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青春自画像第五课成长的“秘密”第2框我有隐私权教学设计人民版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第五课隐私和隐私权

隐私权
小红豁然开朗,谁知好景不长,最近的风波 加上刚转学不久学习还不习惯,第一次月考成绩 很不理想,她整天魂不守神,引起妈妈的怀疑,恰好 一天有一位男生打来电话找小红,妈妈担心她有 没有早恋,于是拿起客厅的电话偷听……
妈妈的做法合法吗?
隐私权的定义:
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 权利。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第 五课隐私和隐私权
课本P46小红的故事 你能帮小红讲清道理吗?
案例解析
小红没有告诉同学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 父母信息等信息是正确的行为,是合法维护自己权 利的行为,而不是所谓的不合群、不开朗。 虽然同学们并无恶意,但却属于窥探个人隐私,小 红没有回答,一是警惕性高的表现,二是维护自己 合法权利的表现
隐私对个人的意义 隐私权的含义
二、隐私权 保护隐私权的意义
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私人生活的安宁权 私人信息保密权 私人通信保密权
谢谢!
个人私事: 日常生活、社会交往;
私人领域: 住宅、行李、日记、书包
下列现象是否属于隐私:
• 1、老师的收入—是 • 2、甲同学向老师报告乙同学偷了300元钱 —否 • 3、个人病情 —是 • 4、著名影星刘晓庆被有关部门查出她的收
入状况,发现她有偷税漏税。—否 • 5、我往来的朋友 —是 • 6、我双休日的安排 —是 • 7、犯罪嫌疑人的信件往来 —否
一般而言,个人收入、婚恋状况属于 个人隐私,但是明星的年收入涉及社会分 配和纳税问题,已不属于个人隐私,报社 有权披露,因此报道明星的收入是合法的。
从这幅漫画和调查 数据中你想到了什 么?
现代社会里,随着科技的发展,保护个人的隐 私越来越困难,也越来越重要。
隐私对个人的意义: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青春自画像 第五课 成长中的秘密(我有隐私权)教案 人民版

我有隐私权一、导入新课(1分钟)在日常生活中,一提到隐私人们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隐私就是不光彩的事情,这就需要对这一概念有待提高。
本节课就学习隐私的概念。
二、出示学习目标(紧紧围绕课标和教材来制定 1分钟)1 、公民有隐私,隐私权是受法律保护的。
2、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隐私三、出示学生预习指导题并说明要求(2分钟)1、隐私包括哪几个方面2、有人说,隐私就是不光彩的事。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3、你认为分数属于隐私吗?为什么?4、当隐私受到侵犯时,我们应当理性寻求解决的方法有哪些?5、侵害公民隐私权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主要包括哪三项?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5分钟)1、学生根据预习指导题,快速阅读文本。
第一遍速读文本,了解文本内容;第二遍结合预习指导题,再读文本解决问题,将自己不清不明的问题标记好。
2、学生将各自不明不清的问题,展开同伴研究,形成统一的观点或答案;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科代表记录下来,等到展讲时解决。
3、教师对各组自学和探究情况做以简要评价。
五、学生展讲,师生质疑(15---20分钟)1、教师将展讲任务科学合理地分配给各学习小组.2、将各组形成的统一答案让大号生来展讲,学优生协助补充。
3、教师对学生出现疑惑,或不明不清,或思路打不开时,教师适时恰当地引导点拨。
4、教师对各组展讲情况及时恰当地进行赋分,并同时给予鼓励性的语言评价。
六、当堂检测(5分钟)选择题:1.小明的妈妈为了了解小明的思想动态,一天趁小明熟睡时,拿出小明的手机查看短信的内容。
这侵犯了小明的( A )A.隐私权B.名誉权C.肖像权D.荣誉权2.近来小美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书信往来频繁。
母亲怀疑她早恋,便私拆了她的多封信件。
小美知道此事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C)A.与母亲大吵一顿,提出强烈抗议B.保管好自己的私人物品,从此不再理会母亲C.与母亲谈心,要求母亲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否则就寻求法律帮助讨论:一位初中学生毕业考试成绩不理想,心情很沮丧,连外婆家也不想去了。
2024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青春自画像第五课成长中的“秘密”(我有隐私权)教学设计人民版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如下: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理解并尊重个人隐私权,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在网络环境中保护个人隐私的自觉性和能力;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维护他人隐私,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为成为具有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奠定基础。
此外,我也发现学生们在面对隐私侵权行为时,往往缺乏有效的维权意识和方法。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隐私权。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中需要加强对维权途径的教育,让学生们了解并掌握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自己的不足之处。例如,在讲解隐私权案例时,我发现自己的语言表达不够生动形象,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详细介绍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范围、侵权行为类型等,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隐私权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隐私权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隐私权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侵权行为、法律判决及启示,让学生全面了解隐私权的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⑥隐私权教育的意义
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青春自画像 第五课 成长中的“秘密”(我们都有“秘密”为心

B.不论什么秘密都不告诉他人,留给自己解决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有些秘密可能会带来危险,我们就需要找人倾诉
D.把秘密都积攒起来,这样就能证明自己长大了
课堂小结
C.独立承担责任
D.心里藏着危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些事情可以保密,而另外一些事情不能保密。下面哪些可以成为保密的事情(D)
A.自己心理压抑,难以排解的事情
B.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情
C.违法纪律、法律的事情
D.自己的日记记录了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
4.既然有秘密是一种长大的标志,那么我们应该(C)
成长中的“秘密”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内心世界日益丰富起来,而且开始不愿别人随意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想拥有自己的秘密和隐私。但成年人如父母、老师总觉得要把握孩子的一举一动才放心,由此造成了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不应有的矛盾与对立。没有独立空间,不利于孩子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立性和责任心的人。尊重学生的秘密和隐私,目前在我国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需要加强教育和引导。
3、如何协调父母的监护权和孩子的隐私权之间的矛盾。
教学方法
采用设问法、事例说明法、讲授法、归纳法、启发式教学等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
补充材料
1、自制课件。2、教学光碟。3、绘画用具,如油画棒、纸张等。4、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学资料。
教学流程
第1课时《我们都有“秘密”为心灵开一扇窗》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没有独立空间,不利于孩子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立性和责任心的人。但成年人如父母、老师总觉得要把握孩子的一举一动才放心,由此造成了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不应有的矛盾与对立。通过本框学习,建立与父母、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提高认识。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青春自画像 第五课 成长的“秘密”第2框 我有隐私权教学设计 人民版

隐私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个人活动。
指与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活动,如个人的日常生活。
二是个人信息。
也称个人情报资料,如个人的财产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婚恋情况、家庭资料、社会关系、电话号码、个人习惯、兴趣爱好等。
第二环节:日记与隐私权
孩子的日记,父母到底能不能看呢?同学们可以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父母,一组扮演子女,然后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谁对?谁错?大家讨论一下:
老师之见:
在家庭中,孩子隐私权的保护与父母监护权的履行之间是容易发生冲突的。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非常重要。作为子女有自己的隐私权,作为父母是我们的法定监护人,我们在懂得保护自身隐私权的同时也要能理解、尊重父母,多与父母沟通交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开拆。……
《论语》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停止侵害】当被害人发觉或知晓他人正在实施侵害自己的隐私时,如谈论、传播、打听、窃取自己的隐私,可以直接阻止其侵害行为,也可以请求有关部门和人民法院令其停止侵害。
【赔礼道歉】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贬损了他人的名誉,理应向他人赔礼道歉。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若经过诉讼,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
教学目标
1.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形成尊重他人隐私的意识和习惯。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青春自画像 第五课 成长的“秘密”第1框 我们都有“秘密”学案 人民版

我们都有“秘密”一、导入新课(1分钟)“青春的我,渴望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独享一份心灵的自由和宁静”用一首小诗形象地描绘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二、出示学习目标(紧紧围绕课标和教材来制定 1分钟)1、使学生懂得心里有秘密是人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2、帮助中学生懂得并学会倾述与放松,为心灵开一扇窗户。
三、出示学生预习指导题并说明要求(2分钟)1、拥有自己的秘密是什么现象?2、看52页材料,项商做完手术,变成水晶人了,会有什么烦恼呢?他的梦给了你什么启示?3、想一想,有秘密和封闭自己是一回事吗?4、什么是秘密?教材54页。
如何正确处理秘密?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5分钟)1、学生根据预习指导题,快速阅读文本。
第一遍速读文本,了解文本内容;第二遍结合预习指导题,再读文本解决问题,将自己不清不明的问题标记好。
2、学生将各自不明不清的问题,展开同伴研究,形成统一的观点或答案;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科代表记录下来,等到展讲时解决。
3、教师对各组自学和探究情况做以简要评价。
五、学生展讲,师生质疑(15---20分钟)1、教师将展讲任务科学合理地分配给各学习小组.2、将各组形成的统一答案让大号生来展讲,学优生协助补充。
3、教师对学生出现疑惑,或不明不清,或思路打不开时,教师适时恰当地引导点拨。
4、教师对各组展讲情况及时恰当地进行赋分,并同时给予鼓励性的语言评价。
六、当堂检测(5分钟)选择题:1、既然有秘密是一种长大的标志,那么我们应该()A、什么话也不对父母和老师说了,拒绝交流B、不论什么秘密都不告诉他人,留给自己解决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有些秘密可能会带来危险,我们就需要找人倾诉D、把秘密都积攒起来,这样就能证明自己长大了2、青春期产生烦恼、孤独、焦虑、惆怅的情绪,是正常的现象,下列不利于消除不良情绪的方式是()A、到网吧上网打游戏B、读几本自己喜欢的书刊C、向自己要好的朋友倾诉D、听一听自己喜欢的音乐3、牛刀试:下列哪些秘密是危险的?应该怎样处理?(1)考试时,同学偷看我试卷,并要我替他保密。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青自画像 第五课 成长的“秘密”第1框 我们都有“秘密”学案 人民版

我们都有“秘密”一、导入新课(1分钟)“青春的我,渴望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独享一份心灵的自由和宁静”用一首小诗形象地描绘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二、出示学习目标(紧紧围绕课标和教材来制定 1分钟)1、使学生懂得心里有秘密是人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2、帮助中学生懂得并学会倾述与放松,为心灵开一扇窗户。
三、出示学生预习指导题并说明要求(2分钟)1、拥有自己的秘密是什么现象?2、看52页材料,项商做完手术,变成水晶人了,会有什么烦恼呢?他的梦给了你什么启示?3、想一想,有秘密和封闭自己是一回事吗?4、什么是秘密?教材54页。
如何正确处理秘密?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5分钟)1、学生根据预习指导题,快速阅读文本。
第一遍速读文本,了解文本内容;第二遍结合预习指导题,再读文本解决问题,将自己不清不明的问题标记好。
2、学生将各自不明不清的问题,展开同伴研究,形成统一的观点或答案;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科代表记录下来,等到展讲时解决。
3、教师对各组自学和探究情况做以简要评价。
五、学生展讲,师生质疑(15---20分钟)1、教师将展讲任务科学合理地分配给各学习小组.2、将各组形成的统一答案让大号生来展讲,学优生协助补充。
3、教师对学生出现疑惑,或不明不清,或思路打不开时,教师适时恰当地引导点拨。
4、教师对各组展讲情况及时恰当地进行赋分,并同时给予鼓励性的语言评价。
六、当堂检测(5分钟)选择题:1、既然有秘密是一种长大的标志,那么我们应该()A、什么话也不对父母和老师说了,拒绝交流B、不论什么秘密都不告诉他人,留给自己解决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有些秘密可能会带来危险,我们就需要找人倾诉D、把秘密都积攒起来,这样就能证明自己长大了2、青春期产生烦恼、孤独、焦虑、惆怅的情绪,是正常的现象,下列不利于消除不良情绪的方式是()A、到网吧上网打游戏B、读几本自己喜欢的书刊C、向自己要好的朋友倾诉D、听一听自己喜欢的音乐3、牛刀试:下列哪些秘密是危险的?应该怎样处理?(1)考试时,同学偷看我试卷,并要我替他保密。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 青自画像 第5课 我们不是水

1.漫画告诉我们( )
1
2
3
4
5
①孩子的隐私权受到了侵犯 ②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查看孩子的
日记是应该的 ③侵犯他人的隐私权是法律禁止的 ④我们要采 关闭
取B 一切手段坚持同父母的行为作斗争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1
2
3
4
5
2.红红和芳芳是好朋友,两人无话不说。一天,当红红问芳芳家一个月 有多少收入时,芳芳却将话题转向其他方向。对此,红红心里有了不 快的感觉。如果你是红红的朋友,你会对她说( ) A.芳芳不够朋友,不用再和她好了 B.以后你也不要什么都对她说 C.家庭收入属于个人隐私,最好不要打听 D.你真是吃饱了撑的,管别人的事干嘛
3.如何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1)要树立隐私意识,要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若干陋习;强化责 任与信誉意识。亲人、朋友、同学之间常常会分享一些个人秘密, 这是基于对彼此的信任。此时,我们要承担起对这份隐私的责任和信 誉,这不但能保护自己的隐私,也是对他人隐私的保护和尊重。亲人、 朋友、同学之间在分享一些个人秘密时,注意保护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3)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 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 歉;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时,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关闭
C
答案
1
2
3
4
5
3.王红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女生,心情郁闷无处诉说时会写写日 记,习惯用书信和朋友来往。前一段时间她和一个男生一直保持着书 信来往。他们一起聊现在的学习和生活,说说心里难受或高兴的事情。 可她发现母亲总是会偷看那个男生写给她的信。据此完成第 3~4 题。 3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看他人信件,即使是亲人之间,也是一种侵权的违法行为 B.王红的母亲对她太关爱了,所以,母亲偷看信件的做法是正确的 C.为了表示对母亲的抗议,王红应故意与父母作对 D.进入青春期的我们与父母的冲突是难免的,是不可能调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对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讲授新课
(2)也许有人会说不排出成绩,我们就会找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也就失去了考试的意义,但我认为考试在于自我检测学习的好坏,自己跟自己比好了,知道自己不足后努力学习,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行了,不是说最难超越的是自己吗?如果连自己都能超越还怕不能超越别人吗。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排出成绩就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容易恶化同学之间的关系,无形中就在我们心里产生了自卑或是自负的心理。所以,同学之间没了分数这层障碍,交往起来不是更加自然吗。
导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李黎的日记》思考:从视频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同学们的身边是否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你们想对这样的父母说点什么?引导出《我有隐私权》
第一环节:什么是隐私
有人说,隐私就是个人不光彩的事情。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构成隐私的两个要件:一为“隐”,二为“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开拆。……
《论语》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停止侵害】当被害人发觉或知晓他人正在实施侵害自己的隐私时,如谈论、传播、打听、窃取自己的隐私,可以直接阻止其侵害行为,也可以请求有关部门和人民法院令其停止侵害。
【赔礼道歉】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贬损了他人的名誉,理应向他人赔礼道歉。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若经过诉讼,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
“隐”即隐藏,是当事人不愿公开,不愿让他人介入,或不宜公开,他人不宜介入的事情。“私”即个人之事,与“公”相对应,是指纯粹个人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事情。
隐私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个人活动。
指与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活动,如个人的日常生活。
二是个人信息。
也称个人情报资料,如个人的财产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婚恋情况、家庭资料、社会关系、电话号码、个人习惯、兴趣爱好等。
我们希望别人不要侵犯我们的隐私,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别人的隐私,这样大家才能享受着自由和舒畅、安宁和惬意。
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
随堂训练
1.小明的妈妈为了了解小明的思想动态,一天趁小明熟睡时,拿出小明的手机查看短信的内容。这侵犯了小明的(A)
三是个人领域。
也称私人空间,是指个人的隐秘范围,如身体的隐私部分,个人居所,学生的书包、日记本、通信等。
隐私就是丑事吗?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隐私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个人的很多方面,如电话号码、身高、收入等。
丑事一般指违反道德或触犯法律的事,它们涉及公共利益,不属于隐私。不可将隐私等同于丑事。
补充材料
1、教师的准备:收集有关案例充实教材内容;设计适当的活动;制作有关课件。
2、学生的准备:分组按要求完成调查和资料收集任务:⑴一组调查本班多少同学的隐私遭到过侵犯?被谁侵犯?⑵二组调查个人隐私被侵犯的主要表现形式。⑶三组收集有关隐私的资料。⑷收集保护隐私权的法律法规。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第二环节:日记与隐私权
孩子的日记,父母到底能不能看呢?同学们可以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父母,一组扮演子女,然后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谁对?谁错?大家讨论一下:
老师之见:
在家庭中,孩子隐私权的保护与父母监护权的履行之间是容易发生冲突的。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非常重要。作为子女有自己的隐私权,作为父母是我们的法定监护人,我们在懂得保护自身隐私权的同时也要能理解、尊重父母,多与父母沟通交流。
讨论:
一位初中学生毕业考试成绩不理想,心情很沮丧,连外婆家也不想去了。原来,她怕亲戚们总是问考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当父亲与亲戚通电话谈及此事时,她马上提醒道:“爸爸,我的分数是高级机密,不许告诉别人!”
你认为分数属于隐私吗?为什么?(提示:各抒己见。教材P57—58)
(1)有考试就有成绩,有成绩就有好与坏,毕竟人不是完美的,既然有胆量考试就应该有胆量面对成绩,只有每一次考试后排出成绩,我们才能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才知道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否则我们就没了方向和动力,随之就没了竟争的意识,只有排出成绩,才能让我们与同学相互了解,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所以我认为分数不是隐私。
教学目标
1.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形成尊重他人隐私的意识和习惯。
2.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教学重点
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方式,形成尊重他人隐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难点
如何协调父母的监护权和孩子的隐私权之间的矛盾。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青春自画像第五课成长的“秘密”第2框我有隐私权教学设计人民版我有隐私权》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我有隐私权》是思想品德课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三框。教材安排本框内容,意在帮助青少年,知道隐私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包括法律方法来保护自己的隐私权,能够尊重他人的隐私。从教学内容来看,本框题的目标是使学生懂得隐私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保护自己的隐私权,能够尊重他人的隐私。
保护隐私权的法律条文
第三环节:学会保护隐私权
漫画欣赏
当隐私权受到侵犯时,我们应当理性寻求解决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与侵权者协调,要求其停止侵权;
其次,我们可以向家长、老师或长辈求助,说明情况原委,避免进一步受到伤害;
再次,必要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依法维权。
侵害公民隐私权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主要有以下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