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坏死感染诊断论文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疑难病例讨论范文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疑难病例讨论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疑难病例讨论摘要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一种常见但临床挑战性较大的疾病,其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因个体差异而异。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和内科治疗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和内科治疗目的: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急性炎症过程,常伴上腹部剧痛。
在多数情况下,血中胰酶水平包括淀粉酶和脂肪酶增高,至少达到正常值上限的3倍。
在临床上,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型和重型两大类。
前者在诊断和治疗上均无困难,一般疗程为1~2周,患者多在1月内恢复,胃肠胰腺功能恢复正常。
重型胰腺炎又称急性重症胰腺炎或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到目前为止仍有较高的死亡率,故对本病的早期识别和积极的治疗至关重要。
结论:本文就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及内科治疗进展作一扼要介绍。
标签: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内科治疗1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1.1轻、重型胰腺炎的治疗、演变和预后截然不同,早期诊断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早在70年代,我们根据临床经验及当时的实验室检查条件,提出临床判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标准,使用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2ANP的临床诊断标准症状和体征:(1)腹痛;(2)烦躁不安、四肢厥冷;(3)心率增快、体温增高;(4)血压下降、严重脱水;(5)上消化道出血;(6)肺部病变、胸腔积液、ARDS;(7)黄疸;(8)Grey-Turner征;(9)Cullen征。
1.3、实验室检查:(1)白细胞计数增高;(2)血球比积增高(早期)或降低;(3)血糖增高;(4)血清胆红素增高;(5)血清酶学检查;(6)血钙降低;(7)电解质严重紊乱(尤其血钾降低);(8)DIC指标阳性;(9)凝血试验阳性;(10)心电图改变;(11)X线平片(胸、腹部)改变。
(1)、(2)、(4)、(8)、(9)为主要症状和(或)体征。
(1)、(3)、(6)、(8)为主要实验室检查异常。
AP患者如有兩项主要症状和(或)体征,再加一项主要实验室检查异常应高度疑为ANP。
腹痛伴严重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者更具诊断意义。
8、9两项极少见,如出现,则极具诊断价值。
上消化道出血量不多,多由于应激性溃疡或胃炎引起,与消化性溃疡出血不同。
重症胰腺炎护理论文(共5篇)【护理医学论文】

第1篇:浅谈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的护理体会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以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为主要表现,其机理可能与早期胰腺局部病变触发促炎细胞因子大量释放及破坏了抗促炎因子的平衡有关,进而导致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20%?30%。
高通量血液滤过(highvolumehemofiltration,HVHF)的方法能有效清除炎症介质,调整SAP患者血液内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水平,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为了提高SAP的抢救成功率,我院年1月? 年采用HVHF治疗48例SAP,效果良好,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年1月? 年我院收治SAP患者中采用HVHF治疗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47.3±25.9)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年在杭州会议制订的SAP 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1.2.1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禁食及体液复苏、胃肠减压、解痉止痛、吸氧、抗感染、抑酸及营养支持等治疗,辅助中药清胰汤及芒硝腹部外敷。
1.2.2HVHF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行静脉插管留置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采用HVHF进行5d治疗,每天8h。
应用美国Baxter公司BM25机器,HVHF滤器为F60膜。
血液滤过置换液按Prot配方自制,并根据患者电解质情况调节碳酸氢钠及钾、钙的用量,以前稀释方式输入。
根据患者浮肿程度、尿量、是否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所输入液体量给予每日超滤,超滤量为1500?4000ml/d,治疗开始前后,测量体温,每隔30min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及精神症状一次,治疗前后检测血气、电解质、血生化、血常规等,以判断病情变化。
1.2.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无±0)表示,采用自体配对i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急性胰腺炎诊断治疗论文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2年5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严格按科学的诊疗方法进行,治愈出院(临床表现消失,血尿淀粉酶、血常规正常)60例,1例因年龄大且合并有冠心病,来院时已昏迷,治疗4天后死亡,另1例合并呼吸衰竭死亡1例。
结论: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起病急,致死率高,发病机制较复杂,临床医生应以简单、有效、创伤小的方式为原则,及时准确进行诊断治疗,减少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诊断;治疗;体会【中图分类号】r657.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55-01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起病急,临床表现及其病程、预后复杂多变,病死率及误诊率较高,仅根据临床表现及化验检查,就有30%~40%的患者被漏诊[1-2]。
其病变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严重,胰腺出血坏死,易继发感染、休克和腹膜炎等,病死率高。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相当复杂,临床表现多样,重症患者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水平,现将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2年5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男41例,女21例,年龄23 ~69岁,平均48岁。
病程5小时~12天,平均住院时间15.2天。
62例均经ct检查确诊:急性水肿性胰腺炎46例,急性出血性坏死型胰腺炎16例,本组病例多由以下诱因引起:有胆结石32例,暴饮暴食、饮酒、高脂饮食12例,其他18例。
62例患者均以上腹痛就诊,多为突然发作,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似刀割样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发热。
急性胰腺炎论文重症急性胰腺炎论文:6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急性胰腺炎论文重症急性胰腺炎论文:6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69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饮食护理、管道护理、用药护理及基础护理。
结果 64 例患者的治疗达到预期效果。
结论细致准确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护理我科从2004年10月至2010年12月对6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采用以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适时进行手术的综合性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69例,男性31例,女性38例,年龄25-78岁,平均52岁;胆源性胰腺炎13例,非胆源性胰腺炎56例,重症胰腺炎ⅰ级42例,ⅱ级27例。
69例患者均在严密监护条件下,进行早期对症支持治疗和体液复苏,如使用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奥硝唑、生长抑素、质子泵抑制剂、禁食、胃肠减压、输血浆、蛋白等。
有19例经积极充分治疗病情无好转或恶化而采用手术治疗。
1.2 临床表现患者均有发热、腹痛、腹胀,伴有或不伴有恶心、呕吐,均有上腹压痛、反跳痛,血、尿淀粉酶均明显高于正常值。
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1]。
b超或ct检查发现胰周有渗出液49例,胰腺坏死8例。
出现全身并发症4例,假性囊肿5例,胰腺脓肿1例。
1.3 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有着不同诱因,其发病机制亦有众多因素参与。
多种病因可导致胰酶被不适时地异常激活,激活后胰腺组织自身消化,从而启动急性胰腺炎[2]。
而在此基础上继发感染、胰腺微循环障碍,致局部、全身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治疗中控制其病情发展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包括禁食水、保留胃管、间断胃肠减压、抑酸、抑制胰腺分泌、补液、补充水电解质、抗感染、对症及营养支持等治疗。
病情需要时,适时进行手术治疗。
1.4 护理方法1.4.1 心理护理由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患者多有恐惧和担心,表现为烦躁不安、感觉过敏、出汗、心悸等。
急性胰腺炎治疗研究论文 (2)

急性胰腺炎治疗研究论文【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病,大多由于胰酶不正常被激活而导致胰腺本体出现自身消化,它不仅是胰腺的局部炎症,而且病急,临床表现及其病程、预后复杂多变,病死率及误诊率高,仅根据临床表现及化验检查,就有30%~40%的病人被漏诊[1]。
为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制订个体化的最佳治疗模式,这就要求检验、影像技术不断改进,合理使用各种治疗药物,加强重症监护和营养支持,采用内外科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在此,就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做一综述。
1急性胰腺炎的诊断1.1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仍然是AP诊断的重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1)上腹痛:多为中上腹、左上腹持续性痛,餐后加重,胆石症病人可有右上腹、中上腹痛。
轻型病人3~5d后腹痛即可缓解,重症者剧痛持续时间较长,发生腹膜炎时可引起全腹痛,少数年老体弱病人腹痛轻微,极少数病人可无腹痛而突然休克或昏迷;(2)发热:轻者可无发热或仅有低热,高热多为重型病例,发病初期,发热多与急性炎性反应有关,后期多与继发感染有关;(3)胃肠道反应:约有1/3~2/3病人有呕吐,病情轻者仅有胃食管反流表现。
由胆管感染、胆石症引起的胆总管梗阻、肿大的胰头压迫胆总管、合并胰腺脓肿或胰腺假性囊肿压迫胆总管及合并肝脏损害等情况也可出现黄疸;(4)低血压及休克:是重症胰腺炎(SAP)的重要体征,呕吐频繁者可有代谢性碱中毒;(5)累及其它重要脏器的症状:如由胸腔积液或并发ARDS引起的呼吸困难,肠麻痹、消化道出血、尿少、神志变化等。
1.2实验室检查(1)淀粉酶:淀粉酶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经典的检测指标,测定方法主要有4类:一是测定底物淀粉的消耗量;二是生糖法,测定产物葡萄糖的生成量;三是色原底物分解法;四是酶偶联法。
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是碘-淀粉复合物的光电比色法[2],此法是碘-淀粉复合物经a-淀粉酶催化水解,生成产物为葡萄糖、麦芽糖及糊精等,在底物淀粉酶浓度已知且过量的条件下,反应后加入碘液与未被催化水解的淀粉酶结合成蓝色复合物。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感染期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以及全身并发症 , 主要是败血症 , 多种脏器 功能不 菌和绿脓假单胞菌 , 并且 随着住院时间的延 长, 也发现 瘘 , 了革兰阳性菌 , 主要是金葡菌。另外 , 在一些研究 中发 全 。 现, 约5 0 %的重症胰腺炎感 染期 的患者 发生真菌感染 , 3 急性 胰腺 炎 的治疗 3 . 1 基础治疗 患者一旦被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 应迅 这可能与长期使用抗生素有关 。然而 , 也有一些其他 的 速行静脉补液 , 镇 痛剂 , 吸氧, 密切监测生命 体征等 治 危险因素可以导致念珠菌 的侵入 , 如长时间住在 I C U, 疗。同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 血象 、 尿液分析 、 影像学 些静脉导管的感染 , 完全肠外营养 的实施 , 腹 腔手术 等对 A P进行严重程度 的评估 , 以便选择最适宜 的治疗
正常情况下肠道内的细菌在物理和免疫屏障的作用下不能向肠道外易位sap在全身炎症反应期时大量炎性渗出使体液丢失在第三间隙机体为保障重要器官的供血从而减少了肠道等脏器的供血较长时间的肠道缺血状态引起麻痹性肠梗阻肠道扩张并且大量积液肠道的保护机制遭到破坏防御能力被削弱
・
81 2・
J o u r n a l o fC l i n i c a l a n d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Me d i c i n e V o 1 . 1 2, N o . 1 0 Ma y . 2 0 1 3
急性 坏 死性 胰 腺 炎
感 染 期 的诊 断 与 治 疗 进 展
李凤 舞 王红 ( 首都 医科 大学 附属 北京 友谊 医院感 染 内科
感 染 诊 断 治疗
北京
1 0 0 0 5 0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诊断治疗进展论文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进展【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临床常见的外科危急重症。
且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出血性并发症、胰性脑病、高脂血症性及肺部并发症都危急患者生命。
mods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全身并发症;因此,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
增强ct为诊断胰腺坏死的最有效方法、选择性血管造影是诊断有无活动性出血的“金标准”,敏感性可达90%以上,常作为诊断活动性出血的首选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附加动脉区域灌注及腹腔镜胆囊造瘘和引流,能提高sap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胰性脑病并发症腹腔镜联合动脉区域灌注中图分类号:r57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043-02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临床常见的外科危急重症。
且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局部并发症1. 急性液体积聚 2.胰腺及胰周组织坏死 3.急性胰腺假性囊肿4.胰腺脓肿。
下面就几个严重的并发症进行叙述:1 出血性并发症1.1 病因出血性并发症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后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约为10%,处理极为困难,死亡率较高。
3.5%-10.0%的患者发生假性动脉瘤动脉瘤破裂出血是致死性并发症病死率达37.9%[1]胰腺及胰腺周围坏死组织的继发感染是导致假性动脉瘤形成及破裂大出血的主要原因。
出血主要分为3种类型:1.以消化道出血为主2.以腹腔出血为主3. 假性囊肿内出血。
1.2 诊断选择性动脉造影可以迅速明确出血部位并进行栓赛止血,同时经导管动脉栓赛(tae), 对患者创伤较小,患者即使处于休克状态亦可实施tae。
就紧急止血而言,最有效的方法是tae。
[2]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出血时应早行血管造影,同时结合增强ct、磁共振血管造影及消化道内镜迅速明确出血部位及原因选择性血管造影是诊断有无活动性出血的“金标准”,敏感性可达90%以上,常作为诊断活动性出血的首选方法[3]1.3 治疗介入治疗可作为控制出血的首选治疗措施,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临床护理分析论文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的临床护理分析【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159-01【摘要】据统计,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占胰腺炎的10%~20%,其临床表现较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达50%~ 90%,患病过程中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休克、腹膜炎体征、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时加以手术治疗。
为了有效提高胰腺炎的治愈率,在本文中笔者通过总结针对17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患者的术后护理,认为手术后护理工作的关键在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保持腹腔冲洗与引流通畅,还应该加以积极的营养支持治疗。
文中17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且生活质量良好。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坏死型;临床护理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又名‘重症胰腺炎’,它属于急性胰腺炎的一种类型,是由于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发生病变以后继续发展所导致的[1],是一种病因复杂、治疗棘手、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护理难度较大的急腹症,患者主要死于应激性溃疡大出血和ards。
我院自2011年3月以来共收治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患者17例,患者全部痊愈,无一例死亡,先将护理工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7例患者中,男10例,女7例,年龄在33~62岁之间,平均年龄45.8岁;中毒性休克11例,有腹膜炎体征6例。
手术之前均行b超和胰腺ct平扫,全部病例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经腹腔穿刺检查腹水均呈浑浊状态,血、尿中的淀粉酶升高,ct证实全部为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对患者进行确诊以后,在全麻状态下切除胆囊,探查胆总管之后胰被膜广泛切开,清除坏死的胰腺组织,并进行腹腔冲洗和负压吸引管等。
术后患者经监护治疗后病情稳定,全部痊愈。
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的生活质量良好。
2 术后护理由于患者的病情较复杂,且引流管比较多,手术之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性较高,例如肠瘘、胰瘘、脓毒血症和腹腔感染等,也存在多个器官衰竭的可能性,故而,护理人员应及时制定护理计划,并要病情适时加以修改,从而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临床治疗论文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临床治疗探析【摘要】目的探析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情况。
方法选取我院临床诊断为重症胰腺炎患者35例,其中男性28例,年龄在25-38岁之间,女性17例,年龄在29-40岁之间。
对这些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病例进行治疗,分析其感染程度及治疗的效果。
结果 35例患者治愈32例,死亡3例,其中男性死亡患者为2人,女性死亡患者为一人。
经过分离,得到病原菌55株。
革兰阳性菌株中有耐苯哩西林葡萄球菌10株。
就革兰阴性菌种来看,其对头孢三代的抗药性达50%以上。
结论对重症胰腺炎来说,感染情况可存在于多个部位。
而且其感染情况比较严重。
又由于其耐药性情况普遍,所以除了对其进行抗生素的治疗之外,还应该采取其他方式控制感染,如引流[1]。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治疗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13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25-01重症急性胰腺炎在当今仍然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所以有关此问题,一直是相关领域的医学工作者讨论和研究的热点。
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配以临床治疗观察,该问题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治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我们仍需要更加完备的治疗方案,使死亡率彻底被消灭。
面对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预期效果不稳定,死亡率高的这样一种病症。
如何更好的探索治疗方案,是对相关行业的考验。
本文就临床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35例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研究记录,并作出了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临床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35例。
其中男性28例,年龄在25-38岁之间,女性17例,年龄在29-40岁之间。
对35例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观察分析。
12 方法将疑似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性感染的病患的相关治疗样本送经检验。
标本包括引流液、静脉导管、脓液、分泌物、痰液、全血、尿液、腹胸水。
采用相关培养仪、培养瓶对标本进行培养[2]。
重症急性胰腺炎坏死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实践

重症急性胰腺炎坏死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实践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坏死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12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8例,总结其临床特点,診断方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经开腹清除病灶腹腔敞开引流、后上腰腹膜后路清除引流2种方式清除、引流、灌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起病急,变症快,诊断以血淀粉酶检测、B超和CT检查为主。
观察组全部痊愈或好转,无并发症;对照组33例一次性好转出院,5例并发症,其中2例死亡。
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入院时根据症状,采用血淀粉酶检测、B 超和CT检查,可以尽快确诊,后上腰腹膜后路清除引流,患者可尽快恢复。
标签:重症急性胰腺炎;坏死感染;诊断;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凶险的急腹症,继发感染坏死后死亡率较高,为减少疾病发作对人类的危害,笔者对我院救治的病例进行分析,将发病初期的症状、有效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9月~2012年12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
资料显示,男41例,女37例,男:女为1.1∶1;年龄在65岁11例,36~64岁61例,中位年龄38.4岁。
患者症状都是突发性腹痛,放射痛,恶心,有腹膜炎体征,急性黄疸。
34例患者有慢性胰腺炎病史,16例有长期嗜烟、嗜酒和暴饮暴食史,28例有胆系疾病。
根据坏死部分的严重程度分,B级32例,C级16例,D级21例,E级9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所有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检查,血象分析和血液生化检查,和腹腔B超和CT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多,三大常规检查无其它明显异常,血象分析无明显异常,血液生化检查的血淀粉酶升高,B超和CT检查可见胰腺增大,实质有均匀片状回声,胰周有液性暗区[1]。
1.3方法所有患者保守治疗,待病灶界限清楚时进行手术。
重症急性胰腺炎坏死感染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重症急性胰腺炎坏死感染的诊断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坏死感染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选入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因SAP坏死感染选择我院就诊的病例数72例,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两组。
对照组为36例,给予常规治疗。
研究组为36例,给予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分析SAP坏死感染诊断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淀粉酶、血白细胞和尿淀粉酶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较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
结论:SAP坏死感染采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疗效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坏死感染;诊断;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疗效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ecrotizing infection in severe acute【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 necrosis. Methods: A total of 72 patients with SAP necrosis were selected from October, 2015 to October, 2016.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into two groups by digital method. 36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36 patients received 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 Analysis of SAP necrosis infection diagnosis method,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blood amylase, white blood cell and urine amylase were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 (P <0.05),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 of SAP necrosis is effective, and it is suggested to be popularized.Key words: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 Necrotizing infection; Diagnosis; 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 Efficacy重症急性胰腺炎按病程可分急性反应期及感染期,发病后2周内为急性反应期,患者主要出现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第二期是感染期,主要有胰腺胰周坏死感染,出现脓毒症及其相关器官功能障碍,部分在坏死感染基础上发生消化道瘘、腹腔出血等并发症。
急性重症胰腺炎伴发胰腺感染坏死72例临床分析

急性重症胰腺炎伴发胰腺感染坏死72例临床分析刘景德【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伴发胰腺感染性坏死临床特点及病原菌情况,为临床此类患者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胰腺感染性坏死患者72例临床资料,统计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方法、预后情况,分析患者感染病原菌构成情况,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伴发胰腺感染性坏死患者诊疗注意事项.结果:72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寒颤、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血淀粉酶增高者46例,肝肾功能异常38例.共检出病原菌94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检出48株,其次为真菌26株,革兰阳性菌20株.所有患者均按照SAP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针对病因治疗+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治疗未能有效改善病情者,分别选择穿刺引流、手术清除坏死组织+放置引流管治疗,并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调整抗菌药物方案.72例患者中9例患者因多器官衰竭死亡,死亡率12.50%,其余63例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伴胰腺感染性坏死患者病情危重,清创引流术辅以抗菌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医院应重视此类疾病患者病原菌谱及药敏结果的更新,为经验性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指导,以期提高患者治疗预后质量.【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9(032)002【总页数】2页(P215-216)【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胰腺感染性坏死;病原菌;预后【作者】刘景德【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274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5+1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ereatifis,SAP)是最为凶险危重的消化系统疾病,属于化学性炎症。
SAP伴随胰腺感染性坏死,是临床SAP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SAP患者伴发胰腺感染性坏死的治疗原则是清除坏死病灶,快速控制感染,恢复胰腺正常功能[1]。
其中有效控制感染是SAP合并胰腺感染性坏死治疗最为关键的内容。
60例重症胰腺炎坏死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60例重症胰腺炎坏死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分析陈浩【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SAP)坏死感染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
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SAP坏死感染患者,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分析最佳检查手段,归纳其特征性表现;同时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死亡率。
结果:螺旋CT对SAP坏死感染的检出率较高,达到,与超声检查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与剖腹坏死组织清除引流两种方案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螺旋CT可用于SAP坏死感染的早期诊断,而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应用。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 necrosis infec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60 cases of necrotizing infection SAP , its imaging finding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best screening tool , summarized its characteristic features;while mortality comparing different treatments . Results: SAP necrosis spiral CT detection rate of infection is higher,reach,compared with ultrasonography,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T-guided 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 and laparotomy removal of necrotic tissue and drainage of two mortality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atient programs (P>0.05). Conclusion: Spiral CT can be used for early diagnosis of infection SAP necrosis, and CT-guided 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 can be applied as the preferred method of treatment.【期刊名称】《甘肃医药》【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3页(P327-329)【关键词】螺旋CT;重症胰腺炎;坏死感染【作者】陈浩【作者单位】730060 甘肃兰州,兰州石化总医院普外科【正文语种】中文本次研究以 60 例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坏死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了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外科方案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提升整体治疗质量,现报道如下。
重症急性胰腺炎试析论文

重症急性胰腺炎试析论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中,男11例,女15例。
年龄43~76岁,平均56.37岁。
发病距入院时间在12~76h(平均28h)。
全组病例均有急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呈持续性发作。
其中伴有肩部放射痛23例。
均有明显的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诊断参数指标:年龄>40岁;WBC>20×109/L;血压<90mmHg(收缩压);血糖>11.10mmol/L;血钙<2.0mmol/L;血氧分压<7.98kPa;血肌酐>176.8mmol/L或尿素氮>7.1mmol/L;血尿淀粉酶增高或突然降低。
腹腔穿刺血性液。
凡具有5项以上者为重症,或出现下列症状之一者为重症:休克、上腹部包块、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肺功能衰竭、DIC、明显黄疸。
1.2手术适应证(1)重症急性胰腺炎伴有严重休克;(2)胆道疾病或感染如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病;(3)反复发作的胰腺炎并已证实有乳突狭窄或胆管狭窄、结石等;(4)胰腺炎并肠麻痹或经非手术治疗难以好转者。
1.3手术方法胰腺被膜切开减压,松动胰床,彻底清除坏死灶及胰周坏死组织,以等渗温盐水反复冲洗胰腔、胰床。
置多根多孔粗管引流。
有明显结石并积脓8例,胆总管壁充血、水肿并肝外胆管结石扩张10例。
全部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引流,26例均行近端空肠造口。
1.4术后处理1.4.1术后持续胃肠减压时间为7~14天,绝对禁食。
对于SAP“饥饿”可获得生存,进食可导致死亡[3]。
1.4.2抗感染治疗应首选喹诺酮类抗生素,1992年前,我们选用青霉素、甲硝唑等药物,结果4例发生腹腔感染。
1992年后改用喹诺酮类及甲硝唑每12h 左右给药1次,交替使用,连用7~12天,因喹诺酮类抗菌谱广、抗菌活力强,尤其对大肠杆菌作用突出,是胰腺炎抗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
本组自改用喹诺酮类后没有发生腹腔感染。
1.4.3应用抑制胰酶分泌的药物――善得定该药为人工合成的生长抑制素衍生物,具有强的生物活性,其抑制生长素分泌的作用至少大于生长抑制素的40倍,半衰期也延长30倍以上[4]。
重症急性胰腺炎坏死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实践

断是选择治疗方式的关键。坏死感染通常的临床表现并 没有特异性,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往往不能区分是无菌 性坏死的炎症反应,还是坏死合并感染。CT 扫描发现坏死
作 者 单 位 :南 京 军 区 南 京 总 医 院 全 军 普 通 外 科 研 究 所 SICU,江苏南京 210002
尽快进行影像学检查。包括床旁胸片和腹部 CT 扫
描。一些病人病情不稳定,或者无法搬出 ICU,床边超声在 这些情况下是非常有用的,一方面可以有效评估胰腺及其 周围渗出或积液情况,更重要的,可以在 B 超引导下细针穿 刺获取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同时,在 可能的条件下留置导管引流,缓解严重感染症状,改善全 身情况,为进一步确定性治疗创造条件。 2.4 器官功能维护,为手术治疗创造条件 主要包括:(1) 通过氧疗/机械通气保证良好的通气和氧合。(2)通过液体 治疗、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和组织灌注。(3)血液滤过主 要用于肾功能衰竭时的肾脏替代治疗,但近年也被探索性 应用于严重感染时炎性介质的清除。(4)改善凝血功能等 为手术或介入等有创治疗创造条件。
通讯作者:李维勤,E-mail:liweiqindr@
组织中有“气泡征”提示合并坏死感染,但是发生率很低。 胰腺及胰周的坏死组织细针穿刺细菌学检查是目前鉴别 有无坏死感染最重要的办法,可在 CT 或超声的引导下进 行,安全且准确,同时将抽取物进行细菌学检验包括革兰 染色、细菌培养,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8%和 90%,当前被认为是“金标准”。
· 978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9 年 12 月 第 29 卷 第 12 期
多种,哪一种方式最佳尚有争议。对于坏死包裹良好,坏 死组织一次清除满意的,可行一次坏死组织清除,加术后 腹膜后持续冲洗引流。普遍接受的外科处理原则“损伤控 制”策略,如有限制的坏死组织清除和切除,尽量减少术中 出血,术后尽量去除腹膜后坏死组织和渗出物。文献报告 的手术方式有以下三种方法:(1)部分胰腺切除术或全胰 切除术:切除了胰腺的关键组织和(或)健康器官不仅增加 术后内外分泌功能不足的风险,而且与高病死率相关。现 在被摒弃。(2)开腹坏死组织清除术后持续闭合冲洗[8];通 常一次性清除坏死组织,同时在胰周及结肠后放置冲洗引 流管,关闭腹腔,在术后持续密闭冲洗引流。其优点是一 次性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缺点是:如果坏死组织一次清除 不彻底,引流不理想则往往导致感染难以控制、胰周血管 腐蚀出血等不良结局。是当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3)腹 腔敞开引流、分期坏死组织清除术:在坏死组织清除干净 前,腹腔敞开引流,多次坏死组织清除,直至坏死组织清除 彻底后,II 期缝合腹壁[9]。优点是坏死组织清除比较彻底, 引流相对理想,感染容易控制。缺点是腹腔不关闭带来体 液、体温丢失,肠管外露容易损伤,容易有切口疝。据报 道,回顾性研究的这些术式的手术死亡率<15%,但还未有 比较这些术式的前瞻性研究。 3.3 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手术 文献[10]报告使用腹腔镜 技术辅助,进行腹膜后坏死组织清除,并放置引流。还有 报道联合应用腹腔镜和内腔镜进行胰周脓肿引流。 3.4 经皮穿刺联合内镜手术 一些中心已报道可以用经 皮穿刺放置导管,同时扩大窦道,使用内镜(胆道镜或肾 镜)进行脓腔冲洗和坏死组织清除术,但其中一些病人随 后仍需开腹手术控制感染。微创技术最适用于坏死已局 限化和(或)机化良好的病人,但这些方法尚需要积累经 验,进一步成熟。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内镜技术、腹 腔镜微创技术和放射介入技术的发展将成为 SAP 治疗措施 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急性胰腺炎坏死感染诊断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坏死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12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8例,总结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经开腹清除病灶腹腔敞开引流、后上腰腹膜后路清除引流2种方式清除、引流、灌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起病急,变症快,诊断以血淀粉酶检测、B超和CT检查为主。
观察组全部痊愈或好转,无并发症;对照组33例一次性好转出院,5例并发症,其中2例死亡。
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入院时根据症状,采用血淀粉酶检测、B超和CT检查,可以尽快确诊,后上腰腹膜后路清除引流,患者可尽快恢复。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坏死感染;诊断;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凶险的急腹症,继发感染坏死后死亡率较高,为减少疾病发作对人类的危害,笔者对我院救治的病例进行分析,将发病初期的症状、有效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9月~2012年12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
资料显示,男41例,女37例,男:女为1.1∶1;年龄在<35岁6例,在>65岁11例,36~64岁61例,中位年龄38.4岁。
患者症状都是突发性腹痛,放射痛,恶心,有腹膜炎体征,急性黄疸。
34例患者有慢性胰腺炎病史,16例有长期嗜烟、嗜酒和暴饮暴食史,28例有胆系疾病。
根据坏死部分的严重程度分,B级
32例,C级16例,D级21例,E级9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所有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检查,血象分析和血液生化检查,和腹腔B超和CT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多,三大常规检查无其它明显异常,血象分析无明显异常,血液生化检查的血淀粉酶升高,B超和CT检查可见胰腺增大,实质有均匀片状回声,胰周有液性暗区[1]。
1.3方法所有患者保守治疗,待病灶界限清楚时进行手术。
手术方式分别是经后上腰腹膜后路行清除引流术(观察组)、开腹切除病灶组织腹腔敞开引流(对照组)。
对照组参照外科中普通开腹手术的操作方法,观察组方法为患者常规麻醉、消毒,患者取侧卧位,在第十二肋下缘与骶棘肌外缘交接处作斜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暴露病灶,清除血块和已经感染坏死的组织,在小网膜囊和腹膜后间,建立低位通道,进行引流。
患者术中有出血,胰周或腹膜后间隙有脓液,术中要清除干净,取脓液和坏死组织送检[2]。
操作中注意避开血管、肠管和神经,以免损伤。
在后上腰切口侧安置引流管,2次/d引流灌洗,根据引流液性状决定撤除时间。
术后常规抗生素治疗,配合切口护理、引流管护理、肠外营养支持72 h。
1.4观察项目比较两组的出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1.5统计学方法用SPSS13.0分析结果,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差异用χ2表示,如果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40例患者经清创引流,全部痊愈或好转,出院时间平均(11.33±2.02)d,无并发症;对照组38例经清创引流,33例一次性见效好转出院,出院时间平均(20.07.±1.24)d,5例(13.16%)出现发热、感染、肠瘘等并发症,其中3例(7.89%)二次清除后症状得到控制,2例(5.26%)死亡。
两组的出院时间、并发症率、死亡率比较,χ2值分别是1.854、2.277、1.12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胰腺炎根据症状的轻重分为2型:水肿型和坏死型[3],本文研究的坏死性是最严重的一种,症状以腹痛、放射痛、呕吐等为主,与其它急腹症鉴别困难,是引起误诊延误救治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本文涉及的患者在询问病史时,注意检出患者是否暴饮暴食、嗜酒、胆系疾病等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发作的关键处,在检查时除常规检查外,进行血液生化检查的血淀粉酶测定,发现患者在腹痛外,有血清淀粉酶升高,配合B超和CT检查,胰腺表现异常肿大,轮廓不清,胰周有深色暗影,说明有炎性渗液,增强扫描检出胰腺坏死,为诊断提供直观的证据。
确诊后需要手术处理,手术方式主要分为开腹手术和小创口引流,开腹手术优势是可以一次性完成,该方法引流广泛,但缺点是清除病灶后如果复发感染难以控制,容易引起创口感染,腹腔出血、肠瘘等严重并发症[4],而且手术时间长,死亡率高,也是对照组2例死亡病例的原因。
观察组应用后上腰清除病灶后引流,因为胰腺的解剖位置在腹膜后位,能保证最低位的引流通道,引流时将胰周-腹膜的
后间隙贯通,便于术后灌洗,可以多次清除脓肿,引起肠穿孔的危险性较小,早期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可以保护肠黏膜屏障,缩短正常肠胃功能恢复的时间,对机体恢复积极作用,所以引流通畅,并发症发生率较少,死亡率较低。
无论哪种方式,后期并发感染是第2个死亡高峰期,感染先兆是腹痛、持续性发低热、腹部有可移动的包块,有消化道压迫症状,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B超或CT检查,发现处理过的胰腺周围有气泡或组织呈蜂窝样改变,需要紧急处理,以免延误导致恶性变化。
参考文献:
[1]张卫国,童强,王小虎,等.淀粉酶、B超和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比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6):1322-1333.
[2]胡国潢,孙雏佳,段炼,等.经后上腰腹膜后路行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J].中南大学学报,2008,33(7):642-645.
[3]杨尹默,陈国卫,张太平,等.连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治疗策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9):880-881.
[4]李维勤,李宁,黎介寿.重症急性胰腺炎坏死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实践[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12):976-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