为配合过渡:用手作用力移动一下这部分还是 可能的。 轴上齿轮 不确定的 H7/n6 确切的说配合间隙为配合过渡:要移动这个部分需要一个很小的 压力。 钻套,装置内的支撑销钉
1通用公差长度尺寸和角度尺寸通用公差参见diniso27681199106公差等级长度尺寸边缘公差mm额定尺寸范围05到33到66到3030到120120到400400到10001000到20002000到4000f精密00500501015020305m中间010102030508122c粗糙0203050812234v非常粗糙0511525468公差等级半径和斜边角度尺寸边缘公差mm额定尺寸范围边缘公差度和分额定尺寸范围更短的角度側边05到33到6超过6到1010到5050到120120到400超过
过盈配合
H7/r6 细微的配合过渡:要移动这个部分需要一个很大的压力。 壳内衬套 H7/s6 足够的配合过渡:要移动这个部分需要一个很大的压力。 滑动轴承衬套,蜗轮的环 不确定的 H8/u8 大的配合过渡:这个部分只有通过延伸或紧缩才能装配。 紧环,转轴上的轮子,轴上连接器 H8/x8 非常大的配合过渡:这个部分只有通过延伸或紧缩才能装配。 紧环,转轴上的轮子,轴上连接器
跳动
0.1 0.2 0.5 1
技术交流: 3.10 公差与配合
配合推荐 配合选择
配合推荐 行 1 行 2 基孔 参见 DIN 7157(1966-01)
C11/h9,D10/h9,E9/h9,F8/h9,H8/f7,F8/h6,H7/f7,H8/h9,H7/h6,H7/n6,H7/r6,H8/x8 或 u8 C11/h11,D10/h11,H8/d9,H8/e8.H7/g6,G7/h6,H11/h9,H7/j6,H7/k6,H7/s6
公差基本知识
公差基本知识
3. 几何公差(GD&T : Geometric Dimensioning & Tolerancing)
必要性 ① 使用Datum系统,与部品要求的性能相关的尺寸公差可以在图纸上标注 - 提交关于加工和组装工序设计,检查方法等的基准
② 使用最大实体公差方式,防止组装时的累积公差,保障完全的互换性. - 从图纸上的部品尺寸就可以计算出性能Gauge的制作尺寸 - 通过性能Gauge,就可以很容易地检证尺寸公差和状态及位置等的复合性能
公差基本知识
3. 几何公差(GD&T : Geometric Dimensioning & Tolerancing)
◆ 公差符号
特性 直线度 (Straightness) 平面度 (Flatness) 垂直度 (Perpendicularity, Squareness) 倾斜度 (Angularity) 平行度 (Parallelism) 同心度 (Concentricity), 同轴度 (Coaxiality) 位置度 (Position) 圆度 (Circularity, Roundness)
几何公差系统关联的规定和特性符号的比较 ● 美国工业规则 (ANSI) - ANSI Y14.5-1956 - ANSI Y14.5M-1982
● 国际标准规则 (ISO) - ISO/R 1101-1969
● 韩国工业标准 (KS) : 以ISO标准为基准1986, 87年指定 - KS B0425 : 几何偏差的定义和表示 - KS B0608 : 几何公差的图示方法 - KS B0243 : 几何公差的Datum - KS B0242 : 最大实体公差方式 - KS B0418 : 制图 – 几何公差表示方式(位置图公差方式) - KS B0417 : 制图 – 公差表示方式的基本原则 - KS B0146 : 关于个别未注公差的形体的基本原则 16
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
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
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是机械制造过程中重要的质量指标。
1. 尺寸公差:是设计者为了控制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尺寸与理想尺寸之间的误差所规定的标准。
它包括上下偏差(最大和最小极限偏差),通常以尺度(如毫米或英寸)或比例(如千分之一)来表示。
尺寸公差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每个制造的零件都位于理想的尺寸范围内,从而确保其功能和互换性。
2. 形位公差:是用来控制加工后零件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的标准。
这包括诸如圆柱度、圆度、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等形状公差,以及位置度、轮廓度和对称度等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每个零件的形状和相对位置都符合设计要求,从而确保其使用性能和互换性。
3. 表面粗糙度:是用来描述加工表面微观几何特性的参数,如表面的纹理、峰谷深度和间距等。
它主要影响零件的摩擦性能、密封性能和外观质量等。
表面粗糙度通常通过比较样板或使用仪器进行测量。
对于一些高精度和高质量要求的零件,如液压件、密封件和配合件等,表面粗糙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控制都是至关重要的。
它们不仅决定了零件的基本精度和质量,还影响了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和成本。
因此,对于制造者来说,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这三者的信息,建议查阅机械制造领域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公差是什么意思数学
公差是什么意思数学公差是什么意思——数学在数学中,公差(common difference)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特别是在等差数列和等差数列的求和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公差可以用来描述数列中相邻项之间的差异,它决定了数列中各项的排列规律。
本文将从公差的定义、性质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公差的定义公差是指等差数列中相邻项之间的差值,通常用字母d表示。
对于等差数列{a_1, a_2, a_3, ..., a_n},其公差d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d = a_2 - a_1 = a_3 - a_2 = ... = a_n - a_{n-1}2. 公差的性质公差具有以下重要性质:(1)等差数列的任意两项之间的差值都相等,即对于等差数列{a_1, a_2, a_3, ..., a_n},有a_{i+1} - a_i = d,其中i为等差数列中的任意正整数。
(2)等差数列中的一项可以通过前一项和公差来计算,即对于等差数列{a_1, a_2, a_3, ..., a_n},有a_i = a_{i-1} + d,其中i为等差数列中的任意正整数。
3. 公差在等差数列中的应用公差在等差数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主要包括:(1)求任意一项: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可以根据公式a_i = a_1 + (i-1)d计算出任意一项的值。
(2)求和: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末项和项数,可以通过求和公式Sn = (a_1 + a_n) * n / 2来计算等差数列的和,其中n为项数。
4. 公差的例题解析通过以下例题来进一步说明公差的应用:例题1: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2,公差为3,求该数列的前5项和。
解析:根据公式a_i = a_1 + (i-1)d,可以计算出该等差数列的前五项分别为2, 5, 8, 11, 14。
然后,利用求和公式Sn = (a_1 + a_n) * n / 2,可以得到该等差数列的前五项和为(2 + 14) * 5 / 2 = 40。
公差培训资料
公差培训资料公差培训资料(一)公差是工程图纸上标注的尺寸要求,它是指允许的尺寸上下限与实际尺寸之间的差值范围。
公差的存在可以保证零件在正常使用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提高零件的可靠性和互换性。
因此,公差对于机械制造和质量控制来说至关重要。
一、公差的作用和意义1. 提高互换性公差的存在使得同一类型的零件在装配时可以互相替换,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保证功能要求公差的设定使得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能够满足功能要求,确保产品能够正常工作。
3. 控制制造成本通过合理设定公差,可以减少工艺和生产成本。
例如,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零部件,公差可以适当收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4. 促进技术进步公差的合理设定能够推动制造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二、公差的标注和表示方法公差的标注通常使用特定的符号和标记。
在工程图纸上,公差一般标注在尺寸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用于表示允许的尺寸范围。
常用的公差表示方法有以下几种:1. 基础尺寸加/减公差法这是一种最常见和简便的公差表示方法,其标注形式为“基础尺寸+公差”。
例如,直径为50mm的孔,其公差为±0.05mm,则标注为“φ50+0.05”。
2. 上下公差法这种方法表示尺寸的上下限公差。
例如,直径为50mm的孔,其公差为±0.05mm,则标注为“φ50±0.05”。
3. 单一公差法这种方法表示尺寸的上限或下限公差,适用于特定的工艺和装配要求。
例如,直径为50mm的孔,其公差为+0.05/-0,标注为“φ50+0.05/-0”。
4. 最大最小公差法这种方法表示尺寸的最大公差和最小公差。
例如,直径为50mm 的孔,其最大公差为+0.05,最小公差为-0.02,标注为“φ50+0.05/-0.02”。
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公差标注方法,可以清晰准确地表示零件的尺寸要求,方便生产和质量控制。
三、公差的计算和控制公差的计算通常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进行确定。
公差测量方式及实例
一、基本形位公差1.直线度检测直线度,能确保零件在机械装配和运作中保持最佳性能和寿命,避免因不合格导致的功能失效和额外成本。
——[推荐量具]——①直尺:用于初步测量和检查。
②千分尺:用于局部直线度的精确测量。
③塞尺:用于测量间隙和不平度。
④平尺和塞规:用于检测较长零件的直线度。
——[测量过程]——①使用直尺沿零件表面移动,初步检查直线度,标记不平整区域。
②将平尺放在零件表面上,确保充分接触。
③使用塞尺在平尺和零件表面之间测量间隙,记录不同位置的间隙值。
——[实战案例]——假设需要测量一根轴的直线度,首先将轴固定在工作台上,准备平尺和塞尺。
用直尺沿轴的长度方向初步检查直线度并标记弯曲区域。
接着将平尺放在轴表面,与轴长度方向平行,用塞尺在平尺和轴表面之间每隔50mm测量一次并记录间隙值,最大间隙值如为0.03mm。
最后比较记录的间隙值,确定轴的直线度,如果最大间隙值不超过0.05mm,则轴的直线度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2.平面度检测平面度,能确保零件在机械装配和运作中保持最佳性能和寿命,避免因不合格导致的功能失效和额外成本。
——[推荐量具]——①平尺:用于初步测量和平面检查。
②千分表:用于局部平面度的精确测量。
③塞尺:用于测量间隙和不平度。
④平板:用于检测较大平面的平面度。
——[测量过程]——①使用平尺沿零件表面移动,初步检查平面度,标记不平整区域。
②将平板放在零件表面上,确保充分接触。
③使用塞尺在平板和零件表面之间测量间隙,记录不同位置的间隙值。
——[实战案例]——假设需要测量一个底板的平面度,首先将底板固定在工作台上,准备平尺和塞尺。
用平尺沿底板的表面初步检查平面度并标记不平区域。
接着将平板放在底板表面,与底板平行,用塞尺在平板和底板表面之间每隔50mm测量一次并记录间隙值,最大间隙值如为0.02mm。
最后比较记录的间隙值,确定底板的平面度,如果最大间隙值不超过0.03mm,则底板的平面度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公差
3、零线、公差带与公差带图 、零线、
(1)零线:确定极限偏差的一条基准线。 )零线:确定极限偏差的一条基准线。 是偏差的起始线,零线上方表示正偏差 是偏差的起始线,零线上方表示正偏差; 零线下方表示负偏差。 零线下方表示负偏差。 (2)尺寸公差带: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 )尺寸公差带: 差或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的两条直 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最小极限尺寸:允许制造达到的最小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允许制造达到的最小尺寸
EI 0.008
(如:Φ49.992) 如Φ
(4)尺寸偏差 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值; 尺寸偏差: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值 尺寸偏差 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
上偏差 = 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下偏差 = 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2、间隙与间隙配合 、 (1)间隙(X): 在轴与孔的配合中,孔的 )间隙( ): 在轴与孔的配合中, 尺寸减去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正值。 尺寸减去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正值。 (2)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 )间隙配合:具有间隙( 于零)的配合。 于零)的配合。 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上方。 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上方。
第一节 基本术语及定义
一、尺寸的术语和定义 1、尺寸: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的数字。 特定单位表示长度的数字。 表示长度的数字 *2、基本尺寸:由设计者经过计算或按经
验确定的。标注在设计图上的尺寸。 验确定的。标注在设计图上的尺寸。
孔的基本尺寸标注用“ 孔的基本尺寸标注用“D”表示; 表示; 轴的基本尺寸标注用“ 轴的基本尺寸标注用“d”表示。 表示。 3、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 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 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 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所以实际尺寸并非是尺 寸的真值。 寸的真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般公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般公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eneral tolerances Tolerances for linear andangular dimensions without individual tolerance indicationsGB/T 1804—2000eqv ISO 2768-1:1989代替 GB/T 1804-1992GB/T 11335-198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未注出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的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数值。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的尺寸。
非金属材料和其他工艺方法加工的尺寸可参照采用。
本标准仅适用于下列未注公差的尺寸:a)线性尺寸(例如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寸,直径,半径,距离,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1b)角度尺寸,包括通常不注出角度值的角度尺寸,例如直角(90°);GB/T 1184提到的或等多边形的角度除外;c)机加工组装件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尺寸:a)其他一般公差标准涉及的线性和角度尺寸;b)括号内的参考尺寸;c)矩形框格内的理论正确尺寸。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800.l—1997 极限与配合基础第l 部分:词汇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eqv ISO 2768-2:1989)GB/T 4249—1996 公差原则(eqv ISO 8015:1985)GB/T 6403.4—1986 零件倒圆与倒角3 定义23.1 本标准采用GB/T 1800.1 给出的有关术语和定义。
3.2 一般公差 general tolerances指在车间通常加工条件下可保证的公差。
公差
公差公差:实际参数值的允许变动量。
参数,既包括机械加工中的几何参数,也包括物理、化学、电学等学科的参数。
所以说公差是一个使用范围很广的概念。
对于机械制造来说,制定公差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产品的几何参数,使其变动量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便达到互换或配合的要求。
几何参数的公差有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等。
①尺寸公差。
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等于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代数差的绝对值。
②形状公差。
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6个项目。
③位置公差。
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它限制零件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线、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动和全跳动8个项目。
公差表示了零件的制造精度要求,反映了其加工难易程度。
公差等级分为IT01、IT0、IT1、…、IT18共20级,等级依次降低,公差值依次增大。
IT表示国际公差。
公差等级或公差数值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应使机器零件制造成本和使用价值的综合经济效果最好,一般配合尺寸用IT5~IT13,特别精密零件的配合用IT2~IT5,非配合尺寸用IT12~IT18,原材料配合用IT8~IT14。
形位公差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误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误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误差,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统称为形位误差。
形位公差: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任何零件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这些点、线、面称为要素。
机械加工后零件的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要素总有误差,包括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
这类误差影响机械产品的功能,设计时应规定相应的公差并按规定的标准符号标注在图样上。
20世纪50年代前后,工业化国家就有形位公差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69年公布形位公差标准,1978年推荐了形位公差检测原理和方法。
常见公差符号及名称
常见公差符号及名称常见公差符号及名称一、引言公差是指零件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允许差异范围。
在制造和设计领域,公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以及产品的质量。
为了表示公差,人们采用了一系列特定的符号和名称。
本文将介绍常见公差符号及名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公差。
二、基本概念在介绍公差符号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在制造和设计中,常用的公差包括线性公差、角度公差和表面质量公差。
线性公差表示零件尺寸在长度、直径或宽度方向上的允许变化范围;角度公差表示零件尺寸在角度方向上的允许变化范围;表面质量公差表示零件表面的允许波动范围。
三、常见公差符号及名称1. 直径公差(Φ)直径公差常用于圆柱零件的尺寸测量。
它表示零件直径与设计直径之间的允许差异范围。
直径公差通常用一个字母表示,如Φ。
Φ10表示零件直径为10mm,公差为正负0.01mm。
2. 角度公差(θ)角度公差用于描述零件的旋转角度。
它表示零件旋转角度与设计角度之间的允许差异范围。
角度公差通常用一个字母表示,如θ。
θ30表示零件旋转角度为30度,公差为正负0.5度。
3. 平行公差(∥)平行公差用于描述零件表面与一个参考平面之间的允许间隙或平行关系。
它表示零件表面与设计平面之间的允许差异范围。
平行公差通常用一个符号表示,如∥。
∥0.02表示零件表面与设计平面之间的允许间隙为0.02mm。
4. 垂直公差(⊥)垂直公差用于描述零件表面与一个参考平面之间的允许垂直关系。
它表示零件表面与设计平面之间的允许差异范围。
垂直公差通常用一个符号表示,如⊥。
⊥0.1表示零件表面与设计平面之间的允许夹角为0.1度。
四、总结与回顾本文介绍了常见公差符号及名称,包括直径公差、角度公差、平行公差和垂直公差。
这些公差符号和名称在制造和设计领域中非常重要,帮助人们描述和理解零件尺寸与设计之间的允许差异范围。
通过准确使用这些公差符号,可以确保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和产品质量。
公差、容差、配合
公差、容差、配合1.有关名词之意义:(1)公称尺寸(Nominal Size):乃单位数字之标示,用以表示角度或长度之数值。
(2)实际尺寸(Actual Size):即零件经由测量而得之数值。
(3)基本尺寸(Basic Size):系决定尺寸极限之参考尺寸。
(4)极限尺寸(Limit Size):此为尺寸大小之界限,零件可允许之最大与最小尺寸,其实际尺寸必须在这两者之间。
(5)容差(Allowance):为两配合件间尺寸之期望差值。
(6)公差(Tolerance):为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即零件尺寸所允许之差异。
(7)间隙(Clearance):当孔大于其配合轴时,孔与轴之差一般应为正值。
(8)干涉(Interference):当轴大于其配合孔时,孔与轴之差一般应为负值。
此外,尚有通用公差及专用公差两个不同的公差名词:1.通用公差:在图上仅注明公称尺寸数字,另在标题栏内或近处有说明公差之数值,系通用于图上所记之尺寸者。
2.专用公差:在图上与某尺寸并列之公差称为该尺寸之专用公差。
2.配合:(1)配合制度:在轴孔配合时,有考虑以孔配合轴者,亦有以轴配合孔者。
简单说来,配合制度乃包含轴与孔属于一极限制度之配合基础a.基轴制:在同一等级公差内,轴之公差不变,而用来配合之孔定出不同的公差。
亦即以轴径为基本尺寸,孔径尺寸必须依配合等级来决定。
b.基孔制:在同一等级公差内,孔之公差不变,配合之轴,定出不同的公差。
亦即以孔径为基本尺寸,使其设计尺寸大于或小于轴径必须依配合等级来决定尺寸。
在机械加工中公差与配合是息息相关的,机件尺寸配合的工作可能是大部分机构工程师及设计者所困扰的问题,这里把公差精度分成16 级,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公差精度要求(表1 )。
公差
公差等级的选择与轴承配合的轴或轴承座孔的公差等级与轴承精度有关。
与P0级精度轴承配合的轴,其公差等级一般为IT6,轴承座孔一般为IT7。
对旋转精度和运转的平稳性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如电动机等),应选择轴为IT5,轴承座孔为IT6。
公差带的选择当量径向载荷P分成“轻”、“正常”和“重”载荷等几种情况,其与轴承的额定动载荷C之关系为:轻载荷P≤0.06C 正常载荷0.06C1) 轴公差带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轴的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
就大多数场合而言,轴旋转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旋转的场合,一般应选择过渡或过盈配合。
静止轴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是静止的场合,可选择过渡或小间隙配合(太大的间隙是不允许的)。
2)外壳孔公差带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外壳孔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
选择时注意对于载荷方向摆动或旋转的外圈,应避免间隙配合。
当量径向载荷的大小也影响外圈的配合选择。
3) 轴承座结构形式的选择滚动轴承的轴承座除非有特别需要,一般多采用整体式结构,剖分式轴承座只是在装配上有困难,或在装配上方便的优点成为主要考虑点时才采用,但它不能应用于紧配合或较精密的配合,例如K7和比K7更紧的配合,又如公差等级为IT6或更精密的座孔,都不得采用剖分式轴承座。
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盈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盈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渡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1]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005~+0.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
什么是标准公差
什么是标准公差标准公差是指在工程制图中,用来表示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和最小偏差范围的一种标准。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制造工艺和设备的限制,零件的尺寸往往无法完全精确地按照设计要求制造出来,因此需要对零件的尺寸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容忍。
标准公差的确定对于保证零件的质量、相互替换和加工成本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标准公差通常由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来规定,其目的是为了保证零件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的互换性和可靠性。
标准公差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线性公差、角度公差和形位公差。
线性公差是指长度、宽度、厚度等直线尺寸的公差,角度公差是指角度尺寸的公差,形位公差是指位置、圆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状和位置尺寸的公差。
在工程制图中,标准公差一般采用最大材料条件下的公差,即在零件最大材料条件下,尺寸的上限和下限分别为最大尺寸和最小尺寸。
这样可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零件都能够正常使用,并且在装配时不会出现过紧或过松的情况。
标准公差的确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零件的功能要求、加工工艺、材料特性、装配要求等。
在确定标准公差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且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公差范围,以提高零件的精度和质量。
标准公差的合理确定对于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减小材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公差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零件的质量稳定性,减小不合格品率,提高生产效率。
除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定的标准公差外,对于特殊要求的零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特殊公差设计。
特殊公差设计需要充分考虑零件的功能要求、装配要求以及加工工艺等因素,以确保零件能够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
总之,标准公差是工程制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零件的质量、精度和可靠性。
合理确定标准公差,对于提高零件的质量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实际工程设计和生产中,需要充分重视标准公差的确定和应用,以确保零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且能够在实际使用中发挥出最佳的性能。
公差
术语本节摘自GB/T1800.1-1998。
(1)尺寸:用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值的数值。
(2)基本尺寸:设计给定的尺寸。
通过它应用上、下偏差可算出极限尺寸的尺寸。
(3)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
(4)极限尺寸:允许尺寸的两个极端。
实际尺寸应位于其中,也可达到极限尺寸。
允许的最大尺寸称为最大极限尺寸;允许的最小尺寸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5)偏差: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下偏差。
上偏差与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
实际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实际偏差。
偏差可以为正、负或零值。
(6)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公差等于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也等于上偏差减下偏差之差。
(7)零线:在极限与配合图解中,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以其为基准确定偏差和公差。
(8)公差带: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公差带图如图6.1所示。
(9)标准公差:国家标准(GB/T 1800.4-1999)表列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
(10)标准公差等级: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
标准公差分为20级,即:IT01、IT0、IT1……IT18。
其中IT表示标准公差,阿拉伯数字表示公差等级,从IT01~18等级依次降低。
各级标准公差的数值见本章附表 6.1。
(11)基本偏差:国家标准(GB/T1800.3-1998)所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基本偏差的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的为孔,小写的为轴,各28个。
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A、B、C……ZA、ZB、ZC;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a、b、c……za、zb、zc。
其中H代表基准孔,h代表基准轴。
基本偏差系列如图6.2所示。
(12)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13)间隙或过盈: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公差计算方法
公差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来介绍最常见的公差计算方法之一——最大材料条
件法。
在最大材料条件法中,公差是根据零件的最大尺寸来确定的。
也就是说,公差的上限是零件的最大尺寸,而下限则是最大尺寸减
去设计公差。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但在一些特
殊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公差过大或过小,影响零件的装配质量。
其次,还有一种常用的公差计算方法是基本偏差法。
基本偏差
法是根据ISO制定的标准,将公差分为基本偏差和公差等级两部分。
基本偏差是零件尺寸与基准尺寸的偏差,而公差等级则是根据零件
的重要程度和装配要求来确定的。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控制公差范围,提高零件的装配精度,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基本偏
差和公差等级。
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公差计算方法是统计公差法。
统计公差
法是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和生产条件,采用统计学方法确定公差范围。
通过对零件尺寸的统计分析,可以确定合理的公差范围,以满
足零件的使用要求和生产条件。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零件的实
际使用情况,提高零件的装配精度和生产效率,但需要进行大量的
数据分析和实验验证。
总的来说,公差计算方法是工程设计和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零件的装配质量和生产效率。
不同的公差计算方法有
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希望
本文介绍的几种常见的公差计算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提高大
家在工程设计和制造中的实际应用能力。
公差】
1.互换性:同一规格的零件或部件能够不经选择、不经调整、不经修配,就能保证机械产品使用性能要求的一种特性。
影响互换性的参数:形状误差、位置误差、表面粗糙度。
2.公差:将零件加工后各几何参数(尺寸形状位置)所产生的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保证零件的使用功能,同时这样的零件也具有了互换性。
零件几何参数的这种允许变动量称为公差。
包括尺寸公差,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3.平均盈隙性:指制造的一批零件,任取一件齿轮轴的轴颈与任取一件泵盖孔相配合时,均能获得接近平均间隙的间隙值。
(制造的一批零件,任取两件互相配合的零件时,均能获得接近的平均配合量。
)4.零件互换性的关键:把加工误差控制在规定的公差范围之内。
技术测量是实现互换性的技术保证。
5.配合:是指公称尺寸相同的并且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间隙配合: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正。
过盈配合: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负。
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互相交叠。
6.配合公差:Tf=TD+Td(孔公差与轴公差之和)要提高装配精度,使配合后间隙或过盈的变换范围减小,则应减小零件的公差,即需要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
7.基准制基轴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特点:下极限偏差为零(EI=0),公差带在零线上方。
基孔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特点:上极限偏差为零(es=0),公差带在零线下方。
基本偏差:靠近零线的那个极限偏差。
8.量块:分为“级”和“等”按“级”使用没有按“等”使用的精度高。
“级”分为K 0 1 2 3 精度依次降低“等”扥为1 2 3 4 5 精度依次降低9.测量(等精度测量):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绝对测量(油标卡尺千分尺测量轴颈或孔径)微差测量(机械比较仪)10.测量误差:由于测量计量器具本身的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限制,而使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实值之差。
金属件公差标准
金属件公差标准一、啥是金属件公差标准呢?嘿呀,简单来说呢,金属件公差标准就是给金属件的尺寸啊、形状啊、位置啥的规定一个允许变动的范围。
你想啊,如果没有这个标准,那做出来的金属件那可就千奇百怪啦,这个螺丝可能拧不进那个螺母里,那个轴可能就塞不进对应的孔里啦,那不是乱套了嘛。
二、为啥要有这个标准呢?这可太重要啦。
从生产的角度来说,有了标准,工厂就能按照这个标准来批量生产金属件啦。
就好比大家都按照同一个菜谱做菜,做出来的菜味道虽然可能会有点小差别,但总体上还是能吃的,而且还能保证有那么多道菜可以上桌呢。
对于不同的企业合作也很关键呀。
比如说A厂做的金属件要卖给B厂,要是没有这个标准,B 厂拿到手的金属件可能就不符合自己的要求,那就得扯皮啦。
三、金属件公差标准的内容都有啥呢?1. 尺寸公差尺寸公差就是对金属件的长度、宽度、高度等这些尺寸的允许误差范围。
比如说一根金属棒,要求它的长度是10厘米,但是呢,由于生产工艺的限制,不可能每一根都精确地做到10厘米,所以就规定一个范围,可能是9.98厘米到10.02厘米都是合格的。
这就像我们平时考试,60分及格,你考61分和99分虽然有差别,但都是及格了呀。
2. 形状公差形状公差主要是针对金属件的形状,像平面度、圆柱度这些。
比如说一个金属圆盘,它的平面度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要是超出这个范围,这个圆盘可能就放不平啦,就像我们的桌子要是不平,放个杯子都容易倒呢。
3. 位置公差这个就是关于金属件各个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公差啦。
就像汽车发动机里的各个零件,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很重要的,如果某个零件的位置公差没控制好,那发动机可能就运转不起来啦,就像我们人身体里的器官要是位置不对了,那肯定也会生病的呀。
四、怎么去确定这个金属件公差标准呢?这可不是随便定的哦。
要考虑很多因素呢。
首先得看这个金属件的用途,要是用在很精密的仪器上,那公差标准肯定要很严格啦;要是用在一些普通的地方,比如说建筑里的一些金属结构件,那公差标准就可以相对宽松一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差
名词解释
公称尺寸:就是单位数字的标注,用以鉴别大小,称呼用的尺寸,也称为:标称尺寸”.实际尺寸:就是零件通过测量而获得的数值.
基本尺寸:就是决定尺寸极限的基准或参照尺寸.
极限尺寸:就是尺寸大小的限界,零件可允许的最大和最小尺寸.其实际尺寸必须在这两者之间,他包含:
最大极限尺寸:两极限尺寸中的最大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两极限尺寸中的最小尺寸
偏差:就是极限尺寸或实际尺寸和基本尺寸之差,他包含:
上偏差:又称正公差,即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
下偏差:又称负公差,即最小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
孔实际偏差:就是实际尺寸和基本尺寸之差
零线:用来作为偏差参照基准的直线,也就是偏差为零的直线,并代表基本尺寸.
公差:就是工件所允许的差异, 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公差是绝对值没有正负号.他包含:
单向公差:又称”同侧公差”,就是将基本尺寸在相加或相减一个变量所得的公差.也就是设计尺寸在一个方向,正向或负向给的公差.换句话说,单向公
差只能比基本尺寸大而不能小,或只能小而不能大.单向公差除适用轴孔
配合外,也常用于表示齿轮轴距等.
双向公差:又称”两侧公差”.就是将基本尺寸在两侧同时相加或减一个变量所得的公差.也就是设计时在正负两个方向同时给公差.换句话说,双向公
差可以比基本尺寸大,也可以比基本尺寸小.基本尺寸数值常为两极尺寸
的平均值.双向公差适用于两孔中心距离和不需配合的面等.
通用公差:就是零件无论配合或非配合,其尺寸都不能达到一个绝对数值,也不允许无限大或无限制小.所以,在图纸上虽仅标注公称尺寸数值,但在
标题栏内或者其附近注明公有公差的数值,说明并非指定用于某尺寸,而
是通用于图纸上任何标注的尺寸.
专用公差:就是当零件需要精确配合,对于某一配合部位,必须定出适合其功能的公差数值.该项公差数值是专对某一尺寸所允许的差异,在图纸上应
该和该尺寸数值并例,.一般通用公差数值大,允许的变化量大,普通制造
法即可轻易达成.而专用公差数值较小,允许的变化量小,经常必须精密
制造的方法才可完成.一般来说,为节省成本,少用专用公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要让”形状”和”位置”达到绝对正确,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如果不正确则影响配合,所以仍要制定公差来确保配合良好,节省工时,也可
因而放宽其它公差,这就是”形状和位置公差”.统称为”形位公差”,是为了
表达几何形态外形或其所在位置的公差,通常规定一个公差区域,而该几
何形态之外形或其位置必须在该区域内.
公差带:代表公差极限的两条直线间的面积或两条直线间的距离也就是公差大小. 基础偏差:就是以接近零线的上偏差或下偏差,用以规定公差区哉和零线的关线位置
标准公差:在已标准化的”公差和配合”制度中,各公差表中所列的任一公差,称为”
标准公差”.标准公差是绝才,值没有正负号.
轴:习惯上用轴来表示零件中的外部尺寸,并包括非圆柱零件
孔:习惯上用孔表示零件中的内部尺寸,并包括非圆柱零件
间隙:当孔大于其配合轴时,孔和轴之差为正值.他包含:
最大间隙:孔的最大尺寸和轴的最小尺寸差.
最小间隙:孔的最小尺寸和轴的最大尺寸差.
干涉:当轴大于其配合孔时,孔和轴的差为负值
最大干涉:孔的最小尺寸和轴的最大尺寸差
最小干涉:孔的最大尺寸和轴的最小尺寸差
间隙配合:规定的极限尺寸在装配时,恒有某种间隙存在.就是孔的公差区域全部在轴公差区域的上方,即孔尺寸恒大于轴尺寸,其裕度为正.
过盈配合:规定的极限尺寸在装配时,恒有某种干涉存在,和间隙配合恰好相反的是,孔公差区域全部在轴公差区域的下方,即孔的尺士恒小于轴的尺寸,
其裕度为负值
过渡配合:规定的极限尺寸在装配时,可能生成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就是孔和轴的公差区域相互重迭,换句话说,孔的尺寸可能大于轴的尺寸或小于轴
的尺寸.前者裕度为正值,后者裕度为负值.
裕度:配合件在最大材料极限时所希望的差异,又称为”容差”.就是指配合件间的最小间隙(正)或最大干涉(负)
材料极限:就是零件中保留材料最多或最少时的极限尺寸,他包含:
最多留料极限:零件外部尺寸(轴)的最大尺寸,或内部尺寸(孔)的最小尺
寸.也就是零件材料保留最多,即呈现最大实体状态时的极限尺寸.
最少留料极限: 零件外部尺寸(轴)的最小尺寸,或内部尺寸(孔)的最大
尺寸.也就是零件材料保留最少,即呈现最小实体状态时的极限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