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如何与父母沟通》校本教材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用正确的方式与父母沟通的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用正确的方式与父母沟通的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了解“沟通”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认识“沟通”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
2、学习如何放下自己的情绪,以平和的心态与父母沟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了解怎样合理地处理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增强家庭成员的沟通能力和情感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如何正确地与家长沟,使沟通效果更佳。
教学难点:如何处理好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和分歧。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沟通?沟通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通过言语、表情、动作等方式交流信息,以达到思想、情感、需求的交流,进而实现相互了解和融合。
沟通是人类交往中,最基本、最重要而又最复杂、最微妙的过程。
2、沟通的基本原理(1)“双方都要说话。
”双方都有权利和责任表达自己的观点、理解和感受。
(2)“彼此都要听。
” 沟通是双向的,除表达自己的内容外,也要注意理解、接受对方的观点,倾听他人的需求和情感。
(3)“避免指责和攻击。
” 使用冷静、客观、理性的语言,借助明确和具体的描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批判、指责对方。
(4)“避免赤裸裸的情绪表达。
” 沟通的关键不在于情绪本身,而是情绪背后所代表的某种共鸣。
(5)“尊重对方的思想和感受。
” 沟通是通过理解对方的心情和意图,以改善彼此的关系和互动,而不是去破坏和反驳。
3、家庭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是家庭发展的基础,它关系到家庭成员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健康。
有效地沟通能增进家庭成员的理解和共识,增强互信和亲情,并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确保家庭的稳定和健康。
4、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1)寻找合适的时间和机会。
在父母身心放松、没有压力和烦恼的情况下,细心地询问他们是否方便沟通,或者预约一个固定的时间安排沟通,不要在他们生气、疲惫或失望的时候试图沟通。
(2)制定沟通目的和重点。
确认自己的目的和想要表达的内容,在沟通时注重原则性问题的表达,以达到共识。
小学心理健康我会和父母沟通(教学设计)

小学心理健康我会和父母沟通(教学设计)引言心理健康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在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与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儿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问题。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小学生学会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进一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目标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1. 理解与父母进行沟通的重要性。
2. 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
3. 学会运用这些技巧与父母进行沟通。
二、教学方法1. 听讲解:介绍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和有效沟通技巧。
2. 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与父母进行沟通的情境。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分享他们在与父母沟通中的经验和问题,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法。
4. 练习演绎:学生运用所学技巧,与同学一起分角色演绎与父母沟通的情景。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和导入(10分钟)教师引入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与父母沟通时遇到的问题。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步骤二:讲解沟通技巧(1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包括:1. 倾听:学会倾听对方的观点和意见,尊重父母的话语权。
2. 表达:学会用自己的言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学会礼貌地表达异议。
3. 非语言沟通:学会运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
步骤三:情景模拟(2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父母进行沟通的情景。
教师扮演父母的角色,与学生进行对话,让学生亲身体验沟通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步骤四: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分享他们在与父母沟通中的经验和问题。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解决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探讨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发现的有效沟通技巧。
步骤五:练习演绎(20分钟)学生被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与父母沟通的情景进行演绎。
学生需要在角色扮演中运用所学的沟通技巧,并根据教师和同学的反馈,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表达方式。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4.我会和父母沟通》

第4课我会和父母沟通一、活动目标认知目标:认识父母与自己的关系,了解与父母有效沟通的方式、方法。
过程方法目标: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能够运用正确的方式与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活动营造氛围,体会父母为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艰辛,主动与父母沟通。
二、活动准备1.根据暖心坊的故事情节拍1个小视频。
2.事先请3组同学准备表演情境故事。
3.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1.热身导入(6分钟)(1)同学们,我们的心理活动课现在开始,让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
规则:大家围成大圈坐着,然后由教师发给每个人1张白纸。
教师宣布让学生闭眼,并按照指示对白纸进行对折、撕角。
最后睁开眼睛将被撕的纸张打开,互相对比看有什么样的不同。
(2)小结:通过刚才的游戏大家知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想法,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人与人之间要少一点误会,多一分理解和体谅。
与父母之间也是如此,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我会和父母沟通》。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想让学生体会沟通与不沟通带来的不同结果。
2.体验活动(10分钟)(1)出示情境:1)我希望自己上学,爸爸妈妈一定要送我上学。
2)冬天我不想穿厚衣服,爸爸妈妈一定要我穿上厚厚的衣服。
3)语文考试,我认真答题,考了90分,我希望爸爸妈妈鼓励我,爸爸却说我应该考100分。
4)假期我想自由自在地玩,爸爸妈妈却要求我假期学习。
讨论:为什么父母的想法和我们不一样?(2)小结:其实父母与我们想法不一样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关心我们。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想想父母为什么会有与我们不一样的想法,理解父母,尊重父母,是学会与父母沟通的第一步。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想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只有多和父母沟通,彼此了解,相互之间才能有更多的理解。
3.主题探究(15分钟)(1)分小组进行情境故事扮演,结束之后大组讨论: 遇到这样的情景时我们应该怎样和父母沟通?1)“写作业”事件:可以心平气和地和父母说,我可以一个人完成作业,您可以在我完成作业后检查,这样我能够更专心。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怎样与父母沟通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怎样与父母沟通引言:小学阶段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在这个阶段,家长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
与孩子良好的沟通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然而,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并不总是易事,尤其是在涉及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时。
本文将介绍一些建议和技巧,帮助小学教师与父母建立互信、顺畅的沟通渠道。
1. 了解父母的期望和观点:与父母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的第一步是了解他们的期望和观点。
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教育观念,这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可能会产生影响。
了解家庭对于心理健康的看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回应父母的关切。
2. 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与父母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和会议,提供给父母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信息和资源。
通过积极的合作关系,父母和教师可以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支持。
3. 简化沟通方式:对于一些父母来说,语言障碍或繁忙的日程可能会成为沟通的障碍。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教师可以采用简化的沟通方式,例如给父母写明确、简洁的家书或电子邮件,以确保信息能够准确地传递给他们。
4. 结合正面反馈和建议:父母往往更容易接受正面反馈而非批评。
因此,在沟通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正面反馈和建议,鼓励父母参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教师可以指出孩子在学校中展示的积极行为,并提供一些建议,帮助家长在家庭环境中支持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5. 提供资源和建议:教师可以为父母提供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资源和建议。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书籍、手册、网站链接等,帮助父母更好地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家庭中支持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6. 保持频繁而及时的沟通:良好的沟通需要频繁而及时的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家长会议、进展报告和面谈等方式与父母保持沟通。
此外,在涉及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情况下,及时与父母取得联系,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7. 尊重父母的意见: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方式。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课《和爸爸妈妈交朋友》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三课《和爸爸妈妈交朋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平等相待。
2.了解一些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方式,与父母交朋友。
3.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处理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学习与家庭成员交流沟通的方法。
4.使学生懂得在家庭生活中要讲道德,有责任感,为家庭生活增添欢乐。
教学策略:从学生实际入手,通过交流、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方式,愿意并能用恰当的方式和父母交朋友。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伴着《我爱爸爸,我爱妈妈》的音乐,展示家庭亲情和温暖。
师:请同学们认真欣赏图片,谈谈你的感受[这几组图片展示的顺序是有用意的,先展示几幅父母哺育孩子成长,关爱孩子的图片,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最后展示几幅孩子与父母亲切交流、互相游戏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和父母一起玩耍、一起交流也是非常开心的事。
]二、揭示课题,开展问题研究师:同学们,你能和爸爸妈妈交朋友吗?谁来谈谈,你和爸爸妈妈交朋友有什么感受?师:看来很多同学在平时都愿意和父母交朋友,其实与父母交朋友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他们比任何人都关心你们,他们也有很多喜怒哀乐要对我们说,经常与父母沟通交流,就会交上朋友的。
1、那么爸爸妈妈到底可不可以成为我们的好朋友呢?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
2、认为爸爸妈妈可以成为我们的好朋友的请举手。
那认为不可以的呢?3、这样吧,我想先问问认为可以和爸爸妈妈成为好朋友的同学,你们和爸爸妈妈是好朋友了吗?你是怎么和爸爸妈妈成为好朋友的呢?可以围绕刚才大家说的这些举几个你和爸爸妈妈成为好朋友的例子。
师小结:同学们,看来只要家庭成员之间平等相待、相互关心、相互理解,与父母交朋友真的是很容易的。
更重要的是,在交流中,增进了家庭成员间的感情,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快乐!三、表演体验,深化认识1.师:同学们,你们是在什么情况下与爸爸妈妈交流的呢?是怎样交流的?谁能举一个自己的例子,给大家讲一讲2.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讲一讲自己与父母交流的故事,其它同学可以谈一谈自己听后的感受师小结:是啊,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你想与父母交流了,都可以主动地与他们沟通。
学会与父母沟通教案

学会与父母沟通教案第一章:理解父母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辛劳和付出。
2. 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3. 引导学生认识到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讲解父母为家庭和孩子所付出的努力。
2. 分享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
3. 分析学生与父母沟通时可能存在的问题。
教学活动:1. 观看孝敬父母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共鸣。
2. 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
3. 小组讨论:如何理解父母,如何与父母沟通。
作业:1. 写一篇关于“我理解的父母”的作文。
2. 制定一个与父母沟通的计划。
第二章:认识沟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沟通的基本概念。
3. 引导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教学内容:1. 讲解沟通的定义、类型和重要性。
2. 分享有效的沟通技巧。
3. 分析学生与父母沟通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模拟与父母沟通的场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2. 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沟通技巧与父母交流。
3. 观看沟通能力培训视频,学习沟通技巧。
作业:2. 学习并实践至少三种沟通技巧。
第三章:积极主动沟通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积极主动沟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主动与父母沟通的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在发生矛盾时主动寻求解决办法。
教学内容:1. 讲解积极主动沟通的意义。
2. 分享积极主动沟通的案例。
3. 分析学生在与父母沟通中如何做到积极主动。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如何在家庭中积极主动地与父母沟通。
2. 角色扮演:模拟在发生矛盾时,如何主动寻求解决办法。
3. 分享成功沟通的经验,互相学习。
作业:1. 制定一个在发生矛盾时与父母沟通的计划。
2. 尝试在家庭中积极主动地与父母沟通,并记录沟通效果。
第四章:掌握沟通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2. 培养学生在与父母沟通时能够换位思考。
3.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提高沟通效果。
教学内容:1. 讲解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说服等。
学会与父母沟通教案

学会与父母沟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与父母有效沟通的技巧。
3. 增强学生对家庭关系的认识,提高家庭和谐度。
二、教学内容:1. 了解与父母沟通的意义。
2. 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3. 学会理解父母的观点和需求。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家庭沟通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与父母沟通,分享心得。
4. 角色扮演法:模拟与父母沟通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PPT。
2. 收集一些家庭沟通的案例。
3. 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家庭沟通的案例,引发学生对与父母沟通的思考。
2. 讲解与父母沟通的意义:阐述与父母沟通对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3. 讲解与父母沟通的技巧:介绍一些有效的沟通方法,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与父母沟通,分享自己的心得。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父母沟通的场景。
6.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并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7.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与父母沟通相关的实践作业,如回家后尝试运用所学技巧与父母沟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情况,评估他们对与父母沟通技巧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角色扮演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运用沟通技巧的能力。
4. 作业反馈:收集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家庭访问:组织学生进行家庭访问,深入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观念。
2. 家长讲座:邀请家长参加讲座,分享与孩子沟通的经验和心得,增进家长对沟通技巧的认识。
第4课 我会和父母沟通(教学设计)-苏教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

第4课我会和父母沟通(教学设计)-苏教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与父母沟通的主题,引导学生了解沟通的重要性,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法。
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掌握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明白沟通对于家庭和谐的作用。
2. 培养学生主动与父母沟通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3. 教会学生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法,解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4.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父母,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沟通的真正含义,明确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增进彼此的了解。
2. 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
3. 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PPT课件:展示教学内容、案例等。
2. 案例分析材料:提前准备与父母沟通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讨论。
3. 小组讨论指南: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讨论,确保讨论内容与主题相关。
4. 沟通技巧卡片:总结有效的沟通技巧,供学生参考。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互动游戏或故事,引起学生对与父母沟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讲解:介绍沟通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沟通对于家庭和谐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呈现与父母沟通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5. 技巧讲解:讲解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帮助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6. 情景模拟:让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模拟与父母沟通的场景,将所学技巧运用到实际中。
7.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与父母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板书设计1. 我会和父母沟通2. 目录:-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总结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与父母的沟通方式,记录下一次与父母沟通的情景,包括沟通的内容、方式、效果等。
《学会与父母沟通》教案

《学会与父母沟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与父母有效沟通的技巧。
3. 引导学生尊重父母,理解父母的关爱。
二、教学内容1. 沟通的重要性2. 与父母沟通的困难3. 沟通技巧的学习4. 尊重与理解5. 实践练习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沟通的重要性、与父母沟通的困难、沟通技巧等内容。
2.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与父母沟通的经验和困惑。
3.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与父母沟通的场景,实践所学技巧。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交流。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教学内容、案例、图片等。
2. 情景剧本:用于情景模拟环节。
3. 小组讨论卡片: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4. 录音设备:用于记录学生实践沟通的场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引发学生思考。
2. 讲授:讲解与父母沟通的困难、沟通技巧等内容。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与父母沟通的经验和困惑。
4.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实践所学沟通技巧。
5.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相互学习、交流。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总结与父母沟通的关键点。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与父母沟通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沟通表现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沟通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分享彼此的沟通经验和改进建议。
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教学拓展1. 家庭作业:布置一道与父母沟通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
2. 亲子活动: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学生与父母共同参与,增进感情。
3. 家长讲座:邀请家长参加讲座,了解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促进家校合作。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学会与父母沟通》教案

《学会与父母沟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与父母有效沟通的技巧。
3. 引导学生尊重父母,理解父母的期望和关心。
二、教学内容:1. 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与父母沟通的意义和价值。
3. 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提高沟通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与父母沟通时保持尊重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与父母沟通的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与父母沟通的经验和感悟。
4. 角色扮演法:模拟与父母沟通的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沟通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出与父母沟通的主题。
2. 讲解:讲解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与父母沟通的意义和价值。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并学会沟通技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彼此与父母沟通的经验和感悟,互相学习,提高沟通能力。
5.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与父母沟通的场景,锻炼沟通技巧,并在实践中学会尊重和理解父母。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思考如何在与父母沟通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沟通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对与父母沟通的兴趣和积极性。
2. 沟通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实际沟通场景中运用所学技巧的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吸收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学会与父母沟通》教材或相关书籍。
2.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真实的与父母沟通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如手机、笔记本等,用于模拟沟通场景。
学会与父母沟通教学设计(通用8篇)

学会与父母沟通教学设计学会与父母沟通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积极主动地与父母沟通。
2、能力:学会克服自己的逆反心理,提高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3、了解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方法技巧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收集整理自己与父母交往中成功的做法或遇到的问题,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准备:(1)了解学生在与父母交往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希望,以便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2)学习有关“逆反心理”、亲子关系的理论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3)收集有关中学生与父母交往的典型事例,充实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师:有人说,“世上有中结难以解开,它叫心结;世上有扇门难以敞开,它叫心扉;世上有条沟难以逾越,它叫代沟。
”不知道同学们是否体会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却不再像小孩子那样亲密无间。
可能许多同学都在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们与父母的隔阂?又怎样来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怎样与父母沟通。
(多媒体提供课题:学会与父母沟通)环节二:透视亲子矛盾师:我们来看下列生活场景第一幅:一名中学生正给自己的日记本加上一把锁第二幅:饭桌上父母询问孩子的在校情况,孩子冷淡的回答说,“什么也没发生”第三幅:一位母亲在偷听女儿的电话第四幅:一名中学生把父母买来的衣服仍在地上说:“真土气,我不穿”师:漫画中的场景在你的身边发生过吗?你觉得这些事情反映出了什么问题?生:这些事情反映了子女与父母在交往中发生了冲突。
师:结合上述漫画反映的问题,下面大家分组讨论一下,是什么原因影响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呢?(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课堂内巡视,了解学生的主要观点并参与学生讨论)师: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下面我来总结一下:影响我们与父母沟通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我们的年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心理发生了变化,自尊心增强、成人感增强、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不希望父母过多的约束自己,渴望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学会与父母沟通》教案

《学会与父母沟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父母沟通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父母沟通的意识。
2. 难点:引导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体验与父母沟通的过程。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与父母沟通的经验。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沟通的智慧。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情境道具:如角色扮演卡片、沟通技巧卡片等。
2. 准备典型案例:挑选一些与父母沟通相关的真实案例。
3. 准备小组讨论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在讨论中的发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与父母沟通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与父母沟通的必要性。
3. 情境体验: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情境中模拟与父母沟通的过程。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到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与父母沟通中的经验和感悟。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积极主动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与父母沟通相关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课后尝试运用所学技巧。
8.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认识、沟通技巧的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实践情况等。
2. 评价方法: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3. 评价指标:积极主动沟通、善于倾听、表达清晰、尊重理解等。
七、教学拓展1. 开展“与父母沟通心得”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实际沟通经验。
2. 组织亲子活动,增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提高沟通效果。
3. 邀请家长代表参与课堂教学,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家校沟通。
如何与父母沟通的教案

如何与父母沟通的教案。
教案:如何与父母沟通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
2.掌握与父母通的技巧。
3.提高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为什么与父母沟通很重要?2.常见的与父母沟通技巧。
3.如何提高与父母沟通的能力?三、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思考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思考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以及父母在自己成长中的作用,了解到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
2.介绍常见的与父母沟通技巧。
教师可以列举以下几种技巧:(1)倾听父母的意见和看法。
(2)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避免争吵和冲突。
(4)寻找共同点。
(5)诚实和坦率地交流。
3.让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让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1)提供案例,让学生模拟沟通的情境,练习沟通技巧。
(2)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与父母的沟通情境。
(3)提供反馈,让学生了解哪些沟通技巧使用得好,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
4.提高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学生与父母沟通的能力:(1)鼓励学生主动与父母沟通。
(2)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3)鼓励学生与父母多进行共同活动。
(4)教育学生如何处理家庭冲突。
四、教学评价1.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沟通情境,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如何与父母沟通的学术论文,并进行评分。
3.进行与学生的个人面谈,了解他们在实践中与父母沟通的情况,以及他们在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五、教学反思与父母的沟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很多因素。
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提高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与父母沟通,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
怎样和爸妈沟通?(心理健康课教案)

暖身
教师:一方面让我们做一种游戏——捉手指。
游戏规则:请伸出你旳左右手,左手掌心朝下,右手食指朝上,将你旳左手掌放在左边相邻同窗旳右食指上,你旳右食指放在右边相邻同窗旳左手掌下。当老师说到“孩子”两字时请用你旳左手掌抓别人旳右食指,而你旳右食指要缩回。
活动中游戏旳趣味性,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拉近师生距离,并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
(3) 和爸爸妈妈可聊旳话题有哪些?(开心或风趣旳、伤心旳、向父母倾诉等)
3、小结:同窗们,刚刚,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常常和爸爸妈妈产生矛盾旳同窗寻找消除矛盾旳措施,为和爸爸妈妈沟通时间太少旳同窗寻找沟通旳时间,为和爸爸妈妈沟通没有话题旳同窗寻找沟通旳话题,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均有了不小旳收获。
三:订沟通商定(抒发感受,延续活动,内化沟通行为)
(二)
当你与父母发生冲突时
教师:那么,同窗们在平常旳生活学习中遇到过和爸爸妈妈不能沟通旳事情吗?乐意告诉大家吗?(1、2生说)
师评价:如果是我,也许也会产生这样旳感受;我理解你们当时旳心情;受委屈旳滋味实在不好受……看来,和爸爸妈妈之间沟通旳问题旳确给我们带来了无限旳烦恼,并且,也在影响着我们和父母之间旳感情。
(2)问题2:小语当时是用什么措施来争取自己不上提高班旳权利?(和妈妈争执,对着干)
这种沟通有效吗?(没有)
(3)看来,和妈妈争执,对着干,并不能解决问题。你们能不能帮小语想想措施,如何才干让妈妈批准小语继续他旳爱好并且双方又不伤感情?4人小组进行讨论,记录讨论成果,报告交流。
(生报告交流):
学生重要措施有(预想):
我们身边也有一位同窗,他,和你们同样,有一次也和妈妈发生了剧烈旳冲突——
欣赏小品:《唠叨爸妈》(生表演):
新课标心理健康教育如何与父母沟通教案

新课标心理健康教育如何与父母沟通教案
如何与父母沟通
[教学内容]
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初步掌握与父母沟通的一些方法与技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体验与父母的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故事及同学交流来分享与总结如何与父母更好的沟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处理好亲子关系是每个人生活的重要内容,增进对亲情的感受和体验,促进亲子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父母,改善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难点:帮助学生学会消除自己在亲子关系中的烦恼,帮助他们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
[教学准备]
1、小品《妈妈与我》。
2、音乐故事—《父母与我》
3、音乐《懂你》
[上课年级] 初中二年级
[教学过程]
板书:
如何与父母沟通
1、父母与我
2、夸夸父母
3、分享总结如何与父母交流。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引言: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突出,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应对挑战并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变得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教师和家长之间的紧密合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如何帮助教师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以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部分: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1 心理健康的定义与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心理上的良好状态,它关系到个体的情绪、思维、行为和社交能力等方面。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他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被列为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社交技巧,并提供应对挑战和压力的应对策略。
这项教育旨在帮助学生适应各种情绪和心理状况,以及培养他们的心理韧性。
第二部分: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关系2.1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重要性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紧密合作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他们是两个最重要的环境中的人物,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只有教师和家长真正合作,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支持和理解的环境。
2.2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挑战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如不同的沟通风格、时间限制、缺乏共同的目标等等。
因此,解决这些沟通挑战对于建立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尤为重要。
第三部分:建立有效的教师与家长沟通3.1 注重互动与尊重教师应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家长,并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意见。
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并为他们提供交流的机会。
3.2 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支持教师可以向家长提供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建议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心理发展。
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向家长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新趋势和策略。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如何与父母沟通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如何与父母沟通一、设计意图: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都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感降低,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父母的管教开始有抵触情绪。
但在这个青春发育时期,和谐的亲子关系尤为重要。
和谐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孩子智力和人格的健全发展,有助于孩子个性的和谐发展,有益于促进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本课活动的设计就是在学生中开展心理互助,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帮助学生学会独立解决自己与父母在沟通中面临的问题,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
沟通是一门艺术,它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孩子往往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使得他们在人际沟通方面不善换位思考,更谈不上从对方的角度体察、理解对方的心理,从而严重影响与他人的交往。
进来纳川的学生与家长或他人沟通不畅导致与家长矛盾升级甚至患上自闭,这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及正常的社会生活.所以,提高学生对人际沟通的认识,以及提高沟通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人际沟通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学好这门艺术,努力改善自己沟通不良的状况,能为将来人生的成功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与学会适当地表达。
能力方面目标:学会学会理解,学会与父母借助沟通解决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知识方面目标:了解影响沟通的原因,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并初步掌握与父母沟通的一些方法与技巧,学会和谐相处。
教学难点:提高与父母相处的能力,增强主动与父母沟通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游戏:1、全部同学一起游戏《我说你做》(1)左右手合作,拍两下手。
(2)和同桌握握手。
(3)对着你心爱的老师笑一笑。
小结:笑容是我们表达自己开心的表情,希望今天这节课后你不要忘记带着最灿烂的笑容回家。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4.我会和父母沟通-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4.我会和父母沟通-苏教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积极的沟通态度和基本沟通技巧。
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能够:1. 认识到与父母沟通对个人成长和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2. 学会倾听父母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3. 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如使用礼貌用语、体态语等。
4. 增强解决家庭矛盾和冲突的能力,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
教学内容1. 沟通的意义:介绍沟通在人际交往中的基本作用,强调家庭沟通的重要性。
2. 倾听与表达:教授学生如何有效倾听父母的建议,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沟通技巧:学习使用礼貌用语,体态语,以及如何在不同情境下与父母沟通。
4. 解决冲突:探讨家庭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学习如何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建立积极的沟通态度。
- 学会倾听与表达。
- 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
难点- 如何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沟通技巧。
- 处理家庭矛盾和冲突时的沟通策略。
教具与学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播放教学视频和展示沟通技巧。
- 沟通技巧示例卡片:展示不同的沟通方法和应对策略。
- 角色扮演道具:用于模拟家庭沟通场景。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短的视频或故事,引发学生对与父母沟通话题的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沟通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强调家庭沟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与父母沟通的亲身经历,讨论沟通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4. 技能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学生实践所学沟通技巧。
5.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沟通案例,让学生学习如何在特定情境下与父母有效沟通。
6. 总结反馈:总结课程要点,让学生反馈学习收获和感受。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包括以下部分:1. 我会和父母沟通2. 教学目标3. 教学重点与难点4. 沟通技巧摘要5. 家庭沟通的重要提示作业设计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对沟通技巧的理解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爱、母爱最伟大
1、出示《游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何处没有爱,何处没有情?它是无处不在的,闭上眼睛,细细去感受一下,你会发现,其实生活中,我们都被爱包围着。
出示同学的全家福,谈自己的父亲、母亲。
七嘴八舌
1、摆沟通困惑: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爸爸妈妈之间在进行交流沟通时,不像过去那么和谐了,时不时会闹些不愉快?
2、学生与父母沟通情况调查结果。
3、说与父母沟通的不愉快。你当时怎么想?你当时心情如何?你有没有和父母说清楚?
解忧草
有些爸爸妈妈脾气不太好,或者当时实在太激动,我们可用哪些办法与家长沟通?
话沟通,找办法
我们和爸爸妈妈之间产生矛盾已经有方法解决,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让这样的矛盾少产生一些,甚至不产生呢?
订沟通约定
1、小组交流: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沟通的新的理解或感受。
2、出示“亲子卡片”:沟通是双方面的事,为了让大家今后和爸爸妈妈更好地沟通,我特地为大家设计了一张亲子卡,根据你家庭在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再联系今天你的收获,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制定一份适合你家的沟通约定,行不行?
延伸活动
1、感谢父母
2、唱《鲁冰花》