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心理护理

合集下载

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

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

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急症患者是指患者明确没有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

急诊患者发病急,变化快,必须要有效的措施缓解症状,维持器官功能。

作为护理,了解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科学护理很关键。

1、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1)紧张、恐惧和焦虑。

此反应是人在某种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情绪反应,多见于慢性病、创伤、急诊患者,其原因为突发疾病或慢性病加重。

比如,创伤多为遭遇天灾,对创伤所致残疾、疼痛缺乏准备。

再加上对医院环境陌生,出现紧张、恐惧心理。

急腹症发病突然,疼痛剧烈,产生紧张、焦虑心理,迫切需要止痛。

(2)烦躁、抑郁。

这种心理多发于慢性病时间长,病情反复的患者。

受自身病情影响,对生活失去信心,从而产生烦躁心理。

还有部分年轻人,由于感情、学习受挫,产生悲观、抑郁心理。

(3)愤怒、急躁。

此心理多见于打架斗殴、酗酒的患者,发生原因为难以承受当前受到的创伤,从而产生急躁心理。

一旦稍有不顺,就会出现脾气暴躁,甚至攻击他人的现象。

比如,酗酒者会失去理智,过于兴奋且伴有创伤,受伤后不了解原因就暴怒,常借机寻找发泄机会或对象,甚至打骂医护人员,影响临床治疗的进行。

(4)迁怒。

由于病情危重,多数患者常将自身痛苦迁怒他人,一旦个别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发脾气。

若接诊时稍有疏忽,患者就会有很多怨言,拒绝配合治疗。

(5)绝望自杀。

此类心理常见于青年女性,她们心胸狭窄,不能正确面对人生得失,用安眠药、喝农药的方法自杀。

出现这类心理的患者,通常会拒绝治疗,需要他人协助才能施救。

2、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1)热情服务,快速接诊。

急诊患者病情凶险,发展快速,渴望尽早得到确诊和治疗。

当患者进入诊室后,护士要快速接诊,耐心、热情的询问病情,安排其在候诊椅上候诊。

同时,用关切、礼貌的口吻安慰患者,根据病情妥善处理。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为了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护士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首先,充分尊重和关心患者,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科室环境,多从患者角度思考问题。

急诊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

急诊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
用 ± 表 示 ,组 间 比较采 用 t 验 。P 00 s 检 < .5为有 统计 学
意 义
2 结 果
伤4 9例 ,多发伤 2 ,脑血管意外 2 例 .急性心肌梗死 9例 l

1 46 ・
S u h Chn o ra fCado ac lrDie ss Ap l2 09 Vo 5 No 2 o t iaJ u lo r iv s ua s ae n i r 0 , l1 ,

— —
d i 03 6 / .s.0 7 9 8 .090 .2 o :1 .9 9 ji n10 — 6 820 .20 2 s
程 度 ,5 (/ 2 )为 小 学 文 化 程 度 。 危 重 患 者 中颅 脑 损 % 6 14
反映某方 面症状 , 5级评分 ( 分 0级 = , 1 轻 度 ,2 无 级= 级: 中度 ,3级= 当重 ,4级= 相 严重 ) 。
1 统计学 处理 . 4 采用 S S 30统计软 件 ,符 合正 态分布 的计数 资料 P S 1.
然 后 填 写 调 查 问 卷 ( 般 问 卷 调 查 表 和 症 状 自评 量 表 ) 一 ;非 干 预 组 按 常 规 处 理 后 填 写 调 查 问 卷 ; 以 国 内 常 模 为 正 常 对 照

组 。对所 收集的 问卷资料 进行统 计分 析。结 果 急诊 危重 症患 者家属 的心理 健康程 度低 于正 常人 ( 国内常 模) ;干预组不 良情 绪低于 非干预组 。结 论 急 诊危 重症患 者家 属存在 不 良的心理状 态 ,做好 患者家属 的心 理 护理工作 ,可 以减 轻其不 良情 绪 的发 生 ,保证 患者救 治工作 的顺利开 展 关键词 : 急症护 理 ;交谈 , 心 理学 ;职业家庭关 系 中图分类 号 :R 7 . 4 3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 — 6 8 (0 9 2 04 — 2 0 7 9 8 2 0 )0 — 16 0

危重病人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

危重病人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
它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基本、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方法 之一。大部分观察是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的,真实自然。资 料来源真实可靠。
危重症患者由于起病急、病情重、随时准备抢救。因此 ,护士在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的同时,大多已采用这种 形式。
会谈法
是心理评估收集资料常用的一种基本 方法。会谈的内容、目标和方法都是围绕咨询 和治疗的目标组织的。
孤独、抑郁心理
危重病患者产生焦虑的同时易伴有孤独感。 孤独是患者受到隔离或分离后感到失去有意义联 系的一种内在主观的心理体验。患者害怕孤独, 患病后尤其思念亲人,希望有人一直陪伴,不愿 一人独处。ICU患者因交流减少及对陌生环境的不 适应,病情稍有好转就会产生孤独感。
抑郁症状一般在住院治疗的中期出现,可见 于不低于30%的患者。ICU环境容易使患者感到自 己病情严重,进而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抑郁心 理。对探视、治疗和护理多采取回避态度。
❖ 患者治疗环境给病人的精神影响也很大。
❖ 监护室里医患比例高,工作繁忙,同室病人的抢救甚 至死亡等更是给患者产生很强的刺激。患者与亲友隔 离,易产生分离性焦虑等心理压力。
❖ 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医护人员服务质 量越高,给病人的安全性就越高。
四、危重症患者的心理评估
观察法
是评估者通过感观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 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考察和描述人的各种行为表现,如动 作姿态、面容、神志、语调、睡眠、应对行为等并收集研 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期待与依赖
危重患者身体虚弱,由于病情限制,生活自理 能力差,但出于对生存的渴望,期望能够迅速康复 ,故往往强化自己的患者角色,依赖性增强。经过 在ICU的一段治疗之后有些患者适应了ICU,但同时 对ICU产生依赖,而对离开ICU缺乏充分的准备,故 离开ICU时产生焦虑反应,表现出行为幼稚、退化, 希望得到全面照顾的情绪。

急诊危重病人有哪些心理特点?如何做好心理护理?

急诊危重病人有哪些心理特点?如何做好心理护理?

急诊危重病人有哪些心理特点?如何做好心理护理?急诊在医院运转过程中发挥着极为显著的作用。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近些年,急诊所收治危重症患者的数量整体上呈现出逐年攀升的态势。

急诊重症患者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则其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适宜的护理方式能够对治疗效果起到辅助作用,临床上强调给予急诊危重症患者全面且科学的护理服务。

危重病人由于自身疾病的影响,在救治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

所以在护理该类患者过程中应将心理护理作为重点内容,不断提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程度。

那么,急诊危重病人有哪些心理特点呢?应当如何对该类患者展开心理护理呢?1.急诊危重病人心理特点暴躁易怒。

急诊所收治的危重患者其身心均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在疾病的影响下患者的内心会产生明显的变化。

而在巨大心理反差下部分患者会出现暴躁、谩骂等情况。

且在此期间护理人员的不适宜的行为举动会加剧患者过激行为。

焦虑。

急诊所收治的危重症患者往往具有发病突然的特性,或者患者遭受了意外情况。

患者在并未对自身疾病进行全面认知的前提下出于对身体状况的担忧会产生严重的不安与焦虑情绪。

如若患者遭受了事故,事故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患者会认为事故对自身生命产生威胁,从而产生焦虑情绪。

紧张。

患者会因病情恶化或者遭受意外而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所以在入院后会产生精神紧张的情况。

情绪低落。

因工伤或车祸而来急诊就诊的患者其心理会受到一定的打击。

且患者会因自身病情较为严重而出现不愿接受现实的情况。

在此时患者会出现表情淡漠、不言语,对周围刺激物的反应不敏感等情况。

负面情绪累积。

人是情绪化动物,通常情况下情绪可分为负面与正面两种。

正面情绪会使人愉悦,而负面情绪则会使人悲伤。

情绪具有一定的累积效应,患者在就医后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医疗程序。

而这些复杂的情绪会致使患者负面情绪叠加,并在某个节点集中爆发。

患者病情越严重,爆发往往会越为强烈。

急诊病人心理护理要点介绍

急诊病人心理护理要点介绍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急诊病人心理护理要点介绍
急诊病人心理护理要点介绍:
(1)有急有缓: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首先处理紧急的、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心理反应我们`搜集整理。

(2)沉着冷静:在患者面前医护人员必须沉着、稳重、严肃,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护理工作,以稳定病人的情绪。

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使病人转危为安的保证,也是对病人最大的支持和鼓舞。

(3)有的放矢:积极寻找导致病人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

如对疾病错误的认识而导致的焦虑,应首先对病人进行有关医学知识的解释和教育。

(4)与抢救同步:情况允许时,心理护理可与抢救同步进行。

护士可边观察,边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或边实施操作边说明意图,以消除患者疑虑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5)心理换位:护理人员应处处从病人角度考虑,谅解病人及家属的过激行为,更不能对病人进行训斥、嘲讽。

及时医治或积极预防病人的心理创伤,想方设法使其在心理上尽快适应急诊情况。

(6)社会支持系统:急诊病人多由亲友或同事陪送。

护士应从言谈举止上给其以适当安慰和必要的心理指导,支持和鼓励病人使其配合医疗护理工作。

少数预后不良的危重病人,应预先告之家属,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对救治无效死亡的病人,应和家属一道做好善后工作。

危重病人心理问题及护理 ppt课件

危重病人心理问题及护理 ppt课件

不良心理反应:ICU综合征--病因
• 6.体液因素 • 电解质紊乱,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 7.经济因素 • 经济收入 • 报销比例
不良心理反应:ICU综合征--发病机制
• 1.中枢性去甲肾上腺素产生增多:ICU患者可能因酒精或某些药物的 戒断而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导致脑内神经递质失衡而诱发谵妄
ICU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
ICU患者病情较重且变化多,随时可出现多器官 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因此,患者家属普遍存在 紧张、恐惧和悲观情绪。对ICU救治的期望与 不良治疗结果的落差,往往易导致家属的失望 和不满。医疗费用昂贵,医疗知识的缺乏,与 护理人员沟通甚少等均可使家属产生不满情绪 。
ICU患者家属的行为状况
危重患者心理问题 及护理
ICU 彭丽萍
前言
ICU是集危重、抢救、大手术后患者于一体的医 疗场所。其环境特殊,气氛严肃,实行无陪护制,不 同的病人心理反应也有很大的差别。尽管ICU有完 善的设备,周全的医疗护理,仍有病人在监护期间 出现不良心理反应。如何对多病种不同类型病人进 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减少不良心理反应,使患者积 极配合治疗直至身心尽早康复,已经成为迫切需要 解决的问题。
生活秩序。 • 6.给病人适当的刺激,让病人了解外面发生的事
情。 • 7.精神过度紧张者可以适当给予抗精神药物。
本次讲课结束,谢谢大家
治疗因素:镇静药和肌松药影响肌力和脑功能、人工气 道的建立,使患者失去交流能力、有创管,引流管,约 束带,强迫体位给患者带来痛苦
孤独与忧郁:与外界隔离,家属探视时间受限、担心 预后、担心工作,家庭和生活等。
身体裸露:由于工作原因,护士可能注意监护和治疗 更多,忽视了患者本身的存在,损伤了患者的自尊。

急危重症清醒病人的心理护理

急危重症清醒病人的心理护理

急危重症清醒病人的心理护理作者:杜营营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9期【摘要】医院的服务水平是社会所关注的重点之一,医患矛盾也成为一大热点。

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各方面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远远满足不了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日趋激化。

所以提高服务质量是医院工作的一项要务。

因此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就是提高质量的又一大步,急危重症病人是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特殊人群,加强其心理护理自然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急危重症患者;心理护理;紧张情绪;应激状态;恐惧心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37—011 患者的心理状态[1] 急危重症患者,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需要紧急抢救和时刻需要监测生命体征的病人。

由于起病急、病情重,病势凶险,病人对疾病缺乏认识,心理适应能力差,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其心理活动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

乍然而至的天灾人祸、或者恶性事件,或者原有病的病情加重等超常的刺激,心理处于应激状态,如果不能很快适应,就会出现心理问题,比较经常出现的是濒死感,伴随着绝望、恐惧、无助等极度消极的情绪,会严重影响病人的治疗。

当然,病情不同、年龄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社会适应性不同等会对病情有不同的影响。

所以,在进行心理护理工作之前,必须具体分析每一个病患的具体情况,以便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

2 心理护理[2,3]2.1 增强病患的信心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或逐渐加重的病情,病人的绝望心理可想而知,为了让病人积极地配合治疗,必须安慰病人,稳定其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得到有效的治疗。

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不同的分析,向病患说明心理强大了有助病情的恢复,家人和关爱他们的人是始终陪护在他们的身旁的,同时医护人员也会尽力为他们服务。

总之,病人不能自暴自弃,并且有足够的信念活下去。

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ppt课件

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ppt课件
(4)对生命垂危的患者只能单独向家属交代病情并提醒不可 在患者面前流露做好保护性医疗工作
ppt课件
26

加强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
患者心态趋于平和
(1)护士通过语言表达、动作表达、情绪感染、使
(2)及时将积极信息反馈患者
(3)动员亲属、朋友、同事、党团、工会等组织给
予患者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减轻患者孤独感

ppt课件 4

情绪休克 表现: 异常平静与冷漠 表情木然 少言寡语 反应平淡
ppt课件
5

极度恐惧和紧张
突然起病、遭受意外 、病情加重 环境异常、气氛紧张 急剧生理改变 看见或听见他人痛苦和死亡,对自己的疾病担忧、害怕
导致
对预后 悲哀及对死亡恐惧感
表 现:
神情极度恐惧和紧张
ppt课件 6

ppt课件
15
第二节 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 采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 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做出的鉴定
ppt课件
16

观察法 对患者的动作、姿态、面容、神态
语调、睡眠直接或间接进行观察
ppt课件
17

会谈法 是最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
常用方法:
(1)自由式会谈
(2)结构式会谈
ppt课件
18
调查法
ppt课件 3
第一节 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特点
一、急危重症患者常见心理反应

情绪休克
1、意外创伤给患者造成的打击,比疾病更严重 受伤初期,毫无先兆突如其来的意外伤害 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几乎无法面对现实 2、在超强度应激原作用下 经过短暂的应激或激情状态后 心理防御机制濒临崩溃,部分患者持续数天处于

急危重症患者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

急危重症患者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

[ 7 ] 孙小红, 章秋 , 徐元宏 , 等. 糖尿病住 院患者感染分布特征 与 护理对策[ J ] . 临床护理杂 志, 2 0 1 2 , 6 ( 1 1 ) : 6 6 _ _ 6 8 . [ 8 ] 张风 贞, 林 美珠 , 陈香英. 4 0例妇 科 恶性 肿瘤 合并糖尿病 患 者化 疗的护理 [ J ] . 中华护理杂志 , 2 0 0 8 , 4 3 ( 1 ) : 4 5 — 6 .
2 结 果
两组 患 者 实 施 护 理 后 , 对 照 组 患 者 的 护 理 满 意 率 为 8 4 . 5 %,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为 1 0 0 . 0 %, 观察组护理 满意 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 。
3 讨 论
3 . 1 危重症患者心理原 因 : ( 1 ) 环境 因素 : I C U是抢救危 重病 人 的场所 , 因此各种 医疗监护设备繁 多 , 昼夜灯 火通 明, 医护人 员 往来 穿梭 , 同室病 友呻 吟、 抢救 或去世 , 都给 患者精神 压力 。 ( 2 ) 疾病及 治疗 因素 : 疾病本 身对 大脑也 有显著 影响 , 如休 克 患 者 的脑血 流量减少 , 导致脑细胞缺氧 , 因而 出现烦 躁不安 ; 静 脉 注射利多 卡因治疗 心律 不齐 , 如果 给药太 快 , 会 出现 认知 障碍 或谵妄 ; 使 用心 功能辅 助仪 或心脏术 后也 常导致 患者谵 妄 。 ( 3 ) 对 疾病 及治 疗 的认知 : 患 者对 疾病 的 凶险程 度缺 乏心 理准
急 危 重 症 患者 心 理 特 点 与 心 理 护 理
孙 颖
摘 要: 目的: 分析研 究急危重症 患者的心理特 点 , 并给 予患者有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法 : 选取我 院于2 0 1 2年 3月到 2 0 1 3年 6月收 治的 6 6例 急危重症患者 , 将其均分为 两组 , 对 照组 常规护理 , 观察组 心理护理 , 对比两组 临床 护理效 果。结果 : 护理 满意率对 照组 为8 4 . 5 %, 观 察纽为 1 0 0 . O %, 观 察纽显著优 于对照组 , 具有统计 学意义( P< 0 . 0 5 ) 。结论 : 针 对急危 重症患者 的心理特点 , 而采取 有针对性 的心理护理措施 ,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 状态 , 值得 临床推广使 用。 关键词 : 急危重症 ; 心理特点 ;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7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0 9 7 9 f 2 0 1 3 ) 3 4— 0 1 7 5— 0 2

急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急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急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危重患者一般护理常规1、将患者安置于抢救室或监护室,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2、卧位与安全:根据病情酌性给予卧位,使患者舒适,便于休息,对昏迷神志不清,烦燥不安的病人,应采用保护性措施,给予床档、约束带、压疮防治垫等。

3、严密观察病情: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护和神智、瞳孔等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置。

4、保持静脉通道通畅,遵医嘱给药,保证治疗。

5、加强基础护理,做到患者卫生三短九洁,即头发、胡须、指甲短;眼、口、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头发、身洁。

6、视病情给予饮食指导,摄入高蛋白、低脂肪、含维生素高的易消化食物。

7、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储留者,行诱导排尿无效可行导尿术,需保留尿管,按保留尿管护理,大便干燥便秘给予灌肠。

8、保持各管道通畅,妥善固定、防脱落、扭曲、堵塞,同时注意无菌技术操作,防逆行感染。

9、心理护理:勤巡视,关心病人,多与患者交流沟通,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第一章急救护理常规一、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一)、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护理常规按急诊抢救患者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迅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姓名,轻拍患者肩膀,观察其对刺激有无反应,判断意识是否丧失,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

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呼吸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感觉:面部贴近患者的口鼻,感觉有无气体呼出;听:耳听患者呼吸道内有无气流逸出的声音,判断有无呼吸,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

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相当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头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

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护理措施】1、一旦确诊心脏骤停,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紧急呼叫值班医师,积极就地抢救,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

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

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

01
治疗因素
由于诊断及抢救的需要,病人短时间接受许 多不熟悉的医疗护理操作及特殊检查,如动 静脉插管、B超检查、X线检查、放置胃管 及尿管、血气分析等,给病人带来诸多不适 与痛苦;此外,停止呼吸机,因身上的插管 多产生的被束缚感等因素,均可使其感到紧 张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
03
02
环境因素
病人进入急诊室或重症监护室,会 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监护室与外 界隔离,病人面对的是天花板、监 护仪、除颤器、输液装置和吸氧用 具等;看到的是医护人员紧张而严 肃的表情;听到的是单调的仪器工 作声、仪器报警的异样声音,医护 人员严肃的谈话声以及其他病人的 痛苦呻吟声。持续24h的治疗、监 护及照明,频繁干扰病人的睡眠, 使病人没有完整的睡眠周期。调查 发现,50%的病人认为医护人员关 心的不是病人本身,而是他们身旁 的监护仪器数据的变化情况,使病 人备受冷落,特别是全喉切除及气 管切开等建立人工气道的病人,因 不能通过语言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 孤独感尤为严重。
5依赖
病人在重症监护室里,一切活动均 由医护人员辅助,独立性下降。有 的病人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后,转 危为安,病情稳定,被允许离开重 症监护室时,却因担心疾病再次复 发而不能得到及时救护,病人对已 经熟悉的监护病室的环境及医护人 员产生依赖,不愿意撤离。
二 危急重症病人心理的影响因素
1 疾病因素
2 环境因素
PART 02
危急重症病人的 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 危急重症病人的心理特点 临床观察表明,不同病种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反应特点具有以下规律:
1恐惧和焦虑
2否认
3孤独和抑郁
4愤怒
5依赖
一 危急重症病人的心理特点
2否认
病人进入监护室后第2天即可出现 否认心理,第3~4天达到高峰。病 人否认自己有病,或承认患病的事 实,但否认入住监护室的必要性。 调查显示,约50%的急危重症病人 出现否认心理。短期的否认可以缓 解病人过度紧张焦虑的情绪,对病 人具有保护作用,若长期存在否认 心理则不利于其适应疾病过程和康 复,不利于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简述急危重症护理的研究范畴

简述急危重症护理的研究范畴

简述急危重症护理的研究范畴急危重症护理研究范畴急危重症护理是一门专注于提供紧急和高质量护理的学科。

以下是急危重症护理的主要研究范畴:1. 急危重症患者的识别与评估识别和评估是急危重症护理的首要步骤。

医护人员需要具备准确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能力,这包括对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状况、呼吸情况等进行评估。

同时,医护人员还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进行动态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2. 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与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与治疗是护理工作的核心。

这包括对各种急危重症症状的处理,如心脏骤停、严重创伤、急性中毒等。

医护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和药物使用方法,以便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救治。

3. 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技巧与操作规范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需要遵循一定的技巧和操作规范。

这包括如何正确地实施急救技术、如何进行有效的伤口处理、如何管理患者的药物使用等。

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

4. 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急危重症患者往往面临严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也是急危重症护理的重要部分。

医护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同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到最佳状态。

5. 急危重症患者的质量管理与安全防护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中,质量管理和安全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医护人员需要关注患者识别与评估的准确性、抢救与治疗的及时性与有效性、护理操作的规范性等,以确保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

同时,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发生意外。

6. 急危重症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职业发展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急危重症护理,医护人员需要接受定期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培训内容包括急救技术、紧急情况处理、患者管理等。

同时,为了提升职业发展水平,医护人员还需要积极参与科研和教育活动,推动急危重症护理领域的进步。

骨科急危重症患者心理特点分析与心理护理体会22

骨科急危重症患者心理特点分析与心理护理体会22

目录前言............................... ......... . (2)一、心理护理的目的 (2)1.1调节病人的心理状态.............. . (2)1.2帮助病人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 (2)1.3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3)二、骨科急危重症患者心理特点 (3)2.1复杂多变............................... (3)2.2差异不同 (3)2.3交流受限 (3)2.4负性情绪................... (3)三、急危重症患者心理问题原因 (4)3.1环境因素................... (4)3.2疾病及治疗因素 (4)3.3对疾病及治疗的认知................................... .43.4人际交往的减少. ..................................... .4四、急危重症患者心理变化分期 (4)4.1心理休克期... ....................... .. (4)4.2心理冲突期........................................... .44.3退让或重新适应期..................................... .4五、急危重症患者的日常心理护理 (4)5.1稳定患者情绪,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前提 (4)5.2做好患者家属和亲友的思想工作是心理护理成功的重点... (5)5.3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关键.................. ..5 5.4护理人员责任心对患者心理有很大影响................. (5)5.5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心理护理.. (6)六、骨科急危重症病人术前、术后心理护理 (6)6.1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 (6)6.2手术后的心理护理.............................. . (7)七、讨论 (7)参考文献...................................... . (8)骨科急危重症患者心理特点分析与心理护理体会摘要急危重症患者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抢救的患者[1]。

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护理(全文)

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护理(全文)

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护理C XX:1005-0515(20XX)8-156-02急重症患者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随时需要紧急抢救的患者。

过去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急重症患者病势危险,护士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患者,无需实施心理护理。

近十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进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重症患者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

因为急重症患者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

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解其紧张情绪,有助于转危为安。

否则,如果在患者心理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峻后果。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XX年9月―20XX年9月住院的经医生下达病危或病重通知的160例急危重症患者进行了观察,男100例,女60例,年龄48~85岁,平均(63.2±12.8)岁。

文化程度,大学25例,高中40例,初中49例,小学及小学以下46例。

病重80例,病危80例。

1.2 方法1.2.1 分组与护理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观察组男47例,女33例;对比组男45例,女35例。

两组均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

1.2.2 测评方法采纳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S)、型性格问卷为测评工具,由专人对患者入院后1~2 d 及出院时心理状况进行测评,按统一标准记录。

1.2.3 效果评定标准(1)治愈:血压,心电图,心率稳定在正常范围,无头昏,胸闷;(2)好转:血压,心电图,心率稳定在正常范围,活动后有时胸闷或头昏;(3)无效:血压下降,但1 d 内波动明显,自觉心慌,胸闷,头昏明显。

2 结果2.1 两组SDS、SS及型性格均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SDS、SS及型性格均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出院时两组SDS,SS均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比组,且差异非常显著(P0.05)。

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病人不合作与拒绝心理护理
问题表现
急危重症病人可能因为病情严重、意识模糊、情绪不稳 定等原因,不合作甚至拒绝心理护理。
应对策略
医护人员需要耐心倾听病人的诉求,了解病人的心理状 态,采取温和、理解的态度与病人沟通。同时,通过适 当的引导和帮助,让病人认识到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提 高病人的依从性。
家庭成员的心理支持与教育
总结词
及时干预、专业护理
详细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病人常常面临极度的疼痛和生命威胁。对于这种病人,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医 护人员需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专业护理,以减轻病人的焦虑和恐惧,帮助他们保持平静和积极配合治疗。
案例二:严重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结词
耐心陪伴、支持疗法
详细描述
严重烧伤的病人不仅面临身体的痛苦,还可能遭受巨大的心理创伤。医护人员 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陪伴,通过支持疗法,如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等,帮 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增强治疗信心。
03 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方法
沟通与倾听
沟通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通过有效的沟通 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和需求,给予针对 性的护理措施。
VS
倾听
耐心倾听病人的诉求和感受,给予积极的 反馈和回应,让病人感受到被关注和理解 。
心理疏导与支持
心理疏导
针对病人的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问题, 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帮助病人释放情绪、 缓解压力。
支持
给予病人必要的情感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面 对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家庭与社会支持
家庭支持
加强与病人家庭成员的沟通与合作,让家庭成员参与到病人的心理护理中,提供情感支 持和日常照顾。
社会支持
利用社会资源,为病人提供必要的经济、医疗、康复等方面的支持,减轻他们的负担。

急危重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和沟通技巧

急危重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和沟通技巧

急危重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和沟通技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需求的增长,人民群众对医疗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医患矛盾成为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家属之间日益加剧且不可回避的问题。

愈演愈烈的医患摩擦不仅直接降低医疗护理质量,严重影响医务人员的专业精神,还日益成为社会不和谐因素。

在漫长的医学生涯和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注重了专业知识学习和医疗技能的提高,却相对忽略了心理学学习和人文素质的提升。

当医护人员面对患者的时候,总是希望利用学到的医学知识尽快做出疾病诊断,随即用自己的医疗技术消灭疾病。

当然这样做是必须的,但许多时候这样做是不够的。

患者作为被照顾的个体,在就医时具有各种心理特征,常常希望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

急诊患者以急、危、重为特点,由于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表现凶险,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怀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得到准确无误的诊断、雷厉风行的举止、及时有效的治疗和万无一失的抢救。

如果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可能发生摩擦,导致医疗纠纷。

故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知道患者需要什么,学习和患者的沟通技巧,掌握必备的要件是新形势医疗环境下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

1危急重患者心理特点分析1.1心理特点分析1.1.1焦虑不安心理因发病急,无心理准备,有的患者无亲属或同伴陪同,故倍感不安。

有的因在家庭中担任重要角色,孩子弱小,父母年迈,使其放心不下,故显得顾虑重重,焦虑不安。

据统计此类患者占就诊人数的33.66%。

1.1.2紧张恐惧心理由于突然遭受意外、伤害或病情急剧恶化等原因,患者缺乏足够的准备,表现为精神紧张,恐惧不安,甚至有濒死感,如失血性休克、心肌梗死、中毒、复合外伤等。

据统计此类患者占就诊人数的23.53%。

1.1.3情绪低落心理因车祸、工伤等致残或突然失去亲友,遭受到过度的意外打击,不敢或不愿意接受现实,表现为表情淡漠,情绪极度低落,对周围的刺激物反应低下,无主诉、不言语、拒检查、拒答等。

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摘要: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病情变化快,生命随时处于死亡威胁之下,心理反应与一般病人有所不同,其心理因素对整个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起重要作用。

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心理变化是复杂的。

如何在救治过程中及时了解、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对整个疾病的转归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病人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就其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重症监护室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应对重症监护室这样特殊的治疗环境,这在临床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重症监护;心理特点;护理重症监护病房(ICU)主要是对急危重患者进行集中病情、观察、治疗、护理和管理的医疗场所,是抢救濒死患者生命,使急危重症患者转危为安的重要单位[1]。

重症监护病人的心理变化是复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故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是很重要的。

1.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心理特点1.1 孤独、焦虑、没有安全感重症监护病房是一个对危重病人进行护理、管理、治疗、病情观察、救治的封闭式的医疗场所,不允许家属陪护,使病人与外界隔绝,而医务人员忙于各项操作,疏于沟通,患者在陌生的环境下既担心自身疾病的转归问题又对未来的工作、生活、家庭失去信心而产生孤独、焦虑、忧郁之情[2]。

1.2 对重症监护病房特殊环境的不适应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清醒患者,受疾病折磨,加上在重症监护病房与外界隔离这样陌生的环境没有家属的陪伴,多个病人共处一室,身体部位暴露的羞涩感及各种监护设备工作的报警声音,通宵照明缺乏时间感和昼夜的节律感,危重及抢救病人多,特殊治疗护理多,医务人员忙碌的脚步音,同病室病人的抢救及死亡等等这些因素易产生烦躁、紧张、焦虑情绪。

病人对不熟悉的生活环境,受到陌生的感官刺激的威慑,会引起应激反应,很多研究显示,噪音可引发和加剧焦虑[3]。

1.3 求生的欲望生存的需要是每个重症监护患者最强烈的需要,他们渴望了解自己的病情,尤其是癌症病人整天沉浸在悲伤之中,认为前途暗淡[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危重症病人心理护理
焦文芬
摘要:目的消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方法通过良好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对疾病的错误感受和认识,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

结果病人身心舒适。

结论急危重症病人良好心理护理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病人;心理;护理
引言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以从“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

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病人是否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医治。

疾病治疗的成败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除了给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外,还必须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一门研究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急救和特别监护的科学。

1.2 急危重症患者心理
急重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

瞬间袭来的天灾、人祸或恶性事故等超常的紧张刺激,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自我应对机制,出现心理异常,易于产生濒死感。

恐怖、悲哀、失助、绝望等消极情绪往往可以加速患者的死亡。

病情不同、年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等也对患者的心理活动有影响。

惊慌恐惧的心理这类患者多由于突然受到意外伤害或病情急剧变化而来医
院就诊,患者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

来诊时常表现惊慌失措,向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过急的要求,态度也不好,情绪波动很大,迫切希望得到最快最好的医疗救助,以抢救他(她)的生命。

如凶猛的大出血最易使患者产生恐惧和死亡威胁感,面部烧伤、四肢断离、双目失明等对患者最容易够成威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前区剧痛常给患者以一种频临死亡的体验,产生十分明显的恐惧感使患者思想极度紧张,甚至不敢睁眼和翻动身体。

焦虑不安心理为了抢救患者生命,有些急重患者需要立即给予手术治疗。

由于起病急,患者缺乏心理准备,加上手术痛苦大,对生命有一定的危险,使患者出现焦虑不安心理。

此时,他(她)们最关心的是医院条件、医生的素质和手术的安全性。

他们渴望得到有经验、医术高明的医生给自己做手术。

孤独压抑心理为了便于监护和抢救急重症病员常常将患者安置在一个特殊的病室环境中。

如心肌梗死患者安置在监护病房,远离亲人和朋友,探视也受时间限制,医护人员也无暇与之攀谈,使患者有一种深深的隔离感和孤独感。

时间过久了,就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压抑心理,表现为烦躁、辗转不安、激动易怒、神志恍惚,甚至出现谵妄。

挫折抗治疗心理多见于工伤、事故伤和服毒自杀者,表现为暴躁、易怒、呻吟、哭喊以及不合作和对立行为。

如服毒者常因某些难言的内心苦楚而抗拒洗胃和各种抢救治疗。

大部分病人疾病经过诊治可以治愈,但不论医学发展到什么程度,总有一小部分病人因医治无效而面临死亡。

临终患者接近死亡时会产生十分复杂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多年来,很多西方研究者在探讨临终患者的心理状况时最常引用的是美国医学博士E.Kubler-Ross将大多数患者面临死亡的病人心理反应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1.否认期病人往往不敢面对病情恶化的现实,对死亡的后果没有具体思想准备,希望奇迹会出现。

此时病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对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大多数病人的这一阶段持续时间的都很短暂,很快会转而进入下一阶段,但是也有病人会持续否认,直至死亡。

2.愤怒期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愈发明显,病人开始接受患病的现实,开始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此时病人会出现生气、愤怒、怨恨等情绪反应,无缘无故摔东西或呵斥医护人员和家属。

病人的愤怒来源于恐惧和绝望,其愤怒指向可能是多方面的。

3.协议期此阶段病人的
心理实际上是一种延缓死亡的乞求,是人类生命本能和存在欲望的体现。

在愤怒的心理逐渐平复后,病人意识到愤怒和怨恨对疾病无济于事,相反还可能加重疾病过程。

此阶段病人对生存还抱有希望,会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希望用合作的态度和良好的表现来换取生命的延续。

此时病人心态较为平静并珍惜和家属相处的时间。

4.抑郁期前三个阶段过后,病人以深刻领悟到自己的即将逝去,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和悲伤,以及无所适从的失控感。

病人会表现出对周围事物淡漠,语言减少,但内心又害怕孤独,希望家属能无时无刻在身边陪伴,有的病人可能会出现自杀倾向。

5.接受期是生命的最后阶段,此时病人已经对死亡有了心理准备,默认了残酷的现实,既不感到痛苦,也没有恐惧。

病人认为自己已经处理好后事,在等待着与家人最终的分别。

病人的情绪趋于平静,喜欢独处,睡眠时间逐渐增加,极度疲劳衰弱,死亡已经被认为是一种解脱。

2 方法
由于急性病人的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心理护理的中心任务是增强病人的安全感。

1.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亲急性病人大都求医心切,一旦进入医院,顿有绝路逢生之感。

这时,医护人员应当做到紧张而又热情地接诊。

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周到,使病人感到在危难之时遇到了救命的亲人。

这种医患关系,对抢救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有极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抢救和治疗效果。

2.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信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病人转危为安的保证,同时对病人来说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

使病人感到可信、可敬,从而获得安全感。

3.使病人感到安全医护人员的医德和技术是病人获得安全感的基础。

为了帮助病人缓解心理冲突,减轻精神痛苦,医护人员还应针对每人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对急性病人,无论预后如何,原则上都应给予肯定性的保证、支持和鼓励,尽量避免消极暗示,尤其是来自家属、病友方面的消极暗示,使病人能够身心放松,感到安全。

4.临终病人心理护理
1.否认期对于否认期的病人,护士应当劝说家属不可当着病人面表现出难过,即使这样彼此心照不宣。

也可使病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2.愤怒期护士要谅解宽容病人,真诚相待,说服家属不要计较和难过,并与医护合作,帮助病人度过愤怒期。

3.协议期护士就尽量地安慰病人,为之解除疼痛,缓解症状,使病人身心舒适。

4.抑郁期护士要同情病人,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允许亲人陪护和亲友探望,让病人同亲人在一起度过不可多得的时刻。

嘱咐亲人要控制情感,不要再增加病人的悲痛。

5.接受期协助病人安详、肃穆地离开人世,使病人、家属感到安慰是护士的崇高职责,是情操高尚的表现。

护士是一直守护在临终病人身旁的人,要帮助病人整容,用生理盐水擦拭眼睛、鼻孔和面部的污迹。

病人听觉是人体最后的丧失知觉的器官。

故不可议论不利病人心情的话,不可耳语。

有的病人来不及等到亲属到来就离开人世,就由护士代替其亲人接受并保存遗物,或记录遗言。

3 结果
在护理这类病人的时候,要尽量消除产生悲伤的原因和促成因素,支持病人的悲伤反应,积极劝慰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患者社会支持,耐心听患者的倾述。

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帮助病人找到支持的力量,如和亲密朋友诉说等;通过和病人的深入交谈,提高病人自身价值;对病人表现的愤怒、哭泣和诉说表示关心和同情;对有孤独、抑制、愤怒情绪的病人,要劝说病人摆脱过去,面向未来,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4 讨论
针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各种情绪,护士只有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症结所在,把握患者心理调整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准确全面的评估患者的心理,选择合适的时机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了解,并积极地,详细地了解患者的心理康复情况并采取干预措施,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在工作中加大对护士的培训力度,积极学习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评估技术,有针对性地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指导,并制定相关护理措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得到明
显改善。

参考文献
1 史宝欣,戎华刚,刘大川,等.急危重症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
2 史宝欣,戎华刚,刘大川,等.护理心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61~162
3 王艳丽,万幸,等.眼外伤患者心理评估及心理干预效果分析.湖南:当代护士,2016,6(92)
4 戚凤琴,彭解英.心理护理在局部封闭联合药物治疗灼口综合征中的应用.湖南:当代护士,2016,,5(1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